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微雕艺术家罗兰在一粒米上刻18罗汉(图)
一粒米上的18个罗汉
罗兰认真制作微雕作品
一粒米上刻了18个罗汉、一片指甲大小的象牙上刻有6120个字的《孙子兵法》、一根火柴棒上雕有16个恐龙……甘家大院的工作室内,著名微雕艺术家罗兰带着记者一起走进了她的“微雕世界”。进入罗兰的“微雕世界”,一个放大镜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的话,那些毫厘之间苍劲古朴的文字图画,用肉眼看去只是一个个细如针孔般的黑点。
10岁从父学艺、20岁正式拿起刻刀,光阴流逝,50岁的南京微雕传承人罗兰如今已是全国闻名的微雕艺术家。2002年,她的微雕作品《牧羊人》在荷兰获中西文化交流艺术展金奖。“一拿起刻刀,整个人就钻进眼前那个缩微世界里去了。”
长不盈寸的微雕作品看似不起眼,制作过程却极为繁琐。据罗兰介绍,在选材上,多数艺人偏爱象牙(有时也用贝壳、珍珠、石头等材料),因为象牙质地细腻、硬度适中。选定材料后,要把象牙锯成片、锉成形,然后用砂纸打磨6遍,再用墨汁将象牙表面涂黑后晾干。接下来,就开始“打格子”。
微雕作品的“可施工面积”极小,要保证雕刻内容按比例协调,就得通过打格子来定位。罗兰介绍说:“这道工序很关键也很费时,像《孙子兵法》这件作品,光是打格子就花了两天时间。”打好格子后,把象牙片放在20倍显微镜下,用刻刀雕出要表现的内容,之后再用墨汁涂一遍,拿绸布擦干,一件微雕作品才算大功告成。
200度的近视外加轻度散光——罗兰视力虽然不太好,但没有影响她在毫厘之间的雕刻功夫。“微雕界有句行话,叫三分在眼力,七分在手上。”罗兰笑着说。
“字画结合”,是罗兰微雕艺术的最大特色。罗兰从小就酷爱书法绘画,对古代文学诗词也情有独钟。她的微雕作品也充满深厚文化内涵。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赤壁怀古》、文天祥的《正气歌》……无论材料有多小,罗兰都会设计一幅别有意境的画面,与诗词主题相呼应。罗兰给记者拿出了一件微雕作品:一粒芝麻大小的象牙上刻着刘禹锡的诗作《石头城》,画面下方还雕有一角城墙,图文并茂,别有韵味。
有趣的是,这件微雕作品还有一段“失而复得”的经历。完工后,罗兰起身去拿盒子想把作品收起来,可回来后却发现桌上的微雕不见了。“东西那么小,呼口气都能把它吹跑。结果,我趴在地上找了半天,最后才发现掉到鞋子里了!”
罗兰表示,南京目前从事微雕制作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为了振兴微雕艺术,罗兰尝试让这门艺术与时尚结合,将微雕元素“移植”到手链、项链、戒指等饰品上。(图、文:朱凯)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