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藏传佛教>> 菩提道次第>>正文内容

《佛法三根本要义》通俗解说

       

宗喀巴大师 著 多识仁波切 讲解

发布时间:2005年10月30日
来源:转载   作者:宗喀巴大师 著 多识仁波切 讲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三根本要义(原文)


向神圣的诸上师致敬!

佛陀全部经典的精华要旨,
众菩萨推崇备至的无上法,
有缘者寻求解脱的必经口岸,
我今做力所能及的解说。

那些不迷恋世间区区幸福,
为了具足良缘的人生有价值,
一心向往众佛喜悦归宿的
幸运的人们诚心倾听:

<一>

若无正确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间幸福,
就无法进入根除烦恼的涅槃乐境;
迷恋尘世的意识是锁链,
求解脱要发彻底的出世心愿。

常想人身良机难得而生存时间不多,
就会从今生今世的纠缠中迷途知返;
深思业报不爽、轮回苦多,
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也会断然绝望。

如此深思熟虑,并念念不忘,
就对尘世的富贵安乐不抱幻想;
时时刻刻除解脱,不生别的念头,
这时才可以看做萌发了正出世心。

<二>

出离之心若不与正发心相结合,
就不会变成获得无上菩提,
实现圆满幸福的有力基因。
因此智者要发菩提宝心。

四条滚滚激流冲击不息,
无法改变的业力周身捆缚,
身陷我执的坚固铁笼,
漆黑的无明夜色笼罩着天空。

在无边的轮回流转中一生接一生,
连续不断地遭受着三苦的残酷折磨。
怜悯沦落此境的慈母众生,
要发成佛度众的菩提宝心。

<三>

若无明见真理的智慧,
虽具备出世心与菩提心,
也斩不断生死轮回的祸根,
因此要千方百计悟出缘起正见。

要认识到世间的和超世的一切事物,
出于因果而丝毫不差之理,
同时,观念中的执著之物一个个消失,
便步入了诸佛欣慰的轨道。

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
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什么时候有此无彼的对立消失,
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
能悟出当体即空,执著无物,
对正见的思辩才算圆满。

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
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
悟出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
就不会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

对佛道三根本重要义理,
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
隐居静处,激发精进之力,
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刻不容缓。

一九九三年农历六月十五日
译于兰州兰山脚下


本论的通俗解说

  一、佛法总述

  要了解掌握佛法三根本,首先要对佛法有个总体上的认识和了解。如果不了解总体,就无法掌握根本。

  要了解佛法,首先就要了解“佛”和“法”这个名称的含义。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梵语Buddha(布达)的音译。对这个名称在汉文佛经中曾有过“休屠”、“浮陀”、“浮图”、“勃陀”、“部陀”等等多种写法。后来“佛陀”较流行。“佛陀”又简称为“佛”了。唐朝以前的汉语中没有唇齿磨擦音“f”,“佛”、“浮”等字发“布”或“波”的音,译经的人是按照当时的字音译的,后来语音发生了变化,“布”或“波”变成了“佛”。一般名称的发音不要紧,但密咒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若发音不准,轻则无效、重则会产生副作用。佛院一词义为“觉醒”。经典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是“从无明梦中觉醒,心智从闭塞中豁然开悟”。欢喜金刚续经中说“众生本是佛,暂时受污染,染净便是佛”,时轮续经中说:“什么是魔?魔是受污染的世俗心;什么是佛?佛是无染的光明心”。什么是光明心?什么是污染?佛法认为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都有一种慈悲善良智慧的光明心基因。这种基因被称做“佛心”或“如来种”。由于我执的虚幻颠倒原始无明意识(愚昧无知)对人生和一切事物产生错觉(法执)在此基础上产生贪爱和嫌恶憎恨情感,以及这种自私弊劣情感支配下的种种行为。这种爱恨和自私愚昧偏见使心灵变得浑浊不清,失去理智良心,导致种种不良行为,(业)造成种种使身心疲惫,困扰不安的痛苦后果(苦)。在这种虚幻颠倒错觉影响下产生的爱憎偏见等烦恼和造业行为将自己抛入生死循环不息,充满矛盾和艰难困苦的轮回激流之中,并且在无穷无尽的轮回过程中受到恶业恶习的熏淘污染,原具光明本质的心灵,如镜生锈,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受染佛心)。一旦具备内因(具备良缘的人身和向善心、智慧)和外因(闻佛法、修佛道的外部条件),就有可能洗掉覆盖在光明心上的障蔽(断除烦恼障和知识障)如拨云见日,在更高层次上显现光明心(成佛),这便是去染成佛之义。概括地说:佛是二因(福慧二因),二断(断除烦恼障、。知识障)形成的二体(无形法体和有形色体)。佛具有对众生的无限的爱和同情心(大慈大悲心),无著无碍的智慧(实权二智),和像太阳一样普照一切,永不息灭,自然的无意识的利众功德。佛不是上帝、造物主。没有主宰生命和万物的特性,不负有将善人接到天堂、把恶人打下地狱的使命。佛不是救世主,佛只是一个脱离苦海、走向光明的光辉榜样。佛经中说:“自己是自己的救星,别无救星”,又说:“佛无法直接洗掉人们的罪恶,也无法用手抹去人们的痛苦,把自己的觉悟也无法移植给别人;佛只是教给人们自救自脱的方法”。

  “法”是梵语Dhrma(达摩)意译。“法”这个词有广泛的含义。世亲《论规》中说:“法”有十种含义即:存在;道路;寂灭;知识对像;幸福;生命;学说;必然性;将要发生的事;风俗习惯等。佛经中出现的“法”字,需要根据所指的不同对象确定。佛法的“法”,具有“善说”(揭示真理的学说),“改变恶性”、“拯救苦难”等含义:如世亲《论规》中说:“善法改变烦恼心,拯救堕落恶道众”,佛经中说:“佛法是消除愚暗的慧灯,医治苦难的良药”。佛法是人生的精神医学。有位精神心理学家说:“在现代社会里70%以上的人都处于精神心理病态”。从佛法的角度看来三界众生都是受制于妄念,追逐虚幻,“饮鸩解渴”的严重精神病患者。

  《具舍论》中将佛法分为教证二法。

  教法指阐发佛理的三乘四续经典学说及讲习传承行为;证法指戒、定、慧修证实践及效果。前者属知识修养,后者属入道行为。正确的思想行为,产生于正确的理论指导。闻、思、修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没有佛教理论指导的静座、修持是盲人骑瞎马;理论知识若不与思想行为紧密相结合,是纸上谈兵,因此佛法的概念本身就包括学和修两个部分,其中缺一就不是完整的佛法。

  从佛法的性质上讲;有世间法和超世法两种,在见道以下的闻思修,戒定慧都属于世间法范畴。见道以上属于超世法,见道就是见惑断除,见性真智初生之道。见道到佛地中间还要经过十地八十一修道的漫长的断惑过程。意识深层的执着烦恼及其影响,未经过修道的长期磨炼断除而“见性成佛”只是一种痴心妄想,佛经中,从来没有这种说法。

  根据佛法引度对象的思想层次和方便法门佛法分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前二乘属于小乘,后一乘是大乘。大乘内部又分为因果二乘,波罗密多乘是因乘、金刚乘是果乘。乘是车船之义。把佛法比做车和船,是表示佛法是自我解脱和普度众生的工具的意思。大乘小乘是自度和度众的动机目的和度脱范围,性能、效果上区分的。其中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大慈大悲心和利众菩萨行。

  从佛法的总旨上讲,可以分为基础法、道法、果法三类。

  基础法门分为真谛和俗谛。

  真谛的意思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这种真理指的是一切事物的(包括世间的、超世的、凡人和佛的)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的否定概念——空性。对这种法性(空性)的认识,以语词符号和抽象概念为特点的分别智(世间俗智)只能达到概念性的理解;只有超世的无分别智(直觉智)才能具体的、清晰的、真实地把握;佛法中的有关真谛的论述,只是从世间智的角度,抽象概念的形式进行分析解释的,对于直觉感知的东西的真实表述,符号语言是无能为力的。但不通过概念形式的理性认识,也无法直接获得无分别现观智。比如向陌生国土进军的军队,如果在进军时没有进军地图,不了解山形地貌,通道要塞,前方阻力等情况,盲目地挺进就没有不失败的。文字般若(经典)是船,实相般若(现观智)是彼岸,到达彼岸后,可以扔掉船;但在入海前就想把船扔掉的想法是愚蠢可笑的。因此对那些轻视经教,不学无术的“参禅悟真”的成就,不能不使人感到怀疑。

  万物的空性、法性不是佛创造的,佛只是法性的发现者。佛法揭示法性,使人们认识法性,佛说:“不管佛出世,或者不出世,万物的法性是不变的”。那么事物的法性空性最早是那个佛发现的呢?这是一个回答不了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说,不是释迦牟尼发现的,因为在释迦牟尼之前还有过许许多多过去世的佛,而那些佛如果不见法性就不会成佛,因为见性智慧是成佛的不二法门。有人会问:佛法不是释迦牟尼创造的吗?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释迹牟尼只是一位现时世界中的掌教传法佛,佛法并不是他创造的。释迦牟尼在未成佛之前也和其他佛一样,曾经历过无数世的(三个阿僧祇劫)福慧双修。佛经中说:释迦牟尼在学地先后拜师求法的佛共有22.8万多位。佛称“如来”之义,就是:“如法走来”——顺着成佛的道路,来到佛地。

  俗谛的意思是世俗之智所认识到的相对真理,世俗智的认识对象是现象世界,即假象世界的各种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形成条件、性质、种类、作用、生灭规律、相互关系等——即缘起法。

  俗谛和真谛是同一个对象的两个方面的认识,即俗谛是现象的反映,真谛是本质的反映,两种认识并不矛盾,是对立的统一,在无分别的直觉中现象和本质,空和有的对立完全消失。认识的主体意识和客体也就像梦境一样完全溶为一体了。

  下面简略地介绍几个佛教时基本观点;

  一、四法印——佛法的四条原则。

  1、一切有为法皆无常 。“有为法”指的是因缘合成之物,即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事物。如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生长、发芽,禾苗的形成除了种子,还需要具备水分、温度等多种因缘,眼识的产生,要靠客体存在,视觉器官正常,注意力不受干扰等条件。有为法指的是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变化是永不间断的,是即生即灭,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如果把此时此刻的我看成是一刻钟前的我,就是静止不变的恒常观念。一般人认为,人一生几十年最后生命结束才算无常,其实不然,人体细胞和思想意识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进行着生灭交替的运动。无论是物质或者精神,无论宏观世界或者微观世界都逃不脱无常这条规律。

  2、一切有漏皆苦。“漏”指贪欲、仇恨、愚昧偏见等各种烦恼心情。这种烦恼能改变人性,丧失理智,故佛法称“毒”、称“障”、称“漏“。轮回中的众生如像苦海漂泊的帆船,烦恼就像船上的漏水洞,船一漏水,注定要沉人海底,很少有脱险的希望。这种烦恼“漏”逢到适当防条件就会增殖,就像火种引起火灾一样。(见《具舍论》)金钱物欲使人变成动物,权利欲使人变成恶魔,色欲使人变得疯狂之类就是烦恼温导致人的精神品质下降的例子。

  “苦”指人的精神上的压抑负担,烦燥不安,痛苦失望,饥饿疾病痛苦之类的种种身心不愉快的感受。佛法认为轮回人生的本质是苦,生活中充满了苦,离不开苦。所谓的“幸福快乐”也都潜伏着苦,结局是苦。苦的根源是我执、法执、愚昧偏见,贪婪欲望;憎悟仇恨等等种种烦恼。所以说“有漏皆苦”。世间智慧都带有自私偏见,爱恨等情绪成分,所以称作。“有漏智”;世间的幸福都有不稳定性,欺骗性,增加烦恼性等故称“有漏乐”;世俗心为主导的善行善事都有自私、自利的成分,所以称为“有漏善行”等等。

