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综合其他>>正文内容

明影法师:佛陀座下两朵奇妙的莲花,谈堪布致歉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0日
来源:禅林网   作者:明影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身为诸多密法传承的持有者和数百万信众追随者的索达吉堪布,非常有风度地接受了内地法师们的批评意见,决定不再流通《法华经》会改本,并愿意和内地法师们一起弘扬鸠摩罗什三藏翻译的《法华经》,这令藏汉两地关心《法华经》会改本问题的三宝弟子们顿然释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堪布必定会因此赢得内地法师们的理解和尊重,也会令自己的信众们因此而自豪。

  反思这一问题的根源,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迥然不同的传承风格当是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由于两地佛教的源流不同,汉藏语言和文化品格的不同,生活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巨大差异,以及民族历史发展阶段和两系佛教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等等因缘都构成了两地佛子交流的复杂障碍,非但两地法师们之间的交流难以深入,也为有志于跨界参学和弘法的善知识们提出了非常严肃的课题。

  就以此次争论的《法华经》译本为例,从堪布的角度来说,上师是传承的持有者和授与者,讲经前为弟子们诵经加持是很重要的,当然要依藏文版的《法华经》为标准来念传承,上师是传承的中心,这是藏传佛教的特色之一。

  而汉传佛教的传承特色是以法为中心,历代大德讲法都是代佛宣化,目的是把《法华经》的智慧说清楚,让学人通达经义,理解了经义才算获得了《法华经》的文字般若传承,以此深入实修,破除了无明,打开了诸佛知见,才算获得了《法华经》的全部传承。法师讲法时非但不需要念传承,而且要以无我的态度解释经典,以法为尊,以古德注释为尊,任何自智都是要不得的。汉传佛教法师在讲解经论时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避谈个人修行经验和证悟体验,以免引起学人对自己的崇拜或给人以标傍自己德行的不好印象,要严格依据经论或权威古德的注释来讲解经典,只能将自己的证悟经验转化为对法义精准而活泼的理解,以此来传承法脉。所以,经典译本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是汉传佛教传承的重要基石,因此,经典的神圣性是不能动摇毫发的。大家虽然对堪布在弘法事业上取得的骄人成就都很欣赏和赞叹,但得知堪布改动了《法华经》的文字后,大家都非常气愤。坦率地说,即便是鸠摩罗什大师再来人间,若提出改动几句译文的要求内地佛子们也没人敢答应。这是汉传佛教法脉传承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所决定的。

  对待善知识的态度,藏汉两地的风格也是迥然不同的。

  藏传佛教是把上师致于最神圣的地位,其神圣性甚至于超过了诸佛,对于四皈依的传统,内地佛子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藏传佛教给人的印象有时甚至是将整个教派的权威加在一位僧团领袖身上。对于为什么以及什么时代形成的这种风格的传统,末学还需要认真了解和学习。但这对教派传承的稳定和众生信仰的维系显然是极有利的,实在是藏地祖师们的一大善巧。但站在汉地学人的角度,我们会认为这给僧团领袖的压力太大了,甚至是有些残酷了,显然这对僧团领袖深入实证佛法非常不利。

  汉地在世的正在弘法的善知识们是没有任何特殊权威可言的,师徒平等、四众平等是汉传佛教的一大家风。善知识一定要全方面无止息地践行六度四摄的菩萨行愿,不能有任何特殊,更不能显露超常的德行和神通。依据汉文化的风格,善知识的身教大于言教,要全方的展现无我、谦逊和平常心的修养,一切影响力只能因此自然建立。

  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译经的时期,有一位从印度来的高僧佛陀跋陀罗禅师同时在长安传禅。有一天,他在禅定中看到有五条商船正离开印度往中国发来,他不小心把这一天眼通的智慧说给弟子们听了,因此就被僧团逐出了长安。

  做为汉地的善知识,尤其是公认的大成就者,他一生都要接受来自四众弟子的检验乃至考验。他应对的过程就是证悟境界的展现和传法的机会。禅宗门下的《五灯会元》全面记载了几千位已彻证空性的大禅师们接受各种考验的公案故事。

  比如近代最受尊重的禅宗大成就者虚云老和尚,在57岁时于高旻寺禅堂彻悟,知道消息的各宗法师纷纷来问难和请教,虚老不得已隐居终南山炼禅,曾一定多日。即便如此,也还有不少同参道友前来问辨,尽其一生都是如此。

  年逾一百多岁时,虚老接到一位居士的来信,这位居士批评虚老身为佛门领袖,不依戒律剔除须发,会给年轻法师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在看到来信的当天晚上的开示中,虚老就认真坦率地在大众面前,回答信中的批评,讲明自己坚持头陀行,每年只于大年三十剃一次须发。这些故事都记录在《虚云和尚年谱》的开示中。

  藏汉两地的大乘佛法,是佛陀座下盛开的两朵奇妙的莲花,虽然品种和颜色不同,但都是释迦佛国土中最美的庄严,希望众佛子们精勤努力,为了众生的福祉和解脱,养护好这两朵莲花永远盛开。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