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万行文集:浅释六波罗蜜多
六度万行文集:浅释六波罗蜜多
作者:苦心
浅释六波罗蜜名义
修学佛法,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六波罗蜜多属于第三阶段——行,是大小乘共修之法门。“波罗蜜”华言度或到彼岸。二者名异义同,果能超越生死之海,则已证涅?;果达于涅?之彼岸,则不复沉溺于生死苦海无疑。六法者:一名布施,梵语檀波罗蜜,檀是檀那之略,译为布施度;二名持戒,梵语尸波罗蜜,尸即尸罗之略,译为持戒度;三名忍辱,梵语羼提波罗蜜,译为忍度;四名精进,梵语毗梨耶波罗蜜,译为精进度;五名禅,梵语禅波罗蜜,禅是禅那之略,译为禅定或思维修;六名智慧,梵语般若波罗蜜,译为智慧度。《摄大乘论》第四章入所知相曰:“能破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又能灭尽贪怒怨雠、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又能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这段文不但通释六度得名之因,还体现了由前引后的次第,并说明六度都有一离一得二种意义。如布施度,在离的一面,是破悭吝,即贫穷之因;在得的一面,能引广大财位的福德资粮。离是应对治的恶不善法,即所对治,六度为能对治;得是所修善法之果,其它五度也是同样的道理。
六度的前五度属福德资粮,末度属慧资粮,虽说六度都是以般若为体,但福德资粮是最基础的。经云: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纵然修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也不可忽视广集福德。《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此意,因此,以菩提心修习六度,就是实践福慧双修的广大菩萨行。
六度次第之含义
为什么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智慧这样的次第呢?《摄大乘论》曰:“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多。”这是说有了布施之心,就能守持净戒。布施之人,于财能舍,恬静淡泊,何况盗他?于贫生悲,施物令安,岂忍心杀彼?为护净戒,能打不报打,瞋不报瞋,弄不报弄,忍辱柔和;既能安忍众苦,必引发精进,不懈修定,于是由定产生出世智慧。由此可见,六度贯穿一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修习过程,蕴含戒定慧三学;次第井然。
六度品位差别
六度各有三品差别: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就是以清净心、慈悲心而行布施,令寒者得衣,饥者得食,贫者富足,以此满足有情的身根;法施是宣说佛法,令人依教行持,发菩提心,将来得人天乐果或出世圣果;无畏施从浅的一面说,就是用柔软语或勇敢的行为安慰和帮助有情脱离恐惧;从深的一面说,就是给予有情足够的勇气,修学佛法,对于三大阿僧祇劫的长时苦行,毫不畏惧,菩提道上勇往直前。如经云:“假如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持戒也有三品,一是摄律仪戒,又名别解脱戒,谓佛的七众弟子,各各奉持自己所受的戒,都能得到解脱,此主要是止息恶行,故止即持戒。二是摄善法戒,在止恶的基础上,众善奉行,不作就犯戒,故以作为持戒。作持与止持戒,着重止恶行善,自利为主,利他为辅。三是饶益有情戒,不仅自己要止恶行善,还要以善法、资财、神通等利益一切有情,这是以利他为主的,以上三种合称三聚净戒。忍辱三品是:耐怨害忍,菩萨在利益有情时,要忍受他们因不理解或误会而采取的以怨报德行为;安受苦忍,是对于无情的器世间本有的种种苦事,如严寒酷暑、洪涝干旱等痛苦,悉能忍受;谛察法忍,是审察谛观甚深法义,悟入诸法空无自性之理,并深信忍可。精进分被甲、加行、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三品,这是以比喻说明菩萨从发心、修行到圆满的过程,就好比士兵披甲上阵,作好充分的战斗准备,正如《易·系辞》所说:“器藏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然后出发,临敌则英勇无畏,勇往直前,即使获得胜利也毫不骄傲,更不会沾沾自喜。静虑有安住、引发、成所作事三品。心住一境,不为外境所转,如禅宗所教咬住话头不放,就是安住静虑;心一境性,则引发神通妙用,就是引发静虑;再运用通力,成办利益众生之事,即成所作事精进。般若也有三品,一是缘世俗谛慧,即通达五明的智慧。《摄论》中无分别加行慧即此,是由于往昔生中熏习了种子,此生或有因缘或无因缘现起了这种智慧;二是缘胜义谛慧,通达诸法皆无自性之智,见诸法现象宛然,但不执为实有,离一切相,不起长短方圆、美丑等分别心,故《摄论》中名无分别慧;三是饶益有情慧,了知诸法是真空假有,空有圆融,还能为人演说,使他亦通达,这是它与前不共的作用,《摄论》名其为无分别后得慧。
