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维摩诘经>>正文内容

《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二):佛国品第一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09日
来源:中国佛学院   作者:静波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国品第一


  前面已经叙述说,此品中释迦牟尼佛在毗耶离城外庵罗树园与众集合,长者子宝积说偈赞佛,佛陀于是告诉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此即是此经不可思议解脱的根本。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佛国品”的因缘。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也即是必有因缘会聚始能成就,如果没有因缘,则无的放矢,而无的放矢则不能契机,对牛弹琴,等于白说。所以法不对机等于白说。

  此品为什么称“佛国品”?因为此品所表述的是佛土之事,所以称之为“佛国品”。具有两种意义:一,长者献盖,如来示土,即从佛陀神通所现立名,所以称“佛国品”。二,宝积问净土之行,对此,佛陀回答佛国因果,从佛陀所说称之,所以称佛国品。

  一般而言,佛经的开端都称序品,只是此经首先说“佛国品”。这是因为,一般佛经的开端纯粹是阐明序幕之义的。即使有正文之义,但相对于序文,也还是此序文为长,所以仍然称序。而此品中,不单单是阐明序文,而且序文短小,正文却长,所以称“佛国品”。虽然正文有多门,只是为了对机教化众生,所以对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菩萨,此经阐明的是法身大士的法门,所以最初集会就辨明净土,接下来阐明成就众生之行,所以经初称“佛国品”。况且“佛国品”中有“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可见心为万行之主,所以佛国一品在众品之先。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城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

  佛陀所说经典开端均有如是我闻等字样,是表示有六种成就。此是印证经典是佛所说的标志。否则即非佛说。此六种成就的因缘:佛将涅槃之际,阿难尊者向佛四问:一,佛灭度后,依何安住?二,如来去世,以谁为师?三,恶口车匿(恶性比丘)云何共住?四,结集经典之初安何等语?对此,佛陀一一回答,依四念处安住,以戒为师,默而摈之,然后是“如是”,即信成就。用以证明是佛所说或经佛所认可,不是随便什么说的。《大智度论》说: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说之者,顺佛遗命,作如是说;听之者,敬信佛故,顺如是听;故曰信顺之辞。进一步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可见,信则立,无信不立。正是因为使人相信,才会走进佛法的大门。《大智度论》又说:如人有手,至于宝山,随意所取,若其无手,则空无所得;有信心人,入佛法宝山,得诸道果,若无信心,虽解文义,空无所得也。由此识信,可见一斑。

  “我闻”即是闻成就。

  “我”是主宰义。《大智度论》说:佛法中言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有吾我,云何佛经言如是我闻?答:证得无我实义,假世俗说我无咎,又说“了了见佛性,不著一切法,何况我无我,以无所着故,能说我无我,是故我无咎”。此中之我,指阿难尊者。阿难是佛之堂弟,生于佛得道之夜,二十五出家为佛侍者。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只听闻一半。所说“我闻”,如阿难回答迦叶尊者说:“佛初说法时,我尔时不见,如是展转闻,乃至波罗捺”。纵观佛之众多弟子,为什么只有阿难能结集经教?回答是:道安法师说:十二部经,阿难得佛意三昧之所传也。又如《金刚华三昧经》所说:得法性觉三昧,能宣传众教。此中之“闻”有二义:一,息诤?之心,二,生物(物者,有情也,众生也)信受,进一步说闻是三慧之初,即耳根系闻慧,天然能识声尘之境,并不需要作意思维然后能闻,此处所说我闻,是因为阿难是小乘中的小果,未证四果,自然不能取信于人,所以说“我闻”表明师承有据,则顿释群疑,以证正信,所以说“我闻”。而不象我们今天,多是依人不依法,学人不学佛。以阿难之智尚且说我闻,更何况我辈相差甚远呢?所以大可不必对众生说“闻我”。

  进一步说,“我闻”,《涅槃经》说:阿难闻法,如泻水之异器。器有三种:一者不覆,谓无散乱心,二者不漏,谓无忘失,三者不臭,谓无颠倒心。以三德自在,所以说我闻。

  “一时”即是时成就。

  所谓一时,不是指年月日之时,实在是指佛陀说法,弟子契机信受,即感应道交之时。对此,《智度论》说:“说时方人,令生信故,说若无时,则闻不可信,故须明时。”或许有人会问,言时可以,何以要称一呢?回答是,一指一部之经,即是说一部经时,所以说“一时”,又针对众生,心行可定之时,称为“一时”,又是机教相符,即是感应道交契机之时,称为“一时”。此中,一离不开时,时离不开一。

  “佛”即是主成就。

  “佛”全称佛陀耶,译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行圆满。《佛地经》:“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众生,如睡梦觉,如莲花开,故名为佛。”此是说明说教之主。佛法可以有五种人说:一,佛自说,二,弟子说,三,诸天说,四,仙人说,五,化人说。此经是净名所说,不题净名,非佛所说,而题“佛”者,如只标净名则不成经。现在要成就佛经,所以要题“佛”字。所谓自觉,异彼凡夫;所谓觉他,不是小乘,所谓觉行圆满,不同于菩萨。进一步说,天竺人认为佛是天鼓,贼若来时,天鼓即鸣,贼若去时,天鼓也鸣,而天鼓鸣时,诸天心中勇猛修罗怖畏,诸佛也是同样的道理,众生烦恼来临,佛陀说法使之不来,烦恼将灭,佛陀说法使之根除。佛陀说法时,弟子心中勇猛精进,各种魔怨怖畏,因此之故,所以称佛为天鼓。

  在毗耶离,庵罗树园,即是处成就。

  所谓“在”,即是“住”义。住有两种:一是内住,二是外住。内住分四点,1,天住,指住布施持戒,2,梵住,指住四无量心,3,圣住,指住空无相无作三昧,4,佛住,指住诸法实相。外住也分四点,1,化处住,指释迦牟尼佛住娑婆世界,2,异俗住,指三世诸佛不住俗人舍,都栖于伽蓝,3,未舍寿分住,指佛寿无量寿,为魔王启请,而舍无量寿,只留八十,4,威仪住,指行住坐卧都称住,现在佛陀内栖实相,外住庵园,是无住而住,住无所住,所以说住。

  毗耶离城庵罗树园是说明住处,如果没有住处,则众生不接受,处有两种,总处指毗耶离城(国城名),别处指庵罗树园。所谓“毗耶离”:毗,翻为稻,指多出粳粮,离翻为广严,即平广庄严,只是天竺小国,以国为城,大国则与城别。这个国家道路平坦,广博严净,人民又好乐正道,由此诸称毗耶离。另有一种解释,《善见毗婆娑》记载,过去波罗捺王的夫人怀妊,生下一片肉,形似赤槎叶。夫人用器皿装之放入江中,顺流而下,江边有一修道之人,依靠牧牛人安住,见到器皿拿回家中,经半月一片忽成两片,又经半月,两片各生出头和四肢,再半月,一片成女,一片成男。道士慈心之力,使两手出乳养育二子,后送于牧牛人,后二子年十六为夫妻,在一平博地,长宽各一由旬,建宫舍,后生一男一女,如是多次生儿育女,牧牛人见其子多,如是又造十六宅,三次超过原来的住处,所以看此地,认为广博庄严。所谓庵罗树园,庵罗即指果名,此果似桃非桃,似奈非奈,此园多此果树,所以称庵罗树园。又指庵罗树女,从庵罗树生,容貌美丽,绝代佳人,有人欲见,先出三个金币,就是此女,舍园为佛立精舍,如祗陀舍树之类,以施主名称标明。

  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二千……此是众成就。有二义:一大众围绕,佛德盖尊。既尊其人,则受其道。二成就信义,如果仅是阿难一人闻说,则不足信,而与众共听则所传为实。总摄大众,共有四种人,1,影响众,在座默然;2,发教众,即击扬问道;3,当机众,闻教启悟;4,结缘众,于未来受益。

  因为声闻形备法仪,心具智断,所以为先,菩萨心虽会道,而形无定方,所以居次。此中“大比丘”,《智度论》云:一切诸众最胜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大障碍断故,名之为大。比丘者,盖是出家之总号,因果之通名,随言翻译成三义:一者破恶,谓除身口七非;二者怖魔,必断三界烦恼,则使魔惊怖;三者乞士,谓从俗人乞食以资身,从如来乞法以练神,兼退无积蓄之累,进有福物之功,有斯大利,故名乞士。此是小乘教。

  所谓“菩萨摩诃萨”,具足的梵语应是“菩提萨埵”,或“摩诃萨埵”,菩提为道心,萨埵为众生(或有情),连起来即是道心众生。摩诃为大,即是大众生,以具足根本智之故,称为菩萨,具足方便之故,称摩诃萨;具智慧故,称为菩萨,具福德故,称为摩诃萨。进一步说:具般若,所以称菩萨,具大悲,所以称摩诃萨。总而言之,菩萨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故名菩萨,所谓“三万二千”是标明一个大数。

  “众所知识”。此三万二千大士,以慈悲益于众生,如日月升天,感益之人谁不知识。知识有二:1,远众知而不识,2,近众也知也识。知识即知其内德,识其外形。可见知义深,识义浅。《成实论》云:可知法者,第一义谛也;可识法者,世谛法也。或者也可以这样以为:三万二千大士,因为上求的缘故,诸佛道场无所不至,所以被诸佛菩萨所知;因为下化的缘故,普利有情,即为一切国土众生所识,所以说“众所知识”。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前面阐明被众所识,现在赞美大士内行成就,所谓“大智”即指如来一切种智,所谓“本行”,指六度十地,是智者之本行,三万二千大士因行已经究竟,所以说本行成就。

  “诸佛威神之所建立”。

  众所知识是由本行成就,本行成就是由佛陀威神建立,始起为建,终成为立。此处单独建立菩萨之因缘,实在是:天泽无私,不润枯木;佛见虽普,不应无根。

  “为护法城,受持正法”。

  既然威神是佛所建立,所以大士为报佛恩,即外防邪难,内宣正道,不落二边邪见,即外有法之功,内有受持之因。所以为护法城,受持正法。

  “能狮子吼,名闻十方”。

  内秉妙法于心,外能作狮子鸣吼。证道歌中说:“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如心有依著,则处众有畏,若心无挂碍,则宣道自然,得无碍智,即能处众说法,理直气壮,挺胸抬头,能伏群邪,所以说,能狮子吼,而所行诸行,弥满法界,所以能名闻十方,比众所知识的范围更宽更广。

  “众人不请,友而安之”。

  此是将德显名,真友不待请,此是应机说法。如慈母之育儿,似月光之临水,即运无缘慈,兴同体悲,为诸十方国土作不请之友。此“不请”有两点:1,对于没有善法,诱令众生,2,对于过去虽有道机,现在无有欲乐,而方便起发,始则安之以善根,终则以佛道。

  “绍隆三宝,使不断绝”。

  前面的不请,是表明下化众生,现在的绍隆则是辩明上弘。《华严经·明法品》三番注释:初会众生发菩提心,所以佛宝不断;为众生宣十二部经,所以法宝不断,受持一切威仪行法,所以僧宝不断;次赞大愿故,佛宝不断;分别演说,十二因缘甚深之义故,法宝不断;接下来说: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故,佛宝不断;护持正法,不惜身命故,法宝不断;善御大众,心无忧悔故,僧宝不断。所以解释此八字即是:菩萨能承担如来家业,亲蒙授记,化导众生,众生因此而成于佛,复化众生,所化众生复得成佛,如是众生不尽,三宝不绝。

  “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以上“绍隆三宝,使不断绝”是显正,此“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是破邪。所谓魔,又称魔罗,义为杀者,因能害众生法身慧命,所以又称为怨,而说魔有别:有两种:一,四魔;二,八魔。所谓四魔,1,烦恼魔,为生死因;2,天魔,为生死缘;3,阴魔;4,死魔。3与4是生死果,而阴为通,死为别,所以因有内外,果有通别,所以说四。所谓八魔:前四种同上所说,再加之无常、无我、无乐、无净,因此四破佛果常乐我净四德涅槃,所以称之为魔。小乘人不以此四为患,所以不说,依大乘,此四入烦恼魔摄。所谓小乘降伏:小乘见四谛,降伏烦恼魔,入无余涅槃,降于死阴二生死果,以神通咒术,伏彼天魔;所谓大乘降伏,得无生忍,降伏烦恼魔,得法身故,降于天魔,得无生忍及法身故,降死魔,得无动三昧,降于天魔。所谓降八魔,如果知晓如来常乐我净,即除四倒,称降四魔,此处所说降伏魔怨,制诸六十二外道邪见,则是内证平等之理,外行平等之行,游戏神通,博爱一切,能使魔怨外道归依稽首。

