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爱心慈善>>正文内容

爱心歌手——丛飞

       

发布时间:2006年07月22日
来源:中国贵人 2005-7-15   作者:见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丛飞简历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的农村。初二辍学,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到广州闯荡,1994年到深圳。1994年8月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截至目前,他已经资助了178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

  今年4月12日,媒体首次披露丛飞捐助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关注。5月12日,丛飞被确诊患有胃癌,次日发现癌细胞扩散。

  6月16日,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对丛飞事迹做出批示,并委托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到医院看望。不久,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率市委有关领导前往医院看望丛飞。

  6月22日,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再次赶到医院看望丛飞,转达张德江对丛飞的关心和问候。

  6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丛飞“爱心市民”称号,并号召深圳党员干部向其学习。

  丛飞困境

  身患胃癌丛飞倒下

  5月13日上午,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医生切开病人胃部后叹了一口气。据医生讲,他们看到他的胃部肿瘤已经与胰腺粘连。“这说明胃癌已经扩散”,紧急会诊后,医生原封不动地缝住了伤口。

  走廊尽头,保安站岗,屏风后的房间里,病人躺在床上。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斑驳的树影搅动着平静的房间,穿绿色条格病服的丛飞,静静地看着书。手术后,他曾向医生询问病情,但医生和家人都没有如实告之,“他不信,曾经偷偷去翻病例,但我们准备了两份”。至今丛飞也仅仅知道自己患了胃癌,但并不知道已经扩散,动手术后,他以为切除了。

  “现在能讲出话来了”,但说话比较费劲。36岁的丛飞,刚做完第三疗程化疗,病情影响到声带。精神好的时候,他喜欢在病房和门口转悠,用眼神和别人交流,只有到非说不可的时候才开口。他说,如果嗓子恢复不了,做不了歌手,他还可以演哑剧。

  贫困孩子家长催学费

  据丛飞已经怀孕5个月的妻子邢丹讲,与刚入院时比他已经好多了,那时她不仅要操心医药费的问题,还要为丛飞上火担心。因为,一些山区受资助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学费的事情,这事很让丛飞上火。有家长在电话中说:“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这不是坑人吗?”

  “我病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暂时没法寄钱了。”“什么时候病能治好?”对于这个问题,丛飞也答不上来,因为自从住进医院,大夫就没有和他谈过出院的事情。邢丹说,丛飞曾和她讲,他将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却下不来了。现在他是无力再往上走,但也没有下梯之路。

  助学,已滚不动的雪球

  “本来以丛飞的实力,资助那么多孩子没有太大的问题。”曾经给丛飞安排商业演出、已年过六旬的李氏兄弟告诉记者,丛飞会唱歌,又能模仿各种领导人,常常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所以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丛飞都小有名气,每场演出能拿一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收入十几万元,对健康的丛飞来说资助孩子们的学费,完全可以承担。2003年非典事件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而他坚持演出前不吃饭(怕影响演出效果)的习惯也让他的胃病越来越厉害,终致胃出血。后来,他的演出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少,连给孩子交学费的资金也出现周转不灵。

  “有次为了给孩子们交学费,他用录像机来抵押,向我借了1000元钱,到现在我用的这个录像机还是他的。”以前和丛飞一起表演的李雄说,丛飞为孩子学费问题的确伤过脑筋。曾和丛飞一起去湖南表演的魔术师讲,那次他看到丛飞把2万元出场费当场捐给别人了,所以“他应该赚得不少,可他兜里好像总是没有什么钱”。

  邢丹说:“事实上,只要去贫困山区看过的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跟了他去一次后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每个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震撼,都会伸出援手。丛飞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会去那边,每年都会看到新的失学儿童,所以每年都会被新的资助对象所打动。这就像滚雪球,不知不觉越滚越大,以致现在力不从心。”

  丛飞童年

  爱唱歌的张家“大崇”

  据丛飞的母亲李彩凤讲,现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的许多乡亲还记得当年张家爱唱歌的“大崇”(丛飞的昵称)。“有时回家,我似乎还看到我们家的土炕上坐满了人,大崇拿着扫帚当麦克风唱歌呢。”李彩凤坐在医院的开水间里对记者说,“丛飞从小就喜欢唱”,但他和爱唱东北二人转的父亲不一样,他爱学电视连续剧的插曲。《霍元甲》、《上海滩》他听一两遍就能记住,乡亲们都说他唱得好。

