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大德专集>> 圣严法师>>正文内容

《圣严法师教净土法门》第一篇:修学佛法的基本知见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来源:法鼓全集2020纪念版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编者序

  圣严法师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经常是以“禅师”的形象出现,其实早在一九六○年期间,法师即曾应邀于屏东市的东山寺主持过弥陀佛七,而后从一九八三年开始,每年在农禅寺固定举行两次佛七——弥陀佛七、清明报恩佛七,近三十年来未曾间断。二○○○年,更首度举办念佛禅七,展现了念佛法门的另一面向。

  此书即整理自二○○○、二○○三年清明佛七及二○○○、二○○四年念佛禅七的开示讲稿。因内容、架构庞大,兼具有相、无相,故自二○○五年开始整编修润起,于二○○七年才完成初稿。圣严法师阅读初稿之后,除肯定编者的努力,也允诺作一短序,但就在进行编辑工作时,因病圆寂,使此书成为少数没有法师自序的著作。

  整编后的内容分为四篇:修学佛法的基本知见、有相念佛、无相念佛及《阿弥陀经》讲记,架构安排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并将法师的《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记》同时收录于此,以供学人做相关学习。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圣严法师回归佛法炼心的本质,以禅为全体佛法,而念佛实为佛法修行法门之一,并以四种净土来概括念佛的功能。修行最终目的是完成自心净土而建设人间净土,是菩萨道的实践,佛国净土乃是之间的中继站。在此宽阔的背景中,显示了净土法门的意义与价值,也正是法师净土思想的整体展现。不仅为有相与无相念佛搭起桥梁,也打破了禅、净宗派的界线。

  圣严法师之前虽曾出版过《念佛生净土》、《48个愿望——无量寿经讲记》、《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记》等净土法门著作,但本书是首次将法师念佛禅的相关开示做系统地整理,其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般舟三昧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讲解内容,更是首次整理出版,定能为有志修行净土法门者开启新的视野。

  《圣严法师教净土法门》继《圣严法师教观世音菩萨法门》、《圣严法师教默照禅》、《圣严法师教话头禅》后出版,将圣严法师修行方法的教示做了最完整的呈现。犹记二○○九年初,我们以报恩念佛的方法送恩师最后一程,并于荼毗典礼到追思暨植存期间转为念佛禅,而今于圆寂周年之际出版此书,使其教法形诸文字得以流传,相信也是回报师恩最好的方式。

 

  第一篇 修学佛法的基本知见

  第一章 修学佛法的基本原则:教、理、行、果

  佛法有很清楚的次第、组织,首先一定会讲教、理、行、果,这是学习佛法的基本原则。

  所谓“教”,是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之中所说的种种教义,目的是要让我们明白如何修行,了解修行有一定的规则可循。

  “教”是可以用文字表达、语言宣说、头脑思考的,是属于可思议的部分,可以说明、可以解释,也可以表达,是合乎逻辑的。逻辑是论理学的意思,也就是合乎道理的,所以佛法一定合乎道理。所有的经典都是教,所有的论典也都是教,不管是佛说的哪一部经、祖师们造的哪一种论都是属于教。

  除了教以外,如果没有“理”,那就没有根本、没有目标。理又叫作理体、真如、佛性、法性,又可以叫作如来藏、实相、实性;禅宗所说“明心见性”的“性”,天台宗讲的“实相”,也都是理。“理”是一切众生的根本、一切诸法的本性,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所有一切道理的本身都离不开它。那么是不是每一法、每一物、每一事都是“理”呢?那么凡夫,乃至于一草一木,或是砖头、石头、泥巴,是不是也都是佛呢?如果这么说,就是外道。

  佛所说的“理”是理体,就是实相;相有事相、实相,实相才是“理”。理是不可思议的,不可以用语言说明,也不可以用头脑去思考;如果真要用语言文字说明,就姑且名之为空性,即诸法皆空、五蕴皆空的“空”。

  空的意思是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如果能够表现,都是因缘所生的,所以一切法都是暂时的现象。因为是暂时,所以不是实相,也不是理;但是,理又不会离开一切虚幻的现象。所谓虚幻的现象就是无常,随时在变,从无变成有、再从有变成无,这变变不已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本质是空。没有实质的、普遍的一样东西,所以称为空性。

  “理”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一定要自己去体验。如何体验?必须透过“行”,而“行”又必须根据“教”——佛所说的教法修行,所以“理”还是需要“教”来说明,等证悟或实证了,修行就有了结“果”。

  懂得教义,并不代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理体,一定要通过修行才能够体验到。可是很多人学佛,只是用头脑去思考、记忆,用口去说。如果不照着经教去“行”,讲得再多、听了再多,也没有用,与“理”还是不相应。

  对修念佛法门的人来说,即如《阿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要有善根才有机会听闻佛法、听闻教理,之后才能进一步修行。修行福德因缘,一个是利益众生,修人天善法之中的一切善法,但这是福德的一部分,还不是必定生净土的因。真正生净土的因是要发菩提心,要持清净戒、修布施行,要孝顺父母、师长,还要精进念佛。精进念佛是与禅定相应,我们布施、持戒、修定,有定才能得智慧,因此,念佛的目的是要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有二种:事一心不乱及理一心不乱。能够做到专心、清净心念佛,没有任何杂念妄想,是事一心不乱。但若修成理一心,即使未与诸佛在一起,至少也能与一生补处的菩萨在一起,而这就是“果”了,也就是果位。

  未听闻教理,知见不正时,是外道;知见正确了,可是烦恼不断,是凡夫;若进而修行佛法,使烦恼不起,就变成圣人;烦恼断除了,就是大菩萨;一直到无明全部断尽,最后一分无明也断时,就是圆满的佛。所以,教、理、行、果四个项目,就是我们修行佛法的基本程序。

 

  第二章 修行的真义:慈悲心与智慧心

  一、修行的重点在心

  “修行”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词,不管是过去或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修桥铺路、施衣施食,静坐、修禅定,或是初一、十五吃素,就是修行;还有人以为不吃人间烟火食,在山中吃草、啃树皮,或是穿得破烂、住得简陋,就是修行。在印度,甚至有持某种戒而能升天、得解脱的说法,譬如牛戒、狗戒、鱼戒、猴戒、蝙蝠戒,以为只要学牛吃草、学野狗吃粪、学鱼泡在水中、学猴子坐在树上,或是学蝙蝠倒吊着,就是修行。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标榜替天行道,在法律之外执行自以为公平合理的任务,也说是在修行。他们自称劫富济贫,听起来好像有理,其实不然。虽然我们常说“为富者不仁”,但是为富者一定不仁吗?像佛经里的须达长者,就经常行大布施,所以,不能说有钱人就是罪恶。

  会成为有钱人,有的是因为剥削、侵占、压榨他人,譬如贪官污吏搜括民脂民膏,或是奸商放高利贷、囤积居奇然后待价而沽,这种人当然不慈悲。可是也有许多或者更多有财富的人,是因为自己过去世修得的福报,然后以现在的智慧、技巧、因缘而致富的。他们以正当的方式和技巧来赚钱、发明及创新,为社会大众谋福利,这种有钱人不但不坏,而且是菩萨。大众需要这样的人出来发财,发了财以后能够利益天下人。所以,劫富济贫的说法不一定对。

  还有人说:“贫穷布施难,富贵学道难。”意思是富贵的人能够布施而不易学道,贫穷的人能够学道而不易布施。但是释迦牟尼佛时代,很多国王、大臣、大富长者都跟着释迦牟尼佛学佛,而在中国,甚至日本、韩国,佛法最初盛行的原因,也是因为帝王或大臣、大富长者的推动,所以“富贵学道难”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再说也不是所有富贵的人都会布施,有些很吝啬,一毛不拔,对自己刻薄,对人也刻薄。不要说布施,连自己要用的都舍不得,留着、藏着,最后死了,钱财就成为五家所共有。五家即水、火、盗贼、不肖子孙、恶王(恶政、坏的政策),其中最可能的就是属于不肖子孙。所谓“富贵不过三代”,儿孙如果没有努力赚钱,祖上辛辛苦苦赚的财产,往往很快就散尽。而“贫穷布施难”也不一定对,布施不一定要用钱,能用自己的时间、劳力,甚至于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拿出来供养三宝就是布施,如此即使是乞丐也做得到。佛陀时代有一个故事,一个老乞妇用她讨饭的破碗辛辛苦苦地乞求了半碗油,结果到了晚上全部拿来点灯供佛。佛因此赞叹她,说她的功德很大。可见贫贱或富贵与修行并没有绝对的关系,这是因人而异,问题是在于“心”。

  二、修行的目的在培养慈悲心和智慧心

  修行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的心和行为,让自己有慈悲与智慧;所谓慈悲就是菩提心,而智慧就是出离心。

  菩提心是利益众生的心,是学习诸佛自利利他的精神,学习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愿心,如此就是修行菩萨道,而能永远地修行下去,就成佛了。出离心是出离烦恼的心,不让自己再因贪欲、瞋恨、怀疑、忧虑、怨恨或嫉妒而经常烦恼、痛苦、挣扎,否则不会有安全感、安定感,也不会慈悲,更不会有真正的智慧。只要时时想到利益众生,就一定会有慈悲心、出离心,不然,无论修什么、怎么修都没有用。

