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藏传佛教>> 大师传记>>正文内容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 (一)〔校对版〕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7日
来源:本站校对   作者:修慧法师编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宗喀巴大师法相赞

释尊大法,策源月邦,派分三干,化各一方,

锡兰支那,爰及西藏。莲华生后,密咒当阳,

律像经教,若存若亡,末流猥杂,染风孔张。

大师崛起,浊激清扬,菩提之道,次第宣鬯,

下中上士,胥归金刚,根深枝茂,德隆誉芳。

此土禅净,今亦沦荒,扶戒研理,救之不遑。

唯师与我,志趣相当,千年万里,不隔毫芒,

我行未远,我心正长,瓣香先觉,景仰无量。

             支那释子太虚敬礼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 目录

 
  佛爷序
  上师序
  自 序
 
  一、文殊示现 圣宗喀巴
 
    (一)应运示现
    (二)佛经上的记莂
    (三)诸佛之师—— 三世如来
 
  二、观世因缘 降生边地
 
    (一)雪山边地降生
    (二)种性圆满
    (三)父亲的梦兆
    (四)母亲的梦兆
    (五)邻人的梦兆
    (六)托胎奇瑞
    (七)降诞纪异
    (八)古本栴檀
    (九)圆满相好
    (十)仁波切前来庆贺
 
  三、国师授记 第二尊佛
 
    (一)噶玛巴的授记
    (二)礼拜上师
    (三)出离的誓愿
    (四)修持密法的功德
    (五)童年出家受戒
    (六)决心广事修学
    (七)临别教授
    (八)成就教主的瑞兆
    (九)不回乡里的徵兆
 
  四、为弘圣教 博学多闻
 
    (一)入卫藏的途中
    (二)西藏大医王
    (三)惊人的慧力
    (四)辩才无碍
    (五)受学密法
    (六)欢喜的讲授
    (七)无与伦比的恩师
    (八)研习比丘戒经
    (九)不可思义的定力
    (十)背痛的启示
    (十一)前往萨迦寺学法
    (十二)断除世俗恩爱
    (十三)奇异的画像
    (十四)释量论的真义
    (十五)立四部论宗
    (十六)四部并学
    (十七)受中观六论之传承
    (十八)五部大论
    (十九)求学圆满
 
  五、以律为主 大弘佛法
 
    (一)正受比丘戒
    (二)改戴黄帽的本意
    (三)佛教前途的光明救星
    (四)善巧声明
    (五)第一次造论——金鬘论
    (六)教法永住世的瑞兆
    (七)各地争相迎请
    (八)转大法轮
 
  六、殊胜传承 中观正见
 
    (一)巧遇喇嘛邬玛巴
    (二)慈悲教化
    (三)喇嘛邬玛巴的成就
    (四)希有梦相
    (五)显密教法相辅相成
    (六)中观正见特具的胜义
    (七)文殊菩萨的教诫
 
  七、正确专学 完整密法
 
    (一)即身成佛之相
    (二)希有灌顶相
    (三)获得圆满法要
    (四)文殊菩萨现身灌顶
 
  八、精进闭关 修证功德
 
    (一)送别喇嘛邬玛巴
    (二)前往阿喀静修
    (三)四力忏悔
    (四)修曼陀罗供
    (五)三十五佛现全身
    (六)难行能行
    (七)证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 
 
 九、作诸佛事 本尊授记
 
    (一)重修弥勒菩萨殿
    (二)互为师徒
    (三)南喀坚参仁波切的成就
    (四)金刚手菩萨的记莂
    (五)无上清净见
    (六)诸佛菩萨的加持与授记
 
  十、遵佛遗教 以戒为师
 
    (一)住持正教的法宝──清净比丘戒
    (二)大师的长子
    (三)证得最究竟之真实义
    (四)劝化藏王
    (五)精其之供养法会
    (六)大师对帽子的授记
    (七)藏中大臣之迎请
    (八)广弘大乘戒律
    (九)噶当派之根本道场──惹珍寺
    (十)重兴比丘戒律之大法会
 
