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港澳台>>正文内容

赠台湾铜桥,杭州灵隐寺功德无量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5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游过杭州西湖的人,难忘“断桥残雪”的“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以及“半山桥”的“欲泛仙槎向何处,偶传红叶到人间”。杭州的桥,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道不完的深情厚谊。杭州灵隐寺为了表达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的血脉相连,为了寄托对兄弟寺庙——台湾中台禅寺的无尽思念,特地打造了一座“同源桥”,专程送到台湾。

  此桥,用10吨铜铸成,桥长近10米,桥洞跨度两米。桥上108罗汉熠熠生辉,桥身一侧雕刻着杭州西湖和灵隐寺景观,以及灵隐寺木鱼法师的诗:“西湖桃柳喜逢春,燕子将归认主人。拂面和风生暖意,山光水色见精神。”另一侧雕刻着台湾日月潭和中台禅寺景观,以及中台禅寺惟觉法师的诗:“金桥庄严通两岸,迷悟即在一瞬间。悟时登桥到乐土,迷时寻找桥不现。”

  今天,12月22日,我们随着这尊凝结着友谊和祝福的金桥,来到中台禅寺迎接“同源桥”的7万人群众大会中间。跨越一湾海峡,历览万重溪山,家国事,乡亲情,随着一桥飞渡,一起涌上心来。

  中国是桥的故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破尽重重阻隔,自然路路畅通。“造舟为梁,丕显其光”。水势汹汹,阻不断求通之愿。三千年前,文王造舟为桥,以断渭水,周人颂其英明。三千年来,我们的先人留下了无数桥梁杰作,四通八达于神州大地。

  桥,已成为一种意象,一种象征。有人处就有山水,有山水处就有桥。桥,是中国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闻溪声,连山色,诗情画意,相映生辉。牛郎织女正是在鹊桥上相会相通的。与桥有关的诗词数不胜数。念着古人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轻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我们仿佛还听到桥上的放歌,河边的踏梦。

  桥之用在“通”,通东西南北,通此岸彼岸。无论关山险阻、江河阻断,有桥则可以飞津济渡、跨水行空。佛教认为,桥可以通今生来世、上下十方,所以要修桥铺路,普度众生。现在海峡两岸之间,缺的是心灵之桥,缺的是沟通、理解。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人与人相隔,族与族相别,群与群相分。族群被撕裂,民意被玩弄。其实只要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桥,没有沟通不了的事情,没有化解不了的恩怨,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人度桥,桥度人,度尽劫波兄弟在,度尽烦恼成大觉。觉,就是要走出迷误,“金桥庄严通两岸,迷悟即在一瞬间”。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灵隐寺赠送的这座桥名为“同源”。两岸佛教同根同脉、同出一源。念的是同一本经,传的是同一个法,走的是同一座桥,拜的是同一个佛。念佛的人虽然是“小桥流水人家”,却要成就大千世界的无量功德。隔山隔水不隔音,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日月潭边听风雨,西湖影里念家国。一桥两岸通三界,直教人心出娑婆。

标签:功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