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财乐”和“非圣财乐”的涵义
问:为什么要在财富上区分圣财和非圣财?
答:如果只存在五欲的财富,则不必在财富上区分圣和非圣的差别。但财富有很多层次,为了让人认识到什么是超出世间的财富,什么是成圣成贤的财富,有必要区分财富的圣和非圣。
问:追求圣财会失去很多快乐享受,这不是很吃亏吗?我只关心能否得到快乐这个问题。
答:如果没有金只有铜,会认为铜是贵重的。但在铜的旁边还有金子,就会取金子,这样做并不吃亏。
人们认为:没有钱,买不到吃的、穿的、用的,没有吃穿用,就没有快乐可言。所以享乐需要依靠财富,为了得到享乐,就要努力地奠定经济基础,去攒一大笔钱。
殊胜的法乐则是由圣财引生的,没有积聚圣财,就没有法乐。修行人和世间人的财富观不同,修行人为了成办自他现前和究竟的利乐,昼夜摄取圣法财富。
所谓圣财,是指我们心中修集的证法功德。佛法把林林总总的心上的功德归纳为七种,叫做七圣财一一信心的财富、持戒的财富、惭的财富、愧的财富、听闻的财富、施舍的财富、智慧的财富。实际上,展开来,包括一切内心的证法功德。
问:为什么信心等叫做财富呢?
答:信心等是能出生安乐的资本,是能成就道果的资本,所以称为财富。能生安乐的因素,并非是人们所认为的,只有物质。世间人只认定外物是安乐的来源,否认内心的布施、持戒、修持空性、慈悲等等能得安乐。这是遗忘了最根本的安乐之源。
比如我们做好事时,内心喜悦,这不是享用五欲的喜乐,是从善心中发起的喜乐。做一点小善,安乐的深度就已经胜过物欲享受的快乐。从这里能意识到,心上得安乐可以无限地深入、无限地展开。朝这个方向进入,最终会现前最深广的、全体的安乐。
行持信心等的七种出世法财能成就道果,所以叫做圣财。具体是:
一、信财:以信心能决定受持正法,由此成为成佛的资粮。
二、戒财:戒是解脱的根本,能防非止恶,断除身口意的恶行而成为成佛资粮。
三、四、惭财和愧财:惭是自己有羞耻心,愧指对人有羞愧心,有惭有愧就不会造恶业,成为成佛的资粮。
五、闻财:闻是三慧之一,由闻法能转入思维,由思维能转入修习,如果听闻佛法,就能由闻发起妙解如说修行,成为成佛的资粮。
六、舍财:舍是施舍。能够以平等心没有爱憎偏执,不论身命、资财,都随众生的希求而施舍,以此成为成佛的资粮。
七、慧财:有些书上也称定慧财,定是摄心不散,止住妄念;慧是照了诸法,破除邪见,以此成为成佛的资粮。以上种种圣财都是指心上的功德。心是万法的根源,有智慧的人直接在心上积聚圣财。圣财引生安乐的能力大大超过物质财富。
比如,心上积累了圣财,可以时时处处受用、得安乐。而由外物引生快乐就非常吃力,只有积聚很多的物质条件才能实现,好不容易得到,又很快就没有了。等到下次享用,又要费力地积聚条件。这就是很低劣的方式。又如,外财不能随时带在身上,会被水火等灾害夺走,不能带到后世,不能引发安乐,越受用越减少。内法财随时随地存在心中,不会被水火等夺走,可以带到后世,可以随时运用,可以引发安乐,越享用越增长。通过这些方面的比较,就可以认识圣财的殊胜。
心性遍一切时空,具足无量功德。心有无限开发潜能。比如电脑,功能越多,速度越快,起的作用就
越大,我们的心比电脑微妙无数倍。我们在最微妙、最不可思议的心上着眼,寻求安乐,有广大的天地。
按这个方向走,把内心恒河沙数的功德开发出来,就会源源不断地显发安乐,辗转地增长广大,最终得到充满太虚、永恒不坏的大安乐。
虚假的欲尘怎么能比周遍时空、遍含万德的心性呢?享受欲尘的快乐怎么能比从广大心源开出的安乐呢?比如心量广大,把法界众生视为独子,这种大慈心的安乐如大海一样深广,物质享受怎么能比呢?像这样就观察到,圣财具有方方面面超胜物质财富的特点。观察清楚了,内心就会得到决定,会由此发愿生生世世依止正法。
问:开发圣财乐的渠道如何?
答:开发圣财的渠道就是依照圣法修心。因为:圣财是指心上的功德,而佛法是教人怎样认识自心,怎样用方法引发自心功德。由于佛自身现前了大安乐,所以完全知道哪种安乐是真实、究竟的安乐,如何获得此安乐。佛有圆满的慈悲,佛开示的一定是真实的安乐之道。我们依佛法积聚圣财,得到的安乐会越来越增上,最终将达到大安乐的境界。
从佛法的角度看,不是以外财的多少来评判人的高下,而是视内在功德如何。比如,经论中讲到人天的财富、小乘阿罗汉的财富、大乘菩萨的财富、佛陀的财富,一个比一个殊胜。其中,以佛的财富最为圆满。实际上,判定五道十地,不是在物质财富拥有的多少,而是在圣财拥有的多少。比如,菩萨从一地到十地,功德辗转地增长,以功德的数量来定是几地菩萨。这就是佛法的财富观。
在五道十地无量的功德财富面前,物质财富显得极为渺小。《宝积经》说,世间众生未获圣财的缘故,名为极贫穷。人不寻求圣财,毕竟是贫乏的,得不到圆满安乐。
对应三士道来说,有下士的意乐和行为,才有下士的法财,下士意乐是指不求这一世,只求未来增上生的安乐;行为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努力地断除十恶,修持十善。以这样的发心摄持,积功累德,将来会获得人天的财富。其次,中士希求解脱,需要积聚更高层次的圣财,以此所获的安乐也是超出三界的解脱安乐。上士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得到的法财层次更高,所引生的安乐也更大。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