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谈谈学习入中论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30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益西彭措堪布:谈谈学习入中论

 

  我们观修班要开课了,为什么首先要讲《入中论》呢?大家应该明白,应该明确我们前进的方向、过程以及其中的要求。这很重要,下面详细来谈一谈。

  按部就班,同走心路

  参加观修班学习的人有正式学员和旁听两种,现在是针对正式学员来谈的。旁听的学员,能随分随力得一些利益就好,但正式的学员必须要跟着班走。这就像带着你走一条远路,只有服从总体的指挥,最终你才能够到达。如果做不到,你最好不要参加这个班。我们这里首先是要以教理开出正见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如果照规矩,一步一步地都做到如理如量,那么你就有希望得到这个成果;如果不按照规距来,那也不会有大的利益。

  我们学习《入中论》,就是要通过教理的途径来生起空性的正见。听通俗的演讲,讲一讲故事或做人的道理,即使只是中途进来听到一言半句,或多或少也都有些收获,所以要求就不必这么严格。但是听中观的讲授,如果没有掌握前面的教理,也没有进行操练,这样前面没过关,后面就会感到很困难。这就好比学习数学,一环扣一环,前面的四则运算没学好,后面的开方、立方、多元方程等就学不会。

  因此要知道,学习的方式就是要按部就班,一定要按照我的要求来做。每一次学习之后都要掌握本堂课所讲授的中观正理,然后用它来破除戏论。这是分段教学,如果能按质按量地依次完成一个个步骤,综合起来就会出现令人欣慰的结果;而没有走过以理推究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无因引出正见来。大家要知道,这是要走一条漫长的心路。

  如理如量,循序渐进

  之所以在这个假期进行集中、强化教学,是因为我们的路线不能太长。如果每周只有一节课,那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完成。这样因缘太长久,就不容易维持。所以我们要缩短路线,要集中投入,尽快地走完这个过程,之后才能讲后面的如来藏、大幻化网以及进入实修的要领等等。

  这些课程都是逐级地升进,必须以前前为基础,才能深入后后。如果没有打好前面的基础,直接讲后面的法,好一点,你能够生起信心、欢喜心,种下解脱的善根;不好的话,你可能会听偏,错解法义,这样就产生了负面效果。

  比如,如来藏的教法,一定要在通达自空中观的基础上才能和它相应。所以《他空狮吼论》里讲:如果你想抉择他空的宗义(就是世俗错乱的法自体空,胜义无错乱的法以他体空),那首先应当按照中观的正理,抉择到一切法都没有自性,之后你在听闻他空的教法时(比如如来藏的教法、《大乘起信论》等),才能真正懂得里面讲的空和不空的涵义。如果你之前没有以理抉择到一切法无自性,那就无从抉择世俗法自体空,胜义以他空的法理。而且,没有先生起自空的正见,直接就讲如来藏的法,这样说什么常住、周遍等等,你都会理解成跟外道计执的神我一样,因为他们也说常住、周遍等等,在教法的文句上几乎一样,很难鉴别。

  根据我的经验,在自空中观上得了正见之后,然后给你宣说如来藏,就能很快悟入,领会它的心要;如果我们没有完成这个过程,没有真正得到自空正见,而直接为你宣说《如来藏经》、《如来藏狮吼论》、《大乘起信论》、《大幻化网》等甚深经、续、论典,由于你在见解上并没有成熟,就很难相应和契入。

  我们现在开观修班不是一种结缘的性质,听一听就可以了,而是要真正如理如量地在自己心中引生正见,因此要求当然就严格,要次第不紊乱,步步踏到实处。这样有点点滴滴的积累,才会出效果。这就像你们读书时学习数学、物理,前面没学好,后面就“坐飞机”,相应不上。

