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力智力与愿力
2002年陈参权居士讲于同净兰若佛法度假 现场录音及文字整理:徐荣泽
一、业力
从管理谈起
最近由于服务的单位正在转换套装电脑管理软体 (ERP),在密集的人际互动中比较能明显地观察到管理理论与实务经验的差距。美国是个重企业管理的社会,1950年代的马斯洛(Maslow) 是一位与行为学派以及弗洛伊德鼎足为三的心理学家。以心理学为背景的马氏在管理领域里也是一名非常著名的学者,主要提出“人性的管理”。他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需(欲)求的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Desires)) 。我用括号加了一个“欲”字,主要是因为这个“需求的层次论”可以有很大的思考空间。根据他的理论,最底层的需要是从生理(Biological / Physiological Needs) 开始,这是比较可以理解的,譬如空气、水、食物等。往上一层开始就跟我们的身心有关系的,譬如安全感(Security/Safety Needs)︰得到的东西不希望失去,或是还没得到的东西想要取得。再上一层就是归属感(Social Needs),我的理解是从这一层开始,一不小心就会跟“我”相勾缠,譬如“我见”、“我爱”等-这是自尊层次(Ego/Esteem Needs)。到后来的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Fulfillment)就跟主宰欲非常相近了。在公司里的经验使我发现到,管理这么前进的国家,有这么好的理论,按理如果应用所谓的人性管理,其结果应该是可预测的相对理想,可是事实的结果并不是所预期的那么完美。为什么?它主要的理论是假设人都有“协同作用”,即人与人之间有协同作用,人与公司之间也有协同作用,它一直往非常理想的理论来假设,其预设立场是假设人性是(本来)善良的。其次,它肯定开明的管理,认为(假设)人人都会想把自己的理想实现。这个假设非常理想化,事实不一定是这样的。举例子来讲,譬如落后的国家,大部份的人连生活都很困难,根本无暇有那种思想,这一种所谓的自我实现就跟“我”的接轨很像了。它没有像佛法一样,从缘起法做深一层的分析,所以我才把“需求”加个“欲” --是“需求” 吗?可能是“欲求”吧?
◎ 欲与业力说
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谈到“欲”曾提到“人依欲而成,因欲而有意向,因意向而有业,因业而有果”。这句话引自布利哈德(Brhad-aranyaka Upanisad)奥义书,英文译为“As is his desire, so is his will; as is his will, so is the deed he does, whatever deed he does, that he attains。 ”。奥义书是从吠陀(Vedas)--梵书(Brahmana)、森林书(Aranyaka)顺序发展而来,至少远在西元前六百年。在当时业力说已经相当完整,跟后来佛法所说的很相近,但是还差一点。“业”就是巴利文的“KamMa”,英文译为“Action、Deed、Performance”,就是“行动、行为、活动”。古代的业力说--婆罗门的业力说,它的定义是说所有的有情跟梵天是有关的,个人是梵天的一部份︰一是大我;一是小我。当小我的欲全部去除以后就跟大我融成一体。所以从上面看来,不管是古代的业力说或是现代的管理学,它都跟“我”有所关联。到了佛教,世尊就把这个“业”用缘起无我观来把它净化。所谓净化主要是说这一切都是缘起的、没有一个本来就存在的“我” --即“无我”之说。
◎ 四悉檀
在谈缘起之前让我们先提一下“悉檀”。悉檀,梵语和巴利语都是Siddhanta,意思是成就、宗、理等。悉檀共有四种︰有适应俗情,方便诱导向佛的“世界悉檀”;有启发人心向上向善的“各各为人悉檀”;有针对偏蔽过失而说的“对治悉檀”;有显示究竟真实的“第一义悉檀”。通常说适应世俗最多的是世界悉檀。可是,世界悉檀真是那么通俗吗?《大智度论》说:“云何名世界悉檀?有法从因缘和合故有,无别性”。大意是说,即使是讲世界悉檀,也应该有因缘和合的成份在里面的,不能离开因缘法。我们说世界悉檀是方便、是适应。这“方便”的意思有时候作“正确的方法”。在印顺导师的《佛法是救世之光》里,有个譬喻说︰“如母亲要幼儿服药,幼儿却仰望天空,说乌云中的月亮跑得真快。慈母不必要纠正他的错觉,因为他还不能了解“云驶月运”的道理。说也徒然,也许会越说越糊涂,倒不如顺著他说,劝他赶快把药丸吞下。”另一个例子是说一个卖乳的牧羊女,为了多赚几个钱就在羊乳里面加水。但不管后来几经买卖,加多少次的水,到最后要卖得出去,里面还多少得有一点羊乳的成份留下来,不会说完全都没有。这就像那位母亲终是要把药丸给孩子吃下去。我对以上的了解是︰即使是世界悉檀终究也是要把缘起法传出去。世界悉檀虽是佛法中比较世间、比较通俗的,总还是胜于世间的神教,因为它还有倾向于解脱的成分。又如说我们跟人家讨论佛法,或作慈善、或作救济,如果我们没有把缘起的观念传下去,我们跟一般的慈善机构会有什么不同呢?
