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汝说善恶业报差别法门;汝当谛听,善思念之!”
是时,首迦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首迦:“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多病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小威势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下族姓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上族姓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多资生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邪智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正智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地狱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阿修罗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色天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决定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不定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边地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中国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尽地狱寿,或有业能令众生半地狱寿,或有业能令众生暂入即出;
或有业作而不集,或有业集而不作;
或有业亦作亦集,或有业不作不集;
或有业能令众生初乐后苦,或有业能令众生初苦后乐;
或有业能令众生初苦后苦,或有业能令众生初乐后乐;
或有业能令众生贫而乐施,或有业能令众生富而悭贪;
或有业能令众生富而能施,或有业能令众生贫而悭贪;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身乐而心不乐,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心乐而身不乐;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身心俱乐,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身心俱不乐;
或有业能令众生命虽尽而业不尽,或有业能令众生业虽尽而命不尽;
或有业能令众生业命俱尽,或有业能令众生业命俱不尽,能断诸烦恼;
或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形容殊妙,眼目端严,肤体光泽,人所乐见;
或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形容丑陋,肤体粗涩,人不喜见;
或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身口臭秽,诸根残缺;
或有众生,习行十不善业,得外恶报;
或有众生,习行十种善业,得外胜报。
“复次,长者,若有众生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奉施缯幡,得十种功德;
奉施钟铃,得十种功德;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
奉施器皿,得十种功德;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
奉施靴履,得十种功德;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
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
是名略说世间诸业差别法门。”
佛告首迦:“有十种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
一者,自行杀生;
二者,劝他令杀;
三者,赞叹杀法;
四者,见杀随喜;
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
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
七者,坏他胎藏;
八者,教人毁坏;
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
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
以是十业,得短命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一者,自不杀生;
二者,劝他不杀;
三者,赞叹不杀;
四者,见他不杀,心生欢喜;
五者,见彼杀者,方便救免;
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
七者,见恐怖者,施与无畏;
八者,见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
九者,见诸急难之人,起大悲心;
十者,以诸饮食,惠施众生:
以是十业,得长命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病报:
一者,好喜打拍一切众生;
二者,劝他令打;
三者,赞叹打法;
四者,见打欢喜;
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
六者,恼乱贤圣;
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
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
九者,于怨病所,与非治药;
十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
以是十业,得多病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
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
二者,劝他不打;
三者,赞不打法;
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
