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六祖坛经>>正文内容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坐禅品第五)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七日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2日
来源:报佛恩网:《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作者:宣化上人主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坐禅品第五

禅,不一定限于默然静坐,而是行住坐卧都有禅,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会用功的人,不仅限于静坐时才用功,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功。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大师开示大众说:坐禅原是不著于心,也不需要著于清净。为什么呢?若著住到心上,就有两个心。若著到净上,就有两个净。也不是说我总坐著不动。你若著到心上,就有两个心,这就成了妄心,应知心本来是幻化不实,不是真心,故你就不应著住它。

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既然是清净的,你为什么要著到净上呢?若著到净上,就有两种净,即有真有妄了。因为有个妄念的缘故,就把真如自性遮盖住。若你没有妄想,就能还复清净本来的面目。如果你生出心而著到境上,在本来清净上头上安头,又生出一个净来,这就是一个妄,这就不是本来清净的本体了。可是这个妄本来没有一个地方,若你著到妄或净上这就错了。这就是头上安头。

什么叫清净呢?它本是无形无相的,而你却立出一个净形相来,观净而著到净上,说这是功夫。有这种的见地,便是障碍自己的本性,而被净所绑住。因你已著到净上,这也是一种执著。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所谓修不动,不动什么呢?不是叫你坐在那儿不动,而是在动中修不动,在日用中不动。见一切人时,不要看人的是非,尽分别人的善恶,尽找人的过错,这才是自性真正不动。

迷人身虽不动,但一开口就随便讲他人的是非、长短、好坏,这种的行为是与道相违背的。你再要著心、著净,这就是障道法。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什么叫“坐禅”呢?在这个法门里,是无所障碍,对外一切好、坏境界,心念均不被其所动摇,这个名字就叫“坐”。并不是一定要坐在那个地方,才叫坐。你能内里见到自性而不摇不动,这就叫“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什么叫禅定?即外不执著一切的相,而心里不乱打妄想,不起杂念,这就是定。若外边著相,那么里边就没有定了。若外边不著住一切相,心就不乱。本来自己的灵明觉性是自然清净,自己会生出定来的,但你就因见著这种境界,而执著到这种境界,回忆这种境界,故心就乱了。若你能在外边见一切境界而心里不乱,这就是真正的定。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外边离开一切相,这就叫“禅”;而心里边不乱,这就是“定”。外边有禅,内里有定,这就是真正的禅定。在维摩经上说:即刻豁然贯通,明白自己的本心。梵网经说:我本来的自性,原是清净的。

善知识,在每一念中,自见本性是清净的。故自己修,自己行,自然就可成就佛道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