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与空性慧
二○○二年十月一日讲于慧炬
如性法师 翻译
谢雅玲 整理
龙树菩萨所造的《宝鬘论》中曾提到:学佛不管是自利也好,利他也好,如果我们想要让二利都呈现圆满的面貌,得到圆满的佛果,就必须先修学菩提心的内涵,也就是发起为利有情誓愿成佛的心。在此菩提心未生起之前,我们必须先观修悲心,也就是面对一切有情的当下,我都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在修学菩提心与悲心的同时,必须透过观修空性的内涵,也就是想办法在我们的心相续当中生起空正见。我们在未得到无上佛果之前,必须透由修学 《方便品》以及《智慧品》才能够成办圆满的佛果。《方便品》的部分前已介绍,就是想要得到圆满的菩提之前,必须有慈悲心作为根本。在《智慧品》的部分则必须有证得空性的智慧作为辅助,所以,对于一个修学佛法的行者而言,慈悲心与空正见是相当重要的。
如何生起悲心
修学大乘佛法,首重修学悲心、菩提心、空正见。还未生起菩提心之前,我们必须在心相续当中生起悲心,悲心成为菩提心的根本。我们如何在内心生起悲心?我们必须先了解悲心的本质,也就是面对十方一切如母有情的当下,希望一切有情都能够脱离他现在所承受的痛苦。要生起这样一个强烈的希望之前,我们必须对苦生起非常强烈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在轮回中流转的同时,必须明了自身正承受种种痛苦,必须先思维到:我在轮回流转的当下,承受的是什么样的痛苦呢?对于自己本身所承受的痛苦生起出离,因此,在悲心尚未生起之前,必须生起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是绝对没有办法生起悲心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是我们平常所知道的三主要道,佛陀在讲法的过程中,将所有一切法门的心要,都融合在三主要道中。我们想修学菩提心就要生起悲心,在悲心尚未生起之前,必须对自身所面临的痛苦生起绝大的感受,透过这样的感受,关怀怜悯他人的悲心就能够生起。修学悲心,就要对出离心先有体会,在修学出离心的过程中,必须思维轮回中的总苦以及别苦。轮回中的总苦呈现何种面貌呢?在轮回中的每一个众生,上至有顶下至无间地狱的每一个众生,在轮回中必须承受的痛苦,称之为轮回的总苦。轮回中的别苦,譬如说地狱道众生所要面临的炎热之苦,饿鬼道众生所要面对的饥渴之苦,人道众生所要面对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天道众生必须面对死相来临的痛苦。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必须思维每一个众生面对的种种痛苦。只要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这些痛苦就无法避免。有时候我们对于自身的痛苦,譬如肉体上的痛苦、生病、或和亲人分离、遇到自己的敌人、遇到伤害过我们的人,在这些境界的当下,我们的内心会呈现痛苦。当我们面对这些痛苦时,我们的内心会生起类似出离心的想法,事实上,这样的状态是不能够称为出离的。因为之后当我们远离了这些境界,甚至感受到轮回中安乐的同时,厌离的感受不但没有办法生起,生起的反而是更强烈的贪着。
不管你是否有宗教信仰,不管你是否承认业果及三宝,这些都没有关系,每一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不想要有痛苦。如何才能没有痛苦?必须跳脱轮回才有办法解决自身的痛苦。我们之所以会在轮回流转,主要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无明和宿业,是我们对轮回中的种种安乐、种种受用生起强烈的贪着,也就是因为这种贪爱之心,让我们无法跳脱生死轮回。宗喀巴大师曾经在经论中讲到:今天我们会在轮回中流转,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们内心中有贪爱,我们对于轮回中的种种享乐没有办法放下,因而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所以,我们在面对这些欲乐的痛苦时,必须思维我们感受到的这些痛苦是从何而来?当我们追根究柢仔细探讨时就会发现,种种痛苦都是透由业及烦恼而产生的,也就是由业以及烦恼的造作,我们必须在轮回中不断的投生,不断的处胎,在得到蕴体的同时,痛苦也产生了。因此,我们在三苦中必须先了解行苦的内涵,也就是在我们的身上会有生、老、病、死种种的痛苦呈现。这些痛苦是透过什么样的因缘造作出来的呢?原来是透过业及烦恼所造作出来的,所以我们面对业及烦恼束缚的当下,我们应该对行苦生起出离。如果我们能够对自身的行苦状态生起出离心,然后设身处地为他人想,那么当我们面对每一个众生时就能够生起悲心。相反的,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在面对这样的境界时生起出离心,当我们面对他人时是没有办法生起悲心的,也就是说,当他人呈现圆满的面貌或他人有名声、地位、权势的当下,此时,我们不但没有办法对这样的人生起悲心,甚至会对这样的人生起忌妒或嗔心。所以,平常在修行中要多多思维轮回的总苦,到最后我们会发现不管是轮回中的痛苦也好,或是轮回中的安乐也好,本质上都是痛苦的。