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
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
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
八者,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
九者,于病苦众生,起慈愍心;
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
以是十业,得少病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
一者,好行忿怒;
二者,好怀嫌恨;
三者,诳惑于他;
四者,恼乱众生;
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
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
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
八者,于佛塔庙,断灭灯明;
九者,见丑陋者,毁呰轻贱;
十者,习诸恶行:
以是十业,得丑陋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一者,不瞋;
二者,施衣;
三者,爱敬父母;
四者,尊重贤圣;
五者,涂饰佛塔;
六者,扫洒堂宇;
七者,扫洒僧地;
八者,扫洒佛塔;
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
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
以是十业,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小威势报:
一者,于诸众生,起嫉妒心;
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恼热;
三者,见他失利,其心欢喜;
四者,于他名誉,起嫉恶心;
五者,见失名誉,心大忻悦;
六者,退菩提心,毁佛形像;
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无心奉侍;
八者,劝人修习少威德业;
九者,障他修行大威德业;
十者,见少威德者,心生轻贱:
以是十业,得少威势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
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嫉妒;
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
三者,见他失利,起怜愍心;
四者,于他名誉,心生忻悦;
五者,见失名誉,助怀忧恼;
六者,发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宝盖;
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恭敬奉迎;
八者,劝人弃舍少威德业;
九者,劝人修行大威德业;
十者,见无威德,不生轻贱:
以是十业,得大威势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下族姓报:
一者,不知敬父;
二者,不知敬母;
三者,不知敬沙门;
四者,不知敬婆罗门;
五者,于诸尊长,而不敬仰;
六者,于诸师长,不奉迎供养;
七者,见诸尊长,不迎逆请坐;
八者,于父母所,不遵教诲;
九者,于贤圣所,亦不受教;
十者,轻蔑下族:
以是十业,得下族姓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上族姓报:
一者,善知敬父;
二者,善知敬母;
三者,善知敬沙门;
四者,善知敬婆罗门;
五者,敬护尊长;
六者,奉迎师长;
七者,见诸尊长,迎逆请坐;
八者,于父母所,敬受教诲;
九者,于贤圣所,尊敬受教;
十者,不轻下族:
以是十业,得上族姓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
一者,自行偷盗;
二者,劝他偷盗;
三者,赞叹偷盗;
四者,见盗欢喜;
五者,于父母所,减撤生业;
六者,于贤圣所,侵夺资财;
七者,见他得利,心不欢喜;
八者,障他得利,为作留难;
九者,见他行施,无随喜心;
十者,见世饥馑,心不怜愍而生欢喜:
以是十业,得少资生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资生报:
一者,自离偷盗;
二者,劝他不盗;
三者,赞叹不盗;
四者,见他不盗,心生欢喜;
五者,于父母所,供奉生业;
六者,于诸贤圣,给施所须;
七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
八者,见求利者,方便佐助;
九者,见乐施者,心生忻悦;
十者,见世饥馑,心生怜愍:
以是十业,得多资生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邪智报:
一者,不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
二者,显说恶法;
三者,不能受持修习正法;
四者,赞非定法以为定法;
五者,吝法不说;
六者,亲近邪智;
七者,远离正智;
八者,赞叹邪见;
九者,弃舍正见;
十者,见痴恶人,轻贱毁呰:
以是十业,得邪智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正智报:
一者,善能咨问智慧沙罗门;
二者,显说善法;
三者,闻持正法;
四者,见说定法,叹言善哉;
五者,乐说正法;
六者,亲近正智人;
七者,摄护正法;
八者,勤修多闻;
九者,远离邪见;
十者,见痴恶人,不生轻贱:
以是十业,得正智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地狱报:
一者,身行重恶业;
二者,口行重恶业;
三者,意行重恶业;
四者,起于断见;
五者,起于常见;
六者,起无因见;
七者,起无作见;
八者,起于无见;
九者,起于边见;
十者,不知恩报:
以是十业,得地狱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
一者,身行中恶业;
二者,口行中恶业;
三者,意行中恶业;
四者,从贪烦恼起诸恶业;
五者,从瞋烦恼起诸恶业;
六者,从痴烦恼起诸恶业;
七者,毁骂众生;
八者,恼害众生;
九者,施不净物;
十者,行于邪淫:
以是十业,得畜生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
一者,身行轻恶业;
二者,口行轻恶业;
三者,意行轻恶业;
四者,起于多贪;
五者,起于恶贪;
六者,嫉妒;