◎ 十二缘起
缘起法,通常我们说有十二缘起、赖耶缘起及法界缘起。所谓的十二缘起就是一般讲的业感缘起。唯识家赖耶缘起所明的界,比较重在最极根本而又极小的,不过无论从“名言熏习”上说认识的缘起性,或从“有支熏习”上说三有的差别因,总还是与十二缘起的业感说一样是讲缘起的。法界缘起说者讲界,却是极宽泛而又广大的。印顺导师在《中观今论》一书里对法界缘起提出他的意见说:“但佛说因缘,那能这样的宽泛,不著边际!”讲缘起必须针对跟我们身心非常切近的因缘,才可以有下手处。
现在我们来看这十二缘起,这是参考《佛法概论第十一章缘起法》和《大智度论卷第五》:
上表分烦恼、业、事(苦)三格,也就是惑、业、与苦。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是缘起三支说。这烦恼、业、苦三事说明烦恼是业因,业是苦因,苦又是苦因--就是苦苦。身心为五蕴所缘生,一切有情生下来本来就是苦,加上又有烦恼,就越盘越苦。所以说苦又是苦因。这个苦又熏习变成烦恼的因。这三事就这样一直不断的循环。我们要讲的业,不只是中间这一栏所包含的“行”和“有”(业感存在体) 。“爱”就是集,上面所说的“欲”也就是“爱”、执“取”。这些都还属于业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三支说就是《成佛之道》里的“无明之所覆,爱结之所系,有识身相续,相续而不已。”也是杂阿含经的“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无明缘行,行缘识,就像三根芦苇一样相依相成。识在什么地方呢?古印度梵说识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心里面有一个地方(receptacle)储藏了业。《大乘显识经卷二》说︰“如是识资善不善业。生人、天中或生地狱、畜生等中。大药,应当如是见:业与识和合迁化。”“和合迁化”是说并不是“业”在“识”里面或“识”在“业”里面。导师在《唯识学探源》说︰“业力的存生,就在众生的心中。”我们表诸身口的一切都是由于先有意的造作,然后又熏回到心。《中论观业品第十七》说︰“身业及口业,作与无作业,如是四事中,亦善亦不善,从用生福德,罪生亦如是,及思为七法,能了诸业相。”不但是我们作的时候的“业”是非常地重要,在我们作后的“用”,以及再后面的“受”也是非常重要的!譬如说我们打一个人或对一个人怎么样,不光是我们的“意”,不光是我们的“作”而已,对方的“受” 也是非常重要的。
◎ 对业力的不同看法
部份南传佛教对业力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有些认为业力论是释迦佛所创见的。前面提到业力早在古印度梵说就已存在了,或说西元前一千年,或说西元前六百年,总比佛世还要早、还要久远。第二是他们独重意念。从上述《中论观业品》一段文我们可以了解不但是意业,身业、语业也非常重要。导师在《中观论颂讲记》也提到,佛教的业力说同等地重视语业跟身业,重视社会关系,重视自他和乐的相互关系,跟后期的唯心论并不是很相同的。第三点是南传佛教注重业的“作”跟“果”,它较少提业“用”,就是还没感果前的力用。重意业的,有些认为无意的作不是(造)业。对于认“无意作”为“无作业”,《中阿含经32卷133经》里有个故事:有一次尼揵亲子(耆那教主)的徒弟来找世尊论说三业。说他的师父告诉他,意业最轻而身业最重。然后请问世尊身口意三业那一个比较重。世尊回答说,三业里面意业是最重的。那位徒弟回去后又换了一位优婆离居士来,想辩难、折服世尊。世尊问他:“居士,于意云何?若有尼揵来,好喜于布施,乐行于布施,无戏乐不戏,为极清净极行咒也。若彼行来时多杀大小虫,云何居士,尼揵亲子于此杀生施设报耶?”大意是说虽心存善意,然而身行却往往误杀大大小小的动物。世尊问对于这,他师父尼揵亲子会怎么说。优婆离居士回答:“若思者有大罪,若无思者无大罪也。”世尊又问曰:“居士,汝说思为何等耶?”优婆离居士答:“意业是也。”世尊再提醒他:“居士,汝当思量而后答也,汝之所说前与后违,后与前违则不相应。居士,汝在此众自说。”尼揵亲子的教法说“三罚”,原是不那么重视意业的,优婆离居士可能当时总算明白了意业的重要,答道:“我住真谛以真谛答。”他并没有说无思者就无罪,世尊知道他是来辩难的,显然是默认他说的“若无思者无大罪”。后来反而居士优婆离自意归依学佛。“若无思者无大罪”,虽然是无记的,但是若身、若口作了,还是有责任的。《大智度论》中有一段文︰毗尼中言:自杀无杀罪,罪福从恼他、益他生,非自供养身、自杀身故有罪有福。以是故毗尼中言:自杀身无杀罪,有愚痴、贪欲、嗔恚之咎。这段文虽然不是这次报告的重点,“罪福从恼他、益他生”却是非常重要的利他的观念。利他,并不只是在于我们做什么,或我们想做什么,而更是在于我们实际上对他人有多少利益,别人是否受得益处还是比较重要的!
