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雷默及其新禅诗
众说雷默及其新禅诗
主张禅与现代汉语新诗结合的第一人
——读雷默先生的新禅诗
张黎
(一)新禅诗概念的提出及主张
对于南京的雷默先生,以前虽然不曾接触过他的人和作品,但是对于他的名字,我却是很熟悉。并且,与他的名字相连的一个概念——新禅诗,我也是熟悉的。因为,由南北先生倡导的现在被广为人知的现代禅诗,就是建立在他的新禅诗概念基础之上的一个理论主张。
早在1990年,雷默的新禅诗概念就已经形成并提出,在1990与1993年间,他与朋友张子清、江雪、三陵等人经常一起探讨禅宗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且,于1993年出版了中英文对照的诗集《新禅宗诗》。
关于新禅诗,雷默当时写过两篇文章来表明自己对禅以及诗歌之间关系的认识,即《语言:禅与诗的障碍》和《体验:生命的禅和诗》。在《语言:禅与诗的障碍》一文中,雷默从禅宗的“不立文字”说起,表明语言在诗歌中仅仅只是指示的作用,诗歌的旨意的乃是要表达生活的事实和内涵,而不是文字的拼凑和技巧的游戏,如果我们仅仅拘泥于文字和逻辑,那么我们的诗歌就会沦为语言和逻辑的奴隶。因此,对于诗歌语言,诗人这样写道:“诗歌倘若要保持语言的流动不滞,同样必须放弃分析与逻辑,放弃偏颇的惯常语法,而直接去把握事实”,“活的语言才是充满生机的诗歌语言。”而且,诗人还将我国古代和现代的诗歌语言做了对比:“中国古典诗歌是这种语言的典范,诗人往往只以简单直接的语言去描述事实,舍弃了那些于事实有害无益的纯粹形容词和抽象名词。有些词尽管处在修饰的位置,但仍是明晰的,可感知的。”“现代诗歌在白话化的进程中,过多的受到了西方语言的影响,背离了中国古诗的自然与朴素,简单与事实,过分迷恋主观的东西,迷恋语言的海市蜃楼。发展到今天,愈来愈成为一种文字游戏,艰深晦涩,毫无意义。”
《体验:生命的禅和诗》说的是禅与诗歌在追求和体验上的一致性。对于禅与诗的一致性问题,雷默先生认识得相当透彻,在此,我只用摘录其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大家就可以明白:1、“禅是人生的艺术实践,生命的最高体验,本质上,与诗是一致的。”2、“禅所倡导的“见性成佛”、“即心即佛”,其主要思想就是和心的内在活动接触,而不依据任何附加物,在可能的范围内选择最直接的道路——体验。”3、“禅学的精髓只在于对日常生活和一般事物获取一种新的观点,在发现和创造中捕捉流动的生命之光。”4、“诗的第一要素是“悟”,严羽曾把孟浩然与韩退之作比较,就学力而言,孟比韩差得很远,但诗的艺术成就,孟却远在韩之上。”5、“可以说,纯粹的诗歌境界就是禅的真如境界。”6、“诗歌的精神正是禅所理解的自由与智慧,生命的彻底解放。”
雷默先生的这两篇文章篇幅都很短,但是,探讨的问题却是禅与诗歌的最基本问题,而且观点如此明确,认识如此透彻。可以说,这两篇短文就是雷默主张禅与汉语新诗相结合的理论宣言。
(二)雷默的诗歌
雷默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前期以组诗《二毛和我的故事》为代表,大部分写于2000年以前,后期以幕府山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大部分写于2007年以后。前期组诗《二毛和我的故事》严格践行了他的新禅诗关于言语的主张,即:活的语言才是充满生机的诗歌语言,因此,组诗《二毛和我的故事》受禅宗公案影响较深,内容生活化,语言口语化,追求活的事实,追求机锋。而后期以幕府山的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则显得平淡成熟,朴素的生活气息中自然流露出一些佛家的宁静和睿智。
《二毛和我的故事》是雷默的成名作,但是,由于我进入诗坛的时间较晚,对于雷默先生的组诗《二毛和我的故事》当时的影响并不太清楚,不过,就算是现在再读这组诗歌,无论是语言还是内涵,对读者的冲击力都还是蛮大的。在最近与梁雪波的访谈中,雷默先生是这样总结这组诗歌的:“这组作品主要以我童年的生活为原型,每首诗都有一个场景或一个小故事,但又并非叙事诗。二毛和我,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人。”并且,还进一步将禅的口语化语言和当下的口语化诗歌语言做了区分:“禅的口语化与口语诗的语言不太一样,第一,禅的语言新鲜有活力,第二禅的语言极简,留有大段空白,类似中国山水画,或者日本的枯山水艺术。而当下的口语诗,语言啰嗦累赘,缺少活力。机锋妙趣正是来自于活的语言和语言空白,犹如枯枝上的繁华。”下面我从中选两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道算术题和麻雀
有九只苹果
三人分
老师敲了一下黑板
有九只苹果
三人分
老师又敲了一下黑板
我们开始在纸上
写下九
又划上除号
老师顺着二毛的视线
树上 蹲着麻雀
这首诗歌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儿童生活场景,其中洋溢着活泼泼的生活情趣。读完,我们不仅为诗中调皮、活泼、充满好奇的二毛所打动,而且,还引发了我们对于一些生活问题的深层思考:算术题和麻雀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不是吗?可是,算术题为什么不能像麻雀一样吸引二毛?怎样就能让算术题和麻雀一样有意思?改变一种方式,可能就会使二毛喜欢算数题了,不是吗?因为,二毛是如此好奇和热爱这个世界。而在充满法理的世界里,算数题比麻雀更有趣。
放弃抽象概念,还原世界活泼的本相,让概念和事实融为一体,禅家的这个重要命题和理念,雷默就这样通过一首简单的小诗传达给我们了。
栽树
一个人一棵树
两个人两棵树
老师说
栽了下学
一棵是榆树
一棵是枣树
都是小的
我的栽山上
二毛的栽山下
老师说
这是哪年的事
夜来好风
这首诗歌中的二毛和“我”是一个人,一个是实体,一个是幻觉。读完这首诗,我们的感觉也是恍惚的,好像曾经的童年就在昨天,又好像曾经的童年是一场梦幻,好像实体的我们确实存在,又好像实体的我们已经虚化为云烟。我是谁?谁是我?哦,这个生命中永恒的谜团……
时间,生命,存在的真与假,这些都是宗教和哲学最深奥的问题,雷默通过简单的童年故事也能将这一内容如此透彻地表达,可见,诗歌作品思想的深与浅,与形式和技巧并没有绝对的关系,而只是与作者本人的悟性有关。
雷默后期以幕府山的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作诗歌品很圆融,自然、朴素的生活点滴中随意地流露出一些佛家的睿智,平淡、真诚,读之让人深深唏嘘生命的虚与实、真与假。对于他的这些诗歌,我本人是很喜欢的,下面,我也从中选两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
残雪
一只只小白猫
睡在一棵棵松树的怀里
它们的眼睛在天上
爪子,伸进来世
我坐在去禄口机场的
汽车上,我在尘世
这首诗歌描述了两个画面,一个关于小猫的,一个关于人的,而且,作者将小猫和人的处境做了强烈的对比,一个安静祥和,一个忙碌急躁。在雪后的大地,小猫安详地享受着自然之清新,在松树的怀里睡着,而“我”呢,则忙于生计,坐在汽车里,赶往飞机场,面对此情此景,作者由衷地感叹到:小猫在天堂,“我”在尘世。如此第一遍读完此诗感觉确实还不错,但是,回头一想,不对,面对清新舒爽的天地,小猫有这么乖巧吗?它不打斗嬉戏吗?而且怎么会是“一只只”,又“睡在一棵棵松树的怀里”,哦,再一读,这小猫原来就是残雪!残雪,在诗人雷默的眼里竟是如此可爱,如此令人向往。读了第二遍,你会为作者内敛而出色的的表达拍案叫好!
诗歌有无张力,谁说必须怪诞,必须魔幻,必须模仿西方?!中国的直觉的方式也一样有力!佛教中的“内省功夫”,当下的我们如果好好学学,可能会大大提升和强化我们诗歌作品的表现力的。
己丑冬日,和高度新散步,遇雾
二十点,我们到达江边
幕府山影依稀可见
天地之间,一幅水墨画
我们继续向三台洞方向行走
度新说他儿子期中考试
几门不及格,恐怕没资格高考
我劝了几句,感觉膝下生寒
我们开始原路返回
啊,幕府山不见了。我说
度新也抬起头,停下脚步
迷雾之中,我们听见了长江的涛声
度新说,有,或者没有。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生活片段,是“我”与朋友高度新傍晚在江边上散步的情景。“二十点,我们到达江边”,这是此诗的首句,这么晚了还一起散步,有必要的事情非说不行吗?接下来,作者没有说,只是对当时的环境和他们的心情做了交代,说不远处的幕府山依稀可见,在暮色里犹如一幅悠远古老的山水画,而他们呢,则怀着沉重的心情继续走。是的,确实有事情,这么晚了,把朋友约出来散步,一直沉默总不是一回事情吧,终于,高度新开口了。现实生活的不如意总是有的,有些失落你必须认可,必须承受。听完朋友的事情之后,“我”顿觉膝下生寒,是的,当代社会中的竞争如此不人性化,但是,我们又没有丝毫改变的能力,多么悲哀!朋友把事情既然已经说出来了,“我”该劝解的话也都说了,这么晚了,那就返回吧。返回的路多么漫长,沉默,长久的沉默。在长久的沉默中,两人陷入了对生命本体的深层思索之中,于是,他们似问非问似答非答地说着:你听到长江的涛声了没有?有?或许,没有?世间万物,无非若有若无而已!这,一如我们生活中的不如意,一如我们的生命本身。
雷默后期诸如此类的作品我是很喜欢的,因为感觉如此亲切,就像一个很慈善很智慧的长者,在某些个宁静悠闲的时分,与你并肩而坐,不经意间给你诉说着他人生的一些真实经历,不夸张,不做作,不修饰,时而面对天空,轻轻感叹一声。
(三)新禅诗的意义及影响
在1993年面世的《新禅宗诗》一书的前言中,编者张子清教授有这样一段话:“在只强调集体无意识重要性的许多政治运动之后,当代中国诗人已经开始探讨他们自身与时空的关系,表达他们对‘存在’与‘变化’的个人体验。对一部分诗人来说,禅宗作为哲学特别适合他们的美学趣味。他们把禅宗、道家学说和科学上新的研究成果结合了起来,因此他们被称为新禅宗诗人,在许多方面与唐朝的王维这一类禅宗诗人有明显的区别。”另外,雷默在其短文《关于禅宗诗歌》中也这样说:“我们的时代离禅越来越远了,古代禅诗和诗人崇尚的自然山水渐渐离去了。”“今天的禅宗诗人难以像王维、寒山那样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只有在可能的范围内品位人生,体现生命的艺术实践,以求心灵的暂时安宁。”“人生离不开生老病死,能彻悟这些,可以说就是禅了。”
由此可见,书写个体生命存在的体验和意义,与现代的生活结合,书写现代人的人生感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禅诗的诗人们就早已意识到了,而且,雷默先生的诗歌创作也是严格践行着这些主张的。所以,就当前诗坛来讲,无论是在开拓和深化汉语新诗内容方面,还是关于语言和诗歌主旨的关系方面,或者是与现代人和现代生活的关系方面等等,雷默的认识和主张,都还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并没有落后于时代。
另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佛教杂志《禅露》有一个栏目是“新禅诗”, 雷默等人的诗歌作品就经常发表于此,而当下诗坛现代禅诗流派的发起人南北先生,则是早年《禅露》杂志的编辑之一,因此可以说,南北的现代禅诗与雷默的新禅诗是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的。只不过,正如南北在自己的理论随笔里所言,他之所以在后来否定雷默的新禅诗概念而沿袭洛夫的现代禅诗概念,是因为他发现禅与现代诗歌的结合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现象。
在中国,由于现代诗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割裂,禅与现代诗歌的结合,是一件新生事物,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因此,各个探索者之间要相互尊重,各个门派之间也需要平等交流并积极吸纳彼此的优秀部分,大家一起努力使得禅与现代诗结合这件事情尽快发展并成熟起来。
从本质上来说,禅是一种反抗精神,是一种求真求实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关于生命和世界本相的哲学体系,而每一个流派或者个人所借鉴的只不过是其中的某个部分或特点,并没有绝对的谁高谁低之分,而所谓的现代禅诗和新禅诗的概念,充其量也不过是宏观范围的覆盖不同而已,并没有实质的区分,在当前的城市生活氛围中,任何一首单个有禅意或禅理的诗,都是新禅诗,也都是现代禅诗,当下的现代禅诗流派成员们一定要排除门户之见。
而且,在当下,禅与现代诗的结合需要再次细化,需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探索,比如一支可以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基础将禅理融入,像玛丽•奥利弗和加里•斯奈德那样;一支可以学习古代王维,以隐居深林逃避现实来追求生命的本真,像南北那样;一支可以将禅融入现实,将日常生活、乡土、亲情、爱情用禅的理念来进行观照,像席慕容和雷默那样;一支可以模仿古代禅师,研究佛教哲学后写写类似偈子般的禅理诗;一支还可以将狂禅做法与现代民主结合,树立一种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等等。如果真能出现这样的状况,对于当代诗坛来说,这可真是太好了!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禅与古体诗歌的结合,曾经让中国传统诗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经过禅思想对诗歌艺术的逐渐渗透,一千多年后,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理论体系——境界说。禅与现代诗的重新结合,对于中国现代汉语新诗,也可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可能会随着汉语新诗的历史进程而逐渐明晰。而最早提倡禅与现代汉语新诗相结合,并以新禅诗概念加以推广的雷默先生,他的主张和诗作,也必将会被中国诗歌史记录下来的。
