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地藏经>>正文内容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七)【梦参老和尚主讲】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7日
来源: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   作者:梦参老和尚主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善业道品第六

梦参老和尚主讲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大德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云何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云何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云何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云何于大乘得无误失?云何于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云何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云何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云何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云何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云何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云何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云何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云何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云何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

  这一品是讲善业道的。忏悔完了就要修行,业障忏完了之后,修什么呢?修善业。金刚藏菩萨摩诃萨是发起者,他向佛请求,大德世尊,我还有问题。菩萨摩诃萨就是菩萨之中的大菩萨,他要弘法利生的时候,如果是对着声闻机,对着声闻补特伽罗,他不会说独觉乘法,也不会说大乘法。法的法义,是有界所的,不是笼统的。以下对补特伽罗有情的众生,他是什么样的法器,是什么的根器,就跟他说什么法,不会有错误的。

  现在我们说法,不问对机不对机,我们讲这部经,不是机的,他也来听,是机的也来听,这都叫不对机了。不对机了,对于声闻法得无误失很难,或者独觉乘法得无误失,声闻乘得无误失。菩萨乘得无误失,就是三乘法得无误失。要是以机来说的,那是机不对了;补特伽罗不对了,你给他说声闻法,却说成独觉法,或者说成大乘法,那就叫误失,就有错误,说者会有因果的。

  现在是末法的时候,缺乏善于观察的能力,说法的时候自己要发愿,要求忏悔发愿。我是一个众生,一般的众生就是没有入圣果的,说法一定会有误失。无论约机约法,都有误失。如果受了菩萨戒,发大心的,这是断三宝种性,你就权衡这两个,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虽然对他有误失,他还是可以种善根。如果完全没有人说了,这法没有了,能否碰见无误失的,他也不能知道了。

  我个人每逢说法的时候,会求佛菩萨加持,或者诵经,或者忏悔,求佛菩萨加持我所说的都跟佛意无所违背。换句话说,加持我说法的时候,知见是正的。

  怎么样知道是正的?不正的?依照佛所说的法去说,这知见就是正的。佛有三法印,也有一法印。说法的时候,不离开实相,对每个众生说都不离开实相,要让众生知道万法唯心的道理。说声闻乘法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苦集灭道四谛法,这是四圣谛。七觉支、八正道、五根、五力、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三十七道品的法,这是三乘共的。这个你怎么说都可以,反正不超过三乘法之外。不能把正见说成邪见,那就颠倒了,就有错误的。声闻乘、独觉乘、大乘,这是三乘法,相对于三乘的根机,也就是三乘的补特伽罗,对法没有误失,也就是不错误,不混乱是非,对补特伽罗,对人也无错误。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菩萨摩诃萨,大菩萨绝能做得到。

  还有,云何能够使佛法僧三宝种性,兴隆常盛,使佛法僧三宝的种性永远不断,永远住世间?又怎么样于诸如来的出家弟子中,分辨他是法器不是法器?乃至于被一片袈裟的,那被一片袈裟的,对他们有无误失。无戒者,比法器、非法器更次了,因为那是冒充出家人,他本来是罪犯,他检了一片袈裟披到身上,想消灾免难,是这样的,对他们都无有误失。

  对于大乘法,使这个法永远兴盛,不要从大乘退转二乘。有些人给他说大乘法,他就勇往直前的,依着大乘法修了。有些他感觉得修大乘法度众生太困难了,因为众生刚强难调伏。莫说凡夫度众生,就是声闻证阿罗汉果的,要度众生也很困难。所以他畏惧,退堕到二乘地,入了偏空定。这种例子很多,就连舍利弗那样的阿罗汉,智能第一,照样会退到二乘,他想发菩提心,刚一发心就退回去了。这个故事,大家是知道的。

  舍利弗一发菩提心,帝释天就化现来试验他。示现一个小姑娘,童女,坐在路边上哭。舍利弗就走到跟前问:“你不要悲哀,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你解决,你跟我说。”童女:“我求的,你解决不了,你没有那么大的菩提心。”他说:“我刚发过菩提心。”她说:“好吧!我跟你说,我妈妈现在生一个极特殊的病,找了一服药,这个药有了,药引子没有。” “那个药引,不很困难,你去找去,或者去买。”她说:“买不到的,这药引需要人的眼睛。”舍利弗说:“我刚发菩提心,就遇到了,该我发大心了,好,我布施你个眼睛。”

  他就挖了一个眼睛给她。童女:“这个眼睛不对!” “怎么不对?”“我需要的是左眼,你挖的却是右眼。”舍利弗就烦恼:“你怎么不早说,好!既然我已经发了心,就把这左眼也挖下,两个都给你。”那小姑娘拿来闻一闻:这眼睛这么腥臭,怎么能入药?趴!就给摔到地去,拿脚给踩了,一踩还出个响。舍利弗就退心了,说菩萨道难行,碰到这样的众生,他没有办法,退失了菩提心。

  其实阿罗汉都是有神通的,有位阿罗汉带一个沙弥,在路上走路,那沙弥就想,看见田里头那麻雀吃地下的虫子,耕地耕出来的虫子,麻雀就会来吃。他就发心了,众生太苦了,我要发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这个时候他背着他师父的衣钵,在口袋里头装着盛囊,那个阿罗汉就叫他:“你站一站。”那徒弟就站住!“小沙弥过来,背包让我背。”他就背着了,徒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往前走。这沙弥就想:“怎么度众生?菩萨道很难行,长远的。我还是能够求得一个了生死,我先了生死再说!”他这么心里一作意,他师父又把背包拿下,“站着站着,包还是你背吧!”

  第一次、第二次,他还没有感觉到,又往前走。他又想:“这个不行,都要成佛,要发大心,要究竟才行的。”他不是发了二乘人退堕地,不行还得发大菩提心,不要畏缩。他师父又说:“站住!站住!”他又站住了,“包拿来,给我背。”

  这个小沙弥才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了,他问:“师父,你有精神病吗?你疯了!一会儿我背,一会儿你又背,究竟是什么事?”他的师父就说:“你发了菩提心,是大菩萨,我只是阿罗汉。所以这个包包我不敢让菩萨来帮我背,拿来给我就好了。你才刚一发心,又退心了,又退转了;想了生死,我生死了了,你还未了,你只是发心而已,好了你还是背着吧!是这样子来回的。因为你一起心动念,我就知道了。”

  像这样的阿罗汉,还是不容易的。为什么呢?他有他心通,不需要入定。有些阿罗汉在日常生活中,他心通、六通照样都具足了。有的阿罗汉需要修定,他那六通才显现,有的不需要,就能显现。像这些也是大阿罗汉,都是像常随众的千二百五十人俱,前面那十大弟子都是随时在定中。

  所以使大乘的升进无有退转,很不容易。大家天天发菩提心,天天不做菩提事,那个心发的是假的,是跟着人家发的。拜忏的时候也发,发个大愿度尽一切众生,也代众生受苦,你不侵占众生的利益就好了,还代众生受苦,怎么能做得到呢?我们是随时的,包括我们大家都没有例外,都是侵占众生的利益。我们会代众生受苦?没有!你搞政治也好,搞经济也好,随便你搞什么,你想想你所有的利,哪儿得来的?众生的!都是众生的,很难。

  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该好了吧!四众弟子,沙弥,沙弥尼,如果了道是好的;如果未了道,你所享受的都是人家的血汗,乃至于这里头也有诈骗的,也有非法的。你怎么来消这个灾?你怎么来消?为什么出家人规定早晚二堂功课?就是消灾的。你别的没有修行,到了大殿早晚功课,你要还债,可以免去灾难。为什么四众弟子都得有日课,管你诵一卷〈普门品>,诵〈普门品〉是给人家回向,那么你的衣食住行,你住的是人家的房子,你吃的是人家的供养,你并没有挣到一文钱,这个道理都得懂,须常时发菩提心。

  要是能常时发菩提心,你的智能就能增长。那么殊胜的福德,常时能增长。这个殊胜的福德利慧,从那儿产生呢?要靠三宝,三宝是一切的种子。怎么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利慧胜福,常时增长不退,这都是问号。

  金刚藏菩萨问佛,怎么能保持住这些?“云何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这是指《华严经》上说的,十忍十地,我们不详细讲,略举一下。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在一切定都能自在,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从这个定位进到忍位,忍位到初地,初地二地到十地。“云何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怎么样才能够永远不离开善知识,随着善知识的教导去做。

  “云何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这个声闻弟子是成道的,乃至于“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这个僧是凡夫僧。这个凡夫僧也包括前面,佛不是教导了,那被片袈裟的,冒充的僧,我们也当他是圣僧。

  “云何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善根常精进,精进就是不懈怠,培植我们那个善根,怎么样才能做到培植善根?善根愈增长愈好,愈多愈好,心里头没有厌足的,没有厌烦的,没有满足的。我们的缺陷就是不能精进,不论拜忏,不论听经,不论你自己念经,这都是胜业。但总找个借口,我今天有事,我告个假,明天再补。哪会补?一断了就断了。一天断了,两天断了,断久了,他就不想再提起来了。

  人家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个乘船,乘上水船的时候,不往上直走,就会往后退回来了,随着那浪就把你打下来。在家修行都得这样,“蜀山无尽勤为路”,苦海无涯,这个大苦海就是在人生当中,苦海无涯,你要勤苦。就像比喻读书似的,读书就像上山似的,没有路,你只要想求知识求丰富的道理,就要精勤。何况修出世法呢?心里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到了无求,到了八地菩萨,任运了,也没有精进,也没有懈怠。

  “云何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愿足?”发菩提的愿行多,如果是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就包括了,就是十,就是重重无尽。每位菩萨发的愿都重重穷无尽的,这是指大菩萨,他的愿永远在发,永远无尽的,心无厌足,永远也没有厌烦满足的时候。就是金刚藏菩萨这么样问佛,怎么才能达到我以上所请问的?菩萨摩诃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怎么才能免除这些过患?佛就答复他。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有菩萨摩诃萨十轮。若菩萨摩诃萨成此十轮,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常于一切先造作恶不善业,以圣金刚坚利法智,摧坏散灭,令无遗余,不受果报,更不造新恶不善业,心无厌倦,速能证得无上法轮,常勤修习七觉分宝心无厌倦,常能除灭一切众生诸烦恼病心无厌倦,一切众生依止存活。”

  你所问的这个问题,要想无误失,就依着这十轮去学,三乘的有情都能无有误失,三宝种性永远的炽盛,同时“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片披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教导他们都不要有错谬,要依照这个十轮。前面经文一直都没有讲十轮,等把这个十轮的功德讲完了,才说十轮。“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他不是这样请问吗?佛就把他的原话说一遍,就是以这十轮解决了你所问的问题,就是这个涵义。

  也能“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行与愿没有厌足,行愿两个本来是合在一起的,行即是愿,愿即是行,但是在我们来说是分开的。我们有时候发空愿,发愿都是空的,没有行来配合这个愿。有的时候,我们有行又没有愿,不知道发愿,有行而无愿,他的愿非常的小,与法不相合。

  每到初一、十五,烧香的人很多,或者拜忏的人也很多,他就做了。做了,他不知道发愿,不会用观想,他烧的一支香就是一支香,拿的一盘花就是一盘花。他不知道用愿力,把他加大,也不知道这个花是因。我供花的时候,愿我得果,花是菩提因,我愿得菩提果。他没有这个想,没有这样的心量,他根本不知道。

  大家学佛法很久了,知道了,回忆一下,当你供佛的时候,你是不是念念都用菩提心,用普贤供?尽管有些道友,我们也是共同的上过供,那就是荟供。供养十方一切诸佛,供养十方一切尊法,供养一切圣贤僧。不论中外的,西藏、印度的,都算在内。乃至西方世界极乐世界莲池海会那些贤圣大众都在内,有没有想过你的心量有好大?你想好大,功德就有好大。愿行就像人的两条腿,短一缺一也不行。所以得会发愿,要是不会发愿,所得的效果不大,这个都是重复金刚藏菩萨所问的话。

  佛说的,要依着这个菩萨摩诃萨的十轮,你所问的都得了。以下的就不是他问的话。于这个求种种的行愿,心无厌足,还是金刚藏菩萨所说的话。佛又重复说,能满足的。下面就不是了,“常于一切先所造作恶不善业”,恶不善业,过去所造的不善业,所造的恶,就是这样。

  对于这恶,怎么样忏悔?怎么样除掉呢?“以圣金刚坚利法智”,金刚法智,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我们这就叫《金刚经》。金刚般若波蜜的智能,就是般若智。般若的智能像金刚那样坚固,不被一切所坏;像金刚那样锋利,不被一切所折。般若法的智能能把这些造作的恶不善业,全部摧毁掉,“令无遗余”。不但摧毁掉,而且没有一点余剩。摧毁清净了,干净无有余,一点儿也没有余剩,不受果报了。

  你过去无量劫所作的业,你就依着这十轮,一下就把那些坚固的业都摧毁掉了。用什么呢?用般若智,坚固的般若智能,更“不受果报”,“更不造新恶不善业”,旧的忏完了,新的不会再做了。为什么呢?菩萨摩诃萨十轮,依着这十轮,不造了,能速“证得无上法轮”。依着这十轮,很快就证得成佛果,能转大法轮,常勤修习七觉支法,七觉支分宝,“心无厌倦”。

  “常能除灭一切众生诸烦恼病心无厌倦”,我们的烦恼病太多了,八万四千烦恼,佛就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他,有总烦恼,有根本烦恼,总烦恼就是无明。“一切众生依止存活”,说这个菩萨摩诃萨的十轮,如果一切众生要想成就他的法身慧命,依着这个法身慧命,法身永远常在的,就是这个涵义。这段话就是说菩萨摩诃萨具足十轮,依着这个十轮,而存他的法身慧命,但是还没有讲到十轮,其实说出来,十轮大家都懂,也就是十善业。

  “善男子,如转轮王具足七宝,凡所行动,轮宝导前,余宝随后,巡四大洲,普能除灭一切众生身心浊秽,普能生长一切众生身心安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于声闻乘得无误失,广说乃至一切众生依止存活。善男子,如大车辂具足四轮,多人乘之游行大路,于其路上土块瓦砾,草木根茎,枝叶华果为轮所辗,皆悉摧坏,不任受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悉能摧坏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令不受报。”

  象宝,马宝,美女宝,珠宝,珍珠宝,这是以轮宝为前导。转轮圣王铁轮王他一出行铁轮现前,是自然的,是福报所感的。有银轮王,那是管二洲的;有铜轮现前,管三洲的银轮现前;管四大部洲的金轮现前,他要走金轮就现前了,这是讲金轮宝。为什么呢?“巡四大洲”,南赡部洲,北拘卢洲,西牛贺洲,东胜神洲,四大洲都能巡视到,都能除掉四大洲众生一切身心的浊秽。普能生长一切众生的身心安乐,转轮圣王就有这个功德,他到四大洲,给四大部洲说法,他是以国王的命令,制定对四洲部的政策,使这些众生都得安乐。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这是举比喻,先举喻后说法,也就是法喻和合。我说的菩萨摩诃萨,“成就十轮”,就像转轮圣王一样的,菩萨要行菩萨道的时候,十轮现前,以这个十轮对“于声闻乘得无误失”,广说,就是金刚藏菩萨所说的那些。“广说乃至一切众生依止存活”,广说一切众生,把前面那个经文又重复说一遍,就不再说了。

