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综合其他>>正文内容

香积佛如何说法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6日
来源:摘自南怀瑾《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了解生命 2008-1-5   作者:南怀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现在饭吃完了,维摩居士就向上方众香国来的大菩萨们提问,香积佛是怎么说法的?

  “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此处这个“土”字,照旧式读法要念成“度”,过去的佛经,在这个土字的右上角加上一点,表示与土的读音不同。现在人不明白,仍然读土,唉,老土就老土吧!

  大菩萨们说,我们那边讲佛法不用文字,也不用嘴说,也不用经本,修法就用鼻观(这个观是观想之义,要读“灌”音)。香积佛国土是用鼻观修法,闻香味就可以悟道。大菩萨在那儿是坐在树下打坐,闻到树的香味,就可以成就,得到功德成就三昧,同时也具足菩萨所有功德。

  我们学佛第一步是修功德和福德,福德不具足,智慧不会发起,智慧不发起,没有办法证得菩提。大家想悟道的念头,都是妄想,连一点善行都没有,何况是福德!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发起大慈悲、利他的心理和行为,成就功德,智慧圆满,才能开悟成佛。

  上方香积佛世界的修法,与娑婆世界不同,他们是用鼻观闻香而得成就,各个佛国土的修法,都是一门深入。娑婆世界的众生因为业力重,烦恼多,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对这个世界特别慈悲,说了八万四千方便的法门。

  六根修持都可以成道,譬如念佛是用意根来念,念出声音的是用舌根,观世音菩萨法门用耳根等等。而鼻观是用闻香味来修,我们这个世界在佛前点香,不过我个人不大赞成烧香。佛经上讲香,有烧香、末香、涂香等好多种,烧香会污染空气,同抽烟一样。

  现在有的香是用香水的香做的,这也不好,打坐闻了容易动邪念(这邪念不一定是指男女之间的邪念),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魔障。真正的香,以学密宗的人来讲,只有檀香。檀香木出在热带和温带,印度很多,价格比较贵。

  至于中国有没有因香味悟道的人?有的,就是宋朝诗人黄山谷,他用功参禅多年,都没有悟道,有一天他问师父,希望给他一个简单扼要悟道的方法。他也是起偷心,偷巧的心理,他的师父是黄龙晦堂禅师,在江西庐山的庙子。晦堂禅师就问他,你念过《论语》没有?这句话今天听听无所谓,在当时却是非常侮辱人的,古代小孩子六岁就要会背《论语》。黄山谷学问那么好,这样问等于是问博士学位的人,有没有读过幼儿园的书,真难堪极了。黄山谷答,读过的。

  晦堂禅师就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论语》上记载,有一天孔子告诉他身旁几个学生,你们这几个年轻人,以为我还留了一手吗?我什么秘密都没有保留啊!你们怎么还不懂呢?

  晦堂禅师引用这句话,就是在骂黄山谷。黄山谷听了还是茫然,但是我们晓得他这时候心里一定不好受,这样一位文豪名士被人如此骂。晦堂禅师看他不懂,就拂袖向山门外走了,黄山谷就跟在后面走,当时是秋天,桂花盛开。

  讲到桂花,我的习气妄想又来了。当年我这个浙江人去了四川成都,在秋天时,我们最喜欢去成都四十里外的新都县。新都有一个湖叫桂湖,湖旁还有个禅宗大丛林叫宝光寺。到了那里是荷花千朵桂千株的景象,一路都是桂花香味,这种境界现在都成了梦中事了。

  讲回到黄山谷,他跟着师父走了一段路,晦堂禅师忽然回头问他:“闻木樨花香么?”你闻到了桂花香吗?黄山谷答:“闻。”晦堂禅师说:“吾无隐乎尔。”黄山谷当时就开悟了。这是有名的公案,黄山谷闻木樨而悟道。

  当然上面这段公案,黄山谷只是破了初关而已,后面还有事的。我们引用来说明香积佛国闻香味而悟道的道理,不是用文字说法。我过去有一位朋友,他打坐非要点檀香不能入定,我就笑他是众香国人,犯了戒被打下来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