很多人在思维的当下并不会有这样的概念,会觉得我们所面临的这些安乐或痛苦,是透由外在因缘产生的,但是实际上,透由外在因缘是没有办法满足我们想要得到的快乐,也没有办法解除我们想要避免的痛苦。这一切不管是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有它的根源,都是透由业及烦恼的造作,或我们过去行善的果报。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这种因果关系,如果说我们能够对这种因果关系生起强烈的定解,这样来修学出离心或悲心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如何生起菩提心
修学菩提心,必须在心续中生起殊胜的菩提心。在还未生起菩提心之前,我们必须生起悲心及慈心。所以,宗喀巴大师曾在经论中讲到:悲心及慈心是生起菩提心的根本。这句话具有相当深厚的内涵。所谓菩提心,是为利益他人而誓愿成佛的心。我希望利益一切如母有情,所以我希望能够得到圆满佛果的这一颗心,称之为菩提心。在生起菩提心的当下,必须具备两种条件,第一、生起利他之心。第二、生起希求自利之心。在生起这两种心之后,菩提心才有办法在我们的心中生起。《现观庄严论》讲到:为利他发心,希求正等觉。这两句话包含生起菩提心的种种内涵,前面提到,生起菩提心必须先发心自利和利他,这样的发心在还未生起之前,必须透由悲心、慈心及增上意乐作为根本。我希望一切如母有情都能脱离痛苦,在脱离痛苦之后,都能获得他们想要获得的安乐。实际上,他们想要离苦得乐,是必须透由我来成办的,这就是增上意乐心的生起。
如果我们在修学菩提心的过程当中,能够透由修持悲心、慈心及增上意乐,那么希求利他之发心也会生起。所谓“希求自利之发心”是说:不仅仅是要利益他人,也要利益自己,如果自利方面需要圆满,必须得到圆满的佛果。所以,自利利他这两方面都要圆满,没有得到圆满的佛果,利他是绝对没有办法成办的。透由修学悲心、慈心及增上意乐而生起希求利他之发心,这就成为菩提心非常重要的因缘。菩提心本身是心王,希求菩提之发心会成为它的助办,也就是心所,“希求利他之发心”成为菩提心的因,“希求自利之发心”成为菩提心的助办,也就是透由这两种发心,我们才有办法在内心生起菩提心。
悲心是生起菩提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悲心,就是希望他人能够远离痛苦的心,在宗大师三主要道中有非常详细的描写:
“四大瀑流冲激难遮止,业力绳索紧密所系缚,
堕入我执铁网孔洞中,无明大暗周遍所蒙蔽,
无边生死大海生复生,常遭三苦迫害恒无间,
陷此境地一切如母众,情况思已策发殊胜心。”
如果我们被大瀑流卷入,就会呈现没有办法自主的状态。
四大瀑流可以分为因、果两方面来探讨,也就是“因的四大瀑流”以及“果的四大瀑流”。“果的四大瀑流”讲述生、老、病、死,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在轮回流转的同时,一定会面临这些问题,虽然有一些众生在投生的当下,不会呈现出像人道中的生苦。实际上,在投生的阶段,必须透由业及烦恼,也就是在被业与烦恼所束缚的同时,必须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投生,譬如说,天道中的众生,虽然不像人道中的众生必须面临生苦,但在天道投生后,一样必须面对五衰的痛苦。虽然有些众生不用面对劳苦、病苦,但实际上,在投生开始,他正在慢慢的衰老。因此,在轮回中流转的每一个众生,都必须面对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为什么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的众生会面临此种痛苦呢?也就是有“因的四大瀑流”才会成办“果的四大瀑流”。“因的四大瀑流”就是贪、有、见、无明,也就是因为我们有贪、有、见、无明,所以,我们才会有生、老、病、死种种痛苦。