  “善男子,如大车辂”,大车辂就是大车子,“具足四轮”,我们现在的车子都是四个轮,“多人乘之游行大路”,在路走,在路上开,那路上的土块,瓦砾,草木,根茎,枝叶,华果,“为轮所辗”,就把他辗碎了。“皆悉摧坏”,这是说菩萨成就这个十轮,不论哪一轮,都能有这个功能,摧坏路上的所有障碍。把这个烦恼阻挡住,那就不被烦恼所转了,烦恼的受用、作用就没有了,就消失了。

  菩萨摩诃萨就是这样的,能够“成就十轮,悉能摧坏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令不受报”,就把因果推翻了,一切法障的诸障碍,他不执着,没有空义,令不受报,就是他已经证得空性了,不受报了。但是这十轮,大家应当常时观想,说定业不可转,这是因果律,你作什么因,一定要受什么报。

  如果转了,就没有因果,因果律就不存在。所以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就是定力加持。定力加持什么定呢?这个定就是一切诸法皆空。定业没有,因果本来也没有,这样讲,就容易落断灭,好多人就会造业,这叫有误失。你对大乘菩萨可以这样讲,对声闻、对被片袈裟的,对那个法器不是这种大乘的法器,非法器更不用说。要是对他们这样说,那就是误失。要想不误失,就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是另一种境界,这是另一种经典所说的。这是混含着三乘法,是总说三乘法的。

  所以说一切的烦恼障没有了,法障没有了,烦恼障没有了,见思烦恼障没有了。法障没有了,法我执没有了,法执说二乘人有法执,阿罗汉都有法执,他说我没有,我空了,烦恼空了,但是法不空。他认为佛所说的法,法不空,这叫法障,就受到法的局限,而这一切障碍全消失了,为什么不受报呢?就是缘起诸法性空的,悟得性空,所以就不受障,也不受报。

  “善男子,如利剑轮,才一投掣,能斩怨敌首及肢节令无势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能破一切五趣牢狱生死大苦,永断一切烦恼恶业,令不受报。善男子,如火灾起五日出时,遍四大洲一切河海水界津润无不枯竭。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一切四因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报根本,悉皆枯竭。善男子,如风灾起,四方猛风俱时顿发,一切世界大小诸山,及诸大地,悉皆散灭。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世间四倒骄慢诸山无不崩坏,一切众生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报根本,悉皆散灭。”

  佛又举个例子。“如利剑轮”,这个轮子就像最锋利的宝剑。宝剑,“才一投掣”,非常的快,刚刚一举,就把怨敌的首及肢节断了,没有用处了,“令无势用”。有些小说的题材是根据佛经上作的。

  我看见一本小说,他找到一位常败的师父,因为永远失败,所以叫千败。他就认他当师父,他跟他师父学什么呢?没有什么奇特,就是这一把宝剑,一抽宝剑,快,掣,就这一拔剑。我想他的这个功夫,就是我们和尚所谓的作意,心到法到,心到哪,他的剑就到哪,飞剑取人首,就是这样的意思。他那剑拔的快到敌人没有办法看见他出手,也看不见他拔剑。讲招式,他没有招式,就是这么一招。什么招?就是一拔,你的脑壳就落下来,你还等着我看你怎么来出招?我好接一招,没有这个,只这一拔剑,你接不住的。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了。

  这里所用的是慧剑,你的智能心,到那儿,那黑暗就冲破了。没有智能的,要想做方便的事情,就愈缠愈紧。有智能的人愈方便愈解脱。所以,有慧方便解,无慧方便缚。没有智能的人,你不要乱作方便,你乱动脑筋会出问题;有智能的人,他随便怎样运用都可以。你练什么八卦剑、太极剑,随便你练什么剑,人家一拔剑,就把你的脑壳斩了,还不等你施展。你怎么施展?根本没有施展的余地。是这个涵义。

  菩萨摩诃萨“成就十轮”,那个力量大到能破五趣的牢狱生死大苦,生死就断了。“永断一切烦恼恶业”,这个烦恼业,都是菩萨摩诃萨断的,令不受报。业就是报,业报业报,把他断了业都没有了,报也就没有了。

  我们这个世界到了火灾发生的时候,感到业报的时候,一个太阳出来,两个太阳出来,三个太阳出来,四个太阳出来,五个太阳出来。一个太阳出来,我们感到夏天,当午正照,你都受不了。要是五个太阳,加了五倍,温度是三十九度,三五就百五,三九二十七,一百七十七度。一百七十七度照着你就化了,什么东西还能存在呢?所以河海水界津润都枯干了。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销除一切众生的四因诸烦恼障。四根本烦恼也是四因,四根本烦恼就是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这是基本的。但是,说的更深一点,就是见烦恼,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种烦恼是因,召感的报果,就很多了。一切烦恼恶业都消失了,深的浅的,乃至微细的,乃至种子,烦恼种子是以无明为根本。因为证得空性,理解了,说一切有情的法障,业障,苦障,受苦就是报,果报,因也消了,这是果。

  “悉皆枯竭”,就像出了五个太阳似的,这五个太阳是形容你的智能把烦恼障都摧枯竭了,等到菩萨摩诃萨成就十轮了,把烦恼的大海,生死的苦海,全部干燥了。世间的四倒,骄慢,诸山无不崩坏。这个倒见,可以说我痴、我慢、我爱、我见,颠倒,非我执我,这就是颠倒见。痴就是无明,无明就变转成智能,把邪知邪见转成正见,转成智能,我慢转成忍辱,我爱转成慈悲,大慈大悲转成智能的爱。“一切众生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苦报根本,悉皆散灭”,都灭除了。

  “善男子,如师子王吼声一发,一切禽兽悉皆惊怖,飞落走伏,无敢辄动。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法音一震,乃至一切外道异学恶知识等悉皆惊怖,忘失言辩,无敢酬抗。”

  “如师子王吼声”一发,“一切禽兽悉皆惊怖,飞落走伏,无敢辄动”,飞落是指飞禽。师子吼把它们震动的,都藏伏起来了。“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法音一震,乃至一切外道异学恶知识等悉皆惊怖,忘失言辩。”他想跟你作辩论的时候,用正法的音一说,他要想开口都开不得了,邪知邪见都被摧毁了,是这个涵义。“无敢酬抗”,酬是酬挡,抗是抗辩,违抗的意思,就是跟你争论的抗辩。

  “善男子,如天帝释与阿素洛将欲战时,天军围绕,手执金刚,奔趣阵敌,诸阿素洛,惊怖退散。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一切倒见外道异学恶知识等,惊怖退散。善男子,如如意珠置高幢上,能雨种种上妙珍宝,给施一切贫乏众生。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处净戒幢,雨大法雨,给施一切无量众生。善男子,如暗夜分,世间幽冥,都无所见,迷失正道,满月出已诸暗皆除,诸失道者皆见正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若诸众生无明昏暗,由此迷失八支圣道,菩萨为其宣说正法,除无明暗,生法光明,开示显现八支圣道,令断诸漏,尽诸苦际。”

  “善男子,如天帝释与阿素洛将欲战时,天军围绕,手执金刚,奔趣阵敌”,就是入阿素洛的阵里。“诸阿素洛,惊怖退散”,菩萨摩诃萨也是这样。如果“成就十轮,一切倒见外道异学恶知识等,惊怖退散。善男子,如如意珠置高幢上”,那又比喻了,如意宝珠搁到很高处,如果干旱了,把宝珠置到高处,那宝珠就可以下种种的雨。这种雨是雨上妙的珍宝,布施给一切贫乏的众生,他们就得救了。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处净戒幢”,持清净戒,清净戒,像高幢一样的。雨大法雨,这是说的法,不是珍宝了。比珍宝还好,说法,就是雨法雨,说众生喜爱的雨,可以除灾难的雨,转大法轮的意思。法雨是形容词,给他们说法,向一切众生说,应以何根得度者,就给他说什么法。

  “善男子,如暗夜分”,天黑了,像这个时候,世间都是黑暗的,幽冥就是黑暗的意思,“都无所见”,在黑暗中,我们的眼睛起不了作用。我们的眼睛是见明不见暗,这个根跟那个识,是照明不照暗。那个时候你看不见东西,看不见又怎么走路,正道就迷失了。等到十五的月亮,满月就是指着圆十五的月亮,月圆的时候,他除暗了,诸暗消失了。这条道路,你就清楚看见了。那么失了见的,就是失道的人,找不到正路的,当一看见了,这个光明一照了,他就找到正路了。

  菩萨摩诃萨也是这样,成就十轮了,若诸众生无明的昏暗,迷失了八支圣道,走的不是正路。那么,菩萨给他宣说正法,除去他的无明暗,生起法的光明,开示显现八支圣道。“令断诸漏”,就是包括漏三界,乃至漏二死,漏那个变易生死,这都是苦际,也就是诸漏尽诸苦际,这包括了一切菩萨;菩萨还在变易生死苦当中,还有尘沙的无明惑,都使他断除。

  “善男子,如大日殿出现世间,一切苗稼悉皆增长,一切花叶悉皆敷荣,一切臭秽悉皆除歇,诸谷果药悉皆成熟,雪山销流,诸河充溢渐次转注,满于大海。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十轮,依止增上布施、调伏、寂静、尸罗、安忍、正勤、静虑、般若、方便、慈悲、辩才功德,皆悉炽盛,为诸众生宣说正法,由法威光,令诸众生种种增上善根苗稼悉皆增长,种种增上妙行华叶悉皆敷荣,种种烦恼,恶业恶行,悉皆除歇,善趣涅槃诸谷果药悉皆成熟,邪见慢山悉皆销流,种种正信,戒闻舍慧,及诸定河,无不充溢,渐次盈满大涅槃海,令诸有情随意所乐,趣入无畏涅槃之城。”

  “日殿”就是太阳的宫殿,殿是宫殿的意思。“大日殿”,太阳在宫殿里头出现。一切万物,没有太阳的阳光哺育,苗稼就不能成长。这个阳光的哺育,不说大日,而是说大日殿,他不说月出,而是说满月。就像温室一样的,使一切种子都能增长的。“一切花叶悉皆敷荣”,开敷了,荣华开盛了,一切的臭秽悉皆除歇,就是香气。“诸谷果药悉皆成熟”,五谷杂粮就是成了果实,药是药物。

  “雪山销流”,那时候有五个太阳,万年雪山也化了;南冰洋,北冰洋都没有了。这座雪山一销溶了,使河流都充满了,都可以滋润一切的生长物质。完了,流入大海。所以生物之间的配合,恰到好处。菩萨摩诃萨亦如是。

  “成就十轮,依止增上布施、调伏、寂静、尸罗、安忍、正勤、静虑、般若、方便、慈悲、辩才功德,皆悉炽盛”,布施,就是般若的布施。调伏,就是调伏我们的心,调伏也是观照。

  像四念处,我们最初修定的时候,就是用数息观。数息观可以调伏你的散乱心,把散乱心调伏下来,不昏沉了。完了,得到寂静,要入定了,寂静就是止。尸罗有防守、清净的意思,尸罗就是戒。安忍,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要求忍,忍是不容易的,特别是有权有势的人,忍,真不容易。

  以前有一位宰相,他做宰相的时候,他的儿子还居住在老家。这位宰相是一个很好的宰相,如果是不好的,他的儿子早横行霸道了。因为他家的地,被邻居占了一部份;那邻居打造墙,就把他那个土地占了很多。于是儿子就给他父亲写封信,叫他父亲给家乡的县官来封信,要求县官公断归还给他。这位宰相怎么答复他的儿子呢?“千里修书只为墙”,这么远你写封信,只不过是因为人家修了一面墙占了几尺地,“让他几尺又何妨”,你让他几尺,何必争吗?“万里长城今犹在”,看见没有,万里长城还在着,“不见当年秦始皇”,谁是谁的?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什么是你的我的,水一淹,火一烧,谁都不存在了。

  世间的财产是五家共的,掉了你也别懊恼;或者骗了你,你应生欢喜心,那是我还了债了。不该他的,那是他欠我的,我也别生讨债想。要讨债,你还得来这个世界,你到那儿去讨?他就是地狱种子,他在骗人家,诈人家,他就是来这个世界受苦的。你还来这个世界跟他受罪?算了,布施给他,这就是布施,这叫忍。忍一时之愤,能免百日之灾。

  这个必须平日有观想,要不然临时遇到了,怎么忍受得了吗?对吗?连一句话都受不了,他侮辱我,或者说你家族的人员,或者说到你的本身,说你很多坏事,不管你有没有;有,你听见高高兴兴,他是善知识,给他叩三个头。哎呀!这个错误,你给我指出了,我谢谢你,我消业了,我一定要忏悔,他不会再说了。

  要是他说的不是事实,《金刚经》说,人家谤毁你,侮辱你,忍受之后,本来你应该下地狱的,这业障业报就消失了;也就是重难轻受,这也应当忍。安忍,正勤,要学勤快精进,要学那有益的事情,无益的事情不要太勤快。

  我们为求利,昼夜睡不着觉,脑筋琢磨,我怎么样才能得到,这选票我怎么样战胜;我去拉谁,我们出几个钱,谁都不知道,这不是贿选,可以避免贿选又出钱可以把票买到,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没有。

  勤快,得要静,静虑思惟观察,看什么事,观察要正确。般若就是根本智,方便就是善巧,慈悲是大慈大悲,这就是大菩萨心利益众生,辩才无碍。辩才,你得会学,你不学怎么产生辩才?有智能才有辩,没有智能你辩什么?