  “悉已清净,永离盖缠”。

  以上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是外破众邪,永离则内除结缚。所谓盖缠,即有所得心,覆于正观,称之为盖,使行者系缚不得自在,称之为缠。大士以无所得为本怀,所以是悉已清净,进一步探讨盖缠,所谓盖,即指五盖,有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盖,所谓缠,即指十缠,有无惭、无愧、忿、覆、悭、嫉、睡眠、悔、掉举、昏沉。掉举是使心不安静者,昏沉是使心惛重者,悔是对所作善事生悔。小乘佛法只说十缠,大乘佛法《大智度论》中说五百缠,盖也有无量盖。

  “心常安住,无碍解脱”。

  因离盖缠,所以能于诸法无碍,因为无碍,所以得大自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是解脱。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而此无碍解脱,也就此经所说的不思议,此时,不二正观,恒现在前。即是“一心不作二观,大道疾现面前”。则心常安住,于空自在,称为无碍。此时尘累(即烦恼障碍)萧然,所以称解脱。(僧肇大师说:此解脱者,七住所得。)

  “念定总持,辩才不断”。

  念即不定,定即不念,以正念凝然,常安于中观(不二、平等)。则是念定,即寂照同时,动静一如,如是:念不断,则慧欲明;定不断,则心常一。却又持不断,则意识运,无分别中,历历分明,则教化无有障碍,如是则万行自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所谓不断:凡夫功德,经眨则失,二乘灰身灭智,不再生起,只有菩萨经身不失,历劫逾劫欲明,所以说不断,也许,回向的功用就在于此吧。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

  此处所说是十度,前六度已知,然后从禅开出力、愿,从般若开出智及方便;所谓无不具足,前具九度,后足愿。总而言之,十度即是十种法门,三万二千菩萨具此十度,所以能够自他两利,度生死海,登涅槃山,即是跨海登山,虽很难,却是光明之旅。

  进一步探讨十度,具足横竖二门:竖则配于十地,横则一位具十,初地始得正观,此时已离凡夫,对于身体、生命、财产,不再贪著,能够舍弃而无挂碍,相配于布施度,因为布施是实践之首。欢喜是初地,所以相配而益彰。待到二,内心离垢,修行十善,配于持戒,也是相配益彰,三地发光地,信忍位满,能忍于辱,也是相配益彰,四地焰慧地,修习道品,勤策众行,所以以精进配之,五难胜地,观乎四谛,学于五明,非定不发,所以以禅配之,六地现前地,顺忍位满,能观十二因缘,当用般若,配于六地,七地远行地,即空为有,善巧义彰,所以以方便配之,八地不动地,又从诸佛受不同法门,并能生起各种愿,所以配之,九地善慧地,入法师位,长于四无碍辩,于境有强用,所以力配九地,十地法云地,因位已满,决定无疑,所以智配十地。

  四无碍辩,指四种自由自在而无障碍的理解能力(智解),言语表达能力(辩才),以智慧为本称四无碍智;就理解而言,称四无碍解;就言语能力而言,称四无碍辩。也就是度生之法,即“四化法”,1,法无碍解,对法名句文章领悟并能决断无碍;2,义无碍解,精通法所诠表之义理并能决断无碍;3,词无碍解,精通各种方言,无碍自在;4,辩无碍解,指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也指随缘善巧教化。

  五忍:三贤十地,十三观门,也称十三大法师,配五忍,则于信忍、伏忍、顺忍、无忍,各有上中下三种忍,又加寂观之下忍,为十三忍,修此十三忍为大法王。

  如果就横而论,即一正观就具足十门,如不悭之义,称为檀那,决了无疑,称之为智。吉藏大师说:十度横竖义乃有之,如详细看来,只以十法而说。如僧肇大师说:法身大士,得无生忍,以心无为,德无不为,故施及于施,而未尝施,戒及于戒,而未尝戒,以施及于施,故不证无为,而未尝施,不滞于有。不证于无,名曰沤和,不滞于有,称为般若,故于一一门,皆备二慧,名为具足,不言具足,配九地十地也。

  “逮无所得,不起法忍”。

  以上是赞其行远,此是赞其位高。所谓逮:即及或至义,因诸佛菩萨加功用行,及至到了无所得处,即与实相法身相应,于一刹那,当下观照般若现前,同法性相契,本自不起,于是,无依无受,不著不住,不惊不怖,动念生心,毕竟寂然,能信能受,直下承当,所以说,不起法忍,即证无生法忍。

  “已能随顺,转不退轮。 善解法相,知众生根。”

  以上是赞美菩萨自悟,现在是称叹菩萨又能化他。所谓随顺:一顺实相,二顺机缘,三顺佛旨。进一步说,佛陀已圆证实相,菩萨尚不能如是,只能随顺,所以这些菩萨随顺法性实相,证无生忍,则知诸法相幻性空,幻空不二平等,所以能随缘度众,如是随顺众生,转不退轮,也即是随顺法性供养诸佛,因为真俗园融,所以菩萨能以方便智善解因缘所起之法相,能了知恒沙众生的差别根性。

  只进不失称不退。有三不退:1,位不退;2,行不退;3,念不动。

  “盖诸大众,得无畏力。”

  因为无缘慈与同体悲,又能喜能舍,则能普被一切,如天无异,阴覆九法界众生,得四无畏。所谓四无畏:1,一切智无畏,佛于众中说法,以第一义谛通一切法,没有丝毫怖畏,2,漏尽无畏,对于如流水般连绵不断的烦恼,已能拔本塞源,不再有烦恼的畏惧,3,说障道无畏,如来说法,如狮子吼,于一切障道之法,如汤消雪,无所畏惧,4,说尽苦道无畏,如来说法,随顺法性而说,而法性离嗔恼,一切众苦,所不能加,所以是无所畏惧。这些如佛无畏的菩萨,法云密布,阴覆有情众生,不执有为,不住无为,犹如春风化雨,无为而为,因此众生深蒙其恩惠。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相第一。”

  功是施予,德是阴覆,照有为智,鉴空为慧。菩萨以此功德智慧,修养内心,如是诚中又形外,即相好庄严,仪容第一,何须外表装饰,已然超凡脱俗。《大乘起信论》说:能说之人,色心殊胜,不须广论。

  “舍诸世间,所有饰好。”

  菩萨修清净业行,感身相好圆满,即有色心殊胜德本具庄严,不假世间金银等装饰,即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名称高远,逾于须弥。”

  内有色心殊胜德福慧,则外名高远,而须弥山乃世界最高之相,这些菩萨德名声已超过了须弥山,如是则周遍恒沙世界。

  “深信坚固,犹若金刚。”

  这些大菩萨已经深信真如法性,不再以分别心观察诸法,所以是信心坚固,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信有两种:1,闻信,如闻药能治病,2,证信,如服药病愈,证明药为良药。此中是证信。

  “法宝普照而雨甘露。”

  深信如金刚坚硬,通达如妙宝明彻。众生在于迷惑诸法为实在,事实上,一切法都是魔术一般,诸佛菩萨通达,则一切法皆是佛法,而不离一切另有佛法,于是了知佛魔同体。于是依众生执着之邪见,对之以菩萨的无得之正观。因此观察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能以慧炬普照恒沙众生,使众生就地跌倒,又就地爬起,即由何处结,在何处解。而不是逃避。此法宝犹如甘露,普施众生,无不润泽,使众生受解脱烦恼结之益。

  照破痴暗,雨润热恼。

  结即不通之义,障碍。

  “于众言音,微妙第一。”

  以上称赞大士的色心殊胜,现在赞叹大士的口业。因为这些菩萨以一切种智应机说法,能使众生药到病除,并能使之病药两亡,所以众生一闻,即生法喜,因为此法音微妙第一。

  “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

  因诸菩萨得甚深般若,彻照诸法实相,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亲证无生之理。十二因缘亦复如是,同八不等,于是断诸邪见,绝诸戏论,所谓断邪有二:一断诸邪见,即能超凡,二离有无二边,习气已无,即是入圣。《大智度论》说:为菩萨时断烦恼,得佛时断习气,如是,如无习气,同佛无二吗?事实上,习有粗细,现在只是断了粗习,仍有染法旧习,所以与佛有异。依《地持论》所说,十地菩萨断烦恼障习已尽,至佛除智障方究竟。如龙树菩萨《智度论》所说:不尽约智障未倾。

  “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

  这些菩萨烦恼障断尽,所以理直气壮无所畏惧,被坚执锐,如狮子吼,转大法轮,如雷鸣一般。前所说狮子吼指于一切处无畏。现在就演法无畏,此中雷喻有五:1,慈云普覆,2,慧雨流泽,3,法音远闻,4,惊醒无明昏寝,5,生长善根。

  “无有量,已过量。”

  这些菩萨因深契诸法法性,超越时空的界定,如果要以时空来界定则不能通达,因为无有量,已过量。(无三界内分段生死果,称为无有量;法身菩萨,入无畏境,形不以像取,心不以智求,称为已过量。)因僧肇大师说:既得法师,入无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无量,六住以下,名有量也。

  “集众法宝,如海导师。”

  这些菩萨深入法海,(法性深广无涯犹如大海。)犹如航船导师,引导众人,入大乘佛法大海,采集法宝。因善知宝性,所以能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如是就如下文中所说:“一切菩萨法式皆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

  “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善知众生,外来所趣,及心所行。”

  这些菩萨因具二慧,所以能通达一切诸法法性,善知众生因缘果报,在六道中往来生死,即是所趣果。为什么?因为众生思惟,依于诸法法性的幻生幻灭,以为实在之因;而菩萨则证法性,三界幻翳,如即海观沤,了了分明。(虽知诸法毕竟空,而能了众生心行,虽了众生心行,而常毕竟空。)

  “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

  这些菩萨,位邻极果,因与佛无等,实相无等,唯佛与佛乃能相等,即无等等,所以九法界不等,只能邻近。因同佛果近,等觉成就是等觉,所以能具照空有的自在慧。因地之中,无不具足。所以具十力,降天魔。无畏制外道,十八不共区别于二乘。所谓十力:1,处非处智力。处是道理义,处非处就是说一切道即非道理,因为世间一切道理,决定于时空因缘,而时空迁流不住,所以道理只具有时空性,不是决定性,自然不是永久性,如执着道理,则成所知障,也称理障。佛陀无明已破,知处非处,所以没有理障,或许有人会问,那么第一义谛如何呢?回答是:第一义谛,非时空性,非一异性,非常断性,非所知性,远离能所,不是思议所能了达,但却能在时空因缘上,发见一切法如理如量,丝毫不爽,称为因果律。只是时空无性,因缘性空,所揭示的道理虽可考据,却又分明是戏剧性,换一句话说即是,因缘生法,不是究竟义。虽不能抹煞事物的存在,却不可以执有实在性,因为离开了时节因缘等条件,一无所有,况且时过境迁,不复存在,此理非法身大士不觉,非如来不证。2,知三世业报智力。宇宙万法,众生如幻业力,过去与现在、未来,都在法性之中,依因果律,循序渐进,佛陀已彻底通达,大士已知。3,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外道、二乘、菩萨都有禅定,只是不辩、不能辩明诸禅;虽都有解脱三昧境界,但各不相知而如来悉知。4,知诸根胜劣智力,诸根胜劣随众生业,各各不同,如此方三乘,耳根和意根最胜,所以如来以声音而转法轮,而香积佛国的大菩萨等,鼻根最胜,所以彼佛以众香味而转法轮,又如此方鸟眼根最胜,蚂蚁鼻根最胜,如来教化众生,选择利根,不选择钝根,所以如来知根。5,知种种解智力。众生依于“俱生我法二执”,各有其主观上的看法与说法,如来悉知,所以能说法应机。6,知种种界智力。九界众生依正二报,生活习惯,各各不同,如来悉知,故能方便拔苦与乐。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知一切因缘果报之因缘来历,如五戒十善,必至人间天上;修八正道之无漏法,必至二乘之涅槃;随顺法性修无为法,必至佛果,即见其因,必知其果。8,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现在世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之智力。9,智宿命无漏智力,以宿命智知过去世众生善恶业缘乃至无漏智力。10,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习气,永断不生,如实而知诸法实际。

