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菩萨的修持——《金刚经》与人生
《金刚经》和《般若心经》不同的地方,在于《心经》比较强调自我的解脱,而《金刚经》进一步提到大乘菩萨如何运用这种解脱的智慧,在生活中度化众生。因此《金刚经》可以说是菩萨修行的宝典,也是中国佛教弘传最久、最流行、最普遍的一部经。
本经一开头有一些关于生活上的叙述,这在大部份的经典里都有,它的主要用意是说明这部经典的缘起。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到“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为止,这一段序言是在讲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什么因缘讲这一部经。
这段序言的重点在须菩提请示佛陀的这句话:“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嘱诸菩萨”,意思是说如来能够很善巧方便的指导诸位菩萨如何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使大乘佛法能继续弘传下去。所以整部《金刚经》的重点,就是在谈菩萨的发愿和智慧,以及修行、度众的关键。
11-1《金刚经》的菩提心
《金刚经》最重要的宗旨,是要一个修行人发菩提心。“菩提”本来是指“觉悟的智慧”,所以阿罗汉、辟支佛和佛陀的智慧都叫做“菩提”。但这三种智慧当中,以佛的智慧为最高、最圆满,所以佛的菩提特别称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
要成就佛的菩提,必须发心修行菩萨道,誓愿救度一切众生,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才能成佛。《金刚经》所说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指大乘菩萨这种不畏度众艰难,不惧佛道长远,能够长期“誓愿救度一切众生的心”。为了能够不退转,菩萨必须修习空性的智慧,才能在度众时没有障碍。《金刚经》的特色,就是同时兼重“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
(1)发心的种类——胜义菩提心
菩提心可以分为二个阶段:一种是世俗的菩提心;另一种是胜义的菩提心。这两个的差别在于:“世俗的菩提心”是菩萨在凡夫阶段时就已经发起的。这只要有受过五戒,或甚至受过菩萨戒的人,就能了解“菩提心”的意义,也就能发起这种“希望成佛”的心了。
菩萨发心以后,再一边听闻、思惟佛法,一边修习禅定,逐渐对宇宙万物的真相,也就是空性有了深入的认识。等到已经有能力在禅定中证悟空性、成为阿罗汉时,由于之前所发的菩提心,使菩萨能够在这时候忍耐不证入阿罗汉果,而继续投胎转世,利用这个色身来生生世世度化众生。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菩萨就是以“胜义的菩提心”来行菩萨道。《金刚经》著重的就是胜义菩提心这个阶段。
(2)发心的目标——令一切众生进入涅槃
释迦牟尼佛首先要告诉这些菩萨的,就是“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不管菩萨发的是世俗的菩提心,或是胜义的菩提心,都是要让一切众生进入无余涅槃。
佛陀首先把“一切众生”简单地分类为:“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些名词我们平时统称作“四生九有”。“四生”就是按照出生的方法,把众生分成四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九有”则是依照禅定力的高低,把众生分成九类--第一类是欲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六欲天);第二至第五类是色界天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第六至第九类是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
这九类众生若按体型来看,又可分为有形的,还有无形的(若有色,若无色)。或者依禅定的层次来看,也可分为“有想,无想,还有非有想非无想。”不管是按出生方式或是禅定层次来分类,菩萨的目标就是要令一切众生都进入涅槃,使他们不再受到轮回的痛苦。
这里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无余涅槃”呢?因为当阿罗汉证悟以后,虽然精神是处在涅槃的境界,但是他的色身还“有”残“余”的寿命,所以在他剩余的有生之年都叫做“有余涅槃”。等到阿罗汉的色身寿命结束了,他就不会再来投胎转世,这时才叫“无余涅槃”。因此,“进入涅槃”就是“了生死”的意思。
说到这里,要顺带解释一下一般人对“涅槃”的误解。我们中国的佛教徒,特别是强调要推动“人间佛教”的,一听到“涅槃”大家还不会觉得奇怪,还比较能接受。但是一听到涅槃的意思就是“了生死”,很多人就会说:“哼!那么消极 ! 阿罗汉的个性这么消极!”好像一谈到“了生死”就觉得很有罪过似的。这是很奇怪的!
