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对话——世界各国精英人士谈佛教
玛辛达在《幸福的蓝本》中曾讲过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的故事:
第一批将巴利语佛教文献翻译成英语的学者之一,是一位基督教著名神甫的儿子。他选择这份工作的目的,是要证明与佛教相比基督教所具有的优越性。他的这个任务虽然失败了,但他取得了一个比他预期还要大的胜利——他成了一位佛教徒。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这个令人愉快的机遇,正是这个机遇促使他从事这项工作,使数以千万计的西方人也因他而得以接触到珍贵的“法”,这个伟大学者的名字就是雷斯·戴维斯博士。
英国的鲍罗登博士也说:
佛教为今日人类之救星!现今研究佛教的学者渐多,只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虽然科学、哲学有长足进步,然而其发明最合理的地方也要和佛法相通。况佛法有其最深奥广大处,最真实适用处,决非现世一切学术宗教所可企及!
美国沈家桢博士曾说:根据我有限的知识,科学家到目前为止,远没有对“究竟什么是我”的问题有一个答案,只对“我”提出了疑问,也因此有的科学家对“我”并不如一般人执著。
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尤智表说:
科学和佛教真是世界上的两盏明灯,它们照破了世间的愚暗,解除了人们的迷执,使人类的智慧得以无止境的发展,而达到无上的正觉。可惜现代科学只限于明了物质的相貌,凡有关于“心”的部分,仍非借重于佛教的一盏彗灯不足以破除迷暗。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与慈悲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孙中山先生在《军人精神教育录》中也赞扬佛教——“以牺牲为主,救济众生”。
摩尼·巴格西在《我们的佛陀》中说:最让人吃惊的一点是:佛陀是一个冷静的科学大脑与一颗饱含深情的热诚爱心的独特结合体。今天的世界越来越朝向佛陀,因为,只有他是人类良知的表率。
瑞士的德维兹教授说:不管我是否是佛教徒,我已经观察了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宗教体系,我最后得知,从意境美妙和博大精神来看,没有哪一种宗教能超过佛教的四圣谛八正道,因此我愿意按八正道去安排我的生活。
中国近代思想家革命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说:“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私谓释迦玄言,出过晚周诸子不可计数,程朱以下尤不足论”。
马克思曾说:“辨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米尔曼主教也说:“我越来越觉得释迦牟尼就是道路、真理和生活。”
一位穆斯林学者评价到:“佛不仅是佛教徒的财富,他也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他的教法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用的。
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说:“只要日月继续存在,只要人类还继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佛法就会延续,因为佛教是人的宗教,是整个全人类的宗教。”
伟大的科学家西方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评论说:“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科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著有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四十多部,并在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考察了各种宗教后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
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威斯柯夫说:“量子力学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非物质能力,可是并不因为它看不见,我们就不能认识它和不相信它。在科学上几乎每一件事都是超过你的直接经验的。”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袖中国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康有为说:
“佛学之博大精微,至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绝,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容尤为深远。”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近代著名思想家革命家陈独秀先生曾说:“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马克思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革命家章太炎说:“佛法……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哲学的实证者。”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又说“只有辨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辨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
恩格斯在世间论中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辨证思维才成熟。”
科学家哈尔塔因说:“智慧的人将科学与宗教并用。”
曾赴欧洲各国考察西方哲学,较早介绍宣传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之一,李石岑教授说:
“我以为佛学的提倡,不特于对佛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加上一层深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
梁启超说:“佛教是最崇贵圆满之宗教,其大乘教理尤为人类最高文化之产物”