  3、诸法无我。诸法的“法”代表人和一切事物。“我”指人和事物,被称做“人“和“事物”的具体的“独立自性”或“物质性”。不研究,不分析、笼统地称做“人”,称做“山”,称做“水”,但仔细研究分析,人是由物质身驱和思想、感觉、行为、主体意识等五种成分(五蕴)组成的。其中每一种单独成分都不是“人”。如果躯体是“人”的话,“人”就不会死,因为人的躯体可以长期保存;思想、感觉等精神成分也单独不能看做是“人”,那么人的被称做“人”的“独立自性”、或者“物质性”究竟在哪里呢?比如机器是由各种零件组装的,既然是“组装”,机器哪有“独立自性“可言?佛法深刻揭示自我和客观事物的无自性本质,目的是为了消除虚妄的我执和贪心。比如一个人看透自己曾爱得发疯的恋人是个零件组装的智能机器人时,就会放弃执著追求的念头一样。

  4、涅槃寂静。“涅槃”是脱离诸种烦恼的意思。脱离烦恼就是超脱六道轮回之义。佛法认为在生命轮回中无寂静安宁快乐可言。只有根除烦恼、脱离苦海,才会得到爱恨息灭,身心安宁自在的无为之乐。苦和乐是对立概念,无苦便是乐。

  二、众生生存环境——器世界

  佛法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在这宇宙空间中存在着恒河沙数一样多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天体。这些天体都在经历着成住毁空的过程,有的天体上有光、有的上无光、有的天体上有生物,有的上无生物。

  我们生存的这个器世界(生命载体),属于娑婆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中,共有十亿颗地球。一万亿三干大千世界天体系,组成华藏世界天体系。这华藏世界天体系也只是更大的宇宙天体系大雪海遍照佛手心的一个微尘团。这个自然生成的宇宙大佛天体系,由无数像华藏世界这样的天体系组成,人类的智慧永远揭不开这个迷。

  佛法认为众生的生存环境,是众生共同的业力和愿力创造的,它对众生的生存、苦乐有极大的影响,人们应该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环境、优化环境。要爱护一草一木。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破坏意味着这个地球上的生命的末日将临。因此不但伤害动物、鸟兽、昆虫是犯罪,就连割草砍树、破坏自然生态、污染环境河流都被视为恶行而属于佛律禁止之列。

  三、生命的流转运动——轮回

  宇宙中的众有情生命共处于一个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无止境,流转不息的生命运动的环形激流之中。在流转过程中没有片刻停留的自由,没有固定的贵贱、强弱、贫富、高低的位置,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亲仇利害的相互关系。忽上忽下,翻滚不息,变化无常。在生死交替的流转过程中自始至终充满矛盾和痛苦,被视为“幸福”和“快乐”的东西,也都或者伴随着苦,或者结局是苦,或者是暂时的镇痛,或纯粹就是从一种苦境到另一种苦境的意识转移,本质上都是苦。这种轮回流转,如像一个上下转动不息的“水车”,三界五道(或六道)的生命就像水车的斗子,忽上忽下地变换着位置。上界的人和八禅天禅力神通广大的天人,也会堕入下界畜生和地狱道,下界地狱、饿鬼、畜生也会转生人天之道。

  把一个个生灵投入这个流转系列,并且推动这个巨轮转动不息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既不是“上帝”或者“神佛”,也不是其他不可知的力量,而是一种虚妄颠倒无明意识和这种意识支配下的善恶行凶(造业)。爱和善行是能使上升的因业,恨和恶行是下堕的因业。

  轮回圈中的生命共分为三界五类: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五欲,特别是以性欲为主要特点的称为欲界众生。其中包括人和欲界六重天,畜牲、饿鬼、地狱生命。畜牧包括各类动物、昆虫、微生物;饿鬼的指一种遭受饥渴之苦的生命,并非“神鬼”的“鬼”;地狱生命是指身心之苦十分严重的一类生命,不一定有特定的区域。色界天是以自生禅维持生命的一类高级生命,无异性爱,身体特别高大,有自身光和神通;共分十七个层次;无色界天生命,只有意识,没有可见色体,处于世间禅最高境界,共分四个层次。色界和无色界高级生命,虽然有力深厚的禅力和神通,但没有真智指引的超界禅,仍脱离不了轮回圈,现在有些气功师,有点微不足道的神通,便认为“成佛”,真是可笑。

  四、因果善恶报应

  因果报应学说是佛法的基石。佛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原因和必然的结果,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无因不会有果,异因不会产生异果——就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卵石中生不出小鸟。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是由因变果,由果变因的连续过程,如麦种变成麦苗,麦苗中生出麦穗,麦穗中又生出麦种。

  每个事物都是时间齿轮上的因果链条,世界上的整个事物都相互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网,事物的存在就是因果关系的存在。由于世间智的局限性,其它学说的因果观是不彻底的,只有佛教的因果才是最彻底的,把因果规律用在了一切事物的过程中,并把它看作是事物存在的实质。物质的因缘规律是容易认识的,生命的因缘关系有它的特殊性,不通过周密的推理认识不到。因为生命不是纯物质的,生命之所以成为生命,除了可见的物质形体而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质、心识智体,而智体无形,无色,不是可以看得见的东西,只能从感知行为动作中把握和自我感知,因此对生命的认识有了较大的难度。但从事物生存的基本规律仍可以认识生命的规律;。因为生命也是一种存在。对待生命有两种非常错误的观点即常见和断见。持常见者认为生命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存在。佛家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生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因果变化的过程。在一刹那之间,生命都在发生着变化,整个儿生命的存在过程,就是个新旧更替的连续不断的生命之流。就像河流和电流。持断见者认为,生命的存在就是物质形体的存在,形体的死亡就是生命的灭亡,没有前世,也没有来世。佛家认为生命不是纯物质的现象,生命是肉体和精神智体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存在的特殊形式的结合。如果说生命就是肉体的话,肉体可以常期保存,生命为什么做不到永远不死呢?如果说生命就是物质形体的功能的话。物质体可以人工制造,科学为什么创造不出生命来呢?如果说生命就是精子和卵子两种物质结合的结果的话,同一个父母的子女的感情性格,智力反应,情趣爱好,思想本质,寿命长短等完全应该相同,但为什么各不相同呢?根据因果规律,同类因产生同类果;物质因只能产生物质果。人体的物质部分产生物质,心识智体并非物质,其生因怎么会是物质呢?同类因产生同类果,精神智体的同类因也只能是精神,如果否认精神的前因存在就等于承认无因之果,没有种子的禾苗,这是不符合生成规律的。因此佛家认为生命的肉体部分是物质所生,其精神部分产生于精神因素,这精神因素就是前世的精神智体。又因生命是个前后连续、不断运行的流动线,就同时间流一样前后相连,无始无终,有今天也有明天,同理,今世的生命是前世的生命的连续,后世的生命是今世生命的连续。断见的错就错在,只看到生命河流的眼前这一段,并把这一段和前后割裂开来,认为既无前世,也无后世。这种看法就像只承认现在的时间,不承认过去和未来的时间一样荒谬。佛家认为生命是连续不断的流,和现世的意识一样前后相连,不能中断,从今天的意识、生自昨天的意识,就可以得知今世的意识,生自前世的意识,既然有前世的意识,也就有后世的意识,因为今世就是前世的后世。认识这个问题对佛教来说非常重要。

  要认识善恶报应的因果关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佛法认为凡是不利于或有损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为都是恶,凡是有利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为都是善。善恶是以众生利益为标准的。报应指的就是思想行为引起的后果。爱引起爱,仇恨引起仇恨,为别人着想,尊敬别人,爱护别人所得到的别人对自己的爱护和尊敬,干坏事引起别人的报复和受到心理上压力都是现验现报的例子;善恶行为的后果产生的时间根据善恶的性质和先后顺序有近有远,有的立刻报应,有的到来世或者隔几世才报应。这就叫做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定会报。今世的生存环境和苦乐遭遇是前世善恶行为的后果,后世的苦乐前程由今世的思想行为决定。很多人因不相信善恶报应而毫无顾忌地做坏事,最终身败名裂、遭到法律制裁或者众叛亲离的心理上的重压就是难以逃脱因果报应的最好例证。

  五、世间因果和超世因果——四谛

  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法的概括,苦指一切世间生命感受的种种苦;苦有八分法、六分法、四分法、三分法等等。八分法是:生、老、病、死、怨恨相遇、亲爱别离、所求不得,身心受苦等八种苦;六苦是:世事变化无常,心不满足,肉身一次次更换,一次次投生,贫富贵贱变化无常,生死路上无人伴随之苦等;四苦是:生、老、病、死之苦;三苦是:苦中苦、变化苦、感受本苦,苦中苦是指任何人都能感觉的痛苦,如饥饿、病疼、恐惧、悲伤之类;变化苦是表面上是乐而实际是苦,如爱变恨。乐变苦,享乐过度的苦恼,青春之乐潜伏的衰老和疾病的危机,美味佳肴食用过度导致生病,钱财带来的杀身之祸,名利地位的得意引起的更多的麻烦等等;感受本苦是指生命的感受,不但快乐的感受可以变成厌烦,变成苦感,非苦非乐的中性感受本质上也是苦,无苦无乐的生活会变得空虚,寂寞,单调乏味,如三禅天的快感,在四弹天感到是苦而追求无乐之中性感受,无色界禅则进一步追求无任何意识活动和感受的虚空禅境。因此龙树说:“意识就是苦”。

  集谛的“集”指的苦的集因,即产生苦的种种原因。产生苦恼的原因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烦恼意识支配的善恶思想言行——业。业是动机目的和行为结果的综合名称,其中动机目的是主要的,善恶业的区别主要是动机目的,如为了众生的利益,开杀戒对恶人进行惩罚,是善行,为了个人利益,为了名利地位,念经拜佛,举办慈善事业,形似善行而实为贪心的表现,不能算做真善。真善是不能有私心的。恶行中最典型的是十恶行为。十恶指杀害生灵、偷盗别人的钱财、非法奸淫、欺骗撒谎、挑拨离间、恶言伤人、引起是非的言论,对别人的钱财起贪心,产生害人和报复的念头,不相信善恶报应的邪见等。戒除十恶,便是十善。十善戒是佛教三乘戒律的根本,也是区别真假佛教徒的根本标志。违犯十善戒者,重者必堕三恶道,轻者也会受到相应的报应,行十善者今生乐享天年,投生三善道,享受人天之乐。

  灭谛的“灭”指从根本上消除烦恼、苦感,得到清净自在的超脱境界。有非终极涅槃,(如声闻、缘觉涅槃)和终极涅槃(成佛涅槃)。前者仅仅是脱离烦恼,后者才是智不处世,悲不弃世的无上涅槃。

  道谛的“道”指脱离苦及苦因,获得永恒快乐涅槃的道路和方法。道法虽有多种,但归根结底只有两种,即方便门和智慧门。方便门指思想行为,智慧门指指导思想行为智慧正见。菩萨乘六度是佛道方便智慧二法门的高度集中,其中戒度(约束贪欲,有利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戒行)、舍度(为众生利益,愿意奉献一切的奉献心)、忍度(为众生能忍受一切艰难困苦的高度忍耐心)属于方便法门,定度(思想高度集中,心住一境的修炼成就)、慧度(脱离世俗之见的空有执著,主客观对立消失,现见二无法性的直观智慧)属于智慧法门。精进度(刻苦努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定意志)是方便智慧二法门的必需条件。“六度”的意思是这六种行为结果,能使众生度脱苦海,到达彼岸佛地的意思。方便指善德善行。善德善行的根本是无限热爱众生、无限同情苦海众生的大慈大悲心为动力生起的,为普度众生追求佛地平等智慧的菩提宝心,因此方便门又可以归结为菩提心。又可以把菩提心所代表的方便法门归入大悲心的范围。这样以来,道法方便、智慧二法门可总结为“悲”和“智”两个字。这悲智二字是全部佛法的最根本的核心和灵魂。其他法都是从这两个核心产生出来的枝叶,“子法”,也是为这两个中心法服务的。三乘佛法的正见智慧无本质上差别,其主要差别就在方便法门。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就在有无以大悲心为根本的菩提心和菩萨行上,显乘和金刚密乘之间的主要区别也在方便法门上,就是说;密法的见空智慧和显法没有什么区别,主要区别是密法中有更多更简便的方便修法,可以大大缩短修炼进程。但密法要求修密法者必须具备显法入道基础,否则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想飞也飞不起来。下面要讲的佛道三根本是显法菩萨的根本,也是密法的基础。现在有很多人想学藏密,没有打好基础就想修万丈高楼,没有灌顶入门就想出神通,连佛道和佛果的基本知识都不懂,就自以为已“成佛”,乱修、乱传法。这样修密法除了遭受报应,不会有好结果。阿帝夏尊者曾对一个神通能穿墙过壁但却无善行的密修者说:“我很可怜你,如此修下去,你死亡定会堕入畜生道,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利众善行在佛法修炼中的重要性。