大小乘六度之异同
六度又译为度无极,谓菩萨六度之行法无穷极,即显示了大乘利他的精神,以区别于小乘的唯求自利。小乘等虽修布施、持戒等六度但只能叫布施或持戒,不能称为波罗蜜多。原因有二:一是修习态度不同,小乘修习六法,仍存我执,谓我行布施,是能施人;彼受我施,是受施者;此是施物,即中间物。大乘菩萨则不然,常行六度,而三轮体空,不见能施人、受施者及所施物,通达一切法皆自性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并且有六种意乐超越二乘,一者广大意乐,以布施为例,菩萨经无数大劫,于一一刹那中“假使顿舍一切身命,以?伽河沙等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萨布施意乐犹无厌足。”不仅有如此广大施心,纵临逆境、违缘也不退失此心,“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于四威仪常乏一切众生资具,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心恒现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见《摄大乘论》)显示了菩萨在恶劣环境中,能调伏内心,不为外境所扰的坚强意志和崇高追求,其它五度亦复如是。二者长时意乐,在以上所说的长时间内,无间息地修下去。三者欢喜意乐,菩萨以六法利益众生,使之欢喜,而自己的欢喜心还胜过获益的众生。四者荷恩意乐,虽利益他人,但从不认为自己有恩于人,常作众生是我恩人的思维,谓众生甘作泥土,培养菩萨之因花,使成熟无上佛果。离开了众生,我就不能修习六度,增长善法,故众生是我福田,有恩于我。五者大志意乐,菩萨以修习善法之善根,回向一切有情得人天可爱果。六者纯善意乐,不仅回向众生得世间乐果,同时还回向他们证无上菩提,离超三界,永出四流。以上六种意乐,是小乘所不及的。二是修习目的不同,大小乘都是为了达于彼岸,但“彼岸”的含义有别。小乘修习六度,善重自利,对治悭贪等习气,增长善法,功德圆满后,即达到小乘的最高境界——无馀依涅?,这就是他们的“彼岸”。但其视三界如牢狱、火宅,不复来救度众生。大乘菩萨则不同,不但自己要断尽烦恼,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脱离烦恼束缚,以此功德,回向有情同证菩提,达到究竟彼岸——无住涅?。以大智故,远离贪爱,不染生死;以大悲故,不舍生死,如是悲智双运,游戏神通,于三界六道自利利他,度生无尽,处生死而不离涅?,住涅?而不舍有情。
六度圆满相
六度圆满之相,我们可从经论中窥其端倪。天台《四教仪》中是这样说的:“如尸毗王代鸽,檀满;善明王舍国,尸满;羼提仙人为歌利王割截无恨,忍满;大施太子抒海,并七日翘足赞弗沙佛,进满;尚阇黎鹊巢顶上,禅满;劬嫔大臣分阎浮提七分息诤,智满。”的确,布施心到了为救一鸽,宁舍身肉之大,身临被戮,首先想到不犯妄语戒,忍受节节肢解而毫无瞋心,为获如意珠敢挑海水令干,单足立七日不知疲倦,鹊巢筑顶而心不散动,分阎浮提七分令人人满意之举动,可谓是大智大悲,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到了极点,非大乘菩萨不能如此圆满无缺。《俱舍颂》卷十八,则把六度满相分四位。颂曰:
“但由悲普施,被折身无忿,
赞叹底沙弗,次无上菩提。”
首句谓菩萨由悲心普施,于眼珠脑髓悉无吝惜,是布施圆满,此第一施位;次句谓被折断肢体不报复,是持戒圆满,心无忿恨,是忍辱圆满;此第二无忿位;三句见佛入火界定,威光普照,专诚瞻仰,忘下一足,是精进圆满,此第三精进位;四句谓入金刚喻定,定慧圆满,于下一刹那即登佛位,仅次如佛,故名次无上位。
修习六度,须经无数大劫,但离此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欲期佛果,普利人天,当从六波罗蜜下手,舍此他求,徒劳无益。身为佛子,当尽力行之,高山仰止,则终有圆满之日,普愿有情,六度齐修,同登觉岸!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