2012-9-20太原
(张黎,诗人,当代禅诗研究者。现居太原)
现代禅诗流派的兴起
(节选)
王贤芝
第二节 “新禅诗”派的缘起与合流
从时间上来说,“新禅诗”作为一类诗歌的专称,并具有某些流派的性质比“现代禅诗”派的出现时间要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热,中国学者们恢复了对禅宗的兴趣,一部分诗人也就在那样的氛围里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创作一系列具有禅意的现代诗歌。这样的诗歌就称为“新禅诗”。最早开始注意并研究这个现象的是南京大学的张子清教授。他在美国的英语诗刊《TALISMAN》第13期上曾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NEW ZEN POETRY IN CHINA》的文章。他在 “The Emergence of New Zen Poetry(新禅诗的出现)”一节时谈到:“1991年的春天,一群年轻的诗人包括雷默,江雪,三陵和一些列席的作者在南京大学有过一次非正式会议,讨论了禅宗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创作反映当代生活的禅诗。他们最后同意把这种新的禅宗诗歌流派称为“新禅诗”,并邀请其他一些在审美趣味上与我们相近的诗人如高柳、伊沙、丁芒等,加入我们编选的一个诗集。” 这期诗刊是1994年秋与1995年冬的合辑,文中提到的那本诗集选刊已在1993年由张子清编选面世。那是一本32开本的白皮书,中英文版本,书名题为《新禅宗诗》。在书的前言中,编者有这样一段话:“在只强调集体无意识重要性的许多政治运动之后,当代中国诗人已经开始探讨他们自身与时空的关系,表达他们对‘存在’与‘变化’的个人体验。对一部分诗人来说,禅宗作为哲学特别适合他们的美学趣味。他们把禅宗、道家学说和科学上新的研究成果结合了起来,因此他们被称为新禅宗诗人,在许多方面与唐朝的王维这一类禅宗诗人有明显的区别。”书中共收录了雷默、江雪、三陵、高柳、伊沙、王家新、丁芒、彭浩荡、任洪渊、张子清等十位作者的五十多首诗歌作品。但实际上真正致力于汉语禅诗的创作与研究的是以雷默等为首的少部分诗人。在本书中,雷默写了一篇《关于禅宗诗歌》的短文。他从体验、自由与智慧、日常事实、活的语言、自然的丧失与当代禅诗等几个方面来说明禅宗诗歌的特点。因为“禅是人生的艺术实践,生命的最高体验”,所以“禅宗诗歌所关注的正是生命的独特体验”,这是关于禅诗的共同认识。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沉溺于人类所有的经验之中,深陷二元世界的泥淖中,禅的意义就在于超越和抛弃一般的经验与分析,打开心灵“达到人生的自由与智慧境界”。但是“禅不是神秘主义的东西,它只确认日常生活的事实,在最平凡、最普通的事物中显现”。因此,“禅宗诗歌拒绝一切抽象的东西,只描述我们身体之中的具体实在”。关于“活的语言”,他定义为“充满个性的体验语言”,认为禅宗诗歌语言是以日常口语为基础,不需要过多的修辞与雕琢,力求简洁朴素,并强调了口语和俗语的区别。最后他说道“今天的禅宗诗人,难以象王维、寒山那样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只有在可能的范围内品味人生,体现生命的艺术实践,以求心灵的暂时安宁。”不过他也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因为禅是无所不在的,所以只要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也就能彻悟禅之所在了。
以上是“新禅诗”之名得以正式面世的始末。此后,以“新禅诗”为名的系列作品便不断见诸各种传播媒体。佛教杂志《禅露》甚至专门开辟了“新禅诗”栏目发表这一类诗歌作品。“新禅诗”之名在公众眼中也获得了一致认同,而且它也不仅仅是指雷默等诗人群关注与研究的对象,还包括更多的禅意诗歌,直到南北对此提出新的看法。南北在《现代禅诗和新禅诗——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2》中说到:“当时,我对‘新禅诗’这一说法,是很认同的。它是基于中国的旧体禅诗而言的。用新的,现代的诗歌形式和技巧,来表达传承久远的禅的空灵脱透之思想情趣,‘新禅诗’的确说明了它与旧体禅诗的不同。但当我后来视野逐渐开阔,接触到西方,特别是美国如加里施耐得等诗人写作的禅意诗歌时,我就无法再认同这个说法了。因为这个概念太狭小了些,它只看到了中国,没有看到世界。”如此,在以禅宗文化为核心的当代新诗写作群体从内部产生了分歧,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以南北为首的“现代禅诗探索”网络版块和“现代禅诗”流派。严格说来,“新禅诗”与“现代禅诗”是属于同一阵营的,后来虽因诗人内部存在观念上的分歧而各执其名,但是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南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也是“新禅诗”写作群中的一员,“新禅诗”的代表人物雷默也参与“现代禅诗探索”的一些建设工作,并被列入其中的成员之一。现在,“新禅诗”与“现代禅诗”之名并行于世,一般人往往把二者视为一体,并无严格区分。而“新禅诗”的首倡者雷默也因行事低调,无意于“圈子”内外的争鸣,奉行如禅的人生艺术,隐默地写作,故而发声不多。
(王贤芝,四川大学文学硕士,现居湖南。本文节选自其2009年硕士论文《现代禅诗流派的兴起》)
雷默:新禅诗的隐默探索者
网易轻博LOFTER 记者 伊底
【作为中国当代新禅诗代表人物,能简单介绍下什么是“新禅诗”吗?最开始为什么会尝试“新禅诗”写作?】
我本是学化工的,1981年开始写诗,当时主要读戴望舒、徐志摩、冰心,以及北岛、顾城等朦胧诗,之后接触艾略特、庞德、里尔克、博尔赫斯等西方现代诗以及萨特、胡塞尔等西方哲学。那时候,我是一个失败的模仿者,或者说是一个无病呻吟者。没有经历过20世纪初的西方生活,怎能模仿西方现代派诗歌呢?当时,有一个热词叫“异化”,很难理解,而今天我们是通过生活来感知的。
后来,我开始读东方哲学,从老子到庄子,以及一些关于禅的著作,包括《六祖坛经》。后来,经朋友推荐,我读到了《五灯会元》。这是一本对我影响极大的书,古代禅师的生活、特别是他们互相印证的那些公案像一盏盏明灯,首先明确了我的人生价值追求,也给了我诗歌的方向。
于是,我提出了“新禅诗”的概念,并开始写作。1990年左右,我跟南京大学英语文学专家张子清教授谈了我的想法,他说可以尝试。
1991年的春天,我和江雪、三陵等诗人与张子清教授在南京大学有过一次聚会,讨论了禅宗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创作反映当代生活的禅诗。后来,我和张子清分别邀请了当时在审美趣味上相近的诗人如高柳、伊沙、丁芒等加入。1993年,由张子清编选了一个诗集,名为《新禅宗诗》。那是一本32开本的白皮书,中英文版本。1994年,张子清教授在美国英语诗刊《TALISMAN》第13期上曾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NEW ZEN POETRY IN CHINA》的文章。他在“The Emergence of New Zen Poetry(新禅诗的出现)”一节中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TALISMAN》同时刊登了张子清教授翻译的我的三首诗。
什么是新禅诗?首先说古代禅诗。大多学者会把高僧大德的偈语也归为禅诗。如六祖慧能《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我认为,这类偈语与王维、寒山的诗有很大的差别。偈语只是借助了诗的形式,旨在说禅理。王维、寒山的诗并非说禅理,而是指向审美,给人提供了禅的审美意趣。因此,苏东坡的禅诗也是不能跟王维相比的。
在《新禅宗诗》一书中,我写过一篇《关于禅宗诗歌》的短文,文中说,禅是人生的艺术实践,生命的最高体验,因此,禅宗诗歌所关注的正是生命的独特体验。同时,我提出了“活的语言”这一概念。所谓活的语言就是充满个性的体验语言,而非现成的死的语言。我是从《五灯会元》里禅师们的对话中悟到“活的语言”的。这种语言留下了大片的空白,空白之中却又是充满机锋妙趣。1992年,我还写过两篇小文,分别是《体验:生命的禅和诗》、《语言:禅与诗的障碍》。前者发表在1993年第一期的《佛教文化》上,后一篇后来发表在《禅露》2002年夏季刊。
当然,取名新禅诗也有诗歌形式的考虑。我们毕竟不是写格律诗。另外,还有时代的考虑,王维、孟浩然生活在农业时代,山水、自然仅在咫尺,而今我们生活在钢铁、水泥为主的城市中,难以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所谓新,是对诗而言的。禅是没有新旧的。
12月初 栖霞山
三个月未雨 空气干燥
泛白的树枝上
飞尘万点
石隙间 枯溪边
新落的红叶
游人未觅
一块巨石后面
轻风柔草
隐映几株翠竹
小红果 饱满欲坠
好像去年所见
左拐一条草径
古木更幽深
思维如电
智语遗落林间
古寺又现
哐当一声
那边有人
把可口可乐罐子
扔进了山崖
这首诗写于1995年,诗中的可口可乐罐子是一个现代意象。这并非我刻意所为,而是那天游栖霞山碰到的真实事情。也正是这个哐当一声,触发了我的灵感。
【请问你最早是怎样开始接触诗歌的?您应该也是经历过“文革”岁月吧,那段经历对你的诗歌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十五岁之前,接触的都是革命诗歌,最多也就是毛泽东《雪》、《重上井冈山》。1978年,十五岁那年,我上高一,由于身体原因,休学一年。由于常去村卫生站,我便从一个乡村医生那里弄得了《唐宋名家词选》,如获至宝。除了吃药打针,就是读这本书。后来,我又让远在新疆的堂弟帮我寄回一本《唐诗三百首》。后来应付高考,就中断了一段时间。直到81年,才开始读到戴望舒、徐志摩等人的现代诗。
文革期间,我在苏北农村经历了饥饿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的家乡地处江海平原,那里的河流、稻田、蛙声、萤火给我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我早期的长篇系列诗歌《二毛和我的故事》写到了这一段生活。
【有人将你和北岛、洛夫并列为对中国现代禅诗发展做出贡献的三个人之一,请问你最欣赏的诗人是谁?】
给我影响最深的诗人应该是王维、孟浩然、加里•斯奈德、特兰•斯特罗默。王维通过简单的“空山”、“日色”、“翠竹”、“流水”,表现圆满自在、和谐空灵的禅的真如境界,也即诗的艺术境界。他不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一味关注内心的体悟,契合了禅宗“但睹性情”、“不立文字”的义旨。孟浩然的诗平易而朴素,冲淡而深沉。加里•斯奈德自然平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诗或许更可接近于事物的本色以对抗我们时代的失衡、紊乱及愚昧无知”。斯特罗默的诗歌内敛、沉静、纯粹,同时融入了对当下的深刻思考。其意象之陡峭,闪烁着奇丽的智慧光芒。这很像一些禅宗公案,可以终生参悟。
【作为诗人,请问您平时如何协调工作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俗务缠身时保持“诗心”?】
对我来说,工作是生存的基础,写作是生存的方式。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工作,解决衣食住行,解决上有老下有小的问题,否则,没法写作。虽然,我也想过,哪天有足够的钱就不再去工作,但我赚钱的能力不强,所以现在只能指望退休了。所以说,只能一边努力工作,一边随性写作。因为工作时间难以控制,所以,我不可能有什么写作计划,随性写点诗歌。况且我的诗也是越写越短,很多时候在路上、草地上,通过手机写成的。我的那首六行小诗《秋之诗》就是工作午休时,跑到树林小憩完成的。
雅与俗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概念。没有俗,也就失去雅。没有俗事,就体会不到雅趣。纯粹的仙境也是无聊的,所以才有仙女偷下凡,享受尘世乐趣。其实,仙境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肉身都活在俗世里。惟有精神能够指向星空。“天堂,触手可及;天堂,遥不可及”。
对我来说,诗心也许是天生的,而且是一直亮着的。
一只只小白猫
睡在一棵棵松树的怀里
它们的眼睛在天上
爪子,伸进来世
我坐在去禄口机场的
汽车上,我在尘世。
2008年(戊子年)正月初七凌晨六点,我在去南京禄口机场的路上,看见了路边松树上的残雪。于是,我在飞机上写了这首《残雪》。
【看到您还在LOFTER上建立的子博客《翡翠——LOFTER集萃》,收集了很多LOFTER优秀诗歌,请问如何评价一首诗歌好坏?有什么评选标准吗?新体诗的格律重要吗?】
一首诗歌的好坏,首先应看它否是一首真诚之作。这个时代,我们不难见到虚伪的作品。功利主义的写作产生的大多是这一类。当然,真诚只是第一步。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最终的价值在于审美。美不仅仅是有意味的形式,我认为是有新的意味的形式。形式都是有意味的,但不是都有审美价值。只有那些具有新的意味的形式才有审美价值。具体到一首诗,好的诗歌一定会给人带来新的感受,这种感受可以是诗的内容提供,也可以由形式本身完成。不过,由于阅读者的经验、境界不一样,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六月积水的小女,囤积月光的小女
七月的小女,堆积情感的小女
八月的树下
满脸爱的小女
我听见对面窗户里
九月订婚的小女
订婚的戒指
像口袋里露出的一点光
十月的小女则在婚礼上
点燃盘中的火光,一点点光亮
飘落在六月到十月的路上
从六月到十月,从暑夏到深秋!