如果生就是“来”,死就是“去”的话,涅槃的境界就是“没有来去,没有生死”,因为“生死、来去”都是世间的假相,都是不真实的。
体悟世间的真相是没有“真正的来、真正的去”,是一种空性的状态时,这种证悟的境界就叫做涅槃。
所以经典里头形容涅槃就像虚空,仅管白云或乌云飘来飘去,虚空仍然是虚空,没有增加或减少。乌云不会把虚空弄得更脏,白云也不会把虚空变得更干净。同样的,当你体会到世间其实是“没有来去、没有生死”时,整个真理的境界(空性)并不因为你开悟了,真理就增加一分;也不会因为你还是凡夫,真理就减少一分。
阿罗汉体悟空性时,内心会满溢著证悟的喜悦,所以涅槃是一种清净、快乐、寂静、安祥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法喜充满”。但是现在的佛教徒已经把“法喜充满”这句话普遍地套用在生活上,不容易改了。平时参加一个法会,或是办一个活动,就说是“法喜充满”。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法喜,你要清楚:佛教讲的法喜是指涅槃的快乐。
(3)修行的阶位
菩萨发了菩提心要“令一切众生进入无余涅槃”以后,接下来就是要培养信心。一来要相信缘起法,相信善有善报,二来要不断的广结善缘,培植福报。三来要持戒、修禅定、观智慧。福报愈多,禅定、智慧的进步就更快,信心也就越来越强了。
所以在菩萨的戒律中,最初要修“十善业”。十善业是从原本的五戒延伸出来的,它的内容包括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以及意业的“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除此以外,还要持三种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意思是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以及利益一切众生。
从最初发心到成佛为止,菩萨必须经历五十二个阶位,其中一开头就是“十信位”。再加上慈心悲愿的增强,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合称“三贤位”),一直到十地位的初地时,才见到一切法的空性,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开悟证果”。
大家要了解,我们中国人不管是在家众、出家众,受到祖师们所传的这些净土宗、禅宗、或密宗的思想、方法所影响,早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已经不敢想像开悟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只要两句话,三分钟就可以理解。其实我一再强调“开悟”只是让我们认识世间的真相而已。认识世间的真相以后再修行,修行以后再 证果。这最后的证果比较困难,但是一开始的开悟是不难的。
11-2 《金刚经》的修行重点——对治无明
第一件要开悟的事情,就是要了解什么是“无明”?它就是我常说的“第七意识”,也就是我们情爱里头的“我执”。执著自己以后,会一直引发我们内心一股很强大、很冲动的情爱力量,让我们一直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譬如喜欢的人,就一直想要去看他;喜欢的东西,就一直想要去吃它,或是去把它买回来。
(1)无明的内容——第七识
这股情爱的根源,就是对“我”的错误看法。本来“我”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的,是不断随因缘而变化的,所以没有一个真实不变、永远是这样的“我”。而凡夫却认为有一个实在的“我”,而且还一直不断的印 证这个看法。总觉得有一个“我”从过去世轮回到现在,今生死了以后这个“我”还会再去投胎转世。
误认“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就叫做“我痴”。凡夫先有了“我痴”,然后不断加深这样的念头成为一种执著、一种固定的见解,这叫“我见”。既然深深地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所以也深深的爱著这个“我”以及“跟我有关的事情”,叫做“我爱”。自己的一切也都要拿来跟人家比一比,希望能比人家好、比人家强,就叫“我慢”。
“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就是“我执”的内容,它是第七识的主要功能,也是我们烦恼的根源,佛法也把它总称为“无明”。无明的力量能够“发”动我们的情爱不断地向前活跃的发展起来,促使我们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物、东西,而制造身口意三“业”,这叫“发业”。发业了以后,就能滋“润”我们未来继续在“生”死轮回中流转的动力,这叫“润生”。因此无明(第七识)的主要功能就是“发业润生”。
这好比马达发动了以后,你不断的再给它加油,它就能继续不停地运转。又譬如这颗豆子的基因里面具有生长的功能,如果你把它放在水中闷,它就会发芽。我们的记忆里面,也是包含了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无数的习气符号。它包括一些欢喜、悲伤的事,和许多错误的思想、见解。唯识学把这些习气符号称为“种子”,意思是说它跟树木花草的种子一样,具有“发业润生”的生长功能。
这些习气种子如果没有外境去触发它,它就不会产生力量。例如眼睛如果不去看外境,就不会触景生情,引发心中那些过去世曾经经历过的感受。如果眼睛看到了,这些习气种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冒出来,让你内心不断地复习这些欢喜、痛苦的感受。所以我们生活中对于任何人、事、物的感受,都是来自过去世或今生的经验。