  因此,念佛的目的也在于炼心。修念佛法门的人如果不会调理自己的心,只知道形式上的念佛、诵经、拜佛,即使敲破了好多个木鱼、数断了好多串念珠,或是额头拜出了好几个疙瘩,甚至于把地面拜出了一个大窟窿,也不一定有用。虽然修行不是只动口念佛,可是因为心炼不起来,所以还是需要精进念佛让心安定、清净,当念佛念得心中没有烦恼、杂乱,不受内外状况影响时,慈悲心、智慧心就会出现了。

 

  第三章 修行必备的条件:发菩提心

  一、菩提心即是帮助众生解脱烦恼

  学佛不论修哪一宗、哪一派,都必须发无上菩提心,那是修行的方向。无上菩提心就是《心经》、《金刚经》及大乘经典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我要成佛”。

  学佛成佛,就是要学得像佛一样有智慧、有慈悲。每个人要经历的时间不同,这要看因缘,还要看自己精进的程度,有没有勤修善根和福德?所以,成佛没有一定的时间,端看自己怎么修行。

  要成就善根福德因缘,第一就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只为众生不为自己,不发菩提心就没有目标,即使有目标也是一个自私鬼。一般讲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修学佛法是为了自己断烦恼,同时也帮助众生断烦恼,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福慧双修,就是菩萨行、菩萨道。当完成菩萨行时,就能成佛了。

  成佛一定要经过菩萨道的阶段,而行菩萨道必须在凡夫群中,所以不管来生想到娑婆世界或者西方极乐世界,都一定要发愿度众生。即使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只是在那里寄居一段时间,就好比将小孩送到外国留学,等学成后还要再回来服务乡里。

  度众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救济贫难和困苦,使众生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生病了也有医药可以治疗。但像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后,没有钱、也没有物资,没有办法给人衣服、食物、房子或医药,但是他用“佛法”,反而度的众生更多、更彻底。这种度众生的方法,有一点像已开发国家到贫穷国家或落后地区支援,虽然也会带一些医药、食物、衣服,但主要还是协助当地的人民站起来,学会耕种、治病、制造、生产,自给自足,这就是技术援助,才是最根本的办法。譬如台湾过去的农耕队,做的就是这类的工作。

  佛法的救济是提供观念、方法,帮助众生调整自己、改善自己,来去除烦恼、离苦得乐。只要我们的心或观念能够转变、我们的行为能够改善,就会少烦、少恼、少痛苦,也能够帮助他人少烦、少恼、少痛苦,这就是佛度众生的方法。

  二、如何发菩提心︰菩提心的次第

  发菩提心应该有阶段性,只是一般很少强调,因此造成许多弊端。譬如某些禅师只说“顿悟”,但什么是顿悟?顿悟以后究竟是什么程度,也说不清楚,致使有人误会顿悟就是成佛,引起许多无谓的争论。甚至有些人没有用功修行,也没有真正的悟境,就自认为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然后目空一切,耍嘴皮子,形同外道一般,因此,从明朝到近代,有许多善知识都批评禅宗是口头禅、野狐禅,其实都是因为不明白菩提心次第的关系。

  净土宗也有相同的情形,净土经典也教人发菩提心,但是发什么、如何发?都没有详细地说明,许多人都误以为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发菩提心。而会有这样的误解,并非没有根据,譬如《法华经.方便品》:“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华严经.梵行品》:“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好像一发要成佛的心,然后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已经成佛了。

  念佛的确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修持法,可是一定要配合三种净业、福业(详见第二篇第四章),才能累积净土资粮。只晓得念阿弥陀佛是净业、是净土资粮,那是含糊笼统,因此我们要知道菩提心的层次。

  三、菩提心的五个层次

  根据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菩提心一共有五个层次: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菩提心虽分五种,但五种都要发。

  学佛一开始就要发菩提心、成佛的愿心,此即发心菩提。“发心菩提”非常重要,要天天发、时时发。因为发心后很容易忘记,所以每天早晚课都要诵〈四弘誓愿〉。但不是诵了就表示发菩提心,有时虽然口在诵,但是心中并没有发菩提心的念头和心态,所以也产生不了力量。不过念熟了,至少别人提醒的时候,会立刻提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念头。

  众生无边要怎么度呢?重要的是你遇到众生时内心的想法。譬如我虽然修行不好,只是个普通人,但是每见到一个人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先思考自己可以为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如果不是我去或者不是和我谈话,是否都能达成相同的目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不必画蛇添足,浪费彼此的时间。

  另外,发菩提心不是投资、买卖股票,所以只管自己能给别人多少利益,而不问别人能给自己什么好处。因此演讲也好、谈话也好,我不会先考虑对方是否会供养我大红包?以后会不会继续护持我们?我只希望这些菩萨能从佛法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从此继续来学习佛法,这样,我的目的就达成了。

  发菩提心,首先就要布施,六波罗蜜的第一项就是布施波罗蜜。我没有钱,只能用佛法来引导他人、帮助他人处理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是用“法”布施,而一般人不知道有佛法,就用财物、时间布施。

  我们法鼓山有一个劝募的护法体系,我经常告诉劝募会员们,劝募的目的是要劝人来学佛、募人来修行,出钱还是其次。不论是捐一元或一亿,都能让对方与我们产生关系,并且开始关心我们,我们才有机会让他们得到佛法的利益,这就是互动。而且这些款项并不是为我募的,是为他们做功德、种福田,让他们福慧双修。

  募款不是做吸血虫,专门吸人家的血,把别人的钱一块一块都变成自己的,这样罪过很重。我们要让人得利益,而且不是专门让有钱的人得利益,同样也要让没钱的人得到利益。出家人有一句“一钵千家饭”的口头禅,出家人不可以而且应该避免被同一个人供养,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供养、布施。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须菩提,他托钵专门找有钱的人家,佛陀问他为什么?他说没钱的人连自己都吃不饱了,实在不忍心再向他们托钵了。佛陀就告诉他,他们穷就是因为没有种福,而你现在连种福的机会也不给他们,不是更不慈悲吗?所以,托钵应该是沿门托钵,不分贫富。我们劝募组织的运作就是在学习佛陀募化的精神。

  对众生救济帮助是利益众生,希望众生布施、种福田,也是利益众生。很多人只晓得给钱、给物品是度众生,其实能让众生知道如何种福田、布施,也是利益他们,也是度众生。因此,我们自己发菩提心,也要劝众生发菩提心。所以,我们劝募就是募人学佛、劝人发菩提心。如果只是自己发菩提心,不劝众生发菩提心,不管众生能不能成就,都是小乘,应该同时自利利他,才是发菩提心。

  第二是伏心菩提,“伏”是降伏的意思,就是降伏烦恼魔。自己知道心产生烦恼的起伏,就要用佛法的观念、方法来调伏,譬如苦、空、无常、无我等观念。

  曾经有一位菩萨罹患癌症非常痛苦,医生判断大概只能再活三个月,每个来看他的人,不是安慰他不会死,要他好好调养,就是直接告诉他赶快念阿弥陀佛,等佛来接引。他感觉自己好像一脚已经踏入棺材,没有前途和希望了,十分痛苦。突然他想起我说的“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念头一转,自信心又生起来了。从此不再恐惧死亡,也没有准备一定要死,只是面对它;对于别人的态度,也是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于是豁然开朗,结果到现在都还活着。这就是用佛法来伏烦恼的例子。

  有的人说,我知道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但再怎么念,烦恼都还在,该怎么办?那就念佛。当你烦恼起,知道情绪在动,就赶快念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要想。当你念到只有佛号,其他什么都不管时,你的烦恼也没有了。如果再进一步念到一心不乱的理一心不乱,就是见性,也进入下一阶段——明心菩提。

  第三是明心菩提,明心是明智慧心,见清净的佛性,也就是一般所讲的见性或见佛性。明心菩提已断烦恼一分,得无生法忍,所以到明心菩提阶段,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了。

  第四是出到菩提,“出”是出去、出离,也就是解脱;“到”是到达彼岸,也就是波罗蜜,度的意思。从生死苦海的此岸出离到达不生不灭的彼岸,这是第八地菩萨,从此不再受三界任何烦恼所困扰、影响。依小乘的佛法来讲就是阿罗汉,不过,阿罗汉没有修慈悲行、没有修福、没有度无量的众生,因此从菩萨道来讲,尚未解脱。如果阿罗汉要成佛,一定要回小向大,广度众生,等圆满了菩提,才能成佛,也就进入最后一阶段——无上菩提。

  “无上”是最圆满的,是证到妙觉的果位,也就是佛。佛还是有菩提心,叫作无上菩提心。

 

  第四章 修行的原则:解行并重

  一、解行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修行一定要解行并重,“解”是修行的观念、修行的方向、修行的步骤和过程;“行”则是用身口意三业,来实践佛陀的教法。