——Leanne 六月天《六月到十月》
这是我第一次上LOFTER发现的一首诗,它的风格让我一下想到了诗经,自然清新,质朴如玉。我的子博《翡翠》,就是想收集一些民间的优秀诗歌。当然,如果想要成为传世之作,那就必须能够引起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后人们的共鸣。这是非常难的。对一个诗人来说,能够有一两首作品传世,都是奢侈。全唐诗几万首,今日我们常读的就那么几百首。
新诗对于格律没有要求,但有韵的诗,还是更为完美的。至少更适合朗诵。
【一般认为上世纪80年代是诗歌的黄金年代,现在很多人不再读诗,不会写诗,作为诗人会不会觉得很寂寞?你觉得诗歌真的能被人读懂吗?】
80年代的确是中国现代诗歌复兴的时期。但未必是黄金年代,那个年代写诗的人多,但产生的好作品并不多。流派众多,喧嚣一时。直到上世纪末和本世纪以来,不少诗人开始沉静下来,诗歌的品质才有了突破。
二十年来,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态系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世主义、娱乐至上盛行,人们对于终极问题的思考少了。即使是诗歌,也发生了很多异化,垃圾诗、下半身诗、废话诗也曾甚嚣尘上。个人以为,这些都是暂时的,当迷雾散去,人们一定还会抬头仰望星空的。我曾经说,诗歌是人类精神的活化石。也就是说,真正的诗歌精神不会消亡。我相信,有那么一天,诗歌会再度复兴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当下的诗人或许有那么一丝寂寞,但我认为,惟有这份寂寞,才会产生好的诗歌。当然,真正的诗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当诗歌精神附体时,他会感到圆满自在的。
说到诗歌能否被读懂或被欣赏,我认为这是没有问题的。总会有人认识到活化石的价值。尽管诗歌越来越小众,但好的诗歌应该具备情感的共鸣,或大众审美价值。在LOFTER,我遇到了读我诗歌多年的90后,也发现一位博友在他的博文里写到“雷默,这是位特别棒的诗人”。在此,我真诚感谢他们的阅读。
【有人说“诗歌已死”,但我们还是能看到很多在认真写诗的人。对于LOFTER内外的很多诗歌作者,有没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
真诚写作,认真写作。多一点诗意地活着,同时也让诗歌这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
(雷默,网易轻博LOFTER官方推荐诗人。http://leimo1963.lofter.com/)
【梁雪波访雷默】
雷默:庆幸诗歌成了我的信仰
提问:梁雪波
回答:雷默
时间:2012.9.6—9.9
方式:笔谈(南京)
梁雪波(以下简称梁):当我们说到“雷默”的时候会立刻出现一个清晰的诗人形象,而“裴其明”是谁?似乎原本用于书写的虚拟符号僭夺了真实的身份,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至少让我对您的出生地“裴家村”充满了好奇,那就先从它开始吧,来回溯一下“另一个你”的早年生活。
雷默(以下简称雷):裴其明是谁?我曾经百度过,没想到还有好几个。对我来说,雷默和裴其明其实是一体的,就像一根树的花朵和根。大家很容易看到枝头的花朵,而看不到深埋地下的根。
就像一个和尚,出家前有个俗名,出家后有法号。裴其明皈依诗歌后,就有了雷默这个诗名。对我来说,裴其明是一个现世的象征,身份证、结婚证、银行卡号、工资单、医保卡,所有现实的追问只认裴其明这一身份。不过,近十多年来,我的名片上一直印着“雷默”,这样我的工作圈子、社交圈子,几乎都只知道我是雷默了。偶有一些人知道我写诗,会问,这是笔名吗?有一次,一个诈骗者,在电话里一口喊出“裴其明,你还记得我吗?”我竟懵了,真以为是儿时伙伴呢。
1988年,我第一次在《星星》发表诗歌的时候,用的是裴其明,1989年开始使用雷默。之前,我也取过两个笔名,都不满意。一日,读到默雷禅师的故事,眼前一亮,就有了雷默。
说到裴,这是一个小姓,全国只有一百多万人,但历史上裴姓出了59个宰相,著名的有裴度。山西闻喜县有个宰相村,就是裴柏村。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我出生的地方并不叫“裴家村”,村子里姓王的最多,所以那地方叫“王院”。由于姓裴的人少,很多人会把“裴”读成“辈”或者“斐”。这也是我要取笔名的主要原因。
我出生在南通的海安县,那里属江海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那里的河流、稻田、蛙声、萤火给我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我早期的长篇系列诗歌《二毛和我的故事》写到了这一段生活。那个地方近三十年来出了不少诗人,小海、江雪、晓川、海马、鸣钟、万冰都是海安人。对于童年的生活,除了饥饿之外,其他都感觉美好有趣。
那时,在农村,除了寒暑假,还有春秋两个忙假,就是回生产队帮助干农活。我割麦子、割稻子、插秧的速度比一般成年人都要快。那时农药用的少,棉花地里,我们去捉棉铃虫。腰间系一个玻璃瓶,瓶子装些水,捉到虫子就装瓶子里。下工时倒在地上,一条一条数,以数量来记工分。
梁:对于生于60年代的人来说,物质和精神的匮乏是双重性的,在那个渴望读书而又无书可读的年代,读书负载着对现实之外的广阔世界的梦想,在您的阅读记忆中,有哪些书对你的人生成长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雷:那个时代,对我来说,除了课本,根本没什么书可读。偶尔会借到一两本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但我对战争没有什么兴趣。直到1978年,十五岁那年,我上高一,由于身体原因,休学一年。由于常去村卫生站,我便从一个乡村医生那里弄得了《唐宋名家词选》,如获至宝。除了吃药打针,就是读这本书。后来,我又让远在新疆的堂弟帮我寄回一本《唐诗三百首》。是这两本书让我为我打开了诗歌之门。后来应付高考,就中断了一段时间。直到81年之后,才开始读到戴望舒、徐志摩等人的现代诗。
梁:因为你的南京口音,以及对南京人文风物的熟悉,让我感到这座城市已经化入了你的生命当中。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到南京时的情景吗?在对南京最初的印象中有哪些让你难忘的细节?
雷:我是1983年分配来南京工作的,至今快30年了,所以口音有浓重的南京味。其实,乡音也是比较重的,每当碰到同乡时,一下就被听出来。来南京后,我被分配到城北长江边的一家工厂工作,所以一直就居住在那里。面对城市的街道、高楼大厦,我始终有一些漂泊感,是个局外人。但南京的山水非常好,栖霞山、紫金山、幕府山、牛首山、方山、老山,长江、秦淮河,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特别是我住所旁边的幕府山,完全融入了我的生命。
记得第一次来南京,一走出火车站,就被眼前的玄武湖吸引了。从火车站走到中央门,坐上八路公交后,我才发现工作的地方原来是那么偏僻。那时的迈皋桥以外,全是农田。最难忘的,除玄武湖之外,就是公交车上,第一次听到南京话里有那么多“屌”,感觉很过瘾。
梁:在信息不发达的那个时代,对文学产生兴趣并开始尝试写作往往起因于身边朋友的影响,就您来说也是这样吗?之所以与文学相遇,你觉得是与自己的性格经历有关,还是受到了80年代文学热潮的影响?我们知道当年从事写作的文学青年比比皆是,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
雷:在我小的时候,身边没有写作的朋友,所以对于文学的兴趣,可能来自于从小就喜欢写作文吧。小时候,同学们都要抄我的作文。我不知道与文学相遇是否与个人性格相关,但可以肯定与80年代文学热潮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我认为文学是一种命运,是四柱八字里就有的。因此,对有文学命运的人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坚持,而是生命的依赖。
梁:开始写诗是在什么时候?通常一个写作者在起步阶段都有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当时你喜欢的诗人有哪些?他们在文本上的哪些特质吸引了你?
雷:我最初是从模仿徐志摩、戴望舒、泰戈尔、冰心等开始的。那时,我觉得每个诗人都写得很好。后来读到北岛、舒婷、顾城等人的诗,又开始了新的模仿。那时,我有一个本子,抄写了好多他们的诗。特别喜欢北岛和顾城。北岛的冷峻、顾城的童话特质都深深吸引了我。
今天来看,给我影响最深的诗人应该是王维、孟浩然、加里•斯奈德、特兰斯特罗默。王维通过简单的“空山”、“日色”、“翠竹”、“流水”,表现圆满自在、和谐空灵的禅的真如境界,也即诗的艺术境界。他不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一味关注内心的体悟,契合了禅宗“但睹性情”、“不立文字”的义旨。孟浩然的诗平易而朴素,冲淡而深沉。加里•斯奈德自然平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诗或许更可接近于事物的本色以对抗我们时代的失衡、紊乱及愚昧无知”。斯特罗默的诗歌内敛、沉静、纯粹,同时融入了对当下的深刻思考。其意象之陡峭,闪烁着奇丽的智慧光芒。这很像一些禅宗公案,可以终生参悟。
梁:众所周知,诗歌民刊是推动新诗前进的重要载体,在八九十年代的现实环境中,诗歌民刊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生存的窘境、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的光辉。在诗人阿翔和发星整理的《九十年代主要民刊掠影》一文中,特别提到了你在90年代初南京民刊《诗歌研究》中发表的诗论《未来诗歌》,同时也认为,《诗歌研究》尽管没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实际上推出了一位重要诗人:雷默”。这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雷:应该说,我最早参加的诗歌民刊是南京的《先锋诗报》,主要成员有黄梵、岩鹰、晓川、江雪、高柳等人。《先锋诗报》一共出版了九期,于1991年停刊,2010年由晓川、阿翔主编,复刊了。《诗歌研究》是在《先锋诗报》停刊前由我和江雪等人创办的,名字是我取的,江雪任主编。主要成员有江雪、闲梦、雷默、江月、雨冰、三陵、丁汀、黄凡、甘霖、晓川、阿翔等。《诗歌研究》一共出了5期,于1993年无疾而终。
阿翔说《诗歌研究》推出重要诗人雷默,大概是因为《诗歌研究》首发了我的重要作品《二毛和我的故事》。这是我真正引起诗坛关注的作品。桑克在《互联网时代的中文诗歌》一文中说“我读雷默的诗始于侯马的推荐,是在一张报纸上,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作品,没想到他遁入了自由的互联网世界。”侯马推荐的应该就是《二毛和我的故事》。
梁:组诗《二毛和我的故事》 是你最具个性的作品,在《诗歌研究》发表后曾引起广泛的影响。这组诗所体现出的童稚化、口语化、日常化和暗含机锋的语言特点,包括具有形式感的极简主义风格,在当时诗歌界令人眼前一亮。你曾说这组诗带有半自传的性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雷:1990年以前,虽然我已经在《星星》诗刊等杂志发过一些作品,但自己感觉都是模仿性作品。直到1990年以后,我开始尝试新禅诗写作之后,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二毛和我的故事》就是那个时期的典型作品。这组作品主要以我童年的生活为原型,每首诗都有一个场景或一个小故事,但又并非叙事诗。二毛和我,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人。
《二毛和我的故事》至今一共有60首左右,后来的作品也写到了二毛进入社会之后的故事。
这组诗直接受到了禅宗公案、禅师语录的影响。你说的童稚化、口语化、日常化、暗含机锋都是禅师语言的特点。但禅的口语化与口语诗的语言不太一样,第一,禅的语言新鲜有活力,第二,禅的语言极简,留有大段空白,类似中国山水画,或者日本的枯山水艺术。而当下的口语诗,语言啰嗦累赘,缺少活力。机锋妙趣正是来自于活的语言和语言空白,犹如枯枝上的繁华。
明代黄子肃说:“句有法,当以妙悟为主。”何以能悟?为有空白之处也。文学的奇妙不仅在于语义的奇诡,还在于句法的奇妙。句法的奇妙,又缘于句法空白的机巧。
可惜,这组诗一直被作为边缘诗歌,至今未有官方诗刊接受。除《诗歌研究》发过一些外,1991年的《非非》作品集选用一些,1995年美国权威英语诗刊《TALISMAN》在介绍中国当代新禅诗时,翻译介绍了《栽树》等3首。其他的中文诗刊如《一行》、《双子星》、《新大陆》都曾刊载过部分作品。
梁:您是“新禅诗”的提出者和实践者,写作新禅诗的起因是什么?您如何定义“新禅诗”?与古代的禅诗相比较,其“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追求?
雷:前面说了,我最初主要是模仿朦胧诗和外国现代诗,阅读的书除了文学之外,还有一些西方哲学。从黑格尔、康德,到萨特、胡塞尔、伽达默尔等。后来,我开始读东方哲学,从老子到庄子,以及一些关于禅的著作,包括《六祖坛经》。经一位朋友推荐,我读到了《五灯会元》。这是一本对我影响极大的书,古代禅师的生活、特别是他们互相印证的那些公案像一盏盏明灯,首先明确了我的人生价值追求,也给了我诗歌的方向。
于是,我提出了“新禅诗”的概念,并开始写作。1990年左右,我跟南京大学英语文学专家张子清教授谈了我的想法,他说可以尝试。
于是,1991年的春天,我和江雪、三陵等诗人与张子清教授在南京大学有过一次聚会,讨论了禅宗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创作反映当代生活的禅诗。后来,我和张子清分别邀请了当时在审美趣味上相近的诗人如高柳、伊沙、丁芒等加入。1993年,由张子清编选了一个诗集,名为《新禅宗诗》。那是一本32开本的白皮书,中英文版本。1994年,张子清教授在美国英语诗刊《TALISMAN》第13期上曾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NEW ZEN POETRY IN CHINA》的文章。他在“The Emergence of New Zen Poetry(新禅诗的出现)”一节中介绍了当时的情况。《TALISMAN》同时刊登了张子清教授翻译的我的三首诗。
什么是新禅诗?首先说古代禅诗。大多学者会把高僧大德的偈语也归为禅诗。如六祖慧能《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我认为,这类偈语与王维、寒山的诗有很大的差别。偈语只是借助了诗的形式,旨在说禅理。王维、寒山的诗并非说禅理,而是指向审美,给人提供了禅的审美意趣。
在《新禅宗诗》一书中,我写过一篇《关于禅宗诗歌》的短文,文中说,禅是人生的艺术实践,生命的最高体验,因此,禅宗诗歌所关注的正是生命的独特体验。同时,我提出了“活的语言”这一概念。所谓活的语言就是充满个性的体验语言,而非现成的死的语言。我是从《五灯会元》里禅师们的对话中悟到“活的语言”的。这种语言留下了大片的空白,空白之中却又是充满机锋妙趣。1992年,我还写过两篇小文,分别是《体验:生命的禅和诗》、《语言:禅与诗的障碍》。前者发表在1993年第一期的《佛教文化》上,后一篇后来发表在《禅露》2002年夏季刊。
当然,取名新禅诗也有诗歌形式的考虑。我们毕竟不是写格律诗。另外,还有时代的考虑,王维、孟浩然生活在农业时代,山水、自然仅在咫尺,而今我们生活在钢铁、水泥为主的城市中,难以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所谓新,是对诗而言的。禅是没有新旧的。
梁:禅讲究离相,还要离言,即摆脱语言文字的理性、逻辑性,讲究道在妙悟、不落言诠,就诗歌写作来说,你认为在现代汉诗中应当如何实现禅与言的统一?
雷: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是哲学的、又是语言的。我们经常挣扎在“A”是“B”、“A”非“B”等逻辑命题的思考中,成为语言和逻辑的奴隶。而禅认为,语言就是语言,不是它本身之外的东西。禅的语言甚至违背常理,与事实相背离。“三冬华木秀”、“空手把锄头”。语言是禅师内心精神的呼喊,其意义需要在内心里去寻找。禅需要的是活句。语言是禅的障碍,另一方面,禅又是语言的宝库。
诗歌对语言的排斥程度当然不可能象禅那样彻底,但语言毕竟是使我们感觉凝固的祸首。诗歌倘若要保持语言的流动不滞,同样必须放弃分析与逻辑,放弃偏颇的惯常语法,而直接去把握事实。
中国古典诗歌是这种语言的典范,诗人往往只以简单直接的语言去描述事实,舍弃了那些于事实有害无益的纯粹形容词和抽象名词。有些词尽管处在修饰的位置,但仍是明晰的,可感知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晨起,听到鸟啼,看到花落,内心里体验着时光的流逝,物象的更迭,从具体的事物中看出了本质的无常,无须任何别的诠解。
现代诗歌在白话化的进程中,过多的受到了西方语言的影响,背离了中国古诗的自然与朴素,简单与事实,过分迷恋主观的东西,迷恋语言的海市蜃楼。发展到今天,愈来愈成为一种文字游戏,艰深晦涩,毫无意义。诗无可回避地选择了语言,但决不应被语言所困。语言不能表达什么,语言只是抓住事实。
应该说,诗人对语言的把握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人不是语言的奴隶,语言也不是简单的工具。语言不可分割的成为诗人自身的部分,成为禅所要求的活的语言。只有这种体验的活的语言才是充满生机的诗歌语言。
梁:中国古典诗歌无疑是“新禅诗”的一个重要源头,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参照就是以加里•斯奈德等为代表的西方诗人的写作成果,这实际上涉及到纵向的继承和横向的移植两个层面,但是,古意能否适用于今天,翻译能否传达原诗的真髓,这些都是可疑的。那么在具体的阅读与写作中您是如何去把握和体悟的?
