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华严宗祖庭长安华严寺举行修复重建奠基仪式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6日
来源:华人佛教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9年10月15日上午,华严宗祖庭长安华严寺举行了隆重的修复重建奠基仪式。政府领导、诸山长老、各界名流及四众弟子近千人出席了此次奠基活动。

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的长安华严寺,是唐代长安城南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位于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塬半坡,居高临下,俯瞰樊川。唐代诗人李白描述道:“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唐代樊川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诗人岑参的“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道尽了它景致最佳处。

长安华严寺也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祖庭。它由初建到以后数百年间,无高大殿堂建筑的记载,而只记有凿原为窟,以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华严寺可以说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从塔的记载看,这里曾有华严宗初祖杜顺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俨塔、三祖贤首塔、四祖澄观塔。是海内外佛教徒公认的中国佛教大乘八宗之华严宗祖庭道场(即华严宗发祥地),华严宗初祖杜顺大师在这里依据《华严经》思想,创立了华严宗。华严宗思想后来对程朱理学的影响非常巨大,其“圆融和谐”的主体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而《华严经》经典教义和华严宗思想亦经由华严寺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在清乾隆年间,发生了少陵原崩塌事件,仅存砖塔两座和石碑,其余建筑全毁。因此,华严寺的重建在旅游朝圣、国际交往、文化传播、文物保护、佛学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历史贡献价值。


长安华严寺位于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原半坡


长安华严寺现存的杜顺塔


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澄观灵骨塔

华严寺是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寺内仅存的两座古砖塔,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华严寺已年久失修,寺院荒废,所存文物损失严重,且水、电、交通等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现况与祖庭寺院地位不符,也无力接待国际佛教界友人前来交流,成为中国佛教界唯一一所没有恢复重建的祖庭寺。尤其在雨季,周边山体不断下滑,寺内历代文物和建筑设施危在旦夕;由于寺院建筑不断损坏,基础设施很差,道路泥泞不堪。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建修复工作已迫在眉睫。

2006年,以宽昌法师为首的僧团入住华严寺以来,在僧俗弟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使破败不堪的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逐步解决了佛事活动殿堂、基本生活设施,为重建华严祖庭奠定了基础。

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再现盛世华严景象,弘扬圆融和谐精神,完整寺院建筑群落,实现华严寺以法为依、以僧为主、四众共修,突出华严寺注重寺院道风修行,着重佛教文化教育,积极服务社会的宗旨,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寺院研究决定,在当地信众和社会团体的共同成就下,对华严寺修复重建。

据重建长安华严寺委员会介绍,这次将分步陆续实施的华严寺重建工作,以传统布局为主适当调整,根据地理环境采用窑洞式建筑和唐式建筑相结合的寺院。建筑力求朴实大方、功能齐全的风格,整个寺院根据功能划分为开发和封闭两个模式,分三个区域正式体现。在中轴线上建造供四众弟子进行佛事活动、朝圣礼佛的公众开放区,左侧完善以僧人为主的修行生活居住“封闭区”,右侧为各界信众依次建造学修生活免费“学修区”。

通过重建,期望寺内的文化遗存、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给国内外佛教界提供一个完整的朝圣礼祖的祖庭寺院,使华严祖庭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历史价值,成为名副其实的祖庭寺院,为加强海内外佛教文化交流、促进陕西宗教文化旅游发展发挥作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