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中观庄严论解说>>正文内容

第十四课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2日
来源:智悲佛网   作者:索达吉堪布讲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十四课

音频MP3 / 配套文本 (38'37” 35M) 视频WMV (75M)

《中观庄严论释》总义当中,麦彭仁波切前面说:“所有经论当中安立二谛的方法有两种。”所有也就是指很多。比如所有的人都到了,是指该来的人都来了,这叫做“所有”。

一般来讲,宣讲二谛的经论非常多,如《二谛经》等。这些经论中,对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安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空性为胜义、显现为世俗;一种是实相、现相相同为胜义谛,实相、现相不相同为世俗谛。

表面看来,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实际上,除了前译宁玛巴麦彭仁波切的一些窍诀书中有这种分析方法,不要说佛教不太兴盛的教派,即使非常兴盛的教派当中,有关这方面的窍诀也是非常难得。所以,我们对自宗麦彭仁波切及其传承弟子们的教言书,的确应该生起不共的信心。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真正通达二谛的两种安立方法,有时觉得世俗是应破的法,有时觉得世俗是应取的法,在显现、光明等方面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大家应该了知:以胜义量为主来衡量时,空性是胜义,显现是世俗;以名言量为主,像释迦牟尼佛第三转法轮来衡量时,实相现相完全统一的境和有境叫做胜义谛,实相现相不统一的境和有境叫做世俗谛。

对这个问题,最初的时候有些道友可能不太懂。不懂也不要紧,希望你们再三地学、再三地问,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真正通达其中的意义。以前有一位俄巴活佛,上师如意宝也曾在他面前听过很多法,我们讲《中观四百论》时经常引用他的教证。在这里,麦彭仁波切简略地宣说了二谛的两种安立方法。在俄巴活佛的《见解和宗派辨别论》中,则对此作了非常广泛的分析。

以这种方式来宣讲时,比如如来藏的本体,既可以从空性方面衡量,也可以从光明方面衡量。从光明角度进行衡量时,根本没有舍弃空性,但是这种光明,唯有圣者的净见量才能见到。在很多中观的论典中,一直抉择万法为空性,根本没有提及如来藏的本来面目,这是第二转法轮的缺陷。而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宝性论》、《赞法界论》等论典中,龙猛菩萨等很多大德,有时将光明称作如来藏,有时将法界称为如来藏,一直赞叹如来藏的本来面目,但对万法皆为空性的道理根本没有抉择。

如果我们将弥勒菩萨和龙猛菩萨的论典结合起来,释迦牟尼佛二转和三转法轮结合起来进行衡量的话,才会真正通达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所说的最甚深的精要窍诀。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是故此理若通达,龙树观点弥勒论,犹如蔗糖与蜂蜜,互为圆融易消化。否则如吞禁忌食,腹内不适成肿瘤,成百教理手术刀,同时刺入深畏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龙猛菩萨和弥勒菩萨的观点如同甘蔗与蜂蜜一样结合起来,一定会真正通达释迦牟尼佛的深广教义。因此,一定要清楚麦彭仁波切此处所讲的两种量,如果不了知这两种量,就根本无法了知它们所衡量的法。

比如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首先我们必须掌握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否则,根本无法发挥这种仪器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如果要了知释迦牟尼佛所说光明的这一分,首先一定要知道净见量;如果要通达释迦牟尼佛二转法轮的空性法门,就一定要了达《中观六论》、《入根本慧论》当中所说的胜义量,依靠这样的量才能抉择有关空性方面的教义。

因此,能衡量和所衡量当中,能衡量的胜义量和名言量相当于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依靠二量的仪器所测量的就是一切万法。而万法的本体,有空性和光明两分,如果将空性与光明二者脱离,对万法就不可能完整地作出抉择。因此,衡量空性的量,不能衡量光明;衡量光明的量,不能衡量空性。比如《宝性论》和《赞法界论》等论典所衡量的是光明这一分;而《中观六论》所衡量的是空性这一分。如果将这两种法门分开,则是不究竟的抉择。