  功德,功就是行,德就是你所做的事情,要得于心,你要从心里发生,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就皆悉炽盛。炽盛就是盛大的貌,盛大的形状,“为诸众生宣说正法,由法威光,令诸众生种种增上善根苗稼悉皆增长”。前面所举的譬喻,这都是用法来合成的。

  “种种增上妙行华叶,悉皆敷荣”,开敷得非常的茂盛。“种种烦恼,恶业恶行,悉皆除歇”,都停息了。“善趣涅槃”,这就是很好的趣向。那个不生不灭的果实,“诸谷果药悉皆成熟”。这个成就了,善业就是诸谷果药,成就了善趣涅槃,邪见我慢,像山那么高,“悉皆销流”,像冰山这样化了。我们的烦恼就是业障,就像冰山那样销化了。“令诸有情随意所乐,趣入无畏涅槃之城”,令一切有情都可以证到不生不灭,不生不死,究竟涅槃。

  “善男子,云何名菩萨摩诃萨十轮?善男子,此十轮者非余法也,当知即是十善业道。成就如是十种轮故,得名菩萨摩诃萨也,于一切恶皆能解脱,一切善法随意成就,速能盈满大涅槃海,以大善巧方便智光,成熟一切众生之类,皆令获得利益安乐。所以者何?善男子,过去一切诸佛世尊,皆悉远离十恶业道,皆悉称扬赞叹如是十善业道所得果报,是故若能于此所说十善业道,随守护一,乃至命终,究竟无犯,必获一切殊胜果报,如前后说。”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十轮?”说了半天,现在才说到十轮。什么叫十轮?“非余法也”,不是其它的方法,“当知即是十善业道”,我们有时候不善护你的身口意,认为这是小事;这不是小事,这是成佛的根本,一切善业的根本。佛说了这么半天,前面举了那么多的譬喻也好,说法也好,现在才举出来,什么是十轮?十善业道,就是十种轮。这个十轮就得名为菩萨摩诃萨。十轮具足了,你就是菩萨之中的大菩萨,于一切恶悉得解脱。

  “一切善法随意成就”,十轮成就了,当然都成就了。口业,好比说我们不打妄语,不恶口,不骂人家,不绮语,不挖苦人家,不说没因由的话,不两舌,也不搬弄是非。我们普通这样讲十业,但是你劝每一个众生都这样做,这就是大菩萨。我们连自己都守不好,又怎么能劝人家呢?要以身作则。

  举个例子,我们自己的能力不够,那又怎么样呢?眼睛少看,耳朵少听,嘴巴少说,就是少说离开三宝的话;跟我们弟子互相谈论的时候,就多说佛法的事。怎么断惑?怎么证真?我是这样想的。医生让我多运动,多走,走的时候那个定力未成的时候,走的时候容易散乱。你们想想,你是静的时候不散乱呢?还是走的时候不散乱?我也知道,我们的道友劝我是好意,“师父,我领你到外头走走,活动一下子,你待在屋子里总是这样,这样很快会生病的。”不会的,生病是属于业,有业才病,没有业不会的。人家都劝你,道友互相劝,你静下来,多用静虑的功夫。你们是不知道,哪个是好,哪个是坏。你们说我,说好、好、好,我听听,我还是不随你走。

  怎么能随你的?我的耳根就随你的语言转!走吧!愈走愈放逸,走吧,不是超级市场,就是公园里逛,看着。那是什么人去的地方吗?人家有闲的有钱的,放纵五欲的。我们是收摄身心的,我们的身,我们的心,我们的口,随时要收摄;随时就见境,没有那么大的定力,心随境转。我们还没有达到心能转境,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心被境转就是众生。道友之间,多维护身口意,少放逸,躲还躲不及,还要往那里头去?那里头是热闹地方。

  讲到这里,我跟大家提醒一下,你们的好意我只能心领了。你们不知道,你们的师父没有那么大的道力,不会上那地方去,哪儿空气好?你心里的空气最好。你静下来,空气最好。我们对于自己的身口意要绝对的随守护一。十业之中,你能守到一个,一点都不犯,乃至命终舍命了,我都没有犯过这个戒。若不杀生,从来不杀生,不占众生的便宜,你一定获得殊胜果报。什么果报呢?你也不会害病,也不会短命,你没这个业。如果你不偷盗,多生没有偷盗过人家,你不会丢东西。

  这是我亲身试验过的。我从小出家到现在,没人偷过我的东西。我的房门从来不关的,不论到哪里,我自己的房间,从来不关的,我以前就发愿了,谁要是拿了,就是我布施供养了。我自己可以,但是或者两人共住,三人共住,这就不行了。

  大家要知道,谩藏诲盗,治容诲淫,你也会召感来。你化妆,美丽,别人就贪爱。你藏的愈严深,丢的愈凶,保险柜照样给你割开。在邮政局或者在银行租一个保险柜,纽约地区就丢了好多保险柜,并不是用钥匙开,他有一种电动器具,自然就给你割开了,你所有的东西不是搁在保险柜吗?好,都丢了。我看见报上登着有好多次,怎么样保护好?不偷人家东西,这就保护好了;不只一生不丢,而是生生都不丢。贼偷,火烧,国王没收,土匪抢,你能保护得住?你的脑壳都保护不住,身外物能保护得住?你行十善业就保护得住了,我没有偷过人家东西,别人也不会偷我的,相信绝对是这样子的。

  我没有杀过别人,别人也不会伤害我,也不会杀我,这叫业报,这个可不容易。要能信得恳切,大家都努力,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努力的地方,要是成就了十善业道,“得名菩萨摩诃萨也,于一切恶皆能解脱”,所有恶业全解脱了。这个恶是指果,我们可以不受他的束缚。怎么样不受束缚?成就十善业了,十善业得究竟了,杀盗淫,贪瞋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十恶业全清净了,那就成就了,成就菩萨摩诃萨了。

  乃至于劝一切众生都如是做,以你盈满的大智能,一切恶解脱了,一切善法都随意成就,速能盈满大涅槃海,证得真正的不生不灭。以大的善巧方便智能光明,成熟一切众生,皆令他获得利益安乐。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所以者何?有征启的意思,这个道理在哪里?一切诸佛怎么成佛的?他远离十恶业道,不敢接近。皆悉称扬赞叹,如是十善业道,所得的果报;小者,得到人天的果报。十善业,口里说的菩提道,心里想的菩提道,身体所做的菩提道,贪瞋痴没有了,就是戒定慧,就没有这些报了。能够常时如是讲,要赞叹十善业道,要远离十恶业道,那么你就能得到十善业道。

  “所得果报,是故能于此所说十善业道,随守护一”,虽然不能十个都守护,只要守护一个,“乃至命终,究竟无犯”,就可以守护得绝对的清净。我一生没有偷盗人,或者一生我没有诈骗过人,一生我没有说过瞎话,这瞎话里包着欺诈。如果我无意当中或者说错了,我做梦,或者我自己感召着错误说了,我证了果,这不犯戒的。

  一切的戒律,你若不为名利,自己为的是菩提道,你所做的,转成菩提道上的事情,不是三业道的事情,那是守护一个善业道,一直到命终都没有犯,你一定获得殊胜果报。这个你要懂得,一即一切,一门深入,十恶业都消失了,以你这个殊胜的猛利心,把那个都消失了。“如前后说”,前面也说过,后面还要说,下面就解释了。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杀生故,造身语意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寿命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杀生轮故,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寿命长远。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

  你没有杀生,尽形寿就是从生到死,没有杀过生,闻了法之后,我没有杀过生,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这个十善业不同,不杀生,还得会观想,不但不杀生,我就把这个不杀生布施给众生。众生为什么会害怕呢?谁不怕死?众生也怕死,你要是逮着一只麻雀,它都要飞着跑;猪知道要宰它,它就叫唤到不得了,你尽力往它拉,它不走,因为它知道要死了,都会惊恐。

  “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我们一到恐惧的时候,汗毛就立起来了,汗毛立起来冒冷汗,这个经验也许有,也许没有。有的人一生没有惊恐,汗毛不立起来;但是他认识到了,他不会害怕。要逮捕你了,有些人很刚强,逮捕了没有关系;要是枪毙了,这是小事一件,二十年我又来了,这叫娑婆世界。众生刚强难调难伏,他没有恐怖,他很凶狠的,才无有恐怖。有些则是善业成就了,因为善业,才无有恐怖,两个极端,这是讲善业的。

  “由此善根速能成熟”,所有的“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前际是指过去,在过去的生死河中流转。“因杀生故”,因为杀生而“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寿命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为什么寿命有长短?这是杀生的业,这个杀业里头包含着身,有时动手杀,或者用脚踢死人都算。用口咬死人,拿脑壳撞死人,有学过摇锤灌顶的功夫,一头把人撞死了,你身体哪个部位都能杀死人,身语意都会造诸恶业。被杀的时候还在骂你,临死还喊口号,信那个就拥护那个,这就是口业。临死,还在造业。

  一切障碍悉皆销除了,身语意所做的诸恶业,所有诸烦恼,一切有情,互相牵扯不清的;父母子女,夫妻、情爱的关系,这都是有情,有情的障碍可多了。一切的法障,法障是对一切法说的,你谤毁过一切法,口业谤毁,对三乘法都谤毁过,你的业就更大。寿命障,你若想修道,寿命尽了,修不成了。

  我们讲经也得发愿,未讲之前就发愿。这部经别中断,别害病,别断几天;也别讲一半就死了,那就完了,讲不成了,这就叫中断,这就是业障。你想做好事的时候,想赎过,未等你赎,命完了,来不及了,这就是障碍。

  你自己如是杀,教人家杀,自作教他,自己不杀教人杀,就叫嫁祸于人。我跟那个人有仇,我想杀他,又怕犯法,或者用钱,或者挑拨离间。挑拨这个人火大了,再加上有点事实,他俩又有点嫌怨,就杀他去。你在一边看效果,就把你的仇报了,但是你并没有出手,这个罪也很大的。这个教他杀的罪过,跟自杀一样。雇凶手,雇打手,认为自己没有罪,到了未来,你就知道;受报的时候,你才知道。看人家杀猪的,有时候看热闹,别去看杀生,见闻随喜,你也有一份,你去看吧。

  所以说我们受了八关斋戒的,不故往观听,就是这个涵义。如果没有你的事,你去看什么热闹?见者有份,你要懂得!特别是要枪毙人的法场,好多人去看,就有你的一份。这种场合都不要去,见闻随喜。“由此远离杀生轮故”,要远离杀生轮,要不杀,还要把他皆悉辗碎,“辗坏摧灭无余”。用这个不杀轮,十善轮不杀,用这个轮,辗坏一切杀的,那个业报,这样就“不受果报”。

  “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对你没有猜虑,知道你不会伤害别人,因为你怕犯戒。顾虑自己未来下地狱,你不是不想做,是不敢做。为什么不敢做?怕下地狱,畏地狱苦,而不敢杀生。我们看见飞禽,或者小动物,就想玩一玩,或者是养狗,养猫,养小鸟,养八哥鹦鹉,你把它们关在笼子里,将来你也要被关,你关它们多久,就加倍奉还,它并不快乐。你认为快乐吗?就像我们关到监狱里,说不定我们过去养动物把它关了很久,也是这样子。你看老虎关到动物园,关在那笼子里,它急的来回在那里头走;野兽在山林里住惯了,我们自己要自由,可是却限制别的动物的自由,这个果报,想一想就可以知道了。

  “一切法障,诸寿命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寿命也长久了,将要命终的时候,身心不被“忧苦逼切”,正念现前,生极乐也靠得住了。“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没有恐怖的阎罗王现象。

  “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无病长寿,端正聪明,安隐快乐。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杀生法,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离诸兵器,无有怨害斗战之名,绝诸怖畏,安隐快乐,一切无病长寿有情来生其国,如来自寿无量无边,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远离杀生轮也。”

  “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又无病苦又长寿,相貌端正,人人欢喜,又聪明伶俐。“安隐快乐”,还能够遇到可意的,遇到善知识,遇着善法,遇到“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你作善知识,跟他“修学离杀生法”,这是十善业的初步杀生法;乃至于意念的不杀,不论你洗澡,不论你做什么,对你自己的身内虫子,要保护他们,这是微细的,这就很难了。

  “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成就一切的大乘法义。为什么我们闻到了大乘法,可是信不进去?有障碍。也能修习“一切菩萨愿行”,菩萨发愿怎么做的?“渐次趣入深广智海”,渐渐的就能趣入深广智海。那就“证得无上菩提”,就成佛了。

  “所居佛土,离诸兵器”,你所住的地方,连武器都没有了,不但没有武器,连互相怨害战斗的名字都没有。“绝诸怖畏”,还有恐怖感吗?没有了。“安隐快乐,一切无病长寿有情来生其国”,就是没病长寿的,都到你这个国土来。如来自己的寿命,无量无边,不是像释迦牟尼佛只有百年,“为诸有情如应说法”,应以何机得度者,就给他说什么法。这样子,使正法久住,能够利益安乐无量有情,使无量有情都得到快乐。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的第一远离杀生轮,就是不杀,菩萨摩诃萨要成就这个不杀生轮。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故,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所得果报广说如前。”

  这段经文全是重复的,把前面那些话,又重复一遍。这要多作思考,这不只是语言文字,而是要我们去做。你害病找医生看,没有用处,只要不杀,停止杀业;乃至反过来放生,不但不杀,而且救众生。我们说是吃点肉没有什么关系,有关系!你虽然没有杀,你随顺杀,赞叹杀。如果要说杀生没有什么关系,吃肉没有关系,说那动物就是给我吃的,鱼鳖虾蟹就是给人吃的!我说,你这个人还是给狗熊给老虎、给豹子、给狼吃的!能这样说吗?那只是遇到因缘了,你可以被它吃,没有因缘,你吃不到它的,莫造业,就是讲十轮之中第一轮不杀。

  这个十善轮,大家可能看了一遍。总的说一下子,从不杀,乃至于到最后不痴,这十善是对着十恶的说,为什么这样重复说呢?大家看到全文是一样的,只是那个不杀、不盗、不邪淫、不绮语、不妄语,文字变更一点点,其它的都是一样的。佛的用意,就是让众生多注意,让我们多作观想,多思惟,说一遍不行,说十遍该可以!涵义就是这样子。这就是他重复的原因。

  讲这部经,不能一个一个去讲,这样太重复了,太重复了,就会有厌烦感。我们听《金刚经》就比较直接了当的,愿意听。像这类的经,有些名词,是这部经独特的,大家懂得意思就行了,我们还是讲第一遍,以后十轮,就不一个一个详细的讲。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有热恼,亦无扰动,于自所得如法财利喜足而住,终不希求非法财利。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不与取,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财宝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不与取轮,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财宝具足。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

  这是十善业道的第二个,不偷盗。不与取就是没有给你,你却拿了,这就是盗。你要是能够从闻法了之后,尽形寿不偷盗,形就是你这个身体,寿命是无形的,形体是有形的,就是到了你命尽的时候,一直到死亡,从不犯这个不与取戒,也就是不犯偷盗。我们受五戒的时候,只要不偷盗就是了,不犯这个戒,就是清净的。所得的功德,就是不被人家偷盗,乃至于在这个戒上,你不犯错误。

  但是另外的深切涵义,因为这是菩萨摩诃萨所具足的十轮,不是众生的不偷,他的意思就不同了。一个法,所含的义,从小到大,从凡夫一直到佛,他的涵义不同,名词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不杀,就绝对不能杀。如果杀就犯戒,而且是指杀人说。

  偷盗,是不偷一切人的物质,不偷有主物。这个物品,有主的,就犯盗戒。无主的物,很难得说。要是山林,我们认为是无主的,其实那是有主的,那是国家的。这个国界里头的,就是这个国家的,都算有主之物。在马路上走,人家掉的东西,我不是偷的,是他掉的。我是看见东西,或者钱,或者什么,你捡起来了,这个在我们受戒时,五戒,或者别的都不算犯盗戒,但是在比丘、比丘尼戒,不行,因为不持金银财宝,不持钱,拿了也是犯戒的。菩萨就不行,这个世界没有无主的,说那个众生掉的,我捡到的,菩萨也犯不与取戒。

  同时菩萨必须得观想,自己不偷盗,也愿意一切众生不偷盗,我不杀生,就把这个不杀的禁戒持到了,我把他作布施了,布施给众生,这个我们绝对想不到。不偷盗,我不但不偷,还要布施给众生,布施什么呢?布施使他不要害怕,不要恐怖,不要热恼。我们要是偷了他的东西,或者拿了,他丢失了,他一定会热恼。或者这个东西跟他生命有关系的,他就生起恐怖感。好比说,偷别人的公文,或者偷人家的地契,偷人家的报账单,在你是无所谓,在他可就损失大了;不但心不安,身也不安。他丢了之后,就到处找;偷有几种,打劫别人的东西,这叫抢,也包括盗,偷盗,这叫盗,强盗。或者巧设种种的方法去骗,诈骗也属于盗戒。如果讲盗,那就很多,或者用语言,很巧妙的方式,不是我偷你的,是你给我的,但是你这算盗,因为那是欺骗,诈骗,或者借了不还,也算盗。那个盗更重,讲盗戒的时候,戒相非常的详细,微细得多,但是在这个经义上没有讲。

  佛讲的是菩萨摩诃萨尽形寿,不能去偷盗,人家没有给的,不能拿。反过来,我不偷盗的,还要布施给众生,布施什么?使他没有惊恐,没有热恼,也不受扰动。于你自己所得的如法财利,合法的,像我们打工赚的,或者不管怎样的,我们应得的。得到了,应当欢喜满足而住,不要贪求而住,不住的意思就是还去追求。另外,凡是非法的财利,不该我得的,不去谋求它,也不去希求它。不但身不去做,心也不去想,口里更不要说了。有些财物是从口里骗来的,这个情况是有的。因为这样子不偷盗,善根很快就成熟了,因为不偷盗的缘故,无有偷心。