  李彩凤讲,他们两口子对儿子的这项爱好并没太在意,“我们希望他能搞点别的,找个正式工作”。后来,丛飞在当地银行某了个职,并且点钞点得“特溜”。但最终,他还是想考音乐学院。“孩子不容易”,后来丛飞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学习,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

  桥洞歌手

  闯广州睡桥洞捡剩饭

  据丛飞的家人讲,丛飞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就要来南方闯。李彩凤说,“我不同意他来,但他一定要过来”。在广州两年的经历,朋友都是听丛飞自己描述的,“睡在桥洞里,吃人家剩下的盒饭”。这让母亲听了非常心疼,“我也是后来才听他说的”,丛飞刚来广州的前半年一直没有和家里联系,“我常想是不是孩子出了什么事情”。

  但那时,对于爱唱歌的丛飞来说最痛苦的不是生活上的困顿,而是没有上台演出的机会。据丛飞的一个朋友讲,丛飞在广州时,有一个人发现丛飞能唱能表演,就带着丛飞搞演出赚钱。最后,那个人带丛飞到深圳进行一次大型演出,一下子赚了不少钱,但那个人拿着钱溜了。丛飞再次陷入身无分文的地步,生活重新陷入困顿,有次他曾从宝安机场徒步走回市区。“但丛飞说他一点都不恨那个人”,他认为那个人给了他第一次真正演出的机会。

  深圳演唱渐走渐红

  据李氏兄弟称,丛飞到深圳后不久,就认识了他俩。“当时他长得不太好看,很黑也很瘦,颧骨高高的”,但这个年轻人的表演能力与歌唱天赋,让他俩惊叹,当即决定和他联合搞演出。据李氏兄弟讲,在大剧院搞的一次沙龙上,他们帮丛飞开了个人专场。“当时他唱得很好”,此后丛飞开始出入各种歌厅进行表演,从最初演唱一首歌80元,后来渐渐涨到几百元。李氏兄弟称,一些演出机会是他们帮丛飞联系的,由于当时丛飞已经开始钻研模仿名人,常逗得观众笑个不停,现场气氛好,丛飞的节目常被放到下半场压轴。

  后来,丛飞的演出越来越多,但大多不在深圳。据他演艺圈的朋友介绍,并不是深圳人不认同丛飞的艺术,而是一些小的演出,演出费用一共才1万元,而丛飞当时的出场费就是1万元。因此,丛飞在深圳真正的商业演出并不多。

  义工生涯

  捐助从一次义演开始

  丛飞从事义工活动具体开始于哪一年,已经很难考证,各种版本的说法都有,因为受丛飞病情影响,记者一时也无法向他本人求证,但比较公认的是1994年,从一次重庆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开始。正是在那次演出中,观众席上是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使丛飞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当时他掏出了身上2400元钱,帮20个孩子完成两年的学业。从那以后,丛飞就开始不断地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并先后20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义演,收养孤儿。

  悄悄资助贫困山区孩子 “丛飞太认真,有时也絮叨。几个兄弟一起吃饭,他总是叨叨这顿饭能换多少贫困儿童的学费,我们都笑他。”魔术师左先生曾和丛飞一起跑场子演出,“有时候大家听得都有些腻烦了,但当时丛飞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已开始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了”。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丛飞做事不爱张扬。

  丛飞的妻子邢丹说:“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资助,在旁人看来十分夸张,在我看来,却很自然,他性格就是这样,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经不起别人的哀求。别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软语相求,开口要他帮忙,不管是钱是事,他都会当个事情去解决,不太懂得拒绝别人。这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说到这里,邢丹低头略一沉吟,用左手揉着腰部,似乎因为隆起的腹部有些劳累,然后抬头一笑说:“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开心就好,至于钱财这东西,反正家境也没到吃不上饭的程度,能资助就资助好了,自己嘛够花就可以了。”

  不过,邢丹说,她已经很久没有和丈夫一起进电影院了。丛飞喜欢看电影,尤其爱看首场,以前每个月都要拉着邢丹去看好莱坞大片,几乎场场不落。但如今,丛飞已经不可能如此轻松地出入公共场合了。