  十一、发扬圣教 著作广论
 
    (一)阿底峡尊者现身加持
    (二)著述菩提道次第广论
    (三)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四)供酥灯的预兆
    (五)宣演释量论
    (六)造建立次第释
    (七)著述密宗道次第广论
    (八)魔王惊怖
    (九)唯一内心之爱子
    (十)造中观论广释
 
  十二、明帝迎请 大师避居
 
    (一)避居惹喀岩窟
    (二)明成祖的迎请
    (三)章嘉活佛代师晋京
 
  十三、成熟有情 广作福业
 
    (一)脱落一颗牙齿
    (二)重兴供养大法会
    (三)兴广大供养
    (四)供养法会中的瑞兆
 
  十四、根本道场 建三大寺
 
    (一)首建嘎登寺
    (二)造隐语诗
    (三)嘎登寺开光
    (四)消灾延寿
    (五)为藏王之弟授比丘戒
    (六)根敦主巴谒见大师
    (七)绛阳却结建哲绷寺
    (八)一天之中理头发二十一次
    (九)著菩提道次第略论
    (十)兴建广严殿 
    (十一)广转时轮密法
    (十二)著述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十三)释迦也协建色惹寺
 
  十五、最后渡化 有缘众生
 
    (一)往朵垄沐浴
    (二)结下佛法永住之缘
    (三)付嘱弘扬密法
    (四)广结善缘
 
  十六、教化圆满 肉身住世
 
    (一)示现圆寂 
    (二)涅槃瑞相
    (三)最正确的供养
    (四)造大日如来圣像之用意
    (五)末法中之最上福田
    (六)圆根灯会
 
  十七、大师再现 教释疑网
 
    (一)狮子吼如来应正等觉
    (二)忆念上师之功德
    (三)教导释疑
    (四)稳操成佛的左卷
    (五)亲见大师的方法
    (六)化身遍一切处
    (七)宗喀巴大师祈祷文
 
  十八、总摄三藏 显密合一
 
    (一)大师教法之殊胜
    (二)大师的独特正见
    (三)正确无误的修习方法
    (四)行持之殊胜
    (五)密法之殊胜
    (六)汇一切显密教授于法海
 
  十九、格鲁黄教 遍布十方
 
    (一)令宗风不坠的弟子
    (二)嘎登寺之传承
    (三)哲绷寺之传承
    (四)色惹寺之传承
    (五)札什伦布寺之传承
    (六)阿里地区之弘法
    (七)昌都慈氏洲
    (八)阿多地区之弘法
    (九)黄教遍布全世界
 
  二十、广弘密法 建密教院
 
    (一)后藏弘法
    (二)应大师授记
    (三)牛死地马跳
    (四)擎法待主
    (五)上下密教院
 
  二十一、结论回向 吉祥圆满
    发愿偈
 

 

佛 爷 序(译自藏文原序)

 
  众生在六道轮回的苦海中,受尽千生万苦,自己无法了脱苦轮,唯一能够救拔众生痛苦的,就是我们的三界大导师——释迦牟尼佛陀。佛陀的教法,在西藏好像是纯金经过剪、磨、炼一样,一点也不会有错误。

  在西藏显密佛法的传承中,所有不正确之处,能够用闻、思、修三慧去整理,而成为完整佛法,唯一的就是宗喀巴大师。因此,他创立格鲁巴的名闻,遍满于全世界,特别是西藏和中国,均以宗喀巴大师的格鲁巴——黄教密宗为主。
 
 
  宗喀巴大师的传记,在藏文里有好像大海那样的多,而在中文的翻译里,却如一滴水似的,少之又少。
 
 
  修慧法师编著这部“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是以法尊法师的译本为主,并以西藏和中国所有学问最好的译著,做为重要的参考资料,而重新编成的。
 
