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教育观念上也有一座独木桥
现在媒体上有关教育问题讨论得很多,在美国看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就想到了文化背景对孩子的影响。
美国公共电台有时会让听众投稿读一段自己的短文,那是已经持续了好多年的命题作文,叫《这是我相信的(This I believe)》。7月17日,电台读了一位13岁华人女孩的“我相信”,副标题是“对家庭、传统和国家的责任”。公共电台的主持人说,我们为什么选中一个小女孩的“我相信”,你听了就知道了。
这位叫于莹莹(音译)的女孩子自我介绍说,我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她说,她在中国长大。在中国,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生活的中心,考85分就会被看成失败,分数对我们来说,比母亲的微笑,比生日吹灭蜡烛前的许愿还重要。然后她说,“我相信责任。我所有的骄傲、爱和自我认知,都变成了责任。”她说,她也有不想做功课的时候,但是责任会提醒她。 “我必须”、“我应该”、“我不得不”,这样的小小短句支配着她和她的很多同学的生活。
我不知道美国人读到小女孩这样老成的告白会怎么想。我相信大多数美国家长会正面解读其中包含的信息。这里的中国家庭注重教育,严格约束孩子的读书、交友,在美国这个多元移民社会很是出名。中国孩子考试成绩出众,比较听话,这些常常被美国家长们交口称赞。可是,美国家长是不是会仿照中国家庭的做法呢?却不一定。
于莹莹接下来说,“我曾经想当个园丁,我喜欢在室外工作,泥土的感觉比那些语词串在一起有趣得多。但是我不可能成为一个园丁,我所做的一切通向‘律师’,我们家全力支持我当个律师。”接下来这小女孩的话,一定让美国家长刮目相看——她说:“在这个严格的系统中长大的有志气的人,没有别的选择。”她说,这里是美国,人人在追求梦想,可我不要别的梦想,梦想是虚幻的。她的最后一句话是,责任能给我带来比我自己更伟大的成就。(Duty can bring me to an achievement that is greater than I am.)
我想,也许是中国孩子做作文习惯了 “宏大叙述”,但是这个孩子文章里的苦恼,说得很具体、也很动人。我相信对中国孩子来说,这种苦恼很平常。我不知道应该为我们华人孩子感到骄傲,还是感到可怜。当年我们都是这样被教育长大的。生活在异国环境中,会自然养成进行文化比较的习惯,我们后来才一点点地知道,这样的教育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家庭特色。华人家庭注重的教育,目标十分明确,这使华人孩子在当代教育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在国内的朋友为孩子读书而操心,补习、重点、考试、升学,过得非常吃力。我们听了常想,这孩子要是在美国就好了,用一半的力气,照样“表现出色”,而且会变得十分自信。美国的老师几乎对每一个孩子都鼓励说,你是一个特别的孩子,你干得非常好。在中国社会里,在所有的人都持相同的“望子成龙”教育观念的地方,孩子们就太辛苦了。
如果每个望子成龙的家长眼睛里的 “龙”都是律师,社会又用不了那么多律师,当然就不可能让人人都成“龙”。那么让孩子们都往“龙”的方向竞争,淘汰下来的才去当园丁,园丁自然就成了这个社会的“虫”。其实本来有些孩子是喜欢当园丁的,做律师对他们来说是受罪,可是社会观念逼他们去当“龙”。原本想当园丁的,即使当了园丁也被失败感笼罩着,再也没有实现志向的动力。
传统等级观念,“人上人”的观念,使“应试”观念深入人心,渗透制度。每年高考后媒体上充斥“重点”、“状元”这种词眼,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居然都没有看出来,这是多么不好的风气。这样的教育观,能培养出社会等级概念上的“龙”,却难以培养出人才概念上的“园丁”。
中国孩子们在青少年时期过得十分辛苦的原因,不仅是竞争的独木桥太狭窄,观念上也有一座独木桥,人人都得过桥成“龙”,难免有人被挤下来成了“虫”。社会只给占少数的“龙”安排了好日子,中国孩子小小年纪才会说“没有别的选择”这样老气横秋的话。美国人不同,他们觉得孩子的快乐,以后过日子开心,才是教育的目的。如果“园丁”能让孩子幸福,当园丁不见得比律师差。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