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
本课音频在线播放及下载地址:
http://www.dymf.cn/Article/down/music/kaishi/2009-11-30/3217.html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开示一下《佛子行三十七颂》。
《佛子行三十七颂》是土美仁波切的著作。土美仁波切是藏区的一位大成就者。在传说中也有这样的说法,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他的一生中,在藏区弘法利生的事业非常广大,他个人的修行也非常高。藏区的很多大德都说他是真正的菩萨再来,是位真正的大成就者。他所写的《佛子行三十七颂》,对众生的利益非常大。现在不仅是在藏区,在别的地方,在很多寺院、道场里都有《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修法。这就说明他当时写论典时候,发心非常清净。在藏区,类似这样的论典、开示也有很多,但不是都能这样利益众生。《佛子行三十七颂》利益众生的范围非常非常广,好多人都是通过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而成就的。
不管是在藏区还是在其他地方,很多修行人都非常重视《佛子行三十七颂》。法王如意宝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特别强调过,每一个喇荣的学生,以及与喇荣有关的信众,都要认真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在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号召下,当时在学院修行的每一个人都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大部分人每天都会背一遍。现在喇荣也是非常重视这部论典。所以,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开示一下《佛子行三十七颂》。我相信《佛子行三十七颂》对大家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和利益,希望大家都要重视这部论典。
不管你以前是否听过、学过这部论典,现在都要认真学修它。这部论典是我们应该经常学修、念诵的,应该经常根据这部论典的内容来衡量自己、调整自己、纠正自己。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才能取得殊胜的成就。法王如意宝特别重视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他自己也是接过一百多次《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传承。上师如意宝是文殊菩萨再来,他老人家都要反复这样学习《佛子行三十七颂》,我们作为凡夫更需要多次地学习。所以大家不能轻视这部论典,一定要重视,一定要把《佛子行三十七颂》这些含义和内容纳入到自己的相续中,不能在表面上、理论上去学习,去理解,一定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这个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但是坚持下去就好了。
“佛子行”,佛子就是菩萨,也可以说是大菩萨。菩萨为什么叫佛子呢?比如说本师释迦摩尼佛有身子、语子、心子。菩萨属于是佛的心子。因为菩萨才能了悟佛的密意,才能真正达到佛的那种境界。其他阿罗汉,声闻和缘觉这些小罗汉,属于是佛的语子,因为他们通过佛的这些教言,最后才能得到声闻和缘觉的果位。菩萨才是佛的心子,所以《佛子行三十七颂》里讲的主要就是佛的心子——这些菩萨所领悟的一些道理。这不是一般人都能做,都能了解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精进,一定要努力,认真学修。
全论分三部。
第一是初意,第二是论意,第三是末意。就是分这三个。初意可以分两个:一个是顶礼,第二个是立誓。就是立下誓言。
首先是顶礼:南无罗给夏Ra雅。
“南无罗给夏Ra雅”是梵文。“南无”翻译过来是顶礼的意思,“罗给夏Ra雅”是世间自在王,就是观世音菩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顶礼观世音菩萨”。作者为什么首先顶礼观世音菩萨呢?因为观音菩萨是他的本尊,他首先要顶礼本尊。他有很多著作,里面大部分都是先顶礼观音菩萨的,在这里也是这样。第二句也是顶礼,顶礼和本尊无二的上师。
虽见诸法无来去,然唯精勤利众者;胜师怙主观音前,三门恒时敬顶礼。
“虽见诸法无来去。”他的上师虽然了悟了诸法的事实真相。诸法的事实真相是什么呢?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了八种边地戏论的实相本性,主要是智慧。他虽然已经证悟了属于轮回和涅槃的所有这些缘法的本性,不生不灭的境界,但他不像罗汉那样,不是停留在寂灭的境界当中,还是以大悲饶益众生。若是只有智慧没有悲心的话,也不能利益众生。若是只有悲心,但是没有智慧的话,也不能救度众生,因为无法能够遣除众生心灵上的无明黑暗。所以智悲是双运的。他的上师所领悟的、证悟的,也是智悲无二的那种境界。