有了感受,就会重复以前曾经做过的行为反应。这些行为你可能才做一下子就停止了,但是第七识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的力量会不断推动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复这些行为,让你一直去想、去听、去吃、去做。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就是靠这四种成分的力量在推动。内心里有了这些不良的成分,生活中就会很不自在。
比如说你进学院以前,曾经在某个机构、公司赚了不少钱,恐怕有两、三百万元吧。你偶而就会想:“这两、三百万是要买股票好呢?还是买基金好?或者拿去买一栋房子?”你的内心有了这种内涵,偶而就会在那边左思右想,看看要怎么投资才好。
假设你买了股票,那么万一股票下跌时,你心里就会很难过,这就引发你生活上的不自在。这种不自在的感觉往往会让你在下一次遇到股票下跌时,继续感受到同样程度的不自在。生活上这许许多多的“不自在”我们就总称为“烦恼”,它的来源就是无明,也就是第七识。
(2)第七识的展现——情爱
用现代话来讲,第七识展现出来的力量就叫做“情爱”。佛法把众生叫做“有情”,意思是“有情爱的众生”。因为凡夫心中的无明能够滋润这种冲动、活跃的“情爱”力量,促使他一直不断用行动去追“取”自己心中想要的东西。
“菩萨”刚好跟“有情”相反,因为“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意思是“已经觉悟的有情”,不会再受无明和情爱的力量所束缚了。就像我刚才的比喻:“如果你买了股票,就会常常为这个股票而不自在。”背后推动这股“不自在”的力量就是情爱,它的基本成分就是无明。
我们由于无明,就会对自己喜欢的人、事、物一直想、想个不停,这叫做“意业”。想了以后你会开始有追求的冲动,所以你会用嘴巴来表达内心的欲望,这叫做“口业”。或者你会展开实际的行动,想法子用网路、电话、信件来连络对方,或是去把喜欢的东西买回来,乃至于看到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把它扒走,这叫做“身业”。
你们有没有看到经典里形容众生是“无明所覆,爱结所系”?它把这个“爱”的力量比喻得非常传神,说“爱”就好像心中有一条绳子把你绑住了一样,在你心里打了“结”。所以你只要有喜欢的对象,不管是人也好,东西或事物也好,心里就时时被它系住。
当你工作一做完,或是书本一放下,脑子里立刻就会想到这个人、这样东西、或是喜欢的嗜好。对不对?我们第八识这个大仓库里面收藏的,通通都是这些“爱”跟“取”的符号。释迦牟尼佛的时代,讲解“集圣谛”(苦的原因)时,就只有讲“无明所覆、爱结所系”而已。
“无明”就是在我们心意识的情爱里头充满了“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这些不良的成分。只要是凡夫,心里头就有这些成分。死了以后,生前的种种意识行为(爱跟取)就构成我们的“第八识”,推动我们继续去投胎转世。所以“集圣谛”就是十二因缘里的“无明、爱、取”,或者唯识学里的“第七识”。
(3)情爱的特性与对治方法
我们的第七意识长久以来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已经养成习惯,已经定型了。纵然我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缘起的,佛法说这些都是假相”,如果我把你的东西抢走了,你还是会很不高兴。因为在凡夫的思想、见解中,还是直觉地认为:“这是我的!虽然是假相,你还是不可以把它拿走!”
所以第七识展现出来的情爱力量是非常坚韧的,让你有办法锲而不舍,怎么困难都无所谓,非要完成不可。像我们佛光山云居楼的主管妙晋法师就很有韧性。为什么?云居楼刚完工、开始装潢时,她就接下这个主管的工作,天天要跟那些工人接洽。那时候真的很困难,所以她在工作过程中是很有韧性的。
像我出门时,有时候手中才提一件行李,就已经觉得很累。但是我看到那些做太太的,手里已经抱了一个小孩,背上还背了一个。喔!好厉害!但是做妈妈的却觉得照顾孩子是她的责任,所以一点都不觉得累。而且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么可爱,心里就觉得非常满足。
这种亲子之间的情爱就是一股非常强韧的力量,斩也斩不断。而且还会一直发展下去,推动父母为了养家活口而卖命,所以我们凡夫才叫做“有情”。如果凡夫的情爱发展不正当,他就会去骗、去偷、去抢。严重一点的,还会去杀人!
如何阻止这些情爱的发展?我们首先要用“持戒”来克制不当的言行。心里很想要,却得不到,那就得修禅定来克制我们那份想要的心念。有了持戒跟修定,在日常生活里头还要不断的用智慧的眼晴(慧眼)来观察一切事物的不真实。
上次跟大家说《般若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要大家观察:“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因缘所生,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没有自性)”。所以在日常生活里头,无论是听到的、看到的、或是尝到的,不管你接触到的是什么,一定要有这种回光返照的定力,马上就观察出这是不真实的,是虚假的,这叫做修智慧。
所以原始佛教把修行内容分为“戒定慧”三大项,譬如八正道里面就有持戒(正语、正业、正命)、禅定(正念、正定)和智慧(正见、正思惟)。大乘佛教的六度波罗蜜也有持戒波罗蜜、禅定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虽然学佛最终是以智慧得解脱,为什么还要持戒、修定?
