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三界智尊者:觉者之言 第一谛 苦圣谛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8日
来源:   作者:三界智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三界智尊者:觉者之言 第一谛 苦圣谛

 

  什么是苦圣谛?

  苦圣谛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伤心、悲鸣、痛苦、忧闷与绝望是苦,求不得是苦。略说执著五蕴就是苦。

  什么是生呢?

  不论是任何众生,从开始入生、住胎、出生、诸蕴的呈现、生起一切感官,即称为生。

  什么是老呢?

  不论是任何众生老化、衰退、白发、皱纹、衰弱、感官的退化、即称为老。

  什么是死呢?

  不论是在任何众生灭、消失、死亡、寿尽、诸蕴的破离、弃身、丧命,即称为死。

  什么是伤心呢?

  由于遭受不幸的事忧虑、担忧、伤心、极度伤心,即称为伤心。

  什么是悲鸣呢?

  由于遭受不幸的事而悲鸣、哀号、大悲鸣、大哀号、过度悲鸣、过度哀号,即称为悲鸣。

  什么是痛苦呢?

  身体的痛苦、身体的难受、由身体触觉所感受到的痛苦和难受,即称为痛苦。

  什么是忧闷呢?

  心中的痛苦、心中的难受、由心意触觉所感受到的痛苦和难受,即称为忧闷。

  什么是绝望呢?

  失望,懊丧,沮丧,颓丧,即称为绝望。

  什么是求不得苦呢?

  有情受到老、病、死、…忧闷,而有如此的欲望:“最好我不再受到再生的支配;最好我不再有来生”,但这不能只靠欲望而得到,所以不能得到所求是苦。

  《长部》22

  五蕴

  什么是略说执著于五蕴呢?

  执著色蕴、执著受蕴、执著想蕴、执著行蕴、执著识蕴,即称为略说执著于五蕴,亦称为苦圣谛。

  任何过去、现在或未来、内或外、粗或细、劣或胜、远或近的一切色皆属于色蕴;一切受皆属于受蕴;一切想皆属于想蕴;一切行皆属于行蕴;一切识皆属于识蕴。

  《中部》109

  这个共有五个分支的五蕴是佛陀为所有物质和精神的存在现象所作的总结,而对愚痴的人来说,此五蕴则被视为其自我或个人的存在。事实上,生、老、死等现象都包含在构成这整个世间的五蕴之中。

  色蕴(rūpa-khandha)

  什么是色蕴呢?

  色蕴就是主要的四大元素,而色是由四大元素所组成的。

  四大(元素)

  什么是四大元素呢?

  四大元素就是地元素(固体)、水元素(液体)、火元素(体温)及风元素(气体)。

  四大元素(dhātu或mahā-bhūta)普遍上被称为地、水、火、风,应理解为物质的基本元素。它们在巴利文被称为:pa?havī-dhātu、āpo-dhātu、tejo-dhātu、vāyo-dhātu;也可以译成固性、粘性、热能及动能。这四大元素都存在一切物质的东西,只是在分量上可能会有所差别,例如:当地元素占优势时,那个物质东西就被称为“固体”等。

  依据论藏由四大元素所组成的色蕴(upādāya rūpa或upādā rūpa)拥有二十四个物质的现象和品质,那就是:眼、耳、鼻、舌、身、形、声、香、味、阳性、阴性、生命力、心的物质基地(hadaya-vatthu)、姿态、语言、空间(耳孔、鼻孔等)、衰退、变化及营养物。

  在这二十四项里没有提到身触(pho??habba),因为它与地、火、风元素是同一的,却是要经过压、冷、热、痛等的触觉才能察知。

  什么是地元素(pa?havī-dhātu)呢?

  地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么是内在的地元素呢?

  凡是在一个人身上由业所生的硬质、固体,例如:头发、毫毛、指甲、牙齿、皮肤、肉、腱、骨、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等等,这就是内在的地元素。

  不论它是内在或外在,两者皆属于地元素。

  所以说,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实性,即所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什么是水元素(āpo-dhātu)呢?

  水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么是内在的水元素呢?

  内在的水元素就是:由业所生各自内在的水质、液体,例如: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膏、唾、涕、关节滑液、尿等等,这即是内在的水元素。

  不管是内在或外在,两者皆属于水元素。

  所以一个人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实性,即所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什么是火元素(tejo-dhātu)呢?

  火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么是内在的火元素呢?

  内在的火元素就是:由业所生各自内在的热能、体温,例如:由它而热,由它而衰老,由它而燃烧,由它而吃的、饮的、嚼的、尝的皆得以适当的消化等等,这即是内在的火元素。

  不管是内在或外在,两者皆属于火元素。

  所以一个人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实性,即所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什么是风元素(vāyo-dhātu)呢?

  风元素又分有内在和外在。

  什么是内在的风元素呢?