  那么过去所造的业,前际后际,中际就是现在的,过去的前际的,你偷盗的罪恶,应该到五趣,五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因为偷盗的关系,在这生死轮转,生死就像长河似的,永远沉没在这个里头,出不去。“没生死河”,淹没在生死河里头。

  因为不与取,造的身业语业意业,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财宝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这些是你过去所造的业,这个业就是因为偷盗而造的身语意,诸恶业障,就是我抢的,用身体去抢劫,或者用口去骗取,或用意念去打主意。身语意所造的恶业,都属于偷盗的。凡是属于这个条文都是偷盗的,因为这样子,你自己的烦恼,惹起别人的烦恼,就障住你修道的道业。

  如果我们做生意不顺利,或者财源不顺利,资生的工具不充足,你不怨天不尤人,就怨你自己,过去造了这些业,所以你有些障碍。对一切法,你都不能入,障住了。财宝,你也没有具足。因此就产生了这种障碍,不但自己偷,或者教人家偷,自作就自己去做,教他就是教他去偷,教他去做,乃至于看别人偷盗了,你高兴欢喜,见闻随喜,这个随喜不是善业,而是随喜恶业。

  如果你现在远离这些罪障了,不与取了,不偷盗了,距离他很远了,远离就是不再造作的意思。“皆悉辗坏”,由现在这个轮,现在什么轮呢?就是远离不与取这个轮。过去在迷糊当中,在业障之下,所做的事情;现在要从此发愿,不偷盗,也确实不偷了,就是我们现在不造,就把过去的业也都消失了;摧灭无余,不受果报。这就是要忏悔,忏悔完了,以后不再做了。

  “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别人对你不顾虑,丢了东西也不会想到是你拿的,就是这样的意思。不猜虑,他掉东西绝对怀疑不到你的身上,不会怀疑是你偷了。不然,我们这屋里有几个人,某某人东西丢了,这个怀疑了,这个屋就这几个人,不是张三,就是李四,但是由于你没有这个业,他不会怀疑到你身上,就是这样。

  还有盗鬼神物。鬼,我们还能偷得了他的东西?神,我们也偷不了。不是的,凡是那个庙,土地庙任何东西、钱财,你不要拿,那是犯鬼神的。凡是庙上的东西,师父给你,你可以拿,那是他的私人物。但是他要拿三宝物送礼,拿十方常住物送礼,他犯,你不犯。

  你上佛堂,师父给你的,你不犯他也不犯的。他说都是他的,他不是十方常住,为什么他要住精舍,不住大庙?这是有原因的,他就怕犯罪。到了庙里头,你随便一举一动,都得照顾,这是三宝的,错吃一口都不可以。因为这样子,人家不猜虑你,身心安乐,你不偷盗,不会受穷的。你感这个果,财宝具足,到了你临命终的时候,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感觉很轻松很自在,这十轮随在哪一轮得到成就了。其它的就是次要的,强者把弱者都压下去了。十轮成就,一轮都可以,临命终的时候,你也看不见剡魔王使。

  上面有一句“所爱妻子眷属围绕”,这就是寿终正寝,什么叫正寝?死在自己的家里头,死在正堂上,你的尸体就停到堂屋,这叫寿终正寝。死到外头,尸首运回来,那不算是寿终正寝。过去的古人说,你造很多业,造很多坏事,你死到外边,就不算寿终正寝。死到家里都很不容易,这在过去很多,现在寿终正寝的很少,因为在医院里寿终,占大多数。临命终的时候,阎罗王你看不见,他也不会派人来勾你魂,不会的。只会看见你所满意的,或者见光,闻香,或者你是信佛的,见圣像,你不信佛的,不偷盗的人,他得善神的护法,他见着善神。凡是合意的,那么成调你的善法,就是善法具足,具戒富德。

  善法调成都是随顺善法,“具戒富德”,持清净戒,具有威德的。还是有真实的福田,福田僧,或者是福田的居士,或者福田的优婆塞,优婆夷,给你作善知识,临终的时候能见到他,你见着“身心欢悦,深生敬信”,因为这种心情而死的,那么“还生人中”,或生天上。

  “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具大财宝,端正聪明,安隐快乐,不与五家共诸财宝。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不与取,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众宝庄严,宝树宝池宝台殿等,无不充备,离我我所,无所摄受,一切具足严饰有情来生其国,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远离不与取轮。”

  “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具大财宝,端正聪明,安隐快乐”,这跟前文是一样的,只是中间的盗,或者是杀不同,其它都是相同的。再到人中,六根具全四肢也具足,所生的地方,具诸财宝。当然你的家族也很富有,就生到好人家,端正聪明,相貌很好的,谁看了都喜欢,聪明伶俐,安隐快乐。

  “不与五家共诸财宝”,世间上一切财宝是五家共的,你不偷盗,就是你自己作得了主。五家不共,哪五家呢?国家没收,或者征调,或者盗贼抢你,抢你防不了,或者偷者偷你,就是两家。水淹,大水给你冲走了,火烧,这就四家。最厉害的是家贼难防,不孝的子孙,你是没有办法的。一切世间的财是五家共的。你能够安隐快乐,这个财宝不与这五家共的,只有你的福报,你的果所感的,没收谁的也不会收你的。水不淹你,火也烧不到你这儿来,因为你是善人,你的子孙都是善良的,不会背逆的,不会出那忤逆的子孙。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那么依着他修学,跟他修行,跟他学道,远离不与取,持这个清净戒,再不偷盗,说一切恶不善法,你都能够断。虽然只是持这一戒,其它的九善,你也能够具足,有一个突出了,其它也能具足。

  “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众宝庄严,宝树宝池宝台殿等,无不充备。”这好像西方极乐世界,大家念《阿弥陀经》都知道,生到哪个世界都是一样,生那个国土,生天上也是这样。你去那个佛国土的那个佛,世尊如来,自身的寿命无量,为一切有情如应说法,你去了就可以闻法。佛灭度后,你那个世界“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的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远离不与取轮。”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故,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所得果报广说如前。”

  三乘人,补特伽罗就是人,就是有情,声闻乘,独觉乘,大乘。受持三乘法的这三种人,你对他们说法,对他们教导,都不会有误失,他们不会犯错误。就如法说,这些是菩萨摩诃萨,他问的是菩萨摩诃萨怎么样能成就他的大菩萨道?怎么样化度众生?佛就跟他说了,有十轮,这个十轮讲完了,后面还有十甲冑轮。十轮讲到这里就讲完了,那十轮也是菩萨所做的。所以你看这十轮是重复,《大集十轮经》,专讲十轮。

  同于大乘法,渐渐的升进,一直到成佛,从此不再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那个锋利的智能,像金刚那样的智能,殊胜的福德,永远是增长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戒定慧。这个本身远离偷盗,远离不与取,就是戒。你修定的时候,一切诸三昧,都能得到,乃至于成佛的时候,要经过十忍十地,也能够得到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经常遇到名师指点你,教导你。你照着他所说的,他怎么做,你也怎么做,随顺而行,不背逆。

  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常得不离见一切诸菩萨,常得不离见一切声闻,常得不离诸佛菩萨,声闻弟子,常得不离闻法。你所在处,常时有说法的盛会,经常能够闻到法,还能够亲近供养众僧,这就是佛法僧三宝,你常时不离开,常得亲近。

  “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这是培植福德,培植善根,精进不懈的,没有满足的。对善没有满足,对于恶,一念不生,这就是一念成了佛。

  “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发菩提心,行菩提行,发菩提愿,没有满足的,所得的果报,广如前说。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欲邪行,即是施与欲流所漂,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嫉无害,无有热恼,亦无扰动,于己妻室喜足而住,终不希求非法色欲。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欲邪行,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室家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欲邪行轮,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妻室贞良。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具诸眷属,端正聪明,安隐快乐,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欲邪行,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无诸女人,离诸淫欲,具足第一梵行有情来生其国,一切有情皆受化生,不处胞胎臭秽不净,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远离欲邪行轮。”

  邪淫,“即是施与欲流所漂,一切众生无惊无怖”,跟盗戒一样的,这也是布施给众生。所有沉溺欲流的,贪着淫欲的,那一类众生浮沉于三恶涂的。漂流一切众生,给他们布施,给他们安慰,使他们不要惊恐,不要恐怖,跟前面一样的。“无嫉无害,无有热恼”,也无有扰动。“于己妻室喜足而住”,夫妇关系是人间的正道,所以受五戒的,不会防碍人间的正道,受菩萨戒的也不会防碍人间的正道。要是受比丘菩萨戒的,就不行了。有信位的菩萨,要断一切欲。我们感觉到夫妇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这是人间的正常,但这个是对吗?不对的。

  就像我在北京中南海里面的正觉寺,有位大学教授到北海公园去逛,他到那儿看见这间庙,他一进去,公园里有间庙,他感觉很奇怪,可能他是第一次进去。北海公园的庙,是满清帝王修的,以前并没有开放。所以,那个庙是专门给喇嘛住的,不是给和尚住的,那个时候的皇帝都皈依喇嘛,拉拢蒙古,拉拢西藏,扶掖边疆。

  那位教授到那儿去,看见我们和尚,他对佛像也不恭敬,也不礼拜,他以教训我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样的人,我们这个人间就没有了,就断种了。”他跟我谈了很多,我只举今天所说的这个问题。我当时跟他说:“都像我们是不错,都断了欲,是绝种了。都像我是不可以,但是我可以说几个地方,像极乐世界没有女人,他没有绝种,十方世界人都到那儿去。”

  我说:“大梵天没有绝种,那个没有女人相,也没有女人,只有六欲天;他没绝,十方世界都往那儿生,不会绝种的。”他说:“这个我没有看见,我不相信,我只相信眼前见到的。有事实我才相信,这个不是事实,是你们佛教虚编的。”

  我说:“那我说点事实。都像我是不可以,都像你老教授,可以吗?”

  “那有什么不可以?我可以教人。”我说:“你吃饭不?你穿服不?你这衣服,这衣服从那儿来的呀?是教授做的吗?是学者做的吗?你吃的粮食,你们教授种地去吗?都像我不可以,都像你也不可以,要是都像你,这个世界也没有了,都饿死了,你也不要穿衣服,也不要吃饭了,你还要到这旅游,不可能”。

  假使说这个世界都像佛了,这是办不到的事情,只能说是佛果。都像佛,这个世界就没有了,全清净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犯一个根本错误,不论你举那一法,要都是那一法,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个证得空性,人人都具足空性,人人都证不到。证到的很少,所以才成佛。物以稀为贵,在人中的,有一个断烦恼证菩提的阿罗汉,他就尊贵到不得了,就是这个涵义。

  这位菩萨到尽形寿都能离开了,因为菩萨有在家菩萨,有出家菩萨,所以他是离欲邪行,要全是菩萨了,就是离欲的正行邪行都不可以。但是你没有欲念,对于一切的众生就是供养他们,布施他们,无惊无恐,无嫉无害。邪欲就是嫉妒,奸淫出杀害;这一个戒破了,杀戒也破了,也能破酒戒,也能偷盗了。杀盗淫妄只要破一个,会有连带的关系,也许就会破五戒,所以不能嫉妒。“无有热恼,亦无扰动,于己妻室喜足而住”,应当满足,欲望是无止境的。

  “终不希求非法色欲”,不贪求非法的色欲。不合法的,未经过手续的,这叫非法色欲。现在没有办法,每天看报纸,非法的色欲看太多了,如果菩萨能够尽形寿远离了,由于这个善根一定能成熟,所有前际的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欲的邪行,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室家障。有室有家就是障碍,大家看“家”字,上头有个宝盖字,关到圈里似的,无法出脱,等什么呢?等着捱杀,关到家里是等死,现在真的死在家里头,还是正寝;要是死在外边,就漂流了。

  “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欲邪行轮”,看电视的时候,你看见这种镜头,要发愿,愿一切众生断邪欲,一定要发愿,你看看那个,再看看动物的世界,你说人跟动物区别有好多?都是为了找食,互相残杀。

  我这几天看电视才发现狗熊吃鱼,北极狗熊就靠鱼生活,什么都没有,冰天雪地,它会逮鱼,这叫互相残杀。命债互相的代,看到这些事,千万不要随喜。你说人跟人之间、畜生之间,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俚语上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很少;人讲理,五欲境界,我们是适可而止,不让他太过份。淫是三点水,淫就是过份,雨下太久了,简直不停,久雨就生淫,淫就是过份的意思;愈过份,转的动物愈小。

  你可以观察,鸽子、麻雀、老鼠,它们的欲念是无止境的,这些应当知道。“远离欲邪行轮”,就是“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人天对你无所猜虑,你离开欲念,女性对你没有防犯,绝对不会发生强暴的事情。男性的,你也可以认为自己离欲了,一切的女性也不会对你生起贪爱心,因为你的精神所放出的电光,所放出去的磁场,跟她不相应,不起作用。

  这个问题很大。十善业道,浅显说是我们人天乘,大了,声闻乘也做不到,只能做到一部份,乃至菩萨摩诃萨也只能做到一部份。唯佛与佛,十善业道轮才能究竟成就,每一法都是这样。所得来的果报,于现身中人天等皆共亲爱,对你没有猜虑,自己的身心也安乐。“妻室贞良”,按照佛经上面所说的,好像大男人主义很重,妻室贞良,好像不管丈夫,丈夫可以随便吗?男女都是这样子,不可以!一般的都说妻室贞良,男人也应当这样。

  过去在战国的时候,鲁国柳下惠的哥哥,身不二色。古来人就提倡,只有妻室,男的不能跟其它的女人,女的不能跟其它的男人,有的时候,终身清净,一生不娶的,古来人很多这种情形。有的人在评判的时候,认为这种人愚痴,没有智能;食色者性也,说他连食色都不懂,这是愚痴,只有圣人才做得到。像柳下惠,坐怀不乱,鲁男子是鲁国的一个男人,他身不二色,一生守清净戒,这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懂得这种道理。

  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的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罗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这跟前文一样的。那么,“依彼修学离欲邪行”,这句经文不同了。前面那段经文是离不与取,这个是离欲,其它都一样的。前面第一段是离不杀,“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渐次的能成佛,“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无诸女人”,你生到那个佛土,持五戒不邪淫,你生到的佛土,没有女人。

  “离诸淫欲,具足第一梵行”,第一梵行就是清净行。到了这个佛国土的人,都是具足清净梵行的,都是离诸淫欲的。极乐世界就是这样,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世界、上方的不动如来世界也是这样。凡是净佛国土都是这样子,那么就不再受生;受生都是化生,梵天都是化生,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那么,处在母胎的,胞胎的臭秽不净,这种情况没有了,这个世界的佛,如来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前面所说这些意思就结束了。这就是“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远离欲邪行轮”,这是第三轮。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故,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所得果报广说如前。”

  菩萨摩诃萨要成就这个轮,金刚藏菩萨问佛,于声闻乘怎么样才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如何才能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也常能使三宝炽盛,三宝的种性常能住。要是能够成就远离欲邪行轮,就能成就不杀轮,也能成就远离不与取,这都是相同的。这样于三乘法,于三乘人,能够没有错误。大菩萨在说法的时候,依法而为众生启示的时候,对声闻乘,给他说声闻乘法,不会错乱的给他说大乘法,大乘人也不会给他说声闻法。这就是对三乘应机说法,都没有误失,这样子是正法久住。