雷:首先,古意肯定不可能适用于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早已不是农业社会,而是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时代,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当下生存境遇中发现禅趣、禅境、禅思。禅是可以超越古今的,任何时候都有禅的生机。正因为如此,我认为那些刻意模仿古人,营造古意的诗价值不大。我也不喜欢那些纠缠于禅理的诗。我的作品中,有清晰的当下生活的情境和际遇。如《秋浦白云》、《秋浦漂流》、《残雪》等。
对于翻译诗,能否传达原诗真髓,我不妄下结论。但我想说,禅本来就不是依靠文字而存在,禅是需要悟的。翻译虽然不能百分之百传达原诗旨意,但对于一个禅悟者来说,这就足够了。即使去读原文,哪个读者又能跟诗作者保持一致的理解呢?
梁:我们知道,禅不仅是一种思想智慧,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位于南京燕子矶边的幕府山成了你进行隐修的象征之地,这是在大量阅读您的诗歌之后的印象。但我们也知道,你的工作身份是一家民营企业的企划总监。在这两者之间你是如何平衡的?
雷:幕府山在我的生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像王维的终南山,孟浩然的岘山。幕府山前面是城市,背后是长江。从我的居所步行到幕府山只要几分钟,到长江边也只有十分钟。我很容易丢下企划总监这件外衣,而成为一名林中漫步者。
因此,我常在休息天走进山中,或是漫游,或是静坐,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更多的时候是在夜晚,走到幕府山临江的一面,城市消失了,春有花香,秋有虫鸣。几十年来,幕府山几乎就是一座野山,原始灌木丛、竹林、野花、鸟群,给了我很好的归隐空间。我也曾经在幕府山余脉的一座小山上住过几年,远眺紫金山,近看长江奔流,实在是好。因此,我的不少诗都写到了幕府山。
梁:你认为“新禅诗”对当下的诗歌生态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
雷:新禅诗对于当下的诗歌生态和他人的精神生活有什么意义,应该由别人来评价。不少人喜欢我的诗,却不知道新禅诗,更不知道禅是怎么回事。我觉得这很好,因为我终究是诗人,不是禅师。
梁:据我所知,你对诗歌仍抱有年轻时的激情飞扬,尤其在和朋友们举樽把盏之后。因为职业的缘故,你对诗歌的传播与推广时有精彩的创意,最近,由《江南时报》推出的“中国诗歌地理”专栏是一个成功实施的案例,请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雷:说到激情飞扬、举樽把盏,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现在几乎不喝酒了,一来有身体的原因,二来我更喜欢让自己呆在寂静中。
关于《中国诗歌地理》专栏,这是一个偶然的策划。《江南时报》的“文艺范”专版是我一个朋友在做,那天我去报社找她有事,她说可否帮忙以诗歌为主题做一期,我就答应了。回来一想,只做一期没意思,就想到了“中国诗歌地理”,这样可以让诗歌持续文艺范下去。没想到,报社总编答应了。真是要感谢这位总编,给诗歌开了这样一个大窗户。
“中国诗歌地理”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为单元,对中国当代诗歌进行扫描。主要介绍各地当下依然在写诗的诗人,群体推出,集中亮相,让人们在山水、古迹、房价、GDP之外,从诗歌的角度去感知一座城市。
梁:请用一段话来对自己近三十年的文学写作生活作一个小结。
雷:在一个信仰丧失的年代,庆幸诗歌成了我的信仰。
【诗人简介】
雷默,本名裴其明,1963年生于江苏海安,现居南京。写诗,也写散文、随笔。在《星星》、《诗潮》、《诗选刊》、《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佛教文化》、《禅露》、《一行》、《双子星》、《世界语文学》、《散文》、《作品》、《文学自由谈》等国内外汉语报刊发表作品。2007年出版诗集《新禅诗:东壁打西壁》。
1990后开始禅宗诗歌的探索性写作,成为新禅诗首倡者和实践者,除台湾《双子星》、美国《新大陆》等汉语诗刊专题介绍外,美国英语诗刊《Talisman》(fall 1994/winter 1995 NO.13)翻译介绍了他的新禅诗。
(梁雪波,著名诗人,评论家,现居南京)
【月色江河访雷默】
(请选择你最经典的一两行诗句,作为访谈的题目)
祖师西来意,满坡野栗子
——江苏当代诗人系列访谈 雷默篇
问者:月色江河(诗人、评论家)
答者:雷默(诗人)
访谈形式:电子信箱
地点:淮安——南京
提问时间:2013年5月20日
回答时间:2013年月日
月色江河: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请简要介绍一下你的写作历程。
雷默:在高中时代我就尝试着写作,主要是模仿,写一些散文。1982年开始写诗,最初是从模仿徐志摩、戴望舒、泰戈尔、冰心等开始的。后来读到北岛、舒婷、顾城等人的诗,又开始了新的模仿。那时,我有一个本子,抄写了好多他们的诗。特别喜欢北岛和顾城。北岛的冷峻、顾城的童话特质都深深吸引了我。我的写作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模仿,朦胧诗、象征主义、意象派,都有模仿。第二阶段从1990年开始,正当我感觉模仿下去永远没有出路并为此苦恼的时候,读到了《五灯会元》以及禅宗方面的书,还有废名的诗歌、小说以及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的作品,我决定去探索中国当代禅宗诗的写作。于是,我提出了“新禅诗”的概念,并开始尝试。这个时候的重要作品有《二毛和我的故事》系列作品。这组作品至今虽然没有在国内正式发表,但通过《先锋诗报》、《诗歌研究》、《非非》等民刊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我的成名作。第三个阶段是2007以后,由于人生经验的丰富,对世界的认知更为直接,诗歌的写作不再满足于机锋禅趣,而是更多体现个人禅思以及对禅境的开掘。
月色江河:你处女作是什么时候发表的?刊登在什么报刊?当时,你在什么状态下写成的?现在,你对处女作满意吗?
雷默:我最初发表作品是1988年,刊发在《星星》诗刊。一首是1987年写的《死亡经验》,一首是1986年写的《红色的五月》。当时的状态还是不错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去长江边幕府山枯坐,这两首诗写了我在山里感悟到的一鳞半爪。对这两首诗,我还是比较满意,因为里面有我的体验。
月色江河:谈谈你的人生经历?在你人生历程中,最令你难忘的事是什么?最让你感动的人是谁?
雷默:我1963年出生在江苏海安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学了化工专业,后来分配来到南京一座国民党逃离大陆时留下的化工厂。进厂没多久,我就后悔学了这个专业。1992年,南京电视台招聘记者,我说服考官让我报名,结果四轮考试顺利过关,岗位也定下来了,做节目策划。然而,由于《先锋诗报》当年属于非法出版物,其中一位同仁在山东出事了,因此,所有先锋诗报成员都上了派出所的黑名单。政审出了问题,电视台自然去不成了。天生我材必有用。1993年,我进入了广告界,先在广告公司做文案,后来做创意总监,策划的案例包括巨人脑黄金、养生堂朵尔胶囊等。后来由于南京的广告氛围不好,做创意的不如卖媒体的,我就转去了甲方,进入当年南京珠江路一家知名的IT企业,担任企划总监。如今,我又在另一家民企从事品牌推广工作。1998年前后,我担任过当年网络文学著名网站《橄榄树》的大陆编委,负责诗歌编辑。2000年,我策划编著过两本网络文学书籍,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三个月销了15000套。2012年8月,江南时报邀请我策划并编辑《中国诗歌地理》专栏,目前做了10期,反响还不错。
我最难忘的事情和最感动的人应该是同一回事。毕业分配来南京时,由于家贫身无分文,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丁华老先生给我寄了30元钱,让我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至今我在心里怀有深深的感激。
月色江河:你的诗歌的艺术特征或风格是什么?你在创作上追求一种什么样的风格?你认为自己达到了吗?
雷默:我一直寻求在我的作品中保留中国唐诗的某些基因,包括简洁的语言风格以及对山水自然的体悟。总体来说,自然朴素,言简意深。是否达到了,我不敢肯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月色江河:你诗歌风格的形成,受到哪些诗人的影响?
雷默:今天来看,给我影响最深的诗人应该是王维、孟浩然、加里•斯奈德、特兰•斯特罗默。王维通过简单的“空山”、“日色”、“翠竹”、“流水”,表现圆满自在、和谐空灵的禅的真如境界,也即诗的艺术境界。他不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一味关注内心的体悟,契合了禅宗“但睹性情”、“不立文字”的义旨。孟浩然的诗平易而朴素,冲淡而深沉。加里•斯奈德自然平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诗或许更可接近于事物的本色以对抗我们时代的失衡、紊乱及愚昧无知”。斯特罗默的诗歌内敛、沉静、纯粹,同时融入了对当下的深刻思考。其意象之陡峭,闪烁着奇丽的智慧光芒。这很像一些禅宗公案,可以终生参悟。
月色江河:你早期的诗歌与现在的诗歌有哪些变化?
雷默:早期诗歌在诗艺上显得简单而粗糙,斧凿的痕迹明显,如今相对成熟。特别是在语言的运用上,表现得更为节制。今年以来,我尝试类似于唐人绝句的写作。试举一例:《立夏》。四月彗星一样划过/我的睡眠是夜的皱褶//芍药接过牡丹的衣钵/布谷鸟的歌声像针灸的针。在诗歌境界上,早期作品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今由于经历和阅历的增加,对于世界的认知更为全面而客观。
月色江河:你在写作时有什么习惯?这样的习惯对你写作重要吗?
雷默: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我的诗歌灵感大多来自自然。具体一点,来自于南京北郊长江边的幕府山。这是一座荒芜了多年的野山,我常常一个人在山林里徘徊、枯坐。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天黑夜。如果多日不去山上走走,我的诗歌源泉也就枯竭了。1989——1995年,我曾经在幕府山的一座山丘上居住了几年。幕府山之于我就像岘山之于孟浩然,终南山之于王维一样重要。有评论家称我为“幕府山诗人”。
月色江河:你在诗歌创作中有没有困惑或迷茫?如果有你,你是如何化解或解决的?
雷默:困惑和迷茫主要是在自己诗艺一直没有长进的时候。常常坐在电脑前,敲了几行,感觉太差,就直接删掉。然后是一段时间停止写作,去读书,或者去幕府山。
月色江河:你的诗歌代表作是什么时候创作的?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创作状态?如果让你选,你最满意的是哪首诗?
雷默:对我来说,所谓代表作,往往是一种机缘,或者说是一次开悟。事先并没有写作准备,而是在一种无欲无为的状态下,突然从心中流泻出来。最满意哪首不好说,就说选入2012中国最佳诗歌的那首《秋之诗》。2011年一个秋天,午餐后,我跟同事走到徐庄软件园狮子山附近的小树林里,我们坐在草地上晒太阳。静静的阳光下,我看到了鲜艳的树叶和红彤彤的果子,什么也没想。当天晚上,我写了这首诗:秋天吐出美丽的诗篇/让所有的聒噪突然失声//鲜红的叶子,静谧的果实/荒芜岁月的诡秘之花//当云雾散去,温暖的阳光下/我们,多么虚无,而又欢喜。
月色江河:作为“新禅诗”的倡导者,我觉得“新禅诗”这个概念很有意义,它至少为新诗的审美增加了有益的拓展。请问你是什么时候提出这个概念的?这一概念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
雷默:前面说了,我最初主要是模仿朦胧诗和外国现代诗,阅读的书除了文学之外,还有一些西方哲学。从黑格尔、康德,到萨特、胡塞尔、伽达默尔等。后来,我开始读东方哲学,从老子到庄子,以及一些关于禅的著作,包括《六祖坛经》。经一位朋友推荐,我读到了《五灯会元》。这是一本对我影响极大的书,古代禅师的生活、特别是他们互相印证的那些公案像一盏盏明灯,首先明确了我的人生价值追求,也给了我诗歌的方向。
于是,我提出了“新禅诗”的概念,并开始写作。1990年左右,我跟南京大学英语文学专家张子清教授谈了我的想法,他说可以尝试。
于是,1991年的春天,我和江雪、三陵等诗人与张子清教授在南京大学有过一次聚会,讨论了禅宗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创作反映当代生活的禅诗。后来,我和张子清分别邀请了当时在审美趣味上相近的诗人如高柳、伊沙、丁芒等加入。1993年,由张子清编选了一个诗集,名为《新禅宗诗》。那是一本32开本的白皮书,中英文版本。1994年,张子清教授在美国英语诗刊《TALISMAN》第13期上曾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NEW ZEN POETRY IN CHINA》的文章。他在“The Emergence of New Zen Poetry(新禅诗的出现)”一节中介绍了当时的情况。《TALISMAN》同时刊登了张子清教授翻译的我的三首诗。
月色江河:新禅诗与旧禅诗有什么不同?
雷默:什么是新禅诗?首先说古代禅诗。大多学者会把高僧大德的偈语也归为禅诗。如六祖慧能《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我认为,这类偈语与王维、寒山的诗有很大的差别。偈语只是借助了诗的形式,旨在说禅理。王维、寒山的诗并非说禅理,而是指向审美,给人提供了禅的审美意趣。
在《新禅宗诗》一书中,我写过一篇《关于禅宗诗歌》的短文,文中说,禅是人生的艺术实践,生命的最高体验,因此,禅宗诗歌所关注的正是生命的独特体验。同时,我提出了“活的语言”这一概念。所谓活的语言就是充满个性的体验语言,而非现成的死的语言。我是从《五灯会元》里禅师们的对话中悟到“活的语言”的。这种语言留下了大片的空白,空白之中却又充满机锋妙趣。1992年,我还写过两篇小文,分别是《体验:生命的禅和诗》、《语言:禅与诗的障碍》。前者发表在1993年第一期的《佛教文化》上,后一篇后来发表在《禅露》2002年夏季刊。
当然,取名“新禅诗”也有诗歌形式的考虑。我们毕竟不是写格律诗。另外,还有时代的考虑,王维、孟浩然生活在农业时代,山水、自然仅在咫尺,而今我们生活在钢铁、水泥为主的城市中,难以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所谓新,是对诗而言的。禅是没有新旧的。
月色江河:你说过:“写作是一种立场的表现,没有立场的写作毫无意义。”能否结合你的诗歌创作具体地谈一谈?