  这里,你要运用正理去思维抉择,而抉择的结果是会破除戏论,会淘汰掉你心中种种不正确的知见,而逐渐开展出正见。由于我们的认识很肤浅,所以必须要经过很长的引导、提升、转入的过程,其中有很多步骤,一步不能脱节。如果脱节,后面的引导就根本没办法相应上,也就会出现中途掉队的悲剧。而且不论讲什么大论,它本身有一条从始至终的轨道,有一层一层推进的程序。在缘起上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由前前生起后后,由各部分的认识综合成总体的认识,所以要求从前到后一节课都不能落下。而且听完每一节课,正式的学员都必须反复地思维、消化,直到把每个道理都搞清楚为止,这样每一步都踏到实处,最后才出现综合的效果,也才能得到大空性的正见。

  现在你要分析清楚结缘式和正规学习的效果差别。如果你只是听一听,听后什么也不想,这样你自己心里绝对不会有思维所成的定解,也就很难开出正见。所以我要说的是:我没办法直接给你见解,只能告诉你开出见解的方法,你自己必须通过实际的观察,才可能获得。

  这样就要知道,我们在听完一堂课之后,要有再次的辅导、讲考,要有彼此之间的研讨、辩论等。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要有很多因缘的积聚,这件事才会成功;因缘的力度不够,它就很困难。所以如果我们想尽快完成这个过程,那就要把因缘尽量集中在这个重点上。如果你因缘积聚得好,有可能一年就能完成这个过程;如果你因缘太疏散,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能得到。

  锲而不舍,化难为易

  如果过去有中观的基础,有可能这次听完之后就会懂得。如果从来没听过,一般情况得学习两三遍,才会逐渐贯通。这一点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如果你一开始听,觉得格格不入,怎么也转不过弯来,要知道这是正常现象。只要你能咬紧牙关,度过这段苦闷,经过两三遍,心里就会转变,会信入空性,会出现空性的见解。而且这个见解会逐渐稳固起来,成为占据核心地位的见解。与此同时,原有的执著实有的妄见会逐渐瓦解掉,最后荡然无存。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开始会觉得这么难呢?不像学其他,一听就懂、就很适应呢?原因是:这是在讲胜义谛,是我们从前都不了解的事,在世间的学问里从来没有人说过的事,而且跟我们的知见完全相反的事。我们现在处在世俗谛的颠倒见当中,如果只是讲一些因果故事,或者讲唯识的道理,你就会感觉比较容易懂,因为这些只是说你虚妄心识前的一些事情和现象,是你看到过、听到过、心上知道的事。但是一讲到胜义谛,你就会觉得很深、很难懂,这是因为胜义谛是要指出你心前的这一切都是错乱的,所以在每个上面你都要回头,这样跟你固有的观念和习性完全相反,当然你会觉得很困难。比如我顺着你的贪来说,你就觉得没困难,因为随顺了你的习性;如果要转你的习气,要改变,你就会觉得很难。观念上的事情也是这样。

  现在最终要把你领到胜义当中,你要对此生起胜解,第一层要明白“空”,第二层要明白“明”,之后就直接指示实相。为了达成这件事,你在观念上要有很多转变。一开始是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这跟你原有的观念有对立、冲突。等到你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已经在观念上有很多个转身,这样就越来越靠近。有这样的基础,再讲深的法、圆的法,你就有了领会的能力,能开始相应得上。就不会像婴儿那样没有消化、吸收的能力,吃营养品反而拉肚子,因为你已经完成了那么多的转化,你在见解上已经渐渐成熟了,变成大人了,再讲大法就可以相应了。也就是,逐渐地踏到了更深、更圆满的见地上了,我们再往上引的时候,就很快能悟入,因为你的心已经调顺了。

  所以现前有些不适应、不理解,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我们初次学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通过多年的努力,确实是由难变成了易,由搞不清变成了非常明白,由格格不入变成了很相应。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进一步学如来藏、密教的等净无二,甚至更加直接的法,会很容易悟入。这就是因为前面的基础打得好,在逐次的转换之中,已经把障碍逐步清除了。所以要知道,初学中观的时候,会面临很大的困难,需要有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你看到这个,觉得自己学不懂,马上就打退堂鼓,或者想听一些容易懂的,那就很难有通达的时候。