国家主席江泽民说:
“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很悠久,它兴于汉而盛于唐,唐朝的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对中国的佛教发展和佛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江主席在出席澳门回归一周年期间也曾对澳门民众说“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平时也常读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的书”。
政协主席李瑞环说: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佛教文化对中国的伦理道德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的许多主张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精神文明思想是一致的。”
鲁迅先生也曾刻苦研究佛教文化,据1914年的《甲寅书帐》记载,这一年鲁迅购买佛教方面的书刊就多达75种二百三十册,并曾先后出钱在金陵刻经处刻印《百喻经》等,如今在上海展览馆就有当年的《百喻经》刻板保存。
著名学者巴格尔说:在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中,只有佛教是有意识、坦率地以系统理性地分析来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英国著名学者克里说:佛教所开示的法是一种心与意共同满足的法规,它所包含内容的广大与深奥,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英国荣赫斯朋爵士说:我在东南亚国家旅游和佛教徒接触,最感动的是在他们周围有一种庄严而安和的气氛存在,而且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佛像,以一种高尚、宁静、慈爱、端庄的姿态跌坐着,单是这种气氛和神态,已经将佛的基本特质深深印入我的脑海,而使我神往了。
法国的隆司佩雷女士说:佛教意义的高尚,道理的纯正,对于法国很多意识纯正而好道的人及不满意于宗教信条的人和真正自由思想者,具有一种很大的吸引力。我们既看到全世界的痛苦又感觉到运用佛教的道理可以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那么,我们便可唤起人类使注意佛教的这件工作是怎样急切了。
美国女佛教徒会创始人萨拉乃浮夫人说:佛教在今日,正与科学一样崭新而适用,究其原因,因佛教乃是以颠扑不破的真如之理为基础的缘故。
斯里兰卡著名学者弗那多博士说:佛教不强人盲从,但凡有思想智慧的人,就佛教道理深思谛观,则未有不怡然焕然心安理得者。
印度著名学者迦罗,在《圣天赞》中讲到“我不偏向于佛陀,亦不歧视外道,何派具有圣道理,我即依此为导师。”
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
中国著名科学家王季同(1910年曾发现四元函数求微分法,1916年发明电气变流方法)他也说:“哲学家对这个不过是推测,佛教确是亲证。”
著名文学家格尔楚德.加拉特说:“即使是今天,佛教也不能被认为是过时的,因为它是建立在根基牢靠不可动摇之上的。”
美国德克萨司州州立大学的量子力学专家威勒博士,他在对微观世界的实验观察中证实:“只有受到观察,才有存在,若无观察便无物存在!”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太空物理学家、宇宙物理学家里查德.歌特发表的关于宇宙最初形成的一种“大泡泡”学说认为:“超级宇宙是从虚无形成的”。
近代史上中国著名人物章太炎先生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贵的。”
张东荪先生说:“我对佛家却是相当敬重,以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是对的,他的动机是大勇、大智、大仁。”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说:“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梁启超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也说:“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佛教不是神道设教,不是精神痛苦的麻醉剂,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积极的、具体的、入世的、实用的宗教”,又说“科学越昌明佛教的教义越发扬广大。近年来佛教在世界各地日渐兴盛,实与科学之进步成正比,即如我国近年来佛教徒中,就有不少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是因为佛法的理论都能透过科学的考验,故凡对于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知佛教中一切事相在常人视其为迷信者,都有其健全而坚强的理论基础。”
张君励(曾任大理“民族文化学院”的院长,1946年“中央民族社会党”成立时任主席)说:“盖世尊之说,因众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起菩提心而成正觉。既有觉,自然不离智慧。悲智双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为世界其他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谓起于迷信可也,皈依佛,佛法则智者之事也。”
中国著名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在阅读了《贤愚经》《瑜珈师地论》等佛经后对佛的智慧感叹不已,对他的朋友许寿堂说:“释迦牟尼真是伟大的圣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伟大的圣哲!”
查里苏里亚博士说:“我们不必强迫人类信仰它,我们所做的是将佛教真实的面貌呈现于对佛教未有认识、抱有成见的人士面前,引发他们追求真理的热诚。”
印度前总理玛哈特玛.甘地也说:“我慎重的认为,佛陀教法的核心,现已成为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教的印度,现在已不可能折回原路,去重温乔达摩发动的那场影响了印度教的伟大改革,他的巨大奉献,他的出家学道和毫无瑕疵的生活,在印度教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印度教也会永远感激这位伟大的老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