  十八不共法,只限于佛,不共三乘,所以说“不共”。1,身无过失,2,口无过失,3,念无过失,4,无异想,5,常处首楞严定,6,无不知已舍,佛澄法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7,欲无减,欲者愿也,佛之度生愿力,常无厌怠,8,精进无减,法性离身心相,本无懈怠,也无所谓精进,即是不增不减,9,念无减,三世诸佛功德智慧,其揆一也,所以念念真如,无增减,10,慧无减,11,解脱无减,12,解脱知见无减,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16,知过去世穷无量劫无有障碍,17,知未来世尽未来际无有障碍,18,知现在世恒沙界外界众生念虑,乃至一微尘点无不了知,无有障碍。所谓四无畏:1,一切智无畏,佛于众中说,以第一义贯一切法,没有一点怖畏心,2,三漏尽无畏,烦恼流注,已经拔无塞源,无复烦恼畏惧,3,说障道无畏,如来说法,如狮子吼,于一切障道之法,如汤销雪,无所畏惧,4,说尽苦道无畏,如来说法,顺性而说,法性离苦,离嗔恼故,一切众苦所不能加,所以无所畏惧。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

  这些菩萨早已站稳脚跟,证得法身,而法身无生,又无处不生,因为无生,所以不受诸恶趣。恶趣有二,一指三途,以十不善恶缘所感,二,六道都称恶道,因生死轮回不得休息,虽然关闭一切诸恶门,但为度化众生而生五道。所谓五道,《楞严经》说:有四种修罗,谓天人鬼畜,以修罗散在四趣,故言五道,虽现五道,而烦恼不起,即是生即无生,虽闭诸趣,又随感现身,即无生而生。

  “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这些菩萨以法药而医众生心病,所以称大医王,观机逗教,所以是应病与药。所谓令得服行,即闻法断结,或者可以这样说,应病与药,令众生如法服行,则药到病除。《大智度论》:“老病死苦,及贪嗔痴,自有生死已来,无人能治,唯有大士,善解救疗。”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净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这些菩萨从法行中流出无量功德,就庄严自身而言,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都能得以成就。又依此无量功德,就庄严佛土而言,则也成就圆满,庄严清净。此是总结依据佛果德而实践得以成就圆满。接下来,这些菩萨能于恒沙国土中,见其相好,闻其名称,没有不受益德。既受益则敬信不疑,则行证随之而至。如果这些受益的众生,依照这些菩萨一样如法修行,则功不唐捐,如是则自他功德两利,都将具足圆满,此是赞叹就菩萨形象名称来利益众生。接下来赞美如菩萨一样身口意三业的功德来自利与利他。

  那么,这三万二千菩萨众都是什么名号呢?这里不能一一介绍,姑且列出五十二位作为代表:

  1,等观菩萨。此菩萨即以根本智见第一义谛,则一切诸法虽然千差万别,却同一法性,因为没有一法有自性,所以依真如法性作平等观,称等观菩萨。

  2,不等观菩萨。此菩萨以方便智见世俗谛。一切诸法虽同一真如法性,但因缘差别,形象各异。所以因缘果报,历历可见,不能偏废,可见此是依因缘差别作果报不平等观,称不等观菩萨。如鼻子就是鼻,悟了之后也不能称为漏斗。

  3,等不等观菩萨。此菩萨以根本智泯一切法,以方便智立一切法,方便智中立一切法,立中即泯,即妙有即真空,虽真实不虚,泯中而立,却又真空又妙有。此菩萨从空出假,由假入空,泯中而立,立中而泯,泯立同时不二,即真俗园融,非一非异,即是中观,所以称等不等观菩萨。

  4,定自在王菩萨。此菩萨以定为特征,因已证得首楞严定,称定自在王。“首楞严”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凡夫在一切事上对生死迁流、刹那不住、如速朽之法,以为坚固,而此菩萨在生灭法中见不生灭,在可坏中见不可坏,所以称一切法究竟坚固。如是则心不随迁流之生灭幻影,则得自在定。此不同于二乘及权教菩萨,压抑第六识,因此而有出定入定,所以是定自在,无时无处不是定,所谓王,即权威义,指一切禅定不及于此。

  5,法自在王菩萨。凡夫于法都有所执,因此被法束缚,不得自在,如能通达一切法不离真俗二谛,而真俗园融,则法法自在,于是一切法本自涅槃,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不可思议,区别于二乘圣人修养上的自在,所以说法自在王菩萨。

  6,法相菩萨。法相从缘起,性自空,即如,如是,不着法相,一切诸法,都是随缘真如,即是不离法相即见法性,如果着相,即落生死,不住涅槃,相即是性,性外无相,所以称为法相菩萨。

  7,光相菩萨。光以觉照为义,相是反光为明,了别为义。觉照为根本智,了别为方便智,根本智为慧眼,方便智为法眼。进一步说,慧眼为理智,法眼为量智,如能理量双消,即不住理量,则佛眼园融,即一切种智,此菩萨具光相,即是佛眼所见之光相,由一切种智所发。

  8,光严菩萨。此菩萨以智慧平等之光,庄严十方清净佛土自他平等,也即能自庄严。

  9,大严菩萨。此菩萨大智慧,法身与报身冥契,如理如事。称为大严菩萨。

  10,宝积菩萨。此菩萨以般若法宝如大火聚,能破众生无明之暗。聚即积义,所以称宝积菩萨。

  11,辩积菩萨。此菩萨积聚四无碍辩,普度众生。所以称辩积菩萨。所谓四无碍辩,又称四无碍智或四无碍解,即诸菩萨乐说辩才,从意业而言,则为智为解,从口业而言则辩。(1)法无碍,言说章句,称为教法,教法无碍,称法无碍。(2)义无碍,对教法表达之义,没有障碍,称义无碍。(3)辞无碍,对于众生方言,通达自在,称辞无碍。(4)乐说无碍,以前三种智慧和胜解,为诸众生说法自在,称乐说辩才无碍。

  12,宝印手菩萨。此菩萨把三法印熔为一实相印,以为法宝,亦称宝印,即见法性,此菩萨以手势印证宝印、法印,称宝印手菩萨。

  14,常举手菩萨。此菩萨常举慈悲之手,开示无上涅槃法乐,引导众上求佛道,使众生法喜充满。

  15,常下手菩萨。此菩萨常垂双手,开示生死过患,使众生厌离,接引众生,使受法益。

  16,常惨菩萨。此菩萨常以悲心悯念众生,以众生之忧而忧,而众生常处苦海,菩萨则以同体大悲而救度之,所以称常惨菩萨。

  17,喜根菩萨。此菩萨于四无量心中,喜心最重,因此,对于众生所做的各种佛事功德,尽皆随喜,助其成就,所以称其为喜根菩萨。

  18,喜王菩萨。此菩萨于四无量心中,以欢喜心行菩萨道,使诸众生能生法喜,所以称喜王菩萨。

  19,辩音菩萨。此菩萨能以八音辩说微妙法,所以称辩音菩萨。前面四辩已说,现在说八音,即如来所得八种音声:1,胜妙音,2,柔软音,3,和雅音,4,尊慧音,5,不雌音,6,不误音,7,深远音,8,不竭音。

  20,虚空藏菩萨。一切法包含于宇宙,宇宙又依于虚空,也可以说,虚空藏一切法,即是“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此菩萨已证入空如来藏的境界,而空如来藏虽不与万法为侣,却又能含育万有,不一不异,所以称虚空藏菩萨。

  21,执宝炬菩萨。此中宝炬即实相般若,而此菩萨已证实相,如是则尽虚空、遍法界不再冥暗,即如大光明藏,所以称执宝炬菩萨。

  22,宝勇菩萨。宝如金刚能攻坚破锐,此中之宝,指般若智慧,能破烦恼障,自行与化他,无所障碍,所以称宝勇菩萨。

  23,宝见菩萨。此菩萨以般若之法宝,破邪见网,照见一切法本来具足涅槃,可见一切众生也本来具足不思议定,所以称宝见菩萨。

  24,帝网菩萨。十方刹土都是重重叠叠的陀罗尼网,菩萨度化众生,只要执持陀罗尼印,提纲挈领,即能神变自在,犹如幻化,所以称帝网菩萨。所谓陀罗尼译为“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则一纲举万目张。在密宗中,称咒陀罗尼,义即总持而不失。

  25,明网菩萨。以智慧之光,遍摄诸法,重重叠叠,如一网收尽,所以称明网菩萨。

  26,无缘观菩萨。因众生有我执,于是,所布施给予的对象无不都是自己的有缘者,实际上,诸佛法身与众生一体,所以当众生法缘成熟之际,则法身大士即作不请之友,即是无缘大慈,此也就是说,菩萨与众生只有法缘而无业缘,而法缘是平等缘,业缘是差别缘,即有人我、有无、高低等二元相待之缘,法缘却是超人我、有无、高低之相待缘,实相无相,相待、能所并冥,缘观俱寂,而又不落于断灭空,所以称无缘观菩萨。

  27,慧积菩萨。佛之法身也即是积聚智慧之身。而此菩萨已位临佛陀,所以其般若智如大火聚能烧尽一切烦恼黑暗,所以称慧积菩萨。

  28,宝胜菩萨。“诸供养中,法供养胜”,所以此菩萨常以法宝施与众生,即称为宝胜菩萨。

  29,天王菩萨。天有四种:1,假名天,即人王、皇帝、天子,2,生天,从四天王到非想非非想处天,3,净天,即诸贤圣居天,4,第一义天,即十地菩萨,此处即指此天王,或者可以解释,自性为天,自在为王,此处之自,即不依他起,不假造作,此菩萨即自证性天,说法无畏,如转轮王,飞行自在,所以称天王菩萨。

  30,坏魔菩萨。此菩萨以大智慧,摧毁天魔外道称之为坏魔菩萨。《醒世姻缘传·十一回》中说:莫说人间没鬼神,鬼神自在人间有,鬼神不在半空中,鬼神只在浑身走。良心与鬼与相盛衰,鬼若纵横心自格(定位、执著义。)若还信的自家心,哪有鬼来开的口?胆先虚,心自丑,所以鬼来如掣肘。既知鬼是自家心,便识祸非天降咎。

  31,电德菩萨。观法如幻化,如露如电,本无所有,即有一念不住,一念佛;念念不住,念念佛。所证疾速犹如电光,或者因观雷电光而得悟道,称之为电德菩萨。

  32,自在王菩萨。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为无明,所以系缚而流转生死,若无明一破,则法法自在,所以若心若物,无有一法不是自在,并且也无自在可证,称之为自在王菩萨。

  33,功德相严菩萨。此菩萨以种种功德,严饰身心,称之为功德相严菩萨。

  34,狮子吼菩萨。此菩萨于大众中说法无畏,所以称狮子吼菩萨。

  35,雷音菩萨。此菩萨说法声如雷震,降伏刚强众生,称之为雷音菩萨。

  36,山相击菩萨。此菩萨说法声如雷,荡气回肠,连绵不断,威震远方,虎狼之类(喻烦恼之类),抱头鼠窜,称之为山相击菩萨。

  37,香象菩萨。三兽渡河,香象最为彻底,三乘学佛,菩萨最胜,所以称为香象,或指此香象,身出香风,喻菩萨能利益众生。

  38,白香象菩萨。此白香象,指菩萨中最胜之者,称为白香象菩萨。

  39,常精进菩萨。因此菩萨深知法性离身心相,不增不减,所以无有懈怠,随顺法性,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常行精进不退,所以称常精进菩萨。

  40,不休息菩萨。此菩萨随顺法性,勤行理六度,本自法尔,属无为法,区别于凡夫、外道、二乘,因为对治法中,有疲劳相,需要休息,而此菩萨冥契法性,无疲劳相,何须休息,所以称不休息菩萨。