  内在的风元素就是:由业所生各自内在的运动、气体,例如:上行风、下行风、腹外风、腹内风、肢体循环风、入息出息(呼吸的气息)等等,这即是内在的风元素。

  不管是内在或外在,两者皆属于风元素。

  所以一个人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实性,即所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中部》28

  受蕴(vedanā-khandha)

  什么是受蕴呢?

  受蕴有三,就是:苦(难受的感觉)、乐(好受的感觉)及不苦不乐(没有分别的感觉)。

  《相应部》XXXVI,1

  想蕴(sa??ā-khandha)

  什么是想蕴呢?

  想蕴有六,就是: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及法想。

  行蕴(sa?khāra-khandha)

  什么是行蕴呢?

  行蕴被分成六种念头(cetanā),就是:对色转念头(rūpa-cetanā)、对声转念头、对香转念头、对味转念头、对触转念头及对法转念头。

  《相应部》XXII,56

  行蕴(sa?khāra-khandha)是心理活动的种种作用或时态的总和名称,除了这行蕴之外,在一时的心识还有受蕴与想蕴一齐共存。在论藏里,行蕴被区别为五十五种,其中的七种是属于思维固定的原动力,其它心识的成分及数量的差别是根据各自种类的性质。在正见经(《中部》)里提到行识的三个主要典型,即意念(cetanā)、感想(phassa)及专注(manasikāra)。在这三者之中,意念为形成行识的首要要素,是行识格外显著的特性,因此,在以上的一段文字中以它来作为行蕴的实例。

  如果要知道sa?khāra这个词的其它诠释,请参考?ā?atiloka长老所编制的英文佛教词典《Buddhist Dictionary》。

  识蕴(vi??ā?a-khandha)

  什么是识蕴呢?

  识蕴有六,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

  《相应部》XXII,56

  识的缘起

  如果眼睛的视力正常,当外在的色体不在视野中呈现,又没有去注意时,在那种情形下,并没有生起任何相应的识。

  如果眼睛的视力正常,当外在的色体在视野中呈现,却没有去注意它时,在那种情形下,并没有生起任何相应的识。

  如果眼睛的视力正常,当外在的色体在视野中呈现,并且去注意它时,在那种情形下,即生起任何相应的识。

  《中部》28

  所以,我说:识是缘起的。若没有这些缘,就没有识。任何识是基于什么缘而生起的,即称为该缘的识。

  由缘于眼睛而生起的识,即称为眼识(cakkhu-vi??ā?a);

  由缘于耳朵而生起的识,即称为耳识(sota-vi??ā?a);

  由缘于鼻子而生起的识,即称为鼻识(ghāna-vi??ā?a);

  由缘于舌头而生起的识,即称为舌识(jivhā-vi??ā?a);

  由缘于身体而生起的识,即称为身识(kāya-vi??ā?a);

  由缘于心意而生起的识,即称为意识(mano-vi??ā?a)。

  《中部》38

  若当时是色(rūpa)的,就属于色取蕴;

  若当时是受(vedanā)的,就属于受取蕴;

  若当时是想(sa??ā)的,就属于想取蕴;

  若当时是行(sa?khāra)的,就属于行取蕴;

  若当时是识(vi??ā?a)的,就属于识取蕴。

  《中部》28

  识是缘于其它四蕴的

  没有人能解释与其它四蕴(色、受、想、行)隔离的识蕴,如何在一个生命的结束后,独自进入另一个生命的新生、生长、增长及成长。

  《相应部》XXII,53

  三相(ti-lakkha?a)

  诸行无常(anicca),诸行是苦(dukkha),诸法无我(anattā)。

  《相应部》134

  色是无常的,受是无常的,想是无常的,行是无常的,识是无常的。

  举凡无常的就是苦。由于,所有的蕴都是无常和苦的,所以,没有人能把它等说成:“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自我”。

  因此,任何过去、现在或未来、内或外、粗或细、劣或胜、远或近的色、受、想、行、识,皆应该以正确的智慧去洞察它等的如实性,即所谓:“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相应部》XXII,59

  无我经

  实际上,个人与整个世间是不存在的,一切不过是由五蕴组成的现象不断在变化的过程而已。这个过程源自于无从追忆的远古并延续至今,即从一个生命的出生开始,至一个生命的死亡,只要它仍俱足延续生命的因缘,那它将无休无止的继续此过程。如前面所提到的,把五蕴分成各蕴或合成一体都不能构成一个真正自我的实体或是维持生存的个性,在这五蕴之外,也不能寻找到任何相等于五蕴的主人的自我、灵魂或实质。换句话说,五蕴是无我的,或者五蕴是不属于某个自我的。由于无常及诸蕴的条件,属于任何形式的自我信仰应视为愚痴。

