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五册 第四课 俱舍宗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五册 第四课 俱舍宗

  俱舍宗是依据世亲菩萨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而成立的小乘宗派,其教义内容是以‘我空法有’、‘三世实有’为宗旨,故被视为小乘有宗。对中国佛教各宗都有重要影响,在思想的演变过程上,唯识宗可说是以俱舍宗为其根源。

  本宗除了以《俱舍论》为主要论典外,其他依据的经典有四阿含,论典有《发智论》、《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等七论,以及《大毗婆沙论》、《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等。

  西元四、五世纪间,世亲菩萨感于当时有部教学在《大毗婆沙论》出现后,变得极为繁琐,乃参酌经量部学说造《俱舍论》,批判有部传统教义,为当时印度佛教界带来震憾,因而研究风气极盛。后来德慧、世友、安慧、寂天、陈那等也都相继制疏诠释《俱舍论》,说一切有部的教义由此更迈向新纪元。

  《俱舍》的弘传,在中国分为新、旧两个时期。南朝陈天嘉年间,真谛大师于广州制旨寺译出《俱舍释论》二十二卷,世称‘旧俱舍’;唐永徽年间,玄奘大师于慈恩寺重译《俱舍论》三十卷,为历来法相宗的基本教本,则称‘新俱舍’。《新俱舍论》译出后,玄奘大师门下弟子神泰、普光、法宝,各作注疏,大力弘布此论。其后,又有圆晖、慧晖、道麟等作疏弘通。当时讲学风气隆盛,可惜在唐朝以后,此宗遂渐绝而不传。元世祖时代,帝师八思巴造《彰所知论》,这是研究《俱舍》的最后余光。

  俱舍宗的中心教义,是在说明诸法因缘的正理,破遣外道凡夫着我的执见,令断惑证真,永离三界系缚。主要论典是世亲菩萨依‘诸法无我印’所造的《俱舍论》。全论凡九品,组织缜密而不繁杂,可划分为三大部份:第一、主要讨论‘法的性质和功能’;第二、讨论众生生死轮回的因缘与果报,也就是对现实世间作分析;第三、透过修行的方法,说明解脱烦恼后所证悟世界的因缘与果报。其详细内容如下:

  一、诸法概论:分析一切万法的种类。以蕴处界三类统摄诸法,总归为五位七十五法,并以十八界为中心,详细探讨阿毗达磨的诸门分别。

  二、因果论:一切有为法,必须依靠因缘和合,始能生起。本宗立六因、四缘、五果,来说明有情、无情、精神和物质的作用情形。

  三、轮回转生论:探讨佛教的宇宙观,说明有情世间和器世间的种种情形,透过三界、五趣、四生,说明有情众生轮回转生的过程;再以十二因缘的三世两重因果思想,说明众生轮回转生的相状。

  四、业感论:透过业感缘起,探讨六道轮回的原因,并细分业的意义与种类。

  五、随眠论:说明六大烦恼(贪、嗔、痴、慢、疑、我见)、十随眠及诸经中烦恼的分类与根除的方法。

  六、断证论:探讨由凡夫成为圣贤的方法与所证得的果位内容。

  七、破执论:从有部的立场评破其他学派‘实我’的主张,并厘清无我论的真正意义。

  总之,此宗所依据的主要论典--《俱舍论》,乃部派佛教教理的集大成者,其组织结构严谨,对于诸法的分析虽千头万绪,却有条不紊,世称聪明论。虽曾光辉一时,影响大乘诸宗,然自唐朝会昌法难之后,此论随着唯识学的不振,亦乏人研习。其理论在阿毗达磨论集中,是最富科学性、哲学性与分析性的,因此,佛教思想欲在科学昌明的今日及未来发展,此论的深研与发扬,有其价值。

返回目录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