  以上所说的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灭道二谛是超世因果。但道不是纯粹超世的,正道中的资粮,加行二道属于世间道、见、修、佛三道属于超世道。

  六、佛的四身和事业

  四身指佛的自性身、智慧法身、功德报身(享用身)、应化身(也称化身)

  自性身是彻底干净破除烦恼障和知识障后所获得的如来法性。众生的如来法性(光明佛心)被二障覆盖,如镜生锈,失去了本具光明。佛的自性身是彻底消除污染。众生本具智慧光明心,但这种光明心是有污染的,从凡成佛的过程就是清除污染,增益光明。众生的佛心就像包在岩石当中的一块宝石,修道就像剥去包在宝石上的岩层,并进行精细的加工,做成一个真善美的艺术珍品——佛的真正的概念就是这样和其它世间宗教毫无共同之处。智慧法身指的是佛的智慧和神通。《现观壮严论》归总,无漏智慧共二十一类。这里不准备—一介绍。概括起来就是实智和权智二种。实智就是指:明见一切事物的法性真相的智慧,权智是指:洞察一切事物的种种现象之智慧。这两种智慧都是佛地特有的智慧,也称遍知一切智、无上智、平等智。这“平等”的意思是佛的智慧和知识对象“等量”之义。人的知见永远也达不到与所有知识对象的“等量”。功德报身是佛的有色有相的壮严体,是积无量善功德的福报身。常住色界十七重天之上,无上密严报身佛国,其直接引渡对象是十地菩萨,十地以下的圣人也无缘目睹;是佛的千千万万应化身的生化之源,与世具存,常住不灭。报身相有宝冠等装饰,密宗中的本尊都是报身相。应化身是佛化现的度众相。有殊胜应身,如释迦牟尼,也有一般度众利众化身,有化做人天的,也有化做动物和桥梁、房舍、衣食、药物等众生所需物品者不等,肉眼凡胎,难以分辨。

  有人说:佛教是“偶像崇拜”,那是纯属外行话,供养佛相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佛像引起人们对佛的无量功德智慧的敬仰,使人们产生一种崇高的思想;二是佛像做观想对象。观想是为了排除杂念,心住一境。密宗中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本尊相,象征人体的各种成分和功能,有观想的特殊用意,并非任意创造,修炼到一定阶段就会明自他的作用。佛的事业,是指佛的利乐众生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救度众生。佛的利众行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无意识,无倾向,自然无为如像阳光、雨露,虽无意识,却普照大地,滋润万物;二是对众生和万物的平等普及性和永恒性。佛具遍知一切的平等智,凡佛智所及之处,便有佛身和佛能。凡人觉察不到或者感应不到那是自己的障蔽所致,就像岩洞中照不到阳光,霉烂的种子虽有雨露的滋润而不发芽,并非阳光和雨露的过错一样。以上这些说法都是有佛经的根据,怕增加篇数,没有一一引证。

  七、三宝皈依法

  在佛法中称佛、法、僧为三宝。将佛法称为“三宝”的意思有:清净无垢,威力无穷,稀世珍宝之义。

  佛宝指具足四身之佛,法宝指八万四千法和道谛,僧宝大乘佛法专指见道以上的圣僧、菩萨。佛是指路人;法是道路;僧是熟悉道路的伙伴。有人说什么藏传佛教,在三宝上加了“上师”,成了“四宝”,这是胡说八道。上师是集“三宝”于一身的导师,并非第四宝。上师传法如佛,上师的功德、智慧如佛的法身,上师言传身教起着具体的僧宝作用。因此佛说:“无师哪知佛名、佛法?有师才得知佛名佛法,故师恩重于佛恩。”尤其密法不能靠经典,必须要有上师亲口传授,因此密法称:“上师是加持之根,守戒是成就之根。”藏传佛教特别看重上师的作用,其原因就是这样。三宝有因三宝和果三宝。因三宝是指向众生说法和普度众生的诸佛,和指引成佛的经典教义、启迪心扉的佛智以及诸圣僧菩萨。果三宝是指自己争取达到的目的;自己通过学修,获得戒定慧成就便有了法宝,获得见性智,便成为僧宝,成佛便成了佛宝。皈依因三宝是手段,证得果三宝才是目的。学法、修法的全部过程和最终结果,都属于三宝皈依法的范畴。因此要想懂得“皈依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四句经文的全部含义,非掌握整个儿佛法的内容不可。佛法经文的深奥,从此可见一斑。那些望文生意的研究者怎样懂得这个道理。

  第二、佛法三根本义

  佛法三根本是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遵照文殊师利的密传教言提出来的。文殊师利说。“法虽多,做为解脱之机缘而必不可少者只有出世心,菩提心、正见三法也。”

  为什么说这三法是解脱的机缘?又为什么说这三法是必不可少的呢?这就要从佛法的根本说起。

  三乘佛法的根本宗旨是“解脱”这解脱又分根本性的和非根本性的解脱,彻底性的和非彻底性的解脱。佛法是根据善根和觉悟层次指引解脱之道的。如钝根下士怕受三恶趣的重苦,寻求人天的快乐(天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天国的高级生命)这是脱离三恶趣重苦的解脱,是暂时的非根本性的解脱,生在人天界,若能改恶从善,可以上升或者继续保持人天之乐。但由于人天之界无明烦恼未除,堕落下界的内外因很多,上升和继续保持人天之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说这种解脱是“暂时的”又因人天的无明苦根未除,这种所谓的“快乐”只是和苦难深重的三恶趣相对而言,并非真正的快乐。这种人天之快乐有变化无常的不隐定性苦乐交织在一起的混杂性,对心理感觉的欺骗性,所以说不是根本的解脱;利根中士认识到轮回本质是苦,便追求脱离苦根(烦恼)的清净涅槃之乐。(如阿罗汉果)但这种解脱只是从烦恼障中解脱,还有知识障的无明覆盖,所以说这种解脱也不是彻底的根本性的解脱,只是解脱途中的一个中转站,特利根器上土认识到只求自身解脱是无大慈大悲的自私的表现,佛法的根本目的是拯救众生、脱苦得乐,也只有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的善德行才能获得圆满,而德行圆满才能产生无上佛的功德报身。佛经中说“色法二身、生自福慧双修。”在利乐众生的事业中,最神圣的事业是度脱众生,要度众生,度脱者要有度脱众生的大智、大德、大勇、大能。不具备这些条件,度脱众生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不能付诸实施,要具备这些条件就要证无上智慧——菩提,要证无上智慧就要破除知识障——知识障是获得遍知一切智慧的障碍,是一种意识深层的执实习性。因此,根除二障。证得无二涅槃才是根本的彻底的解脱。无二涅槃的“无二”是指:一无住世的无明心,而彻底出世,(智不住世);二无住灭的自私性而入世度众(悲不住灭)。这第一点与凡众相区别,第二点与小乘罗汉相区别。

  指引解脱的三乘佛法总的可以分为知和行两方面,知的方面是侧重理论知识教育,使有志解脱之众生,点燃智慧明灯,驱散愚暗,明辨是非善恶,正确选择道路。知识包括深义、广义两个方面,要知深义,须知龙猛之学;要知广义须读无著,世亲,狮贤等般若师之论著。若不学深广二义开道大师的纲领性的名著,只读佛经本文,虽大善知识,也难得要领,因为佛典经文分了义、不了义和言外意趣,掩盖密义等等,不掌握分辨原则,很难掌握佛经的本义,真正学佛法的人决不能轻信无知偏见而轻视闻思的基本功。

  藏传佛教的最大的优点和特点是重视系统的(非一经一说)完整的,深层次的思辩经教。这种经教是通过学院式的教学研究和学位考试制度进行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辩论,对每个命题进行多方论证,精细严密的分析、推理。以获得正见、产生坚定的理信,即所谓上智信理不信经。

  “行”是身口意的行为实践。宗喀巴大师在精通三藏四续深广二义的基础上发扬大悲大智,严格遵照文殊龙猛的深义法统和弥勒、无著的广义法统、广深合流的阿底夏修证法统的宗旨,对三乘佛法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写出了《三土修菩提道次第》广略二论和有关的许多著作。“菩提道次第”对没有机会和条件直接学习研究浩如烟海的三乘佛典的人,大开了方便之门,即使是佛陀和文殊、弥勒二主法菩萨再次亲临此世也不可能说出,比这部书更系统、全面,更博大精深,集精荟萃的教言来。《菩提道次》即使是这样一部深入浅出,可做修道指南的方便读物,但缘浅智弱,忙于世事的很多人仍觉得内容繁多,难以掌握重点要点。宗师更发悲智,根据文殊师利的启示,结合自己广深的知识,高深的修证经验,将菩提道的重要内容概括为“出世心”,“菩提心”,“正见”三点,并做为佛道修持三根本提出了出来,写出了《佛法三根本要义》这篇著名教言诗。以上是《佛法三根本要义》。一文的由来。

  佛法广深无边,为什么说出世心,菩提心、正见三法是核心法、根本大法呢?这是因为:

  一、佛法的根本目的是了生死,脱离苦海,斩断苦根,而三界轮回之世,本质是苦,是苦根烦恼增殖蔓延之地。要想从根本上断除苦及苦因,获得息灭烦恼的寂静安宁之乐,就要跳出轮回圈,如果把三界轮回之世界看做幸福乐园,恋恋不舍并为此耕种善恶业田,不但恶行恶业的收成是苦果,就连善行(有漏善行)善业的果报——世间幸福快乐,也包含着苦恼和暂时性、欺骗性、相对性;而无一真正的幸福。因此彻底认清苦和苦因及业报因果必须之理,激发出世心,斩断恋世的念头,就成了归依修持佛道的第一要素和根本大法。

  二、佛门有无以伦比的两大法宝,一是大悲心,一是无二见智,《入中论》称,大悲心是产生佛陀的种子,是佛心生长的雨露,是佛果成熟的营养。菩提发心就是大悲心激发的为众生利益立志成佛的愿心和利众行为。这种无比伟大的发心是大乘法轮的轴心。宗喀巴大师说:“正发心是大乘道的根本,是一切高尚行为的本源,是福慧资粮的点金术,是无量功德的宝藏”。有这种菩提心,虽凡夫俗子,其思想行为会变得高尚,获得佛子菩萨的称号;若无此心,虽有智慧和神通,别说成佛,就连大乘道的关口都进入不了。所以,佛法称:“皈依三宝是入佛法之门,发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灌顶是入密法之门”。渗透利众菩提心的一切善行善念都属于解脱和成佛的福德资粮,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缺乏菩提心的善行就像缺乏肥料的庄稼,只能获得极少的收成。因此称: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大法。

