禅林衲子心:格物与持戒
禅林衲子心:格物与持戒
文/见眼法师
“格物”二字的诠释,就理学和佛学的角度而言,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理学家所谓的格物,有两种含义,一是格除我们内心的毛病,等于现在政府提倡的心灵改革;一是研究宇宙人间的万事万物。佛家所谓的格物则是要格除心中的贪、瞋、痴、慢、疑、邪见,破除我执和法执,则物则格,则当趣入无上菩提。事实上,无论是理学或佛学,其“格物”的基本道理,谈的都是“反省检讨”四字。《朱子语类》卷中提到,“如今说格物,只晨起开目时,便有四件在这里,不用外寻,仁义礼智是也……人之所以为人,只是这四件,须自认取意思是如何……此四者人人有之,同得于天,不待问别人假借……如今若认得这四个分晓,方可以理会别道理。”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也说,“格”,就是洗心革面;“物”是物欲;“格物”,就是检讨反省,格除烦恼、五欲七情、邪见,净化身心如澄浊水。
如何反省检讨呢?朱子有所谓“圣人只说格物二字,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会。且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虽在静处坐,亦须验个敬、肆。敬便是天理,肆便是人欲,如居处,便须验得恭与不恭。执事,便须验得敬与不敬。” 导师则说:“时时刻刻检讨反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就是三聚净戒。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度一切众生,无众生不度。”简而言之,反省检讨的功夫,就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仁、义、礼、智四者,人人有之,也就是“心性本具,不假外求。”亦如六祖大师所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但是,虽然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本具的觉性,有见闻觉知,知仁、义、礼、智,却因无始以来的妄想、无明,以至于迷失了。是故,要藉由格物、持戒的方法来助道,才能返本归源,才能够超凡入圣,得到自在解脱。
反省检讨,就格物来说,朱子主张要先见得一个“大纲”,知道自己的方向、原则,才能“就里面旋旋做细”,但又不失大纲,理会一重,里面又见一重;一重了,又见一重。将世间之物一一格过,“……如事亲事君之礼,钟鼓铿锵之节,进退揖逊之仪,皆目熟其事,躬亲具礼。”就佛法来说,就是“持戒”。出家沙门,比丘要受持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即是日常反省检讨的“大纲”。在非常微细的心念中持守净戒,配合四威仪、身口七支,去除心当中的三毒、等分烦恼,开展成八万四千微细的行门,即所谓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在日常生活上返照自心,以漏尽烦恼,得证阿罗汉果,经由持戒而得解脱。
过去,王阳明因穷究于“格物致知”,而悟到心地法门,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道理,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曰格物。”这念心就是体,起心动念就是心的作用;因为起心动念的造作,而成为分别妄想的凡夫;既知心是有体有用,就要保持善念,绝对不起恶念,也就是<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能够时时刻刻检讨反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就是格物、就是持戒。而持戒除了要能执身以外,还要能够执心。“执身”,身行要具足四威仪,以持戒的方法使身得自在;“执心”,则是要时时刻刻不打妄想,返照自心。在《楞严经》中,优波离尊者随侍如来,在如来的身教、言教下,秉持如来之教化,严持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更进一步将如来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中,纳法入体,乃至于更微细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可以如实做到,最后因执身、执心而身心一切通利,得证阿罗汉果。
反省检讨的最终目的,是要格除心中的无明烦恼;唯有将心中的烦恼障蔽格除了,真如自性才能显现。在《楞严经》中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心外若无物,固无物可格,奈何无始劫来,吾人之妙明真心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只得假借格物、持戒的方便,来返照这念心,一旦了知这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是自心所现之物,除此别无他物时,则格物和持戒皆是虚妄,也就是《金刚经》所谓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亦如蕅益大师所言:“我法二执破,则物自格。”由此可知,不论格物或是持戒,圣人之道是相通的。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