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法师:要让中国的佛教文化积极走向世界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础。中国佛教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演变,已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成为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以及宗教劝世化世功能的重要文化载体。历史上,中国佛教文化就曾远播海外,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事业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当前构建和谐世界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国在很多国家开办有孔子学院,专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台湾地区的佛教寺院在国外开设了不少分支,成为弘扬中国佛教文化的有影响的窗口。大陆的少林寺也在国外开设了40余家公司弘扬少林禅武文化。但是西方国家的人士了解佛教更多的还是通过日本学者的研究以及西藏藏传佛教人士的传播。对于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汉传佛教文化却知之甚少。当我们在大力倡导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中国佛教文化也需要尽快确立“走出去”的战略,在鼓励佛教界积极探索和寻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要出台相关措施为佛教依靠自身力量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有利条件。
积极引导和鼓励佛教界加强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指引下,中国佛教的形势日新月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各地寺院相继恢复,中国佛教的发展重心已经从寺院恢复重建到加强软件建设的顺利转变。全国各地有条件的寺院纷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弘扬优秀佛教文化、努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大局上来。全国各地的佛教期刊、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类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也在不断增加,客观上为佛教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宗教类媒体的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某些地方在贯彻执行宗教信仰政策的时候理解上出现偏差。我认为国家相关部门有必要出台相对具体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和鼓励佛教界加强文化建设。
培养和打造佛教文化交流人才
古人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关键因素在人,因此,中国佛教要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关键在于佛教文化交流人才的培养。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佛教界大力开展交流人才培养,上海玉佛寺早在2004年就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多语种培养僧人外语人才。2008年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与玉佛寺合作举办了“首届全国佛教外语交流会”,会集了包括港澳台佛教人士在内的全国各地的佛教外语人才,用外语进行佛教文化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还举行了“海外留学归国僧人座谈会”,探讨中国佛教的海外发展之路。以本次交流会为基础,中国佛教协会委托上海佛教协会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开办了“佛教英语进修班”,培养了三十余名佛教英语人才。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举办期间,这批佛教英语人才为会议提供接待和翻译服务,深受好评。受到上述做法的启示,我觉得,有关部门还需要继续加大对佛教外语交流人才的培养,不断壮大佛教文化交流人才的队伍。
利用现有文化交流的优势,推动佛教文化走向世界
佛教文化走向世界,除自身努力的因素外,外部因素的推动也非常有必要。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出去战略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佛教文化如果能够搭上便车、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包裹之中,成为其中重要的部分,对于丰富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关部门可以鼓励和支持佛教团体借助文化包装,通过文化巡演、合作研讨、梵乐交流等形式,展示中国佛教文化超凡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让世界人民了解完整的、全面的、真正的中国佛教文化,而不是以偏概全甚至是歪曲的所谓正统的佛教文化。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