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特殊学校才有教育公平
2009-06-05 09:19:13 来源:南方周末
每年“六一”,国家主席胡锦涛照例会来到小朋友中间。今年5月31日,他选择了去两所特别的学校与孩子们欢度节日。其一为北京市巨山小学,这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公办小学,90%的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子女。其二为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的日坛校区,这是一所兼收中外学生的公办小学,现有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七百多名外籍学生。
这样的行程无疑别具深意。去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体现国家对农民工群体的特殊关心,应能为各级政府重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倡导教育公平起到示范意义。而芳草地国际学校之行,有评论认为体现了胡锦涛 “对和谐世界的高瞻远瞩”。
胡锦涛对两所特殊学校的视察,分别蕴涵着值得称道并应当厉行的施政信息。而这两所学校之间,其实有着相当大的反差。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巨山小学,是一所普通的或者说非重点小学,是北京最早免费接收打工子弟的学校。芳草地小学,则是一所国立公办涉外学校,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和生源,它不仅有着国内第一流的教育资源,而且是“中国惟一一所被世界承认的国际小学”。两所学校虽同为特殊学校,却差别悬殊,若按世俗眼光看,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贵族,一个平民。
平心而论,这两类学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可以举出千种万种的理由来证明“分类教学”的必要性。而且,农民工子女从先前难以在城市就学到如今千方百计保障其就学,无疑已是相当大的飞跃,是中国迈向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但我们能否就此止步了呢?孩子们都有学上是否就意味着实现了教育公平呢?分类教学是否符合教育公平的理念呢?阶层隔离式的教育是否有助于阶层融合与社会和谐呢?
答案应该不言而喻。如果说家长根据自身条件自愿把子女送入条件较好的私立学校,那是个人选择自由,无可非议,但在法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在财政拨款的公办学校,国家却应该为全体公民提供无差别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应该承担为“进中国务工”的外籍人士子女提供无差别教育资源的国际义务。而入学的条件只应有一个,那就是“就近入学”。秉承这样的教育公平理念,无论是市民子女,还是农民工子女,无论是中国公民子女,还是外籍人士子女,都应该能在居住地方便地免费入学,都应该能其乐融融地“共同成长”。
眼下,新学年即将来临,各地家长又开始“千方百计”地为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而挣扎,而这,同样是另一种形式的“特殊学校”。孩子们因所处的学校重点与否,从小就被分作了两个社会阶层。其实,在义务教育阶段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本身就是荒诞的事情,但因沿袭久远,这个新中国教育的痼疾却一直改进缓慢。
问题诚然要一个一个解决。中国近几年的义务教育成就举世瞩目,但欣喜之余,也必须正视问题的存在。仅仅安放好民工子女的书桌还不够,还必须想清该在哪里安放这张书桌。教育公平的理想,就是要消灭一切特殊学校,消除一切“歧视”与“仰视”,真正实现胡锦涛所指出的所有孩子心连心,手拉手,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
来源:华夏大地教育网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