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护生环保>>正文内容

从《2012》到《阿凡达》——佛法“依正不二”的生态环境思想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8日
来源:觉之路佛教博客网 贺怀民的个人空间 2010-08-24   作者:贺怀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果说,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标志着在全球政治层面上,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摆上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议事日程;那么,2010年在全球公映的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则将全人类对于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的焦虑以至绝望的心理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2012》是人类现实危机感的心理投射

  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中国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一座山峰上的寺院里,一位红衣喇嘛突然发现铺天盖地的大海啸席卷而来,刹时就吞没了他面前的连绵雪峰,他赶忙起身去撞响寺院的大钟——这钟声,是人类末日的丧钟了——这是当下风靡的美国大片《2012》里经典的一幕,那位喇嘛才只撞了一下大钟,钟声还没来得及传出去,他,连同整个寺院、整座山峰、整个喜马拉雅山、整个青藏高原、整个地球就都被滔天的洪水淹没了,时间——如果地球上还有人类计算时间——就又回到了起点……

  《2012》用高科技的影音特技效果,将人类内心深处的这种恐惧与焦虑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全球范围内地震、干旱、地陷、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现实的灾难与影视作品互相呼应印证,更加剧了人们内心的焦虑。

  西方文化浸润下的人群,在深层意识上都有一种驱之不去的末日情结,从文化层面上分析,这种情结来自于西方文化与宗教思想中的“末日救赎”理论,从更深层次的心理分析,则来自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个体对死亡的恐惧折射在群体意识上,就是人类对世界末日的恐惧。也就是说,人们对世界末日的焦虑,与人类普遍的不安全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有关,是现实危机感的心理投射。

  《2012》只是电影艺术,它只是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而已,以唤醒人类的危机感,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虽然说电影终究是电影,它代替不了现实生活。但是没有现实生活中日见频繁的灾难,没有现代人类普遍的生存危机感,一部艺术作品绝不可能引起如此大范围的心理共鸣。

  “世界末日”是天灾,更是人祸

  究其实,人类的生存危机,来自于对生态的极大破坏,来自于对大自然以及其他生物的毁灭性侵害所造成的生态危机。而造成这种生态危机的基本哲学思想基础则来自于西方文明传统所崇奉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类中心主义相信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只是为人类所利用的工具,人类优越于自然万物,与其他生物无伦理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传统为统治自然的技术决定论思想铺平了道路,而由日渐精巧的现代科技所武装起来的工业文明则一步步地对自然进行着无止境的改造和索取,最终导致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2009年,全球政治家为生态环境问题齐聚哥本哈根,已经说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这一行动本身所传递出来的紧迫信号已经远远大于它所能达成的具体协议。

  其实,早在1972年,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振聋发聩作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在这份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地球的极限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的观点,对人类社会不断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同时提出了“零增长”的对策性方案,其意义在于第一次明确指出:如果人类不能对自己的贪婪欲望和增长的速度加以约束的话,最终的崩溃都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可惜,思想家的智慧并没有引起政治家的重视,三十多年后,当政治家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时,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不堪负累了。

  同样是在1972年,国际著名的两位哲人,也是分别代表东西方不同观念的两位大师——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在伦敦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类哲学、宗教、环境、命运的广泛对话。汤因比博士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历任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部长、伦敦大学教授、外交部调查部长等职。池田大作是日本宗教和文化界的著名人士、社会活动家,是日本创价大学学会的创始人,并任创价学会名誉会长。

  在两位哲人的对话中,提出了人类与环境应保持和谐的观念,即“依正不二”的思想。作为深受佛法思想浸润的池田大作自不待言,他极力提倡以佛教“依正不二”思想来审视和探讨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而作为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汤因比也非常赞同以大乘佛教为代表的生态平衡观念。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因为人类的贪欲无度等非理智的错误的行为,侵犯了自然的尊严,最终还是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侵犯了人类自己的尊严,两败俱伤。因此,他们认为,佛教的有关理念应该被人类普遍地接受。

  从心态平衡到生态平衡

  “依正不二”的思想源于佛法,“依正”二字,乃“依报”、“正报”的略称。正报,指众生乃至诸佛的身心,即生命主体;依报,指生命主体所依止的国土,即生存环境。佛法说身心世界皆是业力之果报,故名依正二报。《三藏法数》卷二七释云:“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正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佛法依正不二论与婆罗门教、道家、道教、儒学等诸家的天人合一论,有着某种共通点,都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这是东方古代文化的优秀传统。