  三、解脱和成佛的障碍是烦恼,知识二障,破除二障的唯一的法宝是明见性空的无上智慧。因此称见性智慧为无二解脱法门。束缚三界六道众主,使众生变得愚昧、自私、腐败堕落的根源贪、嗔、痴的轻重隐显症状有八万四千而对治的佛法也有八万四千,这八万四千法归结到一起就是三乘道法;三乘道法又分方便智慧二门,其中智慧是主法,方便是辅助法,因此寂天《菩萨行》中说:“智慧是将帅,戒、舍等其他法是兵勇使从”。佛教从根本上说是开发智力,提高智能为主,其他法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佛陀这个名称的含义也是无上智慧和彻底觉悟的意思,与主宰一切的“上帝”和“造物主”之类毫无共同之点,诸佛的智慧化身文殊师利手持一把锋利的宝剑,就是象征佛法斩断惑根的性质和功能。世间的—切奇迹,都是智慧的结晶,佛地的圆满功德也是光明智慧美妙的闪光。懂得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把正见看做根本大法的原因了。

  第三、《要义》正文解说:

  《佛法三根本要义》是宗喀巴大师为大弟子杂谷王阿阿智华所作的一篇诗体教言。这篇教言诗,文句非常精练,正文只有十四偈,五十六行,但内容涉及面很广,整个儿概括了佛法的深广义理,读此教言,不同层次的读者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教益。这篇教言是宗喀巴大师教授弟子的重要心法之一,在藏传佛教寺院中人人都能背诵此教言。

  近来海内外信仰佛教的越来越多,特别是信仰显密合一的藏传佛教几乎成了一股时代潮流,有汹涌澎湃之势。在金钱物欲使人们的灵魂腐败堕落,人类社会向动物社会退转的这个时代,不甘心堕落的志士仁人,为众生、为自己选择圣洁光明的道路是人类前途有望的象征,是大好喜事;但卷入这个时代潮流中的很多人得不到真法正道,而被邪法假法困扰而正在堕入歧途。为了有志学佛的人得到一些藏传佛教的正道真法和基础法、核心法,现将宗喀巴大师的《佛法三根本要义》教言,译成汉文,向大家介绍。引经据典,深刻阐发这篇教言的义理,足可以写出百万字的巨著,但那样的巨著除专门研究佛法的学者而外未必人人喜欢,因此本文只准备将《要义》文字表面的含义做一个浅显通俗的解释,以帮助大家理解原文。

  第一句:向神圣的诸上师致敬。

  在经文的开头,向上师表示敬礼有以下几方面的意思:一、学佛必须从闻法开始,闻法需要拜师。所以《菩提道次》称:拜师是入道的根本。经文开头先向上师敬礼,向受法的弟子显示了如下几种意见:一、拜师学法是入道之门。佛说:无师连佛都听不到,怎能得知佛法”,上师传道授法,培养指点,其恩惠胜过十方三世一切佛,故时时事事不能忘掉师恩,违背师教;二、上师是集三宝于一身的现实的佛,敬师就是敬三宝,敬三宝就是皈依三宝,以三宝为榜样,实现自身三宝。诚信三室、无限敬仰三宝,将自己的一切寄托三宝的皈依法是进入佛门的第一道门,也是一切善行的基础。说法之始,礼敬上师,也显示皈依法。从密法的角度讲,上师是三源之一,“三源”是;上师是加持力之源,本尊是悉地(事业)之源;守戒律是获得成就之源。因此有:观修上师法;三、向上师敬礼,显示了下面将要说的法是具有严格传承法统,法脉未断的正法。井非自己杜撰新创的假法,佛法非常讲究纯真的传承法统,不允许任意修改创造,因为只有证全智的佛陀,才有创立佛法的资格,这和随意改变创新,巧立名目,以获得名利为目的的“现代气功”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大家决不能相信没有佛经根据,没有法统的,那些装神弄鬼的假“佛徒”们的骗钱假法,和气功佛法迷信煮在一锅的大杂烩;那类假法的创造者和信徒们若不改邪归正,以佛法衡量,除堕三恶道,不会有别的去处。

  宗喀巴的菩提道法共有三个传承法统;即从佛陀、文殊、龙树传下来的深义般若法统;从佛陀、弥勒、无著传下来广义般若法统和从佛陀、文殊、阿谛夏传下来的修行加持法统。宗喀巴大师是大乘佛法法统“三江”汇会的正统法海。故称第二佛陀。

  这篇经文由前言、正文、结尾语三部分组成:

  前言共有两偈八句。

  第一偈:前三句开宗明义,说明三根本法的性质和重要意义;第四句表明说法的心愿和谦虚的态度。第一句:“佛陀全部经典的精华要旨”,是说;这三根本法是,佛陀释迦牟尼,向凡圣二众弟子所宣讲的三乘大法,经、论、律显法“三藏”和事、行、瑜珈,无上瑜珈等密法“四续”经典中的思想精华和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以无著无碍的无上智慧所得的一切无垢善法的归总要旨,在佛法中没有比这三法更重要、更珍贵的法;

  第二句:“众菩萨推崇备至的无上法,”是说:精通佛理、亲验亲证的佛法妙意的众佛子菩萨对此三法高度赞扬,推崇备至,称赞:出世心是“苦海的救生船”,是“彼岸世界的人口”,菩提心是“点石成金之法”,是“成佛的唯一因素”,是“无量功德的源泉”,是“进入菩萨行列的资格证”,见空智慧是“解脱的不二法门”,是“佛母”,是“佛法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驱散无知黑暗的阳光”。等等,见于佛经和众多大善知识论著;

  第三句:“有缘者”是指前世有善根,今世有闻法的机会,具有分辨善恶,发现世间无敌宝藏的灵心利智;思想品质纯真无瑕,世俗偏见邪说的习染不深,人性良知未被物欲埋没而变为恶魔的俘虏的精神正常的男女仁人志土。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有可能茅塞顿开,心底透光,产生追求光明,寻求解脱的念头,佛法广如大海,有适合各种层次度脱对象的无数方使智慧法门,但要思彻底脱离苦烦,进入无烦恼的永恒乐境,归根结底,离不开这三门大法。出世心,菩提心,见空智这三法门,包括了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之法,是脱离此岸,到达彼岸的必经口岸,舍此口岸寸步难行,这三法是显乘的最高境界,也是密法的必备基础。修显法者若不修这三根本法,别说成佛,在超越凡俗方面连小小的一步都无法迈开;因为出世心好比是腿,菩提心好比是心,正见智慧好比是眼睛,无腿、无心、无眼的人怎能前进一步;修密法者若不具备这三法的修证基础,虽炼出起死回生,上天入地的神通,也超越不了世间禅,世间神通的范围,若将这类神通用于获得名利的工具,别说即生成佛,就连投生人天的福报也很难得到。因此说这根本法是寻求解脱的必经口岸和唯一途径。

  第四句:“我今做力所能及的解说”,是说;这三法是佛法的根本,为了有缘的众生得到一个解脱成佛的方便捷径,我愿意向大家解说开道,但佛法深广无边,我是一个凡僧,怎能掌握佛法的一切深广妙理,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程度,做力所能及的解说。宗喀巴大师集显密二法的大乘,学修成就与龙树、无著齐名,号称“肉身文殊师利”,但他在任何时候都表现的十分谦虚,他的修证的奇妙成就被亲身体验,亲眼见到的几位大弟子写成的秘传,严格保密,不允许外传,始终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宏扬佛法,仅这一点就充分显示了大师的崇高品德和调服身心所达到的高超境界,看到这种情况,那些自称“佛菩萨”,自欺欺人的可怜虫们应感到无地自容。

  第二偈,四句,说明了闻此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应持的正确态度。

  第一句:“那些不迷恋世间区区幸福”是说:学习佛法的人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理智和远见,有清醒的头脑。就不会被人世间的各种虚伪的、表面的、梦幻式的现象所迷惑,有理智就会冷静地观察思考,分清利弊,控制感情,不至于限入利害亲仇爱恨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有远见就不至于迷恋今生今世的眼前的短暂的利益和区区小事,而不顾长远的,与生死有关的大事。

  第二句:“为了具足良缘的人生有价值”是说:学习佛法的人,要有不失时机地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的理想志趣。“具足良缘的人生”。是指具备修佛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环境条件:即具备八有幸,十具备。“八有幸”包括:1、不生在地狱;2、不生在俄鬼中;3、不生在动物类(畜生道);4、不生在未开化的野蛮人中——佛法是高度文明的产物,是高度理性的信仰,智力低下的民族不是佛法度脱的对象;5、不生在上界天人中——天人苦少乐多,沉醉于禅的乐境,洋洋自得,不求进取超脱,上界无色天、感觉麻木迟钝,意识微弱,不生善恶之念,都不具备学佛的条件;6、不生在无佛法之地;7、不是智力低下的痴呆人——这种人无缘学法;8、不是从事渔猎屠宰、杀人抢劫,残害生灵的恶性职业者——这种人无善恶观念,罪恶深重、不可救药。自己获得人身,有幸不在上八类,具备了学佛的条件,因此称“八有幸”。“十具备”是1、是人类——只有人才具备信佛、学佛的条件;2、生在文明土 ——— 文化发达,道德风尚良好的地方,才有尊重佛法,学修佛法的条件;3、非聋哑痴呆,智力发育正常;4、不从事罪恶的职业;5、良心和理智使自己自然接受佛的光辉思想;6、值佛出世之时代;7、值佛说法的时代。8、佛法尚存的时代。9、有信奉佛法的群众;10、有学法修法的政治环境,后五条是时代环境条件。

  所谓人身难得是因为转生人类在前世需要具备获得人身的足够的善德善行和对投生人类的强烈的愿望,但是世人的一生,昏昏噩噩,受愚昧惰性的驱使,身不由已干着恶事,进取向上的善意善行很少产生,所以转生人类的机会很少,人生难得,但在人里面,具备上述十八个条件的人身更是难得,具足进取超越良缘难得而易失,当得此良机良缘时,就要不失时机地争取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自身的品质,能力和对人类社会的态度和贡献两个方面,小乘佛法的价值观是对己调伏身心,克服自身的烦恼,争取自己的身心寂静安乐,对众生,严戒伤害别人的言行,虽然也有慈悲心,但缺乏救苦救难的责任感,大乘佛法与此不同,对自己要求品德和智慧的高度完善——成佛;对众生视为慈母。无私无我;牺牲自己,以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精神,为众生服务,为众生的幸福做贡献。这是一种无比伟大的价值观念。在这种金光灿烂的太阳一样的价值观面前。其它一切价值观都变得渺小。暗淡无光,而那些为金钱权利不要人心人皮的魔鬼价值观念,丑陋渺小得更不值得一提了。

  第三句:“一心向往众佛喜悦归宿的”是说:学法的人必须是一个一心一意向往得到众佛为之欢欣鼓舞的正确归宿的人。这归宿指的就是三乘佛法指引的超脱轮回的涅槃,和全知全能的终极果位。佛是以度脱众生为乐的,他看到人们醒悟,选择到利人利己(成佛)正确道路,就会无限喜悦。

  第四句:“幸运的人们诚心倾听”;前半句“幸运的人们”就是指前三句中所说那些具备学修佛法条件的人。佛法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在无边的茫茫黑夜中摸索着走路的人,逢到一盏明灯,当然是非常幸运的。“诚心倾听”是听法者应持的正确态度。听法的正确态度总的说来是三点,一是虔诚,二是认真,三是不带偏见。

  正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出世心法,第二部分讲菩提心发心法;第三部分讲性空正见。

