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自述:现代的我与时尚男子有何区别
活佛盛嘎仁波切还是个歌手
在一些信众的要求下,我终于决定到东南亚的各个国家去巡回讲法。
有一次,晓琳非要开车送我不可,我怎么劝也劝不住她。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同意了。想不到的是,在晓琳的“逼迫”下,我竟学会了开车。
一路上,晓琳不时地让我试着开,开着开着,就开上了瘾。不久,我完全掌握了开车的技术,对车也就产生了兴趣。以后,我经常一个人开着车往返于各地之间,这对于我的弘法事业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在东南亚的讲法非常成功。
记得第一次讲法刚一结束,便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喝彩声淹没了整个会场。我略显紧张的心情完全被巨大的喜悦代替了,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也更为藏传佛教感到骄傲。正如人们曾经向我介绍的那样,东南亚有那么多对藏传佛教感兴趣的人,他们那种痴迷和热情令我非常兴奋,从而也使我的弘法水平迅速提高。
我走到哪儿,人们便围到哪儿。一层又一层,多亏有维持秩序的弟子们,否则那种混乱的场面是我难以应付的。他们很多人要求我签名,因为他们已经了解到,我的亲笔签名也是一种加持。我平生还从未签过那么多名,食指与中指都麻木得不听使唤了。几位记者你一句他一句地对我进行采访,并且拍下了我的照片。
我讲法的消息很快在报纸上登出来了,我的照片也印在了报纸上。随着我在不同的国家不断地讲法,我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样,我便成为了一个令千万人关注的焦点。我感到有些突然,但生活已经朝我敞开了另一扇我从未想进去的大门,华美、灿烂,甚至可以说是奢侈。
当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置身于豪华的别墅中,正在恍惚之间,有人告诉我:“这是您自己的别墅……”
当我好奇地打量我面前的一辆全新的跑车,并禁不住夸赞几句时,身旁依然有人告诉我:“这是您的车……”
如梦如幻,但这是事实。一切家具电器、一切随身物品全部都是最名贵的。
“这是您应该得到的,没什么奇怪的呀。”
“可我从来没想获得这些呀?”我发自内心地说。
他们可能怕我想得太多或觉得我还不习惯这种生活,便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方式告诉我:
“这不很正常吗?您付出了那么多,让我们大家都从中得到了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东西,您还有什么不适应的吗?”
“这是您应该得的,这只是刚刚开始……我们知道您并不在意这些,其实您给我们的,已远远超过了这些东西的价值。”
其中一位先生的话终于打动了我,我从他的话中领悟了更多的东西:“任何宗教要想持续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融入芸芸众生的世俗生活,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被大众所接受,人们才会觉得这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佛教当然也不例外。你作为一位转世活佛,既然要向大众弘扬佛法,就应该顺应现实生活。如果人们觉得佛教徒就得不食人间烟火,就得远离生活而高不可攀,我想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对佛教感兴趣了;那样的话,佛教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庞大的规模了。”
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强调的也正是“随缘度化众生”,如果我拒绝现实生活,又怎么能做到随缘度化呢?