  “解”就像指北针、航海图一样,能指引船只行驶到想去的地方,不至于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但若只是“解”而没有“行”,就好像徒有航海图、指北针,而不扬帆、不划桨一样,缺乏行驶的动力,当然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了。所以,行、解一定要并行。

  我也经常以鸟的双翅来比喻行和解。鸟飞在空中,一定要有两个翅膀才能平衡、才能自在飞翔,海阔天空;如果只有一个翅膀,或者一边羽毛多、一边羽毛少,一定会失去平衡,也飞不起来,所以必须平衡发展。

  许多学佛的人只求“解”,懂得好几部经,会讲也会写,可是他的心与经典、论典不相应,没有办法用佛法来帮助自己解除烦恼,也不能够用佛法来帮助他人去除烦恼。虽然知道有佛法可以用,自己却没有好好用,十分可惜。然而也有些人很用功,但是不知道修行的方向、步骤,也不知道佛法基本的立场,只是盲修瞎练。虽然也能有一些体验,或是练出什么古怪的功法,但是究竟有什么功用,十分难说。

  有一位菩萨,早期跟我打过禅七,后来自己修行去了。过了很多年,他来见我,神秘地说:“师父你看我的眼睛,我已经修成了。”我看他的眼睛的确跟普通人不同,就问他到底是练什么功。他说:“我练的是太阳功,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着太阳看,从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开始练,看着太阳慢慢上升,每天要看二到三个小时。最初只能看早上的太阳,后来渐渐连中午都能看上三个小时。”我问他:“太阳功有什么用?”他说:“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只是能够直视太阳,不怕太阳光。”

  学佛是炼心,不是炼什么眼睛、耳朵,或是什么古怪的法术,而是要根据佛所说的法、道理来修行,修行就是实践佛法。

  二、知戒定慧,以身口意行六度

  解与行是建立正信——正确的信仰的两个管道。“解”是正知正见,正确的知见。“行”是正行,正确的修行;明白方法并且照着实践就是正行。

  因明白道理而产生的信心,是“解信”;在正行的过程中,渐渐体验到佛法修行对自己的好处,而产生更深一层的信心,就是“证信”。“证信”的程度有深有浅:深的,禅宗称为开悟,即见性;浅的,是除烦恼,让我们在平常生活之中不会再有这么多的烦恼。仅有正知正见要完成证信很难,多半的人都要通过正行才能证明,而觉得佛法真的很有用!

  佛法的实践,必须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基础。戒的意思是,应该做的必须做,不应该做的不能做。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增加生死、烦恼种种业的事;什么是应该做的?有助于出离三界生死的功德,也就是戒定慧。

  定的意思是心不随处、随时攀缘造业。我们的心不安定,很容易被环境中的人事物影响而造恶业,若能不随之起舞,这就是修定。此时你对自己会知道得更清楚,烦恼也会减少一些,就能与慧相应;虽然还没有发生真正的智慧,但是是相应的。

  若从戒定慧延伸来讲,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六波罗蜜。“波罗蜜”是“度”的意思,是从烦恼的苦海到达解脱的涅槃。“六度”不仅是度众生,还要度自己,是自度度人、自利利他,不但让自己的烦恼不再生起,也让他人没有烦恼。

  佛法要透过身口意来实践:不仅身体不做坏事,还要积极行善;不仅口不出恶言,还要积极赞叹功德;不仅心不动坏念头,还要生起智慧心和慈悲心。也就是以身口意修戒定慧,除贪瞋痴。

  修行并没有特定时间,而是在生活之中的每一个时刻。时时刻刻留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话语是否与佛法相应,还要时时刻刻留心自己的心念是否与佛法的戒定慧,以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相应,若三业与佛法相应就是修行。

  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到庙里,整天敲木鱼念阿弥陀佛,那只是一种修行法,不是修行的全部,而应该是在平常生活之中随时照顾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使之与戒定慧三学及六波罗蜜相应。

  三、在精进修行中学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

  但是要完全做到三业与戒定慧相应并不容易。在平常生活里,我们经常不知不觉就随顺自己的习气,让自己陷入烦恼、痛苦中,像生活在地狱里。有时不管环境如何,看什么都不满意,不是对人不满,就是对事不满,每天埋怨、发牢骚,尽说一些刺激、伤害人的话,如果对方不服气,两个人就斗了起来,成了仇人、怨家,结果每天碰面都互给脸色,面孔拉得像马脸一样长,就更加不舒服。这种情形不仅发生在家里或是工作场合上,就是在等公车、排队买电影入场券时,都可以与人产生摩擦;即使嘴上不讲,心里也在嘀嘀咕咕,这些都与修行不相应。

  参加长期精进共修,让我们有机会在一个清净的环境、空间,很安心地来实践戒定慧三学。因为不可能有机会去杀人、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饮酒,所以能持戒,虽然有时不免会动些坏念头,譬如打坐时,并没有刻意去想,但是杀、盗、邪淫、妄语、两舌等念头却自然就跑出来,这只是心里不清净,身体和语言并没有真的去做,所以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恶业。

  也由于专注在方法上,譬如念佛,口里时时处处都在念阿弥陀佛,心里也知道在念阿弥陀佛、在想阿弥陀佛,而且看到每一个人、每样东西都是阿弥陀佛的化现,所以内心不会起起伏伏,如此便是与“定”相应。而每天听师父讲开示、接受法师们指导,再加上亲身实践,反省缺点,就能产生智慧,与“慧”相应了。

  此外,在精进共修时,也是在实践六波罗蜜,戒定慧就是六波罗蜜中的持戒、禅定、智慧,那布施呢?一般人以为布施是布施财物,其实布施最难的不是身外之物,而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体;如果连身心都可以布施了,更何况是财物呢?那么在精进共修期间,你没有财物可以布施,我们也不要你布施财物,而是要你把身心布施出来。

  身体如何布施?就是放下对于身体的执着。因为执着所以会累、会热,还有背痛、脚麻和腿疼,很多麻烦。在禅堂里,虽然没有那么吵杂,可是被禅修的规则限制住,只能坐在一个蒲团上,不能够自由地跑来跑去,想出去就出去,想进来就进来,这时就不要管身体,把身体布施给方法,把身体布施给佛法。将心布施出来,就是凡事不要牵牵挂挂,不要一直想打七之前种种的人事物。你说:“这些东西我暂时都布施掉了,已经不是我的!”这样内心就不会再去牵挂它。把过去的布施出去,把未来的也布施出去,不管念头里的过去,也不管念头的未来。身心布施之后,就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一点负担也没有地专注在方法上。

  修行时会感觉不耐烦,有时是因为身体的反应,有时是因为心里的烦恼,觉得一天到晚只能坐在那里念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无聊、好烦躁。有时是因为环境,譬如前后左右的人小动作很多,冒出难闻的气味、发出古怪的声音,或是睡觉时有蚊子在耳边飞来飞去,过堂时有苍蝇在面前转来转去。这种种让人不舒服的情况,都要用忍辱心来忍耐,能继续不断忍受自己感觉到的不舒服、不自在、不快乐,就是忍辱波罗蜜。你可以想:“忍辱波罗蜜是没有一样事情不能忍,何况这些都是小事情;而且如果连小事情都不能忍,大事情怎么办呢?”所以不管身、心、环境如何让你不舒服、不自在,就接受它吧!接受它,当下就放下了,这就是忍辱波罗蜜。

  最后是精进。以念佛来说,通常刚开始时都很摄心,但是过了一会儿,就一边念佛一边打瞌睡或打妄想。如果想睡,把眼睛瞪大一点、声音念大一些、身体坐直一点、下巴收紧一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如果真的很累,不小心睡着了,那也没办法,但是一醒过来,听到大家的念佛声,就要赶快打起精神念佛。而打妄想是正常的,可是要不断地回到佛号上,然后使字字分明、声声清楚,不漏掉一个字,这就是精进波罗蜜。

  这样在精进修行期间,不但修了戒定慧,也放下了贪瞋痴。凡是心中有贪瞋痴等烦恼出现时,就用方法或佛号不断地提醒自己,并生惭愧心说:“我在念佛、我在用方法,要赶快修行。”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就是修解脱道,继而生起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就是菩萨行。

  所以,我们要多参加精进修行,不但没有机会犯错、说错话,还能学会如何用方法。修行刚开始时,我们发现自己不太能约束自己的身心,渐渐地,我们练会了约束身心的方法,让身心不起烦恼。等回到平常生活之中,就能时时提高警觉,并以学到的方法和态度来面对所有的人事物,养成平常生活用方法的习惯。

 

  第五章 佛法的观念:苦、无常

  人会痛苦是因为观念错误,所以碰面就互相争夺,自己和自己往往也前后矛盾、天人交战,因此,佛陀要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正确的观念。

  一、佛法的基本观念:苦的事实

  佛所说最基本的观念就是苦的事实,也是他成道之后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等五位比丘时,所说之四圣谛的第一谛。

  什么是“苦”?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生病是苦,但佛法所讲的苦不只这些,主要是生、老、病、死,还有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蕴炽盛等八种。

  生、老、病、死,原则上是属于身体上的苦;五蕴炽盛是身、心的煎熬,身、心不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然后在心理、身体上产生种种冲突、矛盾、不安全和不满足;而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则是属于心理的。

