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九讲成功举办
[吴言生教授主持讲座]
[净慧长老开示生活禅真谛]
[会场一角]
[净慧长老拈花说禅:“一朵花的美丽,需要整个宇宙的生命来成就。”]
[道安寺住持宽严法师请教净慧长老]
[净慧长老随缘以法语结缘开示]
[部分法师与净慧长老合影]
[部分听众与净慧长老合影]
2007年4月22日,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十九讲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启夏苑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应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之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生活禅”理念创立人净慧长老,作了题为“生活禅的真谛”的演讲。讲座由《中国禅学》主编、佛学研究网主编、佛教所所长吴言生教授主持。终南山净业寺本如法师、道安寺住持宽严法师、慈辉佛教基金会干事田鸿刚先生,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百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净慧法师指出:所谓“生活禅的真谛”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人生面对的实相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如何处理人生中的困惑,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草堂寺鸠摩罗什的舍利塔上刻着五个字:烦恼即菩提。也就是说,烦恼就是生活,烦恼就是禅。“烦恼”和禅的转化,就在一个“即”字上,能够“即”得了,两者就能够转化,不能“即”得了,两者就不能转化。“菩提”就是觉悟,觉悟的生活就是菩提的生活,就是佛教的生活。
生活禅是在传统禅法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生活的观念和主流文化的形态提出的一种理论,它主张佛教要有人性,要生活化。佛教的修行是最生活化的。烦恼对人的逼迫、对人的扰动的状态不改变,人就无法解脱。并非有学问、有钱的人就没有烦恼;也并非是没有学问、没有钱的人就没有烦恼,烦恼是平等的,它不会回避任何人,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要我们自己不寻找烦恼,则永无烦恼。
净慧长老指出,生活禅就是去掉烦恼,这种方法有四句话:第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理想和信仰只有落实到生活,才能得到彻底的实现。第二、将修行落实于当下。烦恼即菩提,要当下解决烦恼。“即”是一个等号,但这个等号并不好画,它要求修行的人立刻去解决烦恼, 成就菩提。第三、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六祖惠能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佛法永远只能存在于藏经阁中,佛法永远不能实现。第四、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句话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人们总是个人当头。但每个人如果离开大众,不但一事无成,恐怕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存下去。一棵树木不能成为森林,许多茂盛的树聚集在一起,才是一片茂盛的森林。
净慧法师指出,这样几句话提出已经有十五年的时间,这四句话和前面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是学习一切佛法和世间一切法的法门,人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都可以参考这样几句话。
生活禅是在祖师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生活理念而提出的佛法理论,是人间佛教思想的落实。如何落实人间佛教和生活禅的理念呢?生活禅有两句话: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慈悲与智慧,是大乘佛教的精神,也是佛教的总体精神,生活禅就是把这样的思想落实在生活中。
觉悟人生:讲的是如何做人;奉献人生:讲的是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呢?有八个字: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如何做事呢?也有八个字: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净慧长老一个人在世间,他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世间的万物无法分开的,一朵花之所以能够鲜艳地开放,是整个宇宙的成就,故而要用感恩的心面对整个世界;同时,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正是因为有不同颜色的花朵同时存在世间,要有包容,世间才能呈现出美丽的色彩。人的一切成就,都不是他个人的,要与大众分享,要回到大众中去,以分享的心态回报大众;关于结缘,净慧长老说,世间的人往往是事业成就了,“缘”就没有了。这样的心态要不得。要以事业的心成就缘,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净慧法师总结说,这些就是我主张的做人做事的两个八字方针,生活禅的道理正蕴含在这样一些道理中。
净慧长老的精彩演讲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吴言生教授随喜赞叹说,净慧长老的演讲,娓娓而谈,信手拈来,全是自家宝藏,大家听了之后,如醍醐灌顶,如沐浴春风。净慧长老以其对生活禅的甚深体证,为我们展示了当代高僧大德所特有的风采和修养。听了净慧长老的讲座,大家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当代高僧的风范,什么是真正的佛教文化的精髓。
随后,净慧长老和现场的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净慧长老的开示使大家柳暗花明,茅塞顿开。讲座在热烈亲切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