 
 
  中文的宗喀巴大师史传,从以前到现在为止,较为完整的,唯有这一部书。而且本书是用白话文写成的,大家都很容易明白,以此可做为发扬格鲁巴——黄教密法的基础。希望读者阅读这部史传之后,心怀中都能够种下有成就的种子。也因此,可能结下的有善恶之缘。

  藏历阴木牛年正月三十日,西元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一吉祥圆满日

西藏大神通转世佛爷(丹吉)序于台北

 
 

上 师 序

 
  西藏佛教密宗分为四派,即宁玛巴、噶举巴、萨迦巴以及格鲁巴;通称宁玛巴(红教)为旧教,格鲁巴(黄教)为新教。
 
 
  称为旧教者,是指从静命大师和莲花生大士所传下来的西藏佛教。因为日久弊生,到了我国元末明初(自西历一三五三年至一三八五年)这段时期,佛教密宗在西藏,可说是“龙蛇混杂”最严重的时候,几乎濒于灭亡。究其乱因,就是“密教”的最高大法,受到妄传乱学之混乱所致也。此时,文殊菩萨化身的圣宗喀巴大师,见到西藏佛教变成“僧俗不分”的严重混乱,遂竭力提倡显密合一,遵守戒律,改戴黄帽,以之拯救西藏佛教的时弊,时人号称“格鲁巴”(黄教),即新教也。
 
 
 
  目前有一些不懂正确佛法的人,误认为宗喀巴大师所创立的格鲁巴——黄教,它所传下来的一切密法,是出家众所修学的。他们所以误解的原因是,黄教(格鲁巴)对于一切戒律太严格了,因此他们以为黄教是出家人专学的密宗。这是错误的。
 
 
 
  因为学密宗的出家人,不是黄教所特有的,而是红、白、花、黄等各派所共有的。修学密宗,为什么还要出家呢?因为学密宗必须要专一精进修持,才能够得到成就。然而真正要精进修持的人,必须要放下一切,出家专修。既能出家专修,当然要遵守诸佛禁戒。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而得成就。因此,无论是显是密,何宗何派,凡是正信佛弟子,都应该要遵守佛戒。否则,盲目修诸密法,便成魔的眷属。
 
 
  殊不知“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所以释迦世尊将要涅槃之际,再次劝诸弟子,在末法时期,必须以“戒”为师,修一切佛法,才能得到成就。所以修密宗的人,如果不懂佛理,又不遵守显密戒律,就等于信奉外道邪教一样,时时都会有着魔的危险。
  红、白、花、黄四个教派的密法,最初都是从莲花生大士传下来的。各派密法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别,只是上师的传承略有不同而已!正如金刚经说“佛法平等,无有高下”是也。但是有一些不明白佛法的人,以讹传讹,他们却说只有宁玛巴——红教的密法,是最奥妙、最高深。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说法。
 
 
 
  如果说只有旧教(红教)所传下来的密法,是至高无上的。那么为何西藏人不人人去学红教的密法呢?为什么会再有白教和花教的出现呢?西藏大多数的人,何必均修学格鲁巴——黄教的密法传承呢?难道西藏人自己不明了西藏密宗吗?又何必再出一位世称“第二能仁”的文殊菩萨化身——宗喀巴大师,来革新西藏佛教呢?
 
