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观音感应之方法
1“一心称名”
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为重要。所谓一心称名,就是专心一意的念,使能念的我与所念的观音融而为一。《观音义疏》卷上释曰:“称名有二:一事二理。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续余心不间,故名事一心也。……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无心无念空慧相应,是知声相空呼响不实,能称所称皆不可得。是名无称,是为理一心也。”《法华经》之观音普门品的深意,是在阐明万法一体的理念——个别的众生与一切众生本具的宇宙本体或佛性之认同,就像一滴水流入大海一般,其方式即是藉著一心称念观音,与观音合而为一。
2勿存功利观念
众生常念观音圣号,固然会在冥冥之中得到观音保护,却不应老是求菩萨的物质帮助,应该更进一步地向人格的内心下工夫。所以普门品中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3勿临时抱佛脚
人们每有一怪现象,即不到苦难当头,想不起观音菩萨,就是信仰,也不恳切。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非智者之所为。真正信仰观音菩萨,不仅是临时救急,更应重于平时的实践,在忠实的实践中,得菩萨的感应,自能解脱现生的苦痛与内心的热恼。也唯有在平时奉行菩萨的言教,才能增长清净的功德法财。
4发起大悲心
众生欲得菩萨的护念,无有恐怖,应学观音菩萨的大悲法门。慈悲是观音的德性。如果不杀生,而且对一切众生,能予以普遍的爱护,心行就与观音的慈悲相应,相应则相感。故《坛经》说:“慈悲是观音,喜舍是势至。”观音菩萨教化众生是以身作则的。他自身精进地修大悲行,也教众生修大悲行;他从大悲行中自利利他,积集了无量功德,而得究竟的解脱;众生若依菩萨的言说奉行,定能离苦得乐;若能累世修大悲行,即可成就观音菩萨的无边功德而得无上的解脱。
结束语
观音菩萨之受中国人的欢迎,从佛学的角度言,是由于他的大慈大悲,拔苦与乐。佛教给中国民众塑造了一个慈善的、极富人情味的观世音菩萨,让她担当起救苦救难的全部责任。虽然中国民众少有献身佛教的决心,却极愿意接受佛教的保祐帮助。特别对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更是满怀深情,不仅以香火、供品和随时的供奉来表达崇拜之情,并且一遇困难就会想到观音菩萨,这正好满足了中国民众对宗教的功利欲求。而且这种功利欲求又往往局限于一人一家的小圈子。然而,观音菩萨拔众生之苦,与众生之乐,其旨则在使众生得解脱。总而言之,观音感应之事迹虽近乎怪异,然如释赞宁云:“知此怪则正怪也。在人情则谓之怪,在诸圣则谓之通。”亦如释道宣曰:“圣人之为利也,权巧众途示威雄以摄生,为敦初信现光明而授物,情在悟宗。规模之道既宏,汲引之功无坠。”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