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大宝法王:不实修就没有内在的老师....
在法王一阵柔软音的 morning morning morning 及大众的笑声中,千人进入大宝法王开示的夏日清凉坛城。
此次所安排的贤劫千佛灌顶非常深广,光是为灌顶预作的修持时间就非常长。今天灌顶就选择噶当派四尊中的一尊—— 释迦摩尼佛—— 的佛陀灌顶。事实上这不称为灌顶,而是为了修持而传授的法,也就是上师透过观修生起次第,让弟子听闻到上师的修法而将法传授予弟子,允许修持此法,因此不算是灌顶。这部分可以说是世尊随赐的修持开许。下午会给予这个灌顶以及传授皈依戒,因此今天早上先跟大家分享一些有关皈依的内容。
在介绍皈依时我们将透过救怙者是谁、及被救怙者。 讲到灭谛、乘法时, 也会讲到灭谛及能灭的方法、被灭的是什么等这些方面来解说皈依。
真正能救怙自己的除了自己之外还是自己
讲到救怙者 : 皈依的对象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的救怙就是我们自己, 自己就是自己的救怙,不是依靠别人。 我们自己就具备了足以帮助自己得到暂时和究竟快乐的能力。
佛陀教导我们解脱的道路和方法, 是个指导者,他是透过开示指引我们如何出离暂时和究竟痛苦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讲佛陀是我们的救怙者。 但并非只依靠佛陀的力量,自己却不付出任何的努力就可以成佛, 绝非如此。
在修学的道上佛陀可以说是位指导者,僧伽是帮助我们修持的人,他们都在我们的皈依境中, 是帮助我们暂时和究竟出离的人。 真正能够救怙我们的方法、方式、法门,其实就是正法,是三宝当中的法宝。
就像昨天提到身为人都有一种特质、具备一种智慧,知道如何得到究竟长远的快乐, 能明辨善恶、知道取舍, 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特质。 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基础、特质,就无法透过佛法修持得到成果;如果善用此特质并努力修持, 确定可以得到佛果。
我们知道我们都有断除痛苦的能力, 也有希望找到真正能得到断苦的法教。 世俗上要学任何事情前, 都要先找有经验的人跟随他去学, 佛法的修持也是如此, 佛陀两千五百年前出生在人间透过修持脱离轮回, 并为四众宣说其成佛的方法。这段历史说明佛陀并不是来自奥明净土或是天神, 他曾经以活生生的人身来到世间,透过修持而成为“好老师”。
法宝。 世界上有许多学科、学问, 人类也具备能够了解的智力。 佛法其实就是佛陀所开示的学问及实修的方式称之为“法宝”。 这些法宝并非从天空突然出现的声音,它们并不是没有传承、空说的梦话。 这些法教都是佛陀的经验之谈。 佛陀舍弃世俗的一切, 到山中闭关行六年的苦行, 透过实修及磨难,最后领悟心性成就得道。 所谓“得道”就是看到万法的实相并完全了解且大彻大悟。 所以三宝中的法宝并不是梦中话语或空中花园,而是佛陀努力的成果。
僧宝。 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在瓦拉那西初转法轮时对五比丘说法,这五位比丘也成为皈依三宝中最主要开始的僧宝。 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建立三宝中的僧宝—也就是僧团。从过去的记载上看佛、法、僧有这样因果关连性及次第, 这是在人类的精神发展层面中确实存在的历史。
视上师如佛但不要流于神话密乘要依止的善知识称为“上师”。 对我们来说上师比佛更加殊胜,恩德比佛更广大。 在二乘、大乘及金刚乘中,想要找一位老师时, 也有次第的 :
小乘视上师如父母
大乘视上师如善知识
金刚乘视上师如佛
金刚乘视上师如同佛一般。 在大乘中, 善知识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是告诉我们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去修持,他们是可以依止的对象。
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把上师看得比佛更加殊胜, 要依照能力和心念来依止上师。总之, 想让各位知道的是刚开始修持时所依止的善知识, 就是你们最好的朋友。 如何找寻老师?如何找寻具德上师?就是找到自己能够完全信任、托付、寄托的最好朋友一样。
法王开示道他对“视上师如佛”的想法,最近有一个新的解释, 不知对不对?尤其在密乘中, 一般人谈到佛时就会有很多形容词, 例如无上、圣妙、殊胜等,这都是我们过于神话般的幻想, 因为我们都无法看到佛陀实际的生活以及他的真实面,因此很容易落入佛的神话概念当中。