大家在理解时应该明白,万法并不是单空的法,也并不是个别人所说的“一切都是光明的显现,它的本体是不空的”,实际上,一切万法,空的本体就是显现、显现的本体就是空性。这个道理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明白。

“后一种安立方法的胜义,本体也是空性的”,也就是说,从分析现相的名言量角度,实相现相统一叫做胜义谛,实相现相不统一叫做世俗谛。但这种安立方法所承许的胜义谛,其本体实际也是空性的。正如前文所说,如来藏的本体是空性的,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以及很多辩论书中都说:如果如来藏的本体不空,则与外道的常我无有任何差别。有关内道所承许的如来藏与外道常我之间的差别,《入中论自释》里引用教证作了说明[1],在《破除邪说论》[2]当中也引用过。外道常有自在的我和如来藏的不同,主要是从三解脱门的本体空性这一角度来分析的。否则,外道也说自己所承许的神我是不可思议、无法言说的;内道也说如来藏的本体远离一切分别念,很多说法非常相似,这样也就很难对二者作出区分了。

此处按照前一种安立方法,也就是将世俗的含义安立为真实与非真实二者中非真实的方法,

前一种安立方法,将显现称为世俗谛,空性叫做胜义谛。按照这一安立方法来讲,一切万法可以包括在真实和非真实二者之中。世俗是指非真实的,也就是所谓的显现。从第二转法轮这一角度来衡量时,释迦牟尼佛的色身是不是世俗谛呢?可以说为世俗谛。佛的智慧是不是世俗谛呢?也可以说为世俗谛。

既然属于世俗谛,那释迦牟尼佛是不是也成了假的、虚妄的?这种说法是不是不太合理呢?

站在胜义空性的角度来讲,一切清净和不清净的显现都属于世俗谛。但也不要认为:世俗谛就是特别不好的法,一定要舍弃的一种法。这也不一定的。万法的光明部分是世俗谛,这是不需要舍弃的;释迦牟尼佛的色身庄严和相好圆满也属于世俗谛,这也没必要舍弃。

因此,所谓的世俗,虽然属于真实和非真实二者中的后一者,但也不一定要完全舍弃。下面主要讲这一问题。

所谓真实的意思是说事物的本相——自性不成立的空性。

从空性为胜义谛、显现为世俗谛这一角度来讲,什么叫做真实义呢?所谓的真实义就是指一切万法的本体是空性的。《大幻化网》中也说:糖的本性是甜的,诸法的本性是空性的。所以,一切诸法真正的本体应该是空性的,这就是它的真实性。

那么,非真实性到底是什么呢?在这里非真实是指世俗谛。但不要认为:所谓的世俗谛是非常不好的、需要舍弃的一种法。世俗也有世俗的好处。

因此,必须明白:所谓的世俗仅仅是指生等现相在诸凡夫前似乎成了隐蔽、遮障空性的法,

现在生灭的各种各样万事万物的形象,在未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凡夫人面前,其本体空性似乎已经被隐蔽着、遮障着。比如柱子,圣者见到的柱子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的显现;而凡夫人见到的柱子,是一种产生的法、实有的法,柱子真正的光明和空性的本体已经被完全遮障了。

而不要误解为在何时何地都是欺惑、虚妄的,也不要误认为它恒常遮障空性,

《定解宝灯论》当中讲“二谛何者为主要”时,有人说世俗谛很重要,有人说胜义谛很重要。麦彭仁波切对此总结说:胜义谛和世俗谛是不能分开的。为什么呢?如果认为世俗中显现的能取所取是非常不好的法,除显现以外,还有一个特别好的空性——像天女一般的胜义谛隐藏在背后,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的凡夫众生由于实执的串习,将柱子执著为实有的法,但这是我们心识的缺点,并不是柱子的缺点。柱子的显现,在圣者的眼中,它是增上光明的因;对凡夫人来说,则是增上贪嗔痴的因。所以,显现这一点并不是要破的,对于显现的实有执著才是一定要破的。