因为凡夫在还没修成般若的胜解以前,多半还是会像过去一样,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真实的。所以长期修习禅定可以使我们观察事物或内心的念头时更加敏锐。接触到事物的当下,就可以警觉到:“这是不对的,这是错的,这是不真实的”。有这种警觉,就叫做“开悟”。
虽然开悟了,仍然可以用第七意识那股活跃的情爱力量去办事,但是情爱里头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已经透过智慧的观察而消除了。这就是用“正见、正思惟”来对治“无明”。认识世间的真实相就叫做“觉”,但仍然运用这个情爱来度化众生,不舍弃一人,这才是“菩萨”的真义。
11-3 《金刚经》的智慧
所以要学习大乘佛法,就要先看清世间的真相,然后才来修行。这个世间的真相用几句话来形容,就是无常的、缘起的。因为无常,所以万物都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它的产生是“缘起”的,意思是“由因缘带动而生起”。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要有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来带动,才会现起”。
譬如桌子、房子、或任何东西都是由两个以上的材料、零件组合而成的。我们喝的水,也是氢跟氧结合成H2O以后,才成为水。我们吃的豆芽菜,也是因为豆子本身就有水份,以前都是用个布袋把它闷住,让袋子产生某种温度以后,豆子就会发芽了。有些人自己会做苜蓿芽,也是运用同样的原理。
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都需要靠关系条件才能生起。没有那一样东西是本来就能自己生出自己的,或是自己本来就存在的。在缘起的理论“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之下,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固定不变的,所以都是空的。
《金刚经》就干脆说“世间一切都是假相”,或者把世间每一样事物的短暂存在称作“幻相”,形容它是梦幻泡影。为什么?因为任何东西生起以后,一定会逐渐坏掉、消失。以苜蓿芽来说,你把它搓、搓、搓,搓到水份没有时,它就消失了,因此它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又像水果,它产生以后到烂掉、消失为止,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所以形容它是“虚妄”的。
以此类推,人也是这样。有的人可以活到二十岁、三十岁、五十岁,就算长寿到一百岁也是有的,但最后还是消失了。乌龟比较长寿,但最后还是会死掉。所以世间一切都是不断在变化,没有固定的。
你或许会说:“动物的生长、消失比较快速,所以看得出无常变化。像钢铁这一类没有生命的东西就很难感受到无常了。”这好比地球一直绕著太阳转,速度是音速的一点四倍,就等于一分钟旋转一千多公里,但是我们坐在这里却完全感受不到,岂不奇怪?整个太阳系绕的是云层,速度比这个还要快,我们也一样没有感觉啊!所以这个“无常”是遍于一切有情、无情的。
(1)用四种情形证明因缘法
龙树菩萨曾经用逻辑思考的方式,分析一切万物的产生都不可能是“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由此来证明万物都必须是特定的因缘(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才能产生,不会无缘无故的生起。
(a)无因生
“无因就有果”意思就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毫无道理地生出一些现象,不需要藉助特定的因和缘。譬如此地起了火灾,别的地方也可以毫无理由的跟著起火。但事实上别处也要有原因才会产生火灾,所以此处起火必然是有它的特殊原因,只是我们尚未找出这个原因罢了。
印度一些外道觉得世间就是这样自然形成的,那里需要什么因果?所以他们认为富贵的就一直会富贵,贫穷的永远贫穷。这样一来,人生的一切努力岂不毫无意义?但如果仔细思考,便会发现这个道理并不符合世间的现象,所以“无因生”是一种邪见。
(b)自生
万物既然不是“无因生”,那么就是有因缘而生了。这又可分为三种情形:自生、他生和共生。“自生”就是不需要透过特定的因和缘,自己就能生出自己。既然这样,“还没生起以前”跟“已经生起以后”是完全没有差别的。譬如前一个念头既然生出来了,后面就会跟著生出同样的念头。那么心中必须时时刻刻无穷无尽的生出同样的念头,才能符合“自生”的定义。
但事实上我们的心念不可能前后都是同样的,必然是六根接触六尘以后,不断产生不同的念头。修习禅定的人虽然最初要训练自己的心念时时专注在某一个所缘境,但是修到一念不生时,这个心念又在那里呢?而且前一念的专注并不会自动使后一念也跟著专注,必需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使心念时时系在所缘境上,因此“自生”是讲不通的。
(c)他生
有的人认为“自生”讲不通,那么“他生”就说得通了。所谓“他生”就是指“因”跟“果”不需有殊特的关联,任何一个因都能产生同样的结果。譬如牛会生马、鸡也会生马、狗也会生马。或者木能生火,那么水也能生火,铁也能生火,因为不需要特定的因缘就能生出结果嘛。