◎ 无记
有关于“无记”,在太虚大师全书第三册里说︰善与不善的两者之间,还有一种“非善非不善”的,佛典上称它为“无记”,…但它虽然是“无记”,而它的性质是暗蔽的,如一间暗室一样,故是有覆性。”这跟南传的认“无记”是“中性 (Neutral)”有非常大的差别。另外在《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说︰“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无无记心。故契经说: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 (那伽有三义:一、龙,二、象,三、不来。《孔雀经》称佛为那伽 )。所以《大智度论》说,什么叫做三昧呢?“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我们通常都是说“制心一处”,而这里却说“善心一处”,这就是说虽然看似无记,但却像我们中国古谚说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记,是有覆性的。
◎ 对业力应有的态度
业,有好的有坏的,由于我们以前做的业的好坏,所以我们今天就受到果报。在这里我们先要把宿命和宿命论作个分别。宿命论者认为人生的一切行为、境遇都是依前世诸业所预定的命运发生,而非人力所能变更的。在佛法讲的宿命是单纯的说以前或前世所作的身、口、意三业。《杂阿含四一四经》里有一则故事说,有一次几位比丘在谈论他们生前是做什么的(作何等业。为何工巧。以何自活。),世尊知道后,告诉众比丘︰“汝等比丘莫作是说︰宿命所作,所以者何?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汝等比丘当共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大意是说︰以前的事情说它有什么用呢?应该论说圣谛,苦、集、灭、道才是有用的。有的人常说︰“我的业障重”业障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经论多处说︰“一切恶业中,以五无间业为业障,余一切恶业非为业障,无碍于圣道之修行。”这可以是我们的一种鼓励。对于业力我们应该要不亢不卑--不能轻视业力,可是也不能被业力给误导而每将诸多不如意归因于“业障重”。《学佛三要》说:“学佛的应该理解到两种道理:一、世界这样的混乱和苦难,是由人类过去的恶业所造成,要世界清净和庄严,也唯有人人能行善止恶,才有希望。(中略)二、相信了佛法的业感缘起,无论是世界秽净,个人的成败,都是以前的业力所招感,决不会怨天尤人。业力是可以改进的,就从现在向善的方面做出,前途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光明,这是佛法为人的根本态度。”了解业力是有其积极的一层意义的,业力虽强大,其趋向是可能改变的。就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慢慢地、慢慢地把这个力量改变过来。至于业是不是可以消呢?举个例说,我们打了一个人,这动作可以逆转、取消吗?不能的,已经做了就不能取消了。其实也不必取消,彻底的解决方法是用清净的智慧力截断令其继续流转的依处。《华雨集第四册》有一段文:“造作了善业、恶业,就有业力(潜能)存在,在没有受果报以前,那怕是千生万劫,业是永不会消失的。彻底的解决方法,就是智慧[般若]现证,截断生死根源的烦恼;根本烦恼一断,那无边的恶业、善业,干枯而不再受生死报了。”
二、智慧力
什么是智慧力?《杂阿含经》说︰“何等为慧力?谓四圣谛”;《成佛之道偈颂》也说︰“又复正见者,即是四谛慧,如实知四谛,应断及应修。佛说诸道品,总集三十七,道同随机异,或是浅深别。”对于正见《杂阿含二六二经》说“是名正见如来所说”,这部经所说的正见就是“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的缘起正法。苦之所以生起,是因为有苦的因缘;苦的因缘消失了,苦就自然灭了。佛陀将应修的诸道品总集成三十七,看起来好像很多,我们从那里修起呢?