  第一部分共三偈、十二句。

  第一偈讲出世心法的重要性,第二偈讲如何修出世心法,第三偈讲萌发正出世心的思想征候。下面按经文的顺序分三个问题讲解。

  第一个问题是出世心的重要性。什么是出世心呢?出世心就是彻底认识轮回世界本质的基础上产生的危机感和厌世思想。这种危机感和厌世心理,能使人们摆脱各种恩怨和使人心烦意乱的世事的纠缠,产生出世寻求世外寂静安宁乐土的强烈愿望。而这种不满足现实生活现状、要求改变处境、争取自我超越、寻求最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的思想要求,就是步入三乘佛法正道的关键性的第一步。也是世俗观念向超世真见转变的重要契机。没有这种出世思想作基础的一切善念、善行都是轮回的因素,虽然也能获得世间善果,但改变不了生死轮回、苦乐变化无常的根本性质。若有了坚定的出世心,并以此作为思想基础,所产生的一切善念、善行都会成为产生超世智慧功德的因素,因此宗师说:“若无正确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间幸福,就无法进入根除烦恼的涅槃乐境;”“迷恋尘世的意识是锁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对世界上的各种事务、各种关系,不从本质上认识,迷惑于表面现象,就会产生错觉、幻觉,并把错觉、幻觉当作真实可靠的东西进行执着的追求。陷入贪爱迷恋之中,就会失去理智,在苦海中越陷越深,而这种以虚当实的贪恋执着意识就是生命自身的难以打开的枷锁。打开思想感情的枷锁,就是解脱。出世之心本身虽然解决不了执着世事的虚幻性、不可靠性、短暂性、充满苦恼等问题,但想下决心离开这个环境就要有要求解脱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寻求解脱,就会打到预期的目的。所以说“求解脱要发彻底的出世心愿。”。这里强调“彻底”是非常重要的。彻底就是不能有丝毫的留恋,只有这样才能使名利得失,财色享乐的观念变得淡薄、思想变得宁静超脱,任何和自己的世间利益不脱钩的善行、念经、拜佛、修炼都入不了佛法的正道。这一点修佛的人要必须懂得。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修出世心法。

  这一偈共分两层意思:一是如何从今生今世的无谓的纠缠中脱身,修来世的人天乐道——下士道;二是彻底认清轮回世界的本质,坚定出世思想,为走向世外清净涅槃乐土迈开第一步 —— 中士道。对第一个问题宗师教导说:“常想人身良机难得而生存时间不多,就会从今生今世的纠缠中迷途知返”。“常想”就是经常静座、思考。静座观修有两种,一种是思考观,一种是息念观,这两种定观是相辅相承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做思考观,就不能断惑和生慧,不做息念观就不能入静生禅 —— 详见宗师《菩道次论》和印度莲花戒大师《观修二次第论》。思考观就是对所观对象进行深入地分析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也需要以一念代万念,心住一境的定力,只有思想高度集中,不受其它杂念干扰的情况下,才能观察深细透彻,世间智观空也必须经过这种思辩观,不能光靠静座息念的盲修。思考观或者思辩观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从事物的现象透过本质,比如“白骨观”就像把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置于X光下,看到可伯的骷髅一样,然后意念定在白森森峋骷髅上久久观之,就会形成固定的形像,出定后,看到那位所观对象时,就似乎看到皮肉包的那个骷髅,从可爱变得可伯,从这个例子推而广之,把包括自已在内的每个人都看做白森森骷髅,并把这些骷髅和坟墓中的骷髅看成本质上一样的东西。在这个观想过程中既有分析思考联想的智慧活动,也有放弃思考的息念定观,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难分难辨——这就是思辩,息念结合的例子。在这出世心观修的第一阶段,重点要观想两个问题:一是观想具足良缘的人生难得,二是观想自己生存的时间不多,死将来临,关于第一个问题:要从人身难得的原因和实际情况两方面细细思考,从原因方面要想到,事事有因,因果不误,获得人身是前世积善的结果,不信佛法的人,信不信这个因果规律倒无所谓,但信佛的人首先要对此坚信不疑。否则就没有起信的思想基础。获得人身的前因最起码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是守十善戒,不犯十恶。十恶是:杀、盗、淫、妄、恶语、离间、绮语(是非语)、贪欲、嗔怒、邪见(主要是指不信善恶报应的胡作非为)。三、心地善良,与人为善,济贫救苦等善行。三、获得人身的良好愿望——强烈的投生定向愿望,特别是临死前的愿望,对投生灵魂的导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投生定向愿望,在十二因缘中属于爱、取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的思想对梦的产生起着一定的作用,人死后的中阴身恰似梦中身,投生的爱取意识所起的作用也和白天的思想对梦境的影响大致相同。获得人身要具备那样的善缘,再回过头想想世人的所做所为,下世获得人身的能有几个?再想想自己的思想行为,来世能不能获得人身?其次再想想世界上的人和其它动物。蛐虫蚂蚁、海洋生物比较哪个多?现在世界上的总人数,恐伯比不过一个蚁穴中的蚂蚁数,耗子的繁殖比人不知要快多少倍。人和其它生命相比数量极少,所以佛说:“其它生命多如大地之尘,人类如指甲皮上的尘”,其次人类是在众生中唯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智慧生灵,比其它生命类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这就是人生的可贵之处。但在人类中,能认识生命规律,打破生死常规,充分提高生命的智慧、品质、能力的佛法结缘的,具足良缘的人又能有多少?所以佛说:“普通的人多如大地之尘,获得佛法真理的人少如指甲皮上的灰尘”。想到此具缘人身难得和可贵之地,就要不误时机地创造人生的最高价值。人的生命正处在六道轮回中上升和下降的中间带,升降的机会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何去何从完全在于自己,正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第二要观想自己生活在今世的时间不多,死亡必将来临的死无常的道理。

  死无常要如下几个方面观想:一、必死无疑。二、死无定期。三、死时除佛法别无依靠。

  必死无疑又要从三个方面想:

  一、无任何办法改变死亡的命运。在轮回世界里没有一处逃脱死神的安全地,没有一个生而不死的生命,过去从来没有过,今后科学再发达也绝不会有。佛陀、声闻、缘觉也个人和肉体分离,玉皇大帝也避兔不了一死,自古以来有无数的圣人神仙,和皇帝都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但谁都没有找到,所谓的“长寿法”也最多只能做到拖延死亡,但改变不了生命的规律,因此我们不能有不死的侥幸心理;

  二、寿命有减无增。任何一种生命都从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如《投胎经》中所说:人的寿命如果养好,可以活动百岁,或者超过百岁。即便在正常情况下一百岁,也是非常短促的。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寿命在减少。流失的岁月,永远不会再有。人人都像判了死缓的罪人,一天天在接近死期,意识不到这一点正是人的感知迟钝之处,莲花戒说:“平常要怕死,就能做到临死时不怕死”,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佛经中把人的一生比作:行云流水、闪电。

  三、人活着的时间太短,没有修法的时间。人生百年,睡眠就占去五十年。其余的五十年中前十年年幼无知,后十年衰老多病,修炼巳起不了多大作用,中间二、三十年,为生存和虚幻的名利地位奋斗竞争,不能认真思考人生的结局和生死大事,有个别思想敏感的人,也能认识到生命的危机,也想寻求真理,选择正道,但却无力摆脱生活琐事。人生短促、却又不能正确利用。第二:死无定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想:一、生活在南瞻部洲的人,寿命长短不定,有的能活几十岁,有的活十几岁,有的只活几个月或者几天,谁也没有把握准能活到老。二、死因多而生因少。人的死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从内因看,人的生命长短是前世善恶二业的结果,后天是改变不了的,体内的气血阴阳和精神因素本来是生命之源,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变成死因,饮食男女能养生也能致病致死,世人追求享乐、享乐过度就会损寿,人生活在大地上,离不开水火空气,但地震、水火风灾,气候变化又是致病致死的原因,至末法时代人类的灾难死因更多,环境污染、水和饮水的短缺、恶性病的流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放射性元素的扩散、社会治安的恶化、互相残杀的战争的加剧、高速交通工具的增多。无一不是人类生存的威胁。三、人的生命脆弱,无力抵挡死的威胁。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生死只是一口气,一些小小的精神因素,疾病、寒热也能变成致死的因素,这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例子。

  第三、要想临死时除了佛法别无依靠。一、临死时再亲的亲人,再好的朋友也帮不了忙,只能眼望着你死去。平时最爱的妻子儿女,临死时连默默望一眼的机会都很少有,要在痛苦绝望中抛弃;二、钱财买不通死神,赎不了性命。在人世上人羡慕的百万富翁。趾高气扬的有钱人,在死神面前和乞丐分不了高低,万贯家财不但买不了性命,一生中或辛辛苦苦,或丧尽天良积累的财富,连一分钱也带不走,还要带着悔恨和内疚告别人世。死后纸糊的童男、童女、金山、银山,你细细想那是对死者的嘲弄,好像对死者说:你一生积累的财富,只有几张纸,而这几张纸你都无力带走,只好让它和你的肉体一起灰飞烟灭。如此深刻的哲理,为什么不想一想呢?三、权势再大也对死神无能为力。那些无数英雄好汉、帝王将相,活着的时候,为所欲为,不可一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在死神面前,权力和武力起不了任何作用。一切威风都风吹云散。像拿破伦、希特勒、成吉思汗那样的混世魔王,未能逃脱死神的追捕,变成了一堆白骨。有人说:“佛教以死来吓唬人”,如果佛教不吓唬,能使人们不死的话,应该反对佛教的说法,不敢研究死亡,不敢面对死神,才是愚昧和懦弱的表现。佛家的怕死,和一般人的怕死本质上有区别,一般人只是贪生怕死,对死是消极地等待,无任何对策,佛教使人们充分认识生死规律,清醒地认真地对待死,做到有备无患。有恃无恐。一种是彻底解决生死问题,修出世法:一种是未战胜死魔之前做到不怕死。如何才能做到不怕死,一是充分认识和掌握死亡的规律,并通过入定反复体验死亡过程,到死时控制意识,把死亡溶入禅中,安祥自在地死去;二是认识善恶报应,生前积德行善,不做坏事,死后不怕堕入地狱、畜生、饿鬼道,心底坦然,无所畏惧;三是生时抑制贪欲,看破红尘,临死时没有失去财富、亲人的思想上的痛苦、失落感;四是生前改恶从善,悔罪洗刷罪业,免去凶杀暴死和受罪的恶症,得到善终,除此而外密法还有控制死亡、灵魂自由离体法,即出舍法等等。总之,对人能起作用的只有佛法。通过以上的思考观想,激起紧迫感,一心一意皈依三宝,受三乘之戒,行利众之善,淡化世俗之心,为后世的幸福创造条件——这就是下土道修法。

  对中士道出世法:宗师在本文中说:“深思业报不爽,轮回苦多,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也断然绝望”。就是说如果深思烦恼引起的善恶二业,报应丝毫不差,在这个轮回世界上充满了烦恼和苦难,对来世的人天福乐的追求也会丧失兴趣,因为只要一天不离开这个轮回圈;就会造一天业,受一天苦,绝无真正的清净快乐可言。就像坐牢一样,虽然不上刑法,生活上给予特殊的待遇,也无快乐可言。这两句经文的内容主要是观想思考;业报不爽和世间诸苦。关于因果报应之理前边已经说过,业分三类,一是善业,如十善,二、恶业,如做十恶;三、不变业,如修定。善业是得到人天福报之业;恶业是堕入三恶道之业,不变业是转生色界四禅天和无色界四天之业,业又分造业的动机目的和行为结果两个方面,有意识的动机目的引起的善恶行为,和无意识的善恶行为结果,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善恶造业方面的造业者主观动机目的是决定一切的,以利己的目的出发所做的善事和以利众的目的出发所做的善事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假善,后者是真善,在善的报应上是不同的,一切为利己所行的善,就像碱土和沙漠中播的种子,一切为利人利众所行的善,就像肥沃的土地上播的种子,两者的收获是不同的。根据造业动机目的,行为后果,造业对像,业的轻重程度,将业度分为形善实善、形善实恶、形恶实善、形恶实恶、大善小善、大恶小恶。根据善恶的轻重大小,造业的先后次序,业报有现验现报、来世报应和隔数世报应,如像杀人之类的大恶,一般都是现世报应,如受到法律的严惩或者受到报复的恐惧感,罪恶压力,损寿等等。“轮回苦多”之理前面已经讲过,苦指的就是人世上的种种麻烦事,种种苦恼,种种危机,和受制于社会和自然的无自由的命运,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各自的不幸遭遇,一切事物的变换无常和思想感情方面引起的波折等等,苦是肉体和心灵两个方面的体验和感受。深刻地全面地认识世间的各种苦厄和产生苦的根源烦恼和业,就是为了彻底认识轮回世界的本质,就是为了改变颠倒意识和由此产生的爱憎等烦恼。要认识到只要生活在轮回世界上就避免不了造业,只要造业,就要受苦,不但造恶业受要苦,就连造世间善业,其果报如转生人天,具有显赫的名利地位,金银财宝,美满家庭,健康长寿之类的世间福乐也离不开苦烦,或其本质就是苦。通过深思熟虑认识了苦因苦果相接相连,循环不断,是轮回世界的本质之后,不但对现世的一切诱惑失去留恋之心,就连来世的人天幸福也断然绝望,到这一步才算具备了萌发正出世心的思想条件。那么怎样才算萌发了正出世心呢?宗喀巴大师说:“如此深思熟虑,并念念不忘:就对尘世的富贵安乐不抱幻想;时时刻刻除解脱不生别的念头,这时才可以看做萌发正出世心”。这一偈说的是观想出世心要达到的标准。这是说的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这里所说的出世心必须是发自内心深处,对世俗观念要起到冲淡和遏止的作用:二是这种出世必须是强烈的,坚定不变的,不能是一时一事的冲动。这里所说的“解脱”指的是了生死,彻底摆脱烦恼苦厄的解脱,而不是摆脱堕入三恶趣的厄运,上升人天之道的局部性解脱。没有渗透正出世心的皈依、受戒,行善修持只能得到世间善果,无法超脱三界轮回的轨道。出世心就像火箭推进器一样,能把世人送进超世的运进轨道。

