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理性参与公益事业
企业如何理性参与公益事业
2009-07-05 来源: 网易
李志刚:非常感谢各位你们准时回到会场。我是光华集团的总裁,光华慈善基金会的执行理事长。这一场是我们跟企业家对话,因为过去在国外以及在今天大陆慢慢出现的就是另外一个资本主义或者资产的资源,会从企业当中流到我们第三部门当中,所以今天特别安排一个环节一个半小时,我希望可以让不同的企业家跟我们分享,怎么样让它最好地结合,来带动最好的社会效益。
我今天先来介绍一下我们每一位嘉宾,每一位嘉宾都特别忙,他们都有不同的各自的一个,他们的经历,还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所以我希望先介绍他们,有一些你们可能很了解了。
张帆,红杉资本的创始人,特别在做公益创投当中,有很多的丰富经验,希望等一下可以邀请他来讲很多。
徐永光老师,大家都非常熟了。
刘晓光,是首创集团的副总裁,等一下刘总可以跟我们分享大家的经验。
王平,友成基金会的理事长,她的企业的经验,包括慈善的经验是双轨发展,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杨平,孙冶方基金会的,希望等一下可以跟杨总更多分享你对企业家的贡献的看法。
钱为家,康师傅集团控股的副总经理,康师傅也在各方面的社会公益以及投资,以及各方面都充满很多企业家精神在里面。
首先我希望,今天我们的对话是,我们没有给予他们每个人十分钟的富余的演讲时间,但是我希望通过几个关键的问题,每个人一两分钟,我们可以对话,多一点儿地交流,来带动各位更深刻地对企业家在非公募基金会或者说社会公益当中的角色。
我先讲几个不同的看法,因为有一些人讲,企业家做公益是不是帮助企业发展品牌的一个工具。有人也讲企业家做慈善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或者说他赚的钱用不掉、也用不完,剩下一点儿小小的资源留在非营利事业,也不妨是一个好事儿,或者是有人也讲企业家做慈善是不是为了出名?其实我希望今天我们看到我们坐在台上的各位嘉宾,他们来到这里不单是,我相信我了解的他们,就首先不是为了出名,是为了怎么达到一个更高的社会效益来存在的。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德德鲁克先生他曾经讲过,管理有三个任务:
一,管理者的角色,就是界定时间、使命。
二,把参与者还有员工达到高度的满足感。
三,实施、实行社会责任,把企业的目的跟社会放在一起。
里面没讲到赚多少钱,也是没讲到利润最大化,不管你一个非营利组织或者说营利组织,我们的目的都是实践我们的使命,让我们的员工充满精彩、满足感,还有得到社会效果。当然比尔盖茨先生也讲到创新的资本主义,把资源的定义我们可以有一个重新的布局。
最近在2006年年底12月份我们有一个全球的战略大师米高波特,他有一个文章写得非常好,因为他是研究战略的,他就讲到一个字,我们常常讲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叫CSR,但是他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是CSI,企业、社会融合,所以说企业应该把企业的使命与战略,已经放在社会利益的同等重要来形成。等于如果你要把一个企业的使命与战略靠近这个社会的公益来发展的话,等于公益或者是社会的责任就不是一个人力资源总监、一个公关经理来做了,是总裁或者主席来做。我现在看见越来越多的机构、企业、也朝向一个CSI的发展,但是数量多吗?不太多。
也有人讲现在企业可以有企业1.0、2.0、3.0,企业1.0就是有些企业存在还是为了生存,他们肯定是利润最大化,争取每一分钱用在自己的发展的头上。但是有些企业是已经到达2.0的阶段,就是他已经有富余的财产与利润,这个富余的利润可以做回馈社会的能力,我们就说这个是企业社会责任,可以通过捐赠、环保各方面推动义工工作来做。但是也看到像刚才米高波特先生讲的有些类似,有些企业已经跑到3.0的状态,3.0的状态不但是一个把钱捐出去,他还要求把自己的企业作为一个平台,产生比现金更大的效果,所以可能有些人是专门聘请一些需要有特别帮助的人士,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标准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人才培养中他需要更多的高层管理者有企业,不但是企业的专业的服务能力,也有对公益还有对公共发生事情的发展的敏感性。
我相信现在已经在一个很大的程度,企业参与在公益发展当中,已经越来越专业,投资也是越来越精明,还有要求时间、要求效果。所以我希望第一个问题各位企业家可以给我一个个人的分享。现在讲企业家,我现在看到刊物当中600多家的非公募基金会当中,企业形成的基金会其实为数不多,不是很多,我看起来少于100家,企业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可能是企业家、这个老板,肯定是对他对公益的要求卓越,要有一定的要求或者使命。但是同时产生的这个非公募基金会它的目的有什么结合的办法?还有企业家的使命真的可以通过所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来实施吗?