七者,邪见;
八者,爱著资生,即便命终;
九者,因饥而亡;
十者,枯渴而死:
以是十业,得饿鬼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阿修罗报:
一者,身行微恶业;
二者,口行微恶业;
三者,意行微恶业;
四者,骄慢;
五者,我慢;
六者,增上慢;
七者,大慢;
八者,邪慢;
九者,慢慢;
十者,回诸善根,向修罗趣:
以是十业,得阿修罗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
一者,不杀;
二者,不盗;
三者,不邪淫;
四者,不妄语;
五者,不绮语;
六者,不两舌;
七者,不恶口;
八者,不贪;
九者,不瞋;
十者,不邪见:
于十善业,缺漏不全,以是十业,得人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色天报:所谓修行有漏十善,与定相应。
“复有四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
一者,过一切色想、灭有对想等,入于空处定;
二者,过一切空处定,入识处定;
三者,过一切识处定,入无所有处定;
四者,过无所有处定,入非想非非想定:
以是四业,得无色天报。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决定报者。若人于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业,发愿回向,即得往生:是名决定报业。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不定报者。若业非增上心作,更不修习,又不发愿回向受生:是名不定报业。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边地报者。若业于佛、法、僧、净持戒人,及大众所,不增上心施,以此善根,愿生边地,以是愿故,即生边地,受净不净报。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中国报者。若作业时,于佛、法、僧、清净持戒梵行人边,及大众所,起于增上,殷重布施,以是善根,决定发愿求生中国,还得值佛,及闻正法,受于上妙清净果报。
“复有业能令众生尽地狱寿者。若有众生造地狱业已,无惭无愧而不厌离,心无怖畏反生欢喜,又不忏悔,而复更造重增恶业,如提婆达多等,以是业故,尽地狱寿。
“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至半而夭,不尽其寿。若有众生造地狱业,积集成已,后生怖畏,惭愧厌离,忏悔弃舍,非增上心,以是业故,堕于地狱,后追悔故,地狱半夭,不尽其寿。
“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暂入即出。若有众生造地狱业,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惭愧心,厌恶弃舍,殷重忏悔,更不重造,如阿阇世王杀父等罪,暂入地狱,即得解脱。”
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复有业作而不集。若有众生,身、口、意等造诸恶业,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
“复有业集而不作。若有众生,自不作业,以恶心故,劝人行恶:是名集而不作。
“复有业亦作亦集。若有众生,造诸业已,心无改悔,而复数造,亦劝他人:是名亦作亦集。
“复有业不作不集。若有众生,自不造业,亦不教他,无记业等:是名不作不集。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不坚,后还追悔;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先虽富乐,后还贫苦:是名先乐后苦。
“复有业初苦后乐。若有众生,为人劝导,挽仰少施,施已欢喜,心无吝悔;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初时贫苦,后还富乐:是名初苦后乐。
“复有业初苦后苦。若有众生,离善知识,无人劝导,乃至不能少行惠施;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初时贫苦,后还贫苦:是名初苦后苦。
“复有业初乐后乐。若有众生,近善知识,劝令行施,便生欢喜,坚修施业;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初时富乐,后亦富乐。
“复有业贫而乐施。若有众生,先曾行施,不遇福田,流转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果报微劣,随得随尽,以习施故,虽处贫穷而能行施。
“复有业富而悭贪。若有众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识,暂行一施,值良福田,以田胜故,资生具足,先不习故,虽富而悭。
“复有业富而能施。若有众生,值善知识,多修施业,遇良福田,以是因缘,巨富饶,而能行施。
“复有业贫而悭贪。若有众生,离善知识,无人劝导,不能行施,以是因缘,生在贫穷,而复悭贪。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身乐而心不乐,如有福凡夫。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心乐而身不乐,如无福罗汉。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身心俱乐,如有福罗汉。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身心俱不乐,如无福凡夫。
“复有业能令众生命尽而业不尽。若有众生,从地狱死,还生地狱、畜生、饿鬼,乃至人、天、阿修罗等亦复如是:是名命尽而业不尽。
复有业能令众生业尽而命不尽。若有众生,乐尽受苦,苦尽受乐等:是名业尽而命不尽。
复有业能令众生业命俱尽,若有众生,从地狱灭,生于畜生,及以饿鬼,乃至人天阿修罗等:是名业命俱尽。
复有业能令众生业命俱不尽,若有众生,尽诸烦恼,所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是名业命俱不尽。
复有业能令众生虽生恶道,形容殊妙,眼目端严,肤体光泽,人所乐见。若有众生,因欲烦恼,起破戒业,以是因缘,虽生恶道,形容殊妙,眼目端严,肤体光泽,人所乐见。
复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形容丑陋,肤体粗涩,人不喜见。若有众生,从瞋烦恼起破戒业,以是因缘,生于恶道,形容丑陋,肤体粗涩,人不喜见。
复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身口臭秽,诸根残缺。若有众生,从痴烦恼起破戒业,以是因缘,生于恶道,身口臭秽,诸根残缺。