  第二部分共三偈十二句。

  第一偈是说菩提心的重要意义,其余二偈是说明如何发菩提心。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共因和不共因两种因素,共因就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因素,如植物生长的共同因素是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不共因就是每一种事物的特种因素,如各种植物的不同种子,如麦种,豆种,不共因是形成特种事物的因素,如麦类豆类的不同种子,不同的种子生出不同的植物,如麦生麦、豆生豆,绝不会是麦中生豆,豆中生麦。成佛也有共因和不共因,见性智慧是共因,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觉悟都离不开见性智慧,所以把智慧称做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子之“生母”,菩萨和佛陀的不共因是菩提心。有了菩萨心,即使没有其他的功德也可以称做菩萨,可以登十地,可以成佛,若无菩提心。虽有禅力神通,和见性智慧也至多只能达到二小乘罗汉的境界,与佛菩萨无缘。所以把菩提心称做菩萨种、佛种,种就是“基因”的意思。因此,寂天大师称菩提心是把肉体变成佛体的“点金术”,宗喀巴大师说:菩提发心是大乘道的主干,是大善行的根源,是福慧资粮的点土成金术,是无量功德的宝藏”。把菩提心比做“点金术”,具有相当深刻的意义,就是说如果有菩提心,任何善行都会变成成佛的因素,并能产生极大的功利,可以减轻和免除过去的各种罪业,避免继续造恶业,菩提心可以使人的思想品德变得高尚纯洁,超尘脱俗,只要有这菩提宝心,就会得到十方三世佛菩萨的加持保护,邪恶不能近身,从产生菩提宝心之时起,不管有无功德智慧,虽未见性登地也可称做菩萨,因此称菩提心为佛门第一法宝。因此宗师教导说:“出世心若不与正发心相结合,就不会变成获得无上菩提,实现圆满幸福的有力基因,因此智者要发菩提心”。这就是说:出世心只是个解脱的因素,不会成为成佛的因素。圆满幸福指的就是,彻底脱离烦恼及其影响,证得德能慧高度圆满的佛地的自在乐趣。这里还要强调一点,无论修显修密,只要目的是成佛,就不能没有菩提心。禅家所谓“见性成佛”,如果不是把菩提心当做先决条件,这种“见性”永远成不了佛,佛经中把大悲心引起的利众菩提发心和见性现观智慧比做飞向佛地的两只翅膀,二者缺一不可。菩提心是“体”,见性智慧是“用”。抛开菩提心行,谈“见性成佛”,是违经违理的邪说,智者须细审明察。

  这段经文后两偈是教导如何发菩提心。菩提心是大悲心引起的为普度众生,立志成佛之心,从生起的阶段分愿心和行心,前者是思想愿望,后者是行为举动——指以度众成佛为目的的六度实践行为。从性质上分为事心和理心两菩提心,“事心”指见道以下的菩提心行,和见道以上的利众行为,“理心”指见道以上的智慧正见。

  从菩提发心的特点和次序分二十二种,这二十二种发心在《现观壮严论》中是以喻表示的,如下:1。如大地。2。如黄金;3。如新月;4。如火;5。如宝藏;6。如宝石矿;7。如大海;8。如金刚;9。如大山;10。如妙药;11。如良师;12。如如意宝;13。如阳光;14。如音乐;15。如帝王;16。如宝库;17。如阳光大道;18。如车船;19。如喷泉;20。如奏乐;21。如江河;22。如云。二十二种比喻的意义如下:与向往相应的发心是诸善生长之源,因而比做“大地”,与意志相应的发心,永不退变,故喻为“黄金”;与增上心相应的发心比做“新月”表示逐步圆满;以上三种发心属于资粮道,与加行相应的发心比做“火”,喻意为能烧毁见性障蔽,此发心属于加行道;与施舍度相应的发心,能满足众生的需求,故比做“宝藏”,与戒度相应的发心能产生宝贵的功德,故比做“宝石矿”,与忍度相应的发心,能抑制烦燥,能变得宽宏大量,因此比做“大海”,与精进度相应的发心,能使坚忍不拔地进取向上,故比做“金刚”;与定度相应的发心能使心住一境,不受散乱之风的动摇,故比做“大山”,与智度相应的发心。能医治烦恼、“知识障蔽症,故比做“妙药”,与方便度相应的发心能产生应机利众的方便法,故比做“良师”与愿度相应的发心能使利众之愿,如愿以偿,故比做“如意宝”,与力度相应的发心,能使救度对象受益成熟,故比做照射万物成长的“阳光”,与慧度相应的发心,能使慧心圆满,以美妙动人的法音启迪众生的心扉,故比做“音乐”以上十种发心用于一至十地。与神通相应的发心能使发挥更大的利众作用,故比做掌握大权的“帝王”;与福慧圆满相应的发心具备无量功德,故比做“宝库”;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发心,能使直达佛地,故比做“阳光大道”,与悲智相应的发心,能使不堕世俗和寂灭二边,顺达佛地,故比做“车船”;与记忆力和辩才殊胜相应的发心,能使广记善法,辩说无碍,故比做“喷泉”,以上五种发心属于十地的殊胜道;与说法盛会相应的发心,能使众生享用法乐,故比做“奏乐”;与法身相应的发心,能使身居三界之外,居高临下,化现无数应身,与世长存,渡众不息,因此比做“云”最后的这三种发心属于佛地,当然佛地发心是无意识的无为发心,是学道阶段的愿力和菩提心行的贯行作用,以上简略介绍二十二发心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菩提发心是从入道到成佛,贯通全部过程的一条主线,绝不能把它看做可有可无。

  菩提心的“菩提”,是“通晓”的意思,菩提心或菩提发心,是追求彻底觉悟和发A的作用。那么觉悟需要通晓什么呢?要通过闻思修,通晓世间和超世间的事(俗谛)(真谛),更具体地说就是通晓苦、集、灭、道所包括的一切事相和真理,通过通晓这些事理的基础上,促使产生真知灼见,发自内心的觉悟,觉悟到为什么受苦的根源在哪里?脱苦得乐的办法和途径是什么?有了这种觉悟就可以脱苦得乐,中士道的声闻,缘觉来讲达到这一步就满足了,但具有大慈大悲的菩萨来讲,这种只能说境界太低、太自私;不但要自脱,而且要一切众生解脱,因此不但要自悟,而且要一切众生觉悟。基于这种原因,菩萨发心就有了三种类型:一是“国王式”的发心,就是自己先争取觉悟。自己有了渡众的智慧德能后就像国王治理民众似的施恩于大家。二是“船夫式”的发心,就是争取自己和众生同舟共济,自己掌舵,自己和众生同过苦海;三是“牧人式”的发心,就是像牧人赶羊出圈似的,先让众生走出苦难牢笼。自己最后走。无论那种类型的发心都把自己的成佛理想和众生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把利众当做最终目的,自己成佛仅仅是一种利众的手段。请大家想一想世上还有比这更高的思想境界吗?这种利众之心产生于大悲心。仁慈和悲悯是一心的两种取向。仁慈的主要表现是使爱的对像得到幸福快乐;悲悯的主要表现是不忍所爱对象受苦,希望所爱对象脱离苦难。这种一般的仁爱和同情心是凡人和声闻、缘觉共有的、但菩萨的仁爱和同情心,是在无私的程度和深沉广阔的程度上,是一般的爱心悲心无法与之相比的。所以称做“大慈”、“大悲”。佛经中有时候大慈、大悲分开说;有时只提大悲心,因为大慈心就包含在大悲心中。悲智双运的“悲”,指的就是仁爱和怜悯融为一体菩萨特有的大悲心,无二见智慧,菩提心是佛子菩萨的三种生成因素。并说:大悲心是种子,是滋养的水分,是成熟后享用无穷的果实”。没有这种大悲心,就不会产生度众的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要从发大悲心做起,那么怎样才能生起大悲心呢?发大悲心就要从认识体会众生的苦难处境和了解自己和众生的关系做起。那么众生的处境如何呢?正如宗师在本文中所说的那样:四条滚滚激流冲击不息,无法改变的业力周身捆缚,身陷我执的坚固牢笼,漆黑的无明夜色笼罩着天空。在无边的轮回流转中一生接一生,连继不断地遭受着三苦的残酷折磨”。这就是轮回众生的命运和处境的真实写照。解释这些话的意思:“四条滚滚激流”指的是生老病死苦。有人也许会说:衰老、生病和灵肉分离的死都会使肉体和心灵感受痛苦,但生有什么苦呢?实际上生命一投胎就是苦。胎儿在胎中感觉器官形成后就有感觉,佛经中说,胎中婴儿如座黑牢,身体四肢如捆绑,不能活动,母亲饮食酸甜苦辣,会刺激胎体,母亲的身体活动呼吸也会使胎儿不舒服,出生之时胎体受挤压,欲粉身碎骨,出生之初有空气和衣物引起的不适,想一想有没有苦呢?婴儿出生时“哇”的一声哭出,既是胎中苦感的发泄,也是对新的苦境的第一次感受的表达;再从更深的意义上说,生本身就意谓着死,意谓着受苦,无生那有衰老病死苦?哪有生活中的种种使人心烦的事?生老病死四苦就像四条激流,一刻不停地冲击着生命的沙丘,使你逐渐消耗尽生命,不留痕迹。人生的苦乐命运都是前世和无数前世的善恶二业形成的,这种无形业力就像镣铐和绳索紧紧捆绑着手脚,一点也动不了,思想意识禁固在坚硬的铁的牢笼中,无力冲破,深受其害。为什么把我执比做禁固的精神铁笼呢?因为虚妄的我执是生命受苦和堕落的最终根源,如果没有我执,就没有因我而产生的爱憎、得失,利害意识和由此产生的种种造业行为,而这种长期习染成性的无知虚妄的见识面前,一切事物都变得真假颠倒,变得面貌不清,真相不明,由于无知和虚妄,把禁锢自己的牢笼都看做幸福乐园,因此不想冲破,也无力冲破这种虚妄我执的牢,因此把这种虚妄的我执比做坚不可摧的铁笼是十分恰当的,“无明”是愚昧无知的意思,这种无明就像漆黑夜色,笼罩天空,看不清道路看不见四伏的危机,就这样一生接着一生,连续不断的遭受苦难的折磨。“三苦”前面讲过,不再重复。

