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显净土之妙 净土成般若之行[江味农]
——近代江胜观味农妙煦居士金刚经讲义节要
——近代江胜观味农妙煦居士金刚经讲义节要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之念。并令一心念之,又是以纯一之念,治向来杂乱之念。且佛者觉也,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觉,觉者觉其性本无念,故曰更亲切也。但能勤恳一心,便能做到念而无念。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便是归于真如,则不说断而自断,不期证而自证矣,其方便为何如哉。
念佛功夫,虽未做到念而无念,但能行愿真切,仗弥陀悲愿力,亦蒙接引往生,便同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即是初住地位。如修他法,须经久远劫数,今一生办到,故曰方便之方便也。然行愿真切,必须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谓之真切。若一面念佛,一面又起尘浊之想,则行愿不真切矣。所以念佛人,于断念一层,纵令未易办到,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两句,务必做到。不然,则愿不切,行不真,何能蒙佛接引乎?尘浊气重,与清净二字太不相应,则佛亦未如之何也已矣。
须知起念即妄,念佛之念,亦妄非真。何以故?真如之性,本无念故。但因凡夫染念不停,不得已,故借念佛之净念,治其住尘之染念。盖念佛之念,虽非真如之本体,却是趋向真如之妙用。何以故?真如是清净心,佛念是清净念,同是清净,得相应故。所以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无念,故曰胜方便。极乐世界,亦是幻相,然而不可不求愿往生者,净幻非同染幻也。何以故?清净土本由清净心显现故,所谓心净则土净也。
须知弥陀来接,初未尝来,往生西方,亦未尝去。虽未尝去,亦何妨现来现去。何以故?不来不去者理体也,有来有去者事相也,理事从来不二,性相必须圆融,故尽管不来不去,不碍有来有去,尽管有来有去,其实不来不去。最要紧者,即是来去要在不来不去上体认,不来不去要在来去上做出,此是念佛求生之要诀。得此要诀,决定往生见佛。孰谓修净土无须学般若,且疑般若妨碍净土乎?
【按】万缘放下,即不住有,一心念佛,即不住空,即是般若净土同修。虽般若从空门入,离相离念,至于无念;净土从有门入,以念止念,念而无念,殊途同归。然非般若不显净土之妙,非净土难成般若之行,故观经上品上生,须读诵大乘经典也。此老一生教宗般若,行在弥陀,洵堪效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