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非法同居:向婚前性行为说不
远离非法同居:向婚前性行为说不
◎性能带来真爱吗?
「我们有完全的性自由,却在性的混乱、性的滥交中--失去了珍贵的爱。」林治平教授,《真爱运动》。
◎性的诱惑
电视影集《七○年代剧场》里,几名青少年对性充满幻想,以能与女孩上床为傲;电影中,男女参加完派对,到家里喝杯咖啡后,就是上床做爱……。
受大众传媒、前卫人士或偏激的女性解放主义影响,加上避孕医药的发达,在今日,婚前性行为普遍被认为没什麽大不了的。
男的说﹕「你如果真的爱我……」女的担心拒绝对方的性要求,会失去心爱的人,于是「献身」;或者有一方想用性关系来抓住对方浮动的心;或是「大家都这麽做,不要老古板了」;又或者,想体验看看是怎麽回事,不喜欢的话就不要再做(然而,一旦答应,第二次要说「不」就更难了)。
近年有句流行语说﹕「女人为爱而性,男人为性而爱」。许多人误把「因喜欢、需要而做爱」当成了「相爱」的代名词。对现代人而言,性已不再神秘和神圣,反而是吸引别人、肯定自己的工具。
◎爱和尊重是关键
然而,表达爱的方式很多,性绝不是唯一的途径,千万不要被误导。爱是等候与尊重,而性欲却是「现在非得到不可」。
多年从事两性教育的台湾师范大学晏涵文教授强调,「爱」和「婚前的自制」都是必须学习的情。不是因惧怕惩罚,如未婚生子、性病或爱滋病、遗弃、轻视等才不去做;唯有为生命最崇高最丰富的价值﹕「爱和尊重」--爱自己爱对方,尊重自己尊重对方,而自我约制情欲和冲动,才能成功。
在华府工作的吴小姐(化名)年收入美金十万,有自己的房子,又有交往数年的男友,并不急于结婚。但卅五岁时,男友离她而去。
伤心之余,她立刻又结识了另一个男人。交往了几个月,她觉得这人很好。虽然彼此都没有承诺,但这次她决定要改变过去守身如玉的传统想法,尝尝性爱的滋味。有了亲密的接触后,交往了一年多,男友仍然和她划下句点。吴小姐哭了四个多月,才接受分手的事实。
◎守住性爱的防线
未婚男女在交往中当如何守住「性」的防线?综合多位辅导专家的建议,可归纳出以下五项原则﹕
1 加强自我信念。《值得等》一书的作者史代富(Tim Stafford)鼓励单身男女,把自己的性爱观写下来,找到一些有相同观念的朋友,相互鼓励,并让性成为你所关心的祷告事项,正如保罗在新约圣经中所劝勉的﹕「上帝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要你们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
2 建立健康的两性互动关系。培养更多兴趣、嗜好,如参加教会团契、一起健行等等。要创意地计划约会的内容,免得在一起无所事事,满脑子只想到「性」。
3 限制两人独处的时间。多与家人及其他朋友共处,才不致整天腻在一起。不要二人单独待在关上门的房间内,也不要待在黑暗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4 逃避易受试探的情境。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意志力。要订下肉体接触的界限并严格把关。需知持久的亲吻会引致爱抚而导致性行为。
5 拒绝「危险的游戏」。保持清醒,远离酒精和毒品。避免接触会挑旺性欲的事物,如色情网站、电影、录影带、漫画、电脑游戏等。
◎偷尝禁果之后
全富和丽慧(化名)是众人祝福、并等待着一年后要结婚的情侣。月前,他们突然匆匆请了几桌酒席,宣布提早结婚。
全富痛苦地向教会辅导承认,他们情不自禁地做了过去自认绝对不会逾越的事,丽慧怀孕了,他如今虽然结婚了,但双方都很自责。
◎何必等到结婚
性爱是一男一女在彼此最隐密、完全袒露、完全信任,且毫无保留的委身时,所做的爱的举动。
性行为只有在婚姻的承诺中,才能提供安全感,才能愉悦地享受水乳交融的甜蜜,并在对方面前赤裸敞开,而不觉得羞耻和受伤害。然而,许多人认为只要两情相悦,一夜激情又有何妨?为何一定要等到结婚?两人已经心深相许,婚期指日可待,还需要等吗?