  上面所说的每一尊佛,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就是这个涵义。于诸出家的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无有误失”,不但对三乘人无误失,只要是他被着一片袈裟,你要知道他为什么能被到这片袈裟,这叫知根无误,绝对没有错误的。这样于大乘法常得升进,再不会退转了。“利慧胜福”,那么的“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这跟前文都是一样的,“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对佛法僧三宝常得亲近。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虚诳语,一切众生常共爱敬,所出言词皆成谛量,闻悉敬奉,无所猜疑。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虚诳语,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信言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虚诳语轮,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所出言词,他皆信奉。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所言诚谛,端正聪明,安隐快乐。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虚诳语,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一切真实,离诸虚伪,妙香洁物之所庄严,无谄无诳,心行正直,希求纯净善法有情来生其国,香洁妙服,宝饰庄严,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远离虚诳语轮。”

  虚是虚假的话,诳是骗人家的话,要离开。“一切众生常共爱敬,所有言词皆成谛量”,量是如理的意思,谛是理,量是如理。一切的语言,都是真实的,这个真实的是合乎法性的。我们所说的话都是不真实的,没有如理,不是谛,含有诳惑的成份。虚诳语包括很多,像我们,只要不是为名利,不是为自己有利,就可以了。菩萨就不行了,菩萨的要求很严格,菩萨是许可打妄语的,要行菩萨道。

  例如佛在因地当中,有一只布谷让打鸟的猎人打伤了,那布谷就飞到佛这儿,佛就把它藏到怀里,那打鸟的人过来看着,有这么一个人,就问:“我刚才打了一只鸟,你看到没有?”“我没看过。”这不叫打妄语。这只布谷都藏到他怀里了,还说没有看到。这个不犯戒,他是为了利益众生,是佛的方便善巧,佛所说的法都是方便的。所以在《金刚经》上,佛说跟须菩提说,“知我说法,如筏谕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就是方便,因为方便善巧度众生故,才如是说。其实没有一切法,一切法都不成立,那就不叫虚诳妄语。因利益众生故,杀戒,盗戒,跟淫欲戒,都如是。我们供养的提篮观音,提篮观音就示现女人,跟人结婚去了。她犯戒不?犯戒。她是为了利益那个众生,但是她结婚的那一天,就死了。结完婚了,行完婚礼了,那天晚上她就死了,她就让人念〈普门品〉,或者是念几品,或者后来还要念背诵《法华经》。那个姓马的,一天到晚就是背《法华经》,她就嫁给他,可是到了晚上她就死了。那个姓马的一看,人生这么无常,这么漂亮干什么,这么就死了,他也就出家了,那是度他的。

  大菩萨是行逆行,逆行就是不顺行;跟这个佛的戒律是逆,虽然是逆行,他是真正的顺,真顺。他如理,懂得这个道理就行了,不然还有很多的迷惑。像这些众生,人家都恭敬他,他离开了,不欺骗,说话都是真实的。那么人家对他所说的话,没有可猜疑的地方,不怀疑,有了这个善根,成熟了。

  诸信言障,他不信,他的话就成了障碍。若一个人让人家指责说,你说一百遍,我都不信,这还是很不容易!说你诳言诳得太多了,诳言太多了,谁还信你吗?人家欺骗一次、两次、三次、五次、十次、三十次,就可以了。你说的话,一百次,因为他说的虚诳话,说的不兑现,所以跳票,那就完蛋了。你的生意就没办法做了,因为这个善根成熟了,过去的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所打的虚诳语,那些种种的障碍,都消失了。所有远离虚诳的轮皆悉辗坏远离,再也不说假话。

  “摧灭无余”,以前造的就“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大家都亲爱你,所以要是你很诚实的,不论跟谁做生意,都愿意跟你交往,尽管没有一个人是诚实的,但是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诚实。懂得这个涵义?我想每个道友都懂,你听见了,那么希望别人都别诳骗我,我可以诳骗别人,这是每个人的心理。如果是希望别人都诳骗我,我绝不诳骗别人。谁诳骗我,我都善意的承受,这是大菩萨。

  一切众生杀我,我都能忍受,我愿意供养给众生;但是我不恼害一个众生,包括蚂蚁。我们在纽约有蟑螂、老鼠,有个弟子问:“那蟑螂蚂蚁怎么办?”又不能打它,又不能用开水烫它,又不能洒药。信了佛了,我说:“你给它说法!” “它能懂吗?”我说:“我跟你说法,你也有些不懂。我看了经,经上说的,我还是不懂,很多都不懂。你不能因为它不懂,就不说了,你试试看,它就真有灵的。”他说:“灵了!”它们就没有了。

  这种事很多,你相信了就成了;不相信,什么都不灵,相信就灵了。地藏菩萨在经上说,念我名号就可以,但还是不念。念吗?我感觉到我没有天天的这样子,一天念一万声,没有做到。但是我的道友,有好多人做到了,“我为什么做不到?没有时间!”这都是借口,信的力量还是不够。“我讲经就够了!”总是推到别的原因,就是不能够做。要是真正的不懈怠的,不管是什么障碍,我一天念他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就接引你;接引你,不过念一千声,你还得三年。有时候打个七,念他一百万声。

  那么,一天念一千声,你得念好久才念一百万声?一天念一千声,一月是三万声,一年是三十多万声,你念一百万声得念三年。你勇猛精进的时候,你就念一百万声,念完了又懈怠三年;到了三年,你又念一百万声。这也可以的,我是这样计划的。到了一年,我打个七,我念一百万声,或者更多一点。说念一百万声,其实就念一百一十万声,为什么呢?有时会打妄想的,多念十万声,完了补那个妄想,知道吗?我们念经的时候,要多念一点,打妄想不要紧;晚了,你补上去,那真的可以补了。念的时候,我念一千声,你要多念一百声。因为这里头,打妄想,或者数珠数错了,也有数字不准确,念多无少,前面那个障碍都断了。

  远离虚诳,你应该怎么办对治他呢?说真实话。说话绝对要考虑一下再说,别信口开河就说了,考虑一下才说。人家一问就答,容易错误,信口开河,就是这个涵义。把过去的果报都摧灭了,就再不受果报了。

  “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所出言词,他皆信奉。”人家都信你的话,照你的话去做;或者是你说的话,人人都遵行,那就是你的信用。在国人之中,个个信受,我们这位总统尽说老实话,他所说的政策绝对做得到的,国家订出政策来不会一个人说的两个人说的,尽是欺骗的。

  杀戮太重,国将不久,不会存活一百年。元朝的时间最短,李自成更短十八天,到了第十八天,满清入关就把他撵跑了。他尽说假话,杀人太多。“命终的时候,身心不会忧苦逼切,所爱的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罗王使”。所爱妻子眷属围绕,大家都在那儿说真实话,就送他走,让他真实,这是很重要的。在临死的时候,面对情爱关,要是哭哭啼啼的,他的神识就被你掐住了,难得超脱。

  学习离虚诳语。大家可能说,离虚诳语还要学?因为大家没有学戒经,学戒经,每一个戒法都要学。怎么样犯了虚妄语?怎么样虚妄语还没犯?虚诳语因,虚诳语缘,虚妄语戒。完了,骗求名利,骗诳前人,前人受了损失了,成犯,随便你骗小孩子,大概那个没有犯就不算犯虚妄语戒。不过你这样骗小孩有什么不好呢?那小孩就向妈妈学了,就向爸爸学了,他长大了就会说假话。因为小时候就学会了,妈妈爸爸都这么说,空拳哄小儿;说你不哭,我给你个饼子,或者给个糖,等他不哭,要拿的时候没有,那孩子就知道这是骗人的,他也会骗你。懂得这个道理就行了。

  你必须得学,不学你还是不会。学习怎样远离虚诳语,远离虚诳语多说诚实话,“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渐次能成佛。

  “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那个佛土“一切真实”,没有一个佛土不真实的,而释迦牟尼佛这个佛土不真实,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化身,不是净的,是五浊恶世。佛就说这个世界是不真实、虚幻,所居的佛土,因为这个释迦牟尼佛专度说虚诳语的,所以他就到这儿来,地藏菩萨专到地狱,其它的佛国土没有地狱,极乐世界或者他那个世界没有地狱,没有三涂,不但没有三涂,也没有六道,只有化生的人,那些人都是菩萨。

  渐次的趣入深广智海,证得无上菩提。他所居的佛土都是真实的,离诸虚伪,妙香洁物之所庄严,无谄无诳,都是端正的,心行正直,希求纯净善法有情的众生,才能生到这个国土。

  我们这是讲妄语,纯净不?你行善法是不是真正的行善?我们认为,我们行善了,做好事了,中间总夹杂着很多不纯不清净。例如放生,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虽然不纯净,功德还是有的。放生,纯净吗?不纯净。为什么呢?心里想什么,自己知道。

  我们做一切事,都夹杂着附带条件,就像借给别人钱,得有个证据,或者到银行借款,得拿房产抵押,都须要有个什么东西。我们都有个抵押,希望你回报。我放生,看着那个畜生,又游回来了,心里很高兴。好像它还回报来了,都有个希求。如果它没有回报就走了,这个无情无义的,我救了它,它还是无情无义的。这类事很多,我们做一切事,心里头夹杂了很多东西,念一部经,念经、念佛,当中有很多的夹杂。完了,发愿求这个,求那个,菩萨你给我加持加持谁,等你求的时候,就是佛菩萨加持,等佛菩萨加持完,过去了,再不找佛菩萨了,就是这样。以后又来了,又去抱佛脚。这就是众生心,这就叫不纯净,你要想希求纯净的善法,有情来生其国,必须得纯净;要生佛土,就得想纯净,不说假话,不打妄语。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故,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所得果报广说如前。”

  被一片袈裟的善根,跟那个持清净戒的善根不同,也不如那个破戒的,他的善根不同。你仅仅被一片袈裟,是什么心被的?这都是有因,一切诸法皆有因。犯戒也要查你的因,什么因?什么缘?具足那一因成犯,具足另一因不成犯。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离间语,一切众生常共爱敬,所发言词皆令和顺,闻悉敬奉,无所猜疑。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离间语,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和敬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离间语轮,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所发言词,皆令和顺。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所言和顺,端正聪明,安隐快乐。”

  离间语就是两舌,挑拨离间。大家离间了,大家就变了,互相仇恨,还能互相爱敬呢?要是离了离间语,不搬弄是非,大家在相处的时候,互相尊敬,所发的言词都是和顺的,不是暴力的。挑拨离间,就是不和顺的,我们当张三说李四,当李四说张三,挑拨离间的事太多了,在和尚里头,出家人里头,叫破和合僧,我们一般人的离间语就是挑拨离间。但是有的人,他还会得自己得着利益,有的人他让别人去斗,得不到什么利益,但是他很高兴;他就喜欢看见别人斗,喜欢制造别人去斗。像这种的果报,受起来很惨,人跟入之间如是,国跟国之间也如是。

  离间语、恶语,“恶语伤人六月寒”,六月天太热了,你说的话太刺激他,他就敏感,很热的天,汗也不流,他就起鸡皮疙瘩,冶了。要是说好听的话,这么冷的天气,“良言一句三冬暖”,就是再冷的天,他心里感觉很舒服,懂得这个道理就行了。所以,我们不要说离间话。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的离开离间语,一切众生互相的亲爱,发的言词都和顺,大家互相敬奉。听你说话,都是这个人好,这个人从来不是两面派,不当这个说那个,当那个说这个的。一个议会,不论美国共和党跟民主党,台湾的民进党跟国民党,乃至加一个新党,他们是怎么样运作?挑拨你们不和,我就可以从中得利。我的票多了,你的票一定少了,我当了权,你就得听我的了,我就不需要听你的。目的就是这么一个,看的很清楚。但是得离开议会外看,议会里头看不到。这些什么呢?就是互相离间,互相挑拨。

  今天刚开立法院会议,第一次就打,平日的挑拨离间成熟了,那个疙瘩不解开,一开会就争了,一开会就打,那能好吗?说我是为百姓,我也是为人民,你选我一票,我将来给你们利益,怎么怎么……。大家选完了,他们到立法院,忘了选票,忘了人民利益,就会打架。

  我们讲《大集十轮经》,要讲讲十善轮、十恶轮,每个人都断十恶轮,行十善轮。不但这个世界上,连阿修罗跟天人也不打,用不着打,没有必要,那就很好。现在这些障碍,就能离开了,不然是离不开的。因为离间语造身语意所有的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和敬障,或者自作,或者教他作,见闻随喜,我们看见人家打仗,不要生欢喜心,看斗争时生厌离心,为什么要这么做?不管他用什么理由,都不是理由。你已经打了,打了就已经没有理由了,还有什么理由?还要找理由,找理由本身就是错误。道理要靠打架能解决吗?所以,人家用飞弹打你是正当的。什么理由?就是打你,这就是强权,这不叫公理,这叫强权。

  讲平等,我看释迦牟尼佛是最讲平等,对谁都一样的,都能成佛。佛就说,你们跟我一样,你们性本具的,那体跟我一样,大家都一样;但是我把业障清除了,你们还有些业障。业障就是离言语障,你要是不离间语了,业障就除掉了,这个离间语轮,把他都辗坏了。“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了。

  佛讲这段经文是从凡夫讲起的。从凡夫、声闻到菩萨,到成佛,都是从做人开始起,所以每段经文都是从做人开始。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离间语,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一切坚密,难可破坏,诸美妙物之所庄严,无违无竞,善和诤讼,希求淳质。善法有情来生其国,常修和敬,听闻正法,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远离离间语轮。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故,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所得果报广说如前。”

  做了人,经常遇着善知识,遇着他做什么呢?学离离间语,学习不要说挑拨离间。挑拨离间的害处相当大,你要是挑拨人家,也挑拨自己;你经常挑拨人家,没有人跟你说一句好话的,这不就是得到果报?要是离开了离间语,能断一切恶的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的法义,能修一切菩萨的愿行,渐渐的就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就成佛了。所居的佛土,“一切坚密,难可破坏”,不是离间语能破坏得到的。我们内部机制不健全,离间语就容易发生作用,你自己已经在打仗,等外部一挑拨,打得更凶。

  自己不争气,还在一天吵呀吵,自己不争气,不要怪人家。一个恶都没有了,能成一切殊胜的善法,能成大乘法义,这都能成就了。我们去除不善业,不善业去除了就是善业,所以能够深入智海,乃至证上无上菩提。所居佛土坚密,“难可破坏,诸美妙物之所庄严,无违无竞,善和诤讼,希求淳质。”淳质就跟淳净的意思是一样的。

  菩萨摩诃萨教化一切众生的时候,于法于人都无误失。法无错误,人也无失,不要错认了机,把小乘当成大乘;面对五逆不恶的、不信佛法的,却给他说大乘法,说者是错误的,要受报的。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粗恶语,一切众生常共爱敬,所发言语皆令欢悦,闻悉敬奉,无所猜疑。由此善根远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粗恶语,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调善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粗恶语轮,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所出言词皆令欢悦。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所言柔软,端正聪明,安隐快乐。”

