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对财富的贪欲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6日
除了亲友以外,对财富的贪欲,也是静虑的障碍,而且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人们一般认为,贫穷的时候人会吝啬,有了财富就会大方。可实际情况是,不论拥有多少财产受用,人始终不知满足,并且随着财产的增多,吝啬心也越来越增长。如颂云:“何人具财彼吝啬。”又云:“愈有愈贪如富翁。”因为贪欲的力量,越富有越感觉贫穷,就像富翁一样,虽然他的财富很多,但舍不得自己用,也舍不得布施。
这种人即使拥有再多饮食、财产及受用,也只会招来怨敌、盗贼的损害等痛苦,可以说,除了受苦造罪、消耗人生以外,再没有什么别的了。如龙猛菩萨所言:“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如果是一个修行人,为了积累、守护、增长财富,就不得不散乱于各种事务,这对解脱一定有障碍,《妙法圣念处经》亦云:“散乱之行,轮回之根。”
可见,要获得快乐与解脱,一定要远离财富。所谓“无财之时离怨敌”,离开了财富,也就离开了怨敌。有钱的人白天晚上都很苦恼,而一旦出家,怨敌和强盗也就远离了,从此过上清净、安乐的生活。如《妙法圣念处经》云:“清净之行,安乐之本。”
要知道,解脱是从清净的心态中产生的,当你身处愦闹、散乱,或被财富所困时,是永远也得不到的。因此,希求解脱的人,千万不要追求财富,也不要住在愦闹的地方,应当远离红尘,追随古代大德的足迹,居于静处。如《佛本行经》云:“欲求解脱者,莫依众愦闹,天帝释以下,敬礼独静者。”那些在寂静之地长久修行的人,不说世间人,就是帝释以下的天人,也会向他顶礼膜拜,而他的一切所为,也都会如愿以偿。
当然,在家人想远离城市,不一定有机缘,但只要心清净,尽量让生活简单化,就很好了。千万不要过于执著财富和欲乐,如《大智度论》云:“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这和前面的意思一样,求的时候痛苦,得的时候怖畏,而失去了又会满怀懊恼,所以“一切无乐时”,依靠财物或欲乐,任何时候都得不到快乐。
有些人觉得不对,他认为有钱就会快乐,可以享受,“你有钱花不完给我,我来花,有钱才有快乐人生……”,其实也不是。就用一般人的生活作个例子,假如你有十万块,那买辆车,应该很快乐。但买了以后要保养,还要找停车的地方,听说一个车位就要十五万,低于十五万,就没有地方停车。所以,钱有了还要有,要不断地填进去,这对一个工薪阶层来说是特别苦恼的,但也是事实。而如果很富有的话,虽然车位不是问题了,但他会有别的更苦恼的事情。
因此,当物质越来越丰厚时,人们的心里会越来越浮躁,而快乐也就渐渐远去了。
当然,修行人也不能过于极端:“远离一切财富,不要贪,要看破、放下!”光说漂亮话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要你知道钱财的过失,不过于贪执它,然后过一种适度的生活,这样就可以了。要完全断绝五欲的享受,斩断跟财富之间的任何牵连,一方面不需要,一方面也做不到,就算嘴巴上说得再厉害,但实际行为上要像古德那样,住茅棚、住山洞,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有没有?非常非常罕见。
因此,现在对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首先了解佛教所阐述的真理,懂得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一切财富并无实质的意义,这样之后,人们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完全变成钱财的奴仆。
其实从财富对一个人的真实价值来看,即使你拥有南赡部洲的所有财产受用,也只是满足你一个人的衣食而已,只能吃、穿、用,再没有别的什么了。然而有些人无论如何富足,也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以,对他们而言,那些不顾一切罪业、苦难、恶语所得来的财产,既葬送了自己的今生,也断送了后世。
人的一生很短,但有些人为了微薄的财物,不顾羞耻惭愧,不在乎人伦道德以及长久情谊,也不考虑正法和誓言,甚至都不顾惜生命,始终以贪财、贪食、贪利来过日子。就像厉鬼寻觅食子一样,从来没有享受过一天悠闲自在、幸福安乐的日子,就在忙忙碌碌当中,人生的旅程已经走到了尽头,非常可怜!