◎诸多后遗症
婚前和婚后有何差别?真爱家庭协会会长叶高芳博士指出,婚前性行为会带来诸多后遗症﹕
◆易导致情侣分手﹕发生婚前性行为后,一方也许想进入更正式的关系,另一方却尚未准备好,有时反而意欲逃离,甚或轻视、厌恶对方,导致分手。
◆社会有双重标准﹕许多男人不愿娶与别人有过性关系的女人。即使在欧美这麽开放的社会,这种观念仍然根深柢固。
◆影响彼此沟通﹕亲密行为的进展一般而言只会往前,不会退后。一下子进入性关系,以后见面彷佛变成只有做「那件事」才能保持关系,因而阻碍了彼此心灵的沟通。许多过来人表示,发生性行为之后,虽在恋爱中,却逐渐失去恋爱的甜蜜。
◆奉儿女之命结婚﹕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西方社会中,只有10% 的人与初次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对象结婚。至于「奉儿女之命结婚」,则中断了生涯规划,若对方不是你真正想结婚的对象,将来更会产生没完没了的家庭问题,遗害下一代。
◆影响婚后生活﹕有些人能接纳配偶有过性行为,但偶尔想起,心中仍会不舒服,致使两人关系隐藏无形障碍;会心生比较,或猜疑、想像对方是否「再犯」;对较有道德意识及宗教情的人,则因罪恶感或怕婚后被发现,产生焦虑与不安。据统计,婚前有性行为者婚后发生外遇的,是婚前没有性行为者的五至七倍。
◎欢乐短短,苦果久久
吉姆 柏恩斯(Jim Burns)在《主宰你的荷尔蒙》一书中也提到,研究证实,婚前性行为会影响婚姻,如﹕有婚前性关系的人较易离婚;婚前有性关系者对整体婚姻中的性生活较缺乏满足感。不健康的婚前性习惯,会带到婚姻生活中来破坏性趣。
如此看来,婚前性行为实在是「欢乐短短,苦果久久」的举动。等到婚后才有性行为,并不是卫道人士的迂腐举动。事实上,许多婚姻专家的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显示﹕任何一方或两方没有守好「性」的界线,受到损伤的将是自己、对方、两造家人、未来的配偶和未来的孩子。
若有人已经有婚前性行为,要及早脱离这种状况,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承认得罪了彼此,藉着心理上及信仰上的帮助,仍可以重新开始,永远不会太迟。
◎尝禁果,吞苦果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100万名十五至十九岁的少女怀孕。
*十七岁以下怀孕的女孩有超过80%生下婴孩,而后靠社会福利金过活,一年花了纳税大众210亿美元。
*美国每年大约有400万人感 染Chlamydia(披衣球菌) ,其中一半是十五至十九岁的女孩,不及早治疗将导致不孕。
*一项研究显示,经过三年追踪,性活跃的大学女生,有40% 感染HTV(乳头状病毒),它会导致子宫颈癌。
*根据统计,只有5~17%的人从事性行为时持续使用保险套。而在成人性伴侣中,即使有一方得了HIV(爱滋病毒),另一方固定用保险套的比例也不超过50%。而美国消费者联盟警告说,保险套因品质参差不齐,绝非百分之百「保险」。
◎一样的生活,异样的关系
「情欲所带来的结果使你分裂,远离真正的心灵、意念、价值观,以及你真正想要的人生。」亨利.克劳德(Henry Clouds),《为约会立界线》
为何同居?
据1997年的统计,美国廿五至卅九岁的未婚女性中,有25%的人正与异性伴侣同住,有近50%的女性在未婚时曾与异性伴侣同居过。伦理道德水平低落,男女性关系开放,以致对婚前性行为的约束力越来越弱。
许多成年男女为享受某些所谓「已婚者的好处」,或为了避免未来离婚的危险,而采取婚前同居。
他们认为,同居可以分担开销,增进彼此的认识,看看对方是否值得长相厮守。若不成,分手也很容易,不必考虑宗教或法律上的问题。
一项调查显示﹕与异性同居的女人视同居为结婚的前奏,男人则视为「方便进行性关系又不需长期委身」的权宜之计。
问题一箩筐
同居除了牵涉到婚前性行为的种种问题之外,一般亦被描述为「有夫妻共住之实而无夫妻之名」。
其实,同居不等于结婚,同居到结婚之间,还有很多可能性,如﹕分手。有了亲密关系后分手,伤害极大;若因怀孕而必须结婚,除了无奈,日后婚姻品质是更多的未知数。
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显示,婚前先同居会有助于婚后生活。研究结果指出﹕相较于名实相符的夫妇,同居者幸福感、性的满足较低,与双方父母的关系也较差。
研究显示,因同居而结婚的比率不高。即使结了婚,夫妻对婚姻的满意度也低于没有同居过的夫妇。同居使婚姻失去新鲜感,反映出缺乏自制力、责任感和委身的决心。因此,同居越久,婚后分手的机率越高。
同居不利于女性和小孩。同居女性容易遭到伴侣的暴力,小孩则易受到身体或性的虐待。
赵小姐(化名)在芝加哥读研究所期间认识了学弟,两人感情非常好。毕业后,她在学校附近找到工作,买了套房。为节省支出,男友搬来和她同住。不久,男友毕业,找到条件优厚、时常需要应酬的工作,渐渐两人摩擦越来越多。赵小姐常独守空房,等待男友的归来。
在婚期将近的某天,赵小姐提早回家,竟然发现男友与女同事在房间亲热。赵小姐完全崩溃,取消婚事,自杀了几次被救回后,离开了伤心地,经精神医师及心里医师的长期治疗后,才慢慢康复。
及早脱离
叶高芳博士劝告已在同居关系里的朋友﹕
1 若不打算结婚,就早点分开。拖得愈久,双方伤害愈大。
2 即使打算成婚,也把最好的留待结婚,尽早终止同居关系,因无人能保证未来将如何。
3 若双方感情已成熟,彼此真情相爱,也符合其他适婚条件,何不肯定且负责任地成婚,共用名称副其实的婚姻生活?