  求不得苦,是因为欲望太多,老是觉得不满足;爱别离苦,是舍不得、不愿意自己喜爱的人事物离开,所以痛苦,尤其是有密切关系的人,譬如夫妻、子女、父母、兄弟、朋友等;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每遇一次就彼此伤害一次,即使没有真的伤害,也会产生恐惧、害怕、讨厌的情绪。奇怪的是,在现实人生中,我们愈不喜欢的人,愈是怨家路窄;愈是喜欢的人,却愈是见不着面。

  这些舍不得、放不下、看不开、求不得,都是心理上的问题,而这些心理的种种困扰都是与外境,也就是外在的人事物有关,因此若不能透视苦的本质,人只要置身于外境,就是在痛苦之中。

  众生的种种痛苦是来自于根本的痛苦——贪瞋痴,苦不是因为物质的缺乏,而是因为不满足,因此即使是到了物质非常富裕的地区、国家,还是会感觉痛苦。因为欲壑难填,只要贪心不除,永远不会满足,永远是在苦中。

  不满足是痛苦的最大原因,由于不满足而贪得无厌,在贪得无厌的过程之中,贪的本身就是一种烦恼,贪的同时就是在痛苦之中。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鸟为食亡还好,它是为了求生而觅食,上了当就死了。人为财死才是冤枉,财富与生命不一定有关系,但是因为不断希望得到更多的财富,结果就在烦恼痛苦之中,甚至于身败名裂。

  因为其他众生没有思想的能力、记忆的能力、计画的能力,也不会对未来感到忧虑,所以虽然愚痴,但还没有人那么痛苦。所以佛说的苦,主要是指人感受到的。

  贪心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有增加忧虑而已。贪得了,一方面怕失去,一方面还想要更多,就算这些东西自己不一定需要和适用,还是会希望得到再得到,甚至希望世界所有一切东西都是自己的。贪不到呢?就瞋,失去了就恨,恨、怨、怒、瞋,还有猜疑、嫉妒种种心全部出现了。所以贪欲跟瞋恨是连带的,是一体的两面,而这两样东西又连着一切烦恼,就是愚痴、没有智慧,因此苦不堪言。

  二、无常观

  苦的主因是贪,然而我们要知道,生命本身是无常的,环境中任何有形、无形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因此失去是必然,又何必不舍或贪求?

  所谓有形是指物质,环境里我们看到的所有现象,譬如山河大地、地水火风,不管值不值钱,每一样东西都是无常的,都只是暂时性地存在。无形的则是指观念、想法、思想和信仰。你相信的特定对象,它本身是无常的,而信仰的成分和力量也是无常的,连能信仰的自我也是无常的;也就是说,能信仰的或被信仰的对象都是无常的。

  那世界上的珍宝,譬如金子,不是有人说真金不怕火炼?或是金刚钻是最坚硬、最锋利的物质,永远不会消失吗?其实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无常的,只有变得快一些或慢一些的差别。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念,都是无常的。知道一切无常,苦就会少一些,因为少了一些贪欲、少了一些瞋恚。

  但是有时观念上清楚,还是会烦恼:“我知道是无常,但这个‘是无常的’是苦的!”此时最好要用方法,而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当你烦恼起,就念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三、五蕴无常

  人的烦恼主要是来自身心的种种矛盾、冲突,这主要是因为愚痴:不知道生命是无常的,不知道所有一切都是暂时的,包括身体和心,还有身体和心所处的环境,也就是五蕴和三界。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的众生不管是在人间、天上,或是在畜生、饿鬼、地狱,都是苦,只是有比较苦或比较乐的差别。人间有苦有乐,地狱、饿鬼、畜生有苦没有乐,天上则有乐而没有苦;可是天上的众生天福享尽或是禅定退失后,还是会堕落到人间,甚至堕落到地狱之中。因此,在三界之内没有真正的解脱乐,都是在无常、苦之中。

  (一)色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是身体,我们称为色身,此外,还包括色身所接触到环境里的种种人事物,这就叫作色法,也叫作色蕴;而受、想、行、识,则都是心理的活动。

  (二)受

  受有苦、乐、忧、喜、舍;受蕴当然是无常,如果是常,乐就一直乐下去了。三界之内,没有一直乐下去,也没有一直苦下去的事,只有无间地狱才是一直苦,但业报尽时仍会转生,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受都是无常的。

  受虽然有乐也有喜,但都是比较而来的。乐以后是苦,苦中作乐,而苦有轻有重,当重的苦消失的时候,就以为自己得到快乐了,其实那也是苦,只是比较轻微,但我们以为那是快乐。

  其实世间没有真的快乐,我们的身体、心理都有负担,有忧虑、有恐惧、有嫉妒、有怀疑、有不安全,那都是苦;虽然快乐,这是自己骗自己、麻醉自己,认为是快乐。

  “喜”是一种心理作用,也是一种假相。我好喜欢、我很喜欢,心里头满高兴的!喜欢什么?明天要升官了、我生了一个孩子、我有孙子了、我的股票突然间涨了!请问这些能保得住吗?你所喜欢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这是在一种幻境之中。暂时出现,你就喜气洋洋,其实它很短暂,消失得很快,马上就变成忧。

  譬如结婚应该是喜,可是蜜月之后,彼此之间就开始有矛盾的事情出现,结果你缠着我、我缠着你,你不放心我、我不放心你,你爱我爱得要死、我爱你爱得要活,要活、要死,这既不快乐,也不欢喜。因此,受虽然有苦、乐、忧、喜、舍,但乐、喜都是暂时的,事实上它是苦。所以,真正的受是苦,以苦开始、以苦结束。

  (三)想

  “想”是思考,思考该怎么办。“受”了以后,你开始想怎么办?希望怎么办?有,你也在思考怎么办,没有,你也在想怎么办,老是挖空心思思考怎么办。我们常说心猿意马,心意就像野猴、野马,不断在动。想的这个念头是不断在动,是无常的,思前想后真是一桩痛苦的事。

  (四)行

  “行”是思考以后,决定要用什么方式来处理问题。有的人想要逃避,有的人想要追求,有的人逃也逃不掉、追又追不到,这叫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躲也躲不掉、求也求不得,所以心里面采取行动的一种心理行为还是苦。

  “行”有两种层次,一种是心理的行为,就是凡夫思考以后,心要采取什么行动;另外一种是禅定的心念变动。我们心的念头,前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前念消失后念继续地产生,前念与后念之间有一样持久、持续的东西就叫作“行”。心念的连贯持续,就变成了识,变成了业力的识。所以这个行也是无常的。

  行有变动、持续两种功能,我们的心念是不断在变的,但是变化之中又有连接的关系,这叫作行的功能。行的功能要禅修入定时才能体验得到,普通人不容易体验到。普通人的行就是心里采取行动,那种叫作心理的行蕴。

  其实念佛也可以体验到念头的相续,念佛时心中没有任何杂念,只有一句佛号持续着,你知道自己在念佛,但是任何杂念都没有,自己身体的负担不存在,心里也没有其他的念头、负担,这时已经念到一心不乱,叫作事一心。此时只有一句佛号,可以体验到一点点行,那就是说,前念与后念之间是不同的念头。前面念一句佛号、后面又是一句佛号,或是两句佛号,可是这两句佛号是同一个人在念,你持续着同一个人在念,而念的时候没有其他念头插进去,只是连贯的,这叫作行蕴,能体会到这个已经很不容易。

  (五)识

  最后是“识”,识有两种层次的功能,一种是分别认识,是认识心,也就是分别心。譬如念佛时,你知道自己清清楚楚在念佛,这叫作认识心。你晓得自己在念佛,也听其他人念佛,你跟着念,这个是你知道的,这个也是识,认识的识、分别的识。

  另外一种叫持续识,也就是行蕴深的一种力量,很深很细,很微细的一种力量,我们叫它作“业”。前一念跟后一念,念念相续,念念产生一种力量,我们叫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叫作业力。所以,第二种功能是造业的功能。

  业的功能有善有不善,善业里有净与不净,这都是五蕴里的最后一蕴——识蕴。譬如念佛时就是念佛,这叫作清净的善业或净业;这清净的善业只有回归于往生净土,其他的什么都不求。不为自己求富贵,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这是菩萨行的净业;不为现生得利益,但愿往生极乐国,这虽也是净业,但还是识,不是智,因这时还是有执着的——执着往生西方。因为没有得解脱,虽然修的是净业,但还是识。

  业力是不断变化的,譬如我们在还没有听开示之前,认识、想法和心的力量,跟听完开示之后是不一样的。开示产生作用,把我们的心、意、识转变,就是将心里的业力转变,心的成分转变,识也就变了。可见识也是无常的。

 

  第六章 业报

  一、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释迦牟尼佛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1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以及所处的环境都非常脆弱,随时都可能遇到灾难、遇到死亡的威胁。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世界环境除了有自然界的风灾、火灾、水灾外,还有人与人之间残杀、斗争的刀兵灾,以及饥馑灾、疾疫灾,也就是佛经所谓的三大灾、三小灾。其中自然灾害最难防御,每当发生时,总会为人们带来恐慌。