雷默:我这里说的立场是一种态度。对世俗诸事诸物的态度,对人生,对世界的态度。用当下流行的说法,有价值观的意思。我觉得一个人的写作,必须是自己价值观的体现,是自己对世界认知的艺术表现。举个例子,春天雨后的清晨,我在幕府山下的江边漫步,看到幕府山云雾缭绕,我写了《春气》这首诗:夜里落下的雨/早晨不见了//早晨升起的雾/中午不见了//中午照耀的光/晚上不见了//小僧看见天边的彩霞/师云:看。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我对世事无常的认知,以及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
月色江河:最近,你在主持《江南时报》“中国诗歌地理专栏”,在诗界反响不小。请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专栏。
雷默:关于《中国诗歌地理》专栏,这是一个偶然的策划。《江南时报》的“文艺范”专版是我一个朋友在做,那天我去报社找她有事,她说可否帮忙以诗歌为主题做一期,我就答应了。回来一想,只做一期没意思,就想到了“中国诗歌地理”,这样可以让诗歌持续文艺范下去。没想到,报社总编答应了。真是要感谢这位总编,给诗歌开了这样一个大窗户。
“中国诗歌地理”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为单元,对中国当代诗歌进行扫描。主要介绍各地当下依然在写诗的诗人,群体推出,集中亮相,让人们在山水、古迹、房价、GDP之外,从诗歌的角度去感知一座城市。
在专栏里,我每期给一个诗人做访谈。江南时报在新华报业集团里是张小报,没想到我的访谈凤凰网和搜狐网同时做了转载。
月色江河:你生活在南京,对南京的诗人们比较熟悉,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最好能具体一些。
雷默:南京诗人不少,我认识的有韩东、马永波、胡弦、古筝、雪丰谷、黄梵、海波、育邦、愚木、江雪、朱朱、吴晨骏等。南京诗人相对比较沉寂,大概是这座城市的归隐特质让大家比较安静吧。当然,也有少数活跃的。
月色江河:马克思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掌握世界有哲学、宗教、艺术三种方式,哲学追求真,宗教追求善,艺术追求美。然后,当下有些诗歌,非常低俗、庸俗、媚俗,看不到一点“艺术美”,请问你是怎么看待这样诗歌?你对“艺术追求美”是怎么理解的?
雷默:大概是受到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吧。但我觉得审丑终究是一个调剂,并非人类审美的主流。打个比方,臭豆腐好吃,但一般偶尔食之。况且臭豆腐大多在市井叫卖,难上正规宴席。春江花月夜,具有永恒的美。
月色江河:有人认为诗歌是小众艺术,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有很大的受众面。请问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一话题,又引发了诗歌到底为谁写这个老而又新的问题?
雷默:小众艺术没有什么不好。就像郊外的月色,非常美。我们不能因为那些整天守着电视机的人不去看月色,就说月光不美了。诗歌为谁写,我说,首先是为自己写,因为我需要写。不管有没有去人看月亮,月光总是静静照耀着大地。如果有几个人喜欢我的诗,或者后世还有人读我的诗,大概是因为趣味或者缘份吧。
月色江河:请简要地对目前江苏诗歌进行一个总体地介绍和评价?你喜欢的江苏诗人有哪些?
雷默:我深居简出,对诗坛不太关注。近来《做中国诗歌地理》专栏都是各地诗人在协助组稿。江苏诗人很多,很多人的作品没我都没读过。在我了解的诗人里,韩东、胡弦、小海、庞余亮几个诗人的作品比较喜欢。
月色江河:你是如何保持自己的阅读?
雷默:如今的阅读主要在网上,偶尔也会去网上买些书。阅读的书一般放在枕边。
月色江河:在你个人阅读史上,有哪些难忘的记忆?
雷默:废名、川端康成、米兰昆德拉、海明威的小说,丰子恺、朱自清的散文。曾经抄写过北岛、顾城、博尔赫斯的诗。中学时代从一个乡村医生那里得来的《唐宋名家词选》以及表弟从新疆寄来的《唐诗三百首》。
月色江河:最近你在阅读那些经典著作?你反复读的书有哪些?开出你最喜爱的十本书?在这十本书中,有哪些书对你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雷默:最近在读《历代高僧传》。反复读的有《五灯会元》、《王维诗全集》、《孟浩然诗全集》、《特兰•斯特罗默诗歌全集》。最喜爱读的除了上面的,还有《雪国》、《易经》、《海明威短篇小说》、《唐诗三百首》等。这些书对我的影响都很大。
(月色江河,诗人,批评家,现居淮安。)
请提供以下资料:
1、 雷默文学档案
1988年在星星诗刊第一次发表诗歌作品,1989年加入《先锋诗歌》民刊,1990年与江雪等人创办《诗歌研究》民刊;1991年提出新禅诗概念,1992年完成《体验:生命的禅与诗》和《语言:禅与诗的障碍》两篇文章,后陆续在《世界语文学》、《大河》诗刊、《佛教文化》、《散文》、《禅露》、《禅》、《一行》、《新大陆》《诗歌月刊》、《诗潮》、《诗选刊》、《扬子江》诗刊等杂志发表作品,1995年,美国英文诗刊《TALISMAN》介绍了我的新禅诗。2007年出版个人第一本诗集《新禅诗:东壁打西壁》,有作品收入《2012中国最佳诗歌》、《新世纪诗典》等重要诗歌选本。禅诗研究者张黎说“对现代禅诗流派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的三个人:洛夫、北岛、雷默。”
2、 个人近照三张
见附件。
3、 雷默诗歌代表性诗歌三至五首
栽树
一个人一棵树
两个人两棵树
老师说
栽了下学
一棵是榆树
一棵是枣树
都是小的
我的栽山上
二毛的栽山下
老师说
这是哪年的事
夜来好风
1990
黑暗
双手触摸的黑暗
鼻孔呼吸的黑暗
眼睛看见的黑暗
耳朵听见的黑暗
在黑暗之中
心灵就像沉睡的黑炭
雨点敲打着
那是盲人的拐杖
花朵,春天的舌尖
轻轻地亲吻着。黑暗。
2009
秋浦白云
或许,一小时前
它还在海上
在另一条河的两岸
跟在羊群后面
或许,就是刚才的
那场雨,在山涧里流淌
现在,它终于停泊在
青山之上,蓝天下
倒映在秋浦河。而我
在一辆疾驰的汽车上
山、水,蓝天和白云
每天的离散和际会
只是刹那间,汽车拐弯
我已置身局外
2007
竹海
风,每一阵
或者每一丝
都留下了踪影
在蜘蛛网上。蝴蝶的
翅膀上。每一片竹叶
都是会说话的舌头
雨,或大如倾盆
滑过一节一节的竹
沿着山涧
或细如牛毛、花针
粘住尖尖竹叶
鹅卵石,湿润如眼
还有光,总可以垂到
地面来,让泥土
发出发亮
我和你,还有黑夜
都是竹海的过客
或许,也留下了什么
2008
雪后
太阳从云层里探出头
雪后的空气清冷、幽秘
世界干净而透明
像一块刚刚擦过的玻璃
又似一盘重新开始的棋局
黑与白,悲与喜,从容与匆忙
动者愈动,静者愈静
记忆,冬眠深处的蛇
突然苏醒,伸出了舌头
树影、车流、岩石
岩石背后的风。风中的叶子
叶子下面的拥抱和亲吻
雪覆盖了山峦,多么短暂
唯有静虑,像冰棱
在缓慢的冬季,在黑夜中
持久地悬着
孤独的冷冷的芒刺
2009
海洋
黑暗,一片大海
时间,一片更深的洋
我们在睡梦中
在海和洋的唇齿间
海洋激荡着
浪花撒向穹宇
星星、花朵
鹅卵石、蛙鸣
石油,在燃烧
2011
夏日午后读禅诗
文/王心丽
雷默送我一册新禅诗集《东壁打西壁》。这诗本来六月出版的,却拖到了七月。读诗如同散步,读诗如同品茗,世间恐怕只有禅诗可以这么心静如水地读。或许因为禅诗就是这么写的。诗中没有功名欲求、没有装饰、掩饰、雕琢,有的仅是一种真如心境。之前,我有一本古代的禅门故事。那本小册子是2001年春天在长三角书摊上买的。那段时期经常在书中看到“禅”字,想自我提升,入个门。袖珍的小书中有短小的禅门故事,有随意的禅画,还有一些偈子。单单是“本来无一物”这五个字,就悟了好几年,总是乎悟出点什么的时候,又被打发回原处。觉得自己需要从缠身的烦恼中摆脱出来、需要走进一种什么也不为的单纯;需要一个空间,这个空间能把逼仄生活环境放大,在五光十色的物欲世界中淡出辽远的空白。读想读的书,写想写的作,把随心随境的文字印成书,然在生活中却不得这个境界。只能读能够读到的书,写能够写的作,只能顺应着,在顺应中寻觅“再生”的契机。
“新禅诗”在形式上不同于旧禅诗,旧禅诗悟理,新禅诗悟境。旧禅诗是农耕社会的禅诗,新禅诗是数据时代的禅诗,新禅诗可以信手写在网络上,写禅诗的人并非都是僧侣。新禅诗也不同于当代中国诗坛上的诗。禅诗和诗同是诗,但不是一个门里的诗。无论新旧,禅诗里没有强烈的情绪;没有呼喊,没有嚎叫、没有呻吟、没有赞美。无所谓卑,亦无所谓亢。诗坛上的诗,即使是写下半身如火如荼的欲望的,哪怕贫困到要被“包养”,也要端足“我引导中国诗坛新潮流”的架势。而新禅诗不是这样的,它是地上的“我心故我在”,不事张扬,不重形式的质朴,如风、如水,如花,如叶,简约含蓄,“言近而旨远,象现而意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之后,中国的诗人再也发不出回肠荡气的声音,诗句日渐冷凝晦涩。各类官办的诗刊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大多停刊,文学的先锋——诗人,有很大一部分从中国诗坛的名利场上溃散下来。后来虽有诗人们竖起自己旗帜,各守一方山头的,无论贴上怎样的标识,搞出怎样的行为,也挽救不了诗的颓势。曾有这样的说法: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中国诗人不再拥有八十年代初期的光环。到了九十年代末“诗人”成了窘困文人的代词。就算一年发表一百首诗,一首诗五十元稿费,也才刚刚过“低保”线。除了少数被官方包养、供养的诗人,大多数诗人为生存、为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脱掉“诗人”的外衣,做起别的活计。诗人要房子住,诗人的孩子要上学,诗人还有年迈的父母要赡养。二十一世纪,在社会上走四方,不定在哪个角落、哪扇窗口、哪把交椅上,一不小心就会遇到曾经被称作“诗人”的人。生即死,死即生,物质不灭,诗坛上的诗,生命之泉日益干涸。诗坛下的诗却再生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是无处不在的。“禅”把当代诗人的身心渡到了广阔的真如世界,新禅诗便诞生了。这时诗人不再为虚晃的貌似宏大的时代主题而放歌,也不再为做诗而做诗,放大、夸大矫情。诗人不再以诗为生,不再以诗去谋取什么名与利。诗,不再是“工具”和“手段”,不再为宏大主题讴歌,不再为悦“主流”目光吟诵,宣泄那种与自己本不搭界的情绪。白天,诗是诗人的影子,跟随“走四方”“讨生活”的诗人奔波劳碌;夜晚,诗是诗人的梦境,是诗人心底的那一泓透明的镜泊,倒映的何止是春夏秋冬,阴晴圆缺!