  学习中观的目的就是破除自己的妄见,凡是自己所认为的这样那样的实法,都要破尽。这是要破难关,所以我们说在教理闻思上也有破三关。你初关破不了,二关、三关就不用谈了;初关能够破得了,二关就很容易破,三关也容易破。确实有一节一节破开的事。

  所以观修的前提就是要在闻思上过关,要能得到“见”。这不是人云亦云、大胆吹嘘,也不是口头上能重复就可以了,必须是自己的心里确实破掉了过去的妄见,开出了正见才行。

  为了这件事情,每个人都要针对自己的心去破。你自己心上有一大堆的问题,而且各人的病情不同,如果你感染得很深,对世间法有很强的实执,那就会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如果你因为困难而放弃,那就会永远埋在颠倒见里,无量世地轮回,这是多么可怕!所以现在给你的是一副强有力的妙药,而且你通过自己的如理思维完全有希望达到。这就是月称菩萨的慈悲,他给我们指示了一条教理抉择的妙道。实践表明,这是有效果的,只要你按照他的教轨去思维抉择,确实会发起认识。所以我们要掌握所谓应成派正理,它的能破是什么,所破是什么,怎么来破,破到彻底是什么结果。

  其实,《入中论》不是从很多方面泛泛而谈,而是只选择金刚屑因,破掉了四种生就能了解无生空性。一旦掌握了这个正理,就可以在各个实法上去破,无论是小乘执著的极微、刹那,还是唯识师执著的实有依他起识等等,任何一个地方一破就见效。

  而为了得到正见的妙宝,前面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有些这一次学习就可以得到,有些还要通过第二次才能得到,但要知道,第一次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们第一次学的时候也是根本搞不清楚,幸亏没有放弃,有第二次、第三次,结果确实越来越明白,越来越简单,就开始逐渐明朗起来。

  引生正见,统帅修行

  接受一种教法,没办法一下子就送到自己心里,要有很多步骤的积累,完成了这些步骤才会出现这个结果。比如学习苦谛,只有对于苦苦、坏苦、行苦等各个支分都逐一通达,才会最终结晶成“有漏皆苦”的定解。其它,像集谛、人无我、法无我、如来藏,每一个都是这样,都有一段闻思的路要走,都要有一番精勤努力。

  这个问题就像烧水,持续地烧,水终究会烧开。遗憾的是,很多人中途退掉,在还没“烧开”的时候就过早地放弃了,或者没有充分地积聚因缘来促成它,所以很多人并没有得到见。就是因为没有持续地用功,没有达到熟透、想透、通透,要做的功夫只做到百分之二三十,所以没办法凝结出一个正见,没有能出现最后的“爆破”!

  其实,得了定解就好办了,那时候书就算读通了,心里已经开了正见,就会完全断定。各种各样的书,这样讲那样讲,无非就是这个东西。自己也能横讲竖讲,万变不离其宗。而且它就成为你修行的中心点,统帅你的一切修行,也就是能从最深处转变你的一切行为。

  所以,对于修行来说,正见是最重要的。对于正见来说,如理如量地完成闻思上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为了完成,你的持续、认真、努力都是需要的。

  所以,闻思一切教法,无论因果、苦谛、集谛、十二缘起、人无我、空性、如来藏等等,都是如此。根本的目标就是要开出正见。开出了见,心里就没有疑惑,决定是这样,之后就把无量经卷的意义全部都断定了,就以正见指挥自己的一切行动,这就有了修行。

  不循正途,生负作用

  月称菩萨造此论,就是要让你得空性正见。怎么来进行呢?我们要知道总体的套路,之后就能知道每一步应该怎么来做,达到什么目的,这一点务必要清清楚楚。

  你不要稀里糊涂地来学,也不要只是袖手旁观,带着耳朵听一听,懂不懂都没有关系,这样不会产生什么效果。你没有听中观的时候,觉得世俗生活还比较正常,也没有那么多想法;听了之后,云里雾里,留在你的心里,没有消化,反而有负面作用。