《正法念处经》云:“贪心著财宝,不觉死时至。”一个人因为贪著财宝,不知不觉中死亡已经降临,但他至死都毫无觉悟。想一想也令人伤心:用尽一生的精力和时间,最终却一无所得。诚如龙猛菩萨所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富贵虽然快乐,但都是无常的。“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你的财富其实并非你一人所有,是被五家[1]所共用的,而且,因为贪执的缘故,心始终得不到片刻的宁静。
一看历史就很清楚:前几十年曾经是富人,但转眼变成了什么?人死以后,财富又归谁所有?无非都是无常的道理。除去无常不说,最可悲的是,这些人为了财富不知惭愧,还造下种种罪业,要感受更多的痛苦。包括现在的人,为了一点利益,不顾佛法和誓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但得到了又能怎么样呢?死后还不是全部留在人间。因此,真正值得追求的是精神财富,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只可惜,懂得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只重视一时之利。
我们看看周围的世界,人们普遍的价值观是什么?同时也看看自己,对财富、对生活的真实看法是什么?和以前相比,现在是否有些改变?……要知道,学习佛法并不是为了给人讲,而是要首先反观自心,提升自身的佛学修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当我们接触财物,或者置身散乱时,才知道如何对治贪执,也才会心甘情愿过知足少欲的生活。
知足少欲就是修行,但这种修行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行持,也不是肤浅地过个简单生活,而是要有根植于内心的认识作基础。否则,一旦财富等各方面因缘具足时,又会随波逐流,这不叫修行人。修行人应该长期闻思修行,仅凭最初的“看破”,是不会有真实收获的,因为修行的路很漫长,而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让自己不退转是至为关键的。
当然,“知足少欲”是对修行人的要求,不是要求世间人。但是,明智一点的世间人也应该看到,其实数数积累财富,不仅让人忙碌并空耗一生,而且很有可能为此送了性命,使自己死在利刃之下,毕生的积蓄都被怨敌等侵占,白白浪费掉了。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财富多数是被浪费了,而自己享用的并不多。
那自己能得到什么呢?就是在积累财富过程中造下的重如高山的罪业,这些罪业都将在前面等候着,导致自己遥遥无期地漂泊在难忍的恶趣之中。所以,如果你在经济上稍微宽松一些,那就应该趁着今世还自由自在的时候,为来世储存一些精致的资粮。
这个道理,我经常用“手机充电”来说明:比如你的手机昨天充了电,今天就可以用,而为了明天能用,今天应该再充。如果今天不充,虽然今天还能打,但明天以后就不行了。同样,我们今生所拥有的钱财、地位或者受用,绝对都是前世的福报所带来的,而以后变成什么样子,就看今生的努力了。
对将来毫不关心的人,是极为愚痴的。这样的人,不积累资粮、不修善法也可以,但不要整天造业,否则来世就被毁了。就像世间的愚人,杀人放火一时逞凶,却落得终生被囚禁在监狱里,毫无自由。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最关心的是来世,愿意为来世修积资粮,而今生今世,仅仅能够饱腹蔽体就知足了。
其实要积累资粮,发心利他是最大的功德,所以发心不应该退失。不过,有些发心人员刚开始还兴致勃勃,但两三年过后,本质就显露了,“为利一切众生而发心”的心态已经没有了。
也许有人想:“我为某某上师发心,为某某道场做事,但这不一定是在利益众生吧?”
其实不该这样想。刚来的时候我也想过,学院是上师如意宝的道场,我为学院做事,比如讲课或者发心,好像只是在为上师的道场服务,跟我自己以及其他众生都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任何一位佛菩萨在利益众生时,都是通过一条主线来实现的,比如阿弥陀佛,在显现上,他也是先建立自己的道场,进而以此利益无量众生。所以,我们为上师、为道场服务,也是在利益众生。
不过有些人想是想利益众生,但他不想依靠某某寺院或某某大德,而是想拥有自己的道场,或用自己的力量来弘扬佛法。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当然可以,但我以前也发现,有些人想独立自主,最终却“独立自灭”了,没有成功。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福报不够、发心不够、能力不够、资源不够……有好多好多“不够”,可以说种种因缘都不具足。
如果离开了因缘,不说大事,就是小事也成办不了。比如修一间房子,别人能修,看上去很简单,那我也修一间。但是,修房子也要具足种种因缘,别人有的如果我没有,那就修不成。所以,别人能做的,我不一定能做到。再比如说,看别人炒股发财了,自己也跟着炒,但没有福报的人可能连本钱都回不来,然后流下长长的眼泪……
因此,无论修行还是发心,都要有耐心。但很多人没有,五年六年、十年八年以后,就觉得可以了,“我已经做了多少多少年,了不起啊,可以退出了”,其实这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态是否坚定。没有坚定长久的心态,做什么都很难成功。
也许有人觉得,换一换可能会好一点,换个道场,换个上师,换个教派……但你这样换来换去,最终会落得什么下场呢?也许有极个别人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修大圆满不成就,修大手印反而成就了,这种现象有是有,但对一般的修行人来讲,换来换去的,最后连方向都找不到了。所以,修行一定要有耐心,依止寂静地也要有耐心。
总之,从最根本上来讲,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你的心全部耽著在财物、名声等世间法上,内在的修行就没有希望了。因此,随时随地都要祈祷上师三宝,让自己的心进入正确的轨道。否则,没有福分的人,经常会产生各种恶分别念,这样不知不觉方向就模糊了,甚至会走向悬崖,有这种危险性。
[1] 五家:王、贼、火、水、恶子。《大智度论》云:“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