比如有两个人,有眼翳的人将海螺见为黄色,没有眼翳的人见为白色。实际上,白色才是海螺真正的显现,这一点没有必要舍弃。但具有眼翳者将其执著为黄色,此黄色与有境——具有眼病存在密切的关系。虽然黄色的显现是错的,白色的显现是对的,但对海螺总的显现是否需要破掉呢?不用破掉!总的海螺的显现是与空性无二无别的,对此千万不能舍弃。如果将这一点舍弃,那是不是海螺的所有显现都不对呢?这是不合理的。由于眼病的原因,只有黄色的显现是不正确的,这一部分才是应该舍弃的。

麦彭仁波切在讲《中观庄严论释》的总义时,以窍诀的方式讲了很多比较深的修法。在这里,既不是只讲中观应成派的观点,也不是只讲中观自续派的观点,而是将《中观六论》、自续派东方三大论师的自空中观,以及《宝性论》等他空派的中观全部包含于其中。所以,文字虽然非常简略,但实际对理解中观的含义以及从修行的角度,讲了非常深奥的一些道理。如果大家对《中观庄严论释》非常精通的话,应该对自己的修行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部《中观庄严论释》的确是非常好,但如果没有人讲解,可能根本看不懂。只是看小说一样看一遍的话,很多甚深的道理隐藏在里面,随随便便看的话根本挖掘不出来。因为不懂,这样也就不会认为这部论典很殊胜。学习《窍诀宝藏论》的时候也是如此,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太懂,这时候就觉得与其他论典没什么差别。但是,我们真正去深入细致学习的时候,就会了知圣者的语言的确是很殊胜的。法王如意宝曾经也说过:麦彭仁波切、全知无垢光尊者,一方面对我们有传承方面的殊胜加持;另一方面,对于圣者的语言,凡夫人无论如何测度都会有一些不同的利益和证悟。

这里说,所谓的世俗谛千万不要看成是应该舍弃的。凡夫人面前,它似乎成了一种隐蔽、遮障空性的法,但不要将它误解为何时何地都是欺惑性、虚妄的,一定要把它舍弃。

从胜义空性的角度来讲,佛陀相好庄严的身体属于世俗谛,如来藏自性光明的本体也属于世俗谛。如果讲得再深一点,大圆满当中所说的光明、金刚链等各种现象,实际上与普贤如来没有任何差别,但这也是属于世俗谛中。

如果说上述现象全部是欺惑性的、虚妄性的,这肯定不合理的。如果佛陀的智慧也是欺惑我们的话,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法是不欺惑的呢?没有一个法不是欺惑性的了。所以,从胜义空性的角度来讲,佛陀的身相、智慧等属于世俗谛,但不能将它看成非常不好的法。否则,就如前文所说,对地道、果位等也是难以启齿了,其原因就在这里。

对于自宗来讲,一定要将二谛分开,将释迦牟尼佛的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结合起来宣讲。这样一来,对中观的很多论典也会自然而然通达。

因为对于诸位圣者来说,空性与缘起其实是交相辉映的关系,所以显现并非障碍空性。

对于智者来讲,依靠空性可以显现自然的光明,依靠光明也可以了达空性。也就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完全可以体现出来。所以,万万不要认为世俗谛是一定要放弃的!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山王的显现不是遮障,执著山王才是最大的束缚。如同有眼病者见海螺为黄色是不对的,但海螺的显现不需要遮破。因此,显现并不是遮障,但显现是不是世俗谛呢?应该属于世俗谛。