  地球世界平常看起来好可爱,鸟语花香、山青水绿,十分赏心悦目,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事故。有一次我在中国大陆陕西,一夜之间,所有的农作物都被黄土覆盖起来了;人只要在外面一小时,身上就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土,车顶、车窗也都是。人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把嘴巴捂起来,不然吸进的都是黄土。还有一次我走在北京市市区,突然间觉得呼吸困难,连忙问身旁的人,才知道空气中都是沙。渐渐地那个沙子就像下雪一样,铺满了整个马路,然后愈来愈重、愈来愈强。我用伞挡,可是因为风很强劲,没多久伞就被吹坏了,最后只好躲进了旅馆。台湾虽然没有大风沙,但是有地震,还有台风。每次台风一来就淹水,可是没有台风,又会干旱,到时不仅土地会龟裂,连水也没得喝了。

  所以,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安全的,但是人很愚痴,总认为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死亡离自己很远。只要今天没有灾难,今天就放逸、就觉得很快乐,所以平常都很贪恋、执着,贪得无厌,放不下、舍不得,不是跟这个人斗气,就是跟那个人争长论短,因此增加更多的危险、增加更多的苦难。等灾难来的时候,就叫苦连天、怨天尤人:“老天爷!你没有长眼睛吗?我也没有做坏事,为什么要遭受这灾难?”这都是愚痴。

  二、涓滴恶业积累成重报:灾难发生的原因

  灾难感觉上是突然发生的,但事实上,任何灾难都有它发生的原因。有的是在过去世造的共业,到了这一生,这一个时代,在这个环境里,一起受果报。

  所谓共业,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过去个别造的业,你造你的、他造他的、我造我的,可是因为性质相同、相似,所以在这一生一起受报;另一种则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方造的共同的业,但是这种情形比较少。

  譬如今生,我们居住在同一个环境里,有相同的风气、相同的观念、相同的行为,虽然有些行为在我们这个社会被视为合理,或是站在法律的立场、人的立场并没有犯罪或犯法,但事实上,只要对众生造成了伤害,就是恶业,也是我们的共业,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但恶业就是恶业,不会因为不知道而不存在或改变。

  因此,在地球上,有的是地球上共同的业报,凡是地球上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果报,也有的是亚洲人或中国人共同的果报,再缩小范围,各地区有各地区共同的果报,小到同一个家庭也有共同的果报。譬如家人遇到什么困难、灾难的时候,就是这个家庭的共业。

  《地藏菩萨本愿经》说︰“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也有古德说“业不重不生娑婆”。假如没有造那么重的业,我们就不会生在这个娑婆世界;而到了娑婆世界以后,我们又造了种种的业。造了业后,又都不承认,甚至于根本不晓得自己造了恶业。为什么?因为愚痴、颠倒。观念不正确就是愚痴,因愚痴而犯罪、造业,自己不知道,还怪罪别人,这就是颠倒。因此,应该要来的灾难就会来。

  只有学佛的人听了佛法的开示才会承认、才会相信,也只有修行以后的人才愿意接受这种观念,因此,普通人一边造业、一边受报,一边还在骂;骂老天不长眼睛,这就是颠倒。

  有人认为不杀人、放火和抢劫,就算是好人,其实我们时常不经意做点小坏事、说点小坏话、存点小坏心,要知道许多小小的罪集合在一起受报,就变成大的果报。就好像我今天借一毛钱,明天借一毛钱,天天都借一毛钱,听起来只借了一毛钱,但仔细算起来,十天就借了一块,一百天就借了十块,一千天就借了一百块,一万天就是一千块钱了。如果累积起来是一千块钱,你就要还一千块,不能说:“我只是拿了一毛钱,怎么要我还一千块?”有时还不只还一千块,因为要连本带利地还。

  三、别业:忏悔功德减轻业报

  虽然说是共业,但是灾难发生时,有人受的果报轻,有人受的果报重,这是共业之中的别业。别业就是有一点差别;有忏悔心的人,受报轻一点,没有忏悔心的人,有多少罪就受多少报。

  学佛要常常起惭愧心、忏悔心,每天反省自己,是不是动了什么坏念头?或说了什么坏话?伤害了什么人?或是做了什么让人不舒服的动作?如果你说:“是他自己活该倒楣,是他先碰我的,我并没有惹他,我才倒楣呢!”这就是不知惭愧、忏悔,也是前面说的借小钱,等到最后连本带利一起还的时候,又开始怨天尤人了。如果知道惭愧、忏悔,受苦受难时,你会说:“这是应该的。”不但能面对这个灾难、接受这个灾难,还能进一步处理它,并放下因为灾难的痛苦所产生的不平,这就是有智慧的人。

  诸位来参加修行的菩萨,都是好人中的好人,但是平时还是会说一些小坏话、做一些小坏事、存一些小坏心,即使打七时也一样,譬如一只蚊子咬你,你啪的一声就打下去,打完以后才说:“唉!我在念佛,刚好送它往生,阿弥陀佛。”你应该说:“阿弥陀佛!我念佛,你吃我的血,我结你的缘,下一生你要成为人,要来念佛,现在是我布施你。”然后想到它可能还会咬其他的人,于是想办法带它出去,至少不会被人打死。

  还有,心里一边念佛,一边有一些杂念、妄念,妄念里可能还有一些恶念、邪念,这时要忏悔。你说:“念佛都还有这种念头出现,平常不念佛的时候,不是更多吗?我应该要好好忏悔。”经常忏悔,这种念头就会愈来愈少,虽然还是会出现,但是忏悔就表示要改过。

  忏悔并不是等于悔恨,修行的人是没有悔恨的。我起了坏念头,应该承认自己修行不够,就要加紧努力精进,好好修行。

  这样我们受报时,第一会重罪轻报,忏悔之后,虽然还是要受果报,但重的罪可能轻报,轻罪也可能不报。因为你承认错误了、忏悔了,受你伤害的众生会因你忏悔的功德而原谅你,所受的果报就不会那么重了。

  过去无量生以来,我们有许多怨亲债主,都会向我们讨债,忏悔之后,有一部分会原谅我们,果报就会少一点。因此,我们平常一定要用工夫,使得平常能少做一点坏事、少说一些坏话、少动一点坏念头。如果动了,没关系,随时忏悔,受报就会比较轻一点,而且你的恶业会愈造愈少。所以,忏悔非常重要。

 

  第七章 人生最后一件大事

  人的死亡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寿终正寝,一种是意外死亡。一般认为寿终正寝是年纪老了,躺在床上自然死亡,或是生病住进医院,然后色身慢慢衰退,一直到生命力衰竭。其实年轻人若能预知死亡时间,譬如罹患癌症者,已经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开始念佛,这也是寿终正寝。

  意外死亡就是一般人说的横死,譬如车祸、天灾,发生的时间通常很短,可能来不及念佛,或根本不知道要念佛,这就有赖平时做好死亡的准备。

  如果平常没有准备,突然间死亡了,亲戚、眷属应该要为他做佛事,为他超度,为他做布施。假如家属也没有修行,可以请助念团帮忙。

  如果是你的亲友家里有人过世,而你身旁刚好又没有助念团的莲友居士可以帮忙,在他的家人能够接受的前提下,你可以先去安抚他们,协助处理后事。家里有人突然往生,一定会手忙脚乱,你可以问他们要不要念佛,告诉他们:“我是信仰佛教的,此时念佛对亡者很有用,他心里会平安。如果你们跟着我一起念,你们的心会平安,也能影响到亡者,而能平平安安地往生。”

  一、往生的过程

  无论是寿终正寝或是横死,都不是立刻死亡,而是还有一点神识,然后再慢慢地消失,直到没有感觉。

  消失的过程是四大与五蕴配合起来渐渐地离散;四大是身体里的地水火风,离散的次序分别是地大、水大、火大,最后是风大。

  当地大离散时,最后一口气将要断,身体开始不听使唤,渐渐僵硬,然后痛到了极点,痛到最后连痛的感觉也没有,就像“生龟脱壳”一般。试想将一只龟的壳活生生地给剥下来,这比剥皮还要痛苦几百倍。一下子痛完以后,身体开始觉得沉重,就好像是千千万万的石头或是一座山压在身上一样。这是因为地大要离散了,也就是色蕴的功能逐渐地消失。

  接着是水大。水大离散时,受蕴的感觉非常强,身体重的感觉还在,口会觉得非常地渴,一般叫作脱水,也就是身体里的水分开始凝固,血液已经不流通了,即使很渴,也无法喝水。这时嘴唇发黑,脸色转青,因为血液慢慢凝固了。

  然后是火大。当火大离散时,身体就像进入火山口那样,首先是热,一下子又变成冷。因为身体的热量、热能最后都集中在我们的头部,身上已经没有火,觉得非常冷。此时想蕴也跟着慢慢地消失,头脑的思想、记忆渐渐模糊,什么都不知道,这是火大离散。