“胜师怙主观音前。”上师和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平时我们祈祷上师的时候,是和本尊无二的;祈祷本尊的时候,是和上师无二的。我们在很多修法当中都是这样观想的。包括我们修金刚萨埵除障法的时候也是。在显示上、形象上为金刚萨埵佛,但实际上是自己的上师。我们修皈依、修发心等其他法的时候,都要观想所依对境。这个时候也是,本体是上师,形象为莲花生大士。任何时候上师和本尊都是无二的,本尊和上师也是无二的。平时我们祈祷的时候也是,不能有分别心。诸佛菩萨是一体的,诸法是一体的,没有两个,就是一个。一尊等于一切,一切等于一尊。我们一定要这样去祈祷,去相应,才能达到圆满,这是最最殊胜的。在这里,土美仁波切祈祷的时候也是,上师和本尊无二无别。他是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做顶礼的。
“三门恒时敬顶礼。”这里讲的是恒时,每时每刻都在祈祷,每时每刻都在顶礼。这样才能够和上师、和本尊相应,才能时刻得到上师和本尊的加持。所以在这里强调的是恒时,不是偶尔。现在有的人,比较快乐的时候能想起来上师三宝;有什么困难坎坷了,就彻底忘了,提不起这些念,想不到上师三宝,也不知道要去祈祷上师三宝了。还有的人,有什么事了,有什么违缘与障碍的时候,就能想起来上师三宝,平时比较好的时候或是心情比较愉快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上师三宝,也想不起来上师三宝的功德和恩德。这都是不如法的。恒时,无论心情好的时候还是心情坏的时候;不管是顺利的时候还是有障碍的时候,都要祈祷、恭敬、顶礼上师三宝,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
礼拜不仅仅是从身体上或是表面上来做。礼拜可以分身、口、意的礼拜,其中意的礼拜最为主要,我们随时都可以做。什么是意的礼拜呢?就是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但是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上师,什么是三宝,然后去忆念他们的功德,这样才能产生真实无伪的信心,最后才能得到殊胜的加持。这就是“三门恒时敬顶礼。”礼拜、顶礼、供养、皈依和本尊无二无别的上师。
上师和本尊很重要。上师是一切加持的来源,本尊是一切成就的根本,所以这两个时刻都不能忘记。然后要知道上师和本尊在形象上有区别,事实上没有区别,都是一体的。自己的上师也是佛菩萨的化现,尤其是自己的本尊的化现和游舞。所以,上师来摄受你,给你传法、给你灌顶、给你窍诀,其实就是你的本尊来摄受你的一种方法。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要深信这个道理。然后,时时处处都要祈祷、忆念上师和本尊的功德,要恭敬、礼拜上师和本尊,这个很重要。
作者为什么首先做礼拜呢?这里有很多意义。第一,可以得到上师和本尊的加持,能顺利地完成当时的任务;第二,能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这样也能积累很多福德和智慧资粮。他在造此论典之前,能够顶礼上师与本尊,这就说明他是个真正的修行者、成就者。我们这些后学人一看他的这个著作,一看他做礼拜的内容,就能了解到他是一个很好的导师、善知识。也有这样的一个作用。所以这里做礼拜有很多殊胜的意义。礼拜之后,接着就是立下誓言。
利乐之源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亦依了知其行故,于此宣说佛子行。
这就是立下誓言。他为什么要立下誓言呢?这些大成就者、法师、导师,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不像我们今天发这个心,明天发那个心,最后都坚持不了,都完成不了。这是我们凡夫的习性。这样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会有一些罪过。轻易立下誓言,轻易发誓发愿容易造业。所以,以后不要轻易发心发愿,不要轻易立下誓言。自己想好,决定立下誓言以后,有再大的困难也不能退缩,也不能反悔。纵遇命难也不能失毁自己的誓言,一定要坚守誓言。这才是真正大成就者的行为。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大成就者,学习这些真正的导师、善知识。他们立下誓言以后,一定会完成这个任务。所以他们著这些论典、开示的时候,首先要立下誓言。
“利乐之源诸佛陀。”一切利益和快乐的源泉是什么呢?就是佛果,就是佛。我们修成佛果,达到佛的那种境界的时候,才会得到真正的利益,才有真正的快乐。之前我们所得到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得到的利益也不是真正的利益,因为这些都是有漏的、都是无常的,本身就是痛苦。我经常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凡夫,愚痴颠倒,把苦当成乐,把假当成真。其实我们所感觉到的,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它的本性是一种痛苦。这都属于是行苦,也是变苦。我们所感觉到的,所认为的这些快乐、利益都会变,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都超不出痛苦的范围,所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快乐,也不是真正的利益。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利益只有佛才能给予我们。我们修到佛果的时候才能够享受得到,才能够感觉得到,才能够获得。
