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揭秘唐代王顺山悟真寺的骷髅案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3日
来源:华人佛教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初唐太宗贞观年间,王顺山悟真寺僧人曾遇奇事,后来又引发出一个盗窃案。

“天下名山此独奇,望中风景画中诗。”这是诗人笔下的王顺山。王顺山在陕西蓝田,因“古二十四孝图”中的王顺葬母于此,故而得名。

王顺山上有悟真寺,寺中一僧,夏夜无眠,游于附近的蓝溪。蓝溪潺潺,其岸两边,花木扶疏,映照当空,景色甚美。走着走着,僧人忽闻有人在诵读《法华经》。《法华经》为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典籍,由东晋十六国时的高僧鸠摩罗什翻译成汉语后,在唐时与《金刚经》一道广为流传。其大致要义是:一切弟子都有修行成佛的能力,而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接着说悟真寺僧人。他听到有人在诵读《法华经》,但其声纤细且远,不知在何处。当时月朗星稀,四周遥望,方圆之内,视野所及,寂然无人,该僧人有些害怕了。他跑回寺院,将此事告诉群僧。第二天晚上,大家一起来到蓝溪,侧耳倾听,又闻诵经声。再细听,那声音竟来自地下:在岸边的一块岩石旁。众人互视,无不恐惧。有胆大者,建议连夜掘地,以求看个究竟。但被阻止,阻止者建议先作记号,明天再挖不迟。

第二天,大家扛着铁锹,来到昨夜所作记号处。住持也来了。在他的指挥下,众僧一阵猛挖,掘得一具骷髅。那骷髅年代久远,其形枯然,唯独嘴唇部位有肉,其色鲜润,一如生人,再细看,里面竟还有舌头,正是它在深夜诵经。众人惊异,多数人建议将其就地焚毁,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妖异作祟;但寺内住持深具慧眼,认为那会念诵《法华经》的骷髅当是无价之宝,会给该寺带来巨大的声名。于是,他命人将其带回寺内,装于石盒,安放于千佛殿西堂下。从那以后,每及入夜,总会听到念诵《法华经》之声在寺内轻轻回荡。这条消息惊动了长安百姓和贵族,每日前来该寺参观的人众多,不仅为悟真寺带来了盛名,还带来了颇高的经济收益。一时间,悟真寺的骷髅宝物,尽为人知。为了不使宝物出现意外,寺院派了专门的队伍对其严加看管,一般人是近不了前的。

时间流逝,转眼从太宗贞观年间到了玄宗开元年间。

一天,悟真寺接待了一名新罗(当时朝鲜半岛的一部分)来的僧人,该僧自称是来大唐留学的,请求客居寺内。在当时,来自日本、新罗等国的留学僧人很多,他们往往寄居长安、洛阳周边的寺院。所以,悟真寺住持很痛快地答应了新罗僧人的请求。新罗僧人住下后,每日向寺内僧众请教佛法,渐渐的,大家也就把他当成了寺院的一份子了。

谁知一年多以后,悟真寺的骷髅宝物突然失窃!当然是那个新罗僧人所为。故事见于唐朝志怪《宣室志》。记载中说:“新罗僧客于寺,仅岁余,一日,寺僧尽下山,独新罗僧在,遂窃石函而去。”实际上,如果进行推断的话,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有预谋的盗窃事件。当时新罗僧人入悟真寺,就是冲着宝物来的。他伪装得太成功了,欺骗了所有人,取得了信任。当这一天寺内众僧需要下山参加一个活动时,让他留守寺院,而他趁此机会,溜入千佛殿西堂下,将装有骷髅宝物的石盒窃走……

据说这是当年轰动长安的事件。宝物失窃后,悟真寺派人多方追查新罗僧人,朝廷也参与追捕,但一无所获。后来得知:那僧人在得到宝物后,没敢继续在大唐停留,而是一路夜行,渡海东归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