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牛粪当黄金——谈辨别真假上师的问题[索达吉堪布]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我认为,当然也是建议:供养僧众是最好的,是最保险的。这样说,也许有些上师不高兴,但考虑到多数供养者的利益,我还是提醒一下。
● 莫把牛粪当黄金
经论中的确常说“上师是佛”,但是你要知道,是佛的上师,应该是具足法相、真正的善知识,只有这样的上师,才是跟佛无二无别,而并不是名相上的上师。有些名相的上师,《毗奈耶经》里甚至用毒蛇、盗贼为喻,可想而知,他们能带给你什么。
但可悲的是,在现在的社会,多数人没有智慧辨别:哪个是真上师?哪个是假上师?当以清净心供养,把所有的东西都供养了以后,有些人才知道,他所供养的对境并不是真上师,那时候他才知道:他把牛粪当作黄金了!一个连戒律、悲心、智慧都不具足的人,哪里有上师的资格?
● 要求供养的供养对境令人生疑
今天,有个居士一早找我诉苦。她苦恼的,正是她的上师。她让我看些照片,但我并不喜欢辨别真上师、假上师,再说也辨别不来。不过她也的确可怜,没有基本的分析能力。
她说:“我是在网上看到的,介绍他什么什么……”
我说:“网上什么都有,介绍也是成千上万,不仅仅是上师,就算是买产品、找医生开药,也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
她说:“应该是真的吧。”
“为什么?”
“因为上师对我很慈悲,还让我供养。我自己的手机2000块,他让我供养7000块的。”
这就是她生信心的理由——让她供养手机。的确,不具备基本观察能力的人,做什么都非常盲目。但最主要的还是上师。如果上师们不以佛法和解脱为重,不以对众生的怜悯作为摄受的前提,只是以“我是你的上师”为由,让弟子们供养,这是非常悲哀的事!
尤其是,当“上师”自己提出“你要供养我什么什么”,一提到这些,我就禁不住生怀疑。也不是说凡是供养都不好,但一般来讲,真正的上师,就算是在如今,也不需要很多钱财。因此,本该重视法供养的上师们,现在对财供养这么重视,还自己提出来,确实很让人担忧。
这种担忧,也不仅是我,前段时间有个居士也亲口对我说:“我特别担忧藏传佛教的发展。”我听了还是有些感慨。虽然汉传佛教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但的确没有藏传佛教那么多。藏传佛教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去汉地的目的,就是为了“供养”。小的方面,手机、电脑;大的话,车子、房子……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
但这些主动要求供养的人,你把他作为供养对境,是否真有功德?很难说。
● 辨别供养对境的错误理由——照片、前世
刚才说了,所谓“上师是佛”,并不是说所有的上师都是佛,而且,就算是上师,也不是他的话必须句句照做。因此,尤其在“供养”的问题上,希望大家要有智慧,要懂得辨别。
那么,很多人是怎样认定他的供养对境的呢?通常而且幼稚的理由,有两个:照片和前世。
有的人说:“他应该是真的,因为我看了他房子的照片,在佛学院……”
这个人的理由,就是“房子的照片”、“在佛学院”。但是,就算房子在佛学院,佛学院有那么多房子,到底是不是他的呢?就算是,光凭他房子的照片,能说明什么呢?
还有人觉得合照有说服力:“你看,他跟这位上师一起照过相,肯定是真的。”其实这也是很愚笨的。佛经里并没有说,你依止上师时,要看他跟谁照过相。如果是这样,提婆达多肯定会找释迦牟尼佛拍张合影,如果当时有相机的话。所以,仅凭照片来辨别,太草率了。
还有人认为上师的前世可靠。但前世的话,我在微博上说过:如果你连他的今世都不了解,何况前世?
即使前世真的是某某“法王”、“国师”,但你要依止的今生的这位上师,他有没有那些功德呢?没有的话,前世也只是前世。要知道,佛陀并没说,你们依止善知识时,必须观察他的前世;任何大德的教言里也没说,上师的前世是你今生依止他的条件。
再说,就算真有了不起的前世,但如果今生始终不能复苏那些功德的话,依止的基础也就失去了。在过去,藏地的确有很多了不起的大德,怎么看都是佛陀,但他的“转世”怎么就变了呢?常听人说“这是某某大德的转世,那是某某再来……”,但有时我也开玩笑地说过:“不过那位尊者,他当时可能也不知道自己今生会变成这个人吧。”
因此,要判断上师的真假,照片也好,前世也好,这些都不是理由,甚至也不重要。
那什么才重要呢?就是用佛法的道理了解上师。而且我认为,和前世相比,了解他的今世更重要。
我今天之所以说这些,主要是针对某些人对佛教造成的坏影响。当然,出现这种现象,上师和弟子都有责任:弟子的愚昧、上师的贪婪。不了解这些的话,我担心还会有更多的损害。
如果只是个人的事,也不必多说,这么大的世界,如法的人,有;不如法的人,也有。但一涉及藏传佛教,一涉及法王如意宝的传承,为了避免更多的困惑和不理解,有些不如意的事情,分析一下它的来源和原因,是有必要的;对每个人而言,这些道理也值得深思。
我之所以希望大家思考,是因为坏的影响已经有了。但我从来不认为,所有或者多数的上师是假的,一方面没有资格,一方面也确实不知道,因为诸佛菩萨的化现本来就不可思议。不过,就修学佛法本身而言,依止善知识的基本方法是有的,而且是要学的。你们也知道,在世间,即使你想找一个老师,找个生意伙伴,甚至谈个朋友,也都需要一段时间。既然这样的人都要观察和了解,更何况是你世出世间的一切安乐之源——上师了?
如果你在本该观察的阶段,却像饿狗遇着精肉一样,盲目“扑上去”供养一切、受灌顶而且依止,但过段时间以后,又愁眉苦脸、哭哭啼啼、四处哀嚎,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