  最后是风大。风大离散,微细地一点点呼吸渐渐没有了,我们平常的呼吸应该是出息入息均等,但当风大即将离开时,渐渐地只剩出息,而没有力量吸气了,愈吸愈吸不进去,就像在被戳了一个洞的轮胎上面压了千斤的石头,气只能出而无法进。虽然这时很渴望吸气,但没有气,最后连一点点的气都没有时,就断气死亡了,就是风大离散。

  风大离散时,“身体是我的”的执着还在,但是已经无法控制身体了,在这段时间,你只能够执着,头脑里已经没有任何东西,是一片浑沌,因为想蕴,头脑的记忆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最后的识蕴。识蕴就是一个糊涂的存在。

  二、决定往生的力量:随重、随习、随念、随愿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一是随重往生,随他生前所做善恶诸业中最重大的,先去受报;二是随习往生,随他平日最难革除的习气,而到同类相引的环境中去投生;三是随念往生,随亡者命终时的心念所归,善念则转生人间、天上,恶念则转生三恶道中;第四随愿往生,发愿学佛则往生佛国净土,或转生人间继续修行。

  学佛修行的人,知道要发愿,可以随愿往生,一般没有学佛的人,不知道发愿,就会随重业往生。业有重业、轻业,随重是以重业为往生的第一优先,如果是天上的业重,就会生天,如果地狱业特别重,就会堕入地狱。佛经里说,下地狱如射箭,一断气马上进入地狱,连中阴身阶段都没有,那是十恶五逆的重业。

  其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重业,临命终时能见到一片金色的光芒,那就是无量光。光中有佛、菩萨,手执金台前来接引,你自然而然登上莲台,很快就到了极乐世界。有的人在断气前就能看到光和佛菩萨等瑞相,有些甚至连家属也可以看到。

  三十年前,台北有一位吴姓医师,他的父亲是前清的宫廷医师,一生念佛。他父亲往生时,全家围绕床边念佛,往生时十分安详。当时他就看到父亲房间的墙上放光,整个房间很亮,然后在上面出现佛菩萨像,而且是活生生的,并不是画的,当场大家都跪了下来。

  临命终时,如果愿力很强,心念就与愿力相应;如果业力很强,心念就与业力相应;这就是随愿和随重。

  如果没有重业也没有发愿,就会随念往生。我们学佛的人虽然知道要发愿,而且在往生以前就已经发愿,可是如果平常发愿不恳切,没有形成习惯,只有在打佛七或参加共修时跟着大家念,根本不了解什么叫作发愿,那只是种种善根。临命终时,很容易就忘掉了,与愿力不相应,可能连念佛的时间、机会都没有,到时就是随临终的念头而往生了。

  临终时,如果是非常强烈的贪念,首先可能会生到畜生道,再来是饿鬼道;如果是瞋心很强的人,首先则可能是畜生道,再来是地狱道。因此,死亡时的念头非常重要。

  临终时的念头可能与你的习惯有关,此时就是随习往生。习就是平常的习惯,临死时,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十分可怕。

  所以我们平时要养成念阿弥陀佛的习惯,烦恼一出现就念阿弥陀佛,常常保持自己的正念。妄念、邪念、恶念出来,要惭愧、忏悔、念阿弥陀佛,不断改善自己,这样与人相处时,自然就会生起慈悲心,并且把所有的人都当成菩萨看,以感恩、感谢的心来对待。此外,还要常常想到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还有四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不然临终时,还在想这个、那个,不应该要的、不能要的还在要,根本想不起来要念佛。

  有人看儿子、媳妇不孝顺,不舍得把钱给他们,就把钱锁在保险箱里,临终时还把保险箱的钥匙紧紧握在手上。这时连身体都已经不能要,还要那个东西做什么?这就是生前养成守财奴的习惯,所以放不下。

  活着时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临终时很麻烦,所以,我们要随时反省检讨自己的习气,尽量将它转变成念佛的心、慈悲的心、布施的心、多结人缘的心、不生烦恼的心,并且常常忏悔、惭愧。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临命终时自然而然也会生起慈悲心、惭愧心、忏悔心,即使有瞋恨或贪欲的念头出现,也会念一句阿弥陀佛。这时就算是已经快到地狱边缘了,或者是已经进入地狱里,若还能提起一句佛号,马上就能离开地狱。念佛就是忏悔,只要有惭愧、忏悔,一定出三涂,也就是不会在三恶道里,因此我们平常的工夫非常重要。

  过去有一个老菩萨,住在农禅寺里做义工,后来因为身体不好,坚持搬了出去。虽然搬了出去,但还是经常回来做义工。这个菩萨心里只有佛,当时有人劝他:“你是大陆人,应该去大陆玩一玩、看一看。”他说:“阿弥陀佛!我想去的是西方极乐世界,去大陆又不能帮我到西方,有什么用?我已经把所有的钱都拿去做功德了。”

  有一天,有人通知我们,说他倒在路旁往生了,目前在殡仪馆里。虽然他往生时,没有机会给他说法,但是像他这样的一个人,保证往生西方。因为他在生前就是这么恳切地相信能到西方、愿意到西方,随愿、随习,当然到西方去了。而且他身后有我们替他念佛、替他做功德,一定能到西方去,不用担心他会堕落。

  三、往生时保持正念最重要

  在明白死亡的过程及往生的引力后,可知死亡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正念分明。虽然有那么多的痛苦,而且因为没有办法呼吸,脑中缺氧,脑神经、脑细胞也要宣告死亡,头脑里什么都没有了,这时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念力或愿力。

  不要紧张、不要恐慌,也不要舍不得子女孙儿、钞票股票、房子财产,如果都放不下的话,也会舍不得身体。死的时候还在说:“我不甘心!我不甘愿这么早就死,虽然已活到九十岁,但有人活到一百岁,我为什么不能活到一百岁?”就是这我不甘愿、我不想死和我想多活一点的念头,让你往生西方的愿心发不出来,正念也提不起,就会随重或随念、随习往生。

  如果在死亡的过程之中,能保持“照见五蕴皆空”,觉得五蕴和合的身体是空的,无论出现什么感觉都不管它,反正死亡就是如此,要像我常常讲的: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若能用这种态度,就是般若的智慧。

  四、往生后的世界

  往生以后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

  有一对夫妻非常恩爱,每天都在山盟海誓。有一天,太太突然害病死了,先生心里很难过,日夜思念却又梦不着她,于是到处去问,最后遇到一位有神通的高僧,那位高僧劝他:“唉!人已经死了,她有她的世界、你有你的世界,就不要再想她了,还是好好念佛修行吧!”先生不肯,执意要高僧帮忙找,高僧没有办法,只好对他说:“既然如此,我就带你去一个地方。”

  高僧带先生来到郊外,指着路边的牛粪说:“你看到牛粪里的两只虫吗?其中一个就是你的太太。”只见那两只虫一前一后,一个跟一个,好像很有趣味地在那边钻。他高兴地说:“那我也要变成虫。”于是高僧就暂时把他变成一条虫了。

  先生变成虫后,也进了那一堆牛粪,但是太太不但不认识他,还找了另外一只虫合力打他,要把他赶走。先生连忙讲:“我是你丈夫,你说过要永远爱我的,所以我来了。”太太说:“我才不认识你,我和我先生恩爱得很,不要胡说。”两只虫又连合起来打他。高僧赶紧把他救回来,等他还魂变回人后,问他:“你还要去吗?”他说:“再也不去了,她才死没多久就不认识我了,真是薄情寡义。”

  世界上有很多人就是那么愚痴,这一生在一起,就希望下一生、生生世世永远在一起,那是受民间信仰的影响。民间信仰认为人死了以后可以团聚,譬如宗祠,同一家族的人,死后都葬在同一个区域,一代一代下来,整个家族就会团聚了。但是佛法认为,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果报,人死之后,如果有大福德、大善根,很快就生天或转生为人道;如果有极重罪业的人,譬如十恶五逆,死了以后很快就进入饿鬼道、地狱道去。如果有恶业也有善业,就要看因缘是什么,哪一类先成熟就转生到哪一类。

  死亡以后,在还没有转生之前,也就是在等待因缘的时候,称为中阴身。中阴身的阶段,据说是四十九天,如果不投生,就是在鬼道。鬼道里有福报的近乎于神,比较自由,甚至成为地方上、地区性的神祇,譬如土地公、城隍爷。没有福报的则以气为身体,只能依草附木,在这里待一待、那里躲一躲,没有一定的型态。人间唯有因缘成熟的人才能见得着他们,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是一样;而鬼道众生要再转生,必须等待因缘成熟。

  善根深厚者可以转生为人,善根不深则可能变成畜生;转生时并不知道要进入畜生道,但当变成畜生时,又已经忘掉自己原来是什么,所以在中阴身阶段需要超度。超度的确有功能,他们来听闻佛号,可能随着念也可能只是听,光只是听,对他们就很有用。譬如我现在讲开示,你们用心听,由于你们的心在听,跟你们有缘的,像祖先、过世的亲友或怨亲债主,会因为你们的关系而得到力量。至于讲的内容,善根深厚的可以听得懂,善根不深的虽然听不懂,但是由于你们和他们的关系,还是能得到力量。即使有的人只是写牌位,没有来念佛,但是由于诚心、布施心、供养心,同样能产生作用。