  粗恶语就是说恶话,说不好听的话。骂人,所说的话带着脏字,要是四川人,他一开口,就说格老子。格老子是什么呢?格老子是他说话的口头语,就像前面举的例子,他见谁都叫人家是小辈。我跟我老师抬过杠,老师说这是他的习气。我说:“习气?”他对佛怎么不敢称小辈,他是世尊。世尊,他见了国王怎么敢说小辈呢?什么习气?习气是可以改的。他的口头语,甚至见了谁都是龟儿子。我说:“他见了地方官,见了警察,他倒不敢说他是龟儿子。”凡是一切的习惯,改不改没有关系,这就糟糕了。我们一切的生活习气,或者粗恶语,就这样子,认为没有关系。佛经上讲戒的时候,因为不那样说不行;那时候,说了都算犯戒。戒律必须得如实说,如实的说,把事实弄清楚,除了戒律之外,都不能说粗恶语。

  不粗恶语,就是柔顺语。柔软的语词,说着人家都喜欢爱听的爱语;柔软,就是音调很柔和的。说话不要粗暴,或者跟人家大声忤气的,脸也红了,眼睛也瞪起来了,你还没有说话,人家看了就烦恼。你要是一说话,当然更如是了。这类事很多,都是不端正不聪明的表现,人在发脾气的时候,相貌非常难看。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粗恶语,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远离一切不可意声,种种上妙,如意和雅,诸意乐声,结集法声,充满其土,具足念慧,梵音清彻,调善有情来生其国,常以软语更相劝进,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六远离粗恶语轮。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故,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所得果报广说如前。”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得要学怎么样才能离这个粗恶语,这个又不同,跟前面不同,音声“种种上妙”,生到极乐世界,连鸟叫都是在说法的,哪还有粗恶语?没有了,一切那个心情调善的,语言柔和的,声音微妙的,都生到这个佛国土来了。“常以软语更相劝进”,要精进修行。

  什么算是有智能的?什么是能够使众生得到利益的?乃至于锋利不为一切的黑暗障碍所阻住,这就是智能,这就是慧剑,慧剑斩除魔。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那个智能像金刚那样坚固,像金刚那样锋利,能破除一切惑,这就叫利慧。这个利慧可以说是得了金刚智能,也就是般若智。

  什么是胜福?不执着。菩萨做一切事度一切众生,没有福德。须菩提,他就奇怪了,做这么多,没有福德?菩萨做福德他不执着,这个福德是最大的。当我们做一切好事不执着,这个好事就变成很大,这利慧福德多种的理解,常得增长。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杂秽语,一切众生常共爱敬,所发言词皆有义利,闻悉恭奉,无所猜疑。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杂秽语,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义利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杂秽语轮,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所发言词皆成义利。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言必饶益,端正聪明,安隐快乐。”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益利的语言,这里是指杂秽语,秽就是不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的散心杂话。有几个人坐着,闲谈,就是这样,什么都可以谈,那就是杂秽。因为说杂秽的人得不到众生的恭敬,众生不愿恭敬,因为他没有义利,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乏味,面目可憎。

  如果是离了杂秽语,那就有意义了,一切众生就愿意亲近他,恭敬他,爱敬他。那么,离开杂秽语了,他所说的话有道理,对众生都有利益,人家闻到了,就恭敬你,不会猜疑。如果你说话,人家打折扣,那就想想你说话是什么意思?这就是猜疑,不完全信你的话,对你的话有疑惑。如果离开了杂秽语,使你速能成熟,成熟什么呢?成熟净业。过去的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这个果报,是因为你杂秽语的关系,同时造了很多的身语意,“诸意业故”,意就是意义。

  念过〈梵行品〉的都知道,语,语业,也是这样的涵义。意,意业,身,身业。身跟身业不同的,因为没有意义的话,所以使你的身口意,所作的业,所有的作用,都成了障碍。你教化众生、度众生,跟众生共同学习的时候,都成了你的障碍,也就是人家不愿意理你。因为有这个障碍,或者是自己的说杂秽语,乃至教人家说杂秽语,或者听人家说杂秽语,你都赞叹随喜。

  在茶馆、酒馆、饭馆、舞厅,这类言语太多了。你对这类事情,不要产生见闻随喜,要远离。如果远离了杂秽语,这就成了轮,远离杂秽语业轮有十轮的,这是十轮的最后一轮。由这个辗坏了杂秽语这个轮,辗坏了,你过去的一切杂秽语的业,摧灭无余了,不受果报了。不受果报,就是前际。现际,就是“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近”。

  如果人天都亲近你,对你这个人,对你的语言,没有猜测,没有顾忧,诚恳的信乐,你自己的身心也安乐。所有的言词,“皆成义利”,不是无义利语,所有的言词,使众生一切有情能得到利益。如果你将要命终的时候,你的身心都不受忧悲苦恼的缠缚,也不为苦难折磨逼切,苦是迫逼性的,要迫逼你身心不得安乐。身心得了安乐,这种迫逼性就没有了,每个人都希望在死的时候,自己六亲眷属,最爱的妻子,都围绕在你的身前。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很多人死的时候,妻子没有在眼前,或者死于车祸,或者死于外地。能得到寿终正寝,在死的时候,最亲爱的人都能够围绕,这是很幸福的,走的也很愉快。虽然是最后的别离,还是很好的别离。你也没有见着可怖的剡魔王使,黑无常,白无常,他们是勾魂使者,就是勾你的,你也没有见到。

  当命终的时候见到这个,会产生恐怖。不过你所见到的都是可意的,都是调顺的善法,所见到的都是具戒富德有真实福田的善知识;使你的身心很欢喜,很快乐,很欣悦。同时,对这个善知识,深生敬信,这样你走的时候,会走的很好。

  如果你没有修行,仅仅一个离杂秽语,因为成就这一业的关系,你还能生到人中来,就不是前面那个十恶业轮里头所说的,一生到人中来,诸根欠缺,肢体不具足。这个是生到人中来,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言必饶益”,随你所生,到了任何地方,你的发言都能饶益于人家,每个人都生欢喜,你的相貌,“端正聪明,安隐快乐”。

  “复遇可意成调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杂秽语,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远离一切无义利声,种种上妙菩萨藏摄,大法音声周遍国土,成就无边大愿妙智,能善辩说种种法义,如是有情来生其国,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七远离杂秽语轮。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故,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所得果报广说如前。”

  这是说你再来了人间,也跟前面临终的时候一样,也遇到可意的善知识;他把恶法都调了,没有恶法,都成了善法,具足了清净戒,富有福德、智能之相。真实的福田是指着出世福田说的,真实的福田,就是称自己的理性福田,不是虚妄的福田,像那善知识来给你作依止,你跟他学习什么呢?学习离杂秽语,就是不说无意义的话,这个十恶业跟这十善业,两者是相对的。十善业好好学习,那十恶业就变成十善业了,十善业的好好学习,十恶业就没有了,就断了。

  过去我们认为十善业只说人天福报,如果进一步,以十善业为基础,向前进步,一切善法都能够成长,一切恶法都能离开。你就能够成就一切殊胜的善法,这就包括四谛、十二缘、六度。这时候你如果求大乘法义,能够修菩萨的愿,发菩萨的愿,行菩萨的行。你渐渐的就得入般若智能,深入深广的智海,乃至直至成佛,证得无上菩提。那么,你所居的佛国土,远离一切无义利声,听都听不到那无义利的语言。那么,种种上妙的“菩萨藏摄”,所闻的法义都是微妙的,都属于大乘的菩萨。

  “大法音声周遍国土”,这种的法音遍布全国,遍布你所居的佛国土。这个的国土不是一个小洲,而是佛的世界,我们的娑婆世界,就是所有的法音遍娑婆世界。“成就无边大愿妙智”,这个只说大乘,有时候,佛说大乘就是该摄二乘。如是有情来生其国,形容这个佛国土什么样子呢?这个佛国土非常庄严,尽是大乘所摄,极乐世界也是,到那儿去直至成佛。但是这个莲花池里头,也有声闻,也有缘觉,都是趣向大乘的,并不是娑婆世界那些断菩提种子的声闻,而是有菩提种子的声闻。

  佛的寿命呢?自身如来的寿命,无量无量,如来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无量佛,每位诸净佛国土佛的寿命都是无量的。为了诸有情如应说法,是什么机,给他说什么法。佛涅槃后,那个国土的“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没有像法、末法,正法永远住世的。

  “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培植善根的话,永远没有满足的,直至成佛。“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千百万亿愿,千百万亿行,永远没有满足的。所以地藏王菩萨还在发愿的,十地菩萨还在发愿,他发的利益众生愿,“所得果报广如前说”,这些话说了第七遍,总共要说十遍。

  身业的杀盗淫,口业的虚诳语,就是妄语。这部经翻译的名词,有些变化,虚诳语就是妄语,两舌就是离间语,他不叫两舌,叫离间语;恶口,他叫粗诳语;绮语,他叫杂秽语。虽然名字不同,意义是一样的,大家要知道,这个名词在各个经上不同,但是他的意义是一样的。这以下还有三轮,都是重复的。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贪欲,一切众生常所爱重,其心清净,离诸染浊。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贪欲故,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无贪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贪欲轮故,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其心清净,离诸染浊。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其心清净,离诸染浊,端正聪明,安隐快乐。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贪欲法,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地平如掌,众宝充满,种种宝树行列庄严,种种宝衣宝庄严具宝幢幡盖,金银真珠罗网等树,处处皆有,甚可爱乐,远离憍慢,颜貌端严,诸根无缺,其心平等。如是有情来生其国,无贪功德圆满庄严,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八远离贪欲轮也。”

  离贪欲很不容易,离贪欲到究竟离贪欲了,就是断除无明了。这个贪欲,分成好多层次。当我们业很重的时候,缘念三宝的时候,就是对的,到了究竟的时候,缘念三宝也成为障碍。缘念三宝还是有法,若到了毕竟空,善法恶法都没有了。善法三宝,三宝就是学戒定慧,因为恭敬三宝学戒定慧,就是灭除贪瞋痴,对治贪欲的。贪瞋痴没有了,戒定慧你也不要执着,再执着就成病了,那就属于执着病了。

  例如我们设间佛堂,我们要是请到佛像,极为恭敬的,本来有一个纸像供在那儿,一样的,乃至供着几万块的,或者十万块钱的,都表示尊敬,这里头有善的贪念。有时候我也是这样,这种贪念很重,要克服那个贪念,就是念佛,拜佛,总想数字多,没有求内心的清净。

  佛者,觉也。觉的意思就是去掉,总认为我念的数字愈多,佛加持我的力量愈大。念地藏王菩萨圣号一万声不行,十万声不行,那就念一百万声,这个里头有折扣的。我念这十万里头有很多妄想,我念一百万里头也有妄想,那么把这一百万折成了十万清净念,十万折成了一万清净念,一万折成了一千清净念,一千折成了一百,该有了吧!一百也没有,十声都可以,有一声清净念都不可思议,这是以多盖少的意思。

  贪欲的要求很多,真正的般若智能,就彻底断了,究竟清净。但是现在还不行,因为要对治这个贪欲。当你离开这个染浊,善根成熟了。所以你前际的轮转五趣,没在生死河里边,是因为贪欲的缘故,这是生死根本。

  《大集十轮经》上所说的十轮,都是平等的,杂秽语就是绮语,戒制的本来很轻,没有事,就算是站在那儿说句闲话,一句闲话里头就含着有是非。你到佛堂里道友一见着,总是这个对,那个不对,议论别人,那就是两舌。或者谁也没有议论,就在这儿摆摆。摆摆不合乎法,不合乎义,跟佛法无关的事,都叫杂秽语,这个错误容易犯。

  实际上我们最难断的是贪欲,因为你离贪欲了,身心安乐,其心清净,离诸染浊,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所逼切,所爱的妻子眷属围绕。在临命终时,你也看不见阎王差的小鬼,勾魂使者黑白无常,不会来的。“唯见可意” ,心意高兴的,都能见得着。不高兴的、不喜欢的,见不到。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学习,离贪欲法”。这是学习的,跟善知识学离贪欲法,也能够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只有《大集十轮经》是这样说,其它经论就不是这样的涵义。

  贪欲是根本烦恼,那比离秽语,粗恶语,还严重得多。杀盗淫,这只是现生,贪都包括了。十业是以贪欲为根本,你想所有说杂秽语的,说惯了,说惯了就成为习气。他贪欲的习气,他顺口到那儿一站着,没有事,他就要说。有些人,他的话多,没人跟他说,他自己在屋里还是跟自己说,这个事是有的。我们所说这类人,就说鬼话。怎么说鬼话呢?没人跟他说,他自己要说。尤其是老太太年纪老了,特别啰嗦,你听她一天都在说话,这是根本习气。

  《大集十轮经》平等对待十恶业,文字都是一样子的,别的经不会这样说。他是说十恶轮,十恶业的恶轮。而十善业的善轮,他就把前面名字全标了,说一遍就可以。这部经为什么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说一遍、十遍都如是,这是怕你不注意。这是佛的大慈心。

  如果是给佛学院的学生讲课,是不能这样讲的。在佛学院讲课就是讲义理,很少讲经。讲义理的时候多,讲经的时候少。讲论,〈摄大乘论〉、〈现观庄严论〉、〈大乘起信论〉、〈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讲论不讲经,很少讲经。经是教你做,论是辨论,是开智能的。佛学院是学知,禅堂就不成。禅堂,你少说话,你参就好了。念佛堂,你也少说话,只念阿弥陀佛就好了。学戒的一天当中就做羯磨,把这个戒相摆着,每天学习,你怎么能保持清净戒。一个丛林里头,一个大庙里头,除了学戒堂、念佛堂、禅堂、学堂,还有个如意寮。你要是害怕的时候就进如意寮。

  《十轮经》上讲,这是专为这个大集会讲的,这个法会是从菩萨到凡夫都有,很多的凡夫犯了这个错误的。所以佛嘱托又嘱托,嘱托又嘱托,一般情形,佛嘱托三遍就可以,《大集十轮经》是十遍,同类的语言,同类的话,他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重复,就是这个涵义。

  是不是说十遍就记住了呢?心不在焉,一百遍,也还如是。学法得学到心里,这是照镜子,你照照,这十轮我有几个?有的全有,有的我只有两三个。那你就是善知识。若知道你的业障不重,你自己可以对照一下,这段文字全是同的,所以前面讲两遍,以后就不讲了。

  说“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的佛土“地平如掌,众宝充满,种种宝树,行列庄严,种种宝衣宝庄严具宝幢幡盖,金银真珠罗网等树,处处皆有。”这就是极乐世界,净佛国土都是这样子。“甚可爱乐”,你还贪什么呢?因为你必须离了贪欲,摧毁这个贪欲轮,之后,你才能得到这个果报。

  “远离骄慢,颜貌端严,诸根无缺,其心平等。如是有情来生其国。”这个国土的众生都是这样子,没有骄慢的。每个人的相貌差不多,也没有怎么丑的,都是颜貌端正的。美丽有几种,有德者的美丽,谁见到她都恒存恭敬心,没有轻慢心,没有侮辱心。说她有德,过去我们说的大家闺秀,她有福德,也很端庄,也很美丽。但是她跟妓女的美丽,绝不可同日而语,没有人会对她生起轻慢心。

  地藏王菩萨以前做婆罗门女也好,做光目女也好,谁见到她都生恭敬,连鬼见到她,都生起恭敬心,这是德。要是我们见着观世音菩萨,跟见着一位美女,两个绝对不同。我们见着观世音菩萨,不论你信佛的不信佛的,对她都产生恭敬心,没有懈慢心;我还不说佛菩萨,就说天人,妈祖是个女孩子,祖庙在福建蒲田,这几个县的妈祖相,画的很美丽,没有人敢对她起轻慢心。