一诗一境。“悟”是:“顺”中的“逆”。“得”中的“失”,“失”中的“得” ,“静”中的“动”,“动”中的“静”。因而使得“境”变得悠远、空灵。旧禅诗是农耕时代的禅诗。当时的交通工具是牛和马、牛车、马车。方圆二百里就是一个很大的范围。那时的僧人修心养性“悟禅”,要比当今数据时代的生活在五光十色的都市凡俗诗人“悟禅”要容易得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是单纯的,那时没有当代工业的污染,没有高度发达的物欲生活引起的强烈焦虑,没有职业竞争。当代走四方的诗人,面对谋生、还贷、子女的教育费用、赡养父母的费用,连喝口水、到公共厕所方便一下都要花钱付费,面对扑面而来的焦虑,写“新禅诗”的诗人是没有家园的诗人,是在喧闹繁华的都市为谋生而辛劳工作的诗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诗贴在BBS上,与古人把诗题写在山崖石壁上,题写在故乡的田野上,没有可比,却只能这么相比。诗人无论走到那里,不等诗句写完,诗句中的画面便消失,甚至不复再来。一个别人随手丢弃的易拉罐,便轻而易举地砸碎了诗人眼前的禅境,悠然的心顿时落寞。那山那水如同浅梦中的山水,刚刚走进,便惊醒。眼前的夜色,远古的尘埃,实际上是十几年前支离破碎的印象。1996——2006?而我分明看到一些写于1989年秋天的短诗,一些写于1990、1991、1992、1993、1994的短诗。青春注定要远去,诗人的热情在冷却过程中化成智慧的锋机妙趣。
关于新禅诗,雷默说:较多地受中国古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影响,受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的影响:现实即意义,摈弃象征。的确,王维诗中画的平实唯美境界,孟浩然田园山水诗闲静的清旷美,加里?斯奈德的那种对古老价值观,质朴自然生活的醉心,以及诗句的简略含蓄……这些在雷默的“新禅诗”中都能隐隐感觉到。但是,雷默的“新禅诗”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一个江南都市的一个叫“雷默”的人的诗。他的童年在苏中乡村度过,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少年时代,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娶了一个南京姑娘为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读大学的时候开始写诗,后来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九十年代后期企业裁员买断工龄,到了一家IT民营企业。生活随着生活的转型而改变,诗,还在写。
《东壁打西壁》中有三个小辑“松树的秘密”、“二毛和我的故事”、“水塔山旧事”在这三辑中,我认为“二毛和我的故事”这辑的诗最好。其次是“松树的秘密”中的大部分和“水塔山旧事”中的几首。禅诗不能带有“火”气,不能带“燥”气,也不能“冷”,不能“湿”。当代诗人写禅诗难在这个“新”字上。这个“新”就是社会环境变迁后诗人的生存状态,是现在进行时态。“旧”就是已经过去的。刚刚过去的昨天,刚刚过去的上午,日影偏斜的那一瞬。“戴发修炼”难在模棱两可。僧人剃度以示修炼的真心和决心,不剃度就难守戒。新禅诗写的是世俗之人的禅心。禅中的“空”“无”与诗中的“真”与“实”是“新禅诗”最难把握的。这在雷默的短诗中几乎可以说是不事雕琢的天成。以小见空旷,朴拙中见智慧,文字的简约,画面的虚实,让读诗人看到、听到、感觉到藏在诗句后面的禅机和禅趣。“二毛和我的故事”在二毛和我,二毛和我和读者、童年的我和现在的我、读者和自己童年的二毛、自己的童年、在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城市之间架构了一个无形的却又是真实存在的空间美。二毛是一个存在,是一个超越眼前五光十色的拜金世界的存在。在二毛的世界里充满当代人丢失的纯朴童趣。诗人是一个存在,读者也是。但只有二毛是永恒的。诗人和读者或多或少丢失了二毛的快乐,在不经意和无奈之间与二毛擦肩而过。因为丢失得太快,因为根本无法抓住,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回避不了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寻找。在不相干的地方,不相干的时间,不相干的事件、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原因中都能见到似曾相识的意境。美产生于强烈抑郁之后的淡然,产生于强烈燃烧之后的冷却,来自被残和自残。草可有生命/ 多年前,它生长在/ 河岸上、田埂边/ 两株玉米的中间 //镰刀可有生命/握在我手里/ 黑亮的木柄/ 留着余温// 镰刀举起/草慢慢地躺下/我正在倒下/谁收割来着//《割草》。因为不再为什么,为了什么,美因此而美得纯粹。好大的雾啊/ 比黑夜来得更快/ 楼宇沉没了/道路迷失//汽车 行人/ 美丽的城市/ 你们在哪里/ 扔下我 一个瞎子//好在我听见/ 钟表的声音 / 以及身旁飘落的/ 树叶的声音//《在雾中》2006年12月25日下午起,南京50年不遇的浓雾来了,报纸说,当日晚上8点,能见度0.0。诗人如是说明。在被残和自残的茫然之后,便沉静了。然,二毛世界是纯净美妙的。
禅境因各人的感悟而不同,新禅诗也一样,感悟的深浅完全在于读诗的人。
----------------------------------------------------
新禅诗《东壁打西壁》雷默 著 长征出版社出版
(王心丽,著名自由作家,出版小说近20部。现居南京)
新禅诗写作,让雷默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
野松
雷,有不响的么?当我首次见到诗人雷默,便被其充满禅意的名字所撼。而当我认真地翻阅了他的诗集《新禅诗•东壁打西壁》数遍之后,便觉得,此“雷”是以“默”的方式“响”的,而且“响”得质朴自然、悠远空灵。
禅,在佛教中是“禅那”的简称,巴利语 Jhāna 的音译。梵语是 Dhyāna。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的。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言思维修者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佛教讲究的是“悟”,也就是“禅悟”,是佛教禅宗传授与领会佛理的一种神秘的直觉认识论。禅宗认为,佛理既不可用语言文字传授,也不可凭语言文字领会,只有“净心无念”的人通过象征性的比喻,才能领悟。
作为一种宗教思想,或哲学思维,“禅”以“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的方式,潜而默化地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学特别是诗歌写作中,其“禅悟”亦即“妙悟”的审美要求已成为中国传统诗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至宋已出现一大批“禅悟”诗学论家,最著名的应是南宋严羽。严羽于《沧浪诗话•诗辨》中云:“论诗如论禅。”“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深浅,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他还提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而至明、清,以禅喻诗之说更有发展。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从唯物论的角度对严羽的诗论作了补充:“诗有妙悟,非关理也,非理抑将何悟。”把“理”解释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规律性,认为能认识这规律性才能“悟”,有效地纠正了严羽以禅喻诗所必然带有的神秘主义色彩。当然,亦有论者把以禅喻诗,或理解为以禅入诗,或理解为“不立文字”,或将“别材”说理解为反对作诗需要读书和有学识。而清人吴乔于《围炉诗话》中在肯定严羽的同时,亦提出了批评:“严沧浪谓诗贵妙悟,此言是也。然彼不知兴比,教人何从悟入?”切中了严羽“妙误”说的弊病。
而至现当代,禅诗学说则更进一步了,也更大成了,各种观点纷呈,各有高见。雷默也是一名现代禅诗或曰新禅诗的理论者和实践者。收录并置于诗集《新禅诗•东壁打西壁》之首的两篇诗学文章《体验:生命的禅和诗》、《语言:禅与诗的障碍》,便是雷默新禅诗观念的集中体现,有不少灼灼之见闪着诗学的光芒。雷默新禅诗学的只要观点是:1、“无念”是主客体高度统一的最高实在,是深刻的生命体验。它不是寂灭,相反地,它是活动,行动,是见闻、思维和记忆。禅与诗的体验,正是一种独特的顿悟方式,它超越了逻辑分析的一切界线,最终进入了“无念的状态”。2、诗的灵感也即是禅的顿悟。可以说,纯粹的诗歌境界就是禅的真如境界。它给我们带来超升和恬静自足的感觉。3、禅与诗或艺术不是神秘的东西,只要用心去体察,就会发现日常中的奥秘。4、语言是禅与诗的障碍。禅需要的只是事实,事实即意义,诗人只需以简单直接的语言去描述事实,把握事实。从雷默诗集里的大多数诗作来看,应该说,他的创作基本上是忠实于他的诗学观念的。
新禅诗与旧禅诗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语言的运用上,都是有所不同的。旧禅诗写作上讲究格律与句式的整饰,而新禅诗则可灵活地运用日常语言,不讲究格律形式。旧禅诗侧重悟理,新禅诗既可悟理又可悟境,将理寓境,让境含理。雷默的新禅诗在传承旧禅诗注重内心开掘的基础上,更注入敢于直面生活、唤醒灵魂、积极入世的现代精神特质。他的不少表现现实生活的诗,如《2001:场景或道具》、《在网上》、《生活禅》等,均向读者呈示了诗人的内心体验:禅无处不在,禅来自生活。也正如雷默自己所说的那样:“美是到处存在的,关键是发现。”他常以禅思禅境禅机入诗,诗歌含蓄干净耐读,甚少拖泥带水。他尤擅于以事实揭示本质,揭示客观存在,以粗浅的诗句,寓含深微的禅意:“其实那时,一块地/一排树,已足以/让我们/摆开战场”(《儿时伙伴》)——悟出快乐,其实就是简单,而简单却显丰富,简单中见无穷的趣味;“六月的人们拥上了大街/英特网堵塞不堪”(《紫金山上的云》)——悟出实即虚,虚即实;“我骑车从太平门走过/我的身影消失在/高高的紫金山影中”(《雪后》)——悟出小在大中,大中有小;“死亡在哪里/美丽在哪里/驾驶员握着/方向盘”(《车过曲塘,白蝶翩翩过马路》)——悟出死亡和美丽,其实是可以掌握的,控制的,关键在于内心的坚定,方向的明确;“沙滩上 乱石中/芦苇随风”(《秋望》)——悟出在坚定之上有不坚定,或在不坚定的表象下有坚定。他的所有诗作,几乎在最后都能给人一种顿悟和醒觉,让人久久品味,所悟难以言说得了。
柳树说冬天正在来临
每一棵柳树
都站在寒风中
湖水说冬天正在来临
每一片落叶
都无心地投进湖心
鸟儿说冬天正在来临
每一根羽毛
都蓄满过冬的阳光
石凳说冬天正在来临
我们坐过的地方
余温已散尽
——《冬天正在来临》
季节的来临,时间的流动,事情的发生,我们是无法阻挡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阻囿的,我们只能正确面对,平常心对待。雷默常以自然的“清”和“静”为背景,以对内心和世相的观照为主要表现对象,探索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应对策略,把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真融于一体,让对抗化为和谐,创作出似玄而不玄似朦胧而实含蓄的意味深远的禅诗佳作,已达至明人黄子肃于《诗法》中所说的艺术境界:“常使意在言表,涵蓄有馀不尽,乃为佳耳。是以妙悟者,意之所尚透彻玲珑,如空中之音,虽有所闻,不可仿佛;如象外之色,虽有所见,不可描摹;如水中之珠,虽有所知,不可求索。”诚如他所禅化的月亮:“月亮在小山丘上面/月亮在小房子里面”(《月亮》)。
任何一派诗人都有他的师承和扩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禅学并尝试新禅诗写作的雷默,较多地受到中国古代诗人王维、孟浩然以及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的影响,诗风自然朴素,虽摈弃象征,喜直接抓住事实,但简约含蓄,机锋妙趣盎然充溢。他的新禅诗擅从景入,一景一悟,小悟悟理,大悟悟道,悟“动”中的“静”、“静”中的“动”,“大”中的“小”、“小”中的“大”,“得”中的“失”、“失”中的“得”,悟真与假、生与死、远与近、今与古、虚与实、顺与逆、有与无,淡与雅结合,真与美结合,简洁与丰富结合,纯净与深刻结合。而更值得肯定的是,雷默的大多数新禅诗不为禅而禅,往往在无意无念无心为之而成:“变化仿佛,使一句中常具数节意。”“是以洞观天地之句,似放诞而非放诞;了达生死之句,似虚无而非虚无;剖出肺腑之句,似粗俗而非粗俗;寄兴悠扬之句,意之所至,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不待思索,得之自然;隔关写景之句,不落方体,不犯正位,不滞声名,左右上下无所不通,似著题而非著题,非悟者不能作也。”(见明人黄子肃《诗法》)。然而,我要说的是,雷默并没有完全达到新禅诗写作崇尚自然的艺术峰巅,因他的个别新禅诗作,仍存在以文字、议论为诗的毛病,且有点强为“不以文字”而诗之嫌,使诗的语言有时过于生硬枯燥,缺少了一种形象性的生机。
在中国的当代诗坛,雷默的新禅诗写作算是独贴一帜,而且成绩斐然,在各类刊物杂志尤其是佛学类杂志上发表了大量诗作,引起诗界不少同仁的重视。宋人包恢在《答傅当可论诗》中云:“所谓造化之未发者,则冲漠有际,宴会无迹,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欲有执著,曾不可得,而自有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焉。所谓造化之已发者,真景见前,生意呈露,混然天成,无补天之缝罅,物各付物,无刻楮之痕迹,盖自有纯真而非影,全是而非似者焉。”愿雷默在新禅诗的写作上再上境界,能悟出诗歌创作之妙既超于文字之外、又在文字之中的形象性艺术特征,成造化之已发者,渊声而雷默焉——以大智大慧、大觉大悟之“默”而“声”之“响”之。
(野松,广东诗人,诗评家)
生命的禅和诗
——读雷默诗集《新禅诗》有感
晓川
只要我们按捺住焦急的心情,到黎明时我们定能进入那壮丽的城池。
——兰波
多少年来,一提到诗,总是和沉重分不开的。诗把我的心往下拉。贴近原始的矿源,矿质缓慢的演变过程令多少人对文字的炼金术丧失了日常的生活耐心。人们开始学会以大师们的选择为蓝本——指责或依赖上帝,更多的是依赖,而活得善良对疲劳总是一种安慰。当生活因为物质的丰富、科学技术对环境的改造而呈现出气球般升高的存在时,这种对诗人来说的生命之轻与诗歌的沉重是极其矛盾的。
我已确乎记不起,是什麽时候接触雷默的作品了。1989年的时候,我与当时身在南京的一些青年诗人岩鹰、黄梵等创办了中国“第三代”实力先锋诗人群体“先锋实验集团”。“先锋实验集团”以及其同仁刊物《先锋诗报》的创办,使得中国“第三代”现代主义诗歌浪潮的冲击弥漫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空间,它揭开了1990年代中国先锋诗歌运动的序幕。大约是在《先锋诗报》第二期的时候,雷默参加进来,雷默的加盟使“先锋实验集团”具有了一种淋漓的豪迈之气。雷默的狂放不羁,他的诗作的简约和纯美,以及他处理当代生活的激进态度,无不给我以深刻印象。“先锋实验集团”为当代中国诗坛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诗歌英才,他们是雷默、黄梵、晓川、岩鹰、江月、江雪、王建凯、高柳、庞余亮。
1991年,雷默又与江雪、江月等人创办了同仁诗报《诗歌研究》,我曾经在第二期的时候加入。正如安徽诗人阿翔所指出的那样,《诗歌研究》对当代中国诗坛的最大贡献就是,它推出了雷默这位优秀的具有建设性的先锋诗人。雷默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组诗《二毛和我的故事》。
1992年,对于“先锋实验集团”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先锋实验集团”的绝大多数诗人开始了集体退隐。这次集体行动完全是自发性的和自觉性的,它不代表中国先锋诗人的集体谢幕,而是中国先锋诗人在低潮时期所进行的一次集体修炼:为新的更大规模的诗歌浪潮的到来提供物质、精神和理论的准备。
雷默也不例外,他在长江岸边的一座叫做燕子矶的小山上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艰苦修行。他开始探究诗歌与禅的关系,他指出:“禅是人生的艺术实践,生命的最高体验,本质上,与诗是一致的。”“但是,禅和诗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和心理分析。它要求我们抛开任何媒介而直接把握事实,达到自由、智慧的境界。”雷默十年修炼的主要成就就是一本名为《新禅诗》的诗歌集结。
精神的远征与对称,源始于苦难大地生命中的血浆和骨头,生存的披沥和亲在的威胁,指向通往洗礼的天地,提升与攀爬,我们灵性的脚趾始终攫住个体生命的激情,追问拯救的力量。