有的人怀疑:“咦!你们佛教不是讲因缘生吗?我们都是靠父母生的,所以不是因缘生的!”问题是光只有父亲会生小孩吗?光是母亲会生小孩吗?所以必定要有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小孩子才能生下来。再者,父亲的体性是实在的吗?母亲的体性也是实在的吗?纵然是特殊的因和缘所生,因和缘的本身也是要靠其他因和缘才能产生,所以这个因缘的体性也是不实在的,也是空的。
以此类推,一切万物都是在这样辗转相关,相依相靠的情况下,一直不断在重复“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过程,所以发现没有一样人、事、物有固定不变的实体,都是不断在变化,所以都是空的。佛陀所开悟的就是这个道理。
(d)共生
有的人认为“自生”既然不成,“他生”也不成,那么两个合起来,“共生”就能成立了。这也是不行的,因为一个因不能生,不论再加上多少个因还是不能生。譬如一个瞎子看不到路,再加上三个瞎子还是看不到路的。
既然“自生、他生、共生”都不能成立,可见制造果的“因”必需是特定的因和缘(某种关系条件的组合),才能产生某种结果,这就是因缘法的真义。既然世间万物都必需靠因缘才能产生,不能独自生起,所以只要因或缘一改变,结果也必然跟著改变,不能永久保持某种状态,所以才说万物都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
以我们的身体为例,它是由地、水、火、风四种物质特性组成的。地是坚硬性、稳定性的(例如骨骼、肌肉);水是湿润性、凝聚性的(例如血液、水份、尿液);风是流动性的(例如呼吸);火是熟变性、分离性的(例如体温)。
植物、矿物基本上也都是由这四种特性组合的。譬如物质一旦被火烧了,就会烧得精光,这叫分离性。在烧的过程中,火可以把东西煮熟,所以又有熟变性。水果树会随著气温的升高而开花、结果,这也叫熟变。如果把它一一分析,每一项元素都由其它因缘组成,都是不断在变化,所以没有一个实体,这就叫“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我们的精神体也是一样,在“五蕴”里面,把人的心理作用过程简化成“受、想、行、识”四个阶段。感“受”一定要等接触以后才会有感受;“想”也一定要等接触以后才开始有语言、概念的产生;“行”更是要有“想”以后,才会有种种思虑、决定所要采取的行动。(“识”相当于唯识学第六、七、八识的作用)。所以心理的种种作用,也都是要依靠因缘才能产生,不能独自生起,所以都没有实在的体性。
唯识学进一步把心识的作用细分为“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和“第八识”四项。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以后,身体里面感觉神经的作用;第六识就是思考推理、判断好恶、决定取舍的心理作用;第七识就是前面说明的“我执”作用;第八识即是我们生生世世身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意念的行为留下来的符号、痕迹。
大家或许会说第八识是生生世世跟随我们去投胎转世,所以它应该是恒久不变的。但仔细一想,它是独立的吗?我们每一世做过、想过、说过的行为所留下来的痕迹,都会不断添入第八识这个大仓库里面,所以它也是不断在变化啊!不论是身心的行为或是外界的变化,都是符合缘起的法则,所以都是空的。
(2)《金刚经》的空观
当我们能够这样子照见自己的五蕴皆空,我们就能照见别人的五蕴也是空的。经文说:“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你如果用一般的逻辑来思考,一定会觉得:“这种说法很颠倒嘛!又要‘度尽无量无边的众生’,又要说‘无有一个众生可灭度者’,实在太矛盾了!”
站在菩萨的立场,既然能够照见自己的五蕴皆空,当然我们众生所思考的“你、我、他”这些独立的个体也都是五蕴所构成,也都是“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不异空”。所以我相一旦破除,那么相对的人相也破除了,所以“无我相、无人相”。
乃至所有众生存在的相貌、存在的时间也是不真实的,这叫“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既然四相皆空,自己在度众生的同时,又观察到众生并没有实在不变的体性,“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所以经文才说“确实没有一个众生可以灭度”。
不但人是这样,物质也是由各种关系条件组合起来的,所以也是不真实的。譬如桌上这个闹钟万一不小心摔到地上,立刻就震坏了。里面的零件一个一个散开来,壳归壳,螺丝、弹簧各归各的,没办法组合在一起,就失去闹钟的作用了。可见这个闹钟的存在和功能是很短暂的。
因此观察缘起法,就是思惟世间一切人、事、物都是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关系条件所组合。一旦因缘散坏,里面的组成份子又有各自的变化,原先的状态就不复存在了。所以一切存在状态是短暂的,是没有真实的,也是空的。
经文就把一切“有情、无情”简单归纳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阿含经》也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意思是说要见到空性,就必须观察世间一切万物的形成、消失,都是依照缘起法,进而体悟出它的“生灭、来去、垢净、好坏、善恶”都是无常的、不真实的、虚妄的。
