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当彼得·圣吉遇见南怀瑾
彼得·圣吉是享誉世界的管理学大师。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于1997年被评为二十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五本管理学书籍之一。书中首倡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国际工商界、学术界,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彼得·圣吉现为麻省理工学院资深讲师,也是该学院“组织学习与变革”的团队成员,同时兼任“组织学习协会”(SOL)主席。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应该会让国内那些“言必称西方”的学者们,仰慕万分了。
彼得·圣吉在1995年之后,便开始频频造访中国香港及大陆地区,除了学术交流之外,更多是因为要拜会一个老者的缘故。这个老者就是南怀瑾。南怀瑾又是何许人也?这个名字,在台湾以及香港地区,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在大陆,除了宗教以及文化界,普通国人对其并不熟悉。南怀瑾先生已是望九高龄,一生的经历实在是太过传奇,三言两语自然说不清楚。这里只是引用一些书上对他的介绍,以求描述个大概。“南先生长期精研国学,读书数十万卷,对儒、释、道均有精湛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学,对西方文化亦有独到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宗师,在中西文化界享有极高声誉”。这段文字对南先生的介绍,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只要是读过南先生著作的读者,应该不会持有什么异议。
这样,问题就变得耐人寻味了。一位是国际管理学大师,一位是中国文化巨擘,两个在文化上风格迥异、地域上也相距甚远的人物,竟然会同时出现在一本新书的封面上。这本书就是《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前不久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大陆发行。这本书,名为对话,实际内容却更多是彼得·圣吉在南先生面前执弟子礼,求教有关中国禅宗修持方法以及生命与认知科学的若干重大问题。
那些对西学极尽赞美能事的中国学者,看到这本书,恐怕会有些迷惑。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少数的道德伦理说教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可言;相对于西学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既缺乏科学的严谨性以及逻辑严密性,更缺乏西方人积极向外开拓的精神。很多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所抱持的这样一种态度,由来已久,当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然而,时至今日,依然还是有络绎不绝的国际知名人士,来到中国求教问学。彼得·圣吉只是众多国际知名人士中的一员,他在1997年之后就正式拜倒在南先生的门下,求教有关中国文化以及人生修养的若干问题。他说:“在我们寻求如何为管理学这个领域开拓新知时,有幸遇到中国文化界修为涵养极高的大师们,并承蒙他们指点。与南怀瑾大师的会谈尤其关键。他帮助我们明白,我们所探索领域的共同基础。我们真心的感谢能有这个机会,与中国文化界的广大读者分享我们这次旅行的见解。我们也期待能有更深度的跨文化交流,继续与你们共同学习。”
彼得·圣吉早年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时,曾经师从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学习禅宗,从此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及至1995年拜会南怀瑾先生之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理论以及人生的智慧,并且融会贯通,在其新书《修炼的轨迹》中,他说这本书“有如禅宗师父的一声棒喝,告诉你:打开你的心智模式吧,没有答案……学习大师的虚怀若谷,我们所知还很有限,我们所感受的一切,都有永恒的奥秘蕴藏其中”。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位管理学大师的深刻影响。
彼得·圣吉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找寻对他的管理学有启发的资源,他自己更是从中汲取了许多中国人的做人智慧,以及独特的修身养性之法。时代发展到今天,西方人开始把更多的目光转向东方,希望从东方的古老智慧中,为困境中的人类世界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西方国家开始出现“中国文化热”,彼得·圣吉的故事只是这股潮流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罢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许多东西,被西方人推崇有加:《孙子兵法》早已成为欧美军事院校的必读书目,《老子》、《易经》也开始走进西方民众的日常生活;更有许多中国武术爱好者,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拜师学艺,少林寺在西方拥有极高知名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水涨船高,更多的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重新审视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度。不仅如此,西方文化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成就,带来的问题却也触目惊心:恐怖袭击、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宗教冲突以及核扩散危机等等。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些危机一旦恶化,都足以影响数以亿计的生命,甚至会将人类彻底毁灭。而这些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就来自西方文化自身的弊病,是西方文化内在逻辑展开的必然结果。西方文化里侧重分析的传统,强调人的科学理性,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在此基础之上,必然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主宰,由此引发了诸如环境污染、宗教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西方学者把目光转向东方,尤其是中国,是看到了中国文化侧重综合的倾向。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弥和了西方文化固有的缺陷,为人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我们既不要做“国粹派”,就像辜鸿铭一样,张口闭口就以天朝上国自居,固步自封;也不要成为“西方中心论者”,就像今天的许多中国学者那样,“无洋不是学,有外方称尊”,我们应该秉持一种更为理性的态度。因为,所有文化都是全人类的文化,一味排斥或者全盘接受,都不可取。想来想去,最为理性的态度,恐怕还是那句被我们说烂了的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八个字,我们倒是烂熟于心了,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仅就其精髓――儒、释、道――三家的学说而言,如果我们不能对《四库全书》、《大藏经》、《道藏》之中所收录的典籍有个起码了解,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评判传统文化中,究竟哪些是精华、哪些又是糟粕?如果连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都分不清楚,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来做取舍呢?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几次外敌入侵,不仅击垮了“天朝上国”的自大迷梦,更是击垮了中国人的文化自尊心。曾几何时,我们这个一度创造了人类最辉煌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文化上竟然也开始低下了骄傲的头颅。中国文化在西方强势文化咄咄逼人的风头面前,屈辱了一百六十多年;我们在寻求民族强大的道路上,不是拜倒在欧美国家的民主自由面前,就是屈服在苏俄的集权统治之下。屈辱了一百多年,一直到改革开放,我们才真正开始走自己的道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这样走了二十多年,中国在经济、社会以及政治上,走出了一条世界为之瞩目的“中国模式”之路。然而,在文化上,我们却依旧茫然。一个崛起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竟然没有清晰的定位;一个日益强大的民族,竟然缺乏一种深厚的认同,这就是“软实力”的缺失,而“软实力”的核心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言:“夫国学者(通常国学是作传统文化解,这一点学术界尚有争议,作者注),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侍国学固不足以立国,而吾未闻国学未兴而国能自立者也。”
是到了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了,这既是我们给老祖宗的一个历史交代,也是我们能为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做出的最好贡献。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中,有一个“天下”的观念,所有国家、各种文化,都应该能够在一片天空下,和谐共处。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而是要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与西方文化的对话,而不是对抗。费孝通先生曾经谈起有关文化交流的原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诚哉斯言!
彼得·圣吉遇见南怀瑾的背后,实际上昭示着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再次相遇。既然时代的风云际会,召唤着我们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就应该是责无旁贷、义无返顾!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