我们生活中真正能够接触到的是一位老师、一位上师, 见到他时, 直接经验到,因此不需要神话, 也不会用圣妙等形容词加在他身上。
甚至会觉得这位上师是跟我一样也是普通人, 而轻视他,因此金刚乘视上师如佛的主要原因, 是透过一位上师、视他如佛时, 帮助我们能够在神话幻想和实际面上,有一个很好的结合,这就是“视上师如佛”的最主要目的。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诞生时, 是个活生生的人,是个大家都够直接与他相处的上师。 但佛经上说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也提到佛的足和手都有蹼, 和鸭子一样,这不是很奇怪吗?甚至有人去调查这三十二相, 科学家结论说这佛陀不是地球人而是外星人!因为连脚上都长蹼,不是像鸭子吗?而且佛陀连夹脚拖鞋都不能穿了。 其实那是一种光, 但一般人不理解,就无法跟实际面结合。
这些都是太神话了, 当然就无上殊胜, 但我们必须把佛陀带回我们的生活中, 这是我们正在经验的, 如果一直落入神话、幻想中,对我们的修持是没有助益的。 善知识上师来到我们面前时, 我们应当了解他们都是证悟的功德者,如佛陀一般, 从这角度来说上师如佛, 透过这些理解可以把我们带回实际面,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再说到信心这件事, 有很多人把上师太过于神话而流于迷信。 法王说在冈仓噶举传承中, 有很多虔盏牟刈宓茏印K粗儠想“法王跟法王子不是人, 是神”。 因此曾经有一个弟子很惊讶地问嘉察仁波切说,您是怎么吃饭的?跟我们一样吗?就像法王他自己在楚布寺升座时, 藏族信众也传说法王只有在此刻才会现身,平常都像天神一样是隐身的。 这种说法虽然是很虔眨 但太过于神话、脱离现实面, 不是真实信心。
谈到皈依者和救怙者,直接来讲就是我们自己。 皈依方法就是法宝。 如何修持圆满皈依, 就是修持三宝当中的法宝, 不然只是口中念皈依佛,这是没有用的。 我们必须修持能帮助我们暂时和究竟出离的法宝, 才是圆满皈依, 得到圆满救怙。 真正皈依救怙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因此你要对自己说, 拜托、拜托, 救救自己、好好照顾自己!
整个皈依的重点就在于要实修—实际修持—-这非常重要。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只依靠自己, 不用依靠老师。 三宝是间接指导者,都是能够间接救怙带领我们的。
善知识有两种 : 外在与内在。 面对生命我们如何做取舍?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就是我们内在的上师。 自己能够依照上师的指示,如法正确实修者就是内在的老师, 因此能否成为一个老师, 都在于我们自己。不实修就没有内在的老师,也会被外在的老师当掉, 因为没有遵照他的教导去做。 依止一位上师的重点在于自己要如法实修, 这是最重要的。
法王说, 听完这席话你可能会觉得很沉重,但请大家不要担心、不要有压力。 就是为了不让大家有压力所以这次我们开示了一些空性的内容。
Q 问 与 答
问题一:我们都有嗔心嫉妒心对治方法是什么?
法王开示 :
其实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方法去面对各种烦恼, 如嗔心和嫉妒。 一般来讲有嫉妒时, 最好的对治方法就是随喜;有嗔心时,就观修慈心。 要如何观修随喜?我们可以想, 嫉妒常常是看到别人很顺利、很幸撸蜁心中有不悦产生而导致自己内心烦乱不堪。 当我们随喜时可以如此思惟:佛弟子不总是祈愿一切众生得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及苦因?这样发愿, 回想起这些愿文的心愿时, 就可以想, 如同我的愿望一般, 他已经得到, 这真是美好啊!这就是随喜。
观修慈心以对治嗔心。 首先思维让我们生起嗔心的对象是“这个人”?还是“这个人所做的这件事”?我们必须把“人”和“事情”分开来看。 我们对众生要有不舍的心,他也是因为无明的遮障生起烦恼而做了这件事, 但他并不是事情的本身。 在别的宗教上也教导说“犯罪”及“犯罪者”是不一样的,犯罪本身是不对的, 但犯错的人是可以被原谅的, 因为他被烦恼绑架了才会去做出这件错事,并不代表这个人本身是错的。 我们可以透过这样的思惟来化解自己的嗔心。
法王最后以他自己的经验来说, 他平常也会有各种烦恼出现, 但他每天都会告诉自己, 他此生最主要的使命及功课, 就是在面对他自己不断升起的烦恼时,要不断地去找出各种对治的方法, 而非放任烦恼坐大而不管。这是法王每天都告诉自己要去做的一件事。
问题二:一家人当中有些人接受皈依戒, 但有些人没有接受, 并不是佛教徒, 要如何解决?