茨威格在名为《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的序言中说:“一个人类的群星时刻闪耀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
“世界似乎总是等待着它的诗人”。爱默生在《自然沉思录》中说,“诗人的诞生是编年史中最重大的事件。”
21世纪初,与新世纪的曙光同时到来的,是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先锋诗人的回归。这是新时期以来中国诗歌的第二个“归来期”,不是传统意义上中国诗人的回归,而是中国先锋诗歌运动在饱受蹂躏、历经沧桑后的“凤凰涅盘”。
我在今年4月从网上得知雷默,连同其他几位南京的诗人,都已在前两年纷纷返回中国诗坛。我在雷默和愚木的博客上留了言和手机号玛,愚木在五分钟之内,雷默在第二天早上,江雪在第二天中午给我打来了电话。坦率地讲,由于时间,也由于我对现实的深深失望,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已经对外界失去了兴趣:早年的热血已不再沸腾,精神和观念已失去激进。我已沦为物质的附庸,成为一个成熟的因此平庸的、圆滑的因此廉价的闲人。这是从青春期写作过渡到中年写作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在接到雷默等人的电话后,仍然非常激动,这是离开教堂多年的教徒重获的福音。
6月25日,雷默给我寄来了他的这本诗集《新禅诗》。我对他的每一首诗都进行了认真的品读。我看到雷默这位44岁的著作等身的中国最优秀的先锋诗人,以君王般的力量和鹰鹫似的锐利划开了俗不可耐的繁荣,他永恒的恢弘激情,是对纸醉金迷的无情控诉和声讨。
夜色一点点聚拢
灯火在抵抗麽
几乎在同时
几乎在瞬间
黑暗躲到了
中山门外的树林里
哪儿能看见晚霞啊
高楼那边的
一抹光晕
是灯的尾巴
——雷默:《在夜色里》
不可否认,人生经验、社会思潮和文化积淀对人的行为的选择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但如果对人进行更为复杂的观察,便会发现,其实根本性地制约和影响个体人格的并不主要是前述的外部因素,而是他所属于的心理类型。人的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尽管心灵从外部吸取能量,其中包括身体赋予的能量,但能量一旦注入心灵,这些注入的能量就会完全为心灵所有。我们只有把心灵作为相对封闭的存在和一种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才能使与心灵相关的其他事物得到诠释,从而寻找到最具说服力的根据。
从表面上看,雷默无疑是一位心理外倾型的诗人,但从本质上来说,雷默却是一位天性孤独的诗人,独自行动,远离当代诗歌的群体性喧嚣,更多地沉浸于个体化的探究。在这种意义上,雷默更多地是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而存在的。
一小块空地上
风 吹拂着
松树的叶子
没有落下
听见蟋蟋嗦嗦的声音
好像私语
又好像一只松鼠
嚼着坚硬的果子
黄昏降临
我能听见什麽
——雷默:《松树的秘密》
“我能听见什麽”,这诗句传达出诗人对黑暗世界的恐惧和绝望。这种恐惧和绝望导致了诗人倾心于内在世界的表达,同时也使他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更多借助于内倾型的直觉,而不是借助于外部世界所提供的表象。
狄尔泰说过:“诗把心灵从现实的重负下解放出来,激发起心灵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诗扩大了对人的解放效果,以及人的生活体验的视界,因为它满足了人的内在渴求:当命运以及他自己的抉择仍然把他束缚在既定的生活秩序上时,他的想像则使他去过他永远不能实现的生活。诗开启了一个更高更强大的世界,展示出新的远景。”
你听见石头的话语吗
冰冷的舌尖
触着虚空
你见过哑巴的舌头吗
十指跳动
何止千言万语
——雷默:《自言自语》
雷默的这些诗作具有强大的生长性,它不仅可以拯救写作者的心灵,而且可以通过语言这个中介掘发和开启其他人的精神世界。
应该说雷默对诗歌语言的把握是具有开创性的,他在禅的意义上去体会诗歌语言的独特性。雷默在《语言:禅与诗的障碍》一文中指出:“诗人对语言的把握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人不是语言的奴隶,语言也不是简单的工具。语言不可分割地成为诗人自身的部分,成为禅所要求的活的语言。只有这种体验的活的语言才是充满生机的诗歌语言。”整个一本诗集都充满了雷默的这种活的思想、活的观念。这种思想无疑是雷默对东方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完美传承,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把握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在诗歌创作中达到“物我两相忘”的禅的状态,是雷默诗歌臻于无尚至大境界的“不二法门”。
我们并不缺少二、三流的诗,而是缺少可感触的、形象完美的诗人。我认为诗人最重要的莫过于对自身的完善。苍白的诗里面我们很容易看出一个精神阳痿的诗人形象。而哲学的、美学的、语言学的意义就流动在我们体内,和血液和诗本身融在一起。
或许有人会对雷默的诗歌说三道四,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迄今为止,雷默的诗歌写作的确从人们所渴望的伟大和永恒返回了民间性。这就是雷默诗歌的价值所在。从这个角度去看,雷默应当无愧于当代中国第一流的先锋诗人的称号。
晓川,2007年8月8日写就于斗室。
(晓川,江苏著名诗人,江苏作协会员,现居南通)
雷默诗歌中的“蝴蝶效应”
管一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一只亚马逊河流的蝴蝶曾经引起我最美好的幻想和猜测,它就那么轻轻一扇,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气象万千。我艳羡于这只蝴蝶的轻灵,也迷幻于它的掀动风暴时的孱弱,而不像我总是对生活十足的发力,却总是被碰的头破血流。我承认自己于生活理解,有着过多的“二元”审美意义上的束缚,尽管我的周围也爬满了日本女诗人千代的牵牛花,也有着质量很高的王维式的春眠,但因“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式的惯性思维,总是把自己局限于恶性的僵硬中,我曾经几乎感觉不到了春风的和煦,也体会不到了平常心的乐趣,而渐渐变成了一个索然寡味的世俗中人。07年一次偶然的网络浏览中,我有幸接触了雷默兄的禅诗,这些尘世中充满警觉的诗句让我为之凛然,并为之一亮:我终于见到了那只浅灰色的蝴蝶,它悄然扇起了足以掀动风暴的翅膀。
一小块空地上
风 吹拂着
松树的叶子
没有落下
听见窸窸嗦嗦的声音
好像私语
又好像一只松鼠
嚼着坚硬的果子
黄昏降临
我能听见什么
——《松树的秘密》,1995年
这是雷默诗集《新禅诗》的第一首诗,写的是松树的秘密,而我读到的是一棵没有秘密的松树,只是听到了一点窸窸嗦嗦的声音,这种声音就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而我们却总是期待着松树给我们能解构出让我们为之惊喜的秘密出来,如同我们刻意地守候着那些经不起推敲的小感想、小秘密、小心思,而自欺欺人地为之自恋为之雀跃。也许,这就是禅诗,这就是雷默兄诗歌的追求。正如雷默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禅就是一种智,推而思之,智则是最简单化,就是把复杂的问题能够最简单化。这是一种高智商的人生观,而非功利心始然。在沾染了人生肤浅的铅华之后,我们总是把人生尽可能的复杂化,总是心甘情愿地钻进一个又一个的套子,总是无奈地被自己的欲望牵着鼻子走。尽管沿途的树们寂然无声,我们却怀疑它们正在搬弄事非,正在背后戳我们的脊梁,连一片悄然落下的叶子,我们也以为是暗箭袭来,一切都是草木皆兵的尴尬。
《松树的秘密》一诗,短短的十行,我从中读到了安静,读到了无欲。由此想到了写诗的境界,我以为,当今写诗者可分三类。一者,引领潮流的人,二者,追逐潮流的人,三者逆流而上的人。但观芸芸诗者,唯追逐者众多(我亦然),逆流而上者却少之又少。首先这些“第三者”们一定得心态坦然,不能疑神疑鬼,朝三暮四;其次不能为了写诗而写诗,不能寄期望于诗歌的裙带功能;其三,当有独特的思想,不为人蛊惑的思想品质。而雷默兄,我以为就是逆流而上的诗人。至今,我没见过雷兄其人,我只是经常闯进他的博客园子东张西望,留连往返。我从中倾听到了松树的低吟,见到了白菊花的粲然一笑,领咯了二毛的大志若愚,同时更是若即若离地参悟了禅的蝴蝶震翅般的灵光乍现。
梅花从枯枝上
吐出蕊
思想者的头颅
在夜里开花
——《梅花》片段
这是我喜欢的一段诗,它有一种从世俗中把我强拉出来的快感。我也曾数次的写过梅花,我的梅花是大自然的最后一滴血,是凝重的承诺,是愧疚,是逃避,而雷兄的梅花,是超然物外的思想者形象,是在深夜里回归夜色的梅花状的蝙蝠。这是轻灵飘逸的骨朵,也是怆然泣下的思索。我曾经以为自己不懂禅,其实禅不是一种明确的学问,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慢,是一种停下来,是一种不为,更是一种拒绝。正如雷兄在夜行列车上所思考的:黑夜的舌头/光的舌头/它们亲吻着,《在夜行列车上》。这是大自然的神圣,这也是人性的神圣,更是造物主的赐予。
有时候感觉蝴蝶无处不在,而有时候感觉蝴蝶杳然逝去,它离我很远,又离我很近,它悄然扇动的翅膀如夜色中的花朵,它裹挟而来的气息会瞬间激发我内心的风暴。雷兄是一位倾听自然的人,也是一位善于释放蝴蝶的人,更是一位于千里之外策动风暴的人。
2007-8-8晚。
(管一,江苏诗人,现居徐州)
一孔之见--“窥”雷默诗集《新禅诗》
古筝
在我还没有看到雷默的新诗集前,有一次我曾在酒桌席上打趣他:“你那些新禅诗都是写给尼姑看的吧?只有她们与禅最接近,因此你的“粉丝”也该是青一色的小尼姑。”我这是故意取笑他,别的男诗人身旁都是红袖盈香,谁让他非另类的搞个“新禅诗”,总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
直至六月底,我得到一本雷默兄送来的刚出炉的诗集《新禅诗》,才大致对“禅”有了些宏观的概念。这初步的了解来源他诗集前沿的两篇论文:一篇《体验:生命的禅和诗》,另一篇《语言:禅与诗的障碍》。雷默说:“禅是人生的艺术实践,生命的最高体验,本质上与诗是一致的。”
我必须承认和肯定,这两篇论文的文字功力不浅,深入浅出,观点明晰,论据、论点旁征博引,从中可看出诗人深厚的诗歌修为和哲人的思想。但对其中的一些概念性的阐述,我有些仍时而明白,时而迷糊。雷默说:“禅是实际的东西,神、佛陀、无限、真理等概念对禅来讲是没有意义的。禅需要的只是事实。面对和尚的提问,禅师有时竟一言不发,而是更直接的棒喝,真正的摆脱了语言的束缚,达到通达无碍的境地。”读到这里,我开始犯糊涂,因为过去我一向认为禅和宗教密切相关。再看到后面的理论我更糊涂:“禅的语言甚至违背常理,与事实违背。”而前面他不是说“禅是实际的东西”吗?怎么到了这里又成了“语言与事实违背”?
我是带着多种疑问继续读下去的。其实我这人一向不爱读纯理论的文章,枯燥又饶人,何况是这玄而又玄的“禅”,要不是好朋友的诗集,早给我扔一边去了。读吧,诗学无边,继续学习。慢慢的读,细细的嚼,功夫肯定不负有心人,读到后面我居然品出别样的“檀香”味来。还好,在读的最艰难时没有半途而废,终可登高看到此处风景别样好。
“禅需要是活句”,雷默的这句话我很欣赏;但后面的“语言是禅的障碍”,我尚不能明白其中的深奥。对于雷默“诗歌对语言的排斥程度当然不可能像禅那样彻底”,我感到疑惑,如果诗歌排斥语言,我倒是觉得无诗可歌了。对于他的另一个观念“诗歌倘若要保持语言的流动不滞,同样必须放弃分析和逻辑,放弃偏颇的惯常语法,而直接把握事实。”这个我倒还能接受。
对于一个先有理论,后去身体力行的诗人,我还是比较敬佩他的这种实践精神。再细看了这本《新禅师》,共收录了诗人1990-2006年间的作品近200首,可见诗人对禅也研究了十几年。但我还是固执的认为,一个诗人不管他的理论多严谨,描绘的前景多么灿烂诱人,最终他拿出来的诗歌能够检验这些理论才最重要。所以,我觉得我必须要看他的诗歌,是否均体现了“禅”的本质和内核。
我随手翻倒第一页,一首诗歌《松树的秘密》便跃然眼帘,全文就10句:
一小块空地上
风 吹拂着
松树的叶子
没有落下
听见窸窸嗦嗦的声音
好像私语
又好像一只松鼠
嚼着坚硬的果子
黄昏降临
我能听见什么
我第一眼看到这首诗歌时,最初的感觉是一幅白描的炭笔画。但这幅画不是平面的、凝滞的,它是被风吹拂着,一些声音来来回回的在上面游动。我老是在想,风吹着松树,那些叶子为什么总不掉下来,我勾着看的脖子都望酸了,它还是不肯掉下来。我一直在等一片叶子掉下来,好砸碎我杞人忧天的脑袋。
却不断的听见“窸窸嗦嗦的声音”在头顶上摇晃,我感觉这声音像鸟儿抖动羽毛,诗人说:“好像私语/又好像一只松鼠/嚼着坚硬的果子”。这时候,我倒觉得到底像什么都不重要了,你此刻的心境怎样,你听到的就会是什么样的物体在运动的声音。这就是“禅”吗?
雷默在他的诗歌理论中说:“诗人往往只以简单直接的语言去描述事实,舍弃了那些于事实有害无益的纯粹的形容词和抽象的名词。有些词尽管处在修饰的位置,但仍是明晰的,可感知的。”我渐渐的有些明白,禅是一种境界,而禅诗便是这境界中的境界。
“黄昏降临
我能听见什么”
这两句的收尾,该和我前面的心境说相吻合。诗人能听见什么?天空、大地、黄昏、虫鸟、松鼠、风在诉说什么,你必须静心倾听,才能领悟。
再回头看,诗歌的标题《松树的秘密》,理所当然松树上会有松鼠和松果,可诗人非要说那些声音“又好像一只松鼠/嚼着坚硬的果子”,巧妙的把意象和通感不着痕迹的藏在一个“又像”中,语言实践了“简单和事实”的理论,却又变主观为客观了。文字轻松的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我于这首诗歌的背面,看到语言回避了艰涩,在一片空地上回归到最初的自然,即“事实即意义”。
再读他其他的一些诗歌,以及他的代表作叙事长诗《二毛和我的故事》,真是越读越有味。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读一读,虽粗读一遍,难以领略全部的内涵和空灵,但多读两遍,则像嚼槟榔一样,越嚼味道越醇厚。我就不多说了,好东西是要靠自己的悟性去体会的,再说禅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领悟的,那也需要与“禅”有“缘”。
让我们再回到诗歌的层面上,客观的看待诗人雷默和他的禅诗,它确实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存在的意义。就像诗人雷默特立独行的个性一样,不为潮流所左右,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种内心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也给他的诗歌标上了一个区别于平庸诗人的烙记。因此他的诗歌,不仅仅值得一读,还有更高的诗学美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价值。
我相信,禅宗的思想,禅活的语言,以及禅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将使得诗人雷默的新禅诗在诗歌文本上的贡献,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2007/08/03/
( 古筝,著名诗人,现居南京)
寻找苍茫——读雷默的《夜,城墙上》
王岳新
《夜,城墙上》
也许,那只是风中的一堵墙
几百年前,朱元璋阻挡外侮的
一道屏障,就像睫毛
挡住宇宙的尘埃
挡不住的
是时间,还有墙头上的
草,城门空了
汽车疾弛着,奔向远方
也许,那只是城砖的寂寞
才会有鸟儿衔来草籽
秋风吹拂,高高的树枝
摇曳几多伤感
星星会落在我们身旁吗
阿芳说,我们走吧
雷默的《夜,城墙上》是与他本人的其它诗歌完全不同的一首。读《夜,城墙上》读久了,就有一种迷人的苍茫笼罩着。这既没有准确时间又没有准确空间的进入方式让我着迷。就像好莱坞影片《体热》里那开篇的叙事笔调,镜头直接指向一个个炎热的场景,热湿的衬衫有种意外的美,一种近乎迷离的“热”吸引了我。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年轻时的诗人西川游览青藏高原,哈尔盖的星空就直接驾驭了诗人的灵魂:“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听凭那神秘的力量/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像今夜,在哈尔盖”。而当远古的陈子昂向我们走来,仰天赋《登幽州台歌》之时,那存在之外的苍茫就尽收眼底。诗与诗之间又是那样的不同,自陈子昂赋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后,凡是纵论苍茫之诗,皆超不过此诗。而西川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我更看成是对“苍茫”本意的一种揭示:“我成为某个人,某间/点着油灯的陋室/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但像《体热》那样带有浓烈叙事笔调的,能真正呈现我们历史城郊之中的“苍茫”之诗又在哪?