  即使已经转生,超度还是有用。已经转生为人的,可以增加他们的福德、健康和善缘;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的力量可以强一点,也可以早一些见佛;已经生天的,天福也会比较长一些、大一些。至于已经在地狱里的人,要超度很难,连目连尊者这样神通第一的阿罗汉,要救他母亲都很困难了,何况是我们一般人。但根据《盂兰盆经》,若做大供养、大布施,特别是供僧、供养三宝,再加上自己大修行,还是会有一点用处。

  五、往生前的准备

  但最好还是活着时自己修行,死后等人超度,机会非常渺茫,也非常不可靠。一来生死毕竟两隔,亲人为你做的功德与你的心不容易结合,力量很有限。二来你的儿孙、亲友也未必会超度你;因为亲友往生,人们慌乱之际,很容易就随习俗供几碗菜、烧烧纸钱来表示心意。

  我们不仅要自己念佛,还要劝其他人一起修行,特别是父母,这样往生的时候,内心与佛是相应的,若再加上亲友一起念,一定能与佛相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劝父母念佛,是最孝顺,也是最好、最恭敬的礼物,这要比一天到晚嘘寒问暖,或每餐给他们吃山珍海味更好,因为念佛是长远的。

  所以,诸位参加念佛共修,不管是整天念,或是只念一炷香,即使一炷香之中只跟着大家念了几句佛号,都有无量的功德。不过还是要尽量想办法多念,不要浪费一秒钟,专心一意地念佛,养成习惯之后,自然而然在任何时间都在念佛。临命终时,不论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死亡,你的心都会提起佛号,与佛还是会相应,保证可以到西方佛国净土。

  印度有一位圣雄甘地,他是被暗杀死亡的,被刺杀的当下,念了两声他所信仰之最高神祇的名字,这就是信仰心的表现。他是那么诚恳虔诚,平常早已经与他的信仰合而为一,时时刻刻相应着,所以任何时间死亡对他来讲都相同。

  佛七是养成念佛习惯最好的时间,但是不要一解七就不念了,果真如此,更遑论临终了。所以,诸位要随时提醒自己念佛,念念不断地念;不管嘴上念不念,心里不要忘掉了佛号。不管是任何时间,发生任何的状况,一出口就是一句佛号,这是最保险的;如果不应该死,就能逢凶化吉,如果寿命已尽,也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有一些人很奇怪,听说念阿弥陀佛很好,就跑来念阿弥陀佛,明天听说念地藏菩萨有用,就念地藏菩萨去了,后天听说念药师佛才能够治病,马上又念药师佛去了,后来听说来了个喇嘛、活佛,有什么法、什么咒,念了以后就会如何如何,结果又跑去修那个法了。这样会把自己弄得很复杂,任何一个法门都不熟悉,临终时不知道要念什么。一下想念药师佛求寿,一下想念阿弥陀佛求佛接引,一下担心死了以后到地狱去,又想念地藏菩萨,最后可能一句也念不出来了。要养成随时随地都能脱口而出,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第八章 惭愧、忏悔、回向

  一、未尽力利益他人、成长自己就该惭愧

  惭愧是修行的基础,否则不会忏悔,也不会感恩,更不会发愿回向。对不起自己是“惭”,对不起他人是“愧”;有惭于己,有愧于人,就是惭愧。我们见到任何人、到任何地方、参与任何团体,都要思考自己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对他们有什么伤害?所谓好处不一定是给钱,坏处也不一定是诈欺,而是对方有没有得到利益。如果没有让对方得到利益,或没有让对方得到应得的利益,就是对不起他人,要生惭愧心;跟人相处,没有让自己成长更多、成长更快,也要惭愧,觉得对不起自己。

  记得我在美国时,因为没有钱,为了买两张椅子跑了一天。当时有一位外国弟子跟着我,跑了半天就开始发牢骚,我告诉他:“不跑,也不会有人给我工资;跑,第一可以获得经验,第二我希望能买到最便宜又最好的。”

  我不仅一家一家地跑,有些家我还跑第二次,回头问他们愿不愿意降价。因为他的东西很好,只是价钱贵了一点。我说:“我跑了好几家,那一家比你便宜,能不能卖便宜一点?”他叫我回那一家买,我就说:“我喜欢跟你买,因为你的店好,人也很好,能不能依照那个价钱卖给我?”结果我就买回来了。

  但是那个弟子很生气,回到道场,把那两张椅子一丢,说:“师父真是愚痴,为了两张椅子花了一天的时间,我们两个人的工钱已经超过三、四张椅子,即使便宜也只便宜一点点。”我说:“虽然只便宜一点,但是我得到了经验,而且修行就是要有耐心,我是训练你,磨你的耐心。”我又说:“以后你买任何东西,都要选择品质最好的,价钱最便宜的,否则看了东西就买,很可能花了大钱却买到普通的东西。”他说:“我们美国人是算时间的,和你们中国人不同。”我说:“我不是中国人,我是出家人。要晓得这个钱是十方大众布施给我们的,我们没有好好地精打细算,把小钱当大钱用,这是有罪过的。”

  因此,凡事我们要问自己有没有尽力?有没有将自己贡献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如果没有,就要惭愧,常常生惭愧心、生感恩心,自然而然就会尽力,不但直接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众生。

  二、忏悔错误,转变习气

  人有惭愧心才会真诚忏悔,而修行就是要靠不断地忏悔。因为我们还是凡夫,我执很重,经常身不由己地犯错。每天就像脱缰的野马,工作时不想工作,只想吃草,贪心、占便宜,懒散、走捷径,还有嫉妒、怀疑等种种烦恼,全都是围绕着自私心而产生的。

  学佛与没有学佛最大的不同,就是犯错之后有惭愧心。如果不知道犯错,其他人提醒我们之后,就要忏悔。即使自己不以为错,或者可能是对的,但是只要让人感觉受伤害,让人起烦恼,就是犯错,就应该忏悔。这么说佛教徒不是动辄得咎,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什么话也不能讲了吗?同样一句话,有的讲法让人伤心,有的讲法让人欢喜且愿意接受,何不选择让人欢喜、愿意接受的方式呢?目的相同,产生的反应、结果不一样,所以应该忏悔。

  如果与人起了争执,一定是你用的语言、表情、动作不太对劲,这时要忏悔,当面和对方说:“对不起!让你烦恼了。”不管是对长辈或晚辈,对所有的人都应该要谨言慎行,经常以尊敬的态度来对待。尊敬并不是不沟通,而是选择一种比较能让对方接受的讲法和肢体动作,譬如用请求的:“对不起!请你帮帮我的忙。”“对不起!请原谅我,我们一起来商讨处理吧!”这总比用苛责、谩骂的态度好。所以,做为一个修行的人,应该随时准备为自己的恶习气忏悔,慢慢改正这些恶习气。

  通常我们争执的对象是朝夕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太熟悉所以不注重礼貌、态度,被指责了也死不认错。小错不认错、大错不认帐,就会起争执。所以,先要尊重周遭的人,把他们都当成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菩萨伴侣。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就是同修净业的菩萨伴侣,这样西方净土还没有到,人间净土就出现了,这也就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若在平常生活里,见到的都是一尊一尊的菩萨,这样修行就成功了。

  如果发生问题,马上要惭愧、忏悔,念阿弥陀佛。即使有人挑衅,也是一句佛号,不用理会他。而且因为念佛,没有机会开口骂人,对方认为目的已经达成,猜想你已经认错,就不会再骂你。其实你念佛,不仅为他消灾,也为自己消业!所以,平常在生活里,如果做错了就应该忏悔,如果没有错,也可以说对不起。

  三、最有力量的回向是让他人同获修行利益

  忏悔之后要回向,就是发愿用此修行功德来达成某种目的,所以它也是一种发愿。回向的意思有很多,回自己而向他人、回个人而向众生、回此土而向彼岸、回小乘而向大乘等,都叫作回向。

  回小乘而向大乘,就是要发菩提心,譬如我们念佛本来是求个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如果进一步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念佛,希望自己念佛的功德能影响其他人也能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这叫作发广大心。

  对念佛人来说,功德的回向有两层,第一层是还未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前,先在人间以身口意三业使周遭的人都分享到你修行的好处。一般我们最难影响的就是家人,其实若能运用我所提出的“心五四”中的“四感”,应该不难做到。四感是“感恩”所有给我帮助的人,“感谢”所有给我机会服务的人,用佛法“感化”自己,使自己能化烦恼为智慧、慈悲,然后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动”人。

  用嘴巴说不如亲身去实践,很多人念佛一辈子,可是家人、甚至连家里的狗都讨厌他。因为他念佛时是念佛,但是平常嘴巴很恶毒、表情很凶恶、动作很粗野,又死不认错,这样要如何感动人?一定要从自己转变起,你的语言、行动、表情一转变,家人立刻就能感觉到,会慢慢相信学佛、念佛有它的道理,也会想了解你是怎么修行的,这就是感动他人。而能度得家人也来修行、念佛,那就表示一定是最好的。