有人以「试婚」的理由而先同居,表面上看来似乎对结婚一事颇为慎重,其实「试婚」本来就不是「结婚」,无法「试」出结婚之后的真实生活。
同居既不是解决爱情关系的良方,未婚男女就需要学会坚定意志,不让一些假像来蒙蔽自己。慎重选择交往、结婚的对象,彼此有长期婚姻的委身。脱离了同居生活之后,就不要再回头。饶恕自己和对方,重新开始,美满婚姻的机会仍在你面前。
◎理直气壮说「不」
「本着真爱要等待的信念,我愿意对上帝、我自己、我的家庭、我的异性朋友、我未来的伴侣,及我未来的孩子,立下誓约 保持我的贞洁,直到我进入婚姻那天。」《真爱要等待宣言》
亲爱的茵﹕
收到你转来的网路新闻﹕「港星朱茵多年来笃信基督教,去年更曾公开表示反对婚前性行为,又自言与拍拖五年的男友黄贯中有共识;黄贯中还因此被选为『绝顶好情人』。黄贯中尊重女友,外界认为是禁欲。」你提到你坚持婚前守贞,也常被朋友看成怪物……。
《读者文摘》曾就台北、上海、香港三地青少年,对「爱情与性」的看法做调查。结果发现台北的青少年最开放,香港的最保守;青少年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对性跃跃欲试。据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调查显示,现在中国男女在步上红毯时,有六至七成已尝过禁果。
似乎这些都在说,华人社会对婚前性行为已越来越能接受了。你说,你怀疑,自己是否还需要守着高标准?
茵,你不孤单。1993年四月,有几个团体在美国发起了「真爱要等待」(True Love Waits)的运动,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立约,愿意保守婚前的贞洁。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导﹕有性行为的高中生百分比,已自1991年的54%已降至2001年的46%。目前美国已有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高中将「婚前守贞」列为青少年的选择之一,这虽尚非完全令人满意,但已是相当可观的进展。
不仅如此,在美国,也有不少父母为孩子预备一只「守约戒指」,鼓励孩子表达他们对上帝的负责、承诺,提醒他们持守贞洁,直到进入婚姻。许多教会,包括华人教会,也在公开的仪式中,由父母为青少年儿女戴上戒指,作为立约的凭据,直到新婚之夜,才将戒指交给配偶。
为提醒青少年守贞而发起的 「真爱运动」,按你的年纪看来似乎有点遥远了。况且,如你所说,现代许多成年男女都是只身在外住宿,到男女朋友家共度夜晚或假期时间的机会非常大。然而,叶高芳会长讲得好﹕「坚持『真爱要等待』,并非消极地压抑或逃避,而是积极地强化持守的决心;不是因为没有性行为机会,而是没有婚前性行为的动机。」
坚持不要婚前性行为的决心重于一切;先有了心灵的界限,才有可能设下身体的界线。
克劳德博士就提到﹕「若对婚前性行为说不,就能在约会期间发现,他(她)是想要你,还是性?他(她)能否从其他方面建立联系与亲密感?此人是否背负很多心灵的重担,从不曾被医治?此人有否『延迟满足』的能力?最重要的,此人能否真心顺服上帝?」
为了你们的约会交往和婚姻,坚定地向婚前性行为大声说「不」吧!祝福你。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