法王开示:
我们成为一个佛教徒最主要就是对治我们的烦恼, 这样的问题好像是问当一个人生气、一个人不生气时,如何融合在一起?重点不是外在的皈依或是否是个佛教徒。 得到皈依的人会说自己就是“修行者”是“佛教徒”。 但“修行者”指的是烦恼越来越少, 逐渐在摧破烦恼。 但许多人皈依后说自己是佛教徒,反而有更多烦恼、更容易生气, 自己很有情绪, 无法与家人融合, 因此问题不在于家人有没有皈依。
当然在皈依文中有提到不皈依外道, 但意思并不是不能够跟所谓外道一起生活吃住。 首先我们要了解外道不一定是指宗教不同的人就是外道。事实上落入极端见解观念的人, 就是“外道”, 其实自己就是大外道。 如果我们自己落入极端的某一边让家人难以相处,自己就成为家人的外道。 如果还说自己是佛弟子, 那就只是文字上的宣说, 没有做到皈依者应该做到的事。 自己要好好修持谨慎自己的言行,如法善修就能利益到自他。
问题三:法王提到说十恶业道中, 心有贪嗔邪见, 是不是心的恶念也会影响到环境, 而造一些恶业?
法王开示 :
我们的心上有三种恶, 但是不是会造成恶业, 这必须具备各种的条件基础, 譬如生起了恶心及实际准备, 之后真正造作了恶业,也有被伤害了的对象, 这些次第都具足了, 才能衡量是否已经造作了恶业。
我们的心念不像语言一样可以直接伤害到别人。 虽说恶业的根本泉源就是心念造成的, 但如果没有恶的发心,其结果也不是真正的恶业,例如不小心踩到一只虫子。 虽然恶业是指故意造做的, 但无论如何,还是不要心存恶念, 因为根据科学家研究, 心存恶念时, 身体构造也会有一些改变, 会产生毒素。 有文献记载人心存恶念时,吐出的口水被其他昆虫吃到后,昆虫就会中毒而死。 总之恶念会造成一种毒素,不管是不是会伤害到别人, 但结果一定是先伤害到自己。
问题四 : 对一切众生升起慈悲心, 这点和空性是否违背?
法王开示 :
Maybe。 就像昨天谈到空性是一种机会、一种可能, 一种缘起的相对。 例如长和短就是因为本质是空性,因此短不会永远是短, 长也不会永远是长。 跟更短的比起来, 短就是长, 因为本质是空性, 不是实有。 一个短如果实有存在,就不会改变, 长者恒长,短者恒短。 长短并没有真实自性存在,所以才有相对的长和短。 如果一切不是空性, 那就糟糕了,“相对”就会变成“绝对”。
昨天提到如果能够了解空性, 就会了解一切都是相互依存、依缘而起本质性空, 像我们自己能够存在, 是因为依于他人, 例如食物、受用所有生活所需的种种东西,对于生活上所拥有的一切, 我们都会觉得理所当然, 但我们都忘了这后面有多少层层无尽的因缘, 才能成办我们的房子、食物、车子等,是由多少不认识的陌生人制造出来的, 有这么多人的恩德在这里面, 可以说大自然的恩德都在我们接触到的事情中。
因此, 感恩的心非常重要,可说是慈悲之母, 因为发现原来众生对我们有这么多的恩德, 因此我们要对他好, 这样一想, 慈心、悲心都能得到增长,这是从缘起角度了解空性和慈悲的关系。
我们从另一角度来说, 对空性越有了解, 相对就更能知道什么是无明,了解无明造成的痛苦。 看到这么多众生被无明所俘虏, 因此要对他们升起难忍大悲心。 看到众生希望寻找快乐, 但做的行为却恰恰相相, 要对他们生起大慈悲心。 大家把痛苦的因当成快乐的因,这就是没有了解空性而造成的痛苦, 因此对空性的了解, 更能帮助我们升起慈悲心。
问题五:已经修持四加行的人, 之后要修的本尊法和大手印以哪个为主?要怎么分配时间?
法王开示 :
法王开玩笑地说,这就看你的时间啰。 当然按照无上瑜珈、金刚亥母等修法, 是按照仪轨最开始的生起次第,接著是正行的观修, 之后进入圆满次第,整个过程是生起次第和大手印的双囗囗囗。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仪轨次第观修, 事实上很难划分这一小时去修生起次, 另一小时修大手印。例如你的修持是在观修生起次第, 就多花时间在生起次第;大手印的禅修者,就多点时间在圆满次第上。
如果能多花时间在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双观修这样最好。
----大宝法王贤劫千佛灌顶第三堂课
时间:2011年7月19日上午
地点:美国纽约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