从此,我便以随遇而安的平常心来面对我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我开始接受越来越多的探访,讲法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而我的业余时间也已被物质享受所占据。
我虽然总是克制自己,但我身上年轻人的那些欲望却显露了出来。
我知道眼前的生活只不过是镜中的花、水中的月,一场幻象而已。但我认为这也算是一种生活阅历和切实的感受,我若是连这种生活都不敢体验,我还有什么资格与众生打成一片呢?难道仅凭我一个活佛的身份就能让人们真心理解藏传佛教吗?那是不可能的。人们对佛法的理解是需要体悟的。当他们体悟到了我这个人的精神实质,体悟到了我从实际生活出发而传达给他们的佛学理念和具体经验,他们才会通过我的实例而体悟出佛法的现实意义。
我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尽情享受着我的现实生活。
我的变化太大了。
我似乎成了被保护的显赫人物。我的时间由弟子们精心地安排着,很多想要见我的人都被他们拒绝了。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们做主。我不由得想到了晓琳。当初她也是为我制定了细致入微的日常计划,可那时的情况和现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可惜,晓琳看不到这些了,我们已经好久没联系了,她在新加坡忙着她自己的事业呢。
我慢慢地习惯了身边的人为我安排和策划一些具体事务。他们很诚恳地对我说:“您是仁波切,不能让您太费神了,我们会为您合理安排时间的。”
为了便于出行,他们有时坚持让我身着汉装或便装出去应酬,我反对也没有用,一想到他们的建议和要求确实不无道理,我也就随他们的安排了。就这样,我开始穿一些连我都不知是什么名牌的衣服去参加各种宴会和其他社交活动。当我知道我身上的衣服竟然贵得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而这些衣服又源源不断地被送进我的衣柜里,再很快地被一批批地淘汰,我便总是想起曾经见过的那些衣衫褴褛的人们。但既然自己已经下定了顺其自然的决心,也就只能随遇而安了。
我开始习惯开着价格昂贵的跑车四处兜风,开始习惯人们对我的关注,而新闻媒体对我来说有些过分的一次次请求,我也会一一地给以满意的答复。我知道,所有的人对我都没有恶意,他们只是想让我全身心地融入到这个越发热闹的时代中,与他们同呼吸,甚至与他们共命运——他们想验证一个活佛与他们到底有多大的距离。我说零距离,他们能相信吗?所以我也只能敞开心怀,容纳更多令自己陌生的事物了。
有时我也问自己:“你怎么越来越沉迷在这些永无尽头的物欲中了呢?”一到这时,我便对自己说:“我没有,我不会被它们引诱的,我只是想体验一下凡俗人生的虚幻之乐。”
尽管我对自己强词夺理,但说实话,我那段日子确实已经喜欢上了那种生活方式。
尽管我将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游玩方面,但我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给广大的信众讲法、开示、灌顶。
久而久之,大家都很心疼我,怕我太累,就不忍心让我每天都讲,他们很明白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毕竟需要更多活泛的空间。这样我就获得了更多的余暇时间,我便带着和自己兴趣相同的弟子们游山玩水,摆脱了一切束缚,也不再穿着袈裟出门了。
时间在一天天地改变着我。
有时晓琳从新加坡赶来看我,我便和穿着一身时装的她在街头漫步。那时我就会想:谁能想到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与世俗社会中的那些时尚男子又有什么区别呢?谁能想到这么时尚帅气的小伙子会是从遥远而神秘的青藏高原上来的呢?
原来,我和凡人一样具备着一切欲望,而我以往却……
这时,我才认真地审问自己:难道世俗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你不喜欢吗?
我无法否认,我应该喜欢。我作为一个转世活佛,更不该恐惧世俗中的一切。恐惧只会限制自己,只会失去智慧和慈悲。
“只有雄浑的自在,才能孕育着慈悲。”
既然自己一生的使命是弘扬佛法,那么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倘若世俗真的能改变我的本性,那么我还配被称作活佛吗?即使别人有所误解,又能怎么样呢?一个转世活佛,还在乎别人的说三道四吗?伟大的佛教不正是在千百年来很多人的误解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吗?
与此同时,我开始思考“欲望”这个生命中不可逃避的问题。最后我得出结论:一个人的欲望过于强烈,他就会失去生活的方向,如同一条失去了方向的船,随同风浪四处漂荡,永远也找不到一处停泊的港湾。
因为强烈的欲望总是使人时时刻刻处于盲目之中。
我对自己非常警惕,我唯一的恐惧就是陷入物欲中不能自拔。我常在夜半的梦中忽然被这种恐惧惊醒。两个我,曾经的我和此时的我,天壤之别的两个我一同闯入我的梦境:一个我在众多的喇嘛僧众之间穿着活佛的盛装庄严地念经;另一个我正以俗人的身份尽享荣华,潇洒地穿行于都市的风光中。
这种对比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也许只有在梦中,我才能全面客观地反观自己,认识自己,然后拨开现实的重重迷雾,用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求索去验证那永恒的佛光。
其实用不着验证,佛光早已照亮了我生命中的所有旅程,我只不过深一脚浅一脚地涉足于欲界而已。而我的生涯中,哪里不是欲界呢?