其次谈“业力绳索紧密所系缚,堕入我执铁网苦洞中”。我们会在轮回中流转最主要的因素是贪、有、见、无明,使我们造业感果,纵使我们想要获得快乐,但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成办快乐的因。在轮回中的众生都是愚痴的,为什么会愚痴?因为内心的无明,致为“业力绳索紧密所系缚,堕入我执铁网孔洞中”。至于“无明大暗周遍所蒙蔽”,因为我们的心相续中有无明,所以没有任何光明得以产生,我们被昏暗的状态所蒙蔽。“无边生死大海生复生”是讲到我们今天在轮回中流转的方式没有所谓开始,对于某些人来说,甚至是没有尽头的。因为在无始劫前我们就已经在轮回中流转了,而且在轮回中流转的次数是难以数计的。一般而言,轮回没有开始,但是却有尽头的,如果我们想要让轮回有尽头,就必须透由思维轮回的苦,生起出离。使轮回有尽头,并不是说我们今天在轮回流转的当下,承受种种痛苦,当痛苦承受完之后,就可以不再轮回,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想要让我们的轮回有尽头的一天,不再承受苦,就必须透由思维轮回的过患及轮回的苦,而生起出离,这一点必须靠自己努力,否则我们的轮回是不会有尽头的。经论中讲到:我们现今的社会,讲说及听闻佛法者显得格外稀少,因为末法时代讲法者、听法者相当少,我们要获得暇满人身相当困难,即使我们获得暇满人身,要是没有好好思维轮回中的苦,对苦不生起厌离,那么要跳脱生死轮回是不可能的事。
想要跳脱生死轮回必须听闻法,了解法的内涵,之后透由思维,将法的内涵在内心实践。这些条件无法具备时,轮回便没有尽头。我们的轮回是无始又没有尽头的,所以“常遭三苦迫害恒无间”,三苦就是苦苦、坏苦、行苦,只要一天没有跳脱生死轮回,就会被苦苦、坏苦、行苦所逼迫。“陷此境地一切如母众,情况思已策发殊胜心。”我们要如此思维:在轮回中流转受苦的每一位众生,在过去生都曾做过我的母亲,她对我的恩德就如同今生的母亲一般是非常大,因此,我们要设法解救她们脱离苦海。透由这种思维,才能在我们的内心生起悲心。
修学菩提心,也就是修学七因果,我们必须了解一切众生在过去生都一定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因为我们在轮回中的次数,不是用一般的数字可以形容的。譬如说,我们投生在人道的次数是无限次,投生在人道的某个地方也是无限次,很多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母亲,母亲在抚养我们的过程当中,对于我们的恩德都是相当的大。透由这样的方式修学知母、念恩,对一般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投生、轮回是以一种无限的方式来进行的。所以,对这一点若无法产生定解,就无法生起知母、念恩的心,就无法生起修学佛法、利益他人的菩提心。
所以,我们必须换一个方式来思维,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感念他人的恩,不一定是他做过我的母亲,譬如说:我们获得的食、衣、住、行、声名,种种安乐,都是透由他人,我们才有办法获得。我们想要吃一顿饭,饭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想要喝一口水,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想要获得生活上的安乐,必须透由其他众生,才有办法获得。我们不要以出世间的角度来思维这个问题,以现实而言,我们想要获得的安乐有哪一点不是透由其他众生来获得的呢?有些人会有一个想法:这些都是我辛苦赚钱,买东西来满足我自己的欲望。但实际上,你拥有的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你买的这些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不管是钱也好,东西也好,都必须透由其他众生,我们才能获得。如果你到了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没有任何东西,纵使你有再多的钱也没有用,我们必须了解今天我们想要获得的一切安乐,都是透由其他众生,才有办法获得。所以,纵使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其他众生对我们的恩是相当大的。若以出世间角度,也就是思维法的内涵来看,其他众生对我们的恩德更是无量的。譬如修学断十恶业或行善的律仪,我们必须面对其他众生,才有办法断恶业或行善,譬如你想断杀生、断偷盗,你必须面对杀生、偷盗的境界,才能断杀生、断偷盗。
对于一个想要修学大乘佛法的行者而言,修学慈悲心是相当重要的,在修学慈悲心的过程当中,我们要透由何种方式呢?我们必须源由他人的痛苦才能生起悲心。也就是说,我们看到轮回中受苦的众生,希望他们能脱离痛苦的当下,才有办法在我们的内心生起悲心。因此,一切如母有情都会成为我们观修慈心或悲心的所缘境。所以,修学大乘佛法,必须透过这样的方式来思维众生对于我们的恩。
报恩与菩提心