复有十业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
一者,以杀业故,令诸外报,大地碱卤,药草无力;
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
三者,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
四者,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
五者,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险谷,株杌槎菜;
六者,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粗涩恶物,不可触近;
七者,绮语业故,感生外报,令草木稠林,枝条棘刺;
八者,以贪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
九者,以瞋业故,感生外报,令诸树木,果实苦涩;
十者,以邪见业故,感生外报,苗稼不实,收获鲜少:
以是十业,得外恶报。
“复有十业,得外胜报。若有众生,修十善业,与上相违,当知即获十外胜报。
“若有众生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一者,得妙色好声;
二者,有所发言,人皆信服;
三者,处众无畏;
四者,天人爱护;
五者,具足威势;
六者,威势众生皆来亲附;
七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
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
是名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
一者,处世如盖,覆护众生;
二者,身心安隐,离诸热恼;
三者,一切敬重,无敢轻慢;
四者,有大威势;
五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大威德者,以为眷属;
六者,恒作转轮圣王;
七者,恒为上首,修习善业;
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
是名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缯幡,得十种功德:
一者,处世如幢,国王、大臣、亲友、知识,恭敬供养;
二者,豪富自在,具大财宝;
三者,善名流布,遍至诸方;
四者,形貌端严,寿命长远;
五者,常于生处,施行坚固;
六者,有大名称;
七者,有大威德;
八者,生在上族;
九者,身坏命终,生于天上;
十者,速证涅槃:
是名奉施缯幡,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钟铃,得十种功德:
一者,得梵音声;
二者,有大名闻;
三者,自识宿命;
四者,所有出言,人皆敬受;
五者,常有宝盖,以自庄严;
六者,有妙璎珞,以为服饰;
七者,面貌端严;见者欢喜;
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
是名奉施钟铃,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
一者,面目端严;
二者,肌肤细滑;
三者,尘垢不著;
四者,生便具足上妙衣服;
五者,微妙卧具覆盖其身;
六者,具惭愧服;
七者,见者爱敬;
八者,具大财宝;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
是名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器皿,得十种功德:
一者,处世如器;
二者,得善法津泽;
三者,离诸渴爱;
四者,若渴思水,流泉涌出;
五者,终不生于饿鬼道中;
六者,得天妙器;
七者,远离恶友;
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
是名奉施器皿,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
一者,得命;
二者,得色;
三者,得力;
四者,获得安无碍辩;
五者,得无所畏;
六者,无诸懈怠,为众敬仰;
七者,众人爱乐;
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
是名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靴履,得十种功德。
一者,具足妙乘;
二者,足下安平;
三者,足趺柔软;
四者,远涉轻健;
五者,身无疲极;
六者,所行之处,不为荆棘瓦砾损坏其足;
七者,得神通力;
八者,具诸给使;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
是名奉施靴履,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
一者,处世如花;
二者,身无臭秽;
三者,福香、戒香遍诸方所;
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
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
六者,身常香洁;
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
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
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
一者,照世如灯;
二者,随所生处,肉眼不坏;
三者,得于天眼;
四者,于善恶法得善智慧;
五者,除灭大闇;
六者,得智慧明;
七者,流转世间,常不在于黑暗之处;
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生天;
十者,速证涅槃:
是名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
一者,得胜福报;
二者,生于上族;
三者,得胜妙色;
四者,得胜妙声;
五者,得胜妙盖;
六者,得胜妙辩;
七者,得胜妙信;
八者,得胜妙戒;
九者,得胜妙多闻;
十者,得胜妙智:
是名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
尔时,世尊说此法已,首迦长者于如来所,得净信心。
尔时,首迦头面礼佛,作如是言:“我今请佛往舍婆提城,到我父所忉提长者家,愿令我父及一切众生长夜安乐。”
尔时,世尊为利益故,默然受请。
尔时,首迦闻佛所说,心大欢喜,顶礼而退。
佛说业报差别经(即《大正藏·第一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