我曾经想寻找一个充足的理由离开这种生活方式,我深感这种我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有悖于我的初衷,它时时啃啮着我宁静的心灵,但我却找不到什么理由,或者我根本就不想找任何理由离开这种生活。
在这里,没有无边无际的草原,没有高傲冷峻的雪山,更听不见江河的轰鸣、林涛的咏叹。我的那些举行法会时的喇嘛们、弟子们,人山人海的场面、历经沧桑的寺庙、袅袅升腾的炊烟、形形色色的节日……这一切仍在眼前,却已经不再牵动我的每根神经了。我的神经现在正松弛于都市的夜色中,松弛于从前想都想不到的种种诱惑中。难道我固有的生活原则也会随之松弛,甚至消失吗?
有时,我以为找到了答案,仔细一想,我所谓的答案不过是自己对自己的某种安慰。然而,肩负着弘法的使命,那些答案还重要吗?
无论我的生活方式如何变化,我也绝不会通过伤害别人来成就自己。我的心中经常出现那句话:“世界上所有的快乐与欣喜来自于希望别人得到幸福,世界上所有的痛苦与悲哀来自于希望自己得到幸福。”
我愿把自己的快乐与一切有情众生共同分享,我虽然穿着时尚的服装,生活灿烂多彩,但这并不妨碍我帮助广大的信众获得快乐。
那时,总会有一些出色的女孩向我表示爱慕之情,我心存感激,却从不接受。也许是生存环境或某些观念所致,她们都为自己物质上的成功而得意,她们也确实是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在她们中的一些人眼里,似乎通过名利地位的诱惑,就可以得到她们所渴望的爱情。当我看到那些用来交换的跑车等名贵物品时,我如同看到了在她们眼中我那已与这些物品划上等号的自尊。我无权反对这种“交换”,更不会污辱贬斥这种追求爱的方式。我承认她们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那么多的成就,我对她们的能力怀有一种敬意,但我不可能与这种“交换”有丝毫的联系。
现在回忆起在东南亚的那些日子,对我最明显的影响是使我认识到了佛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世俗的眼中,活佛的世界神秘而遥远。即便身穿袈裟的活佛在人们的面前不断地进行神圣的劝导,那玄奥的佛理也不会真正地深入人们的心灵,佛法与世俗社会也无法完全沟通。人们对佛法有那么大的热情,无非是希望佛法对自己的现世人生有所帮助,有所启迪。这就需要弘扬佛法的人深入社会,与广大的民众打成一片,让佛法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瞬间、每个细节中,让人们感受到佛光的照耀,享受佛法所给予他们的那种内心的祥和。我之所以融入时尚生活,与各行各业的人士广泛交流,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我常说,我的信仰是我的产品,我只是个推销员,我要用毕生的努力去推销我的产品,这样才有望帮助众生获得解脱,才会让社会更加稳定和平安。
所以,你会在人群中看到年轻时尚的我正向你走来,你无法猜出我从哪里来,我的根脉埋于何处,但你一定会感受到我飞扬的个性……我走近你的世界,正是为了让你走入我的世界——你会发现,那个世界纯净得一尘不染。
在那个世界,我希望能够与任何人相遇,繁花簇簇,风和日丽。你会问:这是我的世界吗?我会告诉你:是的,只要你喜欢。
……
在东南亚弘法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那种喜欢高质量的生活品位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已成为我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但我并未迷失,我想我今后也不会迷失,我的信仰决定了我永远不会迷失的。
在我的生命旅途中,我将会产生很多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我也将会改变很多习惯和看法,我觉得一切变化都是正常的,都是无可非议的,我就是我——佛祖的弟子。这是生生世世都不会变的。
文章摘自《我就是这样一个活佛》 盛噶仁波切/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