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感受佛教超然气息 揭开白马寺佛像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西部网讯(记者 呼乐乐)“明月欠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日凉如秋。”这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笔下的白马寺。到洛阳除了看牡丹,游白马寺也是不可错过的。这里有“白马负经”之说,历史悠久,名扬中外。今天(5月26日),记者就来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初进白马寺心中就是震捍!弘大而美丽的建筑,古鼎里飘出的檀香,地上蹦蹦跳跳的鸟儿,千年老树间的石径。游走于各个佛殿,看着神秘的佛像,听和尚讲佛的故事,伴着清凉的钟音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的气息。

  大雄殿,是白马寺的主殿。它建造雄伟,金碧辉煌。殿的正面为三世佛,中间是释加牟尼,左右两侧是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旁的十八罗汉,手执各种不同法器,用来维护佛学的尊严。东西墙上各有五百罗汉,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塑像,造型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艺术匠师们的非凡智慧和艺术才华。穿过接引殿,拾级而上,来到了清凉台。台上古柏数株,林荫覆盖。清静幽雅,怪不得当年汉明旁把这里作为他读书、乘凉的地方呢!

  清凉台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名叫毗卢阁,里边放着大藏经柜。据说,当年白马驮回来的佛经,就珍藏在这里。

  毗卢阁的东西两侧,为二僧殿,分别塑有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的塑像。他们护送经书从印度到洛阳之后,一直住在这里翻译经卷。我国最早的一部汉文佛经,就是这两位僧人在这里译出来的。我国人民为铭记这两位僧人在中印文化交流中所作的有益贡献,特地在白马寺为他们建殿朔像,修墓立碑,以示纪念。

  步出寺院,东行数十步,有一座东汉所建、金朝重修的齐云塔,高十三层。古时,人们用“洛阳有座齐云塔,离天只有一丈八”的民谣,来形容它的高大、雄伟。塔形玲珑,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代建筑。

  小资料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12公里,北依邙山,南近洛水,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迄今已历一千九百余年的岁月。据记载:东汉永平年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一位神异的金人。那金人身高六丈,背项发光,从空中飞行而来。明帝不知此梦是吉是凶,第二天便询问众臣。一位叫傅毅的大臣叩首答道:梦见的金人是天竺圣人。于是永平七年(64)汉明帝派遣蔡谙、秦景、王遵等十多人由洛阳出发,前往天竺国寻求佛法。这十多位西行求法者过天山、越葱岭,辗转来到今阿富汗一带的古大月氏国。在那里,他们巧遇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乃同腾、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于永平十年(67)返回中土。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正西门)外,根据天竺佛寺式样,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寺院。鉴于佛经佛像由白马驮载而来,遂以白马寺为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