我希望钱总可以不可以先跟我们分享,康师傅集团你成立这个基金会,好像这个有没有把企业家他的使命与基金会的目的来双结合。
钱为家:
谢谢主持人,我先抛砖引玉一下子,但是首先我可能要先澄清一下主持人刚才对我个人的简介,事实上我今天是以徐老师的朋友被邀请到这边来的,我是对刚才主持人所提到的CSR蛮感兴趣的,而且我认为这是中国未来,在结合产官学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所以说我对这个论坛很感兴趣。
当然这跟我过去的背景有些关系,在康师傅来讲通常被称为甲方,在一般公关公司一般被称为乙方,但是除了甲方和乙方之外,我过去个人也在台湾担任过第三部门的工作,就是在台湾的分支机构,它等于是做全球的义诊、培训跟失明防治的一些工作,所以它算第三部门,但是更早之前我在台湾也担任过第四权,就是媒体的传播的工作。所以说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领域里面,我觉得每个领域各有专长,而且各有专业。像这两天会议听下来我觉得有一个很深的概念,很多的NGO前辈他们也开始鼓励个人、公司、机构,应该从传统慈善走向比较专业的,现代的公益的这样一个观念,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想法跟可以付诸行动的方向。
但是我觉得在中国大陆这边来讲话,社会伙伴这个概念还少一点儿,但是在台湾或者欧美来讲的话,会结合政府的政策、法律的知识会结合企业的一些CSR的社会成本的自我管理或者是社会投资的提供,以及结合NGO的社会创新的发展,就像最近两天也经常听到他们能够在二、三十年前就把整个的眼科手术设备整合到一架飞机上面去,然后飞行到全国各个发展中国家去协助失明的防治和预防,这样一个创新的活动都可以彰显出NGO伙伴的服务,社区居民、第一线民众的这样一个蓬勃的创造力。当然学界也可以为整个社会伙伴提供一个很好的调研或更具说服力的一个基础,那整合在一起就会有1+1+1大于4的这样一个效果出来,所以说我觉得在未来在企业的非公募基金会,或是NGO之间的一个整合,能够彼此交流,而且有更多的出来的话,而且是比较中长期的,应该会有更好的整体社会成效出来。
李志刚:
我们叫社会价值链,其实有很多链条在这个范畴当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但是这是一环扣一环,刘总可以分享一下首创的看法。
刘晓光:
这么多的非公募的基金在一起,我想可能是第一次吧,另外还有很多公益组织在一起,提供这么一个大的平台、舞台我觉得很高兴、也很激动,我还真没想到,我觉得我今天参加这个会来讲我觉得很有收获。
从企业的,我们的公益基金也好,公益组织也好,我觉得它是融合的。比如说我们从首创的角度来讲,一方面我们自己从事着环保的产业,比如说水、污水,下一步可能衍生倒垃圾处理、焚烧,就是跟我自己的产业,实际上跟公益的事业是结合一起的,从产业角度来讲,本身也有他的公益的特点,或者是环保的特点。第二个来讲的话每一个企业在执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中,我觉得公益、环保可能是他很大的一个责任,这个是从社会角度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责任。从我们的实践中我也想体现了这一点。这么多年来在抗震救灾中我们大概捐赠了一千多万,在风雪暴中大概捐赠了600多万,第二个来讲我们首创是以我们为主吧当时,联合了一些企业家,我们大概联合了一百个企业家成立一个非公募基金,实际上我觉得企业的使命跟社会公益的使命,我觉得是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的,它应该是一致的。当然我希望来讲,更多的企业家能参加到公益事业中,更多的企业来讲能参加到公益基金中来,使我们的这个事业能够更加壮大。
李志刚:
谢谢刘总,下面我想问杨总你的看法怎么样?
杨平:
我在阿拉善生态协会兼了三年多的秘书长,对这一百多个企业家心态有一些体会,应该说,如果说分一下类的话,那么三分之一是有志于公益和环保事业,三分之一是想到这儿来交朋友做生意,还有三分之一是介于中间,有一点儿环保意识,但是也想出名,也想交朋友、也想做生意,它是一个非常混杂的利益和心态的一个结合。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体会就是企业,尤其是作为一个非公募基金会的负责人,管他什么心态,只要有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有利于公益的心理,我就要把它有道出来,然后把钱拿到社会公益事业的平上,然后你要有各种手段,你可以以立以来诱导它,你也可以以大道理来说服他,多管齐下作为公募、非公募基金会的秘书长,就要这样,不然的话你会发现你是一个书呆子,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他的私募基金,非公募基金的设计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很开放的标准。既鼓励把这个非公募基金会作为一个社会平台,社会工具,推动社会的发展,在管理中间,在他的理事会结构中间,然后不断引入非企业的这种社会力量,引入非企业的这种所谓专业团队的力量,然后来形成一个独立于企业的一种属于社会的平台,这个是非常理想的。
但是与此同时我也认为,在今天中国的公益事业的发展中间,应该鼓励企业非公募基金会有这样一个发展的机会,和自己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战略公益,这个本身也没有什么错误,只要这件事情有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跟企业的利益结合得相对紧密和相对松散,我觉得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从非公募基金会的事业的发展角度来说,要鼓励这个企业往这个方向走。走到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很欢迎,走到为企业自身的利益,为企业的谋名、为企业谋利也欢迎,只要他的钱和他的资源是流向社会公益的就是好事儿,我就谈这些看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