以上介绍的是修学菩提心的次第要义,也就是七因果当中的“知母”、“念恩”部分。接下来我们讲“报恩”。我们已了解众生都曾是我们的母亲,对我们的恩是相当的大,现今众生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呢?是在轮回中流转,承受着种种痛苦。譬如瞎了双眼,正一步一步走向悬崖,若我们见死不救,这样的行为,以世间人的角度而言是大家都无法接受的。今天一切如母有情失去了智慧之眼,想要获得快乐,却没有办法成办快乐的因,想要避免痛苦,却没有办法去除痛苦的因。心相续中被烦恼所束缚,没有办法自主,由于造业的关系正一步一步走向三恶道,也就是三恶道的悬崖,若是我们有能力帮助而不去帮助,对于一个修学佛法的人来说是相当不对的。我们要思考:我们今天能够得到暇满的人身,并且获得佛陀圆满的教法,在众多教法当中我们修学的是大乘法,在修学大乘法的同时,能够听闻菩提心这么殊胜的教授,我们在听闻的当下就必须透由修学悲心、慈心的内涵,看是否能够在我们的内心生起菩提心。如果我们在听完如此殊胜的法门之后而不去修学,对我们本身而言是一种罪过,此时必须透由这样的思维方式,生起我想要报答如母众生恩的心。因为她们在过去生都曾帮助我,现今我有能力帮助她们时,我应该尽一分心力。这不外乎希望她们能够获得安乐、远离痛苦,而且我所希望她们获得的,并不是一般世间的快乐,而是究竟的解脱及圆满的佛果,以得到永恒的快乐。这就是知母、念恩、报恩。
接下来讲述业力慈。所谓业力慈并不用做特别的观修,也就是透由知母、念恩、报恩三种心生起的当下,也生起慈心,这会呈现什么状态呢?不管看到任何众生,当下都会有想要帮助他不伤害他的心,也就是不管看到我们的亲人,或敌人、不认识的人,当下都会生起想要帮助他的心,会非常想要帮助他、珍惜他,这就是业力慈。譬如我们现今的母亲在看到自己的儿子时,都会有非常疼爱儿子的心。
接着我们必须观修悲心,也就是我们必须了解在轮回中的众生如同三主要道所讲的“四大瀑流冲激难遮止”,被生、老、病、死、业、烦恼所束缚,没有办法获得安乐,没有办法避免痛苦,因此我们对这些众生生起悲心,希望他们都能远离痛苦及痛苦的因。这样就能透由修学悲心而生起慈心。在生起慈心及悲心之后,我们必须想办法在内心生起增上意乐,因为之前纵使我们的内心有慈心和悲心,我们都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但是,只有这样的心念是无法让他们离苦得乐的,既然我们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就必须透由我来成办,之前的慈心及悲心只是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增上意乐则不仅是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而且必须透由我来成办。所以,增上意乐比慈心及悲心的力量更强。
证佛果始能自利利他
在生起增上意乐之后,我们必须仔细思维:虽然我们内心有想要利益他人的心,希望他人能够脱离痛苦,也希望由我来成办,但是我们本身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在轮回中流转的众生,我们根本没有把握来生能够不堕入三恶道,因此我们自己的状况也是危险的,不要说我们自己,就连已跳脱轮回的声闻阿罗汉及独觉阿罗汉,也没有办法利益广大的众生。因此,如果我想要成办众生离苦得乐,我必须得到怎样的果位才有办法成办,才有办法圆满?此时就会发现唯有得到殊胜的圆满佛果,才能成办一切众生的苦乐问题,而在内心生起想要获得菩提之发心,这就是所谓的菩提心。对于一个想要修学菩提心的行者而言,必须透由这种方式才能生起菩提心,不是念诵皈依发心偈就能生起的。所以,我们若想生起菩提心,就必须透由知母、念恩、报恩、业力慈、悲心、增上意乐,才能够生起为利他人愿成佛的菩提心。
不管是要圆满自利、利他,或要得到殊胜、圆满的佛果位,如果我们想要在自利的部分呈现圆满的面貌,没有得到佛果位是绝对没有办法成办的,因为不管是声闻也好、独觉也好,都没有办法成办广大的利众事业,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利方面没有办法圆满的缘故,也就是在断所知、断功德、证功德等方面,他们没有办法圆满,他们只能利益少数的众生。他们在修学的过程中,没有办法透由修学大乘佛法而断除所知障,没有办法现证万事万法的内涵,也就是在自利方面没有办法圆满,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利益广大众生。若自利方面想要圆满,就必须获得佛果位。经论中讲到:如果我们只是为利他而希望得到圆满的佛果,却忽视自利的部分,认为只要我得到解脱的果位就足够了,这是不正确的想法。自利、利他都必须得到圆满的果位,所以当下要生起希求二利之心,这是成办菩提心的最主要因素。成办菩提心必须透由希求二利之心,也就是在修学七因果教授的同时,在增上意乐之后必须要生起希求利他之心,也就是为利一切有情,我希望能得到圆满的佛果,不仅要为利他,就连自利也希望得到圆满的佛果,所以必须同时生起希求菩提之心。就如同《现观庄严论》所讲的:必须透由这两种心才有办法成办菩提心。
何谓空正见