 
 
  为什么西藏大多数人,都信奉宗喀巴大师的格鲁巴(黄教)教法呢?原因是这样的:格鲁巴(黄教)传承的密法特点,是因为宗喀巴大师亲受文殊菩萨的指导,他把西藏各派密宗所传承的全部密法,集中整理,校正错误,取其精要,而为传承。
 
 
  宗喀巴大师,又亲受文殊菩萨现身灌顶,教授他受学最完整的一切密法传承。因此,格鲁巴——黄教所传下来的任何一种密法,不但是最圆满正确的,而且成为各派所没有的、最秘密、最殊胜、又最灵感的密法精华。这是大部分的西藏人所共知的,所以修学宗喀巴大师黄教密法的人,在西藏、蒙古等地特别的多。
 
 
 
  修学密宗,首重于传承。可是目前有一些无知的人,却说“一通一切通,学了一个正确的密法传承,把它修成就了以后,就等于学全部的密法传承了。何必劳苦一一去求学呢?”这也是个大错误。一个密法修学成就之后,也不能通达一切本尊的全部密法。如果学密法能够“一通一切通”的话,当时释迦佛陀,就不用那样麻烦说八万四千法,密宗也不需要有一千多种本尊灌顶法的传承了。
 
 
  须知宗喀巴大师,他本身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他除了亲受本尊现身灌顶,教授一切密法的传承之外,自己还要向有不断传承的大上师们,遍学一切密法的传承。一个得到即身大成就的圣者,还要如此广学正确密法的传承,何况我们薄地凡夫,怎么能不广学多闻呢?
 
  本书作者修慧法师,宿植德本,慧根深厚,精研宗喀巴大师著作,及其史传,获得甚深见解,而有所悟。去岁因受汤吉田居士之请,撰述“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一书(汤居士拟再作书传)。书稿既成,交余鉴阅,余详细核阅数遍,均与诸传正史,吻合无谬,言而有据。内容含有显密佛教最主要之教法,不但是显密学者修学佛法之准绳,亦为密宗行者成就唯一之宝筏(详见书中说明)。愿诸学者,见闻此书之后,皆能效法宗喀巴大师之修学——显密合一的成就教法。是以乐为之序!
 
 
 
  诗曰:
  修持密乘重传承,必以经书作准绳;
  圣者尚需如是学,吾今应效倍加增。
 
 
  时维

  一九八四年 岁次甲子五月十五日

大福藏智慧剑(广定)序于台北佛教出版社

 
 
 

自 序

 
  盖闻西藏佛教,在莲花生大士入藏之后,大约三百年间,尚无学派之分化。直至阿底峡尊者到了西藏,才逐渐形成宁玛派(rnin-ma-pa,俗称红教)、噶当派(bkah-gdam-pa,阿底峡尊者的教法)、噶举派(bkah-brgyud-pa,俗称白教)、萨迦派(sa-kya-pa,俗称花教、格鲁派(dge-lugs-pa,俗称黄教,即宗喀巴大师之教法)等许多教派。这些教派中,除宁玛派以外,都继承了阿底峡尊者的教法。
 
 
 
  西藏佛教虽然分为许多教派,然而它们所传的密法,都出自同一来源,本无大小、高低之别。它们之所以分成各个教派,乃是由于传承祖师传授密法的方式略有不同(每派修学的态度不尽相同,且各有各的特点),而自然形成,并非因意见不和,或斗争而分派的。
 
 
 
  西藏最早的教派,就是宁玛派(宁玛的意思,即是古派,是相对于西藏佛教后弘期之新教而言)。当初藏王赤松得赞,因迎请静命大师入藏弘扬佛法,而激怒了藏地诸恶鬼神与罗刹,故有“雷殛玛波日,水漂垄塘宫”,和年谷不登、起大瘟疫等灾害。后来藏王听受静命大师之嘱咐,至诚迎请印度莲花生大士入藏,才降伏了这些恶鬼山神。
 
 
 
  莲花生大士,是一位神异卓著的密宗大成就者。他首次为西藏带来无量的纯净密法,并以密法降伏恶魔妖魅,护持圣教,所以对西藏佛教的贡献,厥功甚伟。此时,他又与静命大师协建桑耶寺,使具福众生安住于清净地。
 
 
 
  莲花生大士将离藏地时,告诉藏王说:
  “西藏之鬼神,我应降伏三次,今尚有一次未办,王统和修行佛法的人,将略有灾难,到时我还会再来。”
 
