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吃最健康:熟食的缺点
这样吃最健康:熟食的缺点
现代的饮食是熟食。熟食的缺点就是食物遇高温会被破坏,例如酵素( Enzyme )。酵素是很小的氨基酸组织,是一种很小分子的蛋白质,这些东西遇热后非常不安定,活性就被破坏了。
另外,还有一些微量的元素,遇高温后蛋白质和脂肪也会被破坏。脂肪遇高温并不稳定,它溶解时要靠脂肪酵素( Lipase )。生食的脂肪酵素含量很高,煮熟之后脂肪酶就下降到很低,所以脂肪类的食物熟食就很不容易消化分解。
脂肪遇高温后,它的排列会转变,本来是弯曲缠绕型,加温后就变为直线型。弯曲型是活动的,直线型就不活动了,不活动就会累积成为身上的脂肪组织。
所以油经过高温后就不能分解,形成没有活动力的脂肪,造成我们身体肥胖。若是有活动力的脂肪,不但不会对身体有害,反而能替我们做清除,所以脂肪也有善恶之别。
人的健康与否就看此种脂肪的比例,所以到医院做检查时,医师会检查脂肪,高浓度脂肪是善的,低浓度脂肪是恶的,如果恶的脂肪比善的脂肪多,我们就容易发生血管硬化、血管病变,甚至癌化、老化、退化。由此可知,熟食对食物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
下过雨之后,天空有彩虹,小孩子都知道它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所组成的。世间有很多食物,每一种食物有不同的颜色,在颜色里就有神奇的效果,我们不要糟蹋它,让它全部煮成一锅,变成暗淡的色彩,失去原有颜色。
每一棵植物在大自然里,往下吸收土壤精华,往上接触阳光照射,当它吸收太阳光中一个特定的频率,才散发出这种色彩。所以不同颜色有不同的频率,频率就是一种能量的转化,这些能量从颜色里面能够得到。因此健康是回到我们跟大地之母 ― 地球的牵连、沟通、联系,透过许多不同的颜色,让我们的身体多样化、彩色化( Colorful ) ,有丰沛的生命力。这种饮食的方式也就是“彩虹观"的饮食( R a 1 n b 0 W D 1 et )。
印度医学着重心理、精神的层次,认为人有七轮,配合起来也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它以颜色来帮助我们恢复心性和身体。举个例子说,颜色从下到上,肾和生殖系统是“红、橙”色,肚脐是“黄”色,心脏是“绿”色,喉头是“青”色,眉毛之间是“蓝”色,头顶是“紫”色。
所以早上起来吃红、橙、黄色,到了中午一定要以绿色为导向,绿色是一种康复的能力,心脏最需要的就是绿色,而且绿色的东西能打通血管,开拓心胸,因此到了中餐,我们要注意心脏的部分,此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开心。
因此食物不是那么简单的,它不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从外表的颜色到里面的结构,不管从科学性分析,从与心性对应的了解,从大自然中默默体会,都能够逐渐了解它对我们人类所赋予的愈合力、生命力与智慧,它因吸收太阳的能量而转化成不同的颜色。
熟食会把大自然原本的善意、美意、本色给破坏,破坏之后我们得不到百分之百好的东西。
生食不只能解毒、去病、产生能量,还能打通关卡,例如酸、痛、麻木、肿瘤、阻塞不通等都很容易打通,更能打开我们心理的、灵性的环节。
我有一位才认识不久的病人,他患了精神分裂症,在疗养院中住了五年。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很想出院,不要再住下去了。他觉得五年来像住在黑牢中,只是喂食、吃药,做一些无趣的、没有生命力的事。
他看那些住了二三十年的精神病人每一个都退化了;七十岁的人,脑子竟退化成为三岁小孩般,连大小便都不会自理。所以五年后,他醒悟了,自动要离开。
他知道他的病,吃药并不能解决。由于他以前是学检验的,出院后,他想从“饮食”上下手,但不是现代饮食,而是用他自己的方法克服现代的各种加工食物,将饮食粗糙化、自然化,就这样他改变了自己,也救了自己的精神分裂症。
如今他七十多岁了,看了我的书之后来找我。他告诉我,这么多年来他觉得很孤单,以为只有他一个人奋斗,没想到有一位医师所讲的观念和他非常相符。他只是来告诉我 ― 透过饮食打通了心理上、灵性上已经身心分离的分裂症。
所以,生食有绝对的利益,能将我们身体腐败的东西透过解毒排除出去。生食的生化运作非常健全,我们不够的东西透过自然的方法就会自然地补足,可以治愈很多疾病,例如重症肌无力、干眼症、胃肠病等;其他还有背痛,甚至严重的尿毒症等。
而得尿毒症,肾脏不好的病人,在此我还是要再次强调:一定要生食,不要只寄望洗肾。
如果你有朋友、家人在洗肾,医师一定告诉你:“不能生食。”这是多么错误的说法。
洗肾的病人更要生食;尿毒症、肾脏病的患者更要生食,因为透过生食会使洗肾时无法洗出的毒素,都能排除出去。
已经洗肾多年的人,还是得继续,因为肾脏已经萎缩了,但是其他部分要靠生食去维持。从这里,就走人了另外一个主题 - “生食排毒”。
刚开始进人这种饮食方式时,会令人有饥肠辘辘的感觉,好像都没有吃饱。为什么?因为以前我们总是撑得饱饱的,就好像过去是一位苦力,天天要提一百斤的重物,今天突然有了皇帝诏命,不用提东西,只要坐在龙椅上,反而令我们觉得不自在,不知那一百斤的东西到何处了?有一种空虚感。