  41,妙生菩萨。此菩萨已证无生,自然能随缘受生,因生灭如幻,即能离生死苦,称妙生菩萨。一说生时有瑞相,称妙生菩萨。

  42,华严菩萨。此菩萨以六度万行为因中之花,庄严菩提涅槃之果,称之为华严菩萨。

  43,观世音菩萨。此菩萨有四名:1,观众生口业,令得解脱,称观世音,2,观身业,称观世身,3,观意业,称观世意,4,总鉴三业,称观世自在。此中世为三际,音为声尘。此菩萨观此世间音声起灭,如幻如化,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所谓三摩地,即正定、正受、等持。

  进一步探讨观世音,即观世间众生苦乐之声,都如梦中事,所以如有众生梦中有苦相逼,惊呼求救,则菩萨寻声救苦,令得解脱,为什么呢?犹如小孩,梦中惊呼大灰狼,菩萨则应声化作父母,以无畏之施,驱逐小孩梦幻中之灰狼,令其梦中安稳,待其大梦醒时,本无灰狼又哪里有父母去打灰狼。比喻也无菩萨救度众生,如小孩正熟睡之际,惊醒而哭,菩萨即对他说,诸法皆空,如梦幻,不必惊惧,则非机非时,或者冷眼相对,责备于他。“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此对迷妄众生而言,毫无意义,并且此菩萨不发大悲,也无方便智,如是之人,堕二乘道,而观音菩萨,观世音声,自度度他,于是得名观世音。

  44,得大势菩萨。此菩萨又称大势至菩萨,与观音大士、阿弥陀佛同为西方三圣。因此菩萨以大神力,飞至十方之国,六种震动,震魔宫殿,而不休息,称得大势菩萨。

  45,梵网菩萨。梵即四慈悲喜舍之四梵,网即很多之义,此菩萨行无量四梵,故称梵网菩萨。此菩萨以梵王之网,普摄众生,令得清净,此菩萨正是如此。故名梵网菩萨。

  46,宝杖菩萨。杖即拄持之义。此菩萨荷担如来家业的法宝,挟持众生离六道苦,所以称宝杖菩萨。

  47,无胜菩萨。此菩萨说法无畏,对机说法,应病予药,世间圣贤,不能相比,所以称无胜菩萨。

  48,严土菩萨。此菩萨以无量福德智慧,庄严净土,称之为严土菩萨。

  49,金髻菩萨。古人挽发在头顶称髻,此菩萨功德庄严,如金饰之髻,所以称之为金髻菩萨。

  50,珠髻菩萨。此菩萨髻中如摩尼宝珠,彻见十方世界并众生善恶因缘,所以称珠髻菩萨。

  51,弥勒菩萨。译为慈氏,字阿逸多,等觉菩萨,一生補处,此菩萨于四无量心中,慈心最胜,故称慈氏菩萨。

  52,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文殊师利,译为妙吉祥,也译妙德,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世尊之左右胁者,佛为法王,文殊菩萨智慧第一,荷担如来家业,况且,文殊菩萨古佛再来,《首楞严三昧经》说:“文殊菩萨过去久远劫来早成佛道,号曰龙树上佛。”《央崛魔罗经》说:“北方去此四十二亿恒沙刹,有国名常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应供、正等觉,彼如来者即是文殊师利。”

  此仅五十二位,而总有三万二千,对此吉藏大师说:三万二千不可俱载,故以二人摄之。罗什法师说:从小到大,所以弥勒、文殊在后,又说,二人在此方为大,余方为小,应在后。进一步说,弥勒受于佛位,文殊不受佛位,因已成佛,所以称为法王子,因为以上三点,所以总收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

  如是等三万二千人:即如是等大菩萨共有三万二千人,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听法。

  以上是说明与会圣众,以下介绍凡众。凡众也有两种:一幽众,二显众。

  就幽众而言,又有万梵天王尸弃,他们都不是这娑婆世界的众生,而是从他方佛土四天下,为听法的缘故,来到释迦牟尼佛的住所,此中,梵译为净,即色界初天,尸弃译为顶髻,又译为火。吉藏大师以为,顶有炎如火,炎在顶如髻,两义互兼。《法华经》说: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尸弃。则知但有一天,而言万数者,从余四天下来也。僧肇大师也说:或从他方佛土来也。

  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

  又有一万二千天帝释提桓因等,也是为听法的缘故,从他方世界的四天下来到佛所。此中天帝释提桓因即指欲界忉利天王,此云三十三天,即地居天,居须弥山顶,四方各统八天,加上自主之善见城,共三十三天。

  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等,悉来会坐。

  又有其他诸(包括欲、色、无色)天众、龙神、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这些天龙八部都有大威神力,也都来到佛所。

  娑婆,译为堪忍,即此界众生忍受烦恼,如食辣椒,如食苦瓜,又如吃臭豆腐,越刺激越有滋味,否则处于中庸之感受,就会以为单调乏味,所以此土称为堪忍世界,虽然此世界众生模样不好看,却有大菩萨及阿罗汉,九法界共,所以称为凡圣同居土。

  一,四天下,须弥山之东西南北四大洲。

  二,龙神,龙有二种:(一)地住,(二)空住,而龙是畜生,就地而言不及鬼神,就天而言,果报势力最大,就五种不思议中,龙力为第一。梵王为千佛请主,龙王护千佛经藏。龙兴云注雨,调适阴晴,对众生有益,所以在梵天之后,所谓二神,罗什法师说,受善恶杂报,似人天而不是人天,即异类众生。

  三,夜叉,译为轻捷,也译为贵人,有三种夜叉,一地居,二空住,三天上,佛陀初转法轮,地夜叉唱告,空夜叉闻,空夜叉唱,于是天夜叉闻,如是展转至于梵天。夜叉之所以有三种,是因为因缘不同。地夜叉只布施多余物品,所以不能飞行,空夜叉能施牛车,所以能游空中,在此空夜叉基础上因缘增加,于是与天人同住,守护城池宫舍。四,乾闼婆,即为香阴,此类众生以香为食,又能身体出香,是诸天的乐神,住在香山,诸天心念须作乐,他的身体变化飞至天前而奏乐。五,阿修罗。即为酒神,有两种说法,一过去持不饮酒戒,感受此神,二现世采花酿海为酒,而最终不能成酒,又使海变为苦咸,所以称无酒。《毗婆娑》译成不端正,男奇丑而女甚美。阿修罗也称无能救,以嗔心起时,无能救。六,迦楼罗,即金翅鸟,也译为凤凰。居四天下之大树,以龙为食物。有胎、卵、湿、化四生,以胎卵湿化四龙为食,卵生金翅鸟吃卵生之龙,胎生金翅鸟吃胎卵生两种龙,湿生金翅鸟吃胎卵湿三种龙,化生金翅鸟能吃胎卵湿化四种龙。七,紧那罗,译为“疑神”,义即“人非人”,头有一角,面貌似人,见者怀疑:是人呢?还是不是人呢?所以怀疑是神,也是诸天(帝释)之歌星,貌虽丑而声音美妙,只可用耳朵听,不可用眼睛瞧,与乾闼婆相比,稍逊。八,摩睺罗伽,此称地龙,又称大蟒蛇,以腹行,比之天龙,痛苦百倍。以上所说八部,都变成人的形状来在法会听法。

  “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

  又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也都来到佛所之法会。(此是显众,该是什么,就现什么相)。

  “彼时佛与无量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以上所说明的是听法众集会,接下来佛为众说法之序幕,就在这诸大比丘、菩萨、天龙八部、四众弟子都来集会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在无量百千大众围绕之下,而为众说法。此法会可谓庄严隆重。

  此是净名经,为什么要说明佛说法?回答是:佛与净名,二心相契相鉴,净名托疾方丈,如来庵园说法,为净名集合大众,然后才派遣大众去慰问净名,使说法得以成就。

  “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狮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此是赞叹佛陀。义即佛陀的殊妙色身威德如须弥山之高大,耸立于大海之中,此时的佛陀安然坐在众宝严饰的狮子宝座之上,而为众说法。祥瑞之气使与会大众共同受到覆盖,所谓须弥山,一个小世界的中心,也称妙高山,又称安明山,入水八万由旬,出水八万由旬。一如僧肇大师所说的三百三十六万里,其山顶为帝释天所居,其山腰为四天王所居。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

  长者献盖。这时,毗耶离城内有一位大长者子,名叫宝积的菩萨,同其道友共五百长者子,各持七宝严饰的宝盖来到佛所,五体投地,礼世尊足,他们各以宝盖,共同奉献世尊,作为供养,此是发起序,众佛经各有因缘,如胜曼经中以父母遗书为发起序,此经是以宝积献盖为发起序。发起序中分三点:1,长者献盖,2,如来纳受,3,时众喜敬。发起序意欲发净土之法,则福慧具足,自他两利。

  “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隣陀山、摩诃目真隣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此是第二如来即以神通纳受。神通有四:1,如意通,转变自身,大音遍至;2,如幻通,改变外物;3,法智通,通达诸法;4,圣如意通,能于六尘自在随缘不变。

  因为五百宝盖,不能同时悬于佛顶,于是,佛以神通之力,现如意通,使这五百宝盖,合成一大宝盖,不但覆盖与会大众,并且又能遍覆三千世界。

  此中神通变化,宗旨有二:1,神变无量,显智慧甚深,否则不能神变无量,2,宝积等所献其宝盖,定获加倍之回报,说明因虽小而果大。吉藏大师说,合盖为一的神通,有五种因缘,1,即事受用的缘故,如合四钵,成于一钵。2,合成一盖现诸佛国,因此得说净土法门。3,要开示不思议之宗旨,即盖不阔而覆大千,土不狭而现其内,此处释迦只略现而已,以下净名则广示于后,如是相互所开示之佛道越来越明朗,学人的信解之心也越来越坚固。4,要说明诸法没有定相,多非定多,多可为一,一非定一,一可为多,园融无碍,使人了悟实相理体非多非一,表示诸位长者菩萨,现在同悟无生,则未来同成一法身果,如一盖之普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时的于会大众,都在这宝盖之中,看到了身处的娑婆世界的三维空间,不仅如此,即此三千大千世界所属各太阳系的行星与卫星,比较大的,如所有的须弥山、雪山、目真隣陀山、摩诃目真隣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湖泊、日月星辰,以及诸天的天宫、大海中的龙宫,都在宝盖中得以显现,进一步说,即使是十方诸佛,以及诸佛说法,也都能在宝盖中得以显现。

  大长者子:有十种条件可称长者,1,贵族,2,大富,3,年高,4,有德,5,有社会地位,6,学识渊博,7,品行端正,8,具足威仪,9,礼节完备,10,朝野归心。十种具备,可称大长者,所谓子,尊称,如孔子、孙子。

  雪山:在印度北部边境有山,海拔二万九千尺,终年积雪,所以称雪山,即喜马拉雅山。

  目真隣陀山:是一山名,有龙王称作目真隣陀,此山为该龙所居之地,以名称之也。

  摩诃目真隣陀山:即大目真隣陀山。

  香山:此山位于香水海,所以称香山。

  宝山:即众宝所聚集之山。

  金山:即紫金山。

  黑山:此山临近铁围山,所以称黑山。

  铁围山:每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围,中间有七山八海,即以上诸山。

  大铁围山:围绕大千世界,称大铁围山。

  此时,诸长者子,虽发修道之心,却未修净土,因此说供养之情为启净国之志,因宝盖之中现十方净秽佛土,意即舍却秽心,而修净土之行。

  “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此是3,时众喜敬。此时与会大众,看到佛陀如此威神之力,变现不可思议神通,大家异口同声赞叹:未曾有也。可见盛况空前,于是大众合掌礼佛,瞻仰世尊慈颜,眼睛都不舍得眨一眨。

  “于是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长者子——宝积菩萨,目睹殊胜之境,即在佛前说偈赞叹佛陀。此也是继众三业供养,接下来宝积说偈赞佛。如偈中说:

  “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久积净业称无量,导众以寂故稽首。“

  第一句赞佛之形象。形象有五种,眼为其首,如世俗所说: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所以面为身之最,眼为一面之标,所以说此是就人的最殊胜处开始赞叹,或者也可以这样以为,佛以慈视,看一切众生平等无差,既然慈为德本,也就是就本而说,进一步探讨,《智度论》云:“陆生须曼为最,水生青莲第一”。印度生长一种青莲花,其叶长而宽,黑白分明,如大人眼睛,所以此处借以喻佛之慈眼,从另一角度讲,包积瞻颜作颂,所以赞叹佛眼。