我们禅宗有所谓“见性成佛”,也是要透过这样子思惟来见到佛性。你们有机会进禅堂打禅七时,不要老是妄想著:“那一天打坐时突然‘碰’的一声就开悟了!”开悟是要透过思惟的,就像《楞严经》说:“以闻思修入三摩地”。中国禅宗属于真常唯心系,强调“真空妙有”,所以他的修行方法跟这里讲的有点不太一样。
(3)《金刚经》的假观
了解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都是虚幻不实的假相,这种智慧称为“假观”。《金刚经》的后半部就是在破除我们度化众生的过程中,对世间的错误认识,以为一切都是实在的。所以它说:“所谓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意思就是说我们庄严净土、成熟众生时,心中清楚地了知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对象。为什么?因为一个觉悟的有情已经具备了慧眼(二乘人的空性智慧)跟法眼(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洞悉一切法门之智慧),所以见到一切都无所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知道一切都是缘起的假相,所以不真实。
过去我们以为每一样人事物都是真实的,所以会“心有所住”。譬如这是你的东西,如果你知道别人一直很想占为己有时,你动不动就会想到它,不想给人看到。这叫做心“住在”这个东西上面(时常忆念、牵挂),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无明所覆、爱结所系”。
我们凡夫在还没有开悟之前,对一切东西,特别是自己所喜欢的人物、东西、状况,心就经常住在那个地方,这叫“心有所住”。《金刚经》说“应无所住”,就是要我们对于所有的人、事、物不要心生染著,而应观察任何东西到底有没有一个实在体?包括我们修行持戒,也不能误以为这些修行有个实在不变的体性。
(4)《金刚经》的中道观
所以在“如是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之后,它要强调:“假如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不名为菩萨”。“不名为菩萨”就是说他不是一个胜义的菩萨,不能成为一个“如实行者”。
在《大乘起信论》中有所谓“胜解行者”和“如实行者”。“胜解行者”就是已经对空性有了概念,但还没有证悟。“如实行者”就是已经证悟,破除我执,修行时能够“无我相”的大菩萨。以“无我相”的态度来度化众生,让众生也了解空性、涅槃的真义,同时又清楚了知“无有众生可度”,这就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即《金刚经》的中道观。
11-4《金刚经》的度众方法
前面已解释“应无所住”的意义,接下来要说明“而生其心”。《金刚经》讲的是大乘菩萨的修持,菩萨所生的心就是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我们前面已经用很多篇 幅来说明禅定和般若,也用“四正勤”来解释什么是真正的精进,因此以下只介绍布施、持戒和忍辱波罗蜜。
(1)布施波罗蜜
经文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意思是说菩萨在度化众生时,认为不只是金钱、财物、医药,甚至连自己的肉体、骨髓,只要是众生需要的通通都可以布施,而且也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虚假不实的,这叫做“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我们行菩萨道,平时就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在日常生活里头,处处就是要用这种无住的心,来观察三轮体空,也就是布施者、布施的对象、和所布施的东西都不真实,都是空的。
以布施的财物来说,同样一张纸印成钞票时,不同国家的制钞厂所印出来的人头、图案就会不一样,币值也就跟著不同。随著景气的好坏,通货也会跟著紧缩或膨胀,同一张钞票的购买力也就时有变化。因此我们布施的钞票是随著世间因缘变化而有不同的价值,所以布施的财物并不真实。
能布施的人和接受布施的对象,比如我拿甘蔗给大象“林旺”吃,两者的五蕴都是空的,这在前面已经详细说明过了。所以在布施时,能同时观察这三种成份都不真实,能够“三轮体空”,就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以这样“无住”的心来布施,福德就会很大。为了让人了解福德究竟有多大?《金刚经》就比喻:“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你能够想像虚空有多大,有多广吗?没办法啊!所以一个菩萨行六度波罗蜜,不住于相而行布施的话,功德也是像虚空一样不可量、不可想像的大。
当然也不是说虚空有多大,我们的功德就有多大。我们以慈悲心修福报时,不管“财布施”或“法布施”,如果能够以空性的智慧来修这个福报,所修的福德都能与空性相契合,这就叫“福慧双修”,也唯有这样子才能成佛。
所以在你布施给人时,心里如果能够无住,你就不会挂碍。否则你如果“有所住”,那你给了某人后,偶而就会想:“他不晓得记不记得我前次给了他三百块?”下次他碰到你,又没有跟你打招呼时,你心里就会很不愉快:“上次我才给了他多少钱,现在连问都不问一声!”