  “怜悯沦落此境的慈母众生”,一句:说明了应该怜悯和为什么要怜悯。要知道应该怜悯,就要首先知道为什么要怜悯,要懂得为什么要怜悯,就要懂得“慈母众生”这句话的意思。“慈母众生”的意思是说,这些受苦的众生不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而是自己的恩重如山的慈母。为什么说众生是慈母呢?这就要从生命轮回的关系说起,生命的轮回就个体和群体而言都是无始无终的,一个人在三界六道投生转世的次数不知要比全体生命类的总数要多多少倍,无论是胎生或卵生,只要投生就有父母亲,全体生命轮流做过自己的父母的次数何止一两次,由于知识障的原因,只是隔世的母子互相不认识而巳,现在自己周围的人,甚至仇敌也不能排除曾经是自己的父母亲的可能性。父母对子女的恩爱,任何一种恩爱都是无法相比的,特别是母亲对子女的恩爱,就其深厚、真诚、无私、永久不变程度来讲都是无以伦比的。这种母爱不但是人类,就连鸟兽动物都是一样的,我们了解—下动物世界就会发现这种本能性的母爱。怀孕对母亲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摧残,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一怀孕生育就如害重病,变得苍老憔悴,生育时的痛苦更不待说,有的就把生命断送在血泊中,但由于伟大的母爱,把生死痛苦置之度外,想用自己的痛苦和生命换取子女的生命,孩子一生下来听到哇的一声叫唤,对母亲能带来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感,‘在这刹那之间,会把自己生育过程中的痛苦忘得干干净净,夫妻之间的感情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比较深厚的,但是当一个母亲在子女和丈夫之间只能选一的情况下,只会选择子女,其情之深可见,母亲用全身的营养滋养腹中的胎儿,出生后用乳汁喂养,不嫌脏、不怕累,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子女的身上,自己硬肯挨饿受冻也不让子女挨饿受冻,疼爱子女,抚养保护子女,教育子女,为子女求生路。谋幸福,耿耿于怀,至到老死,爱心不变。有良心,有人性的人绝不会忘记自己的母亲的这种恩情。大乘佛法要求人们要从今生今世的慈母恩情想到万世、万万世慈母的恩情,当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曾经是自己的慈母的时候,(因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能忍心看着她们吃苦受累吗?俗话说:“儿不嫌娘丑”,当我们认识到众生是自己的慈母的时候,还能斤斤计较世人的愚蠢、”自私等丑陋行为而疏远和憎恨他们吗?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愚人慈母残遭各种不幸时,难道不值得痛哭流泪吗?当你细细思考,认识到这个问题,就会爆发良知,产生对众生的爱和同情心,这种良知和爱心,同情心就是佛心的闪光。真正的成佛普度众生的菩提宝心就是在怜悯众生的悲心的基础上产生的。宗师说:“怜悯沦落此境的慈母众生,要发成佛度众的菩提心”。

  那么如何发菩提心吗?发菩提心藏佛教有两种心传妙法。一种是妙传因果七法,一种是彼此交换。因果七法是:知母、知恩、报恩心、仁慈心、悲悯心、责任感、菩提心。观修此法时从知母做起,如前面讲的道理认识到众生是慈母,从慈母想到慈母的恩情,“知恩不报非人也,从知恩生报恩之心,在此基础上对众生建立真诚无私的爱心,从爱心生出深刻的悲悯同情心,从爱和同情心生救母重任,义不容辞,自己勇挑重担的使命感、责任感(旧称:“增上心”),有大悲心和责任感就会寻找救度众生的神通智慧和能力,就下定决心,立志成佛。——这就是妙传因果七法发心法。彼此交换法,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幸福给予众生,把众生的一切痛苦不幸交换过来自己承受的慈悲发心。在观想过程中就像慈母愿意替爱子承受病疼灾难似的心情,把众生的痛苦灾难想成气,吸气时吸进自己的体内,叫自己受苦;把自己拥有的幸运、智慧、财气、心爱之物、健康之体想成气体,呼气时发射出去让众生受益。这种彼此交换苦乐的观想法,不但能使人入定,产生他心通的神通,而且通过观想别人的痛苦,产生和增强大悲心,生起菩提心。

  通过以上两种观想修持法,在产生菩提愿心的基础上,按程序仪规发心受菩萨戒,修十善、六度,把愿心变成实践行为才算正式进入菩萨道。

  《要义》第三段共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寻求智慧正见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阐述缘起性空正见的义理,第三部分是勉励修持之语。

  第一部分正文“若无明见真理的智慧,虽具备出世心与菩提心,也斩不断生死轮回的祸根,因此要千方百计悟出缘起正见”这一偈说明寻求智慧正见时出世心和菩提心非常重要、绝不可缺少,但是如果得不到明见真理的智慧,虽然有了出世心和菩提心也无力解脱充满苦烦的生死轮回之束缚。要想求解脱就要寻求解脱之道。佛法虽有八万四千、解脱之道法只有一条,那就是智慧正见。因此,寻求解脱的人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求智慧正见。为什么说除了缘起正见就斩不断生死轮回的祸根?那么生死轮回的真正的祸根又是什么?这里还需要多说几句。生死轮回的祸根是一种特殊的“无明”。“无明”是‘智慧”的对立面,是愚昧无知,看不清事物真相,笼罩在心灵上看不见光明的一种黑暗覆盖物。是一切生命失去自由,变得不幸,遭受种种苦厄的根源。所以宗师说:“无明是万恶之源”。但无明有种种,有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明,也有受各种邪说和世俗虚妄偏见的影响形成的见惑无明,后者--一获得见性无漏智就能被破除,前者是一种意识深层的顽固的障蔽,需要长期的艰苦的修炼才能逐步消除,而且光靠智慧还不行,还需要十般若行,回向等众多福德资粮的增援配合,方便智慧双管齐下,才能彻底破除。佛慧是宝剑,福德资粮是使用剑的臂力、剑术和深厚的运剑功力,如果没有高超的剑术功力,掌握利剑也无法战胜劲敌。由此我们就会懂得:不重视福德资粮、偏面庄张“见性成佛”之说的荒谬可笑。在诸无明中使生命堕入生死轮回之道的无明不是泛指的“无明”,而是被称做萨迦耶见的一种对“我”和“我的”的俱生(本能)执见(观念)。这种意识深层的“我”和“我的”的自执自私性是产生贪爱、厌恶等一切烦恼的根源,是生命堕落的祸根,要想解脱苦烦,超脱轮回,就要彻底斩断这个祸根。能对治这种无明病根的灵丹妙药是明见真理的智慧——缘起性空见。宗师特别提出“缘起正见”,是为了和小乘佛教分别部、经部以及大乘教唯识家和自证家的各种空观相区别。因为在各种对“空”的认识和解释上,只有龙树、月称的缘起性空中观见最契合佛法深密般若终究义理。所以月称大师在《入中论》中说:“除龙村中观见、别无解脱之道”。那么什么是正见呢?正文第二段几偈主要阐述这个问题。

  “要认识到世间和超世的一切事物;

  出于因缘而丝毫不差之理;

  同时,观念中的执著之物一个个消失,

  便步入了诸佛欣慰的轨道。”

  这一偈是说:要认识到无论是世间的或者超世的(佛道、智慧神通、佛菩萨等等)都是因缘规律形成的现象,而且这种因缘规律丝毫不差,无一例外,但就在认识到这因缘现象真实存在的同时,在观念中的把"因缘"这一种无自性假象当做真本性,反而使产生执著的着眼点立足点云消雾散,个个消失,荡然无物,就算认识进入了诸佛为之感到欣慰的正确轨道。这一偈从真俗二谛讲起。从俗谛意义讲因缘"实存不妄",从真谛意义讲"自性本空"。道外之人认识不到“存在即因缘”之理,小乘之人,虽然认识到一切是因缘之理,却认识不到因缘就是空的道理而反生执著,大乘唯识家只懂得因缘之物的一部分空。即客观世界空而且把空理解为对因缘现象的否定,却留下了一个不空的尾巴,即主观意识存在,中观自证派虽然也认识到因缘的一面,却没有彻底地认识到性空之理,尚有"物自性"的执着。只有中观应成派才彻底地认识到"因缘实存不妄、物自性本空",是一件事物的真假(俗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互为存在的前提和理由。正因为无自性,本性,才有因缘现象的存在;也正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各种因缘合成之物,所以才无自性可言,当认识到因缘实有的同时认识到其性本空,当认识到物性本空的同时认识到空即是因缘,并非虚无,这才是"有非实有,空非实空"的中观之道。认识到有非实有,就不会因执有执实而生贪心造业,认识到空非实空就不至于否定善恶因果而堕落无救。因此中观大师寂天说:"见空有何用?见真才能得脱”。这“见真”指的就是排除有空二偏的中观见。

  “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

  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这一偈是说:如果把因缘现象的实存不妄和诸因缘之物的独立自性的空不可得,看做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或者两种性质,见物不见空,见空不见物——这个人还没有悟出佛陀的性空正见。

  这里讲的性空的“性”是指一种不靠因缘,能独立存在,不依因缘条件而转变的、永恒不变的自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种非缘合的永恒不变的绝对自性,但在凡俗众生的意识中似乎一切事物都有作为这种事物的独立自性而产生执著,性空正见就是对治这种执著的。这里讲的因缘不仅仅是指生物和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还包括大和小、长和短、有和无、时间和空间、常和无常之类的相对关系,主从关系,整体和部分关系、名实关系,主客观关系等等。因缘结合指的就是各种事物的自身内部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生相依,相从相对、相附相连等各种关系。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这种关系中的存在。 从这种关系中分离开来,便没有任何事物。因此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虚幻的假象,无任何独立自性。缘起性空就是这个意思。

  缘起与性空是对同一个事物的两种观念。在分别智即俗智的范围内,这两种观念始终是对立的,见到一面就见不到另一面,通过思辩观想什么时候这两种观念的对立消失,到缘起就是空,空就是缘起,也就是色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进一步悟出缘起之相是空,性空的对立面“实有”消失,性空本身也因失去自己的对立面而随之消失不见空与不空任何相,达到空也空,无相空,不可得空,才算进入中道。因此,宗师说:“什么时候有此无彼的对立消失,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能悟出当体即空,执著无物,对正见的思辩才算圆满”。为什么这里要说“正见思辩的圆满”呢?因为通过理论的闻思所悟出的正见,也只能达到以抽象概念为特征的思辩性的理解,分别智范围的觉悟。绝对无法达到无分别现观智的直觉体验,要想超越抽象分别思维,进入无分别现观智的直觉体验状态,需要长期的如法观修,不能光靠对性空的理解。因为无戏论究竟并非抽象的语词所能表达清楚的东西。所以称做“不可思议”。

  “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

  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

  悟出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

  就不会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

  这一偈所说的消除“二边”之法是号称雪域“说空第一”的宗喀巴大师的独到的见解。过去所有的中观经论中都说:“以现象实有消除虚无偏见,以自性空无消除执实偏见,宗师以彻悟的智慧提出:“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这正是与见有而执其有,见空而执其空,误以缘起现象的实有为物本性实有,误以性空为空虚无物;名为消除二边而实际上仍落入“二边”的各家最大不同之处。宗师在《中观》二论中特别指出,要分清“二有”和“二无”的概念界限,“二有”是指俗谛现象的“假有”和“物本性的实有”;“二无”是指“自性空无”和虚无之“无”。“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就是承认缘起现象的假有而否定物本性实有。正因为缘起现象是假有。就不会以假当真,产生执有执实,堕入常边;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是肯定自性空无而排除空洞无物的虚的无空观。正因为性空非虚无,就不会以空否定缘起之事产生执空,堕入断边。“有而非实有,空而非虚空”。“空”的前提是缘起之物,是世俗意义上的“有”,与龟毛兔角之类的虚无之物毫无关系。因万事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独立自住,才有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可能性,因此这“有”是因空而有;因为“众缘和合”本身就是物无自性的表现,空不在物外,因有见“空”,因此,这“空”也是因有而空。有不碍空,空不毁有。空有为一体,一有俱有,一无俱无。这就是“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的理由。