为什么这样讲呢?佛果才是快乐和利益的源泉。我们真正修到佛果,真正成佛的那一天,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才会得到真正的利益,之前不会。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愚痴、不要颠倒,不要再执着于这些。真的,这都是暂时的,都是有漏的,都是无常的,都属于是世间的,本性就是痛苦。所以我们不能贪着于这些,也不能执着于这些,一定要统统地放下。佛讲轮回到处都有痛苦,一处也没有安乐。轮回就像火坑,就像苦海,只有痛苦没有安乐!佛讲无常,所有属于世间的这些缘法都是无常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没有任何一个是可靠的,没有任何一个是恒常的。我们不能再迷惑,不能再愚昧,不能再颠倒,一定要清醒,不要在意属于世间的名闻利养等利益。
一切快乐和利益的来源是佛果。我们修到佛果,修成佛的那一天,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与快乐。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修到佛果,怎样才能成为佛呢?佛果不是无缘无故就能证得的。要成佛,要想修到佛果,就要修持正法。通过修行最后才能证得佛果。那什么叫正法、什么叫修行呢?修行就要有修行的方法。现在许多人虽然在表面上学佛,在表面上修行,但是没有一个完整正确的修持方法,都在盲修瞎练,导致最后没有丝毫的变化,没有丝毫的进步,没有丝毫的成就。《佛子行三十七颂》就是修持佛法唯一殊胜的窍诀。我们能够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才能趋入佛道,最后才能得到佛果。在这里,土美仁波切也这样认为,一切快乐和利益的来源是佛果,要达到佛果就要修持正法,要修持正法就要修学《佛子行三十七颂》。他认为渴望解脱的众生都需要这些方法。所以他就立下誓言,发誓发愿为大家写这个论典。这些都属于是初义。
第二个是论义,论义也可以分两个。第一个是入前行法之方式,第二个是正行宣说三十道。第一可以分七个部分。
第一个是当使难得之暇满人身具义。
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要珍惜人身。这个人身很难得到,尤其是暇满的人身非常难得。佛在经中讲过,从因的角度、从比喻的角度、从数目的角度来看,人身确实难得,暇满的人身更难得。远离八种无闲暇处,具足十种圆满的人身叫暇满的人身,这样的人身才是学佛修行的殊胜机缘。若是没有暇满的人身,就不能学修正法。若不是暇满的人身,就无法能够解脱轮回,逃脱三界。所以说,暇满的人身就像条船一样。我们现在在轮回的苦海中,如果我们想到达彼岸,想得到解脱,就要依靠暇满人身这条船,通过这条船才能脱离轮回苦海,才能达到解脱的彼岸。所以一定要珍惜暇满的人身,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旦失去了这个人身,就再也得不到了。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从因的角度来思维,想得到人身就要断恶行善,要断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还要有上供下施等,做广大的布施才能够得到人身。大家反省一下,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做到断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断十种恶业: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身三业:杀生、偷盗、邪淫。口四业:妄语、绮语、离间语、恶语。口四恶业比身三恶业容易犯。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平时有没有说假话,不说谛实话?有没有说离间语,恶口骂人?有没有让人伤心,让人生气,扰乱人心?这都属于是恶语啊!绮语就是说一些没有用的闲话。我们不是经常说闲话么,说这些家常话,这都是没有意义的话,都属于是绮语。这都是堕落恶趣,下地狱的因缘啊!不是小事,是大事啊!不是小问题,是大问题啊!
还有意三业:贪心、害心、邪见。贪心:贪着于别人的拥有,想占有别人的拥有,这都属于是贪。害心:有想伤害他人,想伤害众生的心,不管是想伤害人还是想伤害蚊子、苍蝇、蚂蚁等等这些小含生,都属于是害心。邪见: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轮回。都不觉得有吧?如果你深信因果的话,你还会造业吗?如果你相信轮回的话,你还会这样吗?我们只是在表面上信,只是在理论上明白一些,实际上还是没有信,实际上还是不明白,还不是深信。还是不相信佛讲的轮回,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佛讲的这些事实真相。佛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假的,都是如幻如梦的。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相信。这都属于是邪见啊!