或者你对他那么好,但是对方却还常常批评你,你心里一定耿耿于怀。这是因为你有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心里不舒服。这就是心有所住,所以会有分别,内心就不自在。我们在菩萨道上如果这样度众生,必然有障碍。
用“三轮体空”的心,也就是胜义菩提心所修的福德,远远胜过凡夫所修的福德。因此《金刚经》里头处处都在比较两者的功德优劣。例如《金刚经》里面的四句偈,不管是受持、读诵,或是为他人解释,都胜过像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多的七宝布施。甚至一个恒河里头有多少沙?以这么多沙来比喻有那么多世界,然后再以这些世界的微尘数量的七宝来布施,都不如受持、讲说四句偈的功德。
甚至有的人用恒河沙那样多的生命,生生世世来行布施,这样的功德当然很大。但所得的功德还不如一个人以四句偈,或以金刚经的义理来为人讲解、受持的千万分之一。为什么?财布施再多,都是有限有量,法布施却可以让人开悟、可以成佛,所以无量无边,功德胜劣由此可见。
(2)持戒波罗蜜
《金刚经》中只是先以布施为例,后面还有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些也通通要以般若智慧为主体,要我们无住生心。就算是持戒,也不能有所住。如果一个菩萨觉得自己很会持戒,看到别人威仪不好,内心就会生起分别心、傲慢心。
我慢心一生起,别人下次看到你就讨厌:“哦!你有持戒,我没有持戒!”比较顽强一点的人还会说:“就只有你一个人有持戒,我们都没有持戒!”他就会远离你,你也失去度化他的因缘。
众生本来就是要用慈祥、柔和的态度去安慰、鼓励才能度化。若是用傲慢的态度,即使是布施,对方实在是不得已,非拿你的东西不可,心里还是很不舒服。不拿的话,生活又过不下去。他就会暗暗发誓:“下次再也不拿你的东西!”
所以菩萨在持戒方面也要无住,不比较、不计较。自己能够持戒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有多少功德,看到别人不如法的时候也不会起轻慢心。经典里头说:“一个菩萨该有的理念,就是看到别人犯戒时,反而更加怜愍、同情。”你要知道:修行不是那么简单的,凡夫习气那么重,谁不会犯错?所以起怜愍心,给他安慰、劝导,才是持戒波罗蜜。
(3)忍辱波罗蜜
在做人处世方面,有时候人情世故不通达,也会带来很大的烦恼。所以如果要把这个人脉、关系、人缘弄好,就要注意:指责别人的过失的时候,不要在大众面前讲他。讲别人优点的时候,要尽量在人多的地方。
即使是这样,当我们受到委曲、批评、误会、打击、打压,甚至当众给人家侮辱时,更要用般若智慧来处理,立刻观照“无我相、无人相”,否则一定是很难受的。如果有般若智慧,即使明知对方常在背后设计你、陷害你,给你难堪,你也要装作不知道。凡事不要去辩解,事情过后就可以不在乎,无所谓了。
甚至有时候几个人在一起谈话,你还要在大家的面前说他的好话。想想看,你有这个能耐委曲求全吗?有这么好的风度吗?唯有破除我执的人才有办法!如果还没有破我执,心里一定恨透了他:“没有骂他已经很好了,还要叫我称赞他!免谈!”那我们看看《般若心经》、《金刚经》的道理跟人生有多么密切!若要人际关系能和谐,我执不破是不行的。
这一点很难做到,但真能做到的话,就是真正的菩萨了。举例来说,声音是缘起的,所以声音的好坏并不是绝对的。就像用手拍桌子一样,才听到“碰”的一声,声音已经消失了。所以我们不论听到别人的赞叹或批评,都像听到拍桌子的声音 -“碰”的一声稍纵即逝,无法久留。
譬如人家说:“唉呀!你讲得实在是太好了。”然后他又再说:“你这个混蛋”,这两种声音一下子就消失无踪,所以不真实。我们这样一想,心里马上就不在意别人的褒贬了。所以如果没有《金刚经》的智慧,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
假设有个人路过这里,看到你在做事情。他一眼注意到你的头发,随口就说:“怎么那么难看啊!”也许他走过以后,就把这句话抛在脑后了。但是你一定会赶快把脸对著镜子,用手不断地拨弄头发,想法子把它弄得漂亮一点。到最后一想:“唉!反正无我相,算了。”要不然他随便讲你一句话,你就会苦恼个老半天。很不值得,是不是?
星云大师常说:“有佛法,就有办法”,这句话就是从般若智慧来的。平常你可以深信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有善念的到最后一定有善报,所以能坚持到底。但从更高层次来说,一切虽然是缘起的,但都是空性的,那一样事物有实体?所以更不会去计较,持戒、忍辱、精进都能够随心所欲,不会在度众生时有所障碍。
《金刚经》还说:“你受持这样的法门,应该不错啊!但还是会受到人家的轻贱。”虽然受到轻贱,就因为有观照般若,能够“无我相、无人相”,所以对于一切打击、侮辱,都能够安然忍受,不去反击,也就不会跟人家有争执。这实在是一种大修行!