 
  后来,西藏出现一位大魔王,他自称是莲花生大士再来。当时有很多莲花生大士的传承弟子,一听到是大士再来,即不加辨别,只要是他说的话,全部信受,恭敬奉行。这位假大士,由于有意毁灭佛法,因此胡作非为,专以邪法冒称“大密宗、无上大密法”来教授弟子。一般对于显密佛法不甚明了的人,迷此邪说,遂专求神通大法,废驰佛戒,僧俗不分,竟以密法作为惑世之术。这种行径,彻彻底底地违反真正佛法。
 
 
 
  此时,虽有许多大德,深知事态严重,同时又查明此人并非真正的莲花生大士,因而大力加以阻止。但为时已晚,此邪风就像传染病一样,早已传播到各地了。这位假莲花生大士,最后被护法所击毙,得到粉身碎骨的报应。呜呼!有心修学密法之士,对于上师、密法之真假,能不慎哉!
 
 
 
  西藏佛教,因受“假莲花生大士”的扰乱,后又加以朗达玛王的灭法,故整个佛教界的思想非常混乱。大都随自辩聪,不依师承,滥传教法,以致真伪莫辨。有些人妄自邪行密法,不遵显密戒律,拨无因果;更有些人,自以为是大密宗主,曲解密法,动辄作诛戮之事。一般人虽有心修学佛法,却苦无先后次第可循,往往轻视出离心、菩提心之基本修证精神,而妄趣高谈密宗大法。
 
 
 
  就在西藏佛教逐渐趋向邪恶途径时,许多大德纷纷向外寻求新译的正确密法,因此形成许多新的教派。
 
 
 
  哦日王智光和菩提光,也为救此流弊,不惜身命资财,费尽千辛万苦,从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弘法。阿底峡尊者是一位大成就者,教证德圆,所到之处,德行所感,上下皈依。尊者思想组织严密,智慧深邃,入藏后造“菩提道炬论”,指示修行次第,和显密教义互为一致的精神,并以无碍辩才破邪显正,重树法幢。西藏佛教面目因而随之一变。如今西藏佛教得以正确发展,尊者之功绩,实不可磨灭。
 
 
 
  阿底峡尊者,有人说他就是莲花生大士再来之身。他的教法,深深影响各个教派。如萨迦派中,学问最好,成就最大的萨迦班智达,就是以尊者的教法著书、修行的。噶举派中,玛尔巴、冈波巴、都松钦巴(噶玛巴第一世)、帕摩主巴、达垄巴等大师,也曾将尊者的教法,融合于他的教法中,而大放异彩。
 
 
 
  萨迦派祖师兖却结布('khon dkon-mchog rgyal-po,义译为宝王)和他的哥哥慧戒,本来是宁玛派密法的传承上师,且有相当修证。有一天,兖却结布看见许多阿巴咒师,戴着二十八尊勇识母的面具,于街上摹拟一些神祇舞蹈。他将这件事告诉他的哥哥。他的哥哥说:
“这是密法失坏的徵兆(指密法被无知的人掺杂了个人的妄想),今后如果不依止纯净的密法修学,将难得真实成就。我已老迈,你尚年轻,应该前往女孤垄,谒见卓弥大译师,从他学习新的密法。”(以上据西藏佛教史第六十七页)
 
 
 
  他的哥哥遂将“金刚橛”(普巴金刚)等少数密法,传授给兖却结布,然后把其他的佛像、经典(法本)、法器等物,收存于三座塔内,不再传授。
 
 
 
  兖却结布依教奉行,从卓弥大译师,和阿底峡尊者的弟子廓枯巴拉则译师,广学显密教法,创立萨迦派(花教),而成萨迦派的始祖。
 
 
 
  玛尔巴上师,也深知密法腐化的流弊,遂初从卓弥译师学法,后又从印度那若巴、智藏、阿底峡等大师修学显密教法,而成噶举派初祖。
 
 
 