◎ 三十七道品
《大智度论》说︰“三十七品,十法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进、念、定、慧、除、喜、舍。”今整理成下表,左边一行是这十种法,最上一列是四念处、四正勤到八正道等七种道品,共三十七品。其中七觉支中的“轻安”、“喜”、“舍”三品是“定”所摄的,也可以算是八正道里的“正定”的部份。五根中的“信根”和五力中的“信力”也应该可以算是八正道里的“正见”,所以我们就可以把范围缩小到“八正道” 。大乘的《楞伽经》中,也这样说:‘唯有一大乘,清凉八支道’。
八正道是以正见为先导的。《杂阿含六二四经》尊者迹低迦请法,世尊告诉迹低迦说︰“汝当先净其初业。然后修习梵行。”尊者迹低迦就问如何净初业、修梵行。世尊继续告诉迹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其中的“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范围已经缩小。《成佛之道偈颂》也说︰“始则直其见,次则净其行;足目两相成,能达于彼岸。”另《杂阿含经卷第十一第二八一经》有一段经文也可以作为修习次第的参考︰“有七觉分,修习多修习,明解脱福利满足。有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能令七觉分满足。有三妙行,修习多修习,能令四念处满足。有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
三妙行就是讲身、口、意。我们可以看出修学佛法可以从六触入处著手,然后三妙行、四念处、七觉分,明解脱福利。内容简单,次第明显。
◎ 空三昧禅与上座禅
我一直很喜欢《杂阿含第二三六经》,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杂阿含第二三六经》又叫做《清净乞食住经》。有一天佛问舍利弗尊者︰“汝从何来?”舍利弗尊者答︰“世尊!从林中昼日坐禅来。”佛陀接著又问︰“今入何等禅住?”尊者答道︰“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陀告诉舍利弗尊者︰“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若诸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著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彼比丘亦复如是,当起增上勤欲方便系念修学。若比丘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释尊说明上座禅,大意是说,于行、住、坐、卧任何时处应观察我们是否对于眼等六根触对色等六尘所起的六识有所染爱,若是,就要勤欲方便,勤教令灭。刚刚提到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这部经再次提到“行、住、坐、卧”,可见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时处都可以用功的。经文里舍利弗尊者明明说他入“空三昧禅住”,但世尊却一再提到“上座禅住”,为什么呢?导师在《空之探究》里说︰“空住,当然是禅观;但要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所以“空三昧禅”和“上座禅”可说是一样的。一般爱念染著都著得是可意、乐受。在此集《胜鬘经讲记》句︰“乐是轻微苦,境迁及倒觉”,这是说“乐”其实是轻微的苦,或者是因为我们的感觉是虚幻的、颠倒的,或者是因为境迁-内心外境改变的关系。譬如说躺太久了,坐起来就觉得很舒服,事实上那是因为境迁、改变姿势的关系,坐久了又会变成不舒服。又如听音乐,有时候我们会听到非常具震撼性的美好音乐,可是如果天天听,听过一阵子,感觉就不一样了。乐吗?它只是暂时的、虚幻的,甚至颠倒的,境迁后就不一样了,所以其实那都是假的。
我们回到刚刚提到的“空三昧禅住”-空住。《杂阿含第五五一经》说︰“云何名空欲?谓于此五欲功德,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是名空欲。”印顺导师在《空之探究》说︰“‘杂阿含经’约空五欲说,而实不限于五欲的。诸欲的欲,包含了贪,欲,爱,渴,热烦,渴爱,正是系缚生死的,缘起支中渴爱(tanha)支的种种相,也就是四谛中爱为集谛的爱。空诸欲与空住的意义相通,都是著重于离爱而不染著的。”空,当形容词用是说不实在的、非我的。空也可以当动词用,比如说我们对于眼等六根触对六尘所起的爱著要远离、要空去。
正见慢慢建立了,要如何去把握呢?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多少知道一些,可是常常在境界过后才又想起。譬如我们在家众上班为了和同事讨论事情,不知不觉好像心里又动了起来,而且往往事后才发现。所以接著下来重要的是知道我们的心念的住处。“念”是怎么合成的?“念”是“今”“心”所成。念,就是当下、时时刻刻照顾我们这个心,守护我们的六根,这是一个重要的下手处。
