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烦恼中解脱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先说出“法”;延伸法的道理,称为法义;然后在生活之中能够活用、能够实用,这是学佛的三连锁。
什么是法?譬如苦、集、灭、道四圣谛法,是佛开悟之后从佛的智慧之中流露出来的解脱法。苦、苦集、苦灭,以及灭苦的道,延伸其理论及道理,则为法义,这就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佛法的方法和次第,然后才能得到解脱。对诸位来说,解脱似乎是很遥远的事,能一次解脱就永远得解脱,这是圣人。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之中懂多少法,了解多少法义,能够实践多少佛法就能得多少利益,也就是减少了多少烦恼,并不是一解脱就不会再有烦恼了。圣人的解脱是已经没有烦恼,而凡夫修行的解脱,则是少一些烦恼,有烦恼时可以化解它、消融它,这就是得到了佛法之利益,这也是解脱。但是这种解脱并没有像罗汉、菩萨那样彻底地解脱,而是减轻一些烦恼。许多人学佛一辈子,并没有开悟,并没有真正从烦恼完全得解脱。然而用佛法的观念与方法来修行,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烦恼,一时用,一时得解脱;时时用,时时得解脱;愈用得精进,愈是能够得到利益。
我最近看到一本郝明义所写的书,书中写到他的太太害了癌症一百零八天,这一百零八天他是怎么过的。他本来并没有宗教信仰,由于他的太太害病,有人给了他一张〈大悲咒〉,他看不懂那是什么,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就拿来念著试试看。第一遍,很生疏,再念第二、第三遍,愈念愈纯熟、愈熟练,愈念他的心愈专注、愈投入,而且有很强的感应。所以他在书内提出了一个心得,有的人念〈大悲咒〉没有什么效果,他念〈大悲咒〉却灵得很,效果很好。这也就是说他念〈大悲咒〉时,是全心投入的念,不是胡思乱想、身心二意的念,或者带著怀疑的心在念。他完全投入,无所谓恳切不恳切,就是一直念下去,念到流著眼泪,念到浑然忘了自己,自己跟咒已合而为一,他变成咒,咒就是他,很灵验、很有用,所以他那本书就是劝人念〈大悲咒〉。同时在书后也印了〈大悲咒〉,希望读者们也都能来持〈大悲咒〉。因为他相信只要全心投入持诵〈大悲咒〉,一定会有帮助的。
--- 摘取自《我愿无穷:美好的晚年开示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