很多孩子把丛飞视为父亲一般敬爱着,跟“丛爸爸”很亲。

  去年,记者跟丛飞一起前往贵州织金县捐资助学,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地探望贫困家庭,并到学校去看望他资助的孩子们。显然,丛飞和孩子们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热烈的场面令人十分感动。  


【附录】南方日报 2006年04月21日

曾救助183个贫困儿童的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去世

曾救助183个贫困儿童的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去世

住院治疗期间的丛飞 新华社 资料图

曾救助183个贫困儿童的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去世

眼科专家给丛飞的妻子邢丹看刚刚取出的眼角膜 新华网(冯明摄)

  丛飞走了,把爱和光明留给人间

  这位深圳爱心大使昨晚8时40分病逝,身后捐献眼角膜馈赠社会

  丛飞轨迹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1994年来到深圳,后任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1994年8月起开始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两百余名贫困儿童。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首届深圳百名优秀义工”、“2004年度广东省优秀音乐家”、“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称号。

  2005年4月22日入院,后被诊断为胃癌,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治疗。

  2006年4月20日病逝。

  本报讯昨晚8时40分,深圳“爱心大使”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永远合上了双眼,享年37岁。丛飞的遗愿,是捐出他的眼角膜,作为对人世最后的馈赠。

  最后的心愿是捐献眼角膜

  昨天中午12时,按照丛飞的遗愿,丛飞的父亲张万军与深圳市红十字会签下了捐献眼角膜的志愿书。张万军说,自从丛飞病重之后,从中央领导,市委、市政府到普通市民都对他给予了很多关心和鼓励,丛飞不知怎么回报,只能把自己的一对眼角膜捐献出来,留给最需要的人。深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丛飞的眼角膜至少能让两个人受益。

  尽管这是儿子最后的心愿,但是当张万军与深圳市红十字会签下捐献眼角膜协议书时,丛飞的母亲还是痛哭失声。她说:“这是儿子最后的一个愿望,我们心里再痛,也要完成他的愿望。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看到儿子的眼角膜捐给了谁,能见到那个人,我就又可以看到儿子了。”

  今年4月4日,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洪战辉与深圳著名眼科专家姚晓明博士到医院看望病重的丛飞。丛飞当时就表示了死后捐献眼角膜的愿望,他还拉着姚博士的手,请求姚博士一定要帮助他完成这个最后的心愿。

  关爱他人同时也获得社会的关爱

  丛飞生前唯一的职务,是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没有固定收入的丛飞,从1994年起,一共认下178个贫困地区的孩子,全力资助他们上学。孩子们都叫他“丛飞爸爸”。有人统计过,10年来,“丛飞爸爸”至少捐献了300万元善款。丛飞本来有能力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但这些年来,丛飞和他的妻女却一直住在仅有57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丛飞去年4月22日因患胃癌住进深圳市人民医院。他总是用开朗的笑容迎向每一个来看望他的人,有的人感叹说:“他真不像一个病人!”为了让丛飞“重飞”,深圳市人民医院成立了专门医疗小组,并多次邀请国内一流肿瘤专家为丛飞会诊,也起到了比较理想的疗效。

  在他患病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多次指示深圳要竭尽全力抢救丛飞并为他解决生活困难。国家民政部、团中央、中国文联领导亲自探望并送来慰问金。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多次去医院看望丛飞,鼓励他战胜病魔,重返舞台。省有关部门也多次看望丛飞。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宗衡也多次到医院看望鼓励他。深圳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快速行动,为丛飞解决了户口、社保、妻子工作、住房、治疗费用等生活困难。社会各界关怀丛飞,给丛飞及家人巨大的安慰和支持。

  走时穿着最喜欢的演出服

  今年2月以来,丛飞的病情恶化,癌细胞在腹腔内广泛转移。至3月中旬,丛飞已经无法进食甚至无法喝水,每天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但就在这期间,他还抱病出席了长篇报告文学《丛飞震撼》一书的研讨会,他当时还表达了顽强活下去的愿望——为所有关爱他的人,为那些还需要他帮助的孩子们。

  10天前,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丛飞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他和父亲向医院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丛飞说:“国家和社会已经给了我非常好的照顾,医护人员也尽心尽力了。我不想再让国家和社会为我花更多的钱,希望能把这些钱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