但由于随着实执显现的愚痴牵引势必导致颠倒缘一切对境的自性,

所谓的显现并不会束缚你,最可怕的是什么呢?因为愚痴而对显现产生的执著才是最可怕的。帝洛巴尊者教诫弟子那若巴:“显现未缚贪执缚,断除贪著那若巴。”就是说,显现不会束缚你,只有实执才会束缚你,因此,弟子那若巴你一定要舍弃实执。对众生来讲,实有的执著是非常可怕的,而世俗中的显现并不是所应遮破的,在圣者面前,各种如梦如幻的显现全部存在。

但是,所谓的显现也是不尽相同。中观应成派通过中观推理所得出来的显现,应该是远离一切戏论的见解所引发的。在麦彭仁波切的有些教言中说:如梦如幻也有很多不同的境界。比如,小乘所说的如梦如幻,是断除人无我的单空所得出的如梦如幻;而中观应成派通过不共的应成因,将万法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与此空性双运的显现,也叫做如梦如幻。因此,从单空角度说的如梦如幻,与远离一切戏论角度说的如梦如幻,表面词句一模一样,但在圣者的后得中,所显现的境界并不相同。

也正是为了推翻所化众生的颠倒妄执,善巧方便、大慈大悲的佛陀随应所化有情的相续才将显现称为世俗,并将它假立为证悟胜义的别名。

凡夫众生对瓶子等所有的显现法都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执著,为了推翻众生相续中各种各样的妄执,大慈大悲的佛陀将显现称为世俗谛。

为什么将显现称为世俗谛呢?因为它是证悟胜义谛的前提,是证悟胜义谛的阶梯。换言之,所谓的世俗谛,就是证悟空性的手段和最好的方法。这是以别名的方式来安立的。

但要明白,实际上显现与世俗是同一个含义,显现是指现似存在,并非真实成立,

所谓的显现,表面看来似乎存在,比如如来藏光明的显现,很多经典认为它是存在的,但这种存在并不是凡夫分别念前常有的存在。有关这方面,觉囊派的《山法了义海》[3]当中引用很多教证说:光明如来藏恒时不变而存在,但它的本体是空性的。麦彭仁波切的《他空狮吼论》中也对这个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所以,显现似乎存在,实际上并不成立。

也要清楚,所谓的无实也不必说成是一种颠倒的显现,其实就是将空性立名为无实的。

尤其是他空派,他们对这一点非常担心。实际上,根本不必担心,所谓的无实并不是一种颠倒的显现,其显现的本体就是空性,而空性就是所谓的无实。所以,根本不必担心:一说无实是不是就成了一种颠倒的显现?不用这样想。

如果表面的显现成立,表面的显现真实,那命名为世俗显然不合道理,(因它已)变成不空了。

对于世俗显现,如果以中观应成派的因也无法遮破,那么这种世俗法显然不合理,因为它已经变成不空之法了,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空的一个所知有实法不可能存在的道理依据理证如实成立,

有关这方面,麦彭仁波切在下文运用了很多理证进行宣说。通过理证可以推知,所谓的不空之法,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成立。

因此在万法当中偏堕于现空一方的法绝对无有。

空而不显现或者显现却不空的法,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多么聪明的人都是找不到的。比如如来藏是光明的,但光明的本体也是空性的;一切万法的本体都是空性的,但这种空性也是与光明互不分离的。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指出:“一切显现周遍空,一切空性周遍现。若有显现无不空,空亦不成不现故。” [4]这些词句表面看来很好懂,实际上,其中包含了非常甚深的意义。

现在外面从来没有学过佛、没有学过中观的人,他们相续中肯定会有一些怀疑或者邪知邪见。但是,对于真正具有理证智慧的智者来讲,空一定会显现、显现一定是空性,所谓的“空而不显、显而不空”之法,在这个世界上绝对不存在。