当我们劳累我们的胃肠,长达三、四、五十年之后,调整饮食习惯,你反而会觉得空空的,但只要几个月,或几个星期,慢慢适应就好了,一切都只是一种感受而已,因此要把过去的那种感官看破。
排毒是一个历程,毒素透过有生命力的东西,慢慢会溶解,浓度高的会往浓度低的地方移动,移动的过程就是“排毒”。
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摄取进来的东西已经减毒,身上本有的毒素相对地就很高,浓度高的往浓度低的地方移动后,毒素的位置会做转变。
如果天天还吃肉、奶、蛋、鱼这些很高毒素的人,他就不会有排毒的效果,因为他摄取的毒素远比他原有的还多。所以,如果你有排毒的经验,在这历程中虽然会感到很痛苦,但你应该觉得欣喜。
排毒是生食或清净饮食之后一定会发生的,只是程度的轻重、时间的长短。在排毒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信心,这是锻炼我们的忍耐力,看我们对自己信不信得过?所以我们在排毒时,就像是脱胎换骨一样,一层一层地蜕去我这一生吃进来的毒素。
有人问:“我到底要历经多久的排毒?”这没有一个定数,总是一次又一次,一直到比较干净为止。
通常排毒的地方都是在我们最软弱的地方,哪里是病灶就在哪里排毒。
另外就是七窍、口、鼻、耳、前阴(阴道)、后阴(肛门)等。
有些人排毒是拉的多、口水、鼻涕、分泌物、眼屎、耳屎特别多,甚至皮肤流汤流脓的也有。这些都不奇怪,是正常的。
而这跟患病不一样。疾病是愈病愈苦,排毒则愈排愈乐,一次一次脱壳变化。我们在这个历程当中要承受这个苦。我们有身体的痛、身体的病应该更是要当下用功,不以为苦。有病苦正好养我们的功夫,何况生食排毒的历程这种苦是有意义的苦,不是无益苦行,我们应该安然接受。
有人问:“排毒”与“疾病”的差异。我想先问问大家:“什么是病?”伤风感冒是病?肌肉酸痛是病?高血压是病?糖尿病是病?癌症是病?到底什么是病?每次我们一有伤风感冒时,就要赶快治疗这个“病”。
其实我们可以好好想一想:同样一阵风吹进来,为什么别人没有感冒?这跟风有关系吗?是风中带来毒呢?还是我们身上自腐而生毒?其实,主要还是自己身上的臭秽,邪毒太多,风吹、气过、寒来、湿重,只是外在的诱饵把身体内在的毒诱发出来而已,表示我们身体这个臭皮囊已经堆积了太多的毒,因此风一吹,我们的毒就宣泄在外了。
这时我们说它是“病”,其实也只是我们身上毒的外散而已。只可惜现代人看不破这一层,以为这就是疾病。因此到医院,让医生开药方吃药,把要发出来的毒素再赶回身体里。然而吃了药,下一阵风吹来,又开始感冒了。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如果我们平常累积时时刻刻、绵绵密密的排毒能力,身体就会逐渐净化。只要你步上这样的饮食做法,你自己可以勘验,减少感冒,甚至不再跟随流行了。许多过去特别软弱的地方,也就慢慢不药而愈了。这就要靠个人去体会了。
当然,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像别人一样有排毒现象,也没有在皮肤上排毒,只是觉得右上腹部很胀,这是肝的排毒。肝是很大的排毒处所,所以有时排毒强的时候,肚子会发胀,肝曲区会很疼痛,有时小便味道会很不好,这都是在排毒历程中会发生的。
我有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病人,他在建筑界工作,因为双脚髓关节坏死,生活很萎靡。由于关节坏死要换两个人工关节,在换关节时意外地发现肝有个很大的肿瘤,约 8 厘米大,因此医生对他说:“你考虑考虑还要不要换?而 8 厘米大的肿瘤顶多活不过半年,就算换了关节所剩的日子也无多,并没有手术的必要。”他说: ’ ‘你尽管帮我换,换了我还可以走路,其他的我自会找寻方法。”
他是很有觉醒的人,离开医院后,他想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了无希望的事,只要有信心、有梦想存在,就可以往前迈进。他知道自己会得肝病是因为生活萎靡,肉食、海鲜、酒的缘故,所以自从离开医院后,他就完全断除,而且百分之八十以上生食。
两年后他来找我,他说:“姜医师,你不认得我,但我认识你。”就把这其中原委说给我听。并且说:“我实在不觉得我是带有 8 厘米肿瘤的肝癌病人,因为自始至终我觉得我活得还好。”“那你今天来找我做什么? ”“我今天是鼓足了勇气想要揭开这个面纱。两年来我都不敢到医院,今天我找你是因为我相信你。请告诉我,我现在的真实状况。”“那很简单,我们就做检查。”
检查发现肿瘤已消失了!他和妻子俩相拥而泣,两年来的生活就像是个苦行僧,但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 身体健康了。所以,有什么不能克服的?这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也如此帮助很多人,教导别人回归清净饮食,因此很多病痛就自然化解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