  所以,学法必须是法器,才能得利益。我们不能说学法全是正面作用,没有负作用。用瓦器盛狮子乳,瓦器就会崩裂,它承受不了。同样,说话是有缘起的,每个人听了之后就会发生作用。你能消化、吸收,最后融会于心,结果开了正见,就会由困惑到明白,由沉重到轻松;这样有了心得,你就有法喜,越学越有意乐,会越来越好。要是没学好就有负作用,听了很多法却统一不起来,上上下下各层的见解又理不清楚,发生很多错乱,比如会颠倒解空、落入断见。又比如讲如来藏时,你一听就执著成一个神我,根本不知道它是在指示离一切戏论的妙体。这必须在得了空性见的基础上,才能知道这个如来藏说的是离一切戏论。

  所以,如果前面没有过关,就讲后面的话,有可能会产生负作用。直接给你讲如来藏的话,你理解成一个神我的见怎么办?之后又怎么来清除?你听了一个空性,颠倒解空,这又怎么来对治?所以要如理地次第抉择好每部分的教法,不能任意妄为。

  自己的心本来就是颠倒的,要通过教理来把它纠正过来,每一步都要做如理的抉择。学习教理不像听故事、找感觉。我们去听法,很喜欢法师讲一些新奇的故事,就像看电视一样,很喜欢听新闻。这样听只是分别心找一种感觉。但你来学习不是为了找感觉,一定要循序渐进,就像读书,开始赶不上,后面都赶不上,一直留级,最后就没办法听了。

  教法是有组织、路线的,它是一层一层上去的,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前面的环节落下了,后面就根本没办法相应,而且会产生负面作用。所以我一开始就要提醒你,不然的话,一步脱节步步脱节,最后基本上都落空了。讲起来是带耳朵听了,心里根本没得到。

  珍惜机缘,重点投入

  有人想:我这次暂时听听,以后再努力。但是大家都老大不小了,不是青少年,基本上不可能会有很多次机会。

  自空过关之后,才能讲他空;他空之后,才能讲密法。就我来说,不可能再有第二次,因为这个周期是这么漫长。尤其对在家人来说,你不可能再有几个五年、十年。这是大众共学的方式,积聚一次因缘是很困难的,这种多年的共学基本上不可能有第二次。所以我们都应该想:“这是最后一次,我要好好珍惜!”

  所以自己首先要把握住方向,你要知道学习的方式,也要知道重点投入,环环相扣。你不要想,我现在稍微学一下,等到明年再好好学。我们的教学是一辆不停的火车,你最开始就落后了,中间不会再重新补这个,那么我们后面讲一个更深的法,你根本接不上,这样就没有多大效果。再往后,就更加跟不上了。

  有人想:我初次学怎么办呢?只要你重点投入,一年当中就会有效果。即使没有中观的基础,只要肯花时间,因为我们一开始是一句一句消文解释,后面还有很多次的提醒,这样你会有很多次的机会,而且再加上辅导、研讨等等,这样经过反复多次之后,你也会有一定的收获。

  这就和表面听听完全不同。如果你只是表面听听,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明白,因为你没有如理如量,就像一般人读书,开始学数学他就不好好算,结果一辈子也不会算。

  教法是环环相扣的,必须那么多环节,有了前一步,才有后一步,下面的基础没打好,上面的就学不下去。如果能够步步打好基础,一步步上去的话,也是很容易的。下面基础打得越好,得到了定解,再往上你会有充足的力量,稍微一接引,就会达到更圆满的认识。这些都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

  透彻范例,举一反三

  比如,我们现在学习《入中论》,就是运用金刚屑因,破掉一切四边生,首先要在这个教理抉择上,打开一个突破口。这上面一旦得力了,扩展开来,自己就会有能力破掉一切四边的戏论。

  举出一个范例,你就要把这个范例掌握好,能破、所破、怎么破、中观应成派的教轨如何等等,都是要通过这一个范例把这些吃透,之后你就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了。所以不在于多,关键是一个上面要透彻。