  第二句,赞叹心德。因为心为万德之本,况且心净则目明或心明眼亮,所以举心来证眼,合乎情理。佛教中的禅定深旷如海,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而心是下手处,佛是彻底净心,所以能到彼岸,即称之为度。

  第三句,久积净业称无量。前面的形与心所以殊胜美妙,实在是由久积身口意三业所致,因为如是清净三业才会有如是形心殊妙之果,如是佛之十号才得以成就流布。现在见宝盖之中现无量净土,可知佛陀久积无量净业。众生有量,佛陀无量,所以如此。

  第四句,因如是三业之因,色心殊妙之果,所以能够引导众生,而引导众生的方法是寂灭无为,或称第一义谛,如《法华经》说:“究竟涅槃,常寂灭相。”此是诸法实相,所以着重叙说,即是诸法实相,所以要稽首,进一步说,以上是口业,此是身业。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此四句偈是称赞佛陀变现的不可思议之迹,所以是前叹形心,今赞化现之迹。《中观论》说:圣有三种:1,外道五通,2,罗汉缘觉,3,法身大士。佛陀在此三圣之中,独居尊位,所以称大,神是不可测度,变是改变性质,此中普现十方无量佛土,是显现色相不可思议,大众悉闻诸佛说法是显现音声不可思议,就感应而言,前三句是应,最后一句是感。即见众盖合一盖之神变,又能复现十方国土,并佛陀能演说佛法,此都是众人见闻之所感。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因为于法自在,所以称之为法王,因各种三昧能远离二障,断二种生死,所以称之为法力。不是其它九法界众生所能比拟。超群生,是无人能比得上,前偈称叹神通,神通使众生培植信心福德,现在赞美说法,说法能使有情生起智慧解脱,而且,法王之法力,即是佛陀之功德法财,不仅能滋养色身,同时也能滋养法身。自利已经圆满,又能以法利益众生,所以说“常以法财施一切”。

  所谓“分别诸法相”,即世俗谛,所谓第一义不动,即真谛,法虽无穷,却不离二谛,所以以二谛来诠释法王,即俗之真故分别法相而不动第一义,即真之俗故不动第一谛而分别诸法,如是于真俗二谛相互为用,也即是于法自在,所以称法王。

  “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因法王于法自在,而法无定法,随众生根器而诱导,即普利群机,称为自在,所以稽首而敬礼。

  所谓“说法不有亦不无”,即是说俗不违真,说真不违俗。称赞中道,此有三义:1,二谛合为中谛,因为俗谛所以不可以说无,因为真所以不可以说有,因如来立二谛,意即破有无二见,如龙树菩萨解释《大品》“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即“为著有者说空,为著空者说有”,即是此中道,2,以有无二谛,阐明非有非无中道,如《华严经》五卷中说:“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3,就二谛各各阐明中道,就俗谛而言,俗谛是因缘假有,假有不是定有,假无不是定无,如是即是中道,所谓“说法不有亦不无”即指此意。僧肇大师说:“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无,缘会则形,会形非谓无,非无非谓无,非无非谓有”。如是则说:“说法不有亦不无”。僧肇大师又说:“且有有故有无,无有何所无!有无故有有,若无无何所有!然则自有则不有,自无则不无,此法王之正说也。”僧肇大师的意思是,前面就二谛阐明有无,现在则真俗双泯,非有无也非。吉藏大师说,如以此破病,如是则数论派执因中定有果,胜论派执因中定无果,毗昙以为三世实有,成论以为三世实无,而此四点,不是正确的说法,而佛陀如说远离有无二边,所以说:“说法不有亦不无”。离开定有定无,即说法不有也不无,是因为法从因缘所生,离定有无即是破邪,因缘所生即是显正。

  “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前就法阐明非有非无,此就人法说非有非无。因为诸法从缘所生,则我自性,既无自性,则也无我,既无有我,则无有能造善恶之人,也自然没有能手苦乐等报之人,虽然如此,因诸法从因缘生,业报业从因缘所生,如是因果不昧,如影随形,如响随声,所以说善恶之业亦不亡。有人问:如果没有真我人,也没有定性因果,即有因缘因果,则也应有假名我人,有则都有,无也都无,现在为什么只没有人而有法。回答是:所问不错,只是现在为破断常,显示中道,所以要说无人而有法,因为无人即破定常,而有法又不是断灭,即是远离二边之中道。

  以下就法海叹,追述往昔,说小乘教,虽是小乘,而佛道未尝大小,只是随大小因缘的方便而已。既然宝积是菩萨,则此也未必是小,始在佛树力降魔,是叹降魔,即称佛陀在菩提树下入金刚三昧,断最后生相无明,成无上觉,五住烦恼断尽,则降内魔;得一切三昧则降外魔。“得甘露灭觉道成”是赞叹成道,寂灭之法,犹如甘露,能得此法即大觉之道得以成就。

  “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这里牵涉一个问题,吉藏大师曾见过僧睿的维摩义疏,叙述罗什法师的大意说:此句应在降魔之前,因出家之时,学诸外道,受众苦行,此时,没有惜道之心,受学之意,要开示难行之道,降伏诸外道,所以说,要先无心意无受行,然后降众魔成正觉,转法轮而现有三宝,此为次第而来,如果把此句列在后边,应示成佛之后,既已正悟,则表明以前之苦行伏邪都是无心而伏,所以是无有不伏。(有人以为:无心即指无识阴,无受行指无受想行三心。)

  所谓“三转法轮于大千”,其中“三转”之意,即指佛陀最初成道,于鹿野苑中,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初一,示相转,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劝修转,说此是苦,你应知;此是集,你应断;此是灭,你应证;此是道,你应修。三,作证转,说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从此以后,说此法轮遍满大千。进一步说,所谓三转,一转生眼智明觉四心,于是三转生十二心,即称十二行法轮,依毗昙义而言,因有三根,所以有十二行,依成实师而言,初转生闻慧,次转生思慧,三转生修慧。

  所谓“其轮本来常清净”,虽然佛陀在鹿野苑三转法轮,实际上,本无所转,所以说是常净。僧睿法师说:法轮无漏无相,体无增损,有佛则转,无佛则废,用舍在人,而性相不异。此即是平等不二之意。

  “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此处天即炎摩天子,指八万诸天,人指五比丘,闻转法轮,证小乘果位。吉藏大师依《毗婆娑》说,五人之内,只侨陈如一人得果,其余四人得四加行位,这以后才证得初果。

  所谓“三宝于是现世间”。释迦牟尼觉道成就即佛宝,法轮既转即法宝,五人出家得道即僧宝。这是三宝得最初开端。

  所谓“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照。”即称叹妙法利益,同时也有佛法区别外道之法。虽然外道之法也能得些许利益,如无色天,只是不能不退转,佛陀以四谛妙法,普济众生,度生死海,登涅槃山,所以说是“一受不退常寂照”。

  “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

  四大不调,扰乱色身,生老病身,扰乱法身,只有佛陀能令众生度生死之苦,所以为出世之大医王。

  所谓“当礼法海德无边”,指佛陀之教法如海一样深广,德行无边无际,谁能不慕敬礼拜呢?

  所谓“毁誉不动如须弥”,此是山王之叹,山王喻佛之法身究竟平等,如是才能处世说法,坦然对待八风,所谓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佛对此八风如东南西北所来之风吹拂须弥山,不能动摇,前四风生贪心,后四风生嗔心,佛陀三毒已断,所以“八风吹不动,稳坐紫金台”。

  所谓“于善不善等以慈”,既然如来通达众生法性平等,那么,对善者能慈心摄受;对于不善者,也能以慈心折伏,所用方法不同,慈心却是相等无差。所以能截手不戚,捧足不欣。

  “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

  此第一句是虚空叹,善恶不动的原因是心行如空之平等,因为有心则有对,有对则不普,而圣人无心,所以能平等如虚空。

  第二句是人宝之叹,因佛陀心行如空,则超越于人性之上,所以能为人中之宝,而在天为天宝,在人为人宝,即,此宝对于天人,不是天人所能及,所以众生没有不礼敬和接受的。(指有缘众生)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诸天龙神所居宫,乾闼婆等及夜叉,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众睹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此八句是称叹神力,因所献微小之盖,而能现世界所有之大。即是所施者微而所得者广,所施的是世间财宝,而得的是出世法财,如果不是佛陀慈悲哀悯之神通变化,又怎么会现此妙境呢?因为佛陀具足处非处等十力,所以不仅我宝积赞叹佛陀,大众观此希有神变,也都会随之赞叹,所以我现在要礼拜佛陀。

  “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此叹法身普应靡不周,即身密不可思议,如来为法会大众共同归敬,无不欣然渴仰,于是能各见世尊在其前。依智度论说身密:一者止现一身,远近之众各见于佛,对面在前,如一日升天,影现百水,二者如来随现一身,能令万类各见已佛,如天见佛为天,人见佛为人。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此偈赞口密不可思议。分三点:

  1,佛虽说一语,众生因缘千差万别,自然理解也异,2,虽只说一法,众生随此法义都能有所加功用行,3,对大众要说的事是相同的,而对此事的反应却是喜忧并存。所谓一音有几种看法:1,指法身,因法身不二为一,从法身出音称一音,2,一时中虽出众音,而各不相知,称为一音,3,五音之中,随出一音,而诸众生各有理解。《毗婆娑论》说:佛身为天竺之身,音为天竺之音,故初转法轮依天竺语,说于四谛,人则闻于人语,天则闻语天语,异类闻于异类语。依此解释“不共”即是二乘人只能以一音为一音,多音为多音,而不能随吐一言,众生依之都能有所理解,也即圆音普应。此即是华严诸法相即自在门。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此偈赞意业不思议。所谓“各各随所解”,即众生各以所行之道而理解佛之一音说法,因佛陀所证是圆满不二之理,所以圆音一唱,殊途同归,虽所行各别,即好施者闻施,好戒者闻戒,受益不同,却同获其利。此即华严托事显法生解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此仍赞如来意业不可思议,因为佛陀证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所以佛陀所说法是同,结果却是喜忧并存。僧睿法师说:如说一苦法,生四种心:1,有人闻苦生怖畏,2,有人闻苦,识苦为苦则生欢喜,3,有人闻苦,厌患生死,4,有人闻苦,知实是苦,断疑网心。可见,闻于异法生四种心,即闻三途苦则怖畏,闻人天妙乐则欢喜,闻不净则厌离,闻因果则断疑。

  或者说佛陀一音演说之法,有恐畏、欢喜、厌离、断疑等情形,是因为行愿见解的差异。如恐畏等人对佛陀演说之法,从事上说,恐畏此法门苦而难行,从理上说,恐畏此法门玄妙难入。如欢喜等人,对佛陀演说之法,从事上说能欢喜得乐,从理上说,欢喜悟入此法。如厌离等人,对佛陀一音演说之法,从浅处而说,厌离我执,从深处说,厌离法执。如断疑等人,对佛陀演说之法,能够不疑于佛陀其人,进而不疑于佛陀其法。(此即华严微细相容安立门)

  “不共”即不共二乘及权教菩萨。

  “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已得无所畏,稽首住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顶礼之义,即五体投地。“十力”即佛果之力:1,知处非处智力,2,知三世业报智力,3,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4,知诸胜劣智力,5,知种种解智力,6,知种种界智力,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8,知无眼无碍智力,9,知宿命无漏智力,10,知永断习气智力。所谓“已得无所畏”:即四无所畏:1,一切智无畏,2,漏尽无畏,3,说障道无畏,4,说尽苦道无畏。所谓不共法,即“十八不共法”:1,身无过失,2,口无过失,3,念无过失,4,无异想,5,常处首楞严定,6,无不知已舍7,欲无减,8,精进无减,9,念无减,10,慧无减,11,解脱无减,12,解脱知见无减,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16,知过去世穷无量劫无有障碍,17,知未来世尽未来际无有障碍,18,知现在世恒沙界外众生念虑。以上均为佛所独有,所以一一礼敬,因为佛陀能引导众生出生死海,所以称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

