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十三节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3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十三节课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恒河中所有沙子数量那么多的恒河,这些河中所有的沙子多不多?”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仅仅是恒河沙数的这些恒河,就已多得无可计数,何况所有河中的沙子数量,更是令人无法想象。”

  “须菩提,我今天以真实的语言来告诉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用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来作布施,所得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

  “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持诵《金刚经》,乃至受持四句偈,并为他人宣说,其功德远远超过了前面的福德。”

  〖恒河〗:在佛经中经常出现,它是亚洲的大河流之一,上游在西藏,其源头是一座形似大象的山,股股清流从象口中吐出,中途汇集百川,经过印度、孟加拉国进入印度洋。印度的声明学家认为喝恒河水可以开启智慧,裸形外道认为在恒河里沐浴能清净罪障。原先我和法王去印度时,也看了恒河,恒河的沙子跟海边的沙子没多大差别,有些地方沙子特别多,有些地方看不见沙,河中有裸形外道天天在沐浴。

  关于恒河,词藻学中有一则动人的故事:梵天派一位天女来到人间,她不好意思以美女的形象出现,于是以一条河流的方式,从匝贺仙人的头发里出来的。所以词藻学常将恒河称为“梵天美女”或者“天河”。《般若十万颂》中也提到了恒河,中云:“所有江河入于恒河大江,彼等随同恒河而入大海。须菩提,五波罗蜜多亦如是,若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则至一切智智位也。”

  藏传佛教有位著名的文学家叫炯尼夏智,大概是13世纪的人,他说佛经中的恒河沙有两种解释方法,一是恒河岸边的沙子,一是泛指大海边的沙子。不管怎么说,以遍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作布施,功德是无法想象的。不要说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纵然以低劣的财物进行布施,也有很大功德。《宝鬘论》中说:“施乞微劣物,后世获百倍。”给乞丐一点微不足道的财物,后世也能获得百倍的功德。所以,只要相信佛语的人,都知道财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议。

  但与持诵《金刚经》的法布施相比,财布施的功德就不值一提了,佛经中处处都讲了这个道理。因为法布施涉及的是智慧度,它是遣除众生无明黑暗的根本因,而财布施只能让众生得到暂时的满足,即生中吃得饱、穿得暖,无法断掉生生世世的无明。然而,现在的世间人非常颠倒,对财布施相当重视,对法布施却不屑一顾。

  世亲论师把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归纳为四方面:一、获得广大福德;二、能行难做之事[ 将三千大千世界遍满七宝作布施,凡夫根本办不到,而念一遍《金刚经》,凡夫能够做得到,且福德超胜于彼。];三、诸天恭敬;四、等同佛身。后两个功德明天再讲,先宣说前两个功德。

  持诵《金刚经》有广大福德,这是不可思议的缘起力所致。什么缘起力呢?因为这是佛陀的教言,若能依教奉行,做小小的善事也会得到极大的利益。《地藏经》中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滴,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佛陀种性经》中也说:“于导师佛陀,虽做微小事,转种种善趣,后获菩提果。”念《金刚经》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但所得的功德无法衡量,大家应对此坚信不疑,这确实是佛的金刚语。

  唐朝有个人生平念诵《金刚经》,后来得了麻风病,无人敢去照顾,家人不得不把他送到寂静的山里,任其自生自灭。他在那里坐以待毙,看着身体一块一块糜烂,内心特别痛苦。有一天,森林里来只老虎,他特别害怕,忽然想起《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便闭起眼睛一直念。老虎走到他跟前,用舌头舔他的伤口,他更加害怕,颤抖不已。过了一会儿,老虎走了,他睁眼一看,伤口完全痊愈了。还有,明朝有个人叫广彻,他持诵《金刚经》而获得了王位。因此,《金刚经》的功德不可小觑,即使只念四句偈,也能遣除无量痛苦、获得无量福德。佛陀的金刚语无有欺惑,它并不是一种传说,我们若能一心持诵,最终必可获得菩提果位。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