于是,《夜,城墙上》成为我寻找苍茫的又一起点与中心。
《夜,城墙上》以“也许”起头,是诗人站在历史时空中对苍茫的一种敬畏。诗人说到:“那只是风中的一堵墙/几百年前,朱元璋阻挡外侮的/一道屏障,就像睫毛/挡住宇宙的尘埃”,而诗人将“朱元璋”、“睫毛”,这一古老、一个体的意象并构,即呈现出“墙”所承载的过去与现在。第二节中,随“挡不住的/是时间,还有墙头上的/草”历史时间的流动,“城门空了/汽车疾弛着,奔向远方”,这一句向我们揭示了“苍茫”的意义所在,我想,一旦等到“苍茫”自主言说,就必将是一次以“一”压倒“无数”的意境独白,也将是以“一”取代“无数”的诗意本真。在此节中,苍茫完全成为主体,成了“城中人”,而后工业时代的“汽车”驶向远方,成为历史苍茫中的“过客”,遂可见诗意苍茫的独特与迷离。第三节中,“也许,那只是城砖的寂寞/才会有鸟儿衔来草籽”,诗人重新回到人类的视野,看待“秋风吹拂,高高的树枝/摇曳几多伤感”的人类情感。这近乎在当代诗坛被众人遗忘的中国诗意再一次使其诗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几多伤感”,不正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中国诗意吗?!更可喜的是,轻轻几笔就可得个全貌,这与讲求技巧、需要反复的当代之诗又是多么的不同。而真正重要的也就是唯一的叙事笔调在第四节中才出现:“星星会落在我们身旁吗/阿芳说,我们走吧”,以近乎“隐藏”着的“主人”说出最后的诗句之语,可谓意味深长,她仿佛是苍茫本身,又仿佛就是凡人一个,仿佛是人类传承中的“她”,又仿佛是人类诗意中的“他”,而这一切均源于诗中阿芳恰到好处的显现和她亲切熟识的名字。阿芳的这一句独白遂言说出横亘在历史时空中的苍茫未来。如果说西川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说出的是苍茫的秘密,那《夜,城墙上》则道出了这个国度历史城郊之中的苍茫。阿芳的“我们走吧”,这一平凡的语句使我相信它就是我们许多年后依然找寻的苍茫的叙事笔调。就像《体热》始终囿于“热”的影像而无法自拔,固执地在 “热”中寻找人性眺望海滩的窗口。而苍茫,却在时空不定、人去楼空、城墙敞开的千古流变中,向我们倾诉着迷人的诗意。这或许就是人类存在的理由,有一种迷人的苍茫笼罩着,但又是那么普通与深远。
星星会落在我们身旁吗?
阿芳说,我们走吧。
(王岳新,诗人,诗评家,其余不详)
自然之为疗救——读雷默的《立夏》
宋宁刚
《立夏》
四月彗星一样划过
我的睡眠是黑夜的皱褶
芍药接过牡丹的衣钵
布谷鸟的歌声是针灸的针
雷默长于短制。和他的其他诗作一样,《立夏》这首新作格外的简洁、客观。全诗仅两节四句,读来不免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仿佛还有下文的错觉。然而,没有了,于是回过头来再读……一遍遍,才读出了些味道来。
题目道出了时节。立夏。
“四月像彗星一样划过”。之后,“立夏”日接踵而来。四月作为时间,总不免抽象,即使它和其他月份一样,是我们每个人以自己的生命去经历和走过的。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自然首先是在时间之中,然而也不乏另一种可能:我们置身时间之中,却忽略了时间,尤其是忽略了对我们的意义——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做了什么,以便算得上自己的时光没有虚度。身在其中却不自觉,这大概是人们更真实的常态。于是,当时间过去,人们带一种惊讶,甚至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的情态回望或者感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四月像彗星一样划过”,敞开了它在语词背后的意涵。四月的时光匆匆而逝,这种惊觉来自“立夏”的提醒——就像人们在某些其他时节作出的类似惊呼。当五一或者端午临近,人们会惊呼一年已近半;当元旦和春节的临近,人们会惊呼一年又过去了。由于当代生活的匆忙和紧张,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一年将逝的惊呼据说已经提前到了“十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人们对生活的奔忙、对时间匆匆而逝的某种焦虑。
“四月像彗星一样划过”。已然逝去的时光在人的不自觉中有一种没有现前的错觉,只在某一提醒下的惊呼,才忽然感到时光仿佛于瞬间逝去。“像彗星一样划过”,不仅为这瞬间所感觉到的逝去提供了形象的比喻(望着彗星划过,人们也会“惊呼”、“惊觉”),也为这逝去的时间找到了恰切的空间喻体,抽象的逝去的时间因此得到了可把握的空间的转换。
“我的睡眠是黑夜的褶皱”——对时光消逝的突然的感知,来自于睡眠的醒来。可以想见,诗人从梦中醒来,想到刚刚来临的这个白天是“立夏日”,于是想起自己的睡眠,那安于枕上的睡眠,不过是黑夜的褶皱。这时的“我”是微末的,也是从黑夜的褶皱中醒来而清醒的,更是因为对时光流逝的自觉而获得尊严的。“我的睡眠是黑夜的褶皱”,正如“我”的醒是着世界忙碌的褶皱。诗人想起之前看到(或者在起床后看到)的自然——芍药花开,布谷鸟鸣叫……于是有了——
“芍药接过牡丹的衣钵”——从时序上,芍药开于牡丹之后,接着牡丹的落而开。这种前后的相接相续当然可以说比喻性地说是衣钵的传承,但这种接续在什么意义上才不仅仅是个聪明的比喻?在什么意义上,芍药才真正“接过了”牡丹的“衣钵”?大概在于它的清人耳目、养人心性上。无论谁,哪怕为生计、为物质上更多的占有而忙碌、辛苦的人,当他停下身心的操劳,瞥一眼时节的转移,自然界的生长和变化,大概都会程度不同地为之感动。而更为细心的人,不仅看到了自然的更替,而且看到了“衣钵”的相续,生命有更迭,而给人以沁人心脾之感的自然的慰藉不灭。因此,这里的“芍药”和“牡丹”只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它们还意味着——或者说在它们身后,是无数的其他花草树木,进而是整个自然界在春夏之交的葳蕤繁茂,是它们的多彩和旺盛的生命力带给人的无限的愉悦和希望,对生命的赞美与自觉的意识。
可以想象,在某个静谧之处,山林、公园或任何一个宁静的有花草树木生长其间的地方,被“立夏”提醒了时光之匆忙逝去的诗人,在惊觉中心门大开而有所悟,宁静地开着的花草触动了他,布谷鸟的歌声则更深地打动了他——
“布谷鸟的歌声是针灸的针”。
从其表现方式上,歌声是针,和四月是彗星一样,化无形于有形,于具体。重点在于,歌声何以是针,尤其是“针灸的针”?初读之时,我们甚至会觉得将歌声比作“针”有些生硬,而后细想,方才觉得这个比喻意味无穷。歌声是针,其恰切和神妙之处在于,将嘹亮、清脆的歌声带给人的脆生生的、切入肌肤的痛感——痛快之感表达得无比彻底。更重要的是,这“针”不是一般的针,而是“针灸的针”。这是个极为具象、又极具象征意味的中国意象。它表达着一种独有的文化和生命经验,它意味着一种传统,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在此文化传统之下诞生的中医传统。从表意上说,“针灸的针”首先意味着一种疗救。歌声作为一种自然的天籁之音,同时又作为“针灸之针”,它疗救什么呢?疗救奔忙中早已“生病”,而只在某个时候才会突然警醒的身心——心的病往往在于迟滞和麻木,身的病则在或显或隐的“痛”。而它们惊觉正在于对麻木和病痛的“痛感”的感知。的确,歌声作为“针灸之针”所疗救不自觉的不仅是心,也是身。所谓心病身医,身病心医,所谓物随心转,这也是独有的中国智慧和经验。“针灸之针”作为疗救,与它所代表的文化一样,其特点在于道法自然,在于人道契于天道,在于心不颠倒。就此而言,布谷鸟的歌声作为“针灸的针”,其效用可谓大矣。
秉承着自己一贯简约的风格,诗人以从“立夏”之日的到来而惊觉“四月彗星一样划过”,进而想到自己的睡眠,再到被身外的自然所打动——看见自然芍药继牡丹之后的盛开,听到布谷鸟的“针灸的针”一样的歌声,完成一次内心的自我清洗和“疗救”,四句短短的诗构成了其不易察觉的深处的完整。而这种方式也应和了诗的本质:以约制博(博杂/驳杂),以简御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雷默所有的创作都在朝此方向努力,朝诗的本质的方向努力。
( 宋宁刚,南京大学哲学博士,诗人。西安财经学院教师)
寻求生命的禅意作者
——读雷默先生和他的《新禅诗》有感
栉风沐雨
最近,一次偶然的机缘,让我在博客上阅读到了雷默先生的诗集《新禅诗》,尔后颇有感触,萌生了想写一篇读后感的念头。这种想法困绕着我,直到今天提起笔来付诸实际。可是,在缺乏对诗人深入接触了解的情况下,要想正确解读诗人的作品似乎很困难。好在这仅是一篇读后感,要说的也仅仅是我自己的感受,至于这种感受是否准确反映了作品的原貌,倒不重要。
因雷默先生为这本诗集取名《新禅诗》,在解读它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禅?在我看来,禅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客观存在的本原,简单的说,就是存在的本原!这个概念很大,也很抽象。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由于受到各种欲望的摆布,内心已经忽视或丢失了很多本原的东西,有的人甚至到了搞不清楚自己活在这个世界的目的和意义了。这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的确如此。那么为了更好的理解禅意,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条小波浪很痛苦地对大波浪说:为什么你们的浪境那么好,而我的这么差呢?大波浪说:你的痛苦是因为你没有看清楚自己本来的面目。波浪只是你短暂的现象,其实你是水!小波浪终于明白了自己和大波浪一样是水。那么,既然都是水,自己和大波浪本来就是一体的,还痛苦什么呢?而这,就是禅意的存在。
至于为什么要在禅意前面加上一个新字,我认为这是融入了雷默先生自己思考的一种明证。我从晓川先生的评论文章里了解到,雷默先生是早期先锋诗人集团的成员之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集团自动解散了,诗人们也都归隐了。但是,这种归隐并不等于诗人从此就不再写作了,这仅是换了一种思考的方式。归隐下来的雷默先生潜心研究起禅诗来,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方向?我不得而知。当然,我想这应该与一个人的个性有关系。我从雷默先生的博客里进一步了解到他的正直与刚烈,从骨子里,他是瞧不起诗坛上一些千奇百怪的现象的,一些人为了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名为写诗,实际上干的是损害诗歌的勾当,诗风浮华糜烂,背离了歌颂人性真善美的大前提,实在是让人不齿!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雷默先生反向追求一种真实的淡泊,而禅诗正好符合了这样的心境要求,因为禅意就是要求一种简约,一种轻,一种静……。只有这样你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发现真实,发现存在的美。这有点符合哲学的范畴,但实际上禅意还不能简单等同于哲学,它是一种存在,而哲学简单的说是研究存在的学问和方法,因此两者是有所区别的。
……
现在,它终于停泊在
青山之上,蓝天下
倒映在秋浦河。而我
在一辆疾驰的汽车上
山、水,蓝天和白云
每天的离散和际会
刹那间,汽车拐弯
我已置身局外
——《秋浦白云》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一种简约、明快、驿动性的美。背景是纯白的、没有喧哗的,因而它是简约自然美的。青山、蓝天、秋浦河、白云,这些都是静物,而静中有动。尽管如此,刹那间,汽车拐弯,我已置身事外了,我就看不到它了,我多么痛苦!最后这两句,传达表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现代生活对于禅的破坏,使自然优美的景物离我们越来越远,美变得短暂,变得容易丧失,而禅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危险。据诗人后来印证:在秋浦这样美丽的地方,青山、蓝天、白云,它们每天离散和聚会,这种变化就存在了禅机。此外,那样一幅美丽图景,本身就是无上的禅境存在。
荷尔德林有诗句写到: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万恶之源》)。表面上看,人显然不是诗意地栖居的,因为现实生活那有那么诗意呀。人们每天奔波忙碌着,好似并无诗意可言。但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通过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研究,后人对这句诗句有进一步理解:荷尔德林强调的是,人应该以审美的人生态度自由居住在大地之上。这样一来我们就发现,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人生态度呀!我们诗意地生活,诗意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那么,那些卑鄙龌龊的无耻反动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而这,就是荷尔德林诗歌的魅力所在。雷默先生无疑就是具有这样心志的诗人,他通过《新禅诗》进行无声的呐喊,他就是要诗意的栖居。表现在诗歌上就是要剔除那些有害杂质,让诗歌纯净,进而让人生纯净。
诗歌的历程是一条充满痛苦的历程,正如柏拉图那句名言:因心灵寻求光芒,必受光芒之苦!因为有很多愚昧的人们已经适应了黑暗无光的环境,而已经寻求到光芒的人,又怎么能让他们一下子就接受那样的光芒呢?他们甚至会倒过来认为你才是愚蠢的。我之所以这样说,目的就是想突出一点:一个真正的诗人是要耐得住寂寞和孤苦的!雷默先生显然没有放弃,无论他在诗坛还是不在诗坛,他仍然在坚持写诗,坚持自己的创作理想,这是十分可敬的。
我想,从现代诗歌的历史看,时间并不长,大约是从民国时胡适先生开始计算的。这是一条缺少经验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很多真正的诗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雷默先生显然就是这样一位探索者。因此,无论他的诗歌在别人的眼中如何,他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因为这世界原本没有路,正是因为先行的探索者多了,才有了路。那么,当我们今天行走在诗歌的这一条条或宽或窄的路上的时候,就没有理由不向先行的诗人投去深情的一瞥。
2007.08.24夜
(沐风栉雨,诗人,其余不详)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