三、愿力
以上是约个人修行说的。所谓的菩萨道,简单地讲就是懂了道理后自己去执行,然后把好处也讲给别人听,让别人也得到好处。《摄大乘论》中说“由行及由证,由智及由业,于一切二乘,最胜者,归礼。”佛陀之所以不同于声闻圣者,胜过一切二乘,除了清净的智慧外,主要的是由业的十八不共法,所以我们应当归礼佛陀。生死的苦果固然由业(染业)感得,清净的佛果也还是由业(净业)乃成。由业,业是佛的身、口、意三业,佛陀从他的三业建立三种智慧行:身业随智慧行,口业随智慧行,以及意业随智慧行,以清净的三业广行利他事业。所以我们不但自己照顾自己的念头,守护我们的六根,自己烦恼期能慢慢减少之外,也应随分随力地开始利他。 利他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是自利利他,第二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第三则是完全是利他的。我们既然知道这么一点道理,虽然我们才开始修学佛法,不过在智慧力的修学是有一定的次第,可以一步一步来,重要是我们应当开始发愿。此再集《大智度论卷第七》句︰“福德如牛愿御者,愿海行山知导行”,意思是说作福德好像牛一样,是有力量的。可是必需要有愿,没有愿就好像没有目标--无所立,力量不知要用到那里去。所以我们需要有愿,这个愿就像“御者”可以把福德导御向到正确的方向。愿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从无到有,本来没有任何想法,由于有愿,一些想法、方案得以慢慢形成。第二层意思是从“有”导向到正确的方向,就像御者一样。“愿海行山知导行”是说“愿海”需要“行山”去填,所以这个行是说我们知道了道理就要去做,但这是要用愿去导的。我们天天在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必须思考,当我们在念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是当真的吗?“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是真心话吗?如果是真心话,我们就应当发愿生生世世生在人间。所以当我们在念这句话的时候是要用心想一想。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一旦发了愿,后面就会有一个导御力量。又如“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我们果真是愿世世常行菩萨道吗?如果是的话我们就应当发愿世世生在人间!
四、结论——业力、智力和愿力
从前面讲的业力、智力和愿力,我们知道为什么有黑(染)业、白(净)业。知业,我们要以昔为鉴--有过则改;对于智,我们要学智慧,要把握当下;愿,则需要发愿以展望未来!这是从过去、现在、未来来看待业力、智力和愿力。再对照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或前面所提管理所需要的“企划-执行-评估”(Plan-Do-See),我们要先企划,企划好了之后要去做,做的时候要去思考看对不对。所以从业力、智力和愿力,对照这种管理的模式,就是发大悲愿(企划),造清净缘(执行),然后回来观空性慧(评估),以便再学智慧,之后再发大悲愿,再造清净缘,然后又回来观空性慧,如此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世世一直向善向上向究竟。或许有人会想,那要多长的时间呢?在此我们以数学的公式来套套看︰任何有限数用无限大来除,结果都会趋近于零的。时间是观念的,没有真的有什么时间存在的。所以任你是三大阿僧祇劫也好,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也好,除以无限大(长时大空菩萨行)之后,成佛所需的三大阿僧祇劫或百千万亿阿僧祇劫(N)几乎就变成零了,因此那不算什么了。(N ÷ ∞ ≒ 0 ——N代表任何有限数量,∞代表无限长的菩萨行)《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第七八八经》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这是不必怕的,我们学佛法要有这等信心! 最后,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把握,就是我们要“出淤泥而不染”,这是我跟各位同学共同鼓励,互相期许-“出淤泥而不染”,但是要“过家门而不入”-学佛利他不急证!谢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