  还有个故事,九天玄女娘娘庙,殷纣王到那庙里进香,九天玄女的像塑的太好了,他生起污染心,生起贪欲心,那个神会有愤怒,菩萨就没有。九天玄女就派了九尾狐狸精,九尾狐狸精变成妲姬,一念间就把江山葬送了。

  有德的人,他的功德圆满。所以讲六根全,“颜貌端严,诸根无缺,其心平等”,涵义就在这里,就是因为无贪欲了。这是他的德,他所生的国土,都没有贪欲的功德,是“圆满庄严”的。没有贪欲的功德,无贪欲本身就是功德,无杂秽语本身就是功德。这个佛国土的如来,寿命无量。这十轮的所有如来国土都是寿命无量,不是报身,是化身。“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也没有像法、末法,“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八远离贪欲轮也。”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故,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所得果报广说如前。”

  这里只讲了离贪欲轮,后面还有两轮。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瞋恚,一切众生常所爱重,其心清净,离诸垢秽。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瞋恚故,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无明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瞋恚轮故,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其心清净,离诸垢秽。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其心清净,离诸垢秽,端正聪明,安隐快乐。”

  这段经文就多了一句,摧毁“诸无明障”,瞋恨有大有小。瞋恚,有的人要是发脾气,一怒,好多人民就遭殃了。像国王、大臣、将军,一念之差,他会造很多的业。像秦将白起,秦国跟赵国打仗,他一虏赵国长平战俘四十万人,他都把他们挖坑活埋了,他本身的果报,受不尽的。

  在上海有一年报纸登载着,在猪肚皮底下,有一个红的名字,叫白起,佛菩萨就是在示儆。还有姓程的,这名字我们不说他,他是当过专员的,让他去放账,他吞没了几万两的白银,他也变猪了。那一胎生下有三个小猪,底下都有名字,一个白起,一个叫姓程的,还有其它的也是上海地区的人。这是业报,在那个肚皮底下,红颜色的名字,清清楚楚写的是白起。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果报。上海报纸就公开登了,以这个来教育人。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好多年了,这个时间还是很短,他要受报的。一战功成万骨枯,不只万骨,有四十万人,历来的记载,无论什么地方,不杀降卒,投降就算了,放下武器就算了。他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都活埋,事实上若人家要是真的拼命,也很难得打。骗了之后,放下武器,他挖坑把他们都活埋了,他当然有种种的业。

  我还记得有首诗,“乌鸦失其母”,乌鸦死的时候,老乌鸦死了,这个小乌鸦就是乌鸦失其母,“经年守故林”,就是过去的在树林子里,“夜夜不离去,唯报念母恩。”每夜它都那么叫,不肯飞走。“昔有吴起者”,有个吴起者,不是百起,“母丧墓不临”,母亲死了,他连那个墓地看都不看去。“嗟叹斯徒辈,其心不如禽。”就是人跟禽兽一起比,有时人还不异于禽兽。

  我待在监狱时有位医生,他亲生的儿子,奸污他妈妈,判了十八年。在过去的时候,这是五马分尸的,或者五牛分尸的,这叫大逆罪,禽兽不如。马绝不跟母马交配,还有羊它要吃乳的时候,一定跪下,跪着吃乳,这是报恩。

  讲这个恶业,随便杂着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贪心,瞋恨心。我们佛教最注重瞋恨心,你所有累积的功德,“一念瞋恨起,烧毁功德林。”一发个脾气,你认为只是发发火而已,特别要对治瞋恨心,它能给你引来很多的祸患。瞋恨心,你认为发个脾气没有关系,家庭往往就因为那么一个发脾气,两个发脾气,夫妻间不和,或者现在是互相仇杀,家庭破裂。一念瞋恨心的关系,着重的说这么一点,当作大家的参考,其它的跟前文都是一样的。

  这是讲这个瞋恚轮。你看着人家发脾气,看人家打架,很多人会看热闹,这个热闹是看不得的,你要看,说不定误伤,就把你打到,不要看热闹。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瞋恚法,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远离一切浊秽风云郁烝尘垢,诸粗弊物,众宝庄严,甚可爱乐,远离骄慢,颜貌端严,诸根无缺,心常寂定,如是有情来生其国,慈悲功德圆满庄严,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九远离瞋恚轮也。”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这个善知识“修学离瞋恚法”,要想离瞋恚法,怎么办呢?要忍辱。根据你平日的锻炼,即将生气了,你就到佛堂。或者没有佛堂的时候,你自己要打坐,静坐下来,念佛也好,念经也好。念一念,你心里就清凉了,那个火就降下去了。在发气的时候,千万不要处理事情,当你心里不愉快的时候,也不要答应什么事情,你一定要克服。你这样慢慢锻炼,这也是修行。

  一忍再忍,张公百忍,写一个忍字忍不下去,再写一个,还是忍不下去,又写一个,必须得忍。忍很不容易,在心上加把刃,那个好痛苦。忍就有那么大力量,生起了特别烦恼的时候,你会造业,这还不只你的身子造业。心里起了,就发于口骂人,骂极了要打,打完要动刀。或者动枪,带了命债了,把你关监牢狱去了,你后悔也不及了,还要偿命。一定要忍,每一个轮都是这样子,不过这瞋轮,特别说多一点,你想离开很不容易,发脾气惯了的人,很不容易离开。

  还有,随着发脾气,心里就是不高兴,这在家庭里头特别容易产生。你不高兴那个孩子,你一天把嘴搁到他身上,他怎么动作,你马上就说他,责备他,这样子,就算是亲生儿子也会反目成仇。或者长大了,他离开你,或者他还要报复,我看见很多报复的例子。话不要太多,当别人错误了,不要发脾气,要原谅别人。你经常这样想,一回两回是不行,次数多了,渐渐就好了。因为人家不是你,就算是自己生的,也不是你的心,你想的跟他想的不同,这个一定要忍。这样就是要学习离瞋恚法,能修一切菩萨的愿行,渐次趣入深广智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的佛土。

  “远离一切浊秽风云郁烝尘垢,诸粗弊物,众宝庄严,甚可爱乐。”这是环保卫生的问题,浊秽,混浊,特别是水的污染。那风一吹,它飘到空中去了,空中变了黑云,凡是黑色的颜色,就夹杂着不净物。蒸,就是阳光一出,一蒸晒的时候,它就化了,化了它又落到地上,就变成这个粗弊物。这个粗弊物,如果是引到水,或者食物当中,也容易中毒。那冤结的气,比什么毒都厉害,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愤怒、怨毒;怨毒,谁见都怕。如果这个国土,大规模屠杀人民,像大战场,一死几万人、几十万人,这种怨气升到空中来凝结成为一种怨气,谁要是经过这里,如果不躲,触上了,连神仙也没有办法。

  众生的怨毒,非常的厉害,很多的佛经就研究这个东西,说这个怨毒比别的要重得多。所以他把这个郁结起来尘垢诸弊尘物转化了,就变成了“众宝庄严,甚可爱乐”。“远离憍慢,颜貌庄严,诸根无缺,心常寂定。”加个寂定,心里常时安静,常时寂定,不散乱,不烦燥才定得下来。我们心里为什么会烦燥呢?虽然没有发脾气,那个根子在里头,它烦燥,要发火,发不出来。或者克制它发不出来,它在里头就不安逸,不舒服。

  所以心要常寂定,不烦燥,不热恼。他的国土是这样子,凡是心常寂定的人,远离骄慢,这些人就生到这个国土来,都是“慈悲功德圆满庄严”。反过来,不瞋恨,就是慈悲。所以对一切众生都要慈悲,修慈悲观的人不会发脾气的,也不会发火的。

  还有一种是菩萨现的,你的脾气大,我比你的脾气更大。你再闹,我杀了你。观世音菩萨在汉地是很慈悲的,在西藏不是这样子,他现的像魔王一样的,马头金刚,大明金刚,现的很多金刚相,金刚相是很凶的。这是真正慈悲,降伏他的烦恼。要降伏他的烦恼,我们做不到!我们只能够忍耐一下,我们还没有那个功力。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故,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心无厌足,所得果报广说如前。”

  学三乘法的人,学二乘法的法,如果法、人都无误失,就是不错谬。如应说法,常能够炽然三宝的种性。诸如来的出家弟子,不论是那个佛国土的,这大多是说我们这个国土的。“若是法器,若非法器”,极乐世界没有非法器的,当然是指是这个。凡是跟我们相类似的国土,“下至一切批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不但三乘得无误失,乃至于被一片袈裟,一定有他的善根,一定有他的因缘,要观察他的过去。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邪见,一切众生常所爱重,其心清净,离邪分别。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邪见故,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正见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由此远离邪见轮故,皆悉辗坏,摧灭无余,不受果报。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爱,无所猜虑,身心安乐,其心清净,离邪分别。将命终时,身心不为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既命终已,还生人中,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其心清净,离邪分别,端正聪明,安隐快乐。”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邪见。”就是愚痴,痴也是无明。没有智能的人,他就会产生邪见。佛说破了见的人不能救度。见者,就是执着。有些人,他执着不舍,你跟他说善法,他没办法听进去。

  邪知邪见,如果因为他得了天眼通,看见牛生天,他说做牛最好,死后可以生天。他不晓得这头牛的前生如何,他不知道因果,他的神通,只见现生,见不到八万大劫,更见不到无量大劫。他只看见眼前,就说牛的功德大,所以,他天天给牛叩头,他是不信佛的。面对佛像他不叩头,却可以给牛叩头。

  印度加尔各答,我去的时候就有那么一条街,那头牛可能有一千磅,大的不得了,比我们那个牛都大好几倍,那牛脑壳挂的珠子,穿的各种颜色的花布,还有拿金丝绣的球,挂在牛身上。那牛就在街上这样走,走到那个家里去,那个家里头大概饮食吃饱了,就拿点最好的水,给它喝,这一个街道都是信奉牛的。如果你不知道,或者去冲撞那头牛,那不得了,这个街上的人会跟你拼命。

  我去的时候是一九四零年,二次大战还没有结束,那时印度没有独立,还是英国统治的。英国人也不敢惹这头牛,他感觉惹了可就麻烦了。他如果开车经过那街道,他会绕着街道走,不走那街道。要是非走那街道不可,他得下来,那车子慢慢儿开,等那牛走过了,有路了才能开。牛还没有走过,你不能要求它走开,这是信奉外道的邪知邪见,没有办法。

  我们要现实一点,在我们这国土里,信邪知邪见的太多了。这个世界有多少亿人,都是信邪知邪见的,正知正见的,相对的很少。大陆十三亿人有好多的正知正见呢?包括比丘、比丘尼在内,正知正见的人还是很少的。

  但是在十轮中,以一般的邪见说,都一样,就是愚痴,贪、瞋、痴,就是那个痴。我们一天看到什么事不正确,判断错误,这都是愚痴。不能够了解诸法缘起性空,就是愚痴。一切诸法是由缘起性空生起的,要想回归就是缘起性空,这是学佛的时候最根本的,那个就能断你的邪见。如果是远离了邪见轮,你所得的果报成熟了,远离邪见轮了。

  邪分别,如果没有定力,没有智能,你心里思虑所分别的是邪知邪见。这个邪知邪见,并不是说外道的邪知邪见。而是你心里,凡是不安乐的,凡是不清净的,都属于邪知邪见;更深一点,未见过法性的,心游道外,心到了菩提道之外了,想念的不是菩提道,这都叫邪见。这个所说的就是没有依照佛的教导,不能够断苦集灭道,不能依四谛法修,不能依十二因缘法修,不能依六度法修,这都叫邪见。

  要是远离了邪分别,在思虑当中,不生起邪见,都依着正见,依着佛的教导去做,那么离了邪分别,有什么好结果呢?命终的时候,你的身心不会忧苦逼切。“所爱妻子眷属围绕,临命终时,不见可怖剡魔王使”,唯见可意的成调善法具戒的富德的具戒富德真实福田,给你作善知识。“身心欢悦,深生敬信。”这样安安逸逸的转世去了,命终之后,又来到人中。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彼修学离邪见法,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大乘大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所居佛土,远离一切声闻独觉二乘人法,远离一切天魔徒众,远离一切外道朋党,众宝庄严,甚可爱乐,远离一切妄执吉凶,常见断见,我我所见,如是有情来生其国,寿命长远,受用一味,谓大乘味,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圣教一味,无有乖诤,炽盛流通,离诸障难。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十远离邪见轮也。”

  “复遇可意成调善法具戒富德真实福田,为善知识”,依止这位善知识,修学怎样离邪见,怎样修这个法门,“能断一切恶不善法,能成一切殊胜善法,能求一切大乘法义,能修一切菩萨愿行,渐次趣入大乘大海,乃至证得无上菩提。”那么他所居的佛国土,“远离一切声闻独觉二乘人法,远离一切天魔徒众,远离一切外道朋党,众宝庄严,甚可爱乐。”只有这个离邪见轮,才说远离一切声闻独觉二乘法,其它九轮都没有,这才叫正见。

  因为这是讲邪见的,“远离一切妄执吉凶,常见断见,我我所见,如是有情来生其国”,生到这个佛国土的,那不是一般的,得远离一切邪见的天魔徒众。他要远离一切的妄执吉凶。我们要想生极乐世界,你还想算个命,打个卦?《占察经》不同,你要用占察轮,问:“我能生到极乐世界不呢?”你占一下,地藏占察轮说,你要想生到极乐世界,还得用功。说你可以能生得到,那你就有把握了,就更加用功了。但是占到这个机会是很少的。

  那个占察轮,很少会现到说:“你能生”。但是你要是问你过去从那一道来的,死后到那一道去,占察轮会正确答复你。你要是生起恐怖了,到了三恶道,你赶紧修。你不是天天掷吗?天天拜,天天掷,拜到一定层次,三恶轮转了,你就能生了。那个轮跟这个吉凶祸福不一样,常见,断见,我,我所见,我见,全部都包括在邪见里头,远离这些妄执吉凶祸福,吉凶祸福不是定论,随时可以转变的。

  特别是三宝弟子,学道者,随时都在转变的。人的相貌随时在变,如果你注意观察这人的相貌,一天当中会变化几次,要是隔几天你去看他,相貌又变了。你看见这人很厌烦,面貌可憎,言语无味,你隔两天再去看他,你会生起欢喜心,那是他有修为。现在一个人他如果打一个七,念几天佛,念到相应的时候,相貌马上就变。变,不是世间上脸红,或者脸白,或者好看,不是那个。他有一种道德使你感应,使你心欢喜。你看那个老和尚、老喇嘛,样子很丑,很脏,你见着就生起恭敬心,对他特别恭敬,这就是他的德。