所以我们从开悟以后就要不断的修行。每天当然要持戒,不侵犯人,一有空就摄心守意,一心专注。除此以外,还要思惟“四相皆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实这都是“无我”的意思,都是“照见五蕴皆空”--
.无我相
当人家无缘无故侮辱你的时候,你的智慧要赶快现前啊!要马上明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马上想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当下你就不会那么难过。这表示你以往的“我执”已经慢慢的在削弱、淡薄。所以般若经典以“破我执”为重点,在《金刚经》来说,就是“无我相”。
.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人相”就是指“人”的样子也是不真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走路、思考、讲话,这个叫“人相”。牛都是用四只脚走路,吃草喝水,叫的声音就是“哞……”,这就是牛相。其他动物也都各有各的外相。只要是众生,就是五蕴和合的,所以人相、众生相一样都是空的。
.无寿者相
从第八意识投入母体开始,直到生下来、长大、老病、死亡为止,这段时间我们叫做寿命,《金刚经》叫做“寿者相”。既然本来就无我相了,那里还有一个寿者相呢?所以人生在世时也是假相。那么,了解四相皆空以后,我们就能够忍受一切侮辱、毁谤、打击。
因此《金刚经》本来是讲空性的,为什么还有那一段文字:“假如有人受持这部经典,但是仍然受到别人的轻贱,那是要让这个人过去世所造的恶业早一点消除,然后 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文字就是要告诉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遇到一次逆境、挫折、打击时,就是在消除“我执”的时候。
心中有这样的理念,一切的挫折就能忍受下来。但这种忍受不是咬紧牙根,心里想:“算了,我才不理他!”的那种忍受,而是要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是空的。这样一次又一次加强我们的正见,等到正见成就时,就是我空观的成就。你成就了“我空观”的修行,那你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很自在。
所以唯有般若智慧,才能够消除我们的习气,特别是我执的习气。禅定的力量就在于控制心念,使那个情爱的力量不致于到处乱窜。而“无四相”的智慧就是不断地慢慢消除第七意识的我痴、我慢、我见、我爱的习气,一直到完全解脱自在为止。
11-5 结论
《金刚经》里头要求我们的就是要“无我相”。你每天念佛多少次,拜佛多少下,这都还是很粗浅的工夫。即使打坐、观空而有真正体验,你要知道这并不值得炫耀。为什么?《金刚经》特别指出:“一个得到初果的须陀洹,他可以说他得到初果吗?”不可以!“二果斯陀含称为‘一次往返’,你可以说他 证得二果吗?”不可以!“三果称为‘不来’,你可以说他是得到三果吗?”不可以!连四果也不可以!
为什么?只要你说:“我已经证到什么果位”?就是还有我执的存在。这不是说一个修行人不必在乎证到什么果位,而是要避免觉得自己很有修行,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跟众生在一起时,自己还能够放下门槛,俗话叫做采取“低姿态”。如果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很了不起,这就是还有我执,《金刚经》说这还是“有所住”,住在于自己所证悟到的境界、果位。
所以《般若心经》是偏重在自我的修行,著重在认清世间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切都是空性的。以空性的智慧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用这样的正见来处理一切的事物,这叫正思惟,大乘佛法叫做观照般若。这种体验、人生观才是正见,所以《般若心经》是人生的佛教。《金刚经》则强调菩萨的修行一定要发大菩提心,行六度四摄法门,特别是要度一切众生入于无余涅槃,这是大悲心的极致。从初发心到证得菩提为止,于其中间清楚知道一切法的真实相,这是菩萨的空性智慧。所以《金刚经》是彻底的人间佛教,是人间菩萨修行的宝典。
【心定和尚简介】
心定法师,台湾省云林县人,一九四四年生。一九六七年依止星云大师,一九六八年披剃于大师座下,号“慧熙”。一九六九年于基隆海会寺受具足戒,受业于东方佛教学院、中国文化大学印度研究所。
师秉承大师佛教国际化之理念,推动各项弘法事业,曾任佛光山宗务委员书记、宜兰县佛教支会理事、理事长、高雄县佛教支会理事、台湾省佛教分会理事、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副秘书长,马来西亚龙华寺、美国西来寺、台北普门寺、高雄普贤寺住持,美国佛教青年总会会长。
一九九五年接任代理宗长住持一职,一九九七年经本山宗务委员选举,为本山第六任住持。
举凡工程建设、讲经弘法、赞诵梵呗、填词谱曲、语文才艺师无不专精,乃十项全能之宗教师。师之性格慈悲温和,好与人结缘,所到之处,众人皆能感受其谦谦君子之德貌,及发自内心之欢喜自在。
(来源:心定和尚禅修开示_http://www.fgs.org.tw/hsing%20ding/0301-1/02-11.htm)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