这样说来,自己看看有没有断恶行善啊?不杀生,反而爱护生命。不偷盗,还做布施,修舍心。不邪淫:受戒、持戒。不妄语:说谛实语,说真话。不绮语:念佛、诵经、持咒。不恶语:说悦耳的话。不说离间语:不两舌、化解怨恨。不贪:当修舍心。不害心:修饶益心。不邪见:保持正见。这些都做到了吗?若是没有做到行十种善,断十种恶,来世无法能够得到人身。连人身都得不到,就不要说别的了,这是因。缘,还要有广大的布施,上供下施,有吗?这是从因缘的角度来思维的。
佛在经中打过好多比喻,从比喻的角度来思维。比如,在光滑的墙面上撒一把豆,会不会停留一颗、两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同样,在流转轮回中再也不会得到人身。还有数量的比喻:地狱众生犹如整个大地的尘土;饿鬼众生犹如酒糟;傍生就像是恒河沙;阿修罗就像是狂风中的暴雪;人和天人就像是指甲上的微尘。指甲上能有多少微尘?等于没有一样。这样一对比,人和天人可以说是不存在,太少了。如意宝为什么这么少?黄金为什么这么少?就是难得。若是不少,不可能珍贵;若是不难得,不可能那么缺少。在六道中,在轮回中,人和天人为什么这么少呢?因为难得,几乎得不到。
我们今生今世得到这个人身,得到这样暇满的人身,是很多生生世世修来的福报,才有了这样的机缘,才有了这样的福报。我们不能不珍惜,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不能拿这个人身来承办这些世间的利益,光吃喝玩乐来虚度这个人身。一定要把它好好地利用起来,一定要把它用在该用的地方。我经常跟大家讲:吃喝玩乐不是人和畜生的区别,蚂蚁、苍蝇都会这些。这些小动物有它们自己的世界,有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它们自己的吃喝玩乐。如果我们只用这个人身吃喝玩乐,只是去承办暂时的这些世间的利益,那我们就和畜生没有什么区别了!和狗、猫、蚂蚁、苍蝇没有区别了。
真正的人身价值是什么呢?就是通过学佛,通过修行,让自己了脱生死,摆脱轮回的痛苦,超出三界,然后去承办众生的利益,让众生解脱。这才是真正的人身的价值,这样才是把人身用在该用的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人身。能够学佛修行,能够让自己今生解脱,成就佛果,这才是真正的珍惜人身,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你想做佛子,你想做菩萨,你想解脱想成佛的话,必须要做到珍惜人身,必须要勇猛精进。认真学修佛法,闻思修行。
“日日夜夜不懈怠,为自他度轮回海。”日日夜夜不懈怠,珍惜每分每秒,珍惜每一刻,不能浪费,要抓住。这样说,也不是让你经常在佛堂,也不是让你经常在庙里,也不是让你光诵一部经或者只持一两种咒语,而是随时要观察自心,随时调整心态,让所有的行为,让所有的念头都变成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若是内心清净,发心正确的话,确实是这样。不浪费每分每秒,不错过每分每秒。若是没有这样的善巧、这样的修持方法,没有这样的发心和动机的话,你无法能够做到时时刻刻、日日夜夜不懈怠而精进勇猛地学修佛法。大家一定要了知这些。
若是我们没有发心,没有这样从心底接受这种善巧的修持方法,就不可能做到日日夜夜、勇猛精进闻思修行。我们都是人,都需要吃饭、休息。尤其是你们这些在家居士,有家有孩子,要上班要工作,不能为了修行而舍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要发心,时时刻刻、日日夜夜发心,不管是吃饭的时候,还是睡觉的时候,不管是行走的时候,还是休息的时候都要发心。要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要发心承办利益众生的事业,要发心为众生修持成佛;要发心为成佛认真学修佛法。
若不是这样学修,很多人心里肯定会有很多的矛盾与冲突。我经常跟大家讲,佛法是圆融的,佛法是方便的,佛法是通达的,佛法是无碍的。心里有障碍,有矛盾,有冲突,都是因为自己的智慧不够,修行不够。若是有智慧、有修行的话,不会有矛盾也不会有冲突。佛法不离世间,修行不离世间,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也可以学,也可以修。这些很重要、很重要!就要这样去理解,这样去学修,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
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最后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共同回向: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