  昨天晚上8时40分,感动了中国的丛飞离开了他爱和爱他的人们。丛飞的妻子邢丹平静地说:“哥哥生前交代,走的时候要穿上他那套最喜欢的白色演出服,我已经给他准备好了。”

  据了解,去年深圳青少年基金会成立了“丛飞助学专项基金”,丛飞不必担心他的178名孩子再次失学,而且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将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重新走进课堂,丛飞应该可以安心地走了。

  昨晚,丛飞同志病逝后,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戴北方受市委书记李鸿忠、市长许宗衡等市领导的委托,前往医院看望并亲切慰问家属。

  姚晓明:我和丛飞有个关于光明的约定

昨晚10时,他亲手为丛飞摘取眼角膜,10时30分他接受本报专访

  本报讯 丛飞生前立下遗嘱自愿捐献眼角膜,希望将光明带给有需要的人。昨晚9时至10时,深圳市狮子会眼库负责人姚晓明博士亲手为丛飞摘取下眼角膜。

  10时30分,丛飞眼角膜摘取手术后的第一时间,姚晓明博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并表示:丛飞的眼角膜将让3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第一次移植手术将在今日早上进行。

  问:丛飞第一次向您表达捐献眼角膜的意愿是什么时候?

  姚:我第一次见到丛飞,是在2004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吴翼飞的葬礼上。吴翼飞生前自愿捐献眼角膜,为好几个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最后他下葬在位于深圳吉田墓园的光明树下。丛飞夫妇那天一起参加了吴翼飞的葬礼,葬礼结束后,丛飞还动情地对我说:“人总是要死的,死前能为有需要的人做点事情,生命才更有意义。这位小兄弟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今后万一遇到不测,也一定会像他这样做,把光明带给有需要的人!”当时的丛飞看上去还很健康,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病魔缠绕,但那时他已经表达出了这样的意愿。

  问:今天,是您亲自去取下了丛飞的眼角膜?

  姚:是啊,这是我们俩之间的约定,一个关于光明的约定。洪战辉来深圳时,我陪洪战辉去人民医院看望丛飞,那时候他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人虚弱到了极限。看到我之后,丛飞做手势示意我靠他近一点,他有话跟我说。我把头靠近他,只听见他很吃力地对我说:“哥,我已经不能吃饭了,快不行了。到了我走的时候,你一定要来,取下我的眼角膜,把它送给有需要的人。目前家里人还有点顾虑,但我会慢慢跟他们做工作,他们一定会支持我的!”他说完这些,我已经泣不成声了,他病到这种程度心里却一直想着帮助别人的事情。我为不少人摘取过眼角膜,见过不少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但我还是要说,丛飞是最令我感动的一个人。我当时就跟他说:“兄弟,万一你先走一步,我一定会帮你完成你的愿望。等我要离开世界的那一天,我也会像你一样,把光明留给有需要的人。”那天,我们之间就许下了这样的约定,一个关于光明的约定。今天早上,丛飞的父亲替昏迷中的丛飞郑重签署了眼角膜捐献志愿书,那时候我才知道丛飞已经把捐献的事情写进了自己的遗书中,我是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开始做摘取手术的准备;晚上,接到丛飞去世的消息,我就赶紧带着手术用具赶往人民医院,我是去赴约的啊!

  问:取完眼角膜后,您是什么样的感受?

  姚:丛飞作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的精神必定将继续感动着我们。我希望更多人的像丛飞一样,让更多人受惠“爱的奉献”!

  痛别丛飞

  昨晚8时40分,丛飞停止了呼吸。

  9时许,记者赶到深圳市人民医院5栋3楼肿瘤内科312号——“爱心大使”丛飞生前的病房,三楼走道里已围满了人。

  深圳市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戴北方来了,丛飞生前的朋友们来了,病友们也来了……他们要送这位“爱心大使”最后一程。

  9时52分,放着丛飞遗体的灵柩被抬出病房。“儿啊……儿啊……”丛飞的母亲李彩凤在众人的搀扶下哭喊着走出来,声音发颤,老泪纵横。“我要摸一下,让我摸一下……”丛飞的妻子邢丹扑倒在灵柩上放声大哭。在场所有人无不动容。