  为了让你透彻,要借助很多的教理文字,不经过这文字也不行,经过了之后,你就会得到。月称菩萨想说什么,你会明白。有了这样一个正见之后,如果以后我们讲《金刚经》、《心经》等的般若经,你就有了入门的钥匙。那个时候只要给你一点,就进去了。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你老是在这个上面没有过关,每一次它都成了拦路虎,上上的一切就都难以入门。

  稳扎稳打,步步前进

  所以,大家对这件事情不能简单化,一定要稳扎稳打,步步前进。每一次的课都是要讲一个东西,讲者的心意,你要能得到,每一堂课你都要过关,因此课后自己要下工夫思维、讨论。所以我这里就严格要求,就是这次讲的时候要跟着一步一步学。

  比如说学“破自生”这段内容,我们首先要掌握破的方法和方式。掌握好了,再以理破掉了“自生”,心里真正否认掉了。不但如此,而且破了不立,不仅没有自生,连“无自生”也是没有的,这样自己心里一无承认,才算领会了,这一小节才算过关。其次,破他生,还是要以各种正理真正否认掉“他生”,每一个理上都要真正通过。不能似是而非,不是简单听听,也不是人云亦云,必须自己以理破到了,你才知道他生不成立,总的掌握了破他生的正理,还要再运用它去破依他起识实有,或者自证实有,也是以理真正否认掉它。只有完全否认掉了,才知道所谓的识并非实法。像这样一个一个地去破,每一次都要抉择到位。这样万法如果有真实的产生,必定落在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四种生的方式当中。如果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都无法成立,综合起来你就知道诸法本来无生,也就是本无自性。但这个结果只有等你完成了这一系列的过程才会出现,没办法直接得到这个认识。要由你自己完成整个否认四边生的过程,才会开出这个正见。

  所以你不是简单来听听,也不是来找感觉,而是要学到抉择空性的方法。我讲解的时候是给你做一个示范,我是把这个理路,把这个道理讲给你听,你听完了要依据我所讲的,自己主动练习。练习之后,你就能达到跟我一样的认识。这样,中观的见解才在你的心中出现。好比我是一个数学老师,只是举例讲解如何演算,之后你一定要自己做习题,做完了之后,我能够演算的,你也能演算。

  如果不需要这么多过程,十分钟的开示就能让你得到,我就不必这么啰嗦了。但是,这是走教理抉择的路线,因此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一节一节的思维必不可少。这中间你自身怎么断掉疑惑、转变观念,都要自己实际去完成,别人没办法代替。而且要依次序进行,从头到尾几十节课一堂一堂咀嚼、消化,缺一不可。

  所以,你不要幻想一步登天。你越是能够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你就越能快速、彻底地得到。你越是想偷懒,想躲开,想依赖,就越是进步缓慢,越是难以完成。你越不能坚持,你就越难完成;你越没有量,就越没有质;你越是想避开破心中的戏论,你就越难开出正见。所以,这件事是回避不了的,不是靠侥幸能得到的。

  吃苦用功,终获法益

  现在就是要针对我们心中非常顽固的观念来破除。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就看谁是好手,谁能够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以持续的恒心、以直面内心的大勇大智破掉心中的戏论,谁就能够真正得到这个法的利益。

  这样大家要清楚,我来参加观修班,确实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必须要攻关。这个关攻下来了之后,才会有大的转机,往后的路才会越来越顺利。之后再讲甚深的法,你就会更深的信解、悟入,修行也会开始相应。开始是有一段艰难,度过了之后就变得顺利。最开始难以打开,打开之后,就会豁然明白。这样如果法器已经成熟,那以后再说什么法,就都能领受。这样,千经万论无量的妙义,你都能会归于自心。越是讲到上上的法,由于这些法更能点中要害,那个时候你得的利益就越大,对佛法的信心也越深,日日夜夜都处在法喜当中。

  所以,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前面我们要吃苦用功。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