  佛说:“世人与我相争,我不与世人相争,因为世人认为有的我也承认其有,世人认为无有的我也承认其无有”。并且说:因缘所生便是无生,因其无可生的自性;因缘所生便谓空,知空理者为善土”,龙树大师在《中论》中说:“无非因缘的事物,因此也无不空之事物”,“性空缘起,中道为一义”。月称在《百论疏》中说:“我们所谓的‘空’,并不是‘寺中无僧’那样的空,是‘绳盘上无蛇’那样的空”。所谓“物自性”就像把一盘草绳当做蛇,因而生畏一样纯属幻觉。喜饶嘉措大师曾经说过:“所谓物自性就像兔角,性空是说兔角之空,并不是说兔子空”。以上这些话就是“缘起性空”概念的最好的解释。通过以上解释对性空智慧的义理,也许理解了,但很可能对悟空理的实践作用,修炼作用不清楚,也许有人会想:这空与不空与人生有什么关系,与修炼有什么关系?这关系太大了,这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一切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解决人生问题,修炼佛道,若不解决这个思想意识深层的根本问题。一切等于徒劳。宗喀巴大师说:“佛法的核心是空理”,佛称“空王”。迷于此理者为凡人,悟此理者为圣人,彻悟此理者为佛陀(觉者)。把空慧称做“佛母”,意思就是说佛是从空慧中生出来的。一切善行若离开空慧,就如“盲人骑瞎马”,把空慧称为,法中之王法”,“诸法之统帅”,“解脱之不二法门”、“佛心”、“真佛”等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定能生慧”,佛家无数禅门都为生慧服务。不可思议的无量神通都是无漏佛慧的效用,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心、菩提心行都贯通这个大智慧,都因这大智慧而变得神圣,变得有力,凡人因无这大智慧而变得俗气,变得愚昧,被紧紧捆绑在轮回的齿轮上。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此大智慧,就可以获得自由,摆脱轮回的“地心引力”,飞向彼岸世界。请想一想这智慧重要不重要?这样说对做为佛法根本的智慧多么重耍也许懂了。但这空慧在生活和修炼实践中如何起作用可能还不清楚,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思想认识的问题,非常重要,需要讲一讲。

  讲空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无我”和“法无我”的问题。什么叫“人无我”?什么叫“法无我”呢?要懂得“无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我”。应成派中观鼻祖月称大师在《中论疏》中说:“我”指事物的不依赖其它事物的“自性”,任何事物都无这种自性,因此是“无我”。由此可以知道“无我”就是“无本性,无自性”。“人无我”主要是指自己,除了自已以外的他人和一切事物都属于“法无我”范畴。这“人无我”的“人”指的是人各自的观念中的“自我”观念。人的身体和感知功能都是“自我”的附属物。人的朴素的意识中从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做自己,因此说“我的身体”如何如何,“我的思想感情”或者“我的感觉”如何如何。“我”和“我的”是不同的概念。这表明在人们的意识中还有个笼统的无法指出来的“我”,这个“我”是自我的主体,“我的一切”都从属于这个“我”,爱恨、利害,得失等都是从这个主体“自我” 生发出来,以它为出发点。这种虚幻的,经不起分析考究的“自我意识”是自私意识的根源。人有了这自我自私意识,就产生爱恨、计较利害得失,使人们的心胸变得狭窄,目光变得短浅,品行变得恶劣,别说圣贤,就连世人中的高尚,伟大之士与卑劣小人的分界线也是有无自私。“无私地奉献”,“忘我的精神”,“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类菩萨行,高尚行为产生于对待“自我”的态度上。佛和凡人在品德上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佛为众生着想,人为自己着想”要想成佛,首先要破‘我”破私。作无我之人。破不了自私自利的人。神通虽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也永远入不了佛门,脱离不了凡尘、这是佛法的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

  空慧象一面显微镜,在这面镜子底下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会变得清晰,也象一个透视镜,如花似玉的皮肤后面能看到可怕的骷髅,在荣华富贵的背后能显出灰飞烟灭的残境。空慧又像—面过滤镜。一切五彩缤纷的虚色假相,可爱可憎的身影面孔,在它的面前会变得无形无色。如澄彻的万里晴空。

  “无我”就不会产生因我生出的万般烦恼。“法无我”就是明见诸种事物包括他人。都属因缘的暂时联系。其性虚幻,无可爱、可憎、可取、可舍的固定品质,自己和身外之物的关系也属因缘的暂时联系,也没有固定的从属关系。悟出“诸法无我”就不会因物生贪,因贪求物,因求物不得而生愤怒,因愤怒而又引起众多麻烦,造种种恶业。

  壁画上的美人和金银珠宝,人看了不会产生贪爱之心,因为看的人知道那是假的是假色假相,假若把你生活中的意中人。金银财产都看成如画似的假色假相,还会同样起贪心吗?走路逢刮大风,把灰尘刮进眼睛,人也不会对风生气;假若有人把灰尘打在眼中。就会生气;同样的结果。为什么对风不生气。对人就生气呢?理由很简算,把风看做是“无心”的,把人看做是“有心”的。同样,如自然灾害造成伤亡事故。谁也不会对自然界生气,追求伤害责任,进行报复。如果人造成伤亡事故,就会产生仇恨。要进行报复。原因是对自然灾害找不出事故的具体“责任者”对人为的伤害有具体的“责任者”。如果把眼中洒灰尘和别人对自己伤害也同样看成是因缘的巧合是无心无意的。就不会斤斤计较了。这所谓的“有心”、“无心”;“有具体责任者”和“无具体责任者”;就是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上的区别。即“有心”执心。“有人”执人,无心无人便无所执,无所执也就无恨可生。

  要懂得这个道理并不难,难就难在事事贯通,并用这个道理改变思想意识。解开思想上的一个个顽固的结子。

  人的思想意识是受客观事物影响产生的,中观应成派极力批驳唯识论。月称在《入中论》中说:“如果没有客体,也就不存在主体意识”,寂天在《菩萨行论》中也说:“若无见之物(境),岂有能见之识?”意识既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空”的问题就要从客观上解决、缘起性空见就是从一切事物上揭示空理。龙树《中论》中说“无一非缘合之物,故无一非空之物”。“诸法无我”就是从客观上解决空的问题,色、声、香、味、触一切都变成无可执著。无可贪恋的虚幻不实的影子。执著的主体意识就会无实可执,因执实所产生的虚幻意识,也就像断了电源的电视荧光屏那样,变得寂然无声无相无色。要彻悟“人无我”,首先必须悟“法无我”。其道理就在这里。

  《般若部》讲了“十八种空”和“二十种空”,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讲的。归根结底只有主观客观二种空,也就是“人自我空”和“诸法空”。这两种空在本质上无任何不同,只是空的对象上的区别。诸空归结到一句话就是“缘起性空”。缘起是性空之相。性空是缘起之性,或者说。从事相看是缘起。从理性看是性空。从缘起的实有看到缘起的性空,从缘起的性空悟出缘起本空。缘起既空,性空也因对立面消失而不复存在(性空也空),既无有相,也无空相,在定观中如虚空,无色无相,出定观中有色有相,在色相中见空如幻,空有不二。——这就是俗智理念所能达到的般苦智慧的最高境界。从抽象概念上理解并不太难,但要上升为无分别现观直觉,那就需要特殊的艰苦的修炼,彻底改变智能类型,提高智力层次。所以宗师在讲了缘起性空义理之后,谆谆教诲大家,要勤奋修持。

  “对佛道三根本重要义理,

  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

  并隐居静处,激发精进之力,

  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刻不容缓”。

  这一偈是结束语,其中讲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强调对前面所讲的佛道三根本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

  第二个问题是强调修持。

  佛道三根本是三乘佛法的总旨,是三士菩提道修法的重点和核心。虽然只有三法,却包括了世间和超世间道的一切善法。是显法菩提乘修持的根本,也是密法修持不可缺少的根本基础。离开这三根本的一切显法修持和福德善行都脱离不了世俗佛法的范畴;离开这三根本的一切密法修炼,都是“先天不足的婴儿”,是“沙丘上的建筑”,是“单翅鸟”的冲天欲望。所以,一切真正皈依佛道、远离邪道、魔道、而走正道的人都要重视三根本,如法修持三根本。通过正确的闻思修,正确认识三根本之义理,全面领会其精神。把三根本相互融会贯通,在思想上—一贯彻。宗师强调“正确认识”是为了提醒防止世俗之见、邪教之见、小乘道之见、唯识之见、不了义之见、常见、断见、实有见、虚空见等等错误偏见的影响;强调“全面领会”是为了排除顾此失彼、“见木不见林”、“随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等错误的思想方法。树立正见,启迪真慧。

  在修炼方面主要提出了两点:一是隐居静处,一是激发精进之力。这两点至关重要。

  隐居静处是为了修炼不受外界的干扰得到“三静”。因为修禅定要身心都要保持高度的安静,心识和五管之识要与外境色、声、香、味、触割断联系,向内收敛,不能散逸。“三静”即是身静,口静,心静。身静就是深居简出,与外界不接触,眼不见色,耳不闻声,不使身体的肌肉紧张疲劳,口静就是少说话和不说话。言多伤神,会增加思维的活动量,引起神经紧张,对入定不利。心静就是思想保持平静,就像干年古井,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波动,没有任何杂念的冲击。不追忆过去的“云烟”,不留意眼前的“飞絮”,不搜索将来的“落叶行踪”,寂寂然无任何反应。这样才能获得禅定的成就。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下才能产生特殊的修慧。

  要想修炼出成就,就需要长期的艰苦的修炼。至少没有十年八年的集中修炼是不行的,有的需要终身修炼。这就需要一种坚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决心,所以宗师强调”激发精进之力”,正禅的修炼需要具备五力,即虔诚之信力、精进之力、持念之力(思想集中不乱)、定力,慧力,在这五力中的虔诚之力即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激发精进之力,有精进之力才能使意念保持稳定不乱,有念力才能使一心不乱,产生心神凝聚的定力,在定中才能产生特殊的智慧,有慧力才能破障断惑,证无上菩提。《入中论》中“一切功德依赖于精进”。在“五力”中精进之力非常重要,所以宗师教导要“激发精进之力”。

  最后说:“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那么什么是佛道的终目的呢?是来世投生人天之道吗?不是,修人天之道是为了获得具足良缘的闻法,修道之身,积善之所,如现实的佛弟子,并非解脱,是为了往生净土吗?不是。往生净土并非成佛。净土佛国只是没有产生烦恼和造下堕业的条件,具有尘世无法相比的闻修佛法的条件,如此而已。是为了获得超人的神通功能吗?不是,魔鬼和邪教都有许多常人无法达到的神通魔力,但他们超不出三界,战胜不了无常死魔,不值得羡慕。是为了脱离轮回,获得无苦烦的寂静快乐吗?也不是。这一点,连缺乏大智,大悲大勇的声闻,缘觉阿罗汉都能做到,但那境界太低,并非具足大智大德佛种的终极目的。佛道的终极目标是以六道众生彻底脱苦的利众目的,和自身远离烦、知二障获得色法两种大自在佛身的利己目的的高度统一。简而言之就是,为普度众生,求得无上功德和智慧。

  这是一个高不可攀,但有志者定能达到的神圣的目标,从迷雾见到一线光明的人应不失时机地应朝着光明,义无返顾地前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生命有限,时间有限,修炼之事刻不容缓。就像牢中死囚寻求越狱的心情一样,应有如火的烧身紧迫感。所以宗师从悲海慧天,向人们提醒,求脱之事,“刻不容缓”!

  通过上面的解说,对佛法三根本义理,从概念上也许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要从其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了解,光凭上面的这点知识还不够。还需要阅读《菩提道次第广论》,寂天大师《入菩萨行论》,月称《入中论》弥勒《般若现现壮严论》,阿底夏《菩提道灯论》,等有关主要经论,这篇讲义,只是一个粗略的“交通图”。对阅读大部头经典没有时间,条件的人,读了这篇讲义,可以初步了解一些佛法正道,不至于受假冒佛法的欺骗而误入歧途。

标签:密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