  根据我国历史上的记载,西藏佛到了元末明初,显密教法又复零落不堪,加以一般喇嘛,历受元明两代朝廷之尊奉,一时习于奢侈,弃戒律如糠稗。于是宗喀巴大师应运而出,创立格鲁巴——黄教。
 
 
 
  宗喀巴大师洞知各派之流弊,慨然以重兴西藏佛教为己任。因此遥接阿底峡尊者的衣钵,特别提倡精研经教,崇尚戒律。并采撷各派精华,将显密两宗加以整理,以自己无垢智慧,和历代大论师、大成就者的正理,摒除后世无知者所妄自增加的意见,阐明佛法原有之真意。同时更依阿底峡尊者之教法,以及文殊菩萨的教诫,若显若密,建立修行一定的程序。
 
 
 
  由于宗喀巴大师之教法,稳键圆满,兼蓄各派之长,而无各派之短,因此依之修习而获得成就的人,有如空中之星宿,地上之草木。如今全西藏的正信佛弟子,十之八九皆修学格鲁巴(黄教)的教法。
 
 
 
  宗喀巴大师所建立的黄教,不啻为西藏佛教带来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其组织完密的体系,和解行并重的宗风,均与中国佛教的思想相吻合,因此宗喀巴大师的教法,更应是振兴中国佛教,乃至全球佛教的明灯。故关心佛教前途的缁素大德,实有穷究宗喀巴大师教法,和弘护的必要。
 
 
 
  目前有关大师振兴西藏佛教的事迹,记载最正确的,要算法尊法师所翻译的《宗喀巴大师传》,但由于此本传记太过简略生涩,一般阅读过的人并不多。去年年底,汤师兄吉田先生,计划将宗喀巴大师弘法的事迹,绘成画传;由我负责文字说明。遂成我撰为本书的因缘(画传另行出版)。
 
 
 
  本书承蒙西藏最正确传承格鲁巴教法的佩敦丹吉仁波切,及三恩根本上师大福藏智慧剑赐序,并在每篇之后,题诗一首;又在撰稿期间,不断的给予指导,和最宝贵的开示。复承思慧法师悉心校稿与润饰,本书因而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谨致以最深忱之谢意。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释修慧序于台北三慧学舍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

 

一、文殊示现 圣宗喀巴

 

  (一)应运示现
 
 
 
  宗喀巴(Tsong-kha-pa)大师悲愿之深、人格之伟大,和对佛教之种种贡献,是近代人无法相提并论的。但一般人仅仅认为大师只是佛教的大修行者,佛学的大集成者,和历史上一些有名的佛学家没有两样。实际上,宗喀巴大师异于一般人,他是至尊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早在无量劫以前就已成佛了。
 
 
 
  由于当时西藏显密教法都很衰微,除了少数大德以外,其他修行的人,根本不知道戒律是什么;虽然有少部分的人研究教理,却不知道一切经典就是学佛的途径;他们对于因明,误认是一种辩论术,那里知道其中还有证解脱和成佛的道果;对于密法,只知乱受灌顶,藐视基本法,偏修其中某一部分的教授(如偏修大手印、大圆满等,而且认为越大越好),至于应如何亲近善知识——师长,如何守护律仪和三昧耶戒,则全不讲求。真实修行的人,已是廖廖无几了。所以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看到这种情形,深生悲愍,为了住持圣教,饶益众生,才随顺众生意乐,示现清净的出家相——宗喀巴大师。
 
 
 
  (二)佛经上的记莂
 
 
 
  许多显密经典中,早已记莂文殊师利菩萨,将在雪山边地受生。例如文殊根本教王经里授记说:“世间我涅槃,地上成虚空,汝现异生像,行诸佛所行。(汝是指文殊师利菩萨)彼时雪山中,有欢喜兰若。”
 
 
 