  池田大作解释说,佛法认为自然界本身是维系独立生存的生命的一个存在,人类只有和自然——即环境融合,才能共存和获益。此外,再没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生存的途径。佛法的“依正不二”的原理即立足于这种自然观,明确主张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佛法不断探求这种浑然一体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终于在运动与宇宙的生命力中发现了原动力。

  这个原动力就是“心”,也就是说,解决人类生存环境(依报)的问题和解决人类生命主体(正报)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佛法认为,无论是生命本身的问题,还是我们的生存环境问题,究其根源皆来自于我们心中的“贪嗔痴”三毒,人类对大自然无限制的索取和破坏最终的心理根源是心中的贪欲;而这种无限的贪欲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就衍生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竞争最终导致嗔恨;而在竞争压力下所产生的种种不顾未来、以邻为壑的行为就是愚痴心所引致的典型心理。

  《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法就是这样明确直指世间问题的最终根源,那就是人心。当政治家们坐在谈判桌上为限制彼此的碳排放量而讨价还价之时,当会场外面各式各样的环境保护组织以各种方式向政治家们施加压力之时,当各类经济学家试图在新的模式之下重新寻求高速发展之路时,却从未想过从反思人类生存哲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种种生态失衡的现象,其根源皆来自于人类发展过程中群体性的心态失衡。

  《阿凡达》所表达的地球伦理

  几乎与《2012》同时,另一部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也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这部电影用最新的3D音影技术制作将我们带入美丽的潘多拉星球,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丛林探险的乐趣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展示了人类对大自然毁灭式的破坏和贪婪的需求,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引起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谓是一部成功的环境保护宣教影片。

  从哲学高度来看,《阿凡达》实际表现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斗争。人类中心主义者拥有毁灭性的高科技,用钢铁机械大肆掠夺,为了所谓的经济利益,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一切后果;生态中心主义者以树为家,信仰的“圣母”就是生态规律,能量守恒,一切生物都是兄弟姐妹,食物则是能量流动的方法之一。这种强烈的对比不禁引发我们对环境伦理观的思考。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主人,可以随心所欲去改造整个世界;生态中心主义则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也要对大自然的其他生物物种乃至其他无机物讲道德。他们承认生命和自然不仅具有外在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享有道德权利。《阿凡达》正是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碰撞以电影和戏剧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我们认识到正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人口与需求无限制的增长,而人类还在为自己的破坏能力和速度摇旗呐喊,欢呼雀跃。

  1985年,日本伦理研究所的第二代理事长丸山竹秋发表了题为“推进地球伦理”的论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地球伦理”一词。“地球伦理”,就是以地球的安泰为最高目标的、靠地球人实现的、有益于地球人的伦理。地球伦理并不是单纯的社会规则,而是构成人类生活基础的东西。这一学派的核心思想是,有了地球的安泰,我们的幸福才会得到保障,所以污染、破坏地球环境,扰乱秩序等等的行为,就是伦理学意义上根本性的恶。可以说,《阿凡达》一片正是用艺术的形式对人类传统的伦理价值提出质疑,进而提出“地球伦理”的价值观。

  极乐净土——美好生态环境的理想世界

  从《2012》到《阿凡达》,这两部融汇人类高科技成果和最高艺术形式的电影作品,以它们绚烂震撼的艺术效果反映了人类对自我生存环境的无限忧思和深刻反省,可惜的是,人类贪欲的列车已经行驶得太快,人类文化价值失衡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也是积重难返。

  从佛法的角度,一开始就对地球这个生存环境下了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堪忍”,一个“忍”字道尽了这个世界“苦”的本质。尤其是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后,佛经称之为“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人心的三毒达到极致,感致的环境自然也就渐渐转化为“无可忍”处。在《无量寿经》中,对我们这个世界的评价,释迦牟尼佛一次次地说出“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这样痛心疾首的话语。

  由于是众生共业所致,人类的终极命运前景暗淡,指望从根源处改变从而感致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其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西方文化中面对末日灾难,所开出的药方就是诺亚方舟,在《2012》一片中也有对此理念的形象诠释。而以佛法的慈悲与智慧,也为身处恶浊之世的众生指出了一条最终的解脱之路,那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明确指出,“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从宝树之庄严灵德到音乐之殊妙和雅,从堂舍之伟观到宝池之奇德,直至饮食、衣服、供具之随心所愿、随意所至,可谓具体翔实,令人向往。

  西方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中流露,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时,在世自在王如来的加持下,考察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种种庄严,集一切刹土美好庄严之大全,故人心平等,环境祥和,是法界众生最真实、最安乐的归宿,是两土佛尊共同指归的法界环境最美好的处所,也是我等净业行人孜孜以求的故乡。正如印光大师诗云: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刊载于2010年4期《净土》杂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