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伤害了什么
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我观察到,我国中小学教育把所有目标都指向应试,是对教育本身的一个极大误解和贬低,应试教育对学生、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伤害是深远的。
就拿沈阳的一个初中来说,我接触过的几个该校的学生都称它为“第X监狱”,整天的题海战术和对待敌人式的态度,使得学生精神和体力上都疲惫不堪,以至终于发生了一名男生跳楼的惨剧。而谈起学习,他们更是异口同声地说:“学恶心了!”目前,该校因其应试成绩高仍为广大家长青睐,但谁会考虑到孩子们所受到的伤害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过分注重分数,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我曾经问过几个小学生:“在你的生活里你最感谢谁?”
他们茫然地瞪着眼,说:“也没谁啊!”
“老师呢?”
“老师最烦人了,整天留那么多作业!”
“爸爸妈妈呢?”
“那是他们应该的呀!”
这一代孩子,可以说是不知感恩的一代。我国的传统美德被称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像感恩、诚实、勇气、善良、利他、负责任以及孝顺、仁厚等等,都是我们的古代典籍中反复论述过的,也是被人们在生活里不断赞颂的。但是现在频频发生的网吧纵火,绑架、杀害同学,杀害父母亲人等学生犯罪事实(更可怕的是他们对犯罪和惩罚的漠然态度),从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学校中传统道德教育已缺失太久!
没有了道德依托,孩子们的精神无所着落,既不知感恩,也不知畏惧,生命的层面大大降低。他们会成长为什么人?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有什么样的金钱观念?对幸福的概念是什么?是否关注过自己的灵魂?这些极为重要的问题都在应试的招牌下被漠视,许多教师的职责似乎缩小到仅仅是在自己任教的时段里把班级的分数提上去。可是,人生并不是从大学毕业才开始的!许多学校每次考试都要排榜,分数而不是人品成为鉴定一个学生的最重要的标准,追求升学率几乎是每个学校的第一要务。长此以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就将断流,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将远远不止于生产力,又将如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应试教育是双方面的资源浪费
有一次,我和几个初一的孩子聊天,说起“童年”这个话题,一个女孩子突然激动地大喊:“我没有童年!我的童年就是学这个学那个,做作业!我们都没有童年!”说着眼泪就涌了出来。
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过于单调,学生作业多,减负也减不下来的!没有时间看课外书,思维往往被书本知识限制得狭窄、僵直。我认真地看过,现在的中小学教材很不错,但,种种教学中对于教师创造力的限制、绝大部分教师头脑中陈旧的教学观念、惟高考马首是瞻的应试机制、以教学参考书为统一蓝本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实在是限制而不是开发了学生的感受力和思维能力。缺少讨论的课堂,大量的无用的作业,林林总总的的课外补习班,占去了孩子们生命中一天又一天的时间,连周末都不放过。从小到大的应试学习,基本方式都是用脑记背,尤其语文,考过了就成了甘蔗渣,课文中的精华根本没有进入到孩子的心灵中,我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见识到了太多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习,不仅是低级的,有害的,而且对于我国的文化和学习者都是不敬的,是对文化资源和学生生命的双方面浪费。
这些一直在“学”着的学生往往缺乏身边的生活常识,缺乏对外面世界的关心,心灵狭隘而且麻木。我很担心,没有童年的孩子能有幸福感吗?从小被教导说“为了将来”的孩子能够在每一个当下体味生活、感到幸福吗?这个将来又会是什么质量的呢?
应试教育伤害了学生的想像力
作文班课堂上,老师问孩子们:“要是你一下子中了500万大奖,将怎样花这笔钱?”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买房子——!”
“买那么多房子住不过来怎么办?”
“租出去——!”“租房子的钱做什么?”“买房子——!”
这是件真事。作为提问的老师,我长久地悲哀——他们只有小学五年级,父母还都是某研究所的科技人员。
有位朋友和我说,“中国的孩子受应试教育的伤害在大学毕业以后才看得出来。”这话有点偏激,但不无道理。试想像我在本文开头的一段里提到的那所“监狱”式中学,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都被榨干了,超支了,一想起学习就觉得“恶心”,上了大学肯定会有一种“可该放松一下了”的心态(这是我在高校教学中亲身感知的),大学毕业以后还会有什么创造力和想像力?怎么会自觉地进行“终生自我教育”?
再说,即使他们继续往上读学位,又会怎么样呢?也是前面那位朋友,谈到她在北京遇到的两位文科博士,说她们“完全没有见地,眼光窄得要命,言必称自己的导师,简直就是导师的复印机,一点意思都没有。”她说能顺应应试教育的人才会一直读下去,有自己思想的创造型人才哪能忍受那么多的考试、背那么多无用的题?这也不无道理!我们国家的博士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博士在思维、见地上有很大的差别,恐怕不仅仅是导师的差别吧!
不过话说回来,应试教育来自我们国家的人口现状,就业成为一切学习的最重要的目标,的确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教育本身的真正职责还是不应忘记的: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人格建设——没有美好的人,怎么会有美好的人生呢?如果没有觉悟、诚实、责任感的教育出来的人,生产力的发达又会把国家推向哪里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