  将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家人或死去的亲友也有用,因为这是以我们的愿力帮助他们得到利益,让在生的人能够健康、长寿、消灾、延寿、平安、吉祥,过世的人能超生、离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若功德回向之后,马上又显露之前的“本来面目”,那功德就很有限了。譬如有人发愿为家人每天念一百零八句佛号,结果念完以后,一看到家人的样子马上又骂:“刚替你念的一百零八句佛号都白费了,看看你,那是什么样子,真糟糕。”这就不是回向了。

  本来是好心好意,可是因为修行没有转变自己的身心行为,当然没有办法把利益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如果下定决心洗心革面、重新来过,表现出来的都是感恩、惭愧、忏悔,而且又那么慈悲、温和,让家人觉得你真是脱胎换骨了,这才是真正的回向,而产生的力量、功德真的很大。

  所以,回向一定要从我们生活中做起,如果只是希望念佛求感应,希望佛来度家里的人,那阿弥陀佛也无可奈何。

  第二层的功德回向是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西方净土有有形和无形之分,有形的是有相净土,为凡夫所生,而无相净土是圣人所见。我们既然还是凡夫,就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如果不想去,就发菩提心,代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在世间广度众生。发度众生的愿需要更精进、更努力,不能只是嘴上说说,没有实际度众生,也没有修行净土资粮,而你又不想去佛国净土,就有可能到三恶道去了。

  因此,对来生是否还能修行没有把握,或对来生是否还能坚持愿心没有信心的人,就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安全的。

 

  第九章 感恩是度众生的基本立场

  一、心怀感恩能减少烦恼

  佛教是一个报恩、感恩和怀恩的宗教,特别是净土法门的修行者,一定要想到如何感恩。希望众生得到利益就是感恩,这种观念也就是度众生的基本立场。

  〈四弘誓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为了慈悲所以要度众生。如果想要成佛,一定要行菩萨道,行菩萨道的着力点就是利益众生。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之中,自我中心,也就是自我的执着、自私的行为会淡化、减少;自我的执着愈轻,智慧出现的机会愈大,智慧就会增长。因此,度众生不仅是为了慈悲,也为了开发我们的智慧;慈悲与智慧是一体的两面。

  可是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烦恼心就会增强,会想:“我度众生,谁来度我?”这种抗拒心一出现,智慧心就生不起来。所以,理论上我们因为发菩提心而度众生,但实际上因为烦恼重,心中会产生抗拒的力量,让你想不到为什么要度众生,这就是业力,也叫作业障。因此,我们要讲感恩、报恩。用感恩、报恩的心面对众生、面对所有的人;每当烦恼心生起时,就说我面对的是恩人、是帮助我的人,不是仇人、不是压迫你的人,烦恼心就会渐渐减少。

  另一方面,我们在度众生时,通常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好像有能力帮助他人很了不起,有点得意、有点傲慢。这不是报恩的心,而是施惠心;施惠是给人家恩惠,不是因为得到恩惠而回馈,是一种傲慢心、没有谦卑的心,也是烦恼。

  二、感恩的对象:三宝、父母、国家、众生

  我们说感恩、报恩,但报的究竟是谁的恩?所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重恩是三宝恩、父母恩、众生恩及国家恩;三涂苦是地狱、饿鬼、畜生,其实也就是众生。

  为什么要报四重恩?我们的身体是父母所生,生了以后,还要照顾、栽培我们,所以应该感恩;即使根本没有养育,甚至出生后就被卖掉了,同样也要感恩。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他们赐予的,遗传的基因是来自于他们,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这个肉身;不管是男是女,是高矮胖瘦,或是健康不健康,都应该感恩。

  我曾遇到两位身障人士,一位是罹患肌肉萎缩症,虽然不能走路,坐在轮椅上,但他能写作、演讲,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另外一位是罹患成骨发育不全症,号称是台湾最矮的男人,虽然只有六十五点七公分,但他积极从事公益活动。他们对人间充满了感恩,充满了对人间的爱,愿意把自己奉献给他人。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样,并没有责怪他们把自己生成这个模样,因为没有一个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缺陷。

  三宝是佛法僧,因为有三宝,所以我们才能学佛,有佛法可听闻,并有僧做为我们的依归,引导我们修学佛法。没有听闻佛法、接受佛法,不知道佛法有用,只要照着佛法修行,马上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要感恩三宝。

  佛说的法,因为一代一代善知识们的流传弘扬,才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他们,我们没有办法听闻佛法,因此,应该感恩这些历代的善知识。历代善知识并不仅是一个一个的名字,他们之所以成为善知识,除了自己的修行外,还有很多相关的护持者及随从者。以我来讲,我圣严能有今天这一点小成就,不是一天完成的,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许多的因缘帮助、促成,才使我成为今天的圣严。所有与我相关的人都是我的恩人,今天我把成就分享大家,那么与我相关的人也是你们的恩人了。

  这些相关的人,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就拿我这一生来讲,从小到现在,所走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相当多,范围也相当广大,而那些与我直接有关的人也有自己的关系,于是就变成我的间接关系,就这样环环相扣,多得没办法数得清。因此,如果你们从我圣严一个人得到一点点法益,只感恩我是不够的,感恩三宝也不够,应该感恩所有与我相关的人。

  这些人不一定都是高僧、善知识,譬如我每天吃的饭、菜,没有这些东西我不能活到现在,而它们是经过许多人的制造、发明、改善,然后才到了我的嘴里。我嘴里的一口饭,包含了不知从何开始一直到现在许许多多人的智慧和奉献,所以我们吃饭的时候,要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还要供养一切众生,这是因为不知该如何回馈,因此才这样表达。

  还有,我们的身体虽是遗传自父母,但是若没有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一直推上去,也就是老祖宗,也不可能有我。据佛经说,人类的老祖宗最初是从光音天来的天人,之后就世世代代住在地球上,一代一代传下来。我们的生命就是与无限长的过去连在一起,也与无限大空间里的所有人连结在一起,因此当我们有感恩心时,就与过去无量无数时间以前的人结合在一起了。

  不仅是人,就是一草一木对我们都有恩。地球上的生命都是息息相关的,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就是气候的变化、地球的运行、食物的生长等,都是彼此影响消长的结果。有一些生物看起来好像对我们没有什么用处,譬如蚂蚁、蟑螂、苍蝇,其实生物中有的对我们是正面的帮助,有的则是负面的刺激,让我们思考,帮助我们愈来愈进步,生活得愈来愈好。不仅正面的是恩人,就是反面的,因为能让我们智慧成长、技术成长,所以也是恩人,称为逆增上缘。这样一想,我们的生命其实与环境所有一切都相关,与地球上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众生和人都有关系。

  而我们彼此之间,表面上好像没有关系,其实呼吸是息息相通的。我们在同一个屋檐下呼吸,我的呼吸变成你的呼吸,你的呼吸变成我的呼吸,在同一个房间是这样,在整个地球环境也是这样。大气层保护着地球,地球与大气层是互动的、息息相关的,听说现在南极、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了,这都是我们大家共同造成的,然后大家都受到相同的影响;但如果我们改善这个问题,我们也会共同得到利益。

  我们若从这个方向思考,就会觉得自我很渺小,就会感恩过去、现在的人和众生。为了感恩图报,就要好好修行净土资粮,除了精进念佛,对家人、朋友,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乃至一般高级和低级的众生,都要存着感恩、报恩的心。

  三、报恩的方法

  感恩不是嘴上说得甜甜的就可以了,否则是口惠而实不至,因此感恩之后要接着报恩。报恩是用你的体能、智能和财力;体能不好就要增长体力,智能不够就要增长智能,财力不够则要增长财源,总之就是要精进,精进于你的生活,用你自己所有的资源来报恩,奉献给众生。

  报恩的方法很多,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还有一种是广度众生、广结善缘,然后把功德回向给三宝、国家、父母、师长和一切众生。所以,我们早晚回向所念的〈回向偈〉中就有回向众生一项,对一切的人、一切的对象都要用感恩的心。

  众生对你好,你说感恩;众生对你不好,你也说感谢。如果是诈取你的财物或破坏你的婚姻怎么办?当然我们不需要当面感恩别人诈骗、感恩别人破坏自己的婚姻,可是事实往往相反相成,虽然他骗你,但上一次当学一次乖,好比付学费,下一次就不会被诈骗了。而婚姻被破坏,心里已经很不舒服,还要感谢对方,的确不合理。但是内心不能有恨,要反省自己的另一半为什么会被抢走?明白离婚的原因,未来懂得避免,就是成长,也是感恩。但是如果老是被诈骗,或老是离婚,那就是愚痴。学佛的人就是要学取经验,用佛法来调心,经常保持法喜充满。

  我常说:“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慈悲一定要与智慧配合,没有智慧的慈悲是滥慈悲,会常常上当,自害又害人。譬如遇到金光党,还以为对方需要帮助,帮了之后,结果害了对方也害了自己。帮助人不仅要让对方得到利益,自己也不能受伤害。但损失一些没有关系,只要你自己不觉得是受害者就可以了。

(来源: https://ddc.shengyen.org/?doc=05-10-010&tree_id=j1_2164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五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