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社会万象>>正文内容

保住有僧人的兴教寺 没和尚的寺庙是荒唐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6日
来源:大公佛教网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
兴教寺举办传戒法会

       由于申遗、商业开发等元素的介入,有关兴教寺“拆迁”话题的讨论,舆论不乏批评的声音。寺院僧侣以及中国佛教协会都曾通过不同渠道表示反对拆迁,其诉求多基于相关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坊间对拆迁举动的激烈反响,除了担心申遗带来的景区改造,以及接踵而至的商业化渗透外,还对寺庙文化有着特殊的考虑。可以说,从一开始,对其关注就和往常的拆迁话题不尽相同。

  这其中,文化整体性被反复提及,寺庙建筑群落被视为维系寺庙文化景观的重要载体。此次拆迁涉及兴教寺2/3的建筑,除联合申遗名单上仅有的玄奘塔外,包括僧舍在内的其他部分建筑,将在西纬村重新选址、规划。据媒体报道,这意味着,现有僧人吃、住的地方都将被拆除。为塔申遗而牺牲其他寺庙建筑,此举颇有为渊驱鱼之嫌,无疑将会直接影响寺庙的文化状貌,另外,相对那些可能即将被拆迁的寺庙建筑,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生活在寺庙里的僧侣,其生存将因此受到影响。

  与寺庙建筑命运的关注热情相比,围观者对活动其中的僧侣则有所忽视。如果说,进入拆迁规划的建筑是维系寺庙文化整体性的硬件,那么,在此修学、生活的僧团则是维系这种文化景观的软件。他们能否延续在塔下的生活,对兴教寺的文化整体性至关重要。

  按照此前的拆迁规划,西纬村将成为僧人新的衣食起居之地。西纬村所在何处,与兴教寺距离远近不是问题的关键,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僧人们的住处将不再是西纬村的一部分。就此一个疑问不能不提:既然拆迁是基于“建筑体量、密度过大,与兴教寺塔环境风貌不相协调”,为何不可就地科学规划,改善建筑布局,而是代之以搬迁?若按目前的拆迁思路,僧侣们必将与寺庙脱离,可以想象,今后可能出现这样一幕:僧侣为兼顾修学与日常生活,不得不早出晚归,其状貌如同当下按时上下班的都市白领,试问若如此不伦不类的情形出现在千年古刹,申遗又有何意义?

  没有和尚的寺庙更是荒唐,昨日有媒体报道称,随着媒体的介入和报道,国家文物局和西安市文物局已经将拆除建筑的范围缩小,但接踵而至的问题是,因为拆迁建筑多为僧舍,有消息称寺僧近来正被驱离。于此节点,执行拆迁工作的机构难免要遭受新的诘问,请问寺僧的生存如何得以保障?另外,必须正视的是,对寺僧生存问题的关注不是简单地出于安置是否合理的考量,当前对兴教寺文化整体性的担忧,已由原先寺庙建筑这一物质载体遭受破坏的担心,转变为能否保存一个“有和尚的兴教寺”的疑惑。这样的疑惑对于兴教寺今后的命运至关重要,千年古刹能否延续文化传承,我们静观其变。

------------------------------------------------------------------

更多兴教寺事件相关文章

------------------------------------------------------------------

标签:兴教寺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