由于万法的本性中不存在,因而凡是讲道理的人谁也不会承认其存在。

在万法的本性中,空而不显、显而不空的法如果存在,倒也可以如此说,但是这种法根本不可能存在。我们看一看: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发明家,他们发明过没有?如果一法虽然显现了,但是其本体根本不空;或者一个空性的法,其本体无有光明的显现,这样的法有没有呢?凡是讲道理的人,谁也不会承认其存在。

总之,所谓“世俗”这一名词就是为了表明正在显现时即是空性的意义。那些苦苦思索所谓“世俗”的字眼而将其视为低劣的坏法进而对空性另眼相待、对世俗不屑一顾的人们实难获得甚深中观的清净见解。

现在有些人,将世俗看作非常低劣的、虚伪的、非常不好的法,而认为胜义的见解是最好的。这些人将世俗法完全舍弃,然后想获得非常甚深的空性意义,这说明他们根本不懂中观的甚深见解。

这一点,学习过《定解宝灯论》的人应该比较清楚。如果没有了知这一点,反而认为:世俗的显现是假的,应该有一个非常好的胜义谛;除了现在的心识以外,另外有一个普贤如来显现;除了现在的瓶子、柱子以外,另外有一个相好庄严的文殊菩萨拿着宝剑在我面前显现,这才是真正的显现。这些都是愚痴之说。

实际上,正在显现的心的本体以外,没有其他清净的五种智慧。《大幻化网》中也说:五大即是五佛。大家在闻思中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麦彭仁波切教言书中所讲非常殊胜的窍诀意义。

比如禅宗说“当下即是佛”,现在正在起心动念的分别念或者眼耳鼻舌身所得到的各种外境,正在显现的当下,就是一种清净的本体。表面上看,这种显现应该属于世俗谛,但是这种世俗谛实际就是胜义谛、就是空性。所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多人像口头禅一样整天挂在嘴边,但是真正通达其内涵的人非常少。

这些人,对于世俗谛不屑一顾,却特别重视胜义谛:“我一定要找一个空性,这个空性我一直找不到,现在这些法全都是世俗谛,都是很不好的法。”也就是说,自己骑着自己的马,然后到处去寻找自己的马,这样是根本不可能找到的[5]。实际上,正在显现的法就是所谓的空性,分别念显现的当下就是五智。可是,这些人对这一正理根本不能了知。

为此,如果明白无实的显现立名为世俗,自性不成的空性命名为胜义,这两者无有轻重之别,

从自心角度来讲,现在正在显现的各种各样分别念,就是世俗谛,也叫做光明显现;正在显现的时候,其本体丝毫许也不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空性,也叫做胜义谛。实际上,胜义谛与世俗谛是不可分割的。

当然,我们在说话或者认识的过程中,可以将显现与空性二者分开。但是,从其真正本体来讲,显的本体就是空、空的本体就是显。我们什么时候通达这种境界,可以说,已经从理论上通达了现空无二的中观见解。而真正的证悟,只有通过一定的修行之后才可以获得。

所以,显现与空性二者无有轻重之别。你不能认为:“空性很重要,我要证悟空性,显现不能要。”麦彭仁波切也说:舍弃显现以外没有空性,舍弃空性以外无有光明显现,这二者不能舍弃一者取受另一者。而且,也不能将此二者看成像黑绳和白绳搓在一起一样。实际上,显现与空性二者,其本体是一味的、无二无别的。何时通达这一点,可以说,在所有知识中已经获得最无上的知识了。

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平等一味,那么就能确信万法之中再无有比这更重要的一个所知了。

在我们闻思修行的过程中,通过闻思、通过上师的窍诀,真正了知自己心的本性,或者真正了知光明显现即是空性、空性就是显现。除此以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法。如果真的从理论上或者窍诀上通达了这个道理,那么,在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上有很多应学的知识,在众多的所知当中,再没有比这更珍贵、更重要的事了。所以,有些人可能在这一节课当中,已经真正认识了自己心的本来面目或者万法的本体,这对我们的相续来讲是非常珍贵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空性定解的力量是非常强的,这种空性的力量一旦在我们的阿赖耶上种下来,轮回的种子就已经被毁坏了。比如一颗火星落在种子上,种子会被完全烧毁。《四百论》也说:“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谁如果对万法空性这一点略微生起一丝疑惑,也可以毁坏三有的根本,如此宣说的原因就在于此。