  此偈中结即结使,指五盖十缠等一切烦恼,称为结使。五盖:1,贪欲盖,2,嗔恚盖,3,睡眠盖,4,掉悔盖,5,疑法盖。十缠:无惭,无愧,嫉妒,慳,悔,睡眠,掉举,昏沉,忿,覆。因为结使束缚觉性,使法身不得自在,佛陀力大能断,所以应礼敬。此岸生死为苦海,彼岸解脱为涅槃。佛陀出三界证大涅槃到彼岸。所以能度诸世间,二死永亡,所以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善于诸法得解脱,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此偈中,众生业行来往于六道,因为心驰骋于是非,导致于我执著诸法,所以诸法束缚于我,若我心无执著,则各种束缚当下得解脱,因为众生以为有个真实往来,所以即此即是束缚,如果能够悟入往来体毕竟无有往来,那么即得解脱自在,如《中观论·观缚解品》中,就常无常门,推求往来不可得,即如“诸行往来者,常不应往来,无常亦不应,众生亦复然。”(常则不应往来,无常也不应往来,因为无生死所以不相往来,而无常则不存在,如果有存在即不是无常。既然无常不存在,所以也不应往来,既无往来,所以没有束缚。)以下就五门,即五阴色、受、想、行、识五种推求。寻觅众生了不可得,所以不可以有往来,常无常,因为推求了不可得,因为没有往来,束缚即得解脱。束缚非束缚。即是“悉知众生去来相,善于诸法得解脱。”即知往来非往来,常无常,非常无常,只幻化而已,所以能够虽处世间而不著于世,如莲花般出污泥而不被污染,因为没有执著之心,所以于世间不动,即是善入空寂,进一步说,虽然在世间,却又能常入空寂,即是不著世间。所谓善入,邪见人善入空,则拔无因果,二乘人善入恐,即证偏空,菩萨善入空只是心力作用而非究竟,并不自在。而佛陀是善入空,因得自在。

  “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此义是虽有常空,虽空常有,园融无碍,即如华严的事事无碍境界。所以才能稽首如空无所依,此时心境无寄,即缘观俱寂,如空无依。一如《华严经》所说:法身遍满于法界,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

  序分已经完毕,以下是正宗分,至“阿閦佛品”止。以下的“佛国品”,略说净佛国土因果,分二:1,问净土因果,2,答净土因果。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因为大士要先发心,然后修行,如善财童子说:我已发菩提心,而未知如何修菩萨行?现在也是同样的道理。宝积菩萨对佛说,这五百长者,都已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愿心,即是成佛的心。此中,阿耨多罗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即正等正觉义。

  “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既已发菩提心,应有菩萨之行,所以现在宝积菩萨问佛菩萨行,此即指佛国土。因为宝积献盖,如来现土,所以说“愿闻得佛国土清净”。此中“得佛国土清净”即指佛所得净土果。至于“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即是问净土之因,因为净土的原因是修行,所以说行,而行必由人成,所以说菩萨。这正是佛陀合盖现土,宝积等长者到来的原因。

  “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此是佛陀赞叹宝积菩萨善问净土之行,即契佛陀合盖现土之意,又为诸菩萨开发起教之端。所谓“谛听”即令诸菩萨用心听法,生起三慧,即“谛听”为闻慧,“善思”为思慧,“念之”为修慧。“当为汝说”是佛陀许诺说净土之行。

  “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

  此时宝积菩萨与五百长者专心接受佛陀教诲。

  “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此是佛陀正式回答宝积菩萨的所问,就佛土而言,共有五种,1,净佛土,2,不净佛土,3,不净净佛土,4,净不净佛土,5,杂土佛土。1,就净佛土而言,菩萨以善法化度众生,众生因此受善法,构成善缘,于是得纯净土。2,就不净佛土而言,如果众生造恶业,于是因缘所感即是秽土。3,就不净净佛土而言,不净之因缘已尽,然后净的因缘现前,于是秽土转净,如弥勒成佛之时。4,就净不净佛土而言,最初现净土,待净缘尽后,恶缘现前,于是净土变成不净。5,就杂土佛土而言,众生起善恶二业,所以得以感净秽杂土。此五种佛土是众生业力所感,应称众生土,只是佛陀就各类众生现各种佛土以度化之,称为佛土。报土既有五种,应土同样有五种,报土是根据众生业感,应土是就如来所现,所以合称十土。就净土而言,又开出四位,1,凡圣同居土,如弥勒现世时,凡圣共在净土内住,也如西方九品往生为凡,又有三乘贤圣。2,大小同住土,指罗汉、辟支佛及大力菩萨,舍三界内分段身体,生三界外之净。3,独菩萨所住土,指菩萨所行超过二乘,所居之地有差异,如香积世界,没有二乘之名,也如七宝世界,纯是诸菩萨所居。4,诸佛独居土,如《仁王般若》说:“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此中次第从劣至胜。所谓: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是表明菩萨取土(报土、应土)的来意,因为菩萨取土,是由大悲心启发,而此悲心是由众生而起,所以众生是取土的因,此中现净现秽,不是佛土有净秽,只是众生作业不同,于是佛陀所应佛地有差异。既然众生是取土的因,就土而言,如人说食金:一顿饭吃了一千多元钱,钞票是不能吃的,是因钞票而得食,所以说吃了一千多元钱。

  “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此中众生是正报,国土是依报,依报国土随正报众生转。如世间人随其贫富而装修自己的房间而不相同,菩萨也是如此,随所化度众生的心行业力,而取佛土各不相同。如随以何法化度众生即如布施、持戒等,则佛土随其所行来生其国,如以持戒化众生,则其佛土平正,如以布施化众生,则其佛土七宝具足,或随所化众生之多少,则取佛土有宽有狭,于是有一四天下佛土,三千大千世界佛土,恒沙世界佛土等。

  “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

  上句是说明生善之浅深而取佛土,此句是说明灭恶之多少而取佛土,随所调伏而取佛土,如刚强众生即取秽土苦境来制伏他,懦弱众生取净土乐境来启发他,或者秽或者净,都是为调伏众生而取佛土。只是调伏也有差异。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

  前面的两句是取报土之意,现在的两句是取应土之意。所谓“应以何国”即如果应见净土而得悟就因此而示现以宝玉。如果应见秽土而见道,就因此而现土沙。所谓“入佛智慧”,依僧肇大师所说,七地所得,无生慧。所以《大品》云:“七地名佛眼地;起菩萨根者,六住以下,菩提心也。”还有一种说法,初地得于真解(诸法实相或真如法性),生在佛家,为入佛慧,至于三十心乃至十信得地前菩萨,为菩萨根,另有一种看法,随所化度众生而言,化外凡夫,令生信解;随所调伏众生而言,教内凡夫,令修众行。此十化度地前菩萨而取佛土,此中外凡,大乘指地前菩萨的十信位菩萨,内凡指地前菩萨的十行、十住、十回向菩萨。未得真证以来,总名凡夫。此中分内外二种,得似解之位为内凡,未得似解之位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之三贤位为外凡,暖、顶、忍、世第一位之四善报为内凡。大乘之行位,以十信位为外凡,十住以上之三贤位为内凡。天台宗的六即中,观行即以前为外凡,相似即为内凡。现在所说的两句是就登地菩萨所化,入佛智慧,称入佛果,起菩萨根,辩明修行之因,此四句,统摄所化之缘,始自外凡,终至佛果,只说明佛土之意,不评判报土应土之不同。此中,佛土无有定相,只是随众生所取而现。

  “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菩萨从无所得证入法身,而法身无像,怎么会有实在的国土呢?可见,菩萨于一切法没有主观的取舍,之所以有取舍,实在是为饶益众生而作纯粹客观的取舍,因为菩萨已断俱生我法二执,所以能够如此。

  “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此是用比喻来说明菩萨这样建立佛土,好象有人在空地上建造宫室,则能随意所为,尽情发挥,没有不成就的,如果菩萨心无取舍,落于空见,则不能随顺众生,而要成就清净庄严的佛土,就象人在虚空中建造楼阁,终究无有是处,只为成就众生,所以能随顺众生而取佛土,可见,建立佛土,不在于空。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

  佛又对宝积说:宝积,你要知道,直心是菩萨净土。所谓“直心”即是于世间法,不迎不拒,无取无舍,是为直心。如从世俗谛即第一义谛而言,则世间法即出世间法,因为就世间法的凡夫众生,都认为时空有决定性,所以有迎拒取舍,而菩萨已经离了意识上的主观我执,对于客观外境,自然没有主观上的迎拒取舍,如是内心外境,超越时空,即不坏众生世间法即是菩萨之出世间法。可见,直心即是对顺逆无有挂碍。而菩萨取净土要具备两个条件:1,要起大悲心度生,2,修直心等行(也指凡夫执有,二乘偏空,而菩萨行正观,走中道,即是直心)。

  “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因为凡夫众生的知见,围绕在定性的时空之中,所以被时空所束缚,无始以来,在这时空所交织的罗网之中迎拒取舍,于是挣扎于烦恼之中,乃有无量诸苦,而菩萨了知,我是假有,时空也是假有,没有主观的我,也没有客观的时空,我与时空只是观念、概念而已,如果打破我与时空的观念、概念,则意识也无可安住。可知菩萨以直心修正观,教化众生也是直心正观,所以是众生现在与菩萨同悟平等,未来与菩萨同生无生,无有委曲障碍,所以是菩萨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此中不谄即是直心。

  “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所谓“深心”,即徹法源之底,穷心体之源,或者,菩萨发心,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即不缘生死,缘无上道,不缘差别,缘无差别,即是深缘实相,而实相无相,即缘无所缘,称为深心。而此深心深固难拔,菩萨发如此深心,待成佛之时,则具足如是功德类众生来生其国。所谓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既有深心之故,还有:1,深心是净业之力,自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如屠杀人,自然感屠杀眷属,来生其家。2,菩萨深心,能使深心人亲近菩萨,所以来生其国。3,因深心,所以得佛地妙,闻者都愿往生,所以修深心,往生其佛国。

  “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直心、深心、菩提心,三心次第而来,所以要行大道(成佛之道),要先直自他之心,心既正直,然后入行,入行既深,则能普运一切,普皆趣佛,称菩提心,即是信解行证。

  “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

  从此以下,是就菩萨行六度的范畴而言,所谓布施,外舍国财身命、妻子儿女,内舍贪爱悭嫉,称为一切能舍,菩萨如是布施,待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

  “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又对宝积菩萨说,持戒是菩萨净土,戒有世间、出世间之别。世间戒为人天戒,出世间戒为菩萨戒,世间戒又称有为戒,即是对治法门以对治恶行,称有为戒,也称有漏;出世间戒又称无为戒,菩萨从见道位知诸法无染,离五欲过,随顺法性空无相无作而修行尸波罗密,称为无为戒,也称无漏戒。可见,虽同五戒十善,人天行之,则为对治法,有苦行相,而菩萨行之,则能随顺法性,不须对治,潇潇洒洒,得大自在,就出世间戒的果地而言,是没有什么戒不戒的,为什么呢?因为心性即自性戒,而在因地的无为戒,仍然有戒有不戒,为什么?因为随顺法性,则称持戒,不随顺法性,即识心放逸,则不是持戒。菩萨随顺法性修无漏戒,待到成佛之时,则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可见要想十善圆满,当修无漏,而有漏之法,永无圆满之期。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又告诉宝积菩萨,忍辱是菩萨净土,如果诸菩萨修得无生法忍,待到成佛之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如果对我及我所有法,不如实体认、认假为真,使宁静的心海变成错综复杂的意识界,由此我执坚强,我所有法复杂纷纭,例如人非水非空,却把我所有法扩展到海中空中,,划定界线,不能超越,若然触犯,则相互倾轧战争。如能勉强忍耐,称为生忍,虽是美德,但内心外境都有苦相,不能获得三十二种福德庄严之相,而无生法忍则能了悟我及我所有法,本无所有,因无明而致意识颠倒,如无无明,则意识也灭,则我及我所有法之情执,无以安立,如是则我不犯人,人也不会犯我,则天下太平,世界和平,进一步说,无生法忍无法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横说竖说,都是破执的工具,情执一破,则见无生,可知,缘生法是相对性,可以思议,而无生法是绝待性,不可思不可议,所依是缘生法,从此可以显无生法,唯证方知,在此无生法中,容不得人我是非,以及灰身灭智,菩萨修习无生法忍成就佛道,就地跌倒就地爬起,即是菩萨行,也即是随顺世间,自度度他,不坏世间法而引导众生,不著相而超越。如心如朽木,面如死灰,状如行尸者,终不能得三十二种庄严德相,可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福德智慧之相。