  要离开一切,离开常见、断见。常见指是常,总想不死,死了之后还来人间,不相信有地狱,饿鬼,畜生。那就是邪见。生了之后,我一定生天,生哪天呢?生到天主那儿去了,生到梵天。他们跟天主、梵天,还有点儿隔阂,他没有去当大梵天主,只能够当到天民。这都是属于不正确的见。常见,断见,或者我见,我执我见,我所见,我所见就我所执着的物质,或者是人,我所见,我见跟我所见是两个。我是能见的,我所见是我所见的。如是的有情来生其国,这个国土没有邪见者,而“寿命长远,受用一味”,受用一味,什么味呢?大乘味。“如来自身,寿命无量,为诸有情,如应说法,般涅槃后,正法久住,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圣教一味。”这个不同,前面是如应说法,这个就不同,佛所教导的一味,没有大乘的争议,没有声闻乘、独觉乘的争议。三宝的种性都是大乘。“炽盛流通”,都是菩萨,一切障碍都没有了。“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十远离邪见轮”。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故,于声闻乘得无误失,于声闻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独觉乘得无误失,于独觉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其大乘得无误失,于其大乘补特伽罗得无误失,常能炽然三宝种性。于诸如来出家弟子,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下至一切被片袈裟剃须发者,得无误失。于大乘法常得升进无有退转,利慧胜福常得增长。于一切定诸陀罗尼诸忍诸地速得自在无有退转,常得值遇诸善知识随顺而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善根常精进求心无厌足,常于菩提种种行愿六波罗蜜多心无厌足,所得果报广说如前。”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十轮,能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于过去世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悉远离十恶业道,皆悉称扬赞叹如是十善业道所得果报,为欲长养一切众生利益安乐菩提道故,为欲除灭一切众生业烦恼苦令无余故,为欲枯竭三恶趣故,为欲绍隆三宝种故,为欲断除三界有故,为欲永断蕴界处故,为令一切速入无畏涅槃城故,广说如前远离十种不善业道,所得果报。是故善男子,若不真实希求如是十善业道所证佛果,及不真实下至守护一善业道,乃至命终,而自称言:我是真实行大乘者,我求无上正等菩提。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是极虚诈,是大妄语,对十方界佛世尊前,诳惑世间,无惭无愧,说空断见,诱诳愚痴,身坏命终,堕诸恶趣。”

  这是总说。过去的诸佛能够成就十轮,菩萨摩诃萨很快就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一切如来之所以能够成佛,成到正觉,就是远离十恶业了。那么,皆悉称扬赞叹如是十善业道所得的果报。“为欲长养一切众生,利益安乐菩提道故。”使众生的菩提道能得到长养,逐渐的成长,逐渐的养育。

  “为欲除灭一切众生业,烦恼苦令无余故。”业是惑,业是你所造的业,烦恼是惑,苦是果;因为烦恼而造业,因为造业了而得到苦果。那么,令无余故,清净惑业苦三种,使其清净。同时,使三恶趣枯竭,为欲枯竭三恶趣,这样才能够绍隆三宝种。绍是继承,隆是光大,不但继承下来,还把以前的佛法僧三宝种性发扬光大,“为欲断除三界有故”,三界是有生死的,有烦恼的,有苦恼的,有业的,把它断绝。还要断绝了,永断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为令一切速入无畏涅槃城故,广说如前远离十种不善业道,所得果报”,说完了,再总结一下。前面的一轮一轮都说过了。

  “是故善男子,若不真实希求如是十善业道所证佛果,及不真实下至守护一善业道。”这是说,你连一善业道都不能真实去守,“乃至命终”,没有这样去做,说瞎话,“而自称言:我是真实行大乘者”,十善业道,你连一道都没有去做,还说自己是真实行大乘的,或者说自己是求无上正等菩提的,这个说法的补特伽罗,“是极虚诈”,虚伪诈骗,“是大妄语”者,这就是大妄语。“对十方界佛世尊前,诳惑世间,无惭无愧,说空断见。”这个空断见,拿什么来标准呢?十善业。以这个来“诱诳愚痴”,欺骗引诱,诳那个没有智能的,乃至于说这样做、这样说,你就是最愚痴的。他自己说,如果“身坏命终”,直接的堕恶趣如射箭,到恶趣去。

  “善男子,若但言说,及但听闻,不由修行十善业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于一劫中,或一念顷,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尘算数众生,皆登正觉,入般涅槃,然无是事。所以者何?十善业道,是大乘本,是菩提因,是证涅槃坚固梯隥善男子,若但发心,发誓愿力,不由修行十善业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于一劫中,或一念顷,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尘算数众生,皆登正觉,入般涅槃,然无是事。何以者何?十善业道,是世出世殊胜果报功德根本。善男子,若不修行十善业道,设经十方一切佛土微尘数劫,自号大乘,或说或听,或但发心,或发誓愿,终不能证菩提涅槃,亦不令他脱生死苦。善男子,要由修行十善业道,世间方有诸刹帝利婆罗门等大富贵族,四天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或声闻乘,或独觉乘,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皆由修行十善业道品类差别。”

  “善男子,若但言说,及但听闻,不由修行十善业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这是不可能的事。假使这么说,若只是言说、听闻,不经由修行十善业道而能够证得菩提,证得涅槃,这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于一劫中”,这样听到的。或者一念顷,那么,“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尘算数众生,皆登正觉,入般涅槃,然无是事。”像这种说法不可能做到,换句话说,要是不行十善业,你说什么都是不可能的。

  修大楼要是建立在沙滩上的,会倒塌的,十善业才是一切的根本。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十善业是大乘本,“是菩提因,是证涅槃坚固梯隥”,就是上台阶的隥子似,一隥一隥,是梯子,而十善业是梯隥。“若但发心,发誓愿力,不由修行十善业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于一劫中,或一念顷,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尘算数众生,皆登正觉,入般涅槃,然无是事。”这只是说大话,说空话,这叫假的,空的。反过来说,都是由于修行十善业道,才是殊胜的胜果。

  “然无是事,所以者何?十善业道,是世出世殊胜果报功德根本。善男子,若不修行十善业道,设经十方一切佛土微尘数劫”,时间太长了,经过十方微尘数,把十方的佛国土磨成微尘,一尘算一劫,这有好多久?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就是那说大话的,自称大乘,或者是听来的,或者自己说,或者单发心,单发誓愿要成佛,那还不能够证菩提果,不但自己不能证,你想令他人脱生死苦,能做到吗?不可能。

  善男子,因为修行十善业道故,所以世间上还有剎帝利国王,还有婆罗门,学者,还有大富贵族。富贵人怎么来的?修十善业道。还有四大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所有一切天众,或者声闻乘,或者是独觉乘,“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皆由修行十善业道品类差别。”那个层次不同,果位的不同,乃至人天的果报不同,乃至圣人的果报不同,这是修十善业,看你怎么样修。

  修的方法不同,所证得的地位不同。但是必须得修十善业,才能有人天的富贵,乃至于证果的声闻,缘觉,菩萨,乃至于成佛,否则绝对达不到的。

  “是故善男子,若欲速满无上正等菩提愿者,当修如是十善业道以自庄严,非住十恶不律仪者能满如是无上正等菩提大愿。若求速悟大乘境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满一切善法愿者,先应护持十善业道。所以者何?十善业道,是能安立一切善法功德根本,是世出世胜果报因,是故应修十善业道。”

  已经发了菩提愿,要想满你这个愿,“当修如是十善业道以自庄严”,这才能够做得到,庄严你自己,不是住十恶。“不律仪者能满如是无上正等菩提大愿”,不行十善道就是十恶。“若求速悟大乘境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满一切善法愿者,先应护持十善业道”,这是一切诸法的根本。“所以者何?”“十善业道,是能安立一切善法功德根本,是世出世胜果报因”,要想得殊胜的果报,十善业道就是他的因。你修的深入,就证果了。“是故应修十善业道”,佛说了十遍还怕众生忘了。

  所以又重颂此义,前面说了十遍,佛还不放心。所以佛说哪一法,最后嘱托这个菩萨,嘱托那个菩萨,末法的时候,弟子们不信,你们一定负责把他们度了。这部经是托虚空藏菩萨,有的经是托文殊菩萨,有的经是托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接他的班的,他跟弥勒菩萨说的最多。所以,该弥勒菩萨成佛时,龙华三会,把末法的众生,一个不剩都度了。弥勒菩萨发了愿,他要去度。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欲除诸有苦 证得大菩提 应修十善轮 精勤勿放逸

  便于三乘法 及补特伽罗 一切出家人 皆得无误失

  信受行大乘 利乐一切众 觉胜法净土 速证大菩提

  若离于杀生 一切皆爱敬 恒无病长寿 常乐不害法

  一切所生处 恒乐佛所行 常遇佛法僧 速成无上觉

  这个道理,佛虽然说了十遍,还是不放心。最后又说个偈颂,再重复一下子,再嘱托一下。特别是十善业,“欲除诸有苦,证得大菩提,应修十善轮,精勤勿放逸。”你要想除一切苦,要想证得佛果,你应修十善业道轮,要精勤的修,不要放逸。

  “便于三乘法,及补特伽罗”,对三乘的声闻、独觉、大乘,乃至有补特伽罗,你对他们的教导才能无差误。

  “一切出家人,皆得无误失”,不管他破戒也好,犯戒也好,乃至被一片袈裟的,你不要处理,就是那样子。你不能责罚、不能打骂,不能系闭他们。

  “信受行大乘,利乐一切众,觉胜法净土,速证大菩提。若离于杀生,一切皆爱敬。”你要是真正信奉大乘的人,利乐一切众生,你想觉悟了,要成就一个清净的清净土,很快就可以证得大菩提。

  我们想修道,先要有一间精舍,有间闭关的关房,佛要想成佛,自己都要有个佛土,不论哪个佛,他自己先发愿,建立一个国土,懂得这个意思!琉璃光如来世界是那样子,阿弥陀佛世界是那样子,不动如来是那样子,多宝如来世界是那样子,每个佛的国土都不一样。

  要想修道,要有一间小茅蓬,住山洞,都要有个洞,不然什么都没有。所以一切诸佛要想修个佛净土,证大菩提,第一个要离杀生。离了杀生,一切皆爱敬,你又没病又长寿,常时欢乐,喜欢不害法,不恼害众生。

  杀生包括的很多,狗在那儿趴着,你要走,你认为它挡道了;或者拿石头砸它一下子,或者拿脚踢,这就叫恼害众生。你可以在那儿转了绕着走一下,别认为众生阻碍了你的事,你不要妨害一切众生。为什么你走路时候要注意看,蚂蚁堆上不要踩,因为那上面有虫子,你要注意不要把它踩死了。小孩子有时他看踩死别的众生,他认为是好玩;捉拿小麻雀,乃至恼害一切众生,拿热水烫蚂蚁洞,或者灶上有蟑螂,你拿开水浇它一下。它们虽然都死了,你都要还债的,那叫恼害众生,大乘果是很不容易证到。

  “一切所生处,恒乐佛所行”,不管生到什么地方,佛怎么做的,自己怎么做。这样呢?你就常遇佛法僧,速成无上觉。

  “若离不与取 智者皆爱敬 灭贪所生业 获无贪所生

  生生常巨富 能为大施主 得众宝庄严 可爱净佛国

  若离欲邪行 灭臭秽烦恼 枯竭贪爱河 速得净佛国

  拔诸众生类 令出欲淤泥 安置于大乘 使勤修梵行

  若离虚诳语 得圣自在智 常乐谛实言 灭虚妄众苦

  一言为证量 常遇佛法僧 速得大菩提 劝修不妄语

  若离离间语 成众善法器 常遇佛法僧 不归于断灭

  得圣无染着 陀罗尼宝藏 达深法海源 速成无上觉

  若离粗恶语 常说柔软言 众生皆爱敬 灭先世罪业

  令众常欢悦 成菩萨导师 知诸佛所行 超过第十地

  若离杂秽语 智者皆爱敬 为他所发言 具获五功德

  常听受圣言 恒欣求圣道 圆满诸佛海 速得一切智

  “若离不与取,智者皆爱敬,灭贪所生业,获无贪所生。”不偷人家的,这是智者所爱敬的。偷人是贪,就是贪所生,这是罪业的事。无贪,无贪所生就是净土,无贪就“生生常巨富”,生生世世都有钱人,都变了大富长者。贪、偷,不行了,愈来愈穷,愈没有。愈是富有了,他愈能布施,愈是能布施,他愈积福。所以,他能够成为大施主。“得众宝庄严”,可爱的净佛国土,最后,生到净佛国了。“若离欲邪行”,杀盗淫。

  第三轮,“灭臭秽烦恼”。《楞严经》讲的非常清楚,大家看阿难,他想赞佛的时候,佛问他怎么样看佛?他说,我是这样看的,我对贪欲,是厌离的,但是不证果。没证果就是贪欲的惑还未灭除,他怎么说的?他是这样说的:“浓秽杂乱,云何能生妙明紫金光聚?”男女所生的小孩子,父精母血,就是浓秽,浓血杂乱。云何能生妙明光聚,像佛的身上妙明紫金光聚。佛的身上是金色的,阿难不相信佛是从父母精血所生出来,这是功德身,不是那个所能生出来。所以,贪欲的不能生,懂得这个就行了。

  所以要离欲邪行,那些臭秽烦恼所生的,“枯竭贪爱河,速得净佛国,拔诸众生类,令出欲淤泥,安置于大乘,使勤修梵行。”让一切众生都清净梵行,不要太贪欲。

  “若离虚诳语,得圣自在智,常乐谛实言,灭虚妄众苦。”你要是离开虚妄,不欺骗人,就可以得到自在的智能,自在的胜慧;你又喜欢如实的言语,如谛的言语,灭掉虚妄的苦。

  “一言为证量,常遇佛法僧,速得大菩提,勤修不妄语。若离离间语,成众善法器,常遇僧法僧,不归于断灭,得圣无染着,陀罗尼宝藏,达深法海源,速成无上觉。”离间语,挑拨人家,挑拨离间,让大家不能和合,你怎么能遇到佛法僧呢?

  所以你成不了道,要想成道,得圣无染,要想得到陀罗尼宝藏,你要“达深法海源,速成无上觉,若离粗恶语,常说柔软言,众生皆爱敬,灭先世罪业。令众常欢悦,成菩萨导师,知诸佛所行,超过第十地。”

  离粗诳语就有那么大的功德。“若离杂秽语,智者皆爱敬,为他所发言,具获五功德。”这五功德就是〈净土论〉所说的五种功德。

  “若离于贪欲 不诽谤圣教 供养服袈裟 弘三乘圣道

  当生净佛国 导师之所居 乘于无上乘 速得最胜智

  若离于瞋恚 一向修慈心 速疾证等持 乐众圣行处

  当生净佛土 远离诸过恶 住彼证菩提 令离诸瞋忿

  若离于邪见 纯修净信心 乐开示三乘 亦供养诸佛

  永脱诸恶趣 遇众贤圣者 具诸菩萨德 逮得最上智

  我说十善业 能趣胜菩提 生长诸等持 陀罗尼忍地

  此轮大威德 能摧诸恶趣 破坏诸恶障 速证大菩提

  “若离于贪欲,不诽谤圣教,供养服袈裟”,传袈裟衣,弘扬三乘的圣道,“当生净佛国,导师之所居,乘于无上乘。”佛居的净佛国土,是无上大乘。“速得最胜智。若虽于瞋恚,一向修慈心,速疾证等持,乐众圣行处。”要离瞋恚,离开贪,离开瞋,修慈悲观,这样才能成就佛果。

  等持一切诸法,持无量义。“当生净佛土,远离诸过恶,往彼证菩提,令离诸瞋忿。若离于邪见,纯修净信心,乐开示三乘,亦供养诸佛。永脱诸恶趣,遇众贤圣者,具诸菩萨德,逮得最上智。”这样才能够成就无上菩提。

  “我说十善业,能趣胜菩提,生长诸等持,陀罗尼忍地。此轮大威德,能摧诸恶趣,破坏诸恶障,速证大菩提。”这是总说。十善轮就是成就胜菩提的因,能够生长十无量法,这个就是陀罗尼。无量法就是等持,就是陀罗尼,就是三昧。陀罗尼忍地,十忍十地,此轮的威德,能够摧坏一切的恶趣,

  破坏诸恶障,速证大菩提。

  善业道品竟

标签:地藏|十轮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