下来我们介绍空正见,所谓空正见就是了知万法皆为空性的智慧,这种智慧所面对的境界也就是空性。经论将空性归类为二十种,可以统摄在十六种当中,最后归结到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当中。何谓人无我(补特伽罗无我)?何谓法无我?所谓人无我,是建立在补特伽罗(凡夫所执着的实我)之上的。所谓法无我,是建立在蕴之上的。这里要特别强调补特伽罗和蕴的关系,蕴是补特伽罗的所依,补特伽罗是在蕴之上所安立的法,透由这种方式让我们了解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的内涵。在了解空性之前,必须先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听闻空性这种甚深法?也就是说,若没有办法了解空性的内涵,对于自己有什么损失呢?若了解了空性的内涵,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呢?很多人在听闻的过程中,认为空性是一门很新鲜的学问,若能了解这门学问,对自己似乎相当不错,会变得相当有知识,或是在了解之后可以为他人介绍这种法门,我可以变成他人的老师。如果有这种想法而来听闻空性的内涵,实际上,动机已经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先知道为什么我们要了解空性?如果没有办法了解空性的内涵,就无法生起了知万法皆空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对这点产生定解,才会对修行成佛产生强大的信心。
《入中论》说到,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生、老、病、死都是由业及烦恼所形成的,追根究柢可以发现业及烦恼的造作是由萨迦耶见(身见)无明而生起。如果每个人都不想痛苦,就必须断除痛苦的因,也就是断除业及烦恼,同时,必须了解成办业烦恼或形成业及烦恼的因素是萨迦耶见,也就是执着一个实有之身。我们必须先了解无明的心是颠倒心识,我们想要破除颠倒心识,就必须先了解心识所执着的境界是不存在的。透由这样的方式,修学空正见才能断除内心的无明,断除心中的萨迦耶见。透由了知空性的内涵,我们可以跟他人辩论或了解经论中某一个内涵,这只是学习的一个支分,最重要的是断除内心的我执。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只是觉得这个学问相当新鲜,我可以透由了解之后向他人宣说或跟他人辩论,就和一般商人无异。
《入中论》讲到:空性的听闻者,必须具有在听闻空性甚深法的当下感觉到内心非常欢喜,甚至听完之后因为内心欢喜而流下眼泪或汗毛直竖。有这样的感动是相当不易的,但至少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要来听闻这样的法?这种甚深法对于我而言有什么重要性?最后我们会了解痛苦之源都是来自无明。我们不想承受痛苦就必须断除无明,在断除无明之前要先了解空性的内涵,以这样的动机、这样的念头来听闻空性的内涵才是正确的。
为什么会有无明?无明是我们内心的我执,它存在每一个人的心相续当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睡梦中,时常会生起“我”的念头,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要主宰一切。这样的念头力量是非常强烈的,这样的念头也会时常出现,例如:我想要快乐,我想要做什么事情……我想要名位;我不要痛苦,我会恐惧。因为有我执的缘故,我们便有分别心,分别你、我、他,对我所拥有的一切生起“贪”,对他人所拥有的一切生起“嗔”,一切烦恼、过失都来自于我执。“我”是存在的,但它存在的方式和我们内心执着它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要了解无我的内涵或是空性的内涵,都必须先了解我的本质,“我”的本质是什么?我的内心在“执”的过程中是怎样执着的?要透由这种思想来修学无我的内涵。
讲到“无我”,必须先了解“我”的状态,“我”是不存在的吗?执着我的心念是颠倒的心念吗?“我”是存在的,在《入中论》讲:一个修学空性的瑜伽师所要破除的我并不是一般的我,因为如果我不存在,那么证得空性的我也就没有办法成立,所以“我”是存在的。既然“我”是存在的,为什么又要说人无我呢?瑜伽师所要破除的我并不是一般的我,“无我当中的我”和“一般的我”是有相当大差距的。也就是说,我们内心执着境的同时,执着境的我是存在的;但是执着境的方式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要破除的“我”是我们内心执着境的那种状态。如果我们在阐释无我的内涵过程中觉得“我”是不存在的,在这个当下就是堕入了“断边”。觉得“我”是存在的;但是存在的方式就如同我们心所执着境的方式,就是堕入了所谓的“常边”。我们讲述到无我内涵的当下,必须了解到:所谓的无我,是断除了常、断二边之后所安立的一种法,也是因为远离了常、断二边的缘故,所以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会觉得这种法相当的困难。