  “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又对宝积说,精进是菩萨净土,如果菩萨了达我及我所有法本无所得,无身相,无意识相,则无所谓懈怠也无所谓精进,随顺法性而空无相无作修行精进波罗密,如此精进是为真精进,一般凡夫众生所修无不是在意识上的加工用行,如是要成就正等正觉,则如刻牛粪为旃檀,无有是处,因为你瞪着有病的眼,妄取空中之花,徒自生困,终不可得。菩萨随顺法性,虽也在意识上下手,却是随顺法性而念念息灭缘执,息到最后,法眼开明,证真如法性,菩萨修此精进,待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又对宝积菩萨说,禅定是菩萨净土,如果菩萨了知法性常定,体无散乱,则能随顺法性空无相无作修行禅定波罗波罗密,修此禅定,待到成佛之时,摄心不乱的众生来生其国。此处之禅定区别外道之无想定及二乘的灭尽定,乃是法身大士的“楞严大定”。前两种就第六意识的降伏,使不起现行,所以“灭尽定”又称“灭受想定”,与“无想定”同称“二无心定”,而无想定,入定之时,六识不起现行,出定之时,六识依然活动,而首楞严定则不如是,即是随顺法性起修起定,达到能所双亡,转识成智,则知一切法本自涅槃,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不思议定,此定法尔如是,无出无入,三聚之中为正定聚,否则,即使修到二无心定,也如石压草,三聚中称不定聚,终不能究竟。三聚外加邪定聚。

  “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又告诉宝积菩萨,“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如实了知,法性非名与无明,随顺法性空无相无作行般若波罗密,待到成佛之时,正定聚众生来生其国。

  六度之中,前五度为事,后一度为理,如果般若波罗密不能圆满,则前五度都不能得以成就。五度如盲,六度如眼,无眼则不能行路,只能是盲修瞎炼。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又告诉宝积说,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而四无量心又称四等。因有四等,所以能够实践六度。小乘四等只能涉及到欲色二界众生,自然不能算是真无量,而大乘四等则周遍法界,所以是真正的无量。菩萨随顺法性,在意识中没有芥蒂,没有意识中的对象,没有人我的界限、边际,即能发无缘慈,慈心无量,运同体悲,悲心无量,法喜充满,善心无量,至于取舍,本无有取,哪里有舍,而无舍之舍,则是舍心无量,否则,强行割爱,则难以成就。凡夫因取舍相对而立,即使有取舍也是阴魂不散。无始以来,藕断丝连,即事舍情在,所以凡夫生生世世,恩怨缠绵(缚),而不能出离,若然超越相对而舍,因为一切法相有差别,性本不二,无有能所,因为无明,所以识心妄作,自作多情,能所都是众生自我导演出的节目,如能放下能取之心,又哪里有所取之境,当下既是菩萨舍心无量,菩萨修此四无量心,待到成佛之时,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又告诉宝积菩萨,四摄法是菩萨净土,上面所说的慈悲喜舍是化度众生的根本,而四摄则是化度众生的具体实施。所谓四摄,即布施、爱语、利益、同事。对四摄加以解释。1,布施摄。满足众生所需,救济众贫困,包括财法无畏三施。以使众生生欢喜心,皈依三宝。2,爱语摄。对于各类众生,观察其隐藏的忧郁忧虑,施以和言悦色,此能感人至深,如能再施财法或无畏,则使众生化悲痛为力量,化腐朽为神奇,当然对于刚强众生,应以金刚怒目或菩萨蛮来对治之,以使其折伏。3,利行摄。即是要给众生有益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使之能上契佛理,下契群机,使众生均能或多或少受到佛法的熏习,犹如春风化雨,长养万物,时时皈依三宝,而又不住其中。4,同事摄。即是与众生建立一种同事或亲属的关系,使众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即以思想、语言、行动来摄化众生,只是越亲近越难度化,因为我们的法眼未开,不知众生根性,即不能对机说法,进一步说,解脱即涅槃,菩萨因地之时,以四摄之法摄化终生,以后得解脱之果,所以众生为解脱所摄,而解脱之理即是摄义,于是,菩萨即摄化众生,则众生系属菩萨,所以菩萨行此四摄,待成佛之时,寄托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此中摄取是解脱摄取,不是人所摄取。

  “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又对宝积说,方便是菩萨净土。此中,方便是实相之门,实相是方便之宅,如果没有方便之门,则实相之宅难入,即成障碍,前面始自直心,终于四摄,必须具方便才不堕二乘而超于三有,可见方便之重要,所谓方便即是方便智,虽有不违背空寂,虽无却又出有而化导众生,即无为而无不为,也即方便无碍(可谓积小德而获大功),所以不论任何语言、方法、行为,只要契理契机、对症下药,都是方便。用一个比喻,弯刀对着瓢切菜,即是善用方便,否则药不对症,即不是方便,二乘人不能广度众生,即不善用方便,而菩萨行方便之时,一定要问为什么?如果不是为了度化众生,那么此方便法门即变谋取私利和堕落的借口和手段,如说布施可为自己发财致富,甜言蜜语,酷似爱语,实是逢迎拍马的妄语,笑脸相迎,好象和蔼可亲,实则黄鼠狼给鸡拜年,殷勤服务,近似利行,实为有所图,干爹干妈近乎同事,也是佛教庸俗势力之特征,末法时代,歪行曲解方便,据弟子为私有,同菩萨度众生之愿行,可谓天壤之别。可见,佛子度生,首先意业清净,随其意净,即发心清净,则身口二业净,则具无量恒沙功德,否则,“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虽说佛说也遭恶报,报在无间地狱。如是,菩萨行方便,待到成佛之时,则有对一切法方便无碍的众生来生此国土。

  “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又对宝积说,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三十七道品目的是到达涅槃,因为有方便,所以菩萨行三十七道品,不证二乘,所谓三十七,即三个四(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两个五(五根、五力),单七(七觉支),只八(八正道)。所谓道品:道以虚通为义,不通不能称为道,众生凡事被无明烦恼所障,事事感觉不顺,所以是不见道,品即类义,也就是说,六类三十七品,都是为众生开道的工具,所以称道品。

  四念处。1,观身不净。身体七孔,常流不净,尚不能如粪袋,可以裹紧不洩,只好听其自然。2,观受是苦,受是领纳义,不论顺逆,若有所受,无不是苦,也称热恼,坏事是苦,好事过极也是苦,高血压等都是兴奋所致。3,观心无常,心是念念不息,如雷电刹那不住,三心了不可得,众生以为实,于是庸人自扰,菩萨不加理睬,使其孤掌难鸣,于是川流不息的过路魔鬼,失去了主人的青睐,则会变成川流不息的菩萨,凡夫无明,与之周旋,无始以来被牵着鼻子行于六道之中,菩萨自在,能使生死妄心,转为随缘法性,如杯中水,则大作梦中佛事,大建水月道场,三界六道如幻,梦境水月也幻,菩萨度梦中人,即只得随缘大作梦中事,将众生六道之梦,引入菩萨之道场梦,于是过去六道业缘洗刷干净,即是熏习菩萨种姓,如是,才有梦醒的希望。同是观心无常,二乘与菩萨,处理不同,二乘恐怕造业,用枯寂定灰身灭智,将心冻结,即于变幻心见常发行,以常御变,则于此无偿心法,无纵无阻,使水患变成水利,因为水本无患,纵与阻成患,生灭之心法也无患,凡夫纵之,二乘阻之,无始以来,相对而立,纠缠不休,菩萨以法性驾御,如静悄悄的大地任百川汇海,无纵无阻,乘其方便,行舟载客,灌溉田园,动力发电,普利群生。4,观法无我。我是实体义,智者见一切法,因缘和合,无有实体,即是无我,虽说无我,因缘差别,果报不同,并且,这种因缘果报有铁一般的定律,此定律贯摄十法界,强名为第一义谛,如只观法无我,则不了第一义谛,即落顽空,则成拔无因果,因凡夫执我法,昧第一义谛,佛对此说观法无我,如不了达,诸法虽无我,而成住坏空,在因缘法则上却有铁一般的规律主宰其中,否则即堕顽空,是断灭境界。

  四正勤。即是要时时观察内心,1,已生恶法令断,2未生恶法令不生,3,未生善法令生,4,已生善法令增长。此四正勤是佛陀不了义说。所谓善恶、生灭都是识心迁流,才有善恶生灭,生灭法中,要想选择一个善恶标准,甚是艰难,因是相对非绝对,所以令断令生,都是有为、对治、生灭法。除非在主观第六识上用枯寂定灰身灭智,把这生灭识心,冻结在某一点上,没有好的办法。大乘的四正勤则是随顺法性空无相无作修行精进波罗蜜,从初地到七地观照法性。1,未随顺时令随顺,2,已随顺时令其绵密而不间断,此尚有功有行,待到八地乃至妙觉,能观之智与所观之境,即能随顺与所随顺,平等无差,证无生法忍,即无功用行,只是初时尚有微细识浪之间现能所之相,于是,3,对有间者令入无间,4,无间者令生巩固。此即是大乘之四正勤。

  若在见道位的三贤位菩萨,只好与二乘人一样,在生灭法中用功夫,虽不能契无上道心,但人天流转,不令堕落。

  四神足。即四如意足,足即满足之意,充实为意,是定力的另一称法,喻为两足立身,即是脚跟有力方能站稳,踏踏实实。

  1,欲神足。随意所往。神足:不可思议之定力。念起来即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距”。“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即站稳脚跟。

  2,勤神足。勤即精进之意,神足即行无所行。

  3,念神足。凡夫念念迁流而住,菩萨念念迁流不住,所以得定。迁流而住即凡夫生死之心,迁流不住即是不变随缘之心,念神足即念念真如,相契于如来藏、法界、实相等。

  4,慧神足。证得无生法忍,即能无功而用行,能所双亡之际,观而生慧,慧而自在,进退自如。

  五根。根为生发增上之意,如树之根。五根即是五种。

  1,信根。即正信不退,如木之根,根深则蒂固,久则十信心满。

  2,勤根。即精进波罗蜜,深契实相,如木之根,茁壮成长。

  3,念根。深契真谛,摄十法界三世因果,一念心净即是越凡,念念心净即入圣,念佛为越凡入圣的下手处。

  4,定根。双足为稳,即相离相,如巨树以根支撑,不再为境所扰。

  5,慧根。根本智,以此为根,才能利益众生,饶益有情,如镜,因有光而能映物。

  五力。即力量。不可抗拒之意,即是五种力量。

  1,信力。信为道本,能够证果之基石。

  2,进力。

  3,念力。

  4,定力。

  5,慧力。依慧根,除无明,力量加深,即慧力。

  七菩提分。1,择法觉分,2,进觉分,3,喜,4,轻安,5,念,6,定,7,舍(能所)。

  八圣道分。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因为如此,菩萨成佛之际,所有行三十七道众生来生其国。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所谓“回向”有三点,即1,回转自己所作功德,不为己有而与众生共享,即回自向他。因独善福少,兼济则利多。2,以现在之修因,随顺法性,如实而修,发愿成佛,称之为回因向果,3,于一切法,不即不离,深缘如来第一义谛,称之为回事向理。如是回向,功德无量,所以,作为佛教徒应当重视回向,因为一切修行,如果不能回事向理,回因向果,等于没有目标的流浪汉,你若问他,向什么处安身立命,他则茫然无所知,流浪三界、六道,海角天涯,无有归宿。而回向,开阔视野,拓展心量,是发大心菩萨的发心,不是一般人的狭隘心。

  如果佛教徒所作一切功德,不能回自向他,等于银行中有款百亿而不花一文,只是保管生息,自己一贫如洗,却有对钱财热切相思之状,如此之人,与穷子无异。所以,如果有人发心成佛,所作功德愿与众生共享,如是随作随回向,点滴不敢据为己有,如是回向,如大富长者,广散财宝,善于经营,善于经营又广散财宝,如是之人,所获果报,不能相比,所以菩萨发心不是小根器人可比,即以耕耘之心回向,不以收获之心回向,如是菩萨大心回向,待成就佛果之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