  这偈颂的意思,是说佛陀涅槃之后,佛法会慢慢式微。那时文殊师利菩萨将示现凡夫身,在雪山(西藏之别称)受生,遵照佛陀所教,大行法化。并兴建一座佛寺,名叫“欢喜”。如今宗喀巴大师,果真在西藏振兴佛教,兴建“欢喜寺”(即嘎登寺),完全符合经中的记莂。
 
 
 
  空行秘密经也授记说:
  “文殊师利号贤慧,增广教法甚希有。”
 
  这里则明白授记,文殊师利菩萨所示现的凡夫身,他的法号叫贤慧(或译善慧名称吉祥),将大力弘扬世尊的教法。宗喀巴大师七岁出家时,顿珠仁钦仁波切给他取的法号,也叫贤慧。大师重振佛教后,使西藏佛教步入正轨,蒸蒸日上,六百多年来,正日益茁壮中。由此即可证明,宗喀巴大师就是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
 
 
 
  印度月称论师,对大明杜鹃论师授记说:
  “至尊宗喀巴大师,是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所示现的比丘相。他为了救渡众生,因此随顺众生的意乐,而受生出家相。你也应该发愿往生“雪山边地”,依止宗喀巴大师,弘扬他的教法。”
 
 
 
  又有一次,提婆、佛护、静天几位大论师,也现身为大明杜鹃论师授记说:
  “在“雪山边地”中,有至尊宗喀巴文殊师利,在此住持如来的教法。你是大师所应渡化的人,应发愿到大师座前,依止大师,修习各种心要。”
 
 
 
  大明杜鹃论师,就是后来宗喀巴大师的上首弟子——克主杰尊者。这里很明白的指出,文殊师利菩萨将在“雪山边地”,示现出家相,弘扬正法,他的名字叫“宗喀巴”。
 
 
 
  克主杰尊者,他前一生出生在印度。有一天,文殊师利菩萨告诉他说:
  “边地众生因为被无明覆盖,所以造作种种的罪业,长期在生死苦海中,不停的流转。我为了帮助他们求得解脱,证一切智果,因此将随众生意乐,示现出家相。你也是我所渡化的人,应该发愿往生‘雪山边地’”
 
 
 
  又有一次,弥勒菩萨告诉克主杰说:
  “文殊师利菩萨为了弘扬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使它在南瞻部洲,放出像太阳般的光辉,所以他的化身将出生在此地。这和文殊师利菩萨亲来没有两样,你应发愿到此地,弘扬他的教法。”
 
 
 
  诸如此类的授记,不胜枚举,恐繁不录。这一切授记,在在指出,宗喀巴大师是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为了住持如来教法,而在西藏示现出家相。
 
 
 
  (三)诸佛之师—— 三世如来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虽为化导众生,权现诸佛长子之身,而成因位菩萨。然究其实体,不论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是果上之佛。
 
  据首楞严三昧经云:
  “过去久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尊王佛。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号平等……彼佛寿命四百四十万岁。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尊王佛岂异人乎?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
 
 
 
  央崛摩罗经云: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去此过四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在世教化……彼如来者岂异人乎?文殊师利即是彼佛。’”
 
 
 
  宝积经云:“此文殊师利成佛之时,名为普见。”
 
 
  根据以上诸经所说,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过去世成佛的名号,叫龙种上尊王佛;现在世成佛的名号,叫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世成佛的名号,叫普见佛。
 
 
 
  又文殊师利菩萨不但三世都是如来,更是三世诸佛之师。如心地观经云:“三世觉母妙吉祥(指文殊师利菩萨)。”

 

  佛说放钵经云:
  “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前过去无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之父母也。”
 
 
 
  由此即足以证明,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宗喀巴大师,于无量劫以前,早已成佛矣!
 
 
 
  诗曰:
  “七佛尊师妙吉祥,深宏大愿慈心长;
   广扬圣教显和密,应运现生作法王。 ”
 
 

标签:宗喀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㈡ 〔校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