修学无我法门之前必须先了解所破,也就是在证得无我的当下,我们所要空的我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所以认识所破无我的这一点就显得格外重要,真实的“我”跟我们内心所执着的“我”有什么不同呢?其实这种心念在我们内心会时常生起。也就是对一个没有办法证得空性、没有办法证得无我内涵的人,会在内心生起一个名言我,也就是“一般的我”,跟“五蕴成立的我”这样一种心念是混杂在一起的。也就是执着我的心念跟了解五蕴成立我的心念是混杂在一起的。我们必须仔细分别我们心在执着境界的过程中,是透由什么样的方式执着境的,这种境界在我们内心现起的当下是何种面貌呢?透由这样的方式来认识无我,所以在认识无我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了解我们的心在对境的同时,呈现出怎样的状态?如果我们在心对境的同时能够了解,执着境的方式是错误、不存在的,我们才有办法破除它,才有办法证得无我的内涵。譬如说,我们今天要去捉小偷,在还没有捉小偷之前,必须先知道个小偷的长相、衣着、行为,也就是要透由了解小偷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形象,我们才有办法捉到真正的小偷。所以我们要了解无我、空性的内涵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所破,也就是透由了解所破之后才能破除所破,而证得空性,证得无我。既然了解空性的内涵必须先了解心在对境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如何执着境的,所以认识所破对我们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我本身对空性的内涵并不是相当了解,再加上时间不够,纵使我讲述此内涵,对你们来说似乎没有多大帮助,而且我本身修学的证量不够,内心没有什么感受的。
总之,我们想要了解和体证无我,就必须先了解心对境的状态,所谓我也好,补特伽罗也好,它的本质是安立在五蕴之上的,对有形体的众生而言都是具有五蕴,对没有形体的众生而言仅有四蕴,不管是五蕴也好,四蕴也好,补特伽罗是安立在蕴之上的,这是补特伽罗的本质。在五蕴的任何一蕴安立,补特伽罗就呈现出来,这就是补特伽罗的本质。我们内心在执着这样的境界的过程中无法现起这种面貌,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觉得补特伽罗是我们所安立的。我们会觉得在蕴上有一个真实的我呈现出来,不会觉得这个我是透由心的安立而呈现在蕴体之上的假我,这样的观念是很难生起的。当我执在内心生起时,会觉得蕴上有一个真实的我可以呈现出来,这就是我们的心在对境时以及所呈现出来的面貌,不同于境的本质。
因为修学空正见相当困难,在平常的修学过程当中,应该以修学菩提心及空正见为主。至于菩提心的内涵已在前面谈过了,我们可以透由这种方式来思维,看是否能在菩提心中生起菩提心的觉受。在修学空正见的过程中,也就是了解空性内涵的同时,我们必须格外的小心,因为在思维空性的当下,如果不仔细思维的话,就很容易堕入边见。所以我们必须透由证理来做抉择,不管是菩提心也好,空正见也好,这两种法门都是修学佛道的行者所要重视的。修学的同时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无我”的内涵,就必须透由修学佛法才有办法了解,外道有很多论点,但都没有办法正确阐述“无我”的内涵,对于外道的行者而言,他们认为我是存在的,也就是补特伽罗成立的我是存在的,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观念呢?因为在我们内心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就是如此。有很多佛教徒都会讲述无我的内涵,但只是嘴巴说说罢了!外道所提出来的见解及看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们是照着内心观察境界的结果所提出来的见解。
无论如何,想要了解无我的内涵,必须透由修学佛法。因此,如果你想要跳脱生死轮回,就必须透由修学佛法。在修学佛法时要时常发愿,希望世尊的圆满教法能长住世间。为什么世尊的圆满教法要长住世间呢?我们都知道,一切众生的安乐来自佛法,这样的法门,这样的宗教,若能长久住世,将可以利益众生。我们自己在修学中的种种障碍也都希望能够尽除,可以透由这种方式来做回向。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