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经菩萨戒略注:为利作师戒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内无实解,外为名利,辄尔强为,有悜人之失,故制。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
教化者度也,度人对三宝生起信心时,拟欲受菩萨戒者,菩萨即为作教诫法师,教诫是事应作,诫是事不应作,即教授和尚——教他受戒仪式、教他忏摩、教他怎样得戒;教授的范围很广,所以有开堂、倍堂、三师父、四师父、及引礼师辅助之。
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
有恳请授戒者,即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和尚传戒与之,名得戒和尚,阿阇黎作法令他得戒,名羯磨和尚。
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受戒。
得戒和尚、羯磨和尚,同时问之:“汝现身曾作七逆罪否?”若现身有七逆罪在,决定遮戒,不能得戒,若现身无七逆罪,得与受戒。
若有犯十重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
若现身虽无七逆罪,而有十重罪,教诫法师应教其忏悔,在佛菩萨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使令知道自己曾犯何戒,有罪即在佛菩萨像前,日夜礼拜三千佛,以悲恳苦心求忏悔。
此娑婆世界,过去庄严劫有一千佛出世,今贤劫亦有千佛出世,未来星宿劫又有千佛出世,三千佛法身常住世间,一佛一切佛,向三千佛求忏悔,即向一切佛求忏悔,仗佛力重罪消除,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不见好相,需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明(非日月灯光)、见莲华、见种种异相、罪便得灭,以七日为期,直至成功。
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
罪灭则见好相,若无好相,虽忏悔,而无灭罪之益,是人现身不得戒,而得增益将来受戒。
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不同七遮。
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和尚、羯磨、首座前,发露忏悔,和尚问言:“汝见罪否?”答曰:“见罪。”师言:“自责汝心。”答:“尔。”忏悔之力,罪即消灭,不同七遮,虽忏亦不灭。
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
为人作教诫师者,对忏悔事应一一好解:七遮罪,不通忏悔;十重罪,得向佛前忏悔,见相好则罪灭;四十八轻,对首忏悔,罪即灭。
若不解大乘经律。
教诫师既为人作师,应了解大乘四十心地法门,及十重四十八轻心地戒。
若轻若重,是非之相。
所犯之戒,若境重心轻,罪亦轻,心轻者即无心也。
若境轻心重,罪亦重,心重者,有心造罪也。
若境轻心轻,罪微、或无罪,如无心踏死蚁子。
若境重心重,罪亦重,如嗔心害人。
应作而作名“是”,应作不作便成“非”,不应作不作名“是”,不应作而作名“非”。
为救多人而开方便名“是”,为救多人不开名“非”,不为救人而开名“非”,不为救人而遮名“是”。
为教诫师,对戒律是非轻重,开遮持犯,应一一了解清楚。
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性种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法性。
教诫师还要了解第一义谛之理,第一义是佛性,佛性清净,建立一切法,十重四十八轻从佛性建立,佛性是戒体,从体起用,学习一切佛法。
生如来家,无住而住,称为十住,名习种性;生如来家,行如来事,修十波罗蜜,长养道芽,名十行,是性种性;一切回向法界,利益众生,常住不坏,名不可坏性;从此法身分分见,无明分分断,是道种性;法身功德全彰,名正法性。
其中多少,观行出入。
十住修空观多、假观少,十行修假观多、空观少,十回向修中观多、空假观少;十住从假入空,十行从空入假,十回向出二边,入中道。
初地至四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五地至七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八地至十地纯无相观,所以名多少观行出入。
十禅支。
有些学人,想明白世间禅,世间禅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初禅离生喜乐地,具五支:觉、观、喜、乐、一心。
二禅定生喜乐地,具四支:内净、喜、乐、一心。
三禅离喜妙乐地,具五支:舍、念、慧、乐、一心。
四禅舍念清净地,具四支:不苦不乐、舍、念、一心。
四禅不离十支功德。
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一切修行的法门,如念佛观、数息观、不净观、八背舍、九次第定,一一要解其意,方堪教人。
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受戒者,犯轻垢罪。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而今一切经律不解,为利养名闻,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受戒者,犯轻垢罪。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