现在世间上,有物理、化学、建筑、工程等很多知识;出世间的佛教中也有因明学、内明学、声明学、工巧学等很多知识。在所有这些知识当中,暂且不说大圆满见,依靠中观空性见足以摧毁轮回的根本。现在我们的相续中虽然有贪心、嗔心、痴心,但如果生起空性的定解,贪嗔痴的种子就已经被摧毁了。从此以后,不可能再依靠三毒烦恼的种子直接产生轮回各种不清净的相。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很多论典中说:如果鱼已经咬钩的话,即使它还在水里,但是很快就会被渔夫拉到岸上去。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的身体等各方面虽然与凡夫人没有差别,但在我们的相续中已经种下了非常难得的空性种子,由于空性种子与轮回的种子是不并存相违,二者不可能同时存在,轮回的种子必定会被全部摧毁。

因此,麦彭仁波切说:在所有的知识当中,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所知了。对于这一点,大家也应该有所领悟。

如果与法界无二之智慧的所有显现本体不空,显然就与法界分裂开了,正因为与法界一味平等的缘故,我们应该了知现空不可分割、极为清净的本性。

所有的显现虽然是世俗谛,但在本体上应该是空性的,由于是空性的才称之为法界。但如果与法界无二无别的智慧本体显现不空,显然已经与法界分开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所有显现与法界一味一体的缘故,现空是绝对不可分割的。

如实证悟了如是二谛的实相才是绝对的中观道,这以上对二谛之理连带附加内容作了简略的说明。

如果真正通达了世俗谛和胜义谛不可分割的境界,就意味着真正通达了中观道。

第十四课

36、所有经论中对二谛是如何安立的?请举例说明,如何以二谛衡量诸法之空性与光明?

37、为什么说世俗涵盖所有清净和不清净的法?

38、为什么说世俗的显现不是所破?

39、一切万法中再无有比此更重要的所知是指什么?对此,凭自己对中观的认识加以说明。



[1] 《楞伽经》云:“大慧问曰:世尊于契经中说如来藏,谓彼自性光明、本来清净、具足三十二相,一切有情身中皆有。如无价摩尼宝被垢衣缠裹,如是此被蕴界处衣之所缠裹,为贪嗔痴之所障蔽。为分别垢之所染污,然是常住坚固不变。此如来藏与诸外道所说神我有何差别。世尊,诸外道类,亦说神我常住、非作、无德、周遍、不坏。世尊告曰:大慧,我所宣说如来藏者,不同外道所说神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是于空性、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句义说名如来藏。为除愚夫于无我之恐怖,由如来藏门,显示无分别处、无相境界。大慧,现在未来诸菩萨摩诃萨不应执我。大慧,譬如陶师于一泥聚,由彼自手、艺、杖、水、绳、功用等故造种种器。大慧,如是如来,于法无我离一切相。由具种种智慧巧便、遂以种种字句异门,说如来藏或说无我。大慧,是故我所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神我。大慧,如来为欲引摄贪著神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故说如来藏,是欲令诸堕实我见意乐有情。由先成就三门意乐,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2] 收于索达吉仁波切所著的《妙法宝库·遣疑明炬》中。

[3] 多罗瓦(1292-1361) 著。他所著的《山法了义海论》、《山法海论科判》和《第四结集》及其摄义等阐述了觉囊派他空见的基本教义,成为该派的经典著作。

[4] 此偈颂摘自于益西彭措堪布所译《定解宝灯论》。

[5] 《中论·观四谛品》:如人乘马者, 自忘于所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第十三课
下一篇:第十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