  修行净土有两种行,1,修善法,即起净土行,2,说八难,即明离恶法。对于修善法,已经叙说完毕,接下来说除八难。所谓“八难”,为障道因缘,又称八无暇。因其极苦极乐,无暇闻道,何况修道?所谓“八难”:1,地狱难,2,饿鬼难,3,畜生难,4,盲聋瘖哑难,5,世智辩聪难,6,佛前佛后难,7,北惧庐州难,8,长寿天难。

  以上所说八难的众生,虽说处境不同,苦乐各异,但都不容易得闻佛法是相同的。

  此八难可以从因地消除,却不能从果地消灭,既使三世诸佛也不能使众生业果消灭,如能消灭,就不成其为因果了。所以现在所说的消除八难法,应从因地入手,而八难众生,不见佛不闻法,实在是八识田中无有三宝种子之故,如有三宝种子,既使堕落三途,地藏菩萨也能施救,否则,以世间禅定,生长寿天,以世间善因,生北惧庐州,虽三世诸佛也无法相救。依《成实论》四轮对治,即持戒净戒对治三途难,乐法施对治聋盲难,修习正法对治世智辩聪难,供养诸佛对治佛前佛后难,修集正观对治北方及长寿天难。

  “自守戒行,不讥彼缺,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

  佛陀又对宝积说,自守戒行,不讥笑别人的缺憾过失,是菩萨净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菩萨随顺法性无相无作尸波罗蜜,不但无自他相,且也无戒不戒相,则不见他人缺点,所以不去讥笑,这样的菩萨待到成佛之时,国土中没有犯禁的名称。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争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佛陀又对宝积说,十善是菩萨净土,十善有二种,1,消极的止十恶法,2,积极方面的行十善法。所以有:不违十善,称为十善,叫止持;对于善法,积极进行,叫行持。所以得出结论,在身业方面说,不杀、不盗、不邪淫是止持;护生、布施、梵行是行持;在口业方面而言,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是止持,而诚实语、恭敬语、和合语、柔软语是行持;在意业方面说,不贪、不嗔、不痴是止持,念布施、念忍辱、念般若是行持,如是两种十善,当止者止,止之者是持戒,当止者作之是犯戒,当作者作之是持戒,当作者止之,是犯戒。

  菩萨修此两种十善,待到成佛之时,国中众生命不夭折,不杀生报,大富,不偷盗报,梵行,不邪淫报,所言诚谛,不妄语报,常以软语,即不恶口报,眷属不离,善和诤讼即不两舌报,言必饶益即不绮语报,于是不嫉不恚,不起邪见,如是众生来生其国。

  “如是宝积,随其直心,则能发心,随其发行,则得深心。”

  象这样,宝积,则菩萨不由意识行事,是返观意识的观照,随顺法性无相无作修行六度,而法性无私无曲,所以能平等直心,不象众生以识心用事,有主客观,主客分开,一则识浪重叠,可知众生之心如波浪状,一波三折,一件事情翻来覆去,不管如何,总不出我及我所为中心,所以众生不知法性,都是委曲之心,则无直心可言,如能直心平等,则能缘实相明朗成熟而得深心,此心如渊,如不深体法性则不能知,所以众生委曲之心不能通达。此是初地所证。

  “随其深心,则意调伏。”

  菩萨随着其深心,则能见色闻香,透视实相,则其意识不调而调,不降而伏,此为二地菩萨所证。

  “随其调伏,则如说行。”

  菩萨随其意识上的调伏,不会再有意识上的曲折无端而起,自然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即知行合一,即是三地菩萨。

  “随如说行,则能回向。”

  菩萨随其言行一致,则能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功夫转深,此为四五六地菩萨境界。

  “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

  菩萨随其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不变随缘,则有无量方便,于是随其方便,则能转不退法轮,成就无量众生,此为七地菩萨境界。

  “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

  菩萨随着成就之众生,则同声相应,感应道交,于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因缘,则佛土净,如是则不再有秽土,此是八地菩萨境界。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既然菩萨的佛土清净,于是大家都是清净同参道友,没有意识上委曲,无需方便而说权教,所以是随佛土净,则说法也净,而随说法净,则说听两者,唯一实智,则心心相印,没有能所,如有能所即是识心波动,不是实智,不纯净之故,所以现在说法,不参杂方便说教,于是智慧清净,于是根本智现前,不起识浪现能所相,唯一妙明真心,如是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恒沙功德都从此心流出,正本清源,如是一切功德纯净,此是九地至佛地境界。此即环环相扣,直至佛地。

  “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十地经》说:三界五道,皆由心作。“所以要得净土,应当从心上清净,从心上入手可以次第而入:处凡初起十信,称为直心,既有信心,则应修行,于是三贤位是内凡夫,称为发行,而初地之时,修行对治位次第转高,于是称深心,二地持戒防恶,称为调伏,三地依闻修实,称说行一致,四至六地,修于顺忍,趋向无生,称为回向,七地习方便,所以能成就众生,八地修净佛国土,称佛土净,九地辩才,为人说法,称说法净,十地成就智波罗蜜,称智慧净,等觉地即金刚心,称为心净,妙觉地行愿既圆,所以是一切功德净。

  僧肇大师说:净土盖是心之影响耳!夫欲响顺必和其声,欲影端必正其形,此报应之定理也。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舍力弗又称身子,因母身端正称为身子,舍力弗译为鶖鹭鸟,鶖鹭是鸟名,舍力弗的母亲一生下来,眼睛锐利,音声美妙如鶖鹭鸟,所以称鶖鹭,舍力弗出生,依母立名,称鶖鹭子。

  此时,舍里弗因对佛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产生疑惑,怀疑我世尊修菩萨道时,意岂不净?何以此土不净若此?应当说二乘人执事昧理,即着相,他们只知法相净土,不知“唯心净土”,所以闻此生疑,所谓“唯心净土”,实为法相净土之因,法相净土又分明是唯心净土所现。只是二者之间,唯心净土能摄法相,法相却不能概括唯心,如诸佛清净国土法相,无间地狱法相,此中,极乐世界没有地狱,地狱里面也没有极乐世界,但十界却可以唯心,所以是一心二统摄十界,所以地藏菩萨常在地狱中救度众生,也常在十方清净佛国礼敬诸佛,而其心却常住三昧等受,即处地狱,极乐,心无二受,否则即是凡夫,不能称菩萨。如能于十法界无二受,即是唯心净土,可见唯心净土不能以净秽来分别,舍力弗不知,于是有此疑惑。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此段经文又是解释舍力弗之疑,佛有五眼六通,知舍力弗心生疑惑,即相告于舍力弗,在你的意思是怎样的呢?盲者不见明,日月怎么会是不光明呢?舍力弗回答说:不是的,世尊,盲者不见明,是盲者自己的病所致,不是日月的过错,佛又对舍力弗说,众生业障深重,障碍心性,所以不见如来国土清净,不是如来的过错,可见我此国土本来清净,只因你心中污染了,所以不能得见。此中舍力弗的疑惑是心不净导致国土不净,所以非佛咎。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静譬如自在天宫。”

  此段经文是梵王助释,梵王即初禅大梵天王,因头顶发髻如螺,所以称螺髻梵王,也有人说是色界大自在天宫,是欲界他化自在天宫,如《无量寿经》所说:其室犹如第六天宝。而实是初禅之上得大梵天王,因此王统领千世界,于千世界,住于中间,禅乐自在,称自在天宫,因为因缘不同,所以舍力弗是人见佛土为人土,梵王居天见佛土为天宫,而佛土超绝人天,即是真净土。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砂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此是舍力弗就人的境界所见来回答梵王,也实在是声闻乘果缚未尽,报得秽恶,即不净业所感,如丑形照镜即现丑形。此也有使小乘之人转入大道之意,即舍力弗说,我见此土,丘陵起伏,坑坑洼洼,荆棘沙子瓦砾,土石堆成得山体,种种秽恶充满了这个世界。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此是梵王解释形成净秽得根本原因,万事万物是境,而境由心起,二乘人心不净,则土也不净,菩萨心净则是净观,所以见土清净,可见境随心转,净秽不是定有,如以为定有,即依识不依智,依识所以分别不休,即心有高下,所以见不净,而依智则通达法性,则佛与众生平等不二,不起分别,则见清净,即心净土即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此是佛陀为显净土再次回答舍力弗得疑惑,于是以威神力用足趾按地,立刻就把三千大千世界转成百千珍宝庄严得国土,就好象宝庄严王佛,过去因地之时行菩萨道用无量功德成就他的宝庄严土一般,此时一切与会大众都称叹说“未曾有也”。即从未见过,而且各自见自身坐宝莲花之上,此即感应道交,如《楞严经》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又如天台智者大师亲见灵山法会。此时此景,佛土无定相,周遍法界,没有彼此,同处而不相碍,见到彼此,随心显现而已,此也证明佛土真实不虚,二乘有障。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

  此段经文为解大众之疑,因为众见土本不净,现在变净,此时,佛对舍力弗说,你来看看我此佛土得严净,舍力弗马上回答说:是的,世尊。我们这些声闻乘人和一切凡夫,本来不见,本来不闻,然而现在此佛土清净庄严悉现目前,佛陀又告诉舍力弗,我此佛土,本来清净庄严,只是众生业力所感,转净为秽,佛陀为度此下劣众生,使众生就地跌倒就地爬起,即随众生业力所现不净之土,作为度众生的坛场,就好象梦中之人,因为恶梦,所以惊恐畏惧,对此诸佛菩萨就众生之恶梦,施之以无畏,方法是皈依三宝。(如果众生无梦,即无记,则诸佛菩萨无缘布施。)需要强调的是,众生恶梦是众生自梦,不是佛菩萨为之造梦。

  此中好梦的乐境,恶梦的不乐境,都有办法化度,只是无梦的无记境不能化度,进一步说,众生倒在不净之处,容易使之爬起,如倒在净处,如睡懒觉,舒服而不愿起,如长寿天与北俱庐州中人。佛陀大悲因机施教,即因众生秽土而化度,这实在是此土众生机缘如此,不是佛菩萨有过错。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食有异,如是舍力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诸法自性非净非秽,远离秽净,非众生非佛陀,因十法界众生现净现秽,现生现佛,一切依正二报,无不依于法性,唯识显现,因法性非净非秽,所以能依识而现净现秽,三乘圣人依清净识所现,所以依正二报也有差异,六道众生为染污识所现,所以依正二报有无量差别,如诸天人用同一宝器进食,因福德因缘有别,所以饭的颜色有差异,再如狗眼看到七色无非就是两种颜色,既使是人眼观察七色也有不同,这个过程中的各自感受,互相并不知晓,所以我们观察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都是随众生心而现前,而业有差别,所以所见各异,只有妙觉之位的佛陀转识成智,究竟圆满所见没有差别。虽然没有差别,也不能以为是实,因诸法如幻,没有实在,但十法界之色都是佛陀因地所修种种福田,因为十法界是真如法性,而真如法性却不是十法界。

  因诸法虚幻不实,依此菩萨修因,众生造业,千变万化,万古常新,才显现出一个活生生万花筒似的大千世界。如果诸法是一成不变的实有,众生则无望成佛,诸佛菩萨也不能方便教化众生,众生如能不执幻为实,则不被幻所转所缚,并且又能以此幻法方便教化,则与诸佛菩萨等无差别。

  “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 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乘者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

  此段经文是阐明与会大众得成道果,佛陀兴此佛国,目的正为于此。经文大意是,当佛陀现此国土清净庄严之时,宝积菩萨所带领的五百长者子,都证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是得大乘利益,接下来是得小乘利益,即佛陀收摄神足,如是娑婆世界仍然恢复本来面目,法会中求声闻乘的小根众生有三万二千诸天和人,见到佛陀神力变现,感知现象界的有为法,都是无常变幻,于是他们不著法相,断各种见惑,证到了初果的法眼,八千比丘见国土变现净秽,也不住于诸法,不受诸法的缠缚,断三界见思二惑,证罗汉果位。进一步探讨得大利益,因土本净,秽出自妄,一切法如是如是,即是无生,实际上,土未曾净秽,净秽出自两种因缘,因一切法不是定有无,有无是妄,即是无生;得小利益,既净又转秽则利于小乘之人,知有为法是无常,秽净,净秽,因悟无常,即得法眼净,初见四谛为眼,断八十八结称远离尘垢,称为净。由此加深,即尽意得解脱,证阿罗汉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