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菩提心之差别
从地道的观点来讲,发菩提心其差别有四:
(一)由信乐之启发而发菩提心——此指具足信乐之初机资粮道和加行道之
发心。
(二)由具足殊胜之证悟而发菩提心——此指从初地到十地之发心。
(三)由趋入成熟之觉地而发菩提心——此指八、九、十等三地之发心。
(四)由净除一切诸障而发菩提心——此指佛地之菩提心。
如庄严经论云:
“信乐或殊胜,成熟并利他,净除诸障碍,(由深浅次第),发心有多种。”
由内容的观点来看,发菩提心则有两种差别:一是胜义菩提心,一是世俗菩
提心。如解深密经中所云。胜义菩提心的性质是怎样的呢?那是空性和悲心的结
晶,是空朗、不动、离一切边际和戏论的。解深密经说:
“胜义菩提心是超越世间(之一切)的,是离戏论边际的,是非常明朗的,
是属于究竟义的范围,无垢、不动,像一个无风的明灯,极为光明灿烂的。”
那么世俗菩提心的性质又是怎样的呢?同经云:
“世俗菩提心是:由于慈悲心的激发而立誓要度尽一切众生出离轮回。”
胜义菩提心是由法性的缘故而获得,世俗菩提心则是由于受领正法,和假借
表相而产生的。庄严经论中曾说明这个道理。那么,什么人才具有胜义菩提心呢?
初地或欢喜地以上的菩萨才具有胜义菩提心。庄严经论释中说:
“生起胜义菩提心是指第一欢喜地而言的。”
世俗菩提心若加以甄别则有二种不同:一是愿菩提心,一是行菩提心。入菩
萨行论云:
“简说菩提心,应知有二种,一愿菩提心,二行菩提心。”
关于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差别说法很多,不尽相同(主要的不同派别有二:
一是文殊传龙树之一派,一是弥勒传无著之一派)。根据文殊——龙树——寂天
这一派的说法以,愿菩提心就好象是“意欲去行路”一般。对圆满佛位生起了
“意欲获得”的愿求。行菩提心则象是“真正的在路上行走”,对成佛的行为,
已经实地的在践行了。这是入菩萨行论中所揭示的。
从圣弥勒——无著大师——尊者金州这一派的说法来讲,则愿菩提心是一个
立下的誓愿:“誓愿为利益一切众生故,自己必定要获取圆满之佛果。”行菩提
心亦是一种誓愿:“誓愿学习和实践那成佛之因——六种波罗蜜多。”与这个说
法相似的有大乘阿毗达摩集论。论云:
“发菩提心有二种:一是一般性的,一是个别性的。一般性的发心是:‘噫!
我一定要现证那无上菩提之圆满佛位啊!’特殊性的发心则是:‘我要圆满践行
布施波罗蜜多,(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波罗蜜多啊!’”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