  陈观玉:遗憾没有见上最后一面

  “化疗期间,为预防交叉感染,谢绝探视。”丛飞的病房前,依然贴着这张熟悉的标语,病房外的椅子上,仍然像往昔一样,坐满了前来探望的朋友;窄小的走道里,摄影机和笔记本到处在晃动,记者们在人群中间穿行。

  正对着病房门口的凳子上,坐着“深圳活雷锋”陈观玉,老人双眼盯着门口,双手紧握。旁边,罗湖区义工联的一个女义工紧紧地揽着老人的肩膀。

  晚上9点钟,住在沙头角中英街的陈观玉接到了义女林燕的电话:“丛飞走了。”老人赶紧起身出门,打的直奔医院,试图见上干儿子丛飞最后一面。可是一切太迟了。

  “其实,我早就知道,他最近身体不好。”前两天,陈观玉前来探望,“他已经不能说话了,眼睛也不会眨了。”老人的眼泪流了下来,“但是,我没想到这么快”。也许这个遗憾会成了老人心中的痛。

  王常贵:他透支太多了

  丛飞生前的工作伙伴、老大哥王常贵难受极了,“我现在脑子有点乱,心情不太好”。得知丛飞去世的消息,他觉得很难受,甚至比死了亲弟弟还难受,他对丛飞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爱心”二字。“只要跟他交上朋友,他都会对你很好,他有一副侠义心肠,朋友有什么事情绝对是‘两肋插刀’的。如果不是身体不好,他可以做更大的事情,但是一直以来他透支太多了,早就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我总是跟他说‘不要老吃白水泡饭’……”说到这里,王常贵已说不下去了。专题撰文:曾妮 刘丽 张玮 佘锦


【附录二】

丛飞追悼会深圳举行 万人为其送行


组图:丛飞追悼会在深圳举行

2006年4月25号上午10时,丛飞追悼会在深圳殡仪馆大礼堂举行。

组图:丛飞追悼会在深圳举行

2006年4月25号上午10时,丛飞追悼会在深圳殡仪馆大礼堂举行。

  上万人上午送别爱心大使 丛飞妻子接过其义工编号继续爱心事业

  本报深圳上午电 (驻深记者 于明山)感动中国的爱心大使丛飞走了,今天上午,丛飞遗体告别仪式在深圳市殡仪馆大礼堂举行,上万人赶来看丛飞最后一眼。

  上午10时,告别仪式在丛飞自己创作的《愿你幸福》的歌声中开始。整个灵堂内所有的鲜花都是白色的,丛飞身着他最喜欢的白色演出服,躺在白色的鲜花中。

  在为丛飞默哀3分钟后,宣读丛飞遗言:死后要捐献眼角膜等有用器官、葬礼从简、把陪伴自己多年的钢琴送给莲花北残疾人康复站。当读到“团市委的领导把我在贵州资助的150多名贫困学生接过去继续资助,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孩子们不会因为我的离去而失学,他们依然可以坐在教室里读书,这真是太好了。希望这项爱心工程会继续下去,直到孩子们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生命垂危之际,丛飞还牵挂着山区孩子,不少人开始轻声啜泣。

  已经接受丛飞捐献眼角膜的刘琳、于金凤、何泽金、洪美琳以及将要接受丛飞眼角膜的肖伏香来看丛飞最后一眼。尽管医生叮嘱要保护好眼睛,但看到丛飞的遗体,他们还是泪流满面跪倒在地,然后站起走到丛飞的亲人面前,与丛飞的妈妈相拥而泣。

  丛飞资助的两名贵州贫困儿童千里迢迢,代表受助儿童来看丛飞最后一眼。他们说,我们已下了决心,毕业走向社会后,也要用爱心来温暖他人、温暖社会。

  10时30分,告别仪式结束,丛飞的遗体移至火葬场火化,丛飞的骨灰将安葬在吉田墓园的如意园中。手捧骨灰盒,丛飞的妻子邢丹悲伤但却坚强,她说,我答应丛飞,我们都不哭,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丛飞的义工编号是2478,今后我将接过这个编号。过去,丛飞做义工多数是演出,我没有这个天赋,但我还年轻,可以做别的工作,把丛飞的爱心事业做下去。



组图:丛飞追悼会在深圳举行


2006年4月25号上午10时,丛飞追悼会在深圳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市民折纸鹤追悼丛飞


标签:慈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