  犹如我们叫‘马车’这个名字,除了轮轴、车轮、车辕、车身等等之外,并没有一个实在的‘马车’存在;或如‘屋子’这个词只是方便称呼那些利用各种材料,并在一部分空间里依照某种款式建成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屋子的实体’存在;同样的,我们所叫做的‘人’、或‘个人’、或‘自身’、或‘我’,并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一直在变化的物质与心理现象的组合而已,实际上,它本身并不存在。

  这只是佛陀无我经的简述,它教导万物的生存都缺乏一个永恒的自我或实质的教理。这是佛教的基本教理,是无法在任何宗教或哲理中找到的。要完全掌握这个教理,不能只靠理论和才智,而是要不断的从实际生活体验中来获得印证。要达到真正明白和领悟佛法的目标,这是必备的条件。无我经是经由对真相的剖析和实践后而成的必然结果。

  譬如,一位视力正常的人士,看到恒河上漂浮着很多水泡。他仔细观察和检视着那些水泡。当仔细检视后,他就看出那些水泡的空性、非真实性及无实质性。

  同样的,当比丘观察一切过去、现在或未来、内或外、粗或细、劣或胜、远或近的色、受、想、行、识,他仔细观察和检视着它等。仔细检视后,他就看出它等的空性和无我性。

  《相应部》XXII,95

  若有谁喜爱色、受、想、行、识,他就是喜爱苦。若有谁喜爱苦,他将无法摆脱苦。

  《相应部》XXII,29

  不停地在燃烧,

  有什么可欢乐?

  覆敝在黑暗中,

  为何不求光明?

  看此善饰木偶,

  为疮痍的堆块;

  受病困多贪婪,

  乃无常不坚固。

  此色体会衰老,

  易害病极衰弱;

  此腐烂的秽体,

  一切生终于死。

  《法句经》146-148

  三个天讯

  难道,你未曾在世间见过活到八十、九十或一百岁,那么老,身体衰退,背驼如屋顶,弯曲地持着拐杖,蹒跚,虚弱,失去青春,掉牙,白发,头发虚少或掉光,皱纹,皮肤变丑的男人或女人吗?

  难道,你未曾想过自己也将难免会年华老去吗?

  难道,你未曾在世间上见过生病,被疾病折磨,大病一场,躺在自己的粪堆中,要靠他人抱起扶到床上的男人或女人吗?

  难道,你未曾想过自己也免不了病痛吗?

  难道,你未曾在世间上见过死了一、二或三天后,膨胀,青瘀,具一切不净相的男人或女人的尸体吗?

  难道,你未曾想过自己也将难免一死吗?

  《增支部》III,35

  轮回(Sa?sāra)

  轮回的渊源是无法想象的,生命的起因已无迹可寻。由于众生被无明所覆盖,并陷入渴爱的圈套,皆匆匆忙忙地在苦海中轮回。

  轮回-生存的轮,直译为‘无休止的漂泊’,是巴利文经典中为‘如海浪般起伏不止的生命’所取的名字,象征着永不止息的出生、衰老、病痛及死亡的过程。说得更清楚:轮回就是五蕴组合时时连续不断地在变化,在不可思议的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地继续下去。一生的时间在轮回里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而已,因此,要理解第一圣谛,一个人必须关注着这个轮回,这个可怕的连串转世,而不是只看一生而已,毕竟,有时候人的一生并不是件很痛苦的事。

  苦(dukkha)这个专用名词,在第一圣谛里指的,不只是由于不愉快的触觉所产生的生理及心理的痛苦而已;而是一切造成或易于患难的。苦圣谛所教的是,由于无常的真理,就是最高上及最神圣的快乐也要受到变化及破坏,因此一切的生存都是不如意的,它们都免不了带有痛苦的种子。

  在这苦海轮回中,由于怨憎会或爱别离,你所流的眼泪比较多呢,还是四海的水比较多呢?

  你想想看,那一个比较多呢?

  长久以来,你已尝过丧失父母、儿女、兄弟姐妹的苦。当你受到这些苦的打击时而所流的眼泪,总共起来,皆多过这四海的水。

  《相应部》XV,3

  在这苦海轮回中,你被他人砍头,所流的血比较多呢?还是四海的水比较多呢?

  你想想看,那一个比较多呢?

  长久以来,你曾经因为偷盗、拦路打劫或邪淫,而被他人抓取砍头而所流的血,总共起来,皆多过这四海的水。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因为,轮回的渊源是无法想象的。生命的起因已无迹可寻。由于众生被无明所覆盖,而陷入渴爱的圈套,皆匆匆忙忙地在苦海中轮回。(所以,上述情况是可能的。)

  《相应部》XV,13

  因此,长久以来,你已受过一切的苦、一切的折磨、一切的不幸,也把坟地堆积得够满了。实在够久了,你也应该对一切的再生厌倦了,应该远离并摆脱它们了。

  《相应部》XV,1

返回目录

---------------------------------------------------------------------------------------------------------------

更多三界智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