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虽见诸法无来去——本书的背景与架构
竹清嘉措仁波切:空,大自在的微笑——空性禅修次第 虽见诸法无来去——本书的背景与架构
在这本《空性禅修次第》中,第一次第“无我禅修”是代表一转法轮时的小乘见解;第二次第“唯识禅修”是代表二转法轮时的大乘见解;第三、四次第“中观自空见”(自续派和应成派禅修),所代表的也是二转法轮时的大乘见解;而第五次第的“中观他空见”禅修,则是三转法轮时的大乘见解,并且在金刚乘的修持中有更进一步的发挥。
仁波切通常将佛陀的开示分成以下四种类别:
1、小乘的见解
开示万事万物存在的方式,例如投胎转世、业力的因果关系、及微细意识或刹那间的意识等等。这是属于小乘佛法。
2、唯识的见解
说明万事万物都是唯心所现。换句话说,就是心与事物之间完全没有任何的差异。这是唯识的见解。
3、二转法轮时经典的见解
陈述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换句话说就是万法皆空。这是佛陀二转法轮时,经典上的教义。
4、三转法轮时的经典、他空见及金刚乘的见解
佛陀进一步指出,胜义谛就是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或究竟实相。换句话说,就是万事万物的示现,都是心的明光本性的显现。我们可以在佛陀三转法轮时所开示的经典、他空见和金刚乘法教中,发觉到这样的见解。
三乘佛法
佛陀所开示的法教,包含许多法门,而人们用所谓的“三乘佛法”、各个“宗派”、和“二谛”、“三转法轮”等架构组织来加以区分。为了帮助读者更容易了解这本书的概要,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名相稍加解释。
三乘,就是所谓的小乘、大乘、金刚乘。在西藏佛教中,正确的称呼是“三乘佛法”,它们都发源于印度,并在藏传各宗派中加以弘扬。
宗派
佛教的许多宗派大部分源自印度,这些宗派将佛陀的法教加以组织分类,并明确指出修持方法。而下面这个图表,主要是在说明佛教主要宗派间彼此的关系。(宗派后面的数字,代表属于不同转法轮的教义)
┌毗婆沙宗(一)
小乘─┤
└经部宗(一)
┌唯识宗(二)
│
│ ┌自续派(二)
大乘─┤ ┌自空见─┤
│ │ └应成派(二)
│ │
└中观宗─┤
│
└他空见(三)
金刚乘——大手印
二谛
所谓二谛,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也就是相对真理和究竟真理。
世俗谛,教导我们如何在世俗上慈悲对待众生,做方便取舍,进而了解如何进行修持。《佛子行三十七颂》就是这个层次的教导,这也就是为何仁波切建议我们读诵一千遍之后,才开始进行属于胜义谛的《空性禅修次第》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如果一个人完全不懂如何在世俗上做适当的抉择与应对,就贸然进行《空性禅修次第》的演练,不仅是徒劳无功,而且也易有误解、偏差的危险。
胜义谛,教导我们一切万事万物的真实本性,使我们能真正解脱痛苦,脱离轮回。《空性禅修次第》就是这个层次的教导,它帮助我们了悟佛陀一切教法的核心——空性。
三转法轮
所谓三转法轮,就是佛陀针对三种不同根器的众生,所做的开示。根据大乘文献的记载,每一部经典,都是佛陀在各个法轮中所教导的。
一转法轮:根据世俗谛教导四圣谛法门(苦、集、灭、道),开示一切法是存在的,但所谓的自我却是不存在的。
二转法轮:进一步教导空性法门,说明一切法也是不存在的,它们都是空性的。
三转法轮:众生均已成熟,所以教导佛性法门,即如来藏,也就是究竟的真理或实相,就是心的明光本性。
之所以会有这三转法轮,是因为众生在各个时期的根器因缘不一样,虽然佛陀的开示分三转法轮,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所有众生证得心的真实本性。当我们逐步学习三个法轮中,佛陀所开示一系列法教之后,我们就逐渐趋于成熟,进而足以接受金刚乘法教。虽然金刚乘修持的见解,与第三转法轮时的见解是一致的,但是它是根据密续传统(即密教的经典)而非经教传统(即大乘显教经典),因此,金刚